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京都茶庭有哪些

日本京都茶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8-13 03:41:25

㈠ 求日本园林设计详解!

2000多年前,伴随着云南地区水稻技术成功传入日本,云南地区特有的干阑式建筑也随之传入日本,称为高床式建筑,成为日本建筑造型原始形态之一。日本的神社建筑造型就是源于干阑式建筑。就佛教建筑而言,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建筑,经过朝鲜传入日本。佛教也因此成为连接东亚各国的一条文化纽带。

日本的建筑在早期模仿中国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如飞鸟、奈良时代所建的飞鸟寺和四大天王寺都和中国早期的寺院建筑类似,都是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塔、殿堂等主体建筑,四周以回廊相连,并且左右对称。但是这种中式的传统布局在经过日本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后,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渐渐消失了,到公元13世纪大多数寺院都采用了非对称布局。飞鸟时代的法隆寺,在建初期是仿制中国的对称布局,但在不断的翻修、改建过程中,原有的对称布局慢慢消失,现在的法隆寺已经是依山就势的非对称格局了。

这种不对称布局不仅在寺院建筑的规划中使用,也被日本皇家建筑采用。桂离宫中的古书院、中书院、御幸殿、月波楼等多栋建筑主要集中在西侧。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与自然地势浑然一体,人工的痕迹融于自然的地形当中。这已经和源于中国的建筑习惯大异其趣了。中国的宫殿,等级制度森严,在中国的宫殿建筑中出现不对称布局是不可想象的。而源于中国的日本建筑在这一点上却表现出了极强的民族性和实用性。有的学者认为,桂离宫的布局更像中国的皇家园林,如避暑山庄或颐和园,但是在中国这些皇家园林中,它们的主体建筑依然是严格的轴线对称,只是在园林部分布置的比较自由,建筑的色彩也是华丽富贵,彰显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日本多山多丘陵,这种依山就势的不对称布局适应了日本的自然地形,也和日本人的精神信仰直接相关。

除了不对称布局之外,日本建筑还有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简单、纯粹的建筑风格的追求。伊势神宫,是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神社,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的建筑材料非常纯粹,以木材和茅草等自然材料为主。木结构,草葺屋顶,屋檐无起翘,室内无天花,自然古朴,毫无人工修饰和人工技巧,排除一切违背功能、违背纯粹性原则的装饰。桂离宫内的体量并不高大的竹编御幸门,园内的草葺或树皮葺屋顶,以及素色的格子门窗,抛弃了人工的装饰、设色和多余之物。还有源于中国的牌坊式建筑——鸟居,和中国牌坊的繁琐和华丽也形成了强烈的相比,已经简化到只剩两根立柱,柱上架横木,省去了一切装饰。这些都完整地体现了日本建筑追求的纯粹、朴素、简单、调和的自然性格。

禅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对宋代禅宗五山十刹的建筑风格极为推崇,在日本大规模仿建,一时间宋式禅寺成为日本建筑的时尚。室町时代,五山十刹宫寺兴起,日本上至宫寺,下至林下诸苑,数以千计的禅寺在建筑结构和风格上均模仿宋代式样,被称为“禅宗样”。

日本的禅文化与建筑

日本的建筑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而日本对禅宗的欢迎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这不单单是因为仰慕当时先进的中国文化使然,还有来自日本内部的自身因素。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本的自然条件,日本远离大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洋性气候明显,经常有突发的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会因自然灾害的降临而瞬间消逝。这自然助长了日本人的无常感跟宿命感。他们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昙花一现。日本人爱樱花,但樱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暂易落,它的美是一种让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凉的美。伤感的日本人,总是把它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联系起来。同时,大量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压抑、自身的渺小。台风、火山、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让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这种无常感和孤寂感渗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这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相逢了。

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着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禅宗也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媒介,这也是禅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禅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这种禅宗影响下产生的空寂的审美倾向,对日本文化艺术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在诗歌领域表现为“余情”�6�5在绘画领域表现为“留白”,在园林艺术领域表现为“空相”,在茶道表现为彻底的“无”。

