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有什么自豪感
A. 假期的时候,日本的女高中生为啥都穿着校服
日本女高中生为什么假期都穿着校服?日本美女:原因有两点!
日本是个令人向往的城市,这个国家的风景都可以算是亚洲前几了,小清新的色调,以及多超大面积的沿海地区,都使得这个国家极具特色,据有关数据表明,每年到日本的中国游客足足有上千万之多,可见我们的国人也都特别喜欢这个国家。
其实大多都是因为日本民族有种独特的自豪感,这是在日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她们大多穿上这些衣服都会感觉到内心的自信,不用于我们国家,很多高中生穿上去都觉得不好看从而开始丧失信心,但各有各的好处,我们国家的校服虽说不好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每个人都是统一的,毕竟这样才是最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嘛。
B. 请客观评价日本人优点和缺点
其实不要因为他们是日本人就把他们说的一钱不值,毕竟他和我们有相近的血统,这种敌对关系是祖先所不希望看到的,再说真的要敌对也要客观看清对方的实力衡量,这样才能打败对手,骂骂骂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优点:日本人很具有民族精神,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内部的争斗是为了更好和和其他的民族争斗,所以看起来他们确实非常的标汉,如果看下历史,亚洲国家对欧美国家的战争中,唯一有胜迹的就只有日本,亚洲国家在被欧美突然崛起侵略后没有哪个国家能立刻重新定位自己站起来的,只有日本靠一种种族的精神爬了起来。这也是战败后日本在一篇废墟中继续成长的原因。
日本人的思维逻辑很强,如果你能读些日本的经济方面和历史总结之类的书的话你会看到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很了不起,总结和预测的能力真的很强,是个有远见和内省能力的国家。
缺点:
日本人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是从明志维新的幕府时代开始的,此后才找到了发展哲学,民族永远的缺陷。
日本人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上的,如果日本在世界上的领域中受到大的挫折,当他们不具备世界第一的专利,世界第二的经济,临国崛起超出日本那日本的自信心会受到巨大的打击,日本自己就会失去方向,就会跨掉。韩国的崛起已经让日本再反思了,日本贬低韩国是继承了他们的文化之不过是维护他门的民族自尊以次来维护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日本没有朋友,亚洲国家都恨他,美国扶持他因为他是美国的工具,竞争随时存在,日本有很大的生存压力,这些压力让让他变强也可能毁了他。在一个没有资源又被很多国家仇视,没有绝对朋友的国家需要民族自豪感支撑的国家永远充满危机。
日本不是无懈可击,要打败对手就要看清对手,而我真的希望日本和中国能够团结起来,我们也面临着没有朋友的危机如果我们能放下三代人以前的那场战争,血缘会团结中日韩的。那将是一种世界新势力。
C.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何看法
外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何看法?
对于此问题,日本网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我们(日本人)认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很伟大。实际上,日本人比中国人自己更喜欢追随中国文化。到目前为止,日本传统的布料,建筑,生活习俗等等,仍然主要遵循中国唐代的一切。一些日本人可能认为只有传统的日本文化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大陆自1279年以来在中国逐渐消失的真实文化。一个例子是,如今,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熟悉的传统日本的服装——和服。然而,有多少人(甚至很少中国人)知道它最初来自中国?
