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突然发生侵华
⑴ 日本侵华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 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迫切想改变战后对它的一些应有的限制,发展成军事大国。
2、在世界经济快速发挥的情况下,日本向海外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
3、 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在日本普遍抬头。
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想借战争来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转移国内视线。
(1)日本为什么突然发生侵华扩展阅读:
日本侵华战争最终以无条件投降结束: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从1874到1945日本侵华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
⑵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
首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该民族本身就有很强的危机感,宽展疆土的意识,或者至少是获得本土以外的资源的意识就十分强烈,从日本人对待金属武器,尤其是刀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其次,当时的正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于建立在经济和商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2)日本为什么突然发生侵华扩展阅读:
战争过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2年1月,日制造事端,进犯上海。日军与奋起抵抗的驻上海十九路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
同年,日本成立“关东军防疫供水部”(即731细菌部队),后来扩大成一支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该部队用中国人进行鼠疫、霍乱、梅毒等细菌以及毒气、枪弹等的活体试验,并大量制造鼠疫、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播撒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
1934年5月,日军在天津南开八里台和吉林伊兰县强占民地修建机场,并动用飞机轰炸伊兰县,炸死我国民众2万余人。
9月,日军汇集5万余兵力,分25路进攻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续烧杀淫掠两个月。
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
1939年2-6月,日军相继攻占海南岛、南沙群岛和汕头等地。
7月,日军用14万兵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长达两个月的9路围攻,打死打伤我民众15万余人,粮食被焚劫一空。日军还乘晋察冀边区淫雨成灾之机,决堤淹没1万多个村庄,使300万人沦为灾民。10月,日寇2万多人分12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月,日军攻陷南宁。
12月,日本与汪精卫在沪签订把中国完全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兴关系调整要纲》,其主要内容为:将东北割让给日本;绥远、察哈尔、山西北部、华北、长江下游和华南岛屿由日军长期占领,中央至地方政府由日本监督;伪军警察由日籍教官训练;伪政府经济由日控制;一切资源由日开发;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多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
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再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导致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⑶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其长期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1868年实现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到国外去“抢”。
当时,明治政府积极推行“国民皆兵主义”,以实现向外去抢的战争准备;通过军事改革确立军国主义体制,以实现“对外用兵”的指挥领导;明确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因为清国“地泽财丰”;根本遵循即所谓的“大陆政策”。日本对华“兵备之急,犹如渴饮饥食”。
1895年4月,挟甲午战争大败清军之势,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3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凭借这笔赔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由此,日本继续侵略中国的野心大大膨胀,其后的历届政府无不积极谋划推动侵华之准备。
2、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借用“提携”“共荣”“防共”等口号,这些都是欺骗或借口,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
七七事变前,日本为了攫取华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不断增兵,另一方面不断增设主导侵略的机构。如日本大藏省增设了东亚经济调查课,华北驻屯军设置了经济顾问部,满铁株式会社在华北设立了“兴中公司”。
另外,日本还通过汉奸和买办拼凑成“东亚经济协会”、“华北经济委员会”等机构。日本通过这些机构虎视眈眈,对华北经济进行肆意调查和渗透。同时,日本打着“日中经济提携”、“双方合作”的招牌。
逼迫华北当局把航空、铁路、煤炭、铁矿、港口、电力、通讯、农业、渔业等多种行业的开发权让给日本。与此同时,日本人在驻屯军的武装支持下,以“特殊贸易”为名,在冀东大规模地走私,明目张胆地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严重地危害中国经济。
(3)日本为什么突然发生侵华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历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即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现其将东北与中国内地相分割的计划。随后借故发动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日军通过对上海的进攻,实现了扭转国际舆论关注东北问题及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战略目的,通过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强化了在东北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淞沪抗战中,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在全国民众的热情支持下顽强抵抗一个多月,虽蒙受惨重损失,却重创日军,振奋了全国民众的抗战士气。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大举进攻上海,完全是非法的,是灭绝人性的,是没有任何国际法根据的。
如果说日本在天津驻军还符合《辛丑条约》的话,1932年后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山海关事变,配合日本关东军逐渐蚕食长城内外,把军队移驻到北平西南丰台,就是完全违反国际法的。
这是造成卢沟桥事变的根源。日本学者争论宛平城的第一枪是谁开的,这在纯战争史或者军事学角度看可能有某种意义,但在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大主题上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日军到了北平附近的丰台,本身是完全非法的,除了肆意侵略,难有更准确的解释。即使第一枪不是日军开的,也改变不了日军侵略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燃起的第一把战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人类公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与贪婪。日本的失败结局是必然的。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段历史应该被世人永远铭记。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当年的血与火,但要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要为捍卫人类和平尽心竭力。
⑷ 日本为什么侵华
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日本在之前的军事冒险中尝尽了甜头,而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强国,步入世界列强之一,丰厚的战争红利正是原因之一。第二,明治维新虽然强迫日本跑步进入了列强行列,但说到底蕴和政治体制的方面,比起真正的欧美列强其实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国内的普通人民,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收入却非常微薄,完全配不上其列强的地位。国内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大到进人绝望的地步,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也为了掠夺资源金钱来提高人民的收入,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只有战争。第三,当时日本经历了特大的关东大地震,这场地震让原本就底子薄弱的日本经济更是遭受重创,无数社会财富化为废墟,要想立刻弥补这么大的损失,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只有战争!几条加起来,再加上满脑子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方想要战功,想要更高的社会地位,想要“布皇威于四海……”毒蛇吞象般的侵华战争也就顺理成章了。