枯山水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影响。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地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感。回国后,在禅寺庭院模仿杭州、苏州名园,陶冶性情,体会“物我一如”的禅境。梦窗疏石着《梦中的问答》中说“把庭院和修道分开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修道者。”室町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上有文化的阶层—朝廷贵族、禅宗僧侣,他们热爱造庭,认为山水庭院有助于参禅。在质朴、空灵、通透的庭院里吟咏禅诗,观赏园景。禅僧们大都擅长园林设计,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枯山水”造景艺术。

造园艺术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时代禅宗精神广为传播之后,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在禅的“空寂”思想的激发下,而形成的一种最具象征性的庭院模式,表现“空相”、“无相”的境界。枯山水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绵软的白砂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体。《造园记》中规定“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头、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缓慢起伏的山峦,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如京都龙安寺,在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所以龙安寺也称“空庭”,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情趣。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气势浑厚;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好似万重波澜,块石根部,耙成环形,好似惊涛拍岸。如果点缀花木,也是偏爱使用矮株,尽量保持它们的自然形态,这种以凝思自然景观为主的审美方式,典型地表现了禅宗的美学观念,所造之境多供人们静观,为人们的冥想提供一个视觉场景,人们只能通过视线进入它的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说,与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相比,它更像是一幅立体的水墨山水画,是在三维空间中追求的二维效果。枯山水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人们留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于无形之处得山水之真趣,这正是禅宗思想在造园领域的凝聚。

茶庭

日本的茶室建筑可以说是日本建筑空间精神性的代表。茶室面积通常都比较小�6�5室内设壁龛�6�5其中挂上一幅画、或摆上一枝花以供人眺望。通过这种处理来达到以有限表现无限空间的扩展感。日本茶道以拂去俗尘而体认并表现清净寂静的佛心为第一要义�6�5 特别强调禅茶一如。茶叶虽然在汉末已传入日本,但直到宋代,随着佛教禅宗和禅僧饮茶习尚的传入,饮茶才在日本广泛流行。日本茶道即来源于中国宋代禅宗倡导的和、敬、清、寂的教义,其目的是利用茗茶来修养个人性情和参禅悟道。桃山时代,艺术家干和休将禅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道开始从幽闭的寺院走入日本社会,日本的园林也因此多了一种类型——茶庭。

茶庭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6�5 追求简素的情趣。园内石景很少。石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作为园内惟一的小品。园内植物主要为草地和苔藓。除了梅花以外,不种植任何观赏花卉,为的是避免斑斓的色彩干扰人们的宁静情绪。

茶庭格调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故造园设计比较偏重于写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园中有水井一口,供烹茶洗漱之用。一般在茶庭在内、外露地之间,用碎石和白砂铺成一条干枯的小溪,溪上架桥,增加园林气氛。这种由喧嚣入静寂的庭院设计,就像中国宋代兴起的“城市山林”,使人人在朝野不妨心存江湖。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禅宗主旨。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

茶室外部造型好像草庵,尺度不大,材料结构都很简朴、原始。茶室内部利用凹间、窗户和天花布置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小空间。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饰,追求空寂、枯寒的气氛。这种自然、优雅的中性色,配合阳光从外面射入,使得内外空间表现出简朴、实用、洁净、安详的气氛,从而启发茶人的清静情趣,排除私欲,探寻本源,达到觉悟的目的。

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 从日本枯山水园和茶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壶中天地”的园林审美倾向传入日本后,被日本人改造成一种以高度典型化、再现自然美为特征的写意庭园。无论是枯山水园还是茶庭,虽然本身并不大,但常常让人感到其空间的无限延伸,或者是一种从小空间向大空间甚至是向无限空间扩展的精神诱导。它们那种抽象、纯净的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它反映的与其说是一种宗教思想,不如说是美学的境界。佛教禅宗在日本兴盛,使日本人认为大自然是超脱凡世的,日本庭园也在自然美中融入了浓厚的禅的意趣。

