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在中国的战俘有多少
① 日本宣布投降时,在中国还驻扎了多少军队
1、而如果同样以投降当天做为计算标准的话(即8月15日),于日本本土服役的军职人员总人数为433.5万人,另外布署于海外地区的军人还有352万人。(合计785万)
其中在中国关内、台湾的第10方面军、越南北部的兵力约有一百一十万。
关东军70万。(所以日本在我国的部队大约为180万)
2、几天后日本军人下降为(720万)。
3、1945年8月15日当天,日本共有军人700多万。而后,很快就减少了65万。是因为关东军被苏军击败。约70万关东军被俘(击毙)。所以军人数量减少。
② 二战日本投降后,从中国撤退,在中国留下多少日本人
据日本政府战后公布的数字,日本战败时在海外的军人和侨民有六百二十九万。
东北的日侨总数约在二百六十万左右。葫芦岛大遣返,日侨归国的是一百零五万人
最后大约一百万日侨都是“化整为零”,用种种方法,融入了中国社会之中
其中有两三万日本人留在了东北解放区,为我军所用。
③ 日本战败后,320万日本战俘被送回国,不准带走哪三样东西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并没有对日本人进行赶尽杀绝,当时留在中国的日本人数量可谓非常之惊人,大约统计有320万之多,由于我们向往和平,优待俘虏,于是这些人被分批遣散回日本,特别规定禁止打骂虐待,其在中国的待遇标准,“与各地中国正规军之待遇同”。就这一个同字,一下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压力。但是对于这些人,有三样东西是不允许被带走的,具体是那三样呢?
遣返325万日人是个庞大的工作。在陆续遣返之前,300多万人等船时就是一件大麻烦事。这么多日人,不但要吃要喝要住宿,生病安全问题中国还得管,因为他们是国际关注的战俘。为此,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从上到下一条线,费时费人费力还费财。由于当时日本由美军接管,国内一片废墟。什么时候遣返、能否遣返,怎么个遣返法,由美国和中国共同商量决定。几次商议决定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经过严格的体检,中国规定日人可以带行李,但有3样东西在禁止之列:
一、毒品枪支弹药武器刀、作战用的望远镜、军犬。
二、金条宝石奢侈品、香烟、雪茄等。
三、古董、历史书籍、文件、报告书等资料。
不可否认,中国遣返的日俘日侨为战后日本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宽大政策也为两国后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 二战日本投降后,从中国撤退,在中国留下多少日本人
二战日本投降后,大约有一百万以上的侨民和投降士兵滞留中国(有数据显示在150万左右),主要在东三省地区居多,随后几年时间陆续遣送回国,到了解放前夕,大约仍有几十万,主要滞留区域仍为东三省地区。
⑤ 投降后,中国各地有没有对投降军人和在华日本人的报复
应该是这样说,中国没有对投降的日本军人和在华日本人,进行报复!当然,民间个人的,无组织的小范围的报复行为,难以避免。但是,总体上中国在二战结束后,对日本在华的人员,可以说是以德报怨。
中国在二战结束后,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且在战争中蒙受重大损失的中国,却对战败国与战争的发动国——日本采取了迄无前例的宽大政策,中国以宽厚大度的姿态,不带歧视和报复,将近214万日本战俘与侨民遣返回国,对日本战后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根据《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受降报告书》记载,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境内的战俘与侨民多达214万。把数目如此庞大的日本战俘与侨民在短期内完全遣返回国,对于当时中国疲惫不堪的运输力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推进遣返俘侨工作,中美双方于1945年10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遣送日本俘侨的联席会议,会议制定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与日侨遣送归国计划》。该计划规定,中国战区日本官兵与侨民的遣送归归国由中国政府负责,同时还要尽量利用日方人员及少数美方人员予以协助负责中国政府与美国海军之间联络事宜。该计划还规定,除了炸药、军刀、照相机、望远镜、光学仪器、金条、银条、宝石、股票、艺术品等严禁携带外,日本官兵与侨民可以携带一件盥洗具、一件毛毯、三套冬季衣服、一件大衣、三双皮靴、三条短裤、三件衬衫、一件手提包、一件手提袋;对于携带的款项,军官可以携带500元(国民政府货币单位),士兵可以携带200元,一般侨民可以携带1000元。
日本在二战中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如果换成1937年的美元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日本侵略的战火,遍及中国22个省区,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中国却以德报怨。1907年海牙国际公约规定,交战国可以利用战俘劳动力,根据其能力进行生产恢复。作为战胜国,中国羁留日本战俘修复被其破坏了的道路、桥梁、工厂并不为过。中国政府的做法使包括日本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感到意外。
中国遣返日本战俘与侨民政策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说中国的对日政策奠定了日本战后复兴的基础并不为过。
⑥ 有多少中国抗日军民被俘虏
日军在中国先后设有各种战俘营“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
