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演剧的最初是什么

日本演剧的最初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4-12 23:53:31

Ⅰ 日本的特色表演是什么

日本的特色表演是:

1、茶道

日本文化追求八道,其中“茶道”不仅是深入日本民众文化中的一道,更令无数海外游客憧憬、向往。茶道的意义在于泡茶过程所营造的意境,它包含了日本哲学、宗教、道德、美学与人情等多种因素;其精髓在于宾主通过共同欣赏和享受茶道艺术,达到心灵的融合,从而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

Ⅱ 日本戏剧起源于什么时期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在世界戏剧史上,日本的戏剧以其独有的形态和风格,显示着与其他东方民族迥然有别的艺术特性。

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从汉代已经开始,唐朝以后,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模仿、借鉴的痕迹十分明显。中国的《兰陵王》《踏摇娘》《醉胡》以及木偶戏等,对日本舞乐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古代朝鲜,腔圆印度的歌舞艺术也相继传入日本,大约7世纪的时候,专职的俳优在日本的宫廷和豪门中已十分习见。

关于日本戏剧的起源,史书记载较晚,但是,它显然与宗教仪式有关。相传,在平城天皇大同三年(公元808年)2月,在一个叫猿泽的地方,知尘出现了一个大洞穴,洞穴里黑烟缭绕,蔓延乡里。黑烟所经之处,人们受其荼毒,疾病缠身,感到十分恐怖。他们请来卜者占卜求救,卜者说,这是一股来自冥地的阴火,若不及时消除,民众定会遭此劫难。于是在卜者的主持下,人们汇聚在洞穴之侧,堆积柴草,燃起浓烟,实施法术,解除灾难。果然黑烟消逝,百病消除。人们庆祝驱魔成功,便在寺院的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种舞蹈被称为”薪之能”。

在日本语言当中,戏剧一词被写作“芝居”,“芝”。是草地伍猛塌的意思,而“居”是存在的意思,这说明,日本最初的戏剧不是演出于舞台上,而是演出于草地上。受中国盛唐以后流行的佛教文化影响,日本的神教开始盛行,武士阶级大兴土木。广为修建寺院,神社,并定期举行宗教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在宗教仪式的氛围中,戏剧借助寺院、神社的场所,渐渐显出了雏形。

在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中,日本戏剧逐渐摆脱照搬、模仿的窠臼,建立起表现着自己民族审美情趣的戏剧样式。在戏剧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有延年、田乐和猿乐几种演剧形式。

延年,又称遐令延年或延年舞曲,据说是一位佛教高僧慈觉大师从中国唐朝学到的,延年的演出主要是在宗教仪式之后,令人们以遣余兴。这种表演在平安(公元9—12世纪)中期已经出现,镰仓时代(公元12—14世纪)盛行一时。演出一般在寺院的草地上进行,由僧侣和小童充当演员。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乐曲种类也比较多,有为贵族阶层所欣赏的雅乐,如舞乐、神乐、催马乐、朗咏、时调等,也有在庶民阶层流行的“风流”和“连事”等。在“风流”与“连事”的演出中,已经露出了戏剧的端倪,其演出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序,由演员自报家门并言明大致剧情;二,问答,装扮成剧中人的演员上场,进入角色,展开情节;三,神灵仙怪出现,宣讲宗教教义;四,结束性歌舞或演说场面。“风流”与“连事”中的故事,许多来自中国民间传说,如《周武王船入白鱼事》《苏武事》《庄子事》《天台山之事》等。有人将这种表演,看成是宗教剧的初级形式。

田乐源于古代日本的田舞,是一种很古老的技艺表演,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前后。它起源于农事活动和丰收庆典。表演时,以鼓,笛为伴奏乐器,演员头戴花笠,脚踩木屐,以歌舞演农事。猿乐据说是中国散乐的讹传,“散乐”在日语中写作Sangaku“猿乐”在日语中写作Sarugaku,读音和拼写都十分相近。在平安末期,田乐扣猿乐逐渐合流,混为一体,亦即外来的乐舞与日本民族固有的杂艺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有类中国百戏的包罗万象的技艺性表演,这样的表演受到民众的喜爱,并逐渐显示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勃勃生机。

Ⅲ 明治时期的剧院上演什么

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致为1868年至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起点。在明治时期,日本开始了对欧美文化的接受和学习,剧院也随之发展,成雹祥为源手搏人们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明治时期的剧院中,主要上演的是歌舞伎、新派歌舞伎、欧洲戏剧以及杂技、马戏等表演形式。其中,歌舞伎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它在明治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此外,新派歌舞伎也在明治薯坦时期诞生,它与传统歌舞伎相比,更加注重表现现代社会和个人内心的冲突。欧洲戏剧则是在明治时期由欧洲传入日本的,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德国的歌剧、法国的喜剧等。这些表演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也为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Ⅳ 历史上日本戏剧改良运动经历了哪些过程

1868年,日本发生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社会变革——明治维新,提出了“百事一新”的口号,采取开放的文化政策,致力于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改造日渐没落的日本封建主义的陋习,这可以看作是日本式的启蒙运动的开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戏剧改良运动业已开始,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演剧通告”,下令戏剧应担负起教化之责,禁演有伤风化、猥亵凶残的剧目,戏剧应以皇道思想为本,以忠孝、勇武、贞节为主题。鉴于此,政界、碰游戏剧界、学术界的人们纷纷予以响应,福地樱痴(1841—1906)、末松谦澄(1855—宽念1920)等人则成立“演剧改良会”,提出了戏剧改良的设想;歌舞伎的着名艺人二代目河竹新七(河竹默阿弥,1816—1893)、九代目市川团十郎(1838—1903)、五代目尾上菊五郎(1844—1903)、十二代目守田勘治(1846—1897)等人,则在改进演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这一时期,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河竹默阿弥,他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是歌舞伎的集大成者,他曾经写出过包括《三人吉三巴白浪》《加贺骚动》《土蜘蛛》等360余部歌舞伎剧本,戏剧主题充满了劝世的味道和惩恶扬善的宗教思想。

1887年4月26日至29日,发生了对日本歌舞伎艺人来讲是无上荣光的事情,即在“演剧改良会”的促动下,日本天皇观看了《劝进帐》《忠臣藏》《土蜘蛛》等歌舞伎演出,这次被称为“天览”的演出,令歌舞伎艺人欢欣鼓舞,这标志着几代人创造的歌舞伎,不再是下里巴人的俗艺,而是一种为天皇所赏识的艺术了,歌舞伎艺人也就此改变了“河源乞丐”的形象,社会地位开始节节攀升。

1906年,早稻田大学的教员、莎士比亚研究家坪内逍遥(1859—1935)和他的学生组成了“文艺协会”,并设立演艺学校,致力于研究和演出西方戏剧(drama)。1911年,他们组织学生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这标志着“新剧”的确立。1909年自欧洲回国的剧作家小山内熏(1881—1928),则尝试与歌舞伎艺人合作,组建自由剧场,革新日本戏剧。在这两位戏剧革新家的努力下,日本演出了大量西方名慎吵困剧。20世纪初,日本产生了自己的“新剧”剧作家,如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菊池宽(1888—1948)等。日本的“新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确立产生过重要影响。

Ⅳ 日本大众演剧与歌舞伎的区别

歌舞伎是传统艺能,在伍姿念歌舞伎座、松竹座、国立剧场等演出,配乐是三味线等传统乐器演奏,或净琉璃、长呗演唱,演目腔困也是传统剧目为主。大众演剧是一种现代艺术,流行册改音乐伴奏,在小剧场表演。举个例子李玉刚的表演类似大众演剧。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