禅宗思想对日本庭园的影响是深远广泛、潜移默化的。这种禅的样式已成为经久相传的程式,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它虽然来源于中土,但是经过和日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特制的融合与变异,已经成为日本本土土生土长的主导文化,甚至是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思想体系。

㈡ 日本的传统园林是什么

日本传统园林艺术 日本文化是日本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的一种融合,也是一种以非常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文化。 据538年的《上宫 圣德法王帝主》及552年的《日本书记》中记载,当时佛教从中国传入,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追求华丽、富贵的建筑法或被日本所接受,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兴建佛教建筑。其后,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入,使得当初的日本庭园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 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日本的造庭法式受佛教传入的影响形成了寝殿式庭院,随后在镰仓时代(1185年-1373年),由于中国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作为寺庙庭园的一种类型出现了枯山水园,另外还出现了书院庭园和回游式的山水庭园。室町时代(1373年-1573年),山水庭园最为兴旺。到了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人们又开始追求豪华、气派的庭园,那个时候大约是在公元15-16世纪,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风尚流行了大约200年,建造了大量优秀的庭园,着名的桂离宫庭园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品。京都的名园有很多是这个时代建造的。从17世纪的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开始,虽然营造了大量的庭园,但是真正被称为名园的作品并不多。更详尽一点说,日本传统庭园从奈良至江户时代可分为3个时期。 第1时期:奈良、平安时代(646年~1185年) 日本的传统庭园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在庭园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的景色。在奈良时代(646年一784年),因为与中国有水上交通,船只在大海中行驶时,感受到很多陆地上无法欣赏到的景色,为了在自己花园中再现这种景色,多采用这种挖湖的方式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到了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作为一种住宅形式,发展成为寝殿式庭园。一般寝殿的南侧是大面积的花园。被称为“寝殿”的建筑一般多放在庭园的中央,坐南朝北。其左右或者是后方的附属建筑被称为"对屋"。寝殿是一家之主的寝室,对屋是供家族中其它成员使用的寝室。寝殿的南方是主要庭园,有用石子铺设的园路。再往南是人工挖的湖和用挖湖的土堆成的山。一般在湖中设置中之岛,并用小桥进行连接。另外,从对屋通过回廊可以到达南侧的湖岸,在那里有被称为“泉殿”或“钓殿”的庭园建筑,其建筑形式多为一半伸出水面,作为夏季纳凉或是钓鱼、欣赏庭园景色的场所。人们在湖中荡漾着小舟,有音乐的伴奏,吟诗作歌或举行酒宴等活动。不过这只是一种规范的描述,因地形的变化,湖的形状、建筑的配置等都随之自由地变化。 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建筑,不管是住宅还是寺庙等大都面向南而建造,背后有山作依靠,并被视为最理想的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庭园建筑都是面向正南而建造。在其北部或者东北部设有流水,水流从对屋间穿过流入南面的湖中。湖中的水一般是采用从东部流进、西部流出的手法。湖岸作成自然曲折的形状,并且点置着大小不一的庭石,其间种植着野生的花草和灌木,表现自然界的景色。在湖周围的山、岛上到处可看到自然式的石组和种植,还有叠水、小溪等,均是追求创造和再现一种自然景色的情趣。 作为佛教寺院庭园的“净士庭园”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因为是直接把佛教净土曼陀罗中描写的庭园建造在佛寺的境内,所以从南门进入后,首先有一个很大的湖。湖的中央有岛并用桥与对岸相连,通过桥可以到达本堂。在湖中种植着莲花。净土曼陀罗主要是表现佛教的极乐净土,而莲花又是极乐净土的象征,所以在净土庭园中一定种植着莲花。 