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缅怀去世的人叫什么祭
‘壹’ 日语中的“祭”是什么意思
日语中的“祭”是一个例行的集市活动。
“夏日祭”有点像中国北方的庙会。不过近年来,在日本,各种活动都以地区为中心举办的。对此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很大的力量。保育院每年举办的这个活动不过是地区活动的缩影。
很久以前,在中国,农民们每天勤劳耕作。为了方便生活,逢五逢十,大家各自携带多余的劳动成品,相聚在约定俗成的地点,以物换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集市。出于宗教信仰或地方习俗的集市有时就被称作庙会。这种原始的习俗后来传到日本,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祭奠活动。
(1)日本缅怀去世的人叫什么祭扩展阅读
日本三大祭
1、京都祗园祭"(7月16日至29日)
祗()园祭(Gion Matsuri)是日本京都每年一度举行的节庆,被认为是日本其中一个最大规模及最着名的祭典。整个祇园祭长达一个月,在7月17日则进行大型巡游,京都的29个区,每区均会设计一个装饰华丽的花轿参加巡游。
2、大阪的"天神祭"(7月24至25日)
天神祭是日本三大传统祭祀活动之一,在每年的7月24日和25日举行。有非常热闹的彩船竞渡活动,活动中使用的漂亮偶人是其特色之一。据说这一特色项目从690年就有了,现在总共有14个这样的偶人作为大阪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术品被保存下。
3、东京的"神田祭"(5月14日至16日)
神田祭是日本三大节庆活动之一,也是东京最有名的一大节日。江户时代(1603〜1867年),游行队伍受到将军保护,允许进入将军居住的江户城中,因此也有“天下祭”(“天下”意指“将军”)的之称。
主打活动在阳历的奇数年举行,阳历偶数年的活动则规模较小。按年轮换规模的规定,是江户时代的将军考虑到节庆活动过于豪华铺张而制定的。
‘贰’ 日本的祭是什么意思
日本的“祭”是一种例行的集市活动,是一种仪式。
祭礼源于日本的稻作、农耕文化,在这个四面环海的山国对自然的崇拜使日本产生了诸多的山神、海神、农神等各种各样的神。
日本人认为诸神是与人类共同存在于自然界的,因此具有与自然诸神和睦相处融合的思想。祭礼即是与自然界中的诸神进行交流对话的一种仪式。
日本的民俗亦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祭礼中有诸多民间艺能的表演和展示。这些祭礼构成日部分,深深扎根在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
日本有各种各样的祭(まつり),比较出名的是京都祗园祭、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同列日本的三大祭礼。
(2)日本缅怀去世的人叫什么祭扩展阅读:
日本传统三大祭
一、京都抵园祭(7月1日-29日)
祗园祭是八坂神社的祭礼,起源于9世纪末;从平安时代(约1100年前)开始。
二、东京神田祭(5月15日最近的周六和周日)
神田祭是为了宣扬江户总镇守(现东京)的威名,而举行的神田明神的祭礼。
三、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
天神祭是日本三大传统祭祀活动之一,有非常热闹的彩船竞渡活动,活动中使用的漂亮偶人是其特色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的祭礼
‘叁’ 日本三大祭祀
1、京都抵园祭(7月1日-29日),各条街道一响起由笛、鼓、三弦等乐器演奏出的悦耳的曲调,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参加祭事。黄昏起,由3000名艺妓扮成各时代各阶层的人,摆出风雅十二相,进行化装游行。29日举行神事毕奉告祭,长达一个月的祭典至此方告结束。
2、东京山王祭(隔年6月13日或14日),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永田町,有一座巍峨壮丽的神社--日枝神社。日本着名的三大祭之一的山王祭,就是这个神社的盛大祭典。到了6月13日或14日这一天,各种华丽的山车、神舆排成长长的行列,挤满街道,人群抬着神舆、山车,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化装游行,围观者人山人海。
3、大阪天神祭(7月24日、25日),大阪市北区南端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堂岛河,7月24日、25日傍晚,堂岛河上上百只彩船、游船排满河道,打头的船上载着大鼓,后面紧跟着载有乐队的“子船”、燃有松油火把的“篝船”和各式各样的彩船。
(3)日本缅怀去世的人叫什么祭扩展阅读
相关风俗习惯
神田祭一般在5月15日前后的星期六举行。一般在早上八点出发分成三队,穿着古代服装很肃穆地行进。当中有各四位女司,以及少女的扮演者拿着花在东日本桥附近作法事。在下午4点到达三越本店之前,在这里增加御辇,拖车,武士等队伍,参加游行。晚上7点结束。
奇数年时一定要看的是周六的游行队伍。队伍大约由300人组成,穿过神田、日本桥、大手町、丸之内等东京都中心区。队伍当中既有屋檐上挂有凤凰等饰物的神轿,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车,还有坐在马上的神官,场面十分盛大。周日这一天,会有从各镇赶来的大大小小近100台神轿聚集到神田明神。
‘肆’ 日本动漫里的校园祭,文化祭 ,那个祭是什么意思啊
