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文化对我巨大冲击是什么

日本文化对我巨大冲击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21 15:05:31

① 去日本之后,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今天,就让果妈带大家去看一下只有去过日本才能体会到的文化冲击吧~

1.听到旁边的人吃拉面发出声音

第一次去日本的人踏进当地的拉面店时可能会被日本人吃拉面的声音吓到,但其实在日本吃拉面发出声音更能展现出你真的非常享受这碗拉面喔!

2.第一次上日本的厕所

日本跟中国一样有两种厕所,坐式厕所跟蹲式厕所。但是他们的坐式厕所跟中国非常不同的地方是,从饭店到公共厕所几乎全部都是喷水马桶。在某些人倾向可以让屁屁享受最高级待遇的同时,应该也有一些人很不习惯使用高级马桶吧!

3.各种澡堂跟温泉

想要享受极致的日式风情当然就是要泡温泉,但如果你预算不足的话来试试看路边的澡堂也不错。澡堂文化从几百年前就存在,至今依然深受日本人喜爱,结束后别忘了喝一瓶冰冰凉凉的牛奶!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上有刺青可能就不能进入澡堂哦!

4.垃圾桶都跑到哪去了?垃圾分类太复杂了吧?

日本是个非常方便的国家,到处都有贩卖机、超商的存在。但是在丢弃垃圾的时候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90年代的恐怖攻击事件过后,垃圾桶几乎就从日本街道消失了!在这边提供几个可能会有垃圾桶的地方:便利商店店内或门口、地铁站月台以及地铁站进出闸门处。而垃圾分类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瓶罐(玻璃瓶、铝瓶)以及保特瓶。千万别丢错哦!

5.他们都不怕东西被偷吗?

当你在咖啡厅坐坐休息时,可能会看到有些人直接把随身物品放在桌上就离席。日本的治安非常好,犯罪率为全球前几低。除此之外也经常能看到低年级学童独自搭乘电车上下学。

6.水果贵死啦!

吃完美食后你可能会想来点新鲜的水果,但是当你走到超商买水果时可能会被吓到,因为每个水果都爆贵!有些哈密瓜甚至一颗就卖(1万到2万日币),但是这种哈密瓜不是用来买回家吃的,主要用途其实是送礼。如果你想买便宜的水果可以去新宿ALTA百货,在那边只需要(100~120日币)就能吃到美味新鲜的水果哦!

7.日本人都是小鸟胃吗!

食量比较大的人可能会觉得日本每间餐厅的食物份量怎么都这么小!很多日本餐厅都没有提供剩饭打包的服务,因此都会刚好提供一人份的份量,但是每个人的饭量都不一样,如果你真的很饿的话不妨点饭或面类料理,然后选择大盛(Oomori)就能吃到大碗的份量了。

8.怎么都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休息?

当你因为观光而疲劳时,可能会发觉怎么到处都没有椅子坐,尤其在东京真的很难找到提供休息的公共长椅。甚至连火车站月台都只有少数几个椅子。所以如果你真的走累了想要休息,还是直接在咖啡厅或是麦当劳买杯饮料休息吧!如果你人在东京还可以直接跳上山手线坐好,就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后绕一圈回到你现在的地铁站了。

9.日本人也太爱排队了吧!

东京是个人潮拥挤的城市,也因此到处都有人排队,无论是在火车、手扶梯、餐厅都能看到排队行列。总之,来到东京就作好排队的心理准备吧!如果你真的很讨厌排队,那就不要把假期安排在周末或假日的日子吧!

10.失物招领区什么都有!

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弄丢东西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但如果你在日本把东西弄丢,那可能不需要这么担心,因为找回来的机率很大。如果是在地铁站遗失的请直接向地铁站工作人员询问,如果在其它地方遗失可以寻找最近的派出所。只要用这句话当开场忘物(wasuremono wo shimashita)意思是我有东西不见了!就可以了。

② 日本文化在哪些细节方面影响了你

1,刻板。日本人的刻板是很有名的,恪守规矩,一是一二是二,不知变通。这点还是国人厉害。。。

2,不添麻烦(迷惑)。在行走是无意碰到或者擦到他人,都会下意识的对不起;排队时绝不紧贴前面后背;吃饭时尽量不会影响旁边的人,不胜枚举。

3,日本人很爱干净,他们的素质一般都很高,很爱惜自己生活的环境,在路上看到垃圾(这种情况很少见),即使不是自己扔的也会捡起来。

4,人性化的细节追求。乘坐日本地铁或者电车,会有无数的机会看到无数的标示或图形。有这些指示,可以知道几号车厢出来是几号出口,几号出口出来是什么地方。夏天老人孩子受不了一冷一热,于是有弱冷房车,可是车来了也不知道几号车厢,于是站台对面的墙上就有标示,站在标示对面等着,弱冷房车就会停在跟前。

5,有精神洁癖。对自己要求过高,于是对别人要求也很高。日本是全世界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随时随地都在读书学习,大家都在奔命,不进则退。