2、首先,我不得不说,民族自豪感或例外论的想法并非日本人独有。几乎所有日本人都会承认,日本的许多事情都和中国有着渊源。在这份渊源清单里,包括书面语,茶,纸,锦鲤鱼,豆腐,活字印刷机,书法,建筑,儒家哲学,佛教,武术,甚至一些日语单词的发音都是基于原始的汉语。然而,一个典型的日本人的态度将是这样的,“是的,我们在我们的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中国元素,但我们在日本完善了这些元素。”
这种想法和关系与美国的例外主义没有什么不同,一些美国人承认他们是英国殖民地,但后来美国人比英国人好得多。美国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英国文化(语言,军事结构等)。
D. 日本人与美国人哪个更现代人
我曾经七次去美国。前些日子前往日本,很自然的,会把日本人跟美国人加以比较。
在东京的清早,我见到众多白领们西装革履去上班。就连出租车的司机,也是如此,而且还戴着雪白的手套。他们的衣着如此整齐,在美国是不大见到的。除非在正式的场合,锋御手美国人是不大会这样打扮的。美国人穿着很随便,特别喜欢穿宽松的衣服。
美国人很热情。清早,我在旧金山外出,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美国人,尽管不相识,都会向你问候一声早安。我和妻在美国拍照,倘若有美国人从旁边走过,马上就会主动对你说,要不要帮助,给你们俩拍一张?然而,在日本,在马路上遇见陌生人,通常是互不说话的,也不点头,成为真正的陌路人。
不过,日本银嫌人给我的印象是格外谦恭,见面时双脚合拢、直立,然后低头弯腰,向你表示致敬,从欠欠腰到九十度毕恭毕敬的鞠躬,这是日本人的习惯。你在跟他说话时,他会不断点头称是,不断说是、不错、说得对。我的一位朋友曾经给日本朋友送了一盒点心,日本朋友还只是嘴唇碰了一下其中的一块点心,虽说嘴唇上并没有味蕾,对方就连声说好吃,好吃。这样过度的谦恭,却又使人隐隐感到虚伪。
相对而言,美国人比较直率,往往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意思。日本人喜欢用恐怕是、也许这样之类话婉转表达自己的意思。
美国人动不动喜欢打官司,日本人遇事喜欢协商解决。日本律师的人数仅是美国的1/30。
日本人和美国人办事都规规矩矩排队,而且排队的队伍都是松松的,不会后背贴着前身。
美国人非常爱自己的祖国,这种爱国热情溢于言表。在美国,到处可以看见星条旗。尤其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之后,我在美国街头巷尾,见到家家户户挂起星条旗,就连轿车的车尾也都贴上星条旗。美国人戴星条旗头巾、领带,穿星条旗T恤、茄克衫,甚至穿星条旗短裤。
日本人的爱国情绪绝不亚于美国人,但是却藏而不露。在日本,除了几处象征国家的重要建筑物前飘扬着太阳旗之外,几乎不见日本国旗。日本人的大和民族的自豪感是在骨子里的。日本的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日本国民傲视其他亚洲国家,自以为是亚洲第一。不过,自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两颗原子弹狠狠地教训了日本之后,日本在美国面前不能不变得谦卑。日本的外交政策总是跟随着美国,亦步亦趋。
跟喜欢嘻嘻哈哈的美国人相比,日本人严肃有余,幽默不足。日本人那种一丝不苟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东京回上海的时候,在成田国际机场安全检查时,我很顺利通过了,而妻却被拦住。她的手提包在过X光机时,不知被发现什么东西,日方安全检查人员要求她打开手提包。她打开了,日本安全检查人员从中取出她的便携式血压计,把手提包与便携式血压计分别放在两个塑料框里,重新过了X光机。这时,日本安全检查人员以为,疑点不在那个便携式血压计,便要求仔细检查手提包。他从手提包前面的一个小口袋里找出一支小牙膏式的东西,妻马上说明道:这是防晒霜。 日本安全检查人员这一回把手提包与防晒霜分别放在两个塑料框里,第三次过了X光机,这才终于一挥手,表示检查通过了。我们经常飞来飞去,没有见到为了一个小小的手提包,如此反反复复检查了三次。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很令人感动。在神户,我住在喜来登酒店。吃早餐在二耧的自助餐厅,这个餐厅有几十张餐桌,却只有两名服务生,而倘若在中国的话,起码有十来位服务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工作显得非常紧张,不断地在餐厅里快速走动(近乎奔跑)。他们要在每一个客人来到时,收取餐券,带领客人到指定的座位坐好。然后开始巡视每一张餐桌,收掉一个个用过的盘子。尤其是在客人离去拆培之后,他们要把客人用过的所有盘子拿走,抹净桌子,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放好新的餐巾、餐具。接着,又开始新的巡视他们的双脚一直在不停地奔走着,而当客人来到或者离去时,立即把双脚合拢,站直,然后笑容满面地一鞠躬。
E. 日本民族精神的内涵
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古代日本由倭人、诸少数民族和大陆移民三部分人构成,长期的相互沟通和融合,在政治、社会、文化等的质化过程中,使之变成了单一民族。这种单一民族共享统一文化,具有同质的民族心理。在正规场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给人以地位十分悬殊的印象,下级对上级总是那么鞠躬顶礼,但在非正式场合的相互关系中,下级会感到同上级亲如一家,社会没有阶层化,杜绝了阶层亚文化的产生,从而保证了日本文化的同质性。
日本在世界民族坐标中是个有特色的民族。以往,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从事以种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型经济,这种生产方式从春种到秋收若无整个家族及邻舍的彼此照料帮忙,势必举步维艰。这就是日本民族文化核心??集体本位主义形成的始因。日本文化可说是一件“百纳衣”,主要由中国、英美及本土诸种因子构成。日本人自身创造力依靠引入外来文明得到启发,进而推进本国发展。日本文化的继发性形成了该民族学习和接种其他文化的价值取向。战后日本更是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地谨凳从西方引旁晌滚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略,且与传统文化相整合,陶冶成一种新质的颇具东方特色的日本式的文明。
