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武士钱一般都放哪里的
Ⅰ 日本德川幕府手下的武士一般居住在什么地方
幕府手下的直属武士成为旗本,住在江户城内保卫将军安全。
Ⅱ 日本武士的薪水到底有多少
古代日本武士属于封建体系中的封臣位置,他们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官僚完全不同。中国的科举官僚与皇帝之间更类似于雇佣关系,他们获得的待遇主要靠俸禄也就是工资。而日本的武士则是封臣,他们与主家的关系是封建主仆关系,他们的待遇并不以俸禄为主,而是以主家封与的土地资产为主。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古代日本的一家大名,你家里有一百倾土地。这一百倾土地你自己没有精力去全部经营。于是你就会把其中的50倾分封给你手下的两家高级武士,他们获得你给予的土地就必须宣誓对你效忠,这50倾土地产生的财富由这两家武士收取,除按一定比例每年向你缴纳供品外,剩余的都有他们自己安排,你不再过问。而这两家高级武士自己也不可能完全经营所有的土地,于是他们也仿照你的做法把各自的25倾土地分出一部分来继续册封给忠于他们自己的中层武士,以此类推,中层武士还可以继续向下册封给下级武士。这些层层向下封与的土地本身就是不动产财富,其产生的经济好处就顶替了俸禄本身。所以日本武士不以俸禄为主要收入。
Ⅲ 日本最着名的六大武士刀介绍
看过海贼王都知道索隆有着三把帅气又出名的日本刀,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鹰眼的十字刀。下面是我分享的日本最着名的六大武士刀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着名的武士刀介绍
“据说日本古代有两把非常有名的名刀,一把名为村正,另一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正宗。 故事 是这样的 正宗跟村正都是非常有名的名刀,曾经有人为了测试,看看这两把刀哪一把比较强,于是便将刀插在一条小溪流 然后刻意将叶子飘流至刀锋的位置,村正的测验结果令人赞叹,叶子在接触到刀锋的瞬间,就轻易地被划成两半。这证明了村正的确是把好刀,换正宗了,也是一样先把刀插在溪流中。然后再飘一片叶子过去,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飘向正宗的叶子不仅没有被切成两半,反而看起来像是刻意偏掉了 于是又多测试几片叶子,一样地叶子都完全地偏到远处,看起来像是不敢靠近正宗一般。测验的结果得知正宗是一把比村正更为强韧的名刀,因为正宗的霸气居然厉害到连叶子都不敢靠近,因此正宗是一把名福其实的宝刀”。
1.村正妖刀
镰仓未期名刀匠冈崎五郎入道正宗之弟子村正所作之刀,相传村正心术不正,又因正宗不传他炼刀的水温控制秘传而怀恨在心,就私下盗取此秘传来实作,被正宗发现后,一刀砍断了他的手腕,村正破门之后,便以打败正宗所铸之刀为目标,以此邪恶之心入刀,自此村正成为不祥的代名词。另外村正在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村正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也许是因为它太过锐利,到了江户时代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
2.正宗
其实,日本刀多以其铸造师命名。“正宗”的全名是--“冈崎五郎入道正宗”。
相传,初代正宗,是日本铸刀界有名的“鬼才”.因为他觉察到弟子的个性有些偏异,而一直未传授其铸刀中烧入/淬火的绝技.可不成想被该弟子偷学了.一怒之下砍断了弟子手腕并逐出师门,其弟子心有不甘,自此发誓,一定要造出超越师门的宝刀。村正系列,后来确是以其无比锋利而闻名于世.而由于“正宗”的正统,一直居于比“村正”高的地位.