文化祭指在日本动漫的校园中出现的类似于文艺节的节日活动 学生们自己摆摊子,现场做些小吃卖,也可以把自己或家里不用的或有趣的东西拿出来卖,卖的东西很便宜。同时,每年的文化祭都会非常热闹。另外别的学生可以自己装扮屋子(一般是教室),有装扮成鬼屋的,在里面做各种各样可怕的场面故意吓人,鬼屋是日本从很早以前就传来的传统节目,主要是大人想锻炼孩子的胆子,养成孩子们的勇敢精神。另外,也有装扮成占卜室替人占卜,等等一些有趣的活动。在日本动漫中的学校文化祭没有统一规定时期,是每个学校自己制定时期的,所以有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日开的,也有5月开的...反正是几月份开得都有。
‘伍’ 日本每年举行春祭和秋祭是纪念什么
春祭:在日天平时代,佛教文化昌盛的同时,日本传统宗教也有发展。他们崇拜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的太阳和雨,弥生时代从中国进入日本的铜镜被作为太阳的象征加以祭祀。在日本的传统宗教里面天照大神。日本人认为太阳与水稻结合,产下他们的孩子----稻谷,信仰这种说法的人们会在冬天进行给太阳以元气的祭祀活动,这就是日本着名的春祭的由来。
秋祭:意思为秋日的休息与祭祀,秋祭时,将停止一切对外界的联系。是在家休息,调整身心的时机。秋祭完成后,可以得到糖果、金钱等奖励。秋祭过程中,学校、公司等,会停课\业一周。
‘陆’ 日本有什么祭祀日啊
日本从古代起就崇尚外国的技术和物品,只要是觉着好就积极地引进,随后将其“本地化”,使之变成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日本的节日也不例外,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日本的节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庙宇)的祭祀活动而沿袭下来的,因此日本称节日为“祭”。古代日本的“祭”纯属是一种向神祈祷保佑的行为,但是今天的“祭”却充满了娱乐性、戏剧性和商业性。据统计,日本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地区举行“祭”。
日本的法定节日:在法定的国民节日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都穿上传统服装,庆祝成人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要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官方或民间团体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点击上图看大图 )。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纪元节”(empire day)。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期间,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在人民中间培植崇拜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绩的纪念日。1948年在制定国民节日法时,否定了这个节日。1952年修改节日法时,又把2月11日更名为“建国纪念日”。从那时起,日本社会上就存在着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
春分: 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宪法纪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废除了明治宪法,实施新宪法。
男孩节(端午节):5月5日。在这一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均悬挂着祝男孩子健康成长的“鲤鱼旗”。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海之日: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
敬老节:9月15日。日本人到42岁时才可以称“寿”做生日,通常被称为“初老”。到60岁时称为“还历”。77岁时为“喜寿”,88岁时为“米寿”,99岁为“白寿”,即百字少一,活到百岁就是“百寿”了。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要开展敬老活动,为老人体检、整理修缮房屋、敬赠纪念品、组织慰问等。老人则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日本厚生省在这一天还要发布“长寿者名单”,登载在各地报纸上,只有百岁以上高龄者才能入闱。
秋分: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在这天,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被授予“文化勋章”。
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
日本的民间节日:
元旦:1月1日。这一天祝贺新年的到来。从元旦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是不干活的。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之内”。
镰仓节:2月在秋田县横手地区。在镰仓节前夜,孩子们聚坐在一个纵横2米左右,被称为“镰仓”的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屋的中间设一祭坛,用来祭拜水神。在为期两天的镰仓节期间,游客们被请进雪屋,品尝日本米酒和米糕(点击左图看大图 )。
