日本什么时候过年最冷
‘壹’ 日本大阪最冷在几月
日本大阪最冷是在毎年的1月30日至2月1日。
最低気温大概在1.6℃左右。
‘贰’ 在日本长住的人,请问东京冬天冷吗特别是1月
以下内容及数据来自本人的体验及日本气象厅:
1、东京年平均気温:16.3 ℃;年降水量:1528.8 mm;统计期间:1981年~2010年;比上海还是暖和一点儿的(我在上海也待过) --- 1月份最冷,最低気温2.5℃,最高気温9.9℃;虽然日本人说日本的冬天是干燥的,我个人觉得属于阴冷或湿冷(可能因为我是北方人的缘故)。2月份最低気温2.9℃,最高気温10.4℃,12月份最低気温5.1℃,最高気温12.4℃。1月份的气象记录为:最低気温-9.2 ℃(1876/ 1/13 ),最高気温22.6 ℃(1969/ 1/27 )。近年来,0度以下很少,我在东京这些年,记忆中,出现过一两天-1 ℃的时候,也不是每年都有。
2、冬天一般会有一两场雪;冬天晴天居多,即使是雨天,衣服晒不干也没有中国南方某些内陆城市那样严重。当然 --- 冬季的香港、广州、重庆、武汉等等我是去过的,差别也有点儿大....
3、东京的住宅没有集体供暖,室内取暖使用空调、电暖器、天然气、或灯油(一种石油的副产品,在汽车加油站贩卖)。
4、一般3月份就进入春天了,赏樱期白天穿个外套一般来说就没问题,怕冷的人,早晚穿个薄毛衣足够。3月份最低気温5.6℃,最高気温13.3℃,4月最低気温10.7℃,最高気温18.8℃。3月份气象记录为:最低気温-5.6 ℃(1928/ 3/ 6),最高気温25.3 ℃(2013/ 3/10);4月份气象记录为:最低気温-3.1 ℃ (1883/ 4/ 1) ,最高気温29.2 ℃(1922/ 4/28) 。
‘叁’ 日本是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哪个季节去旅游最好
日本各地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都很美,各有风格。前往日本的不同时间会给您带来不同的惊喜。这是一个真正适合全年玩儿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它受季风和洋流的影响很大,气候非常复杂。
春季(3月-5月)
每年从3月底到4月初,都是一个短暂而绚烂的樱花季节。这个时候是日本的常规旅游季节,各地的日本樱花节都人满为患。樱花首先在冲绳开花,通常在1月底,最后在北海道开花,通常在4月底。
冬季(12月-2月)
日本的冬天是从十二月到次年二月,这是日本气温普遍高于0摄氏度的时候。天气干燥,也是日本最冷的季节,各地普遍会下雪。这也是泡温泉享受冰雪的最佳时机,中央、东北和北海道地区有许多滑雪胜地供您体验。北海道还有世界着名的札幌冰雪节等节日。
‘肆’ 我喜欢看动漫,日剧,有打算学习日语,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日本一年四季有哪些节日啊
日本重要的节日
春季:
立春(“节日”)
根据1873年采用的阴历 ,月份的计算比现代历法滞后一个半月左右。春天的到来即立春(“立春”或“节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个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纪念活动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举行,虽然这个时候刚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这个节日,开门开窗、人们一边喊着“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这种习惯原来是在宫廷里面,在阴历的最后一天举行,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
偶人节 (“雏祭”)
玩偶节是在3月3日庆祝,这个时候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是一年一度的为年轻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家家户户摆放着穿着传统宫廷装束的玩具娃娃和桃花,还有供奉一种钻石形状的米饼和干米团。玩偶节来源于古代的关于仪式涤罪的信念。人们相信,人类的罪行和污秽可以通过在河边的净化仪式中冲洗干净。后来,人们在这些仪式上使用纸做的玩偶;在江户时期(1600-1868)之后,这些玩偶被设计成现在的玩具的样子。
春分
春分大约是在3月21日左右。人们在这天必须去扫墓,吊念故人灵魂,还要请佛教和尚念经。 与此相似的节日叫做秋分,每年的九月二十三日纪念。
赏樱花
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象征日本国家的樱花盛开了。日本人民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尽情游乐。从江户时期以来,在樱花树下野餐的习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当中十分流行。
黄金周
四月对于刚刚开始新学年的学生、新的公司雇员来说,是紧张的时候,四月也刚好是日本财年的开始。 但是,从四月末开始,许多人都有机会休息一周到10天,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有许多节日: 四月二十九日的 绿化节, 五月三日的宪法节,以及五月五日的儿童节。 另外,自从1985年以来,五月四日也被指定为公共节假日。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周。这段时间,天气温暖晴朗,适合短途旅行。全日本的旅游胜地都挤满熙熙攘攘的游客。黄金周期间因交通堵塞而着名。
儿童节(“端午节”)
日本的儿童节在黄金周的五月五日。传统上称作男孩节,是特别为男孩设立的节日,用意在祈祷健康成长和将来事业成功。插鲤鱼旗、武士服装的玩偶、吃粽子、柏饼等习俗在日本非常流行。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糟糕的月份,而五月的第五天更是不吉利。“端午节”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净化仪式而来,驱邪除秽。在这天,日本人还有在泡有菖蒲(一种植物)的盆里洗热水澡的习俗。传统认为,这种叶子具有疗效而且可以驱邪。
夏季:
七夕(乞巧节)
