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术大师有多少日本人
㈠ 民国时期那么多武术大师,为什么没能打死几个鬼子
民国时期,无论是文化,还是武术都人才辈出,大师如云。有胡适,鲁迅,郭沫若等一代大文豪。也有像霍元甲,黄飞鸿等有名的武术大师,在今天各大影视作品和书籍中,随便就能找到许多他们的武林事迹。我们可以看到大批身怀绝技、飞檐走壁的武术高手,在擂台上痛揍日本、俄国、西洋高手的身影屡见不鲜。
鲁迅的弃医首毕从文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所在,民国时的灾难不是靠几个有先进思想的人能改变的。抵御侵略,也绝不可能靠几个武术大师就能够解决的。只有当时的人民都醒悟过来,意识到国难当头,民族危机。当所有中国人团结一致,努力杀敌,抛头颅,洒热血时,民族未来才是光明的。所以,武术大师们都知道他们的出手并不能改变什么,想听到他们杀敌的事迹就很难了。
㈡ 民国十大武术家的后记
以上介绍的十位武术家是清末民初在中国武学领域上成就最杰出的十位代表人物。此外像晚清和民国时期武林泰斗董海川、杨露禅、李洛能、宋迈伦、武禹襄、郭云深、刘奇兰、车毅斋、李亦畲、王兰亭、尹福、程廷华、大刀王五、李存义、宋世荣、李瑞东、马贵、李复祯、耿继善、张兆东、梁振蒲、王茂斋、唐维禄、吴鉴泉、宫宝田、郝恩光、布学宽、佟忠义、黄柏年、宋虎臣、傅剑秋、侍册张之江、霍殿阁、薛颠、杨澄甫、陈发科、马凤图、郑佐平、田兆麟、朱国福、孙者宴存周、高振东、马英图、郑怀贤等武术家,也对武术文化的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堪称武林中的一代宗师。 如果追踪一下近代偏史,可以发现在民国初年常有一些中国武林高手打败来华挑战的外国拳师高手,我下面列举一些例子:
车永宏(1833—1914, 形意),胜日人坂三太郎,1888年,天津;
霍元甲(1869—1910,迷踪),胜日人某,1910年,上海;
韩慕侠(1867—1947,形意),胜俄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
王子平(188l一1973,查拳、弹腿),胜俄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胜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麦,1919年(?),青岛,胜日人佐藤,1919年(?),济南;
陈子正(1878—1933,鹰爪),胜美人某,1919年,上海;胜英人某,1922年,新加坡;
孙禄堂(1861—1932,形意),胜日人板垣一雄,1921年,北京;一次胜6名日本武士,1930年,上海;
佟忠义(1879—1963,六合),胜日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杨法武(1903-1969,跤术),连胜3名日本柔道高手,1930年,东京;
马金镖(188l一1973,查拳),胜美人麦克鲁,30年代,南京;
王芗斋(1885—1963,意拳),胜匈牙利人英格,30年代,上海;胜日人八田一郎、泽井健一,40年代初,北京;
蔡龙云(1928一,华拳),胜俄人马索洛夫,1943年,上海;胜美人鲁索尔,1946年,上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年打败国外拳击高手的中国武术师的特点: 年纪:他们大多是在40-50岁的人了,甚至是将近60岁的老人了,这种高龄中国武林高手打败外国拳师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轶事。 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和目击者的描述,这些外国拳师都是几招之内就被打翻在地,或抛出丈余,爬不起来的,没有现在拳击缠斗10个回合的场面。 但往深里思考,就可发现这些中国武林高手的师父大多是原来保镖的武林高手,他们学了一身本领,却面临社会的变革,从军保镖的职业已经没有了,但他们却继承了师辈的搏击武术和武林中人的剽悍精神。可以说是空有一身本领,敢打敢拼,却无处可用。所以一有外国拳师来华挑衅,同道一呼百应,就去打擂台了,例如韩慕侠(后来在南开大学教授武术,教过周恩来形意拳,解放后周恩来老嫌宏还去天津看望过他家属——有照片为证)。孙禄堂的师父李奎元。如果不是时代的前进,孙禄堂、韩慕侠他们都可能是以武术为生的(保镖或从军),与韩慕侠交手的俄人康泰尔被打倒后不服,起来再打,连被三次打飞出去,最后将他在世界各地巡回比赛所得的11枚金牌依约交给韩慕侠,悄然离开中国的。韩慕侠获胜回天津时举城轰动,民国初年的武术高手可能是清末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批真正的高手了,以后由于武术不能混饭吃,学武的人就大大减少,所以今日已经看不太到清末民国初年那些正在消逝的武林高手了。
