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日本高铁上立不起硬币
❶ 中国游客乘坐日本高铁,为何上车后个个面露“难受”之意
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日本的高铁并不能够和国内的高铁相提并论 。也就是说,日本的高铁的舒适度,只能和国内的火车仿佛,在坐过国内的高铁之后再去坐日本的高铁,其中的落差感往往会让人升腾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之所以欲言又止,乃是因为日本乘地铁、高铁之类,都讲究一个安静。
当然了,面露“难受”更直接的一个原因便在于高铁的舒适度上面。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之中,便已经通过一枚硬币来验证了中国高铁的稳定性。即便是在三百多公里的时速也足以保证硬币立起来不倒下,这一点在国外的高铁上基本都没有看到。
因此,随着国内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往往能够感受到的,只有祖国的好。毕竟在基础设施方面,当前还鲜有国家能够超越我国。
❷ 为什么日本高铁立不起硬币,而中国高铁却可以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了讲会非常复杂,尽可能简略的话,原因主要在于单纯就线路而言日本新干线大多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最早的东海道-山阳新干线是60年代通车的,东北-上越新干线是80年代通车的,其他的新干线虽然看起来是近年建成(比如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2011年全线通车、北海局旁道新干线2016年通车),但它们被纳入建设规划其实也是1970年代的事情,只是由于后来日本国有铁道负债累累直到最终分割民营化而无力从事新线建设、加之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也对新建大型工程力不从心,结果这些1970年代就上了规划的线路居然拖了几十年才建成通车。谨腊核所以在线路标准上新干线是很低的,不仅要低于近年来建成通车的中国高速铁路,也要低于欧洲90年代以来新建的第二代高速铁路,甚至就连引进新干线技术的台湾地区,在线路标准上也要大大超过日本新干线。当然除了建设时期早之外,日本人口稠密、地价高昂的现实可能也制约了新干线在土建标准上“大手大脚”。新干线以较低的线路标准,为了同欧洲高速铁路展开竞争几十年来不断提速达到最高时速300~320公里,这种提速必然要压榨线路潜力,以一定程度上牺牲运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为代价,在稳祥掘定性上表现欠佳也就是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