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女生裙子短
㈠ 为什么日本女生的裙子都那么短
现实中不那么短。大多数学校的校服裙子都是在膝盖左右,最短的距膝盖也在15cm以内(我见到过的)。但不排除自己把裙子向上卷的可能。不要被影视动慢影响。
㈡ 日本女生的裙子为什么那么短
一、日本人的确冬天穿衣少,特别是小学生,冬天还是裙子短裤,十分耐寒,这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非常怪异的行为,痛恨日本这个国家的过激人士会用一些猥琐下流的语言捏造一些完全不着边的理由来发泄自己的民族情绪,喜爱日本文化但是不甚了解的人们则只知道日本人是为了锻炼“忍耐精神”,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是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二、古代的日本地瘠民贫,物资缺乏,棉花、布匹都是奢侈品的原因,养成了若干特别的吃苦耐劳习惯,江户时代正规场合连武士阶层都是袍子下面穿裤子——看过日本电视剧《捕吏晓兰之介》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武士们飞跑时露出的光光大腿引来不少笑声,却是真实历史的反映。看来我的脑子里“日本是发达国家”这个观念先入为主了,古代的日本可不发达,他们的耐寒和《暴风骤雨》里面的“赵光腚”一样,是迫不得已的产物。
三、一个习惯养成以后,就往往难以改变,所谓“Old Things To Die Hard”,今天的日本人虽然不再缺棉花,还是保留了如此传统,特别是在学校制服这类可以规范化的地方。不过,裙子短裤过冬天也就是在日本这种气候毕竟比较温暖的地方,加上日本大部分公共场所都有空调,衣服换来换去的显然麻烦,所以大多数日本人冬天外出的时候,就是采取披上件厚大衣紧跑几步的办法,腿上,就照顾不到了。冬天日本的汽车站上,短短的裙子,瘦弱的身影,两手拎书包挡在双腿前——这是等车女孩子的标准动作。虽然她们多半围着厚厚的外套和围脖。日本的传统观点,认为腿是不需要保温的,只要上身暖和就身体健康,这个怪异的观点虽然为日本人所信服,却似乎并不科学,日本的关节炎发病率居世界前列,年纪大的日本人因此步履维艰的在街道上比比皆是,窃以为和他们这种顾上不顾下的保暖习惯大有关系。
㈢ 日本女生的裙子为什么越来越短
其实日本学校和国内规定的一样,女生的校服裙子是要求过膝的,只是很多日本女生为了漂亮才把裙子卷短。而且日本女生普遍偏矮,将裙子卷高会让整个人看起来高挑不少,所以很多日本女生都会将裙子弄得短一些。
㈣ 日本女生为什么穿这么短的裙子
日本是岛屿国家,由于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冬季也不是很冷,为穿着短衣创造了外在条件。
至于到底穿什么,就要看日本人的兴趣和社会风尚了。(也许决定权在男人呢,女为悦己者容嘛...)
㈤ 日本女生的裙子为什么这么短
你好!日本女生都穿短裙,短裙活泼大放,穿着行动自如。
女子短裙搭配的规则和要诀:
1、短裙搭配上衣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长上衣配短裙,短上衣配长裙。
2、衣料之间的搭配协调:上下装的质料最好要比较接近,如果上面穿毛衣,下面的裙子也应该是厚重质料的。
3、款式之间的搭配:上下装的式样应趋于一致 ,如果中式女外套穿西装裙显然不合适。
4、穿直筒上衣货宽下摆女式短上衣,不要套宽大的裙子。
5、颜色与款式的搭配:如果上衣是格子图案, 那么裙子最好不要是同类图案的 ,而应是单一的颜色,反之,如果裙子是花的,那么上面宜配素色衬衫。
6、清凉的吊带和短裙都属于青春系的服饰,很适合可爱的女生的穿着。而颈部的金色更是全身的亮点,这样的装束太能引人注意啦!
