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井刻石是什么文物

日本井刻石是什么文物

发布时间: 2023-05-17 13:12:22

1. 日本民间组织要求政府归还中国文物,该国民众为何在此刻觉悟了

日本民间组织要求政府归还中国文物的觉悟:“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是2021年4月由日本着名律师一濑敬一郎发起成立的,有利于推动日本政府归还中国文物,在日本社会发起一场要求日本政府主动归还战争时期掠夺至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而实现真正的中日友好,可以实现中日发展,促进两国的共同进步。

在日本中国文物

中国有四件文物在日本,分别是日本皇宫内的中国唐鸿胪井刻石及碑亭”、“靖国神社门外两尊中国石狮”、“山县有朋纪念馆门前中国石狮”这些文物是在发生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掠夺至日本,这些文物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四大文物是应该回归中国。

文物是体现一个国家历史,归还文物是对一个国家历史尊重,也是促进两国关系友好旦培银,从异国非法盗掠文物,这一行为本身,就已构成对文物的损害 ,国与国之模宴间历史文化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2. 向日本追讨的“唐鸿胪井刻石”是什么文物

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都里镇(今旅顺),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刻石一块,永为证验。
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做为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1895年,清朝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护卫刻石,并在崔忻题刻左侧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末年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从公元713年至今,"唐鸿胪井刻石"已经经历了近1300年的历史。

1一历史编辑
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期间,日本占据旅顺以后,"唐鸿胪井刻石"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1905年,日本特务人员来到旅顺考察刻石,次年写出调查报告,认为刻石是辽东一块稀有的唐代石碑,后将刻石搬移至日本东京。芹册
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
1911年,日本海军在旅顺的刻石遗址上建立了搬移中国文物的"记功碑",也就是今天到旅顺黄金山仍然能够看到的"鸿胪井之遗迹"碑。

2二索还史编辑
民间后政府的索还策略
为了讨回井碑,中国学者早早开始了准备,首先成立了唐鸿胪井碑研究会,加深对唐鸿胪井碑的历史研究,包括碑的历史价值,以及流失到日本的过程。
2001年,北京的6名刻石回归志愿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
2005年7月4日,"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两名副会长张永年、王维明远赴日本东京,探访"唐鸿胪井刻石"的现状。当时,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日本皇室宫内厅委托中日友好协会,将5张"唐鸿胪井刻石"的相关照片转交给了张永年和王维明。
《唐鸿胪井碑》研究论文集也于2010年4月出版。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表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已通过函件方式敦促日本归还刻石,下一步还将组织专家赴日本考察。如果通过民间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归,还将参照韩国讨要"北关大捷碑"等国际先例,请求政府出面。
尽管最终能否成功追讨回井碑,难以预料,但按照牛宪峰(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的话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014年8月,中国民间核敬对日索赔联合会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归还所掠中国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2014年12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等三位民间人士到达日本东京,计划23日前往日本皇室,递交要求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信函。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助理孟惠忠表示,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赶赴日本,一是今年恰好是诞生于唐朝的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周年;二是明仁天皇在12月23日庆祝81岁诞辰,应该让他知道他家里还存放着从中国掠夺去的文物。
这次赴日,他们还将搜集有关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等方面的证据,将在日本皇宫宫墙外庆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1300岁生日,并特意从国内带来十三样“生日礼物”:曾放置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辽宁旅顺的海水、岩石、枫叶、贝壳、鱼干,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制寿桃、一幅绘画、四个横幅等。
孟惠改首慎忠表示:“这次前往日本,一定会遵守当地所在国法律,只是合理合法向日本皇室递交要求归还中国文物的信函。”
惦念石头的古稀老人
1994年,当时职教于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的教授王仁富,在翻看《东北史地考略》时,想起了远在日本的"唐鸿胪井刻石",从此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国宝追讨路。其间,他自费辗转全国,搜集、考察相关资料、遗迹,力图通过民间力量促成石碑的回归。
2011年日本大地震,王仁富向日本皇宫捐款表慰问,同时询问"唐鸿胪井刻石"是否保存完好,不久得到日本皇宫回函,确认石碑安全无恙。这也间接成为石碑存于日本皇室的证据。
韩国先例:向日本讨还"北关大捷碑"
公元1592年后,日本入侵朝鲜失败,朝鲜建立"北关大捷碑"。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军将此碑掠夺到日本。1970年开始,韩国民众就积极努力地要求日本归还"北关大捷碑"。2005年5月,韩国政府正式要求日本归还此碑,同年日本将此碑归还韩国。

