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为什么日本发达

为什么日本发达

发布时间: 2022-02-16 16:44:15

① 日本为什么如此发达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的战略。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而破产。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即美国打逄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建设“远东工厂”就是最好例证。

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

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以战争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体制又重新复活了”。

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

为了积极有效的扶植日本,美国加紧策划对日本的媾和活动,以便把日本纳入它的远东战略计划之中。1950年9月,杜鲁门发表了作为媾和基础的七原则,此后,双委派国务院负责对日媾和工作的顾问杜勒斯东奔西突,穿梭往来于有关国家之间。年底同去伦敦协调同英的意见。“安保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 体制”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了美国“核保伞”,日本从中获益颇丰。从政治上看: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刻的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从经济上看,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日本战后军费支出只占战时军费支出55左右,在国民生产总值比率中相当微小。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二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二。

在美国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为了使经济进入战后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政府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内资源贫乏的实际,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作”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力争在钢铁、造船、电力、石油化学、汽车制造、重型电机、合成纤维等方面全面突破。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国内企业,保护大型企业,鼓励发展托拉斯企业。1964年6月,三菱系统三大重工业企业合并成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就是成功的典型。

从60年代开始,日本实行贸易资本的自由化政策,积极加入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体系。在国际贸易竞争体系中,日本人牢记:“有、全、新、精”的四字竞争方针,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新,人新我精”。在产品市场占有上,做到销售一代,储存一代,研究一代的“三代”销售原则。

为了立足国际市场,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与干预经济的政策,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世界汽车工业,60年代是美、德、英、法四足鼎立,欧洲的市场英、法、德三分天下。日本要想挤进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实在有点“自不量力”。日本人想了,更是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成左边秘诀就是:首先,政府积极扶持,给予政策倾斜。一是减免多种费税,二是重奖设计新产品开发的有功之臣。三是扩大企业的进口权、生产权和技术开发权。其次,优化国内企业,建立大型集团。汽车工业在日本也是新型工业,资金相对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发展之初,全国有中小型汽车制造工厂100多家,面对这小而全,多而散的汽车工业的现状,国家大刀阔斧采取“关、并、停、转”整改策略,集中现有资金和技术,得点扶持以“丰田”为龙头的四家汽车制造工业,其它工厂勒令转产或倒闭。

再次,确定主攻方向,开发自己名牌。面对汽车行为“四足鼎立”和“三分天下”的局面,日本提出了“立足亚洲,挤入欧洲,打进美洲”的汽车发展战略,把着眼点瞄准到发展中国家和欧美中下等收入的家庭。以开发中档轿车为突破口,“丰田一代”、“丰田二代”相继诞生。8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启动之际,丰田汽车率先闯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打出一条醒目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至今叫人记忆犹新。经过几十年的拼搏,今天日本的“丰田王”轿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欧洲在美国,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日本经济崛起的支柱工业。

三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三。

1、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科学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开创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新纪元。

50年代—70年代是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普及运用的关键时期,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赶上了机遇,更抓住 了机遇,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妥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选择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为振兴日本工业的突破口,引进国际尖端技术,进行消化后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从1950—1972年共引进11786项新技术,使日本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据统计1956—1964年,日本经济全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其中因技术而增长的部分为48.5%。可见运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是日本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2、制定“高度经济成长”政策。

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内阁制定了“高度经济成长”政策,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

为了“高度成长”,政府给国家财政进行巨额投资和金额贷款,采取对公司企业减税及其他财政措施,以增加资本积累,增加出口贸易。为了“高底成长”,工业生产在大规模设备投资下,以技术革新为中心,进一步以世界第一的超高速度继续增长。

1964年佐滕内阁执政,继续执行“高度经济成长”政策,1965年至1970年,出现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7.2%的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平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超过了美国2.69倍,英国4倍,联邦德国2.4倍,国民生产总值,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盟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3、推行贸易外汇的自由化计划。

为了扩大出口,增收外汇,加速经济发展,1960年6月,日本政府制订了《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同时恢复日元对美元的交换性能。池田内阁执政后,1961年7月,进一步制定了《促进自由化计划》。接着又加入了当时以开发“后进国”为名的欧洲合作组织(OEEC)这些标志着日本“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系列计划的实施,是日本的对外贸易呈迅速上升势头。