一位日本近代着名思想家说:“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日本人具有“亲自然”的情感倾向,在思维方式上重感觉、轻抽象;重经验、轻思辩。日本文化具有重学习、模仿和综合再创造的倾向。说到底是它文化的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而形成实用主义。“家”是日本文化的基质。日本传统的整体结构是“家”的联合,其顶端是皇室,这种多层次的同组关系形成作为日本社会整体的政治组织即国家。这种纵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严格的等级特征。传统日本社会除皇族和宫廷贵族以外,依次的等级是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和贱民。日本人很讲究“忠”和“孝”。日本人的“忠”与“孝”与中国人的理解不相一致。日本人的基本假设前提是每个男女生来负有“恩情债”。有债就需要报恩,报恩的主要形式是“忠”。世人皆知的日本人的“企业精神”、“集体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忠”的价值基础上。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日本才能踏上其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日本文化当然以其积极成功的运余一面为主导。否则,它之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就是不可思议的了。日本经济达到了真正的国际化。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就其国民性而言,日本人的心理却远远没有国际化,他们依旧把自己包裹在统一的大和民族文化圈内,拒绝外人的加入,也拒绝进入别人的圈子。日本人心理上深深的“日本人”烙印,已成为一个无形的桎梏,它阻碍着日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阻碍着日本经济国际化向纵深拓展。日本人所谓的?外人?是指从遥远的海外来到日本的风格各异的人们。大量日本经营者、技术人员远涉重洋,文化的差异无可避免地引起矛盾冲突,而文化的障碍使解决冲突的必要沟通变得比较艰难。被卷入国际化浪潮的海外日本经营者能讲或情愿讲外语的人较少。笔者在北京某大学进修,亲见一位日本教授,硬是配一名中国翻译,虽然他不时用英语作些解释。究其原因,除语言本身的原因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构成了厚厚的障壁。日本人很少说不(“NO”),深恐伤害对方的感情。日本人还有种倾向,即本来很想要说出来,但为了不给对方以坏印象,也就把到嘴边的话吞咽回去。这种欲言又止、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往往使人感到茫然无可适从;而“外人”直接了当的意见陈述无意间又会伤害日本人的感情。日本人有强烈的“自己人”意识,组成“自己人”圈子,进入日本的外国人远没有进入外国的(尤其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日本人幸运。在海外的日本经营者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圈子。过于强烈的民族意识,往往就会转化为排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成为妨碍日本实现全面国际化的主要桎梏。部分日本人还把制度输出同资本输出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日本的经营制度”是可以移植到国外的。虽然日本经济在战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制度有许多可供其他国家借鉴之处,但制度之发生作用需要适宜的文化基础。今天的日本已被卷入国际化浪潮之中。日本人的心理状态需要充分国际化,淡化自己的种族优越感,放松对“外人”的戒备心,与其他民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交流沟通,此乃经济全球化之大势所趋。
F. 什么与什么之间 作文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懂事起就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一种仇恨。通过抵制日货,不听日本歌曲,不看日本动漫,不进伊藤洋华堂,甚至连家里买车也不准买日产汽车等方式来表明我的立场。但当自己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那样憎恨日本时,却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可能是因为日本侵略过中国?也可能是因为南京那场毫无人性的大屠杀令我感触颇深?……那时我对日本这个岛国了解甚微,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理由。后来我发现,其实有些历史的问题是我们讲不清楚的,谁是谁非也不是绝对的。于是,我试着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思考一些我以前无法理解的问题。譬如,日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文化?为什么日本人会提出 “大东亚共荣圈”这种计划?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我读了《菊与刀》和《丑陋的日本人(新)》,这两本书深入的剖析了这些问题,解答了我的疑惑。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抱着这样的态度读了这两本书……