3三索还的意义编辑
文物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载体,大量文物的流失会造成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裂痕,一个国家民族对历史认知的缺失。这正是为何中国、韩国、埃及等国家不遗余力地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文物流失大国。有关统计显示中国至少有上千万件文物流失于世界47个国家。也有说法认为,其中流失于日本的中国文物是最多的,尽管尚未有具体数据以证实。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也是曾经东北地区唯一一块唐碑,它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目睹了日本遣唐使西去东归学习盛唐的往事,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目前已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掠到海外份量最重、体积最大的文物,无愧于中国流失海外第一国宝。
今年正值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周年、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7周年,要求日本国迅速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等被掠中国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冰山一角
事实上,"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只是日本掠走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长达五十年时间里,日本自中国所掳金银、文物数量巨大。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统计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360万件,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着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也不见踪影,而民间流失的文物更是无法估计。
被掠走的历史文物,曾经属于中国,现在却存放在日本,给中日关系带来严重的伤害,于情于理于法都不适宜,理应物归原主、完璧归赵,归还给曾经也是唯一应有的主人——中国。

4四国内学者的研究编辑
73岁的王仁富是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知名东北刻石研究学者。目前,王仁富教授是中国鸿胪井碑刻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索引学会理事、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
1979年,王仁富在对旅顺口黄金山的"唐鸿胪井刻石"拓片上的29个字研究时,对其中的"崔忻"二字的断句,王仁富认为两个字应该是分开念,"崔"即代表人名,"忻"字应为动词。后来,他从《说文解字》中查阅到,"忻"字为开凿之意。另外,他又在《后唐书》中找到了唐朝崔氏出使靺鞨的资料,上面显示的出使者名叫"崔欣",王仁富教授的这个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3. 日本民众要求返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日本从中国拿走了哪些文物

日本从中国掠夺的十大国宝:王羲之《丧乱贴》 汉倭奴国王拆返数金印 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无准师范像》 曜变天目茶碗 《潇湘卧游图》 猛虎食人卣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旅首 《菩萨处世迟胎经》五贴 李迪《红白芙蓉图》 ,还有许许多多的文物都被拿走了

4.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相关报道

据新华网10日报道,中国民间正向日本追讨文物。此次中国民间向日本追讨的文物系“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对日索赔联合会7日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归这件被掠夺的文物。至此,中国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历程实现了两个首次。这是 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方面提出追讨,与此同时这也是中方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今年是又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民间向追讨文物 实现了两个首次
流失文物回归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回购、捐赠和追讨。目前,国际上海外文物的回流,超过90%主要依靠回购,也就是拍卖。
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此次中国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则实现了一个小小突破,首次在对日文物回归过程中使用追讨手段。
文物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认为:“这个事件可以起到民间促政府、包括整个社会高度关注日本返还历次侵华战争时期,系统掠夺的数以百万件的文化瑰宝;同时,对日本形成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因为返还战争期间、尤其是二战期间的文物,在国际上已经积累了非常成功的先例。”
这次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事件的另一个亮点则在于,这也是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提出归还被劫掠文物的申请。
现存在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碑及碑亭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表示:“曾经也有中国人到日本皇室去过,也发现了这块碑。从我们和日本打交道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日本皇室和日本政府还不大一样。当他知道了在自己家里面有中国战利品,他肯定会反嫌磨思这个文物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感受到文物归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在于舆论施压 真正主体还是政府
童增坦言,要回文物,最重要的不是“日本皇室的良心回归”,而是社会推动力和政府出面追索。
据了解,“追讨”是追回文物中唯一不用花钱的方式。它主要有民间、法律和政府三种途径。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应该通过法律追索实现文物回归。不少民间律师团队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然而,由于诉讼主体性和各国对文物所有认定差异等问题,法律手段总是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不过霍政欣教授则指出,虽然文物回归可以多管其下,但是最终的合适主体仍然只有政府:“我们国家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所以从法律上讲,只有国家或者说只有政府是提起文物追索的主体,民间追索应该说只能起到舆论和道义的支持作用,体现中国民众的诉求。政府和民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的关系,所以民间给我们政府提供决策的基础,那是最好的。今后要真正推动文物的成功追索,还需要中国政府出面,在中国、日本两国政府之间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什么?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现藏日本皇宫。它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目睹唤者陪了日本遣唐使西去东归学习盛唐的往事,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史载,唐鸿胪井刻石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和蠢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使鸿胪卿崔忻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旅顺都里镇,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刻石一块,永为证验。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1895年,清军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方亭,护卫刻石。1908年,日本军队将刻石、护卫亭作为日俄战争战利品掠走,藏于日本皇宫至今。

5. 二战日本人从中国被抢走了多少“国宝”

去年,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租腊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归还所掠中国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对我国开始了有计划、长时期、大桐昌规模的文化弊轮滑侵略。日军所到之处,上至国家级的博物馆、图书馆,下至私人藏室,均无一例外遭到野蛮洗劫与破坏。