4、积极改善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70年代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随其经济的发展,地位的提高,开始改变其向美国“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方针。为了获得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日本政府积极改善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为发展经济服务。先后出台了“等距离多边外交政策”、“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以及“自主选择外交政策”。

1972年9月田中内阁同中国恢复邦交,迈出了“多边自主外交”的第一步。1973年9月田中首相访问西欧这是日本与西欧关系的转折点,奠定了日本与西欧“确立伙伴关系”的基础。1974年三木武夫组阁后,推行中苏两国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福田赳夫任首相衔后修补了上述政策,推行“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1977年8月福田出访东南亚各国,表示向东盟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扩大了日本对东南亚的影响。鉴于苏联威胁的增加,福田内阁末期于1978年8月同中国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从此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日中友好,为日本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两国贸易迅速增长,1981年贸易额达100亿元,为复交前1971年10亿美元的10倍,1991年中日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为复交前的20倍,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已达1500多家。这些无疑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多次采取“反萧条对策”。第四产供销中东战争爆发,由石油危机而导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日本从60年代开始,就以中东的廉价石油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中东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剧烈的打击,日本的经济也进入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中。从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工矿业生产指数从最高点下降20.6%,倒闭企业达11681家,失业人数达112万15、元人,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第一次出现0.5%的负增长,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时期。

为了缓和危机,刺激经济的复苏,从1975年开始日本政府多次采取“反萧条政策”,这次经济的回升,主要是靠政府空前干预和企业“减量经营”实现的,同时也是实行产业合理化的结果。

四重视教育,加速人才的培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四。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教育成为重要的杠杆。无论是战后最困难的时期,还是60—7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教育始终是政府给予特殊关注的问题。

② 日本为什么经济科技实力这么强

第一,进行了政治改革,为新文化新技术的使用和传播制造了阻力较小的外部环境。
第二,重视教育,个人觉得最重要。日本政府对待教育的态度世人皆知,即使经济条件远不如今日的中国,政府为了强化青少年体质,开展每天一杯牛奶的计划。明治维新时期最大的成果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创新需要自由的思想和方法,不是指望用一种意识形态来让公民变成愚民。
第三,日本的国民精神有关,大和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你可以从二战后日本摩托车 汽车制造业的崛起事例中看到。摩托车行业成功击败意大利 德国等顶级企业。光学制造业成功的超越德国 瑞士等国,诞生了佳能 尼康 奥林巴斯 富士等世界上的着名企业。从模仿到超越。
第三,日本的国情加上大和民族特有的危机意识,是日本这个极度缺乏资源的国家只能够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在技术品牌层面取得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才能够强大起来。
第四,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内局势一直都非常稳定,国内没有动荡的局面。即使是二战之后在遭受美国的占领之后,国内也没有发生什么类似的骚乱 暴动甚至文革之类的事情。这实际上也为日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造了空间。
第四,日本企业组团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日本人非常团结,同样这也是日本企业的特点。我们可也发现,日本企业有很多都是竞争对手。但是鲜有他们恶意竞争的新闻传出。以财团的模式进行国际资源的抢夺,国际市场的试水等方面。日韩财团的模式在白益民先生的作《三井帝国在行动》中可以知道他的强大之处。
第五,日本企业的创新模式不单单是对未知技术的探求,在其创新开展的最初阶段,最常用的是对产品外观,质量方面的创新。索尼Walkman的例子。
第六,美国西欧国家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日本作为市场化国家。西方国家没有针对日本的技术封锁之类的敌视政策。朝鲜战争的大量订单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复苏。
希望能够会有所帮助

③ 日本为什么这么强大

如下:

日本国民危机意识强烈,因日本地处岛国,各种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经济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依赖性较强。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在亚洲的势力,把日本当作一个楔子插入亚洲。所以用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援日本。

日本人虽说虚伪和肮脏,可是不能否认他们的勤奋和团结拼搏精神。在美苏争霸时,日本人能抓住机遇,在美国眼皮底下快速发展。

介绍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7、G20等成员。其自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日本传统文化。

④ 东京为什么经济发达

的确东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重视教育,科技和高新技术为第三产业为主导,能不发达吗?

