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重炮在哪里
Ⅰ 二战日本重炮
你说的“神枪彼得”,指的是日军二战是的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上述的这个绰号,是在巴丹战役中被美军送的。
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远,最大射程超过了26公里。在进攻巴丹要塞的战役中,打仗不行却以狡猾着称日军第四师团,发挥出了九六式重炮的射程优势,打了一场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上最经典的战役。首先侦测清了要塞里的美军所要炮火的位置,发现美军最大的重炮射程也没有九六式重炮远这一劣势,日军将2门96式150MM远程加农炮,部署在二十公里外美军重炮达不到的距离外,准确地打进了美军4个14英寸加农炮炮垒里,令美军的四门巨炮毫无还手之力地全被摧毁了,此后日军又利用两门九六式重炮,逐个消灭掉了美军的155加农炮炮垒。如此一来美军没有了所有的远程重炮,日军集中起了所有的远程加农炮,把美军要塞里的重型榴弹炮也全打掉。这样日军的榴弹炮群,就可以在毫无危险发挥威力了,很快就把要塞里的各个地面堡垒也全打掉了。最后日军凭借着两门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致使美军极其庞大的炮兵力量一弹也没能还击就报废了,最终丧失了所有的炮火也只能选择投降。
美军在菲律宾的巴丹要塞,曾号称是不可能被攻破的,但日军极为聪明的利用了两门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的超远射程,让巴丹要塞的美军损是了所有炮火只好不战而降,因此美军便给这种重炮送绰号为了“神枪彼得”。
Ⅱ 二战日军的6个重炮旅团
野戦重炮兵第4旅団(东京)隶属近卫师団
野戦重炮兵第3旅団(国府台)隶属第一师团
野戦重炮兵第1旅団(三岛)隶属第三师团
野戦重炮兵第2旅団(小仓)隶属第12师团
野戦重炮兵第5旅団隶属上海派遣军
野戦重炮兵第6旅団隶属第十军
重炮旅团对于日本人来说已经是属于战略性质的部队了,一支标准的重炮旅团下设有两个重炮联队,其中包括大正七年式150mm口径的重加农炮30-40门,九零式240口径的重加农炮20门,九六式305口径的重型榴弹炮10门,有的重炮旅团还配备有九八式320口径的臼炮3-6门。
Ⅲ 918事变日本重炮,是什么炮,性能
用的是明治45型,240毫米攻城炮
明治45年式240mm重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口径:240mm
炮管长:3892.0 mm (L 16.2)
重量:带护盾33058 kg
配用弹种:爆破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2 to +65.0 度
弹丸重量:200 Kg
弹丸初速:387 m/sec
最大射程:10350 m
Ⅳ 二战时日本用什么炮
都有用
1、重炮 :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炮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炮兵联队,这种150mm重炮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炮不同,移动式大炮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炮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炮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炮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炮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炮台式射程远,这种大炮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炮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炮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炮兵联队等要塞炮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炮,这种大炮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炮,90式150mm重加农炮,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野战发射底盘可以随炮机动。这种火炮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
口径:149.1mm
炮管长:71515.0 mm (L 50)
重量:炮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
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炮台固定 -8 to +35.0 度 野外发射 -8 to +30.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875 m/sec
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
八九式150mm野战加农炮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野战榴弹炮的弹丸更大,这种火炮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炮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
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29—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5963.0 mm (L 40)
重量:10422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734 m/sec
最大射程:18100 m
与同时期各国装备的150MM加农炮比较,该炮重量较轻,但最大射程有劣势。德国150MMK18式加农炮:重量12760公斤、最大射程24500米。美国155mmM1A1式加农炮:重量13900公斤、最大射程23100米。该炮牵引采用92式8吨牵引车使用,牵引速度通常8公里/时、高速度12公里/时,89式后座变换装置根据射角不同后座长变化、防止大射角时炮尾与地面的碰撞,最大射角时炮尾下的地面挖掘50厘米深的坑,以防止大射角时炮尾与地面的碰撞。89式活跃在抗日战争至太平洋战争中的多个战场。1939年诺门坎事事件中,重炮兵联队装备该炮8门参战,香港要塞战中,独立重炮兵第2大队与独立重炮兵第3大队装备该炮16门参加战斗,发挥了不小的威力。所罗门战役中,独立重炮兵第2大队装备该炮8门参加战斗,瓜岛战役中,独立重炮兵第9大队有该炮8门参加战斗,该炮最后战斗是冲绳岛防御战,独立重炮兵第100大队装备8门,由于强力又有长射程的火力,持续抵抗达2个月以上。