3.长曾弥虎彻
全名长曾祢虎彻。和绝大多数日本刀一样,‘虎彻’一词不仅是刀名,也同样是该刀锻造者的名字。刀匠虎彻出生于佐和山城下,年幼时曾在关原合战之后逃难至金泽,而就是在那里,作为锻造师的虎彻开始名声大噪。此时,虎彻已近是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了。早些时候,虎彻自称“古铁”,并且各种头盔,废弃的铁钉熔化之后用来打造刀剑。据说出自虎彻之手的刀,不仅做工考究,锋利无比,在刀身的 雕刻 上也是别有匠心,是一把无论是杀人斩物,亦或是欣赏摆设都有着独特工艺的名刀。一说新撰组的局长近藤勇,其上山所佩之刀正是虎彻。而且在一些时代剧或者小说中,也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近藤手中的虎彻也只是赝品。其手中的刀,应该是现存价值最高的日本刀“清磨”。而后者拥有超越虎彻的高傲身价。 历史 上的虎彻曾改名两次,除了“虎彻”之外,还有“古铁”、“质铁”这两种称呼。
4.菊一文字
鎌仓时代后鸟羽上皇时期后鸟羽上皇委托备前国一文字派刀匠一文字则宗所锻的日本刀。太刀,刃长78.48CM,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刃身近柄部刻有代表皇家的16瓣菊花家徽(还有一说菊花纹是刻在刀柄上的),其下又雕有横一字纹。后鸟羽上皇时御命所锻之刀,为元祖刀匠则宗所作,因为刃部刻有代表皇家的菊花纹,其下又雕上一横一字纹,故称为菊一文字,此刀至今己有七百多年历史。
5.三日月宗近
代表日本的五把刀, 天下 五剑之一的“三日月宗近”,是日本最早的刀工之一“三条宗近”的代表作。此刀无论是 美术 价值还是资料价值,都受到高度评价,已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
其刃长80cm,为太刀的标准长度。刀身接近手边的部位呈大幅度弯曲,根部附近的刀身幅度宽阔,接近前段急剧变窄。像这种元幅与先幅落差极大,腰反较大的形状在刀剑用语上称为“踏ん张りが强い(踏张强)”。由于“踏张”会随着重新研磨等加工逐渐消失,所以若说一把刀的踏张还很强,既表示它是一把接近制作当时的形状,保存状态良好的刀子。“踏张强”是平安时代特有的造型,就这层意义而言,三日月宗近也堪称是平安时代日本刀的代表作。
6.童子切
据 传说 ,在一条天皇统治时期,属于源氏家族的武士源赖光用这把刀斩杀了丹波国大江山的食人妖怪酒吞童子。这个传说就是“酒吞童子退治”。这是个有名的故事,太刀“童子切”的名字的由此而得。此刀由足利义昭转移到丰臣秀吉之手,后经德川家康,家康又传于德川秀忠,秀忠的女儿胜姬嫁给越前松平忠直时作为陪嫁,长男松平光长成为改易,继子长钱作州津山复兴以来,同族传承。
猜你感 兴趣 :
1. 日本武士刀摆放示意图
2. 日本刀和剑道的介绍
3. 日本武士刀的结构
4. 日本武士刀锻造过程
5. 世界十大名刀排行榜
6. 日本武士刀的鉴别
Ⅳ 日本武士可以随便杀平民,为什么还有很多贫困的武士,四处洗劫平民不就有钱了吗宰一个富商可以阔好几天
没拿回事儿。
古代日本的幕府对武士的管控是很严格的,比平民严格多了。所以武士不可能随便砍平民(浪人例外),否则自己也要掉脑袋,毕竟古代日本是农耕社会,农民是税收的主体,随便砍平民意味着大名的税收就会减少。
当然,如果平民对武士“无礼”,那么武士是可以砍平民的,这里需要额外说一下,“无礼”在古代日本可是重罪,行为类似于挖人祖坟、欺君罔上。
相反,不少武士都是被平民给弄死的,古代日本打仗,战败方武士往往被农民落井下石给弄死,随后拿武士的盔甲武器去卖钱。。
比如岛津义弘,他是一位猛将,而手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关原之战的时候他战败了,带了3000人往自己老家撤,结果真正撤回老家的时候只剩下一两百人了,其余大部分都被农民落井下石给弄死啦。
Ⅳ 日本古代系在腰间的放钱的东西叫什么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褡裢,日本古时用的钱包就是放在腰间的褡裢,而这是从中国学去的。
褡裢是中国古时人们出行时使用的一种装钱物的口袋。褡裢的形状为长方形,中间有一开口,使得两边各为一个袋子。小的褡裢可以挂于腰带,而较大的褡裢则可以搭在肩上。
磐龙缠炉手打整理,欢迎追问
Ⅵ 日本武士俸禄
日本武士的俸禄被称为“石高”。主要取决于所在藩或封地每年的收入。最低的武士的工资为被称为“日扶持”,每天是五合的米,一年差不多不到两石。
Ⅶ 谁能够帮我介绍一下有着日本武士的有着信息,武士分为几等,各个等级的俸禄、装备以及数量。
