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阶上校怎么样
㈠ 日本军衔是怎么分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旧日军军衔等级,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分为 空军军衔 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天皇。当时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为陆海军之统帅,全权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并宣战讲和及宣告戒严,凡有重要之军事,皆亲裁之。 陆军军衔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共授元帅31人,其中,陆军17人,海军13人。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宫、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军军衔等级,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重建 海军的军衔 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6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校。
㈡ 日本军衔怎么称呼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宫、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㈢ 日本当年的大佐相当于我国军队的什么军衔
“联队”是二战日本陆军单一兵种的最大编制单位, 而其上所有的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方面军等建制,都可以视作诸兵种合成部队。由此,认真研究二战日军陆军将领队伍,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1000多名日本将军,都有担任过步兵或者炮兵联队长的履历。
也就是说,这些个大佐级参谋军官可以制定战略、策划战役和监督战斗,渗透到日军作战的方方面面,远比大佐联队长的破坏性要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元兇,罪行最严重的其实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进攻北大营的不过是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而调动整个第29联队攻击沈阳城的,正是假借“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的板垣。
什么土肥原(大佐)、石原莞尔(中佐)、花谷正(少佐)虽然都是策划者,但都不拥有调兵作战权,而板垣征四郎的身份就可以,之后命令也得到了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追认,于是我们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就开始了。同样,板垣的前任河本大作,也是大佐军衔,正是他策划实施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大帅作霖。
在实施暗杀的过程中,河本大作可以从关东军以外的部队借调爆破专家、可以调动警备队进行现场封锁、可以准备敢死队准备二次攻击,甚至可以动用情报部门准确掌握张作霖的行程,一个大佐高级参谋的能量可想而知。而挑起“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这一批大佐或者中佐军官,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部分都成为了将军,板垣就出任过第五师团长乃至陆军大臣。
所以说,大佐这级军官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极为重要和不光彩的角色,一般而言,完全可以成为沦陷区中型城市或地区的最高指挥官,也可以在日军旅团、师团和军级部队的作战中“当家做主”,是不容忽视的职务军衔。
㈣ 日本军衔的等级从大到小怎么分
新日军军衔等级
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重建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
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6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