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所俘虏之日军,不过数千人。该数据若与成为日军俘虏的中国抗日军民数量相比较,尤能使后人直观体会一纯农业国抗战一极发达之工业国的艰难程度。
抗战期间,共发生22次大会战。依据日军战报,1938年俘虏中国士兵10921人,1939年俘虏24024人,1940年俘虏7351人,1941年俘虏48603人,1942年俘虏85952人,1943年俘虏86558人,1944—1945年俘虏30291人。以上1941年后的数据仅包括华北地区,总计有293745人之多。
除了来自国军、八路军等军人外,俘虏还包括县区地方游击队队员、地方独立武装、抗日游杂部队、共产党领导下的县、区、村抗日干部和民兵,以及很多有抗日嫌疑的老百姓,因此俘虏的总体数量庞大。
为收容中国俘虏,日军在各地建立了一批战俘集中营。集中营有两种,一种是临时的,如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国军俘虏被安置在战场附近的运城等地;1944年的洛阳战役后,日军将俘虏的国军,关押在西工等地。
另一种是具有一定规模、长期设立的集中营,通常位于各省重要城市,或日军主要驻地。华北方面军驻地北平,第1军驻地太原,第12军驻地济南,华北方面军直属第110师团驻地石家庄,设立了日本在中国最大的四个战俘营,日常关押人数都在5万以上。
这些俘虏大多被送到伪满洲国,从事繁重的劳役。当过伪满抚顺警察局长的柏叶勇说: “自1940年被日军俘虏后,送抚顺煤矿做苦役的中国抗日人员共4万余名”。②此外,使用战俘的地方还有阜新煤矿、辽阳煤矿、本溪煤铁公司、鞍山昭和制钢所等数十处。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每年约有10万战俘,被押至伪满洲国。如此计算,仅被安排在东北做苦工的战俘就有数十万。
综上,学者何天义的这个判断是可信的:“日军设在中国的集中营有50余个,关押战俘约50万人,加上日军在各地临时设立的俘虏收容所、留置场,足有上百个,关押战俘百万人以上。”
日军将大量中国战俘运往日本充当劳工
⑦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滞留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侨民去了哪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当时在中国尚有数百万的日军和日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战区(不包括东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侨共计200.16万余人。加上后来沈阳日侨联络总处统计的东北待遣返日俘、日侨约110万人,整个中国的日本人总数在310万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些日本人,国共双方都曾加以使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许多日本关东军战俘也积极加入解放军,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5年,我东北人民自卫军第二支队解放舒兰县城时俘虏了一批日本战俘,这些日本兵投降后开始积极协助解放军。
⑧ 日本投降后还有多少军人在中国
日本投降后还有128万军人在中国。
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总兵力是108、4万。到了1942年扩充到720余万。日军在中国总兵力基本保持在200万。1941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等26个国家对日宣战,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时候,日本在中国兵力只有100多万。
1941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40万人,其中海军约30万人,海军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国战场,而其210万陆军除40万留在本土之外,有130万在中国战场上疲于奔命,能够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有40万人。
⑨ 八年抗战共俘虏了多少日军
短史记第232期讨论“八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后,有不少读者来信希望了解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总共俘虏了多少日军。
关于日军战俘的问题,日方的数据,据冈村宁次说:投降后,“中国政府方面和共军方面(极少数)移交的俘虏,1946年5月末的数字为:陆军1212名,海军40名,商民106名,共计1358名。另外,从延安返回日本的战俘约300人,200余名俘虏死在国方战俘营中。”①以上各项数字相加共1858人。…[详细]
国民政府方面并没有公布过详细的战俘数字。据曾参与日俘管理工作的鹿地亘(日本左翼作家)说,“在1938年的台儿庄、徐州战役中听说抓住了大批俘虏,而此前在战场上几乎没有多少俘虏。在武汉战役开始后,多少见到了陆上的俘虏。”国军战报显示,台儿庄战役俘虏日军719名,第三次长沙会战俘虏日军139名,远征军俘虏日军647名,湘西会战俘虏日军247名等。②因战时宣传需要,以上数字存在一定夸大,不宜轻信。…[详细]
相比之下,通过考察中国战俘营曾关押人数,得出的结论应当更为可靠。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建立过两个俘虏收容所,第一收容所始设于陕西西安,后迁宝鸡;第二收容所最初在湖南常德,先后迁往贵州镇远、重庆巴县。1939年时,桂林、重庆曾设临时收容所(关押的战俘后来都转移至第一、第二收容所)。…[详细]
第一收容所早期关押的多为日军飞行员,他们在飞机被击落后成为俘虏。③延安也曾将部分日俘交至第一收容所,1939年交14人,1940年交2人,1941年交3人。据统计,在“收容所设立期间,先后收容俘虏五百余人” ④。…[详细]