⑤ 为什么日本和韩国发展很快

日本和韩国都是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发展很很快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贸易开放等…

⑥ 为什么日本经济这么强越详细越好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⑦ 为什么日本那么发达

· 为什么日本经济如此强盛?因为日本有人才。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把“教育立国,科学兴国”立为国策,大力培养人才,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从而使日本迅速成为世界强国。由于日本长年坚持教育立国,从而使国民的素质极大的提高,尤其在精神方面

⑧ 为什么日本科技那么高

战后日本科技发展道路及其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科学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战败的废墟上,从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拟从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转型、起步人手,分析其发展的途径、特点和原因,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形成了天皇专制主义的国家体制和天皇制官僚军事机构的专制政治体制,其显着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军事特性。日本这种近代以来形成的国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科学技术体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落后性和军事性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战争作准备的相当长时间内及战争期间,军国主义思想充塞人们头脑,一切都服从于、服务于战争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亦不例外。因此,到二次大战结束时,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全陷人了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体制的畸形性。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科技体制逐步演变成了战时军事科技体制,并以此来规范科学政策的研究制订及科学技术的教育普及,其目的就是配合战争的需要,结果导致了科技体制的畸形发展。例如,三、四十年代日本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大都服从于战争的需要,尤其在军事技术方面单一畸形发展,这从陆军兵器制造的增长中可以看出:以1931-1945年为100计算,1931年至1936年,陆军兵器制造只占4. 800,而1937年至1941年就剧增至39. 5%, 1942年至1945年更跃增至55. 70o。相反民用产品如纤维、纸张、食品等生产,1940年8月与前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3. 9环,7. 2肠,39%。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单一发展,产品趋于纯军事用品,造成了科研与应用、重工业与轻工业、工业与农业等方面关系的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降低,乃至出现倒退现象。
2.科技的极大殖民地性。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对外扩张的国家。为了军事侵略扩张的需要,面对落后的科学技术,日本不是千方百计地自主研究、自主开发,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愉窃、抄袭、仿造西方的科学技术。例如,侧距仪、透镜质量、双筒望远镜、照相机等技术都是继承战前军事技术发展起来的,而这些军事技术又是建立在完全模仿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基础上的。到二次大战结束时,它自身的科技独创性极少。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就曾直接指出:“日本近代科学史有一个必须给予特别注意的重点,这就是日本科学技术的殖民地性。吻这种殖民地性对建立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是极大的障碍,给日本战后科技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3.科学领域内强大的官僚、学阀性。由于受天皇制国家性质的影响,日本的科学技术机构、科研人员均完全受控于封建军事官僚、学阀、财阀手中,致使某些技术陷人了狭隘、低级甚至伪科学的地位,学术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科学技术、领域内弥漫着一股强大的官僚、学阀性。学术领导大权完全操纵在少数学阀手中,他们不顾科学的真理性和严肃性,一味投封建军事官僚们所好,致使日本科学技术完全变成了封建军事官僚、资本家和学阀们手中的独占品,这给日本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是促使日本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1945年8月巧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日本的科技与政治、经济等一样一片萧条。然而日本人经过痛苦的反省后,面对现实,勇敢地走出怪圈。这个“现实”首先表现为前述种种“误区”,其次是由于战争对国家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所导致的资金、人才、设备等等的严重Iff乏,最后是科技的发展要受制于来自占领国(美国)的强大左右力,在具体发展道路上,又面临着民族自尊的问题。面对这种现实,战争一结束,日本就在美国的“帮助”下,立即采取措施恢复科技的正常发展。首先,将几乎所有重工业部门停止运转,进行改造,废除战时产业统制诸法令,从而使钢铁、造船、汽车、人造石油等重工业部门大多数关闭或压缩,将原属陆、海军部的404个军工厂、505个重化工厂置于占领军监控之下,进行强制性改造。其次,将许多用于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进行改组,更换其研究项目和内容。例如将原来的中央航空研究院合并到铁道技术研究院内,东京大学的航空研究所解散,改组为自然科学研究所,等等。其三,解散有关科研领导机构,清除其间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1945年9月,占领当局就解散了作为领导全国科技工作的中枢机构—技术院。1945年10月,对包括滕原晓平、八十秀次、松前重义等部分军国主义分子进行了清洗。总之,在战后初期过渡时期,由于日本人民的推动、占领当局的强制性命令和日本政府的努力,旧的日本科技体制在组织、人事、各项法制机构等方面都彻底崩溃,新的科技体制逐步确立起来。从此,日本科学技术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日本在战后科技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情况,采取了许多鼓励科技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并由此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原有的“能量”。二次大战结束前,日本的军事科研和技术都拥有一定的水平。战后通过占领当局和日本政府的努力,使其迅速转向,把军事技术屯军事设备用于民用科技事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就。同时,战争结束以前,由矛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相当重视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科技意识、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注意加强“青少年的技术训练,在社会上普及科学技术的教育,使国民生活科化”。