《菊与刀》的作者是一位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基础是一份报告——一份用于研究二战时日本是否会投降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要不要保留日本政府机构以及天皇的报告。本尼迪克特想尽了各种方法来完成这份报告,像通过调查当时被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大量收集有关日本的文学艺术作品(要知道,当局余时美国以及欧洲对日本文化根本不了解,而战时又不能去日本本土调查,所以调查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有存在失真性,后来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批评以及对其研究态度和方法提出质疑。)就这样,本尼迪克特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她的报告。并且她推断出日本会投降,但美国不能以直接的卖腊皮方式统治日本;而是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但我并不太赞同这种观点,尽管日本投了降,但也是迫于1945年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杀伤力太大,而1942年开始的“曼哈顿计划”就不是针对日本,仅仅是为了赶在德国前造出原子弹,并且本书出版于1946年,而美国中差于1945年8月投下的原子弹。所以不免有放马后炮的嫌疑,或者说有巧合的成分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说到书名为什么会取《菊与刀》也是有原因的:“菊”象征的是日本皇家家徽,“刀”象征的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作者想表达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战前的文化和历史,深入的剖析了日本日的性格和这种双重性格形成的原因。《丑陋的日本人(新)》,这本书与《菊与刀》的不同在书名就可以辨别出了。前者更加理性的分析了日本的文化,更具褒奖性,但距今已有了一段时间了,作为文献来参考的成分要多些。而后者主要揭露和批判了当代日本人丑陋的一面以及现代日本文化所存在的问题,但这种一味的只看到日本人丑恶的一面(至少本书的主流观点是这样的)也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之所以我选择同时读这两本书的原因,我想更理性、更深刻的去了解日本,而不是像以前只看到一面,看不到另一面。
总结了这两本书的相同点不难发现“岛国根性”这四个字一直贯穿了这两本书。(虽然《菊与刀》中没有明确提出这四个字,以我推断是因为时代原因以及该词带有贬义的意思,不宜用于该书。)《辞海》中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一种心胸狭窄、小气、缺乏从容的根性。但在这里所提到的“岛国”两个字又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海洋岛国。虽然从地理环境来看日本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岛国。但日本却并不像海洋大国英国、威尼斯或者是古代的希腊那样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民族。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了“农耕民族”性格的影响。真正的海洋民族应该具有的是一种冒险和探索精神,始终保持对海洋的憧憬而不是对大陆依赖。但日本本土的气候、土壤和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虽然日本存在渔民,但为数也不多,所以他们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反而因为海洋的隔离,日本成为了孤岛上的农耕民族,从而有了狭隘心性。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日本要侵略中国了——为了寻求更多的土地以及为了资本输出。这与英国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1868年后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开始了“明治维新”,从此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切需要对外扩张,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恰好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此机会在列强默许的情况下发动了“甲午战争”。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终。《马关条约》的签订明确的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但日本在实行“大陆政策”以及后来二战的“大东亚共荣圈”时的过程是不可取的,也是令人发指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日本民族的性格是有问题的。
我不难想象17世纪时,当日本人听说强大的中国(至少当时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被欧洲人打败时惊讶的表情,但当时日本并没有因此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学习中国继续闭关锁国,在当时日本只和大清帝国和荷兰通商。直到1854年美国的“黑船”强行将日本的国门“撞开”,日本仅用了16年的时间便成功的进行了明治维新。在这个连“世界”、“国际”、“海外”等概念都曾一无所知的日本,日本人仅用了16年的时间就建造了近代国家,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世界五大国之一,可以说这是日本创造的第一个奇迹。但这与日本民族性格有什么关联么?当然有。集中表现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人开始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政治。