6. 王仁富的讲学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讲学鸿胪井
10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给研究生讲学鸿胪井
11月10日,再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本科生讲学鸿胪井,这2次以“优秀自己,强大祖国”为主题的讲学,充分体现了鸿胪井刻石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主义凝聚力,使听到这个事情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学生反映强烈,课堂上纷纷发言,液配隐写字条,发短信,表达感想,在网上发了数条消息,事后,这些学生参与很快组建了“鸿胪井群”。 着名历史学者王仁富教授讲座:呼吁学子关注国宝流失 作者:史颖 文章来源:学生记者团 “ 我希望在我之后,有人来接替我,为国宝回归铺路”
28日晚,着名爱国学者,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组织委员,学术委员,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王仁富教授来我校举行讲座,呼吁更多人关注国宝流失问题。这次文学院研究生励耘学术论坛第三十六期的讲座主要介绍了我国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宫的唐鸿闹厅胪井碑与王仁富教授对这件流失国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传,追讨。
唐睿宗先天二年,鸿胪卿崔䜣奉旨出使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为纪念辽东热土归入大唐版图,在旅顺黄金山下,崔䜣凿井二口,并在井边一块12立方米大的褐色驼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个字。该石即今天的唐鸿胪井刻石,它证明渤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但在1908年,该石却被日本海军掠夺,当作所谓日俄战争“战利品”藏入日本皇宫。王教授以拳拳爱国之心,投入对唐鸿胪井碑的研究中,纠正四百年来使臣名字的舛误,为崔䜣正名,其关于该碑的着作现藏于日本皇宫,为在该方面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讲堂上,每次提到我们这件碑掠走的文物时,王教授都十分动情,在场的老师同学也深受感染,一次次为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鼓掌。互动时,老师与学生详细地询问了这块碑石的情况,王教授迈着并不灵便的腿脚,走近询问者,侧耳聆听,给出细致的回答。最后,王教授提出对大家的殷切期盼:“中国的未来在大家,我希望在我之后,有人来接替我,为国宝回归铺路。” “国宝,中国没有忘记”
——文学院第三十六期励耘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10年10月28日晚八时,文学院第三十六期励耘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电子楼MBA教室拉开序幕。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唐鸿胪井碑刻研究会组织委员会委员王仁富教授为大家开讲“唐鸿胪井刻石研究”。
首先,王教授讲述了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来历、价值和意义。这块刻石原本是唐鸿胪卿崔䜣出使渤海王国返回时留下的珍贵文物,但在日俄战争期间被日军掠去,现存于日本皇宫。随后他介绍了自退休后的十六年里研究国宝、宣传国宝以及追讨国宝的过程。对这一国宝的流失,王教授痛心疾首,他表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仍然会有人接着做下去,不然这笔心债会一直伴随我、折磨我!”
其间,王教授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对刻文“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断句时,由于明代《辽东志》编撰者的疏忽,错将“忻”字上断,结果把《旧唐书》上正确的“崔欣”误为“崔忻”,造成400年之久的史误。王教授一字改史,事实得以重见天日。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至此,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段历史的重溯,更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怀。
10月28日的讲学,因为事先张贴了海报,有北京师大其他学院的学生、在北京师大进修的教师、王仁富教授在北京的学生和北京媒体的记者参加,一位网名“豹子头”的同学29日在博客中写了听讲后的感想:
“昨天下午巧遇一老同学,聊天中告诉我当晚8点在电子楼阶梯教室有一个关于石刻的讲座,我以为是讲石刻艺术,就去听了。到那听了才知道,是着名爱国学者、吉林白城师院退休教师王仁富教授介绍了我国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碑与王仁富教授对这件流失国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传、追讨。讲座由中文学院研究生励耘学生论坛组织,王先生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组织委员、学术委员、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其人我是第一次见到和听到。见到他也许是缘份使然。
唐睿宗先天二年,鸿胪卿崔䜣奉旨出卖历使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为纪念辽东热土归入大唐版图,在旅顺黄金山下,崔䜣凿井二口,并在井边一块12立方米大的褐色驼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个字。该石即今天的唐鸿胪井刻石,它证明渤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但在1908年,该石却被日本海军掠夺,当作所谓日俄战争“战利品”藏入日本皇宫。还播放了专题片,介绍他的工作和各种报道。老先生对追寻国宝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讲座时每次提到这件碑掠走的文物时,王教授都十分动情。
互动时我谈了几点感受并问了2个问题。感受是:
1)让我第一次了解认识这个国宝;
2)让我认识了2个民族英雄:唐朝的崔䜣和现在的王仁富;
3)教育我们每位中华儿女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王先生开启了一个追回石刻国宝之路,应该有人继续下去;
5)教育大家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
“豹子头”的这几点感受很有代表性,反映了王仁富教授国宝唐鸿胪井刻石讲学的良好效果。“豹子头”不仅夸赞他是“民族英雄”并且表示要“给王先生点实际支持。”
此前,王仁富教授已经有长达16年的,在白城长春大连北京徐州邢台巩义广州中山深圳海口等地讲学的经历,每次效果都非常好,感动至深,多人流泪。一位军人说:“感谢你为中华民族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我是头一次听说鸿胪井刻石这件事,回去我就会告诉我的爱人和孩子,我们有一个女儿,她才3岁,我要让她记住在日本皇宫里有一件我们中国的国宝。”一个大学毕业已经考取公务员的男青年王钊说:“王教授,应该是我们去看望您,不应当是您来看我们。您多保重,把鸿胪井刻石的事情交给我们,我们要让您看到国宝回归。”不久,他果然到白城看望了王仁富教授。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3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7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6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5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1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6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9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41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3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