这是中国的传说与日本古老的习俗的融合。牛郎和织女被隔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只能在每年的7月7日相会。据说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这一天人们把写有诗歌,心愿的色纸系在竹竿。这天许下的愿将会得以实现。今天,在日本许多地方都庆祝七夕。 最着名的地方是京都府的北野天满宫、香川县的金刀吡罗宫、神奈川县的平冢市和富山县的高岗市。 另外,仙台七夕的庆祝在日本其它地方为七夕之后一个月,也就是8月7日,这更接近按照阴历本来应该是七夕的日子。
焰火
夏天整个日本的夜空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焰火,许多地方都举行焰火表演。日本焰火技术据说是世界之最,是从江户时代相传下来的。今天,焰火表演经常是由计算机控制,其精确性和壮观效果可得到保证。在东京,沿着隅田川河的烟火表演,从江户时代起就非常有名。
盂兰盆节 (“盆”)
“盆”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灵的日子。据说,祖先的亡灵在这个日子来到家里。按照传统,“盆”是在阴历7月的第17日纪念。现在,部分人在7月13日到15日进行有关活动,其他人在8月13日到15日。13日,人们点火欢迎祖先的亡灵。到16日,人们点燃送别火,送祖先的亡灵回去。在“盆”期间,许多公司和商店都休假,因为在异地工作的人得与老婆孩子一道回去。如同在黄金周一样,这个时候交通会非常拥挤。
秋季:
中秋(“月见” )
根据阴历,月圆的时候大约是9月中夜就是中秋。 人们在这天聚会赏月。 这个习俗最初起源中国,平安时期(794–1185)传播到日本。在这个节日,人们把房子芒草用装饰一番,并把自己做的米粉团和秋收的农作物一道奉献给月亮。
七五三
11月15日是三岁和五岁男孩、五岁和七岁的女孩参拜神社的日子。按照传统,小男孩身穿男式和服,小女孩身穿和服。但是现在,孩子们也穿别的服装。这天,孩子的父母亲会到商店里购买一种叫做千岁糖的糖果给孩子,据说此种糖果为孩子带来长寿。全家热热闹闹,吃红豆米饭和带头尾的鳊。
冬季:
年末聚会(“忘年会”)
年末聚会 从12月开始,日本人喜欢在酒吧和饭馆举行很多年末聚会,叫做“忘年会”。这些聚会的用意是感谢人们的勤奋工作,忘掉不快,在年末尽情享乐。 日本人非常喜欢这类聚会,不同年龄不同团体的人包括学生和公司雇员,都忙碌着计划这些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聚会由公司出面并出钱举办。
圣诞节
在日本,圣诞节越来越流行, 无论是不是基督徒,人们都喜欢装点圣诞树,吃圣诞蛋糕、互相交换礼物。 这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他们等待圣诞老人带来礼物。
除夕(“大晦日”)
过了圣诞节和隆重的年末聚会,很快就是12月31日,这就是日本的除夕。 在午夜之前,全国的佛教寺庙敲响新年钟声,这种仪式叫做“除夜钟”。钟声敲108下,象征108种世俗的欲念得到净化。 然后,随着正月的庆祝活动拉开序幕,新的一年开始了。
还有就是...爱喝的应该是清酒不是烧酒吧...(具体怎样不确定)
‘伍’ 日本几月的天气会冷
日本天气一般十一月十二月就开始冷。而到了次年的一月二月是最冷的时候。不过想北海道到三四月还是比较冷的。冬天去日本滑雪是不错的选择。
‘陆’ 日本东京十二月份天气
12月:平均最高温13.4度,平均最低温5.8度
从九月份开始,日本的秋季就要来临了,直到十一月。这儿气温开始下降,日本的秋叶开始散发自己独特的味道,树林到处是红色的、橙色的枫叶,美得惊人,你可以在这儿享受着秋的抚摸,那时多么的惬意。你此时来日本就得穿上长袖衣服了,不过薄的就可以了。
日本的冬天是十二月到来年的二月份。由于临海的原因,日本的冬天一般的气温都在零度以上,不过这儿的降雪却是非常多的,雪景非常的美,你此时来到日本就必须穿上羽绒服了,棉靴和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北海道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而且冬季全岛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会在0度以上,11月的北海道气温在1~10度之间,道北最冷,道南最暖和可达10度,偶尔会下雪,此时应该有一些滑雪场会开放。
‘柒’ 外国有春节吗
春节是中国独有的节日,外国有的也过春节,但大多是华侨华人过的,时间长了,华人多了,热爱中国,尊重中国民俗的部分外国人也过春节了。当然也是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了。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 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历“之称。农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你可晓得农历的闰月是怎么设置的,为什么闰月设置在夏季的多,设置在冬季的少呢?在大家的记忆中似乎从未有过闰正月,因而也就没有“闰春节“,这又是为什么呢?题目还得从地球和月亮的运动情况谈起。 年、月、日的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而要计算时间,就必须引入时间的单位。人类的一切活动又都是在地球这个舞台上进行的,因而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的现象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用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的自转给大家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这就是“日“。地球绕轴自转一周为一“日“,它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就是“年“。地球公转一整周为一“年“,这是四季变化的周期。最后,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大家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天体的运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还是月亮的运动,都需要相对于一些参考点来加以观测。所以,在天文学上由于所用参考点的不同便有不同的“年“、“月“、“日“。大家生活中所用的“日“天天长度相等,称为平太阳日。