不仅在政治方面,在文化、饮食、起居等等各方面都效仿西方。以至于到后来居然有人提出了完全摈弃日本文化单纯套用西方文化的想法!我将它称之为“忘根性”。在《菊与刀》中将它说为是一种较为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丑陋的日本人(新)》中就此事件将日本人比做了猴子,一只只会模仿西方列强的猴子),而我却更认为这就是一种“忘根性”,像这样毁灭文化的情况多数出现于战争,譬如我听说过罗马帝国扩张时每打下一个国家便将这个国家的大学毁了,以阻止该国文化的延续,但却从未听说任何一个国家渴望自己葬送掉自己的文化,除了日本。这不得不提到日本民族起源的问题,关于日本民族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徐福创造了这个民族(在日本有很多的徐福庙,所以这一说法也是有一定依据的)。所以在日本的文化发展的一开始就有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到了唐朝时期,崇尚中国文化的风气到达了顶峰,当然这与当时中国的强大是密不可分的,大到政治方面,小到服装、宗教、诗歌甚至是建筑和文字都完全的模仿了中国。明治维新的到来,日本开始刮起了“崇洋风”。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因此处在了一种自豪和自卑的纠结情绪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日本人的自豪感来源于“亚洲蔑视症”,这也是狭隘心性的一种表现,日本人歧视其他亚洲人,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日本人的自卑感则来源于日本人对白种人都抱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比不上白种人,没有白种人高贵,我把它归结于对西方政治上的崇拜所衍生出对西方人的盲目崇拜。日本民族性格于是就在纠结中逐渐形成,保留至今。
而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无法接受的民族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二战时出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其实早在甲午战争中就有了残暴的“旅顺大屠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帝国都报道了这件事,美国《世界》报甚至这样写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是长着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如今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仅4天时间日本军队在旅顺共计杀害了2万多名中国同胞。但二战时南京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日本军人不仅当街杀人,更是将中国人当作活靶子拿给军队练习,共计杀害了30多万同胞。其中有许多细节就不再多讲了,也不愿更多的提起这段令人感到沉痛的往事。我在这儿提起它仅仅是要提醒大家不能忘记历史,但更要告诉大家不能因为它而作为憎恨日本的理由。正如文章开头所讲的一样,有些历史的问题是不能用一两句话讲清的,谁是谁非也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主张的观点是,日本有侵略中国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理解的是在战争中所使用的手段!
我憎恨日本原因之所在我不能否定有一定上述的因素在里面,但更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个。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在二战时期还有另外一个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发生地——纳粹集中营,据统计在多个集中营中被残害死的犹太人及战俘一共有400万人,远远大于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残害的人数,当然这是不能只用死亡人数来作为衡量依据,但二战后的德国政府并没有去否认或者刻意去抹掉这段历史。德国政府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来弥补那些当年给犹太人犯下的罪过,不仅仅是物质上弥补的还有精神上的安慰,我记得读者上有篇短文写道,一位在二战后幸存的犹太人在圣诞节总能收到德国政府寄来的圣诞贺卡和礼物,并表示对当年事情的发生表示深刻的忏悔。还有在反法西斯成功纪念日上,你不仅仅可以看到战胜国领导人们的身影,也有德国总统们的身影——他们会到以色列发表演讲进行道歉,还会跪在当年在集中营死去的犹太人的坟墓前谢罪,尽管这不是他们所造成的,但他们勇于去承担和弥补上届政府所犯下的错误。反观现在的日本政府,一再篡改历史,否认当年发生的一切。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日本首相们(特别是以小泉纯一郎为首的极右派和代表人)一而再,再二三的去敬拜靖国神社,不但没有德国政府勇于承担错误的精神,而且极其的不尊重中国和不尊重历史。同样这样的做法还误导了正在成长的日本下一代,所以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否认这一切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政府的错,。那么要使这一切真正有所改观,工作还得从政府做起,日本在靖国神社中描述南京大屠杀仅仅描述为“南京战役”,并且拒不承认杀害了30多万中国同胞,在历史教材中也是一笔带过,不肯正视历史。这对下一代的日本人是不公平的,他们有权知道历史真相,并且去评价这段历史。日本政府不管是出于对政府保护的目的也好,或是出于对中国不友好的心理也好,但绝不能冒昧的亵渎历史,我们对此只能表示愤慨和惋惜。这也就是我憎恨日本的最主要原因了——不承认历史是对我们最大的侮辱!