6,工作上,日本人的科研风格极其严谨。日本人对产成品几乎丧心病狂的苛刻追求,一直觉得这才叫工匠精神。

7,在日本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穿和服。若是我们也能把穿汉服看成一种很泛泛的事,那么汉文化才真实的积厚流光。

8,日本规定,老师必须和学生一起进餐,并且吃同样的饭菜。校长也一样。

最后,想要说的是,虽然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并不是最喜欢这个民族,因为了解太深就会知道有很多的劣根性在里面,(中国文化也一样)。

可是,别老把侵华,反日放在嘴上,有本事在各个领域击败日本人,人家会真心佩服你崇拜你。强者为尊,这也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特性。

日本茶杯为什么没有把手呢?

答案,喝日本茶时,最好的温度是60℃,刚好是手握住茶杯略烫一点点的温度,用肌肤接触出的是最直观的感受,此时,才能品尝到日本茶最佳的口感!

日本小学生的名牌为什么要反转?日本的小学生,身上都会别一个姓名牌,以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现在,很多姓名牌,变成了下图这样。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姓名牌,为什么要弄成转来转去的款式?

答案,孩子上下学的路上,简单地把姓名牌翻转过来,坏人就不会看到孩子的名字并记住??虽然是极小概率事件,但小小的改变,也可以给孩子更多一点的保护。

文件夹下方三角形的小孔有什么用处?塑料文件夹,在日本无处不在,又方便又便宜。图片里很明显,侧面的半圆孔是为了拿文件更方便而设计的。那么问题来了,下方那个三角形的孔是做什么的呢?

答案,文件夹打开时,力直接作用在下方三角小孔这个地方,如果没有这个三角孔,多次开合后,文件夹会从下方的粘合处裂开,进而报废。但是只要开一个小孔,作用力就会被分散,大大延长了文件夹的使用寿命。一百日元一大包的东西也做得很用心。

日本的自动售卖机为什么有地址?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注意过,日本的自动贩卖机侧面,有它所在地的标注。但一个自动贩卖机为什么标地址?难道还有人要给它写信吗?你会猜到正确答案吗?

午餐夹馅包为什么是充气包装?

?1?

午餐夹馅包,在日本很受欢迎,一天的销售额就是1亿日元。虽然包装简单,却充气充得鼓鼓的。这样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会大大提高,看起来都是缺点啊。那么为什么午餐夹馅包的包装要设计成充气的呢?

答案,

根据面包公司的调查,早通勤时间购买午餐包的人最多,很多人购买后匆匆塞进包里就去坐车。为了防止午餐包被包内的其他东西挤扁,所以设计成充气包装。

日本施工现场的围栏为什么是透明的?施工现场一般都会在未施工完成之前搭建围栏保护施工,可日本的围栏为什么要变成透明的呢?困惑的话,拉起身边的人一起讨论下吧!

答案,围栏转角处,看不见转弯处的情形,容易发生碰撞事件,而透明的围栏,能提前看到走过来的路人,避免发生碰撞;另一个原因是,大家路过工地时,由于不知道里面的施工情况,内心都会有一些不安的心理状态,而透明化后,能让大家更安心!

郊外的排水沟为什么这样设计?日空日本的降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很多时候雨又猛,时间又长,路面没有积水,得益于道路两旁的排水沟。在大城市排水沟一般是图一这样。但是在郊外的排水沟,却一面垂直,一面是斜坡,这样做工程量会变大很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答案,25年前,日本经过经济高速增长期,全国的道路建设都基本完成。但是在郊外,因误入排水沟而被困死的小动物时有出现。

小小的排水沟,对小动物来说却是悬崖峭壁。考虑到这一点,郊外的排水沟变成了现在这样一面是缓坡的形式,而且还故意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这样即使小乌龟也爬得出去。

③ 日本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文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浜鬼子话。绝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一、语言文字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说,自戊戌变法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五十九个。有少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还能见到,如支那、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的使用着,并且早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想,如果我们象“抵制日货”那样,拒绝使用这些日本词语,中文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的、积极的、消极的、具体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权力、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表示、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又、若、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大律师、代价、让渡、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各各、法人、重婚罪、经济、条件付之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这还是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实际远不止59个。如果现在再来做这项工作,结果会更令我们惊叹。如:干部、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什么什么族、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写真,……简直俯拾皆是。“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国以前叫“资生学”、“智学”和“群学”,——听起来这倒是象“日文”,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这些“日”常用语,有些其实是中国古代既有的名词,日本人将之赋予新意使用,遂成规范。而中国拿来,也易如反掌。孙中山发动反清起义,初始自称“造反”,陈少白拿了一份日本报纸给他看,云“支那革命党孙文”,孙抚掌曰:“好,好!自今以后,但言革命,勿言造反。”还有“经济”一词,原意为治理国家;如今谁还用“经济”来“治理国家”呢?早就专门用“政治”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2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