平安时代,作为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其偶然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第2时期:镰仓、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 这时的寝殿式庭园,建筑渐渐地与武士家的生活不相适应,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单、素朴的武家或造庭的手法。发展到室町时代(1373年-1573年),又演变成书院式住宅样式。这是日本近代住宅建筑的萌芽,其最终源于镰仓时代 (1185年-1373年)的武家样式。庭园也是一样,在镰仓时代的初期,可以看到受寝殿式庭园的影响,多为较大面积的水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也渐渐地变小,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内庭,湖的形状也变得更加复杂,人们可以沿湖欣赏四周的景色,又可以从某个建筑中眺望远方的景色。与寝殿式庭园相比,镰仓时代的庭园在规模上要小一些,多是在狭小的内庭中创造一种变化丰富的庭园空间。 随后,禅宗思想从中国传入,武家很多是皈依于禅宗的,为此,禅宗寺院被十分广泛地建造。当时的禅僧追求一种高尚的教养境界,而在衣食方面却十分简朴,庭园中有与北宗画中相同的石组、白砂铺地等在以前很少见到的一种山水式庭园,其中立石表现着群山,石间有叠水和小溪,并流过山谷间汇入大海这样一种情景的描写。也有通过一片白砂来表现宽广的大海,其间散置着几处石组来反映海岛等象征的表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在于每位观赏到此景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想、体验和理解。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就是这种庭园的代表作品。 因为这些庭园中不用水来表现山水的状态,而被称为"枯山水"。枯山水从平安时代就已出现,但是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引人了北宗画的手法,以禅宗的自然观为基调,是一种象征性十分丰富的庭园形式。如果拿大仙院和龙安寺进行比较,前者非常具象,后者则十分抽象,同样被称之为"枯山水",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说从大仙院到龙安寺是一种飞跃,但是龙安寺是采用当时从中国传入的盆石的手法,综合了北宗画的构想而完成的作品。 第3时期:桃山、江户时代(1573年-1867年) 桃山时代,秀吉统一了全国,在伏见、桃山营建了城堡,这些城堡在京都十分豪华。为了与其相协调,庭园也都采用体量较大的庭石和有颜色的石组,作法十分豪放。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的初期。京都的三宝院、桂离宫、二条城庭园等都是这个时期营建的代表性名园。 与此同时,茶道出现于室町时代的中期,到了桃山时代(1573年一1603年)逐渐盛行。茶的精神是一种对自然的尊敬,轻视华丽,在自然宁静的环境中,宾主相和,以饮茶为极乐的一种茶文化社交活动。因为这种精神是由禅的教理而产生出来的,所以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适合这种特殊环境的茶室,它们很多被独立建造在庭园中。茶庭非常注重自然的姿态,在茶道上配置了各种设施,除了普通的园路外,还有匕石、丁布,另外也设置了起照明作用的石灯笼,洗手用的蹲踞,种植上也避开花灌木而选择常绿树为主的植栽。 到了江户时代,社会逐渐安定,再一次形成了作庭的高潮。由于当时十分盛行旅行,所以大部分的庭园都具备各地名胜的特点。那个时期的庭园面积一般都比较宽大,园中的水面也作成回游形式,堆山、叠水、小溪、流水及大面积的草坪,另外还开设花园、花菖蒲,造园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茶道的日益盛行,在庭园中开始出现茶室,营造茶庭已经变得十分普遍,有时还会出现在一个庭园中营造几个茶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利用绿篱和植栽进行分隔,人们不知不觉地从一个庭园进入下一个庭园。这个时代,此类样式的庭园被称为"大名庭"。 江户时代(1603年一1867年),社会不断安定和繁荣,有钱人多在郊外购地建花园。这些庭园没有大名庭那样宽阔,多是以筑山流水的处理手法营造庭园,在湖中设置蓬莱岛象征着长命百岁。庭石也是按七、五、三的形式进行配置,表示一种祝愿的寓意,而且还十分流行用佛名来命名庭石。江户时代中期以后的庭园,已经失去了室町时代的禅味,也没有桃山时代的豪华,有的是独创性和新鲜感。而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明治时代。 明治以后(1867年-1988年),营建了很多自然写景式的大庭园,写意式的小庭园,石庭和茶庭,其中出现了代表明治大正年代庭园特征的草庭。进人昭和时代,出现了一种以新的自然观为基础的景趣个性化创造的自然风格庭园,被称为杂木庭。这种形式的庭园一改传统的修剪形式的造园手法,追求一种不加人工的修剪,庭内的植被、花灌木、乔木等植栽都是以其自然的生长状态进行展示的庭园。 可以肯定,今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许还会出现新的自然观,"日本庭园"也肯定会如前面所讲到的一样,会有更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自然式的庭园,也可以说是传统的,象征手法的,以修剪的植栽形式为中心的庭园。