③因此,战后日本得以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才优势、民众坚韧不拔的传统精神、超前的科技意识、强烈的竞争欲望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的、强有力的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战时的军事科技体制崩溃后,在占领当局的倡导和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开始着手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全国性的学术领导机构。1947年1月,召开了学术研究体制发起人会议。同年8月,组成了“学术体制改革委员会”,研究讨论建立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的问题。同年,美国学术代表团抵达日本,指导日本学术机构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49年1月,日本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由政府领导的学术领导机构—日本学术会议,负责领导国内科研工作的开展。该组织机构十分庞大,由以会长为首的210名议员组成,下设7个部和众多委员会。1956年6月,国家又设立“科学技术厅”,负责协助政府制订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配合各省、各主管部门领导全国的科学工作。1959年,政府又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作为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导和咨询机关,由政府首脑直接领导,其任务是制订国家科研总方针和长远科研规划目标,日常工作则由“科学技术厅”和‘学术委员会”掌管。这三个强有力的学术领导机构,对战后日本科技事业的发展,从组织、制订目标计娜及保证顺利发展等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广泛建立科研机构,网罗科技人才。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研究机构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结构合理、人才密集。中央级的科研机构人员众多,实力雄厚,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1973年初,科学技术厅所属的研究机构有六义个,科研人员1656人,1972-1973年度科研预算经费达890亿日元。④此外,各省、各大学、各私人经营单位都建立了众多的科研机构。例如,通产省下设工业技术院,包括十三个科研、实验所,研究领域涉及金属、力学、宇宙火箭、原子能量转换、化学、自动化控制等。大藏省下设财务研究所,邮政省下设电波研究所,文部省下设统计数理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等等。大学是日本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70年代初,日本共有880多所高等学校,许多大学都设立有科学研究机构。在私人企业中,科研机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据1972年统计,拥有10亿日元资产以上的大公司75%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机构,10亿日元资产以下的公司44写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所(室)0 1980年的统计材料显示,日本共有972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其中688个是国立、县立和特别法定的。此外,较大的公共组织和私人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部门,其数目无法准确统计。⑤在自然科学方面,日本每一万人中有26名科技人员,仅次于前苏联(56人)和美国(28人)居第三位,高出德国((16人)和法国(13人)。
第四,为发展科学技术而大力投资。大力投资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日本政府和人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下了大力气。从1961/1962年度到1972/1973年度国家对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设计工作拨款总额由593亿日元增加到3740亿日元,增长了约六倍;政府另拨款给高等学校和国家研究机构的定货(科研项目)补助金,也由118、亿日元增加到838亿日元。⑧到80年代,日本进一步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和政策,一官方也随之大幅度地增加科研投资,1982年,日本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费用达F J1800亿日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20o0'D1991年度,政府批准“科学技术厅”的预算经费就高达522亿日元,该项经费首次突破五千亿大关。⑧以上这些尚不包括国家直接参与的大规模科研项目,如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大型电子计算机等。除此之外,私营企业对科技研究的投资总额比国家还大,占全国科研经费总额的7000。例如日立公司1984年科研经费为2100亿日元,占其销售收人的7. 30o,而最多的是化学工业凯法公司,其研究开发支出费用达到销售收人总额14.70o0。在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中,日本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费超过了其设备投资,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此不难发现,日本的科技投资至少有两大特色:首先,一般国家的科研经费主要是由国家拨款,而日本更主要的是依靠运用国家职能调动、组织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种力量筹集资金,不仅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证,而且巧妙地调动和照顾到了私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利益,从而使日本科技进人了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其次,日本科研经费的绝对数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多,但它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级,这表明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的重要性。
第五,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战后日本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也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40年代,日本的技术设备水平大约落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二十年。战后,‘当国力有所恢复后,日本政府就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即“吸收性战略”,作为坚定不移的国策。在具体作法上,主要是购买外国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基础技术的专利权。1950年一1972年共引进11786项,年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技术引进的支出占研究开发活动总经费的45%左右。由于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不但解决了日本工业现代化问题,而且缩短了日本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年限,使日本工亚产品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引进技术的代价是沉重的。在经费上不仅要支付专利权费用,而且要花很大一笔支出购买专利资料使用权(即专利使用费)。日本是世界上购买专利经聋支出最多的国家。即使如此,日本政府和企业仍然忍受巨大的牺牲而拼命引进技术,这主要是由于战后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现实决定的。日本有远见的政治家和企业家清醒地认识到,时间已成为击败竞争对手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毅然决定走引进技术的道路而寡得时间。据统计测算,日本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新产品的工艺,从开始研究到投人生产,平均需要三年时间,而利用外国工艺技术,则仅用一年半时间。日本以牺牲金钱为代价,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了世界技术强国之一。