女孩节(偶人节):3月3日。这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这个节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时代。如今的庆祝方式是从江户时代传下来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雏人形”),祝愿家中女孩成长与吉祥。这种小偶人价格昂贵,女孩的父母,尤其是外祖父母,差不多都要为她买一套精美的小偶人。少的摆一层,多的用“偶人架”摆上好几层,最多的可摆七、八层,而最上的一层,大多是一个皇帝和一个皇后。女孩从一岁时得到这些小偶人,以后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来陈列,直到出嫁时带走。
七夕(乞巧节):7月7日,被隔在银河东西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只能在每年的这一天相会。这是中国的传说与日本古老的习戍俗的融合。7月7日这天,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心愿的五彩诗笺系在竹竿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据说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每到“七夕”,妇女们便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乞巧”。
盂兰盆会:8月15日左右。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赏月: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圆之时,用麦芒装饰门窗,以酒和团子供奉月神,祈祷度过顺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后7天时间。这期间祭祀先祖亡灵,举行佛事,前往扫墓。
“七五三”节:“七五三”是日本独特的一个节日。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3岁和7岁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祈愿神灵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据说这种习俗始于江户世代中期。这一天,孩子们都要吃“赤豆饭”,还要吃专为庆贺“七五三”而做的红色或白色的棒形糖果“千岁糖”,希望孩子吃了可以活泼健壮、长生不老。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与之相反,四和九是日本人最忌讳的数字)。
除夕:12月31日夜晚,人们一边倾听寺院里传来的108响除夕钟声,一边吃荞麦面条。它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的祈祷,愿它象荞麦面条一样久长。
另外,日本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节日、纪念日:
北方领土日:2月7日。1855年2月7日,日本和俄国缔结了《日俄通好条约》(即“下田条约”),规定北方四岛为日本领土。1981年1月6日,日本政府举行的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把2月7日定为“北方领土日”,以推动收复北方领土的运动。
比基尼日尔爾:3月1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上空爆炸氢弹,残害了二十多名日本船员。日本人民每年在这一天都举行活动,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核战争政策。
入学式:在日本,学校新学年、幼儿入园仪式、公司欢迎新人都是在樱花盛开的4月举行。在日本人看来,万物如此开头,是理所当然的。
高山祭:4月14-15日。高山祭是岐阜县高山市祭祀“产土神”日枝神社一年一度的节日。由市内各界组织的豪华的花车参加祭典,在市内各条街道游行。
夏节:数以万计的群众在东京的浅草庆祝为期三天的夏节,迎接夏天的到来(左图 )。
富士山“开山”日:7月1日。每年由此拉开登山季节的序幕。
京都“大文字”送火节:8月16日。在京都市东郊如意岳(也叫大文字山)举行的盂兰盆会。在这座山的中腹,设有75座火床,形成“大”字,在火床里放松木劈柴,在晚上八点钟左右同时生火燃烧。“大”字的第一笔画长73米,第二笔长146米,第三笔长124米。据传说,从前如意岳山麓耷座寺院失火时,这寺院的主佛阿弥陀如来佛升在山顶上发出光芒,照亮四方。从这以后便每年举行“送火节”,纪念阿弥陀如来的灵验。
防灾日: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各届在每年9月1日这一天都要进行规模不同的防灾训练或演习。
厕所日:11月10日。日本厕所协会于1986年1月在“第一届厕所讨论会”上决定每年11月10日为“厕所日”。
‘柒’ 夏日祭是纪念什么的
夏日祭是日本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庆祝夏天的到来,祈求五谷丰收、健康长寿。
二、相关活动
1、三大祭:日本三大祭分别是京都“祗园祭”,时间为7月16日至29日。大阪“天神祭”,时间为7月24至25日。东京“神田祭”,时间为5月14日至16日。
2、御灵祭:位于日本东京都九段北的靖国神社,每年7月13日-16日都会举行“战死者慰灵夏日祭”活动,即“御灵祭”活动。
‘捌’ 日本裸祭民俗保留至今,这一习俗主要是纪念什么
裸祭又称会阳节,是日本二月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本当地的男人和小孩就会在身上缠上缠腰布,接近全裸的在西大寺观音院争抢”宝木“。这一节日的主要意义并不是要纪念谁,而是为了祈福,祈求一年内风调雨顺,好运连连。
裸祭是日本特有的祭祀习俗,从江户时代一直到现在,传承良久,是冈山县人民都乐于参加的庆典仪式,在仪式中抢到宝木的人,来年也一定会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