㈢ 日本京都龙安寺方丈庭院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

枯山水 京都龙安
枯山水
寺南庭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这个平庭长28米,宽12米,一面临厅堂,其余三面围以土墙。庭园地面上全部铺白沙,除了15块石头以外,再没有任何树木花草。用白沙象征水面,以15块石头的组合、比例,向背的安排来体现岛屿山峦,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倾万壑的气势。这种庭园纯属观赏的对象,游人不能在里面活动。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神坦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枯山水庭园内也有栽置不太高大的观赏燃搜树木的,都十分注意修剪树的外形姿势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
枯山水平庭多半见于寺院园林,设计者往往就是当时的禅宗僧侣。他们赋予此种园林游段桐以恬淡出世的气氛,把宗教的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写意”的造景方法发展到了极致,也抽象到了顶点。这是日本园林的主要成就之一,影响非常广泛。
室町时代还创作了一种新的园林型式——茶庭。早在南宋仓时期,日本禅僧荣西再度来华4年,带回啜茗习尚,为室町时期(明代)茶道、茶庭树立基础。

这时一个在禅室方丈前一块岳330平方米面积的矩形庭院,地面全部覆以白沙,并耙成水纹形象征大海,在白砂空间放置15块精选的石块,按5、2、3、2、3分成五个岛屿(出自园林史)