第六,着力于国产化。“国产化”方针是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非常明确并着力追求的目·标。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不是盲目行事,而是注意在引进后进打价侧分解,不得个别改良或综合改革,制造出具有、日本特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日本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为了节约能源,日本钥铁企业1975年前后引进了法国的握式内流方式和苏联的干式轴流方式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炉顶压发电设备。日本分析了这两种设备的优缺点:认为法国的设备效率虽低(75%),但结构耐灰尘;苏联的设备效率虽高(830o),但需要预热,涡轮常因灰尘积落而停止运转。日本有关技术部门经过四年的研究、改革,扬长避短,制造出了日本式的“湿式轴流离护顶压发电设备”,它不需预热,可连续运转半个月至二十天,利用变喷技术,使高炉开工率的高低可以调整。这一改进设备很快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可见,日本科技由完全移植、模仿到个别改良、综合改革,直到技术产品国产化,,是日本技术发展的一大特色,它使日本的科技水平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除上述科技发展途径外,日本科技发展有特色的傲法还较多,比如充分利用“科技超前意识”,做到应用一代,筹备一代,研究一代;在各个时期注重利用“拳头”科研成果带动几个行业高速发展,一推动各个领域科技进步等。第二次世界大战质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日本从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首先,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推动,占领国(美国)的支援帮助,军事科技经费支出少,自然资舔块乏等客观因素在日本科技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战,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给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这场战争,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经济实力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乃至综合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战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浩劫也给各国提出了空前尖锐的问题,即大力发展经济,恢复国力。而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技术立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因此,战后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高潮。日本科技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形势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二、二次大战后,美属为了自身的政洽经济目的,以同盟国身分,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开始对日本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和帮助,其中亦包括科学技术在内。早在1947年8月,美国就派出一个科学情报调查团到日本,对日本科技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帮助其制订发展计划和措施。尔后,在科技经费、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以大规模援助,在“占领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复兴基金”的名义下,给了日本23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在“美援”的刺激下,日本经济的复苏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在以后日本的科技引进和科技市场的开拓等工作中,美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合作伙伴。 战后日本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使用科研开发经费方面相比,有自己凸显的特点,那就是用于军事的科研经费开支最少。战后日本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不以行使武力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永远放弃战争权,不以战争为国策。这对于日本经济和科技的非军事化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科研开发经费的使用上,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西德)都把相当一部分用于军事科学的研究,而日本这方面的费用只占其总科研经费的2. 4%。这就使日本有更多的资金、人力、财力从事民用科技的发展。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缺乏的岛国,其自身的条件有着严重的缺陷,石油、铁矿石、原煤、天燃气、木材等资源有50-100%依赖进口。70年代初,日本的资源进口占世界资源贸易的12 0o。历史上日本多次对外侵略扩张,其目的之一,也正是为掠夺海外资源产地。二次大战的结束,宣告这条道路再也无法通行。因此,资源贫乏的“致命缺陷”从笋观上迫使日本走发展科技的道路。可以说,科技强国是日本别无选择的路。
其次,从根本上讲,日本科技的发展,是由于日本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所具有的广阔胸襟和坚韧不拔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科技意识和大胆而可行的政策措施所促成的。这里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把整个国家经济置于世界的惊涛骇浪之中,驶向世界强大的竞争市场的海洋,并在国内逐步改革体制。国家鼓励企业向世界市场进军。经济的腾飞有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革新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因此当日本政府为发展科技而采取大力投资、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广泛建立科研机构等重大措施时,能够在国民尤其是企业中得到积极支持,使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从日本出口贸易增长中可以窥视其科技发展状况。60-70年代,出口贸易硕年均增长16. 9%,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品出口占有很大比重,1970年达到94. 8000