这些武术高手的特点是能发内力将对手抛出一丈左右,这种发内力将对手抛出一丈左右的武术技巧是西洋拳击和散打搏击中看不到的景象,是中国武术尚未外流的精华。形意八卦拳尤其精于此道,民国初年(抗战前)办的国术馆中以这2派的拳师人数占多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全国不讲生死的比赛中获胜者较多。
㈢ 民国时武术高手云集,为什么却没杀几个鬼子呢
中国功夫,作为中国的文化之一,也是作为中国的元素而驰名中外,它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但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人民水深火热,却并没有听说那个时候中国功夫的巨大作迟友或用,尤其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更是没有听说过这些武林高手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样子,是不是很疑惑,难道中国的武术纯粹是花架子,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想当然,而要求那些名声在外的人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自己没有发现,给他们的要求太过于苛刻,太过于无理取闹。那个时候,我们就仅仅他们当做了工具,当做了无生命的机械。
㈣ 民国初的武术家里面李书文、孙禄堂、王子平、李紫剑等人谁的功夫最厉害
个人认为是孙禄堂最厉害 年轻的时候在北京挑过五十多家武馆从未败绩,在其他地方挑了共计近二百家武官未尝败绩.后来声名鹊起之后渐渐收敛锋芒,但是能在六旬之年击败俄国大力士,击败源空塌日本天皇钦点大武士,和五名日本技击高手.将太极,八卦,形意三大内家拳均修炼秦至化境,更是孙氏太极的创始人,人称"天下第一手"和"武神",通过这些绰号就可以知道他的武术有多么高深莫测了.在武道的道方面,也就是精神境界层次,孙禄堂也达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提前近半年的时间就预知了自己死亡的具体时间.
其次就应该是李书文了,能够做到手持几十斤重的大铁枪点死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不会碎掉,可见李对于力量 速度 和 精确度的把握达到了何等惊人的境界?不愧为"枪神"李书文.
还有这些资料供楼主参考:
车永宏(1833~1914,形意拳),胜日本人阪三太郎,1988年,天津。
霍元甲(1869~1910,迷踪拳),吓走英国大力士奥比音,1910年,上海;一次击败
日本上海柔道会会长等四人,使其皆骨折,1910年,上海。
李书文(1862~1934,八极拳),胜俄国人马洛托夫,1910年,北京;胜日本人冈本
,1918年,沈阳。
韩慕侠(1867~1947,形意拳),胜俄国人康泰尔,1918年,雹圆北京。
王子平(1881~1973,弹腿、查拳),胜俄国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胜美国人阿
拉曼、德国人柯芝麦,1919年,青岛;胜日本人佐藤,1919年,济南。
陈子正(1878~1933,鹰爪拳),胜美国某人,1919年,上海;胜英国某人,1922年
,新加坡。
孙禄堂(1861~1932,太极拳),胜日本人阪垣一雄,1922年,北京;一次胜六名日
本武士,时年69岁,1930年,上海。
佟忠义(1879~1963,六合拳),胜日本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杨法武(生卒年不详,跤术),连胜三名日本柔道高手,1930年,东京。
吉万山(1903~?,少林拳),胜俄国人杰力柴夫,1933年,哈尔滨。
马金镖(1881~1973,查拳),胜美国人麦克鲁,20世纪30年代,南京。
王芗斋(1885~1963,意拳),胜匈牙利人英格,1928年,上海;胜日本人八田一郎
、泽井健一、渡边、宇作美、日野,20世纪40年代初,北京。
赵道新(意拳,王芗斋弟子),胜挪威人安德森,1930年,上海。
李永宗(意拳,王芗斋弟子),胜意大利人詹姆斯,20世纪30年代,北京。