7、短裙本来就显得青春有活力,加上膝盖以上的日版长袜,更是显得有朝气。露肩设计的短袖可以给你增添小小的性感,让你看起来没有那么孩子气。
8、百褶的短裙有没有让你想起你的学生时代呢,经典格子的设计更是减龄的必备选择。戴上糖果色的项链吧,更能给人注重细节搭配高手的印象。
9、长过臀部的上衣罩在短裙的外面,微微露出短裙。一直是最流行的穿法。下面不管是穿牛仔裤还是彩色丝袜,都是不会出错的选择。
10、在蓬蓬的蛋糕裙里面衬上七分裤,再穿上系带高跟凉鞋,立马就能展现出你修长优美的腿部。
㈥ 日本女学生的裙子为什么那么短
因为日本女生腿短!
裙子不短的话比例会相当的难看 不信你找张图改改看看就明白了
而且日本和服是把腰带提上去的 也可以显得腿长
当然日本教育机构是不认可这种做法的 标准的校服裙子很长 比例也很难看 不过他们的管理范围只能是学校里面 出了校门就管不了了 日本女生有一种可以把裙子卷起的一种玩意 自然是放学就用 进校门就放 这一点日本和我们是一样的 校服要牺牲美学
㈦ 日本女生为什么裙子那么短
日本女生所穿的校服裙其实并不短,所以变成超短迷你裙是故意将裙子卷上去的缘故。女生们在学校上课的时候都是正常穿着,而且短裙打扮主要集中在高中
㈧ 为什么日本女学生的裙子很短
因为日本人身材普遍矮小,显得腿长
㈨ 为什么日本学校规定女孩子的裙子都那么短呢
是对、什么是错?有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
有一天,在矿矿初中二年级的英语课上,围绕〈安妮日记》这本书,同学们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在叙述他们的争论前,我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安妮日记)的基本内容。
安妮一家是德国犹太人。安妮的父亲很早就嗅觉到德国的纳粹要不利于犹太人,并
给世界制造麻烦。于是,举家迁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安妮的父亲开了家酱料
店,生意很好。但好景不长,德国纳粹终于侵犯了荷兰。安妮的父亲制造了一个逃往瑞
士的假象,然后与安妮等八人藏在酱料店的阁楼上。知道他们藏身阁楼的只有两人,一
个是安妮父亲的生意伙伴,另一个是女管家。
安妮他们就这样在阁楼上藏了数年。安妮天天写日记,把他们这种艰辛、惊险、离
奇的躲藏生活全都记了下来……
有一天,他们终于被纳粹发现,抓到集中营里,开始了非人的集中营生活。最后,
安妮死于集中营,她父亲却活了下来。她父亲找到安妮留下的日记,把它公之于众。
安妮在被抓到集中管去的前几天,她在日记里写到:“Inspite ofmany thing ,I
still believe that people own good heart。”(意译成中文:尽管发生了许多坏事,
我仍然相信人们的内心是要向善的。)
矿矿班上同学们争论的焦点,就是安妮的这段议论。
矿矿认为小女孩——安妮是对的,一般来说,人们都企图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
有一位女孩反问矿矿:“纳粹分子干的那些肮脏事情,也是对的吗?”
矿矿说:“我没有说纳粹分子干的事情是对的。我是说,纳粹分子认为他们干的事
情是对的。不然,他们可能就不会去干的。今天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对
的……”
有孩子插嘴:“怎么可能这样想?!不可能吧!”
矿矿急了:“怎么不可能?英国占领香港,在座的有哪一位认为是错了的?”
没人搭话。
矿矿得意地扫一眼班上的同学和老师,说:“有那么些日本人认为,如果日本也占
领中国到今天,中国也该跟日本差不多啦…”
矿矿看看没人说话,他继续道:“人们判断是非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在一
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在德国为什么纳粹能够那么狂热,在日本为什么‘武士道’那
么吃香?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产生于他们特定的社会基础……”
“难道就没有共同的标准吗?比如,《圣经》中的‘十诫”’,有个小女孩很激动
地站起来反驳道:“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
人的妻子;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女孩一口气把“十诫”数了出来,看
来对(圣经)还挺熟。
矿矿说:“那还有(可兰经),什么经的,孔子也有(论语》,那都是人写的。人
写的就有这样那样的角度和标准。如果从小把你关在一间屋里,不能与外界接触,只让
一个聋哑人给你送饭,你长大了会有什么是非标准?什么都没有……”
“应该以大多数人的标准为标准!”