平太阳日已经不是一种自然的时间单位,它是假定地球公转轨道为一正圆形、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相垂直时,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决定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称为回归年,它的长度即是365.2422平太阳日。最后,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长度即是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题目带来了一些麻烦。怎么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日数怎么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 阳历和阴历 历法中年和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时间的自然单位,分别称为历年和历月。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阳历的每一历年都接近于回归年。在一长时间内,历年的均匀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在这一条件下,每年划分为12个历月,它们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所以,在阳历中,便采用与回归年最相近的整日数来计算年的长度,一年365日。
很明显,假如阳历的历年长度每年都为365日,那么由于每一历年比回归年长度短0.2422日,长此以往,差数不中断积累,季节就会不中断向后推迟。比如,经过720年后,积累差数达到半年左右,那时春分出现在十月,而七月则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这样,必然会造成寒暑颠倒,岁时混乱。为了克服这一点,阳历划定设置闰年,闰年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称为平年。置闰的规则可用三句话来表示: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世纪年(如1900年,2000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其余的年份为平年。于是在400年内计有闰年97年,平年303年,均匀长度为365.2425日,和回归年的长度只相差26秒,经过三千多年后才相差1日,这是很精确的了。现行的阳历为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八世在公元1582年所颁布的,并且从第二年起陆续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又有格里高里历或格里历之称。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依据月亮运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种历法。制订阴历的原则是使每一历月都接近于朔望月,历月均匀长度应即是朔望月。然后,使历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由于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阴历的历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间,以使历月均匀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当然,这样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在目前伊斯兰教徒所采用的回历中,划定在360个历月(即30个历年)中大月占191个,小月为169个,从而在历月和朔望月的配合上作了很大的改进。
纯粹阴历的历年也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354日,包括六个大月和六个小月。闰年355日,在十二月末增加一天,包含七个大月和五个小月。这种历法并不照顾到历年均匀长度和回归年长度的配合,久而久之,两者相差甚大。比如说,对于用阴历记年的一个68岁回族老人来说,说实话他只过了66个春。
由于阴历的根本特点在于历月均匀长度即是朔望月,每个日期就必然与一定的月相相对应,比如阴历十五大致就是满月。阳历的月是不能反映这一自然现象的。但阴历的历年则不能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因而已很少为人所用。
阴阳历和节气:
阴历的历法完全根据月亮的运动,阳历则完全依据地球的绕日公转。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均匀历月长度即是朔望月;这一点与太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均匀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和回历一样,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就是所说的月建。但农历历月的安排却不同于回历,回历中大小月机械地相间排列,而农历的月建大小则要经过推算后决定,比回历更为精密。农历划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决于合朔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朔中所含的日数来决定。由于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正好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或小月,以使历月的均匀长度尽可能与朔望月相近,其剩余的差数则依靠闰月以及闰月月建的安排来调节。