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是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的改进型。只装备常设师团的重炮兵联队,日军的重炮机动力一般不强,通常只在遇到坚固防线时才会调动重炮兵部队前往炮击,96式重加分机动式与要塞式两种,但都能整炮牵引机动。96式重加农炮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威力的6英寸陆军大炮,发射普通弹丸射程比意大利150mm加农炮与美军的155mm加农炮都远,此外弹丸最重,比现在的155mm底排弹丸还重,只有日本海军的98式155mm加农炮才性能超过96式150mm重加农炮,海军的155mm加农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都是舰炮或海岸炮,战争期间应该从未进行过地面机动炮击。96式150mm重加农炮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纪录只有一次,那是在巴丹要塞总攻中有2门96式150mm重加农炮参与了炮击,至于其他炮击纪录都发生在中国战场。不过该型火炮最大规模运用是1948年,当时毛子把从关东军军火库收缴上来的要塞式96重加24门借给了解放军,这是国军根本无法抗衡的毁灭性炮击力量,东北战场国军很快土崩瓦解。
96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7860.0 mm (L 52.7)
重量:24314 kg
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
火炮俯仰角:-7 to +35.0 度 '
弹丸重量:50.2 Kg
弹丸初速:860 m/sec
最大射程:26200 m
2、野炮
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炮兵联队,这种炮的性能也很过时,不过150mm火炮的威力很大,而且生产新式150mm炮费用较高,所以38式150mm野战榴弹炮虽然早已停产,但日军没舍得淘汰这种老式大炮,这种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陆军部队急剧扩充,而国内拨给陆军的材料却遭紧缺,陆军被迫停止了所有新式150mm炮的生产,反恢复了这种古董大炮的生产,用来为新部队提供一定的大口径火炮,因此产量很大,这种大炮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有一部分还被装在战车底盘上改成了自走炮
明治38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1880.0 mm (L 12.6)
重量:209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0 to +43.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275 m/sec
最大射程:5890 m
大正四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
压制射击用途,为步兵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战重炮兵旅团的野战榴弹炮,性能比38式150mm野炮好,开战时已接近停产,但一直用到了战争结束,这种火炮重量很轻,精度较高,在战场上威力还是很大的
大正4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5—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2190.0 mm (L 14.7)
重量:280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 to +65.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389 m/sec
最大射程:8800 m
96式150MM榴弹炮
由于4年式150MM榴弹炮性能日现落伍,而且不能采用机械化牵引,故在战场上运动速度缓慢。1933年开始设计新的火炮。1935年9月试制炮完成。经过1936年的使用试验火炮实用性得到确认。以后又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冬季试验,情况良好,实用试验完成后开始部队的编成。1938年5月制式化。该炮与日本国内开发的其它150MM榴弹炮比较,在射程、射界、运动性、射击精度、布设所要时间上有更加良好的性能。与同时期各国使用的150MM榴弹炮比较,重量较为轻便、最大射程较短。炮身采用自紧炮管,这是最早采用自紧炮管的150MM的日本火炮,火炮运动时将火炮置于炮架车上,射击时将火炮从上面牵引下来,置于地面发射,比较繁琐。最先装备该炮的是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原来配备4年式150MM榴弹炮,1938年12月装备本炮。1939年6月2个大队16门炮参战诺门坎战役。1941年参加菲律宾岛登陆作战,瓜岛战役里,该炮重炮兵发挥了一定的威力。1944年冲绳岛战役中,第2大队射击登陆美军,一种说法说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官巴克纳中将就是被该种火炮击中身亡的。除了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以外该炮还装备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和野战重炮兵第4联队。1939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17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0联队也开始配备。1942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23联队开始配备。1945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26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7联队开始配备,制造总数440门。该炮1938年制造,口径倍比23.5,炮身长3.523,全重4140公斤,上下射角 -5~+65度,水平射角左右各15度,最大射程11900米,炮口初速540米/秒,使用95式破甲榴弹,92式榴弹,92式尖锐弹。
3、攻城重炮
七式305毫米榴弹炮是二战日本陆军用过的囗径最大的火炮(不算岸防炮),该炮分短身管和长身管两种,短身管性能如下:
设计年代: 1918
囗径 : 305 毫米
管长 : 5.015 米 (16倍) .
高低射界 : 2 至 +73 度
方向射界 : 360 度
弹重 : 398.7 公斤
初速 : 400 米/秒
全重 : 59.217 吨
射程 : 11,750米
生产总量 : 10 门
长身管型管长 7.22米(23倍)
方向射界、高低射界及所用弹种与短管型相同。初速提高到500米/秒
射程增至14,800米,炮重也增加到97.7吨。生产总数20门。两种炮曾被用于菲律宾的战事。
九八式320毫米臼炮
该炮属攻城重炮。主要装备臼炮兵联队与独立臼炮兵联队,用于近迫攻击坚固要塞或摧毁障碍物,在各个战场上都有使用。
服役年代:1925—1945年
口径:320mm
炮管:有底盘棒式稳定器
重量:含弹1215kg
配用弹种:爆破弹,榴弹
火炮俯仰角:固定+45 度
弹丸重量:300Kg
弹丸初速:110米/秒
最大射程:1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