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么成为工业国家
A. 日本的工业在明治维新之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完成后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
从内部原因上来说:
幕府统治早已腐化,不得民心。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国内就出现了反对幕府统治的呼声。日本拥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身为一个岛国,面积狭小,因此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都比较容易普及全国,并且狭小的地理环境也使日本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市场环境。这些条件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之后工业的发展。
从外部原因上来看:
当时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时期,显然,相对于日本来说,疆域广阔中国的吸引力更大,
所以西方列强在掠夺资源的侵略过程中将主要力量放在了中国,这为之后日本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结: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它为日本政治、经济的近代化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日本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外,还有日本内部的历史原因。
这场改革告诉我们在改革时不可盲目借鉴,在学习先进技术时要有选择、有批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舍弃文化本身消极落后的部分。
B.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是怎样调成工业布局的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钢铁、电力、机械和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向巨型化、大容量化发展,增强日本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日本独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高档家用电器等)尤为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后,日本的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顺差局面,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外贸顺差的结果导致了日本资本输出的迅猛增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日本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范围遍及轻纺、化学工业等,由于日本资源匮乏,缺乏重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品,所以,对采矿业的投资比重最大。日本向矿产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资金,再将生产出的矿产品返出口到日本国内,扶助重工业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冲击”、石油危机、总需求增长的减速使日本国内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条件逐渐丧失。日本重工业遭严重打击,耗能型的重工业向节能型改进,同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于贸易摩擦,如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的案例,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三是由于日元汇率走高而将生产向海外转移,特别是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为寻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纷纷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四是为了开拓需求增长潜力大的市场(如中国)而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欧洲。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人口高龄化社会问题加深,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币值极不稳定。上述种种因素导致老的组装加工业在日本渐失生存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装加工业开始加快向海外转移步伐,转移的方向是欧美和东亚。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直接投资的重心已转移至东亚和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日本对欧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亚投资却逐年上升。自1993年开始直接投资表现为“清一色亚洲格局”。日本对亚洲的投资虽然在整体规模上不如其在美、欧的投资,但始终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这是因为日本在美、欧的投资存量很高。日本对亚洲海外投资的案例数在整体上高于日本对美、欧的投资案例数。这就表明,由于近年来东亚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东亚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亚洲吸引日资的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亚洲投资的案例数与日本对欧洲海外投资案例数的变化趋势成显着的反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日本一改以往利用丰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活动,开始转向偏重于注重亚洲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转化。此外,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在产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方面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并有将部分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转移到东亚、中国的趋势,而非欧洲、北美。
C. 日本什么时候有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明治维新之后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1]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2]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