尽管现在的中日关系还算是比较好的发展着,中日两国人民也相对没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在迅速蔓延的金融危机中不容乐观的国际形势下,中日加强的各方面的合作也是互利的必要举措,但正是因为类似于上述的诸多的历史遗留的问题,阻碍了中日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当然阻碍中日关系还有许多现有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譬如钓鱼岛归属问题还有海上油田开采权等问题,这些都是迫切需要两方政府来解决的,不可能只靠一方政府来解决。但我更为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参战的士兵、记者和当事人都为数不多了,能为其作证的人也不多了,也不知道在以后能不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当年所发生的一切,不然将会给历史留下一道血淋淋的伤痕。
后记: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那句千古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能源于是读完这两本书后对日本有了一种重新的认识,并且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一直寻寻觅觅、寻寻觅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
G. 你觉得为什么许多年轻人会对日本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得不承认,日弯悉族本目前应该是保存传统文化以及融合现代文化最好的国家了。很多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者真正研读历史埋弊史料的人会在日本文化是找到很多共同感。换句话说,你不觉得现在的中国已经和古中国完全不同了吗?现代的中国人基本上已经西化了,这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而最大的是精神上。古人从来不会把利益挂到嘴边,孝忠义信在现代中国算得上全盘皆输。很多在现实陆念感受不到传统文化魅力而只能着眼于书本上的人,当然会对日本文化充满兴趣。
H. 日本人为何对自己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像是最强的
孤注一掷的日本岛国战略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时,以其几十年的精心策划和倾国之兵,先后攻陷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北平和南京,但中国没有被击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有广袤的领土,尤其是中国辽阔的腹地为中国军队的回旋提供了巨大的舞台。而且中国不仅腹地广阔,还有众多险要的地形可以据守。 与中国辽阔的腹地相比,日本则几乎没有什么腹地可言。日本是一个狭长的有四个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的岛国。任何一个陆地离海洋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60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远程大炮的射程。
日本人的悲哀就在于上帝给了它大国的人口和充当大国的强烈民族意志,但没有赋予它大国的领土。
日本的自然资源乏善可陈,山地太多,平原太少,火山太多,矿藏太少,还有频繁光顾的台风和地震。在日本,最长的河流才300公里,而在中国,随便哪条溪流也比这个长。可以想象,日本列岛在战略上如何受制于其狭长浅陋的地理环境。{22}
日本的情况与英国很相似。但是英国人通过“地理大发现”,通过一批探险家把多余的人口移民到了广阔的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改变了人地矛盾过于尖锐的状况。但日本人却选择了向邻国要土地和资源这条道路。
自然环境必然影响国民意识。所谓“岛国根性”,最主要的就是“危机意识”和“侵略意识”,危机意识催发了侵略意识,侵略失败加剧了国家危机。时刻萦绕在日本人心头的危机意识,已经成为这个岛国国民的潜意识,日本人的好战,也源于此。
中国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除淡水等项目外,比日本要好一些。而且中国有近300万海里的海洋资源未曾得到很好的使用,广阔的西部地区仍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与资源节约已经接近极限的日本相比,中国人的只要执行严格的节约方针,资源危机是可以缓解的。
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伯茨博士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经过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地震和海啸也将越发活跃。尤其是亚洲东部的日本列岛已经处在了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那海沟(平均深度8000米,距离日本列岛最近处不过200公里),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日本列岛一线扩张。这次大地震后,科学家观测到海沟又进一步加快了东扩的步伐。处在太平洋和亚洲两大板块交界的日本列岛无疑已经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漏斗的边缘!如果遇到一两次印尼一样的海底地震的话,很可能除了南部的琉球群岛以外,日本列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滑入大海沟。
这样的恐怖预言对日本人来说,等于是没顶之灾。虽然这样的预言在日本已经流行过若干个不同的版本,但对日本人来说,敦促其政府多与邻结好、少与邻结怨仍然是必要的。
当前的日本人的财富积累已经接近极限,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简直难于上青天。日本遭遇十几年来的持续经济不景气,固然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因素,也是日本经济盛极而衰的必然反映。且国际油价持续飙升,主要工业资源价格上涨,对日本经济复苏都带来种种不祥之兆。
当前的日本的形势,颇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相似。日本人依靠侵占中国东北和发动对华战争摆脱了经济危机。而今之计,急于摆脱经济困难的日本人,会不会故伎重演呢?