至于第二收容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1943年7月视察时统计,共有俘虏403名,包括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以及一名俄国人。俘虏以步兵为主,大都在中国东南部被俘,原属日军第三、第六、第十三师团。国际红十字会的报告还统计:“自从1937年7月镇远收容所开始收容俘虏以来,总计收容603名俘虏,其中有约150名俘虏死亡。”⑤…[详细]
在这千余名可以确定的战俘中,级别最高者为松野荣吉,曾任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俘。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被俘虏的日军士兵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被俘虏的日军士兵
延安方面数据:八路军、新四军共俘虏日军6213名
八路军、新四军也俘虏过为数不少的日军。因皖南事变后不再向国民政府上交俘虏,故该项数据独立于国民政府之外。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八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统计,自1937年9月八路军686团参谋长陈士榘捉住第一名日军俘虏后,至1945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共俘虏日军6213人。⑥…[详细]
在战场俘虏之外,还有746名日军士兵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感召下,主动投降。按照通常的说法,1940年,主动投降的日军人数仅占当年俘虏日军的18%,1943年是48%,到1945年升至125%。…[详细]
在抗战初期,八路军除将部分日俘交给第一收容所外,主要实行释放战俘的政策。1939年2月,毛泽东等在《关于优待日军俘虏的指示》中要求:“在战斗中俘获之日军俘虏应尽量释放, 多则不超过两星期,情况许可时则当场释放,多加宣传优待。”后来因为有的日俘在放回后被杀,八路军遂改释放为教育。…[详细]
1941年5月,以教育日俘为目的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建立,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任校长。不久,晋西北等地陆续成立分校。至战争结束为止,先后有400多名日军战俘在延安学习;山东分校轮训日军俘虏200多人;华中分校曾有学员43人(日本学员31人、韩国学员12人)。⑦八路军对日俘极为优待,规定其“伙食费比较我军菜金增加一倍”“粮食供给机关尽量拨一部大米或白面等供给之”“衣服、被毯、鞋、袜应按需要从优发给”等。⑧…[详细]
八路军、新四军公布的日军俘虏中,有更多的军官。其中有姓名可循的包括日军大队长三人、中队长四人。其中,柴田茂在1945年8月12日被俘,岩崎学与山谷悦二郎在1945年12月被俘。⑨…[详细]
从以上资料来看,日方与国方的统计较为接近,而与共方数据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冈村宁次仅仅计算了被俘的日军士兵,而没有包括随军家属、役夫,以及为数不少的韩国人、台湾人和琉球人。还有一些日俘被提前释放或加入八路军,以至未被冈村宁次统计到日军战俘数中去。其二,延安方面的统计截止时间为1945年10月,不同于一般的统计截止时间(1945年8月日本投降)。⑩…[详细]
1940年元旦,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成员以日俘为主)晋察冀支部表演棒球竞赛
1940年元旦,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成员以日俘为主)晋察冀支部表演棒球竞赛
注释:
① 《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99页;②⑨胡卓然:《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西苑出版社2012年,第90、87页;③张光祖:《抗战中的大同学园》,陕西文史研究馆编《存真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④葛祥邻:《大同学园碑记》,《宝鸡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⑤杨安定:《和平村的日本俘虏》,《新学生》,1944年11月—12月;《镇远俘虏抑留所视察报告》,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B02032534600,转引自袁灿兴《康天顺与镇远第二俘虏收容所管理工作的改进》,《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第2期;⑥《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战绩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八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下)》附录,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65页;⑦肖冬:《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创办的日本工农学校》,《党的文献》2002年第6期;⑧《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关于日军俘虏优待办法的规定》(1941年9月15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07页。⑩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到1946年1月10日国共发布停战令,华北日军为固守原防而死伤失踪的人数高达9000人。见黄自进:《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第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