㈣ 日本茶庭是什么意思

日本茶庭简介
日本古典园林 . 日本古典园林之—— 茶庭茶道的起源茶室的组成部分茶庭的布局茶庭分类茶庭的造园要素茶庭特征茶道的起源茶室的组成部分茶庭的布局茶庭分类茶庭的造园要素茶庭特征 寝殿造庭园• 池泉庭园 回游庭园净土庭园池泉庭园 回游庭园净土庭园日本古典园林的类型筑山庭• 枯山水庭园 书院造庭园• 茶庭法隆寺 茶庭由来饮茶在日本成为一种艺术,是在室町时代(1337-1572年),茶人像阿弥以禅宗思想为主导,判定饮茶的仪注,同时融入了“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把茶道精神发展为陶冶人的内在涵养,以及培养人们礼让谦恭的品德[1]。至桃山时代(1583-1591年),日本艺术家干和休(1522-1591年)经过改革,创造了茶道社会,将禅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道开始从幽闭的寺院走入日本社会,并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门艺术,而日本的园林也因此多了一种类型——茶庭茶庭是“茶室”的附属庭园,茶室则是举行“茶道”的专用建筑物。茶庭的出现稍后于枯山水,两者同样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但茶庭的产生和发展则是直接渊源于“茶道”的兴起和盛行。茶庭的出现稍后于枯山水,两者同样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但茶庭的产生和发展则是直接渊源于“茶道”的兴起和盛行。茶庭(露地,茶室露地)室町末期涌现了茶道六宗匠: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古田织部、小崛远洲、片桐石州 茶道的精神清、静、和、寂茶道的精神清、静、和、寂 茶庭分类江户时期,着名的造园家兼茶人 小崛远洲曾精心设计过许多茶庭,按照茶道的要求和参加者的心理状态把园林的规模、内容和布局大致确定下来。随着茶道的兴盛,茶庭也在宫廷、武家和社会上大量兴建,并且大体遵循小崛远洲的模式而发展成为日本古典园林的一个主要类型。茶庭大体上可以分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有外、中、内三区庭园。 茶庭分类江户时期,着名的造园家兼茶人 小崛远洲曾精心设计过许多茶庭,按照茶道的要求和参加者的心理状态把园林的规模、内容和布局大致确定下来。随着茶道的兴盛,茶庭也在宫廷、武家和社会上大量兴建,并且大体遵循小崛远洲的模式而发展成为日本古典园林的一个主要类型。二重露地茶庭大体上可以分成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区划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种;三重露地则有外、中、内三区庭园。千利休(1522--1591)草庵风茶室的创始人提倡枯寂精神本位,运用草庵茶室、飞石和圆形路线的茶亭布局。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置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自院门至茶室设置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 等待客所需的设备。其代表有:表千家茶庭 外门 中门以及石置苑路 待合 飞石”即庭园里间置的不规则石板,供脚踏用,通常是“六分走 道,四分景色”。 延段 内门 石灯笼,受禅宗思想影响,模仿古刹的肃穆宁静。 孤篷庵寺院——禅院茶庭的代表 桂离宫——书院式茶庭的代表 • 茶庭特征• 石景:园内石景很少,且多半为了实用的目的,如洗手、坐憩等。整块石头打凿砌成的石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照明用具同时也作为园内的小品点缀。• 植物:常绿树木沿着道路呈自由式的丛植或孤植,地面绝大部分为草地和苔藓。除了梅花之外不种植任何观赏花卉,为的是避免因锦绣色彩而干扰人们的宁静情绪。• 铺地:具有导向性的道路婉蜒曲折地铺设在草地上,大多做成“飞石”路面,好象水上的汀步以取其自然之趣,间亦有做成“敷石”路面的。• 墙垣:一律用竹篱。• 入口:大门为“木户”(柴扉)。 銭 形 茶庭的造园要素• 木户:茶庭的第一个门城是嵌于高木户”,它将露地与外界清晰的隔离 。• 外露地:第一层庭院,整个景观为半自然状。半具野趣半分略有人工凿痕,外露地之目的与功能,有如今日潜水艇之减压舱一般,让你的身体和心理慢慢适应• 飞石:就是进入外露地时,脚下所踩的石头。利休要求的飞石是“渡六分,景四分。”外露地 茶庭的造园要素• 雪隐:厕所。在外露地的教“下腹雪隐”,在内露地的叫“砂雪隐”。现在无论那一种都只是装饰性质。• 中门:用竹子编的一缕空小门,其作用是用来区分外露地与内露地。亦是喧嚣与静逸之再度切离。• 内露地:穿过中门,就进入内露地。此处被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宛如进入一个缩小版的森林中,空气、味道、湿度已大不相同,精神完全放松,细胞慢慢舒张。内露地 茶庭的造园要素• 蹲踞:就是洗手台,只不过是用蹲的洗。前面经过了雪隐,现在再来洗个手,不只单纯的把手上的污垢洗掉,更让心中之不洁借由清水干净地流去。• 尘穴:在洗手的同时,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约二十公分左右的圆形或方形凹洞,名为“尘穴”。顾名思义此乃收集落叶与尘垢之处。• 腰挂:小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挂” 裏千家露地 腰挂待合 蹲踞 中门 茶室结构平面图惊鸟器 茶庭格调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故造园设计比较偏重于写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茶庭格调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故造园设计比较偏重于写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 如松叶铺地茶庭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 追求简素的情趣。 园内石景很少。石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作为园内惟一的小品。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隐蔽性很好的垃圾洞。很少。石水钵,供客人净手、漱口之用,石灯则是夜间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作为园内惟一的小品。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隐蔽性很好的垃圾洞。 在日本的茶庭中,喜用松叶铺地,如同枯山水式理念一样,以地上的松叶象征茂密的森林。在日本的茶庭中,喜用松叶铺地,如同枯山水式理念一样,以地上的松叶象征茂密的森林。 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禅宗主旨。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禅宗主旨。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6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0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69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7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3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8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3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49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