⑸ 日本为什么发动侵华战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A.经济危机袭击日本,国内矛盾尖锐
B.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C.掠夺中国土地,扩大统治区域
D.掠夺中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呢?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发展史上找到答案。
纵观日本历史的发展,始终以对外侵略,特别是企图征服中国,控制东亚为基本战略。当日本统一后,在力量不足时,动员一些武士和浪人对元、明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中国称之为倭寇。14世纪,抗倭明将戚继光,经浴血奋战,扫平倭寇。
后来丰臣秀吉①曾对织田信长②说: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是臣宿志也。两次帅部侵略朝鲜,被中朝两国人民所打败。到了18世纪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语》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库页岛和满洲。
1803年又献上《贸易论》,主张以战争形式掠夺财富应该成为日本的国策。1823年,左藤信渊内阁制定《宇内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国始。”这条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国,而且要吞下世界,将所有的人间财富据为己有!“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尔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曾主张:急修武备,一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又叫嚣:与俄美讲和,乘此间隙培养国力,转而掠取朝鲜、满洲、中国,“致对俄美贸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鲜满洲而取得补偿。”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提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极其露骨的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田中奏折》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应开拓满蒙富源,以培养帝国恒久的繁荣。”为此,日本必须千方百计地取得满蒙的土地商租权、铁路建筑权、矿权、林权、对外贸易、海运、金融权等;日本人自由出入满蒙;设置日本政治、财政、军事顾问和教官;大力奖励朝鲜移民;派遣军人潜入蒙古,控制旧王公等。为了管理满蒙的事务,日本政府要设置拓殖省即殖民部。《田中奏折》认为:“日本除采用‘铁血’政策而外,而能排去东亚的困难”;“将来欲制中国,必以摧毁美国势力为先决条件,”“不得不与美一战”;“最近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因此,日本计划“以军事为目的”,迅速修建几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铁路,把满蒙与朝鲜连成一体,加强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
《田中奏折》提出的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该奏折写道:“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皆已实现。唯第三期征服满蒙以征服中国全土,……则尚未完成。”奏折继而提出侵略中国的具体办法。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即按此计划,以“铁血主义”即武装侵略的方针,并通过“贸易”、“移民”、“开拓”、“经营铁路”、“经营厂矿企业”等等一系列侵略形式,不断扩大和加强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范围和势力。直至30年代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侵占了我国东北,制造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继而,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武装侵略战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东方会议”以来,田中的罪恶侵华计划已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
从经济形势上分析。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次危机使美国和欧洲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一下倒退几十年。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处在一片凄风苦雨中。中国经济由于主要是小农经济,受的影响小一些。而日本则采取了四种办法应对这次危机,一是日元贬值,二是工资指数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同时日本出于经济和领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国东三省。
1931至1936年,高度军国主义化而又被“九·一八”事变大大刺激起领土野心的日本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充。日本官方军事订货金额达70亿日元,三菱、川崎、浦贺船渠、日产、日氮等十大民营军需企业利润平均增长48%。日本称其为“军需景气”。军事支出在1931—1936年达35%至47%,土木工程和公用事业支出则仅占8%—15%。但在这表面化的“军需景气”背后是饮鸩止渴的危险。虽然军事工业也能刺激生产,但其产品只能消耗于战争(除非搞军火输出的支柱产业),既不能还原为资本、转入社会再生产,也不能提高国民购买力、保存或发展资源。除非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财力、人力和资源。选择这一条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一直在准备一场全面的战争。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1932年,日本政府首次发行赤字公债,总额3.83亿日元,为当年岁入的17.4%。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32年的100:50降到1933年的100:25。同年(1932),日本发行军事国债3.1亿日元。至1935年,日本国民收入为145.3亿日元,政府中央财政支出为57亿日元。与此对应的是年度一般国民收入为166.5日元,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
这种情况是不能持久的。由于日本的国家战略就是用军事实力征服占领,养着庞大的帝国陆军和帝国舰队,以及海陆各属的空军,经济上很难持久。尽管日本逼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五省自治上做出了辱失主权的让步,但是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华北,而是整个中国和亚洲。加上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轻视,日本挑起了“芦沟桥事变”,提出“六月亡华”的狂妄口号,妄图在三到数个月内,征服中国。
①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末期武将。初为今川氏家臣的侍从,后为织田信长的家臣。1573年成为近江滨的领主。1585年任关白,后晋升为太政大臣,赐姓丰臣。1590年平定关东和奥羽地方,完成统一日本大业。1592年入侵朝鲜,被李舜臣的龟船舰队打败。1597年第二次侵朝,又败,死于桃山。
②织田信长(1534—1582),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封建领主。生于尾张(今爱知县)的那古野城,幼名吉法师。1551年继承父业,数年后成为尾张国的大名领主。1567年制“天下布武”印,展示其统一日本的抱负。1568年拥立足利义昭为室町幕府第15代将军,掌握实权。1570年6月平定了近江的浅井长政的叛乱后,率兵入京都,假天皇之威,号令群雄。1582年6月2日遭部将明智光秀的突袭而自杀。执政期间,他推行新的大名领主制,采用西方火器改革旧武士军队的战术,使武士离农,为消灭封建割据,加速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
⑹ 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沉重的打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国内改革的道路老兆灶;另一方面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对外侵略转嫁危机的法西斯道路。
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这一时期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转嫁其国内危机的具体表现。
(6)日本为什么突然发生侵华扩展阅读
1931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猜判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侍扮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了抗击日寇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着名战役包括: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1940年的百团大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于: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是中华民族南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3、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