在日本战国时代所有拿武器抢地盘的号称自己是武士。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后,幕府将军(德川家族)成了日本最大的武士。
幕府将军把他直辖的部属分成了2个大类:
“旗本” 经济待遇:家禄200石以上,政治待遇:可以直接给幕府写折子,可以当任高级职务。
“御家人” 经济待遇:家禄一般在200石以下,政治待遇可以当任中低层职务。
旗本和御家人都是可以“世袭罔替”的(这个是狭义区分这个人是不是武士的重要标准)
武士的收入由3个部分构成:
家禄,祖宗自己或者跟随主子打下来的“封地”在战国时代这样的封地指向是非常具体的,例如某某受封X国X城X乡X村的土地X町预计产量XX石(一般情况下粮食由农民和武士各拿一半,封地产量越大那么受封的武士出兵(出兵多少人,什么兵种和封地产量直接挂钩,装备由你自己筹备。具体多少?要看地区和领主的意愿并没有定数)的责任就越大)后来进入幕府时代为了政治的需要收回了所有人的封地(大名除外)将部属手中的封地转换成为了“米筹”以前受封的人凭借“米筹”直接去仓库领粮食。
职禄,当任某项职务发给的薪水。职禄必须是你在任职期间才能获取,而家禄只要你家人没有死绝就可以世袭罔替一直领下去。在幕府时代职禄很好的调节了武士各阶层的内部矛盾。
扶持米,这个可以理解为武士的收入菲薄,主子体贴下属给予的补贴。一份扶持米名义上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实际上幕府以及各番在数量上不同。小武士一般可以领到3-7人的扶持米,大武士拿到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扶持米也不稀奇。
PS:在封建社会粮食比金属货币更加保值。实际上粮食本身就拥有货币一切功能。
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实际上只做到了名义上的统一,实际上当时日本与幕府并存的还有300多个番国。番国的领主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名”而这300多个大名相互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地盘大小,和德川家族的关系远近)因此这个300多个番的武士职位的设置以及个人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大名辖属的武士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层:
马回,战国时代的骑马武士,大名的嫡系部队和主要作战力量。这些人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普遍很好。
徒士,徒步作战的武士。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些人并不认为是“武士”但是这些人的出身大多是“马回家的次子”到了幕府的中期他们终于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资格。但是他们得政治和经济待遇就很一般了,很难担任高级职位,收入普遍在百石以下。代表人物《黄昏清兵卫》
足轻、同心,作战时的普通士兵,平常时的差役。这些人号称自己是武士,但是在狭义的理解上他们不被认同。绝大多数的足轻、同心都是“一次代”可以世袭罔替的“谱代”足轻、同心极少。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标准”要求也不像武士那么高。例如忠臣蔵事件中唯一事后没有参与集体切腹的就是个谱代足轻。这些人的收入菲薄,仅够自己糊口,老婆都娶不起。谱代足轻待遇好点也仅能生活而已。
乡士,一个封建社会奇葩的存在。乡士多由成功的商人、地主或者地头蛇构成。这些人经济上不依赖“工资收入”他们追求的是政治地位。典型人物坂本龙马,他们家是酿酒商发了财后买了一个乡士的名分(看守大名家的墓地)5石米的薪水是不够生活的,经济来源是本家的股份分红。但是这个乡士的身份让坂本龙马有机会接触到武士阶级,能够投身到幕末的政治大潮中去。
Ⅷ 日本武士玩偶放哪里