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都很零碎,而我国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发现,假如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说实话19个回归年=6939.60日,而235(12×19+7)个朔望月=6939.69日,两者仅差2小时9分36秒。为了进一步说明农历置闰月的规则,大家先要来对节气作一番解释。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一大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把农历称为阴历,因而不少人都误以为节气属于阴历,说实话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是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划定太阳黄经即是零时称为春分,以后黄经每隔15°设一节气,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由于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例如,春分总在3月21日或22日。少量变动由阳历历月长度不等以及闰年增加一日而引起。相反,节气在阴历中的日期却是变化不定,同一节气在阴历不同年份中出现的日期前后可相差达一个月。现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节气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 农历的置闰规则 24节气又可以分成“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时侯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时侯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均匀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四周,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均匀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均匀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划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划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均匀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均匀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四周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无怪乎大家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
‘捌’ 日本冬天最冷多少度
问题一:日本冬天冷吗?多少度? 最冷的时候是1月份和2月份,两三度左右,极少数时会降到零下。
问题二:日本大板冬天最低气温为零下多少度 大阪和东京的气温基本上相同。冬天不是很冷。大概最冷也就是零下1,2度。不会超过10度的。所以日本的年轻人冬天就只穿一条裤子,里面连球裤也 *** 的,女孩子光着大腿穿裙子。
问题三:日本东京冬天最低气温是多少? 一般零下2、3°
问题四:日本名古屋的冬天是啥温度。最冷能有多少度 名古屋是个盆地,夏天热冬天冷,类似于成都。夏天最热接近四十度,冬天最冷零下五度左右。
问题五:在日本长住的人,请问东京冬天冷吗?特别是1月? 以下内容及数据来自本人的体验及日本气象厅:
1、东京年平均菸拢16.3 ℃;年降水量:1528.8 mm;统计期间:1981年~2010年;比上海还是暖和一点儿的(我在上海也待过) --- 1月份最冷,最低菸2.5℃,最高菸9.9℃;虽然日本人说日本的冬天是干燥的,我个人觉得属于阴冷或湿冷(可能因为我是北方人的缘故)。2月份最低菸2.9℃,最高菸10.4℃,12月份最低菸5.1℃,最高菸12.4℃。1月份的气象记录为:最低菸-9.2 ℃(1876/ 1/13 ),最高菸22.6 ℃(1969/ 1/27 )。近年来,0度以下很少,我在东京这些年,记忆中,出现过一两天-1 ℃的时候,也不是每年都有。
2、冬天一般会有一两场雪;冬天晴天居多,即使是雨天,衣服晒不干也没有中国南方某些内陆城市那样严重。当然 --- 冬季的香港、广州、重庆、武汉等等我是去过的,差别也有点儿大....
3、东京的住宅没有集体供暖,室内取暖使用空调、电暖器、天然气、或灯油(一种石油的副产品,在汽车加油站贩卖)。
4、一般3月份就进入春天了,赏樱期白天穿个外套一般来说就没问题,怕冷的人,早晚穿个薄毛衣足够。3月份最低菸5.6℃,最高菸13.3℃,4月最低菸10.7℃,最高菸18.8℃。3月份气象记录为:最低菸-5.6 ℃(1928/ 3/ 6),最高菸25.3 ℃(2013/ 3/10);4月份气象记录为:最低菸-3.1 ℃ (1883/ 4/ 1) ,最高菸29.2 ℃(1922/ 4/28) 。
问题六:日本三重最冷多少度 也就是0度左右。不会特别冷。很少下雪。但是总感觉会有点湿冷。。
问题七:日本东京冬天冷吗?下雪不 1. 东京的“纬度”
“东京”的“纬度”和中国的“青岛”差不多。
2. 东京冬季的“气温”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在冬季1月-2月。气温在零上7度至零下1度左右。
3. 东京冬季的“湿度”
虽说气温不是很低,但是东京属于温带海洋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常“湿度”很大。
室内一般没有暖气,民房多是轻型钢架木板结构的,所以,冬季室内很“湿冷”。
4. 东京冬季的降雪多少
一般降雪一两次,大雪很少。因为气温不是很低,所以,城市积雪也不是很厚。
问题八:日本静冈县滨松市冬天天气怎么样?最冷多少度 静冈h浜松市月别菸拢
1月:2.3-10.1度;2月:2.3-10.6,3月:5.2-14度;4月:10.3-18.9度,5月:14.5-22.7度;6月:18.8-25.5度;7月:22.6-28.9度;8月:23.7-30.7度;9月:20.6-27.7度;10月:15-22.8度鼎11月:9.6-17.7度;12月:4.5-12.6度。
问题九:日本石川全年冬季最冷时多少度 查了日本官方公布的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每年的一,二月份,最低气温0.7 - 0.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