第二,注重加强国民教育工作。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他们是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和新发现的源泉。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因为战后历届日本政府意识到发展教育与科技腾飞的关系,因此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就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废除军国主义教育,鼎新教育体制,实行学校教育自由主义化、教育行政民主化等措施,不断扩大教育投人。日本教育经费从1950年的15988亿日元,增加到1972年的722439亿日元,增长了近50倍。在政府行政费用中,教育经费长期保持在20%左右,高出美国((15 Yo)、前苏联((160o);英国(1300)、前西德((1200)。由于高度重视教育,日本培养了大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60年代,大约近800万毕业于初、高中的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于各个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高等院校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从1951-1973年,各类短期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近150倍,正式大学毕业生增加了15倍,硕士学位研究生从3000人增加到12000人,每1000。人中有26人从事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使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得到极大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日本科技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发展科技的角度看,日本的教育至少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重视学校教育和技术教育。表现在重视教育普及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形成了由低到高完整的学校教育结构和体制,从而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其二,注重在全民中进行科技意识教育,不断健全“技术突破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体制,通过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培养各行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第三,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日本企业界和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思想。“企业的生存依靠科技进步”早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因此日本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让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各工业企业广泛设立科研机构,拿出巨资投人到科学研究中,为企业发展获得了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科研机构是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源泉,企业是科学成就的试验场,只要有前途的科技成果一问世,便可迅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生产力,应用一代,筹备一代,研究一代,正是日本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科技良性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它既保证了科学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迅速转化。
以上通过对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转型和起步、途径、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战后 日本科技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日本人高睹远瞩的胆魄,扎实而细致、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 同时,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历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启示和借鉴。其一,让本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大潮中去搏击、成长,发展科技的目标始终盯住世界最前方,才易于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其二,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着力培养各类科技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国民的科技意识;其三,在科技落后的情况下,要敢于牺牲眼前局部利益,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时注意“国产化”,树立强烈的“输入是为了输出”的科技竞争战略意识;其四,把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使之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其五,根据本国国情,走适合具有本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以上几点,对于我们加快改革步伐,实施“科技富国”、“科技强国”,以及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都是值得借鉴的。

⑨ 日本的经济为什么那么发达

1 良好的国民素质 2 美国的扶植 3 朝鲜战争的刺激 4 国民的奉献精神 5 重视科学技术 和教育 6 非军事化 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领域 7 一战时对别国的掠夺 8 日本战后积极鼓励民间国民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大幅加强了自己的生产力。

⑩ 日本是发达国家吗

是的。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7、G20等成员。其自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日本传统文化。

历史沿革:

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

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

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

19世纪50年代中期,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权,实行明治维新,建立日本帝国,迅速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对外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

二战战败后,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3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6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0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63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1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7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