千万别去接这东西,在日本有些玩偶是要放到神社里供奉的,1950年的时候,当时日本正在流行忍饥挨饿,不得以吃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或者是快要死的人,或已经死去的人,他们死后得不到供奉就成了游魂野鬼到处流浪,寺院的和尚知道此事就让人们去做木偶其大小是按死去人的大小定做。然后就供奉在神社里,其目的是让流浪的野鬼有个栖身之地。大多数是孩子,因为他们出生没多久就死了其怨气比成年人要重的多,越小的木偶就越可能藏有很强大怨气的鬼魂。(玩偶不一定就要木质的也有用棉花代替)在日本,很少有人去碰他们。你说这东西是干嘛的。如果你在日本送给别人玩偶,别人不但会恼怒,甚至可能扁你!!!这东西即使在商店里也很少卖出去,也不一定玩偶有专门用来祭祀的,你的玩偶是用来干什么的我没见过不知道,也有可能是用来诅咒人的,最后是拿来玩的(可能性比较大)
Ⅸ 日本战国时 一石是多少贯
1石=10斗=100升=1000合,一石折合大米约30千克;石是重量单位。
一石不能与贯换算,“贯”是货币单位,古代将若干钱币(大概是一千铜钱)串在绳索上,称为一贯。
一石的重量,日本古代使用秦汉旧制,铜与米的价值在狭小的时空里,没有任何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比价非常稳定。
所以1石的重量基本是在30kg上下浮动(直到明治维新)。
太阁检地时期,(日本)一反稻米产量,公元1594年上等水田平均为1石3斗,到1686年则为1石5斗了。”1反(段) = 10亩(日本亩) ≈991.7平方米。
991.7平方米水田的产量,不可能只有1石3斗,所以太阁检地的石高应该是根据田地质量制定的税基,而不是田地的总产量。
一反水田的总产量正常情况下至少在6、7石以上,年产10石以上的水田应该普遍存在。
(9)日本的武士钱一般都放哪里的扩展阅读:
江户时代大名的石高:
1、加贺藩前田家外样领地:加贺国 能登国以及越中国大半 134万石,
2、萨摩藩岛津家外样领地:萨摩国 大隅国以及日向国部分 75万石,
3、仙台藩伊达家外样领地:陆奥国部分 99万石,
4、尾张藩德川家亲藩领地:尾张国 美浓国和信浓国部分 88万石,
5、纪州藩德川家亲藩领地:纪伊国以及伊势国南部 大和国部分 58万石,
6、熊本藩细川家外样领地:肥后国大部分 69万石。
Ⅹ 谁能够帮我介绍一下有着日本武士的有着信息,武士分为几等,各个等级的俸禄、装备以及数量。
1.一般来说最高等级的武士头头就是所谓的当主,也就是一个家族的领导我们说的大名。
2.大名下就设有宿老,中老,家老等重臣。但就一般而言中老更多的是处理上下级的协调工作,并无太多实权,丰臣政权的三中老就是为协调五大老与五奉行间的分歧而设置的协调机构。并且位兼家中家老以上者则是家庭会议的参加者,参与重大方针的策划与作战决策担任一方主将。
3.与家中家老(含宿老中老)一下也就是将校级下设为部将和侍大将,大名家中的家老者都有一定的家臣或是重臣者这些人一般就充当这些职位。负责实际的战场作战指挥各种兵科进行合战。
4.再往下分就是低级武士了是为足轻,依次为足轻番头,足轻组头。在应仁之乱之前所谓的足轻根本不属于武士阶层,但随着战国的来临战事的频繁对于足轻这一单位的数量要求也随之升高,但这些足轻其实都是大名领地的农民因为战事就无法耕种自己的田地,所以大名主家为了让农民专心备战因此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嘉奖,随着集团化作战的发展足轻已经逐渐脱离农民阶层形成了各大名手里的常备军!因此演化为了武士阶层。足轻作为最为地下的武士阶层,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主力,而组头则是通常领导一只十到十五人左右的小队进行作战。而番头则通常领导四到五个组头统摄差不多六十人左右的单位。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部分的低级武士甚至中级武士都是自己准备作战装备的。大名身为一家之主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家臣提供一定数量的军备支持但不是全部,因为家臣自己也拥有一定的封地(石高),家中的权臣也养着一部分家臣也会为其属下提供物资。但随着战争的频繁,兵农分离已经成为时代大潮率先实行的诸如武田(赤备),织田(兵农分离制)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强者。其次大名与其家臣的带兵数都是受其领地的石高限制的,所以具体数字无法提供准数。比如就尾张一国而言差不多有25万石的产量,大名至少可组织起一只5000—6000人左右的部队。但进入战国后期的德川家而言坐拥关东八州上百万石组织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队伍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