岛国环境诞生的岛国根性,使日本人中产生了一种过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就使得日本人断然决然把人类分成“我们”和“他们”两类,除了日本人,就是非日本人。这是一种现代岛国部落心态。即使日本人从中国和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艺术和宗教形态,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人的这种心态。
这种内外有别的观念虽然有利于形成日本民族最纯净的单一性,催生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这种性格发挥到了极至,也会养成孤傲、冷漠和自私的民族性格。从本质上讲,岛国根性就是一种不愿意对世界和别的国家负责的狭隘的小集团主义。
正是因为一个比较孤立的地理位置,日本人在1945年之前从来没有被别的民族武装征服过。这与世界上其他主要民族相比,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强大的蒙古兵团在日本海峡折戟沉沙,更是强化了日本人自以为不可战胜的意识。文化学家阮炜指出:“这种情形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日本人那种只能胜不能败、只能赢不能输的民族心态。或许这种心态导致了日本教科书上所称日本军人的英勇,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是优点。在很大程度上,日本正是凭借这种民族性格才取得经济成功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又是一个严重的缺点。”
日本人的这种只能胜不能败的民族性格,使日本民族缺乏一种深刻的宏观思维,更缺乏一种以柔克刚的政治智慧。往往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只知道赢利,不知道人和,只知道本集团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太平洋战争快结束时,日本人战败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但日本军部依然强令冲绳岛上的士兵负隅顽抗。日本人继续实行“一亿玉碎”和“本土决战”。这是美国人决定使用原子弹的直接原因。因为不这么做,美军的伤亡将很惨重。
日本人的只能胜不能败的刚硬心态几乎招致了灭族之祸。
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的这种心态也是日本人采取孤傲、冷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外国人心目中,日本人在与其他民族打交道时循规蹈矩、冷漠生硬。相形之下,中国人和朝鲜人倒是热情洋溢,活泼开朗。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日本人虽然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却难以与邻居相处。日本民族的经济成就虽然被世界所羡慕,但日本人却很难获得其他民族的爱戴和尊敬。
就经济实力而言,日本人完全能充当一个世界领导者,但坚持其岛国心态,则很难发挥其政治影响力。如果日本人固执地要在亚洲取胜,其扩张的能量倒是不能低估的。
I. 在中国人的眼里日本人是怎么
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是不折不扣的坏的冒了油的日本鬼子。1;日本人好色心旺胜,大和民族是一个性欲强烈的民族。2;;死要面子,死不认罪,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全世界到处是二战时期的军妓,可日本人还不承认,日本教科书胡编乱造,改变历史。3;日本人没有朋友,亚洲国家都恨他,美国扶持他是因为他是美国利用的工具,在一个没有资源又被很多国家仇视,没有绝对朋友的国家需要民族自豪感支撑的国家永远都会充满危机的。4;日本人侵略意识强烈,日本无时无刻都想要扩张他们的领土范围,唉,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是太坏了。,
满意请采纳
J. 日本的昌盛年代影响深远,为什么大部分日本人怀念昭和年代
对者斗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一般怀念的那个年代其实都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年代,如果是比较久远的年代,因为我们没有在这样的时代里生活过,所以一般很难体会到当时社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也就无法怀念。而对于日本人来说,很多人会去怀念当年的昭和时代,而不是去怀念更久远一些时代就是这旦银样的一个道理。因为如今还有很多人是曾经生活在当时的昭和年代,知道那个时代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区别,从而才能够去怀念当时。
而到了平成时代的之后,日本经济开始衰退,呈现出一种萎靡的态势,并且因为很多大师的离去导致了日本的创作和审美也开始发生改变,我们从如今的日本动画和从前的日本动画之间的区别就可见一斑了,因此对于曾经生活在昭和时代的人,难免会去怀念这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