李尧臣(1876~1973,三皇炮捶),胜日本人武田西,20世纪30年代末,北京;胜日亏燃
本武士某人,20世纪40年代初,南京。
蔡龙云(1928~ ,华拳),胜俄国人马索洛夫,1943年,上海;胜美国人鲁索尔,
1946年,上海。
㈤ 民国武林高手众多,为何没听说过他们杀鬼子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而且世界闻名,古人习武,一者是为了增强体魄,二者是为了抵御坏人。
至于武者切磋是后面才出现的一种竞技活动。
随着武术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派别和功法,也涌现出了一批大家口中所谓的“武林高手”。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樱悉时期,处在新旧制度交汇,中外文化碰撞,古今过渡的这么一段时间,民国给人的印象就是既保留着古代的神秘又有些许现代社会的雏形,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民国时期国内势力盘根错节,时局动荡不安,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军阀作乱,这个时候涌现出来的爱国志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实为国人楷模,以个人浩然荡涤时势污浊,他们的结局大多是悲惨的,但在历史上却是留下了千古的佳话。
中华武术的本质还是强身健体,它的脊闷乎根本意义不在于杀人,更多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一种传承,或许也正是因为民国时的武术大师没有莽撞地战场拼杀才使得武术这一国粹能保留至今。
㈥ 民国武术大师多不胜数,为什么没杀几个进犯的鬼子
相信每个男孩小时候都有过一段“武侠梦”,幻想着仗剑走天涯,扫清天下不平事,特别是后来读了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谁不想轻轻松松飞檐走壁,解决对手于无形之中呢?
在《天龙八部》中有这样一段,讲述的是萧峰目睹辽军厮杀的场景,感慨道:“这般恶斗,我生平从未见过。一个人任你武功天下无敌,到了这千万马之中,却也全无用处,最多也不过自保性命而已。这等大军交战,武林中的群殴比武与之相较,那是不可同日语了。”这是萧峰的感慨,亦是中国万千武术大师的无奈。
㈦ 民国时期在武术界那些名人呢
1、孙禄堂
孙禄堂(1860—态猜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着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5、张策
张策,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今属天津市武清区),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0月8日,享年68岁。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得五猴通臂拳。
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
㈧ 民国武术大师孙禄堂,自创孙氏太极拳,70岁孤身击败5名日本武士吗
中国武术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出过许多武术高手。同时会出现一些欺名盗世之人,例如最近很火的“马保国事件”,在民国时期有一名武术高手,六十八岁时被人指不敢和后辈比武,两年后在擂台上打败无名日本武术高手,他就是河北出生的孙禄堂,用事实证明武术的强大。
早年丧父的孙禄堂在武学方面颇有天赋,在幼时就曾拜过江湖拳师,学得少林拳术,十三岁时,孙禄堂又拜在河北名师李魁元门下,学习形意拳,在名师指导下,孙禄堂的进步十分显着,刻苦训练加上过人天赋,使得他很快就习得形意拳的精髓。
打擂台剧照
孙禄堂也并不在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于自己的弟子,他总是倾囊相授,没有半分隐藏。在他门下的弟子,如靳云亭、李润如、陈微明等在江湖上都颇有盛名,经过数代承袭教学,孙氏太极拳的后人遍布海内外,其中不乏有习得拳法精髓的佼佼者。
不仅如此,晚年的孙禄堂还编写过多部武学着作,如《太极拳学》、《形意拳学》、《论拳术内外家昌拍之别》等专业性文章,对后人复原传统拳法招式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