“如果这样,那我们今天辩论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是少数。”
大部分人都支持那个女孩子,但又说不出什么太多的理由。
也有些人附和矿矿的观点,多数都是一些在天赋特殊教育计划里“混”过的男孩子。
这场针锋相对的辩论,谁也没能说服谁。眼看就要下课了,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老
师身上。读者一定认为,现在关键是看老师持什么观点?怎么评判这场辩论?
这个英语老师是我那个目空一切的儿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几位老师中的一位。她很
平静地说:“今天的辩论很好,双方都有不少很好的论点和很新的视角,也提出了不少
值得继续争论的问题。比如,矿矿提到的有些东西,我就从来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思考过。
当然,反对矿矿观点的这一方,也提出了很强的反证……
倘若你以为这位有水平的老师要指出哪一方对,哪一方错,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
美国的课堂上,凡是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如果老师一定
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话,必须要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见解。第一,老师绝对不允许
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第二,老师也绝不允许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据矿矿自己的感觉,对于这场争论,老师只是欣赏他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但
基本观点可能与对方相似。
“那老师没有表明她的观点呀?”
“爸爸,这不是你们的大学!我们都是kids(孩子),还太年轻,老师是不允许用
他们的观点来影响我们的……”
其实我也知道,在中、小学阶段,老师被要求像新闻工作者那样以“客观”、“公
正”的立场来教书。按我说呀,这才真正是“教”书。也就是说,“书”里怎么说的,
你就怎么“教”。不然,美国那名目繁多的宗教之辩,花样翻新的政党之争,诸如克林
顿的性丑闻,等等,都搬到讲台上来,孩子还受得了吗?
矿矿他们这一帮孩子就很想知道他们最佩服的亨利老师对克林顿事件的看法。他们
只知道亨利老师是共和党的成员(天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但他们始终无法从亨
利老师的嘴里掏出他的个人看法来。想说的东西,被别人“挠”到痒痒处,又不能说,
那是很痛苦的。亨利老师每每欲言又止,孩子们反而认为他有水平!
人非草木,有多少人又真正能做到三城其口的?然而,是否客观?是否公正?是否
带有太多的个人主观色彩?等等,是矿矿这帮孩子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有水平的一个重要
标志。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在读博士时,曾在班上挑起“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争论。
辩论的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但无法做到;不允许,但又有意无意地在做。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结论呢?为了能更好地阐明他们相互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一个个问题来讨论。
首先,为什么应该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美国人要过一个叫“万圣节”的节日。按中国人的说
法,应该叫“鬼节”。到了这天晚上,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各样的“鬼”或者稀奇古怪的
形象,到各家各户去“讨”糖。一边“讨”一边说:“Trioh or treat.意思是说,
“你是希望我给你来点恶作剧,还是愿意给我一点糖。”按照传统,如果主家不给糖,
这些孩子就要给你弄些恶作剧出来,诸如涂胜作的车啦,放掉轮胎气啦,甚至打烂作家
玻璃啦,等等。但是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有见过一起恶作剧,见到的只是孩子们“讨”
得的成堆的、都快够吃上一年的“战利品”。
现在儿子长大了一些,自以为已是大人,不屑(其实是不好意思)去“讨”糖了。
不然,我每年都是自告奋勇带孩子去“讨”糖的。看着一个个丑陋无比的小“鬼”,一
手拿桶或袋子,一手拿各式各样的灯,用着稚嫩的嗓音挨家挨户唱着“莲花落”式的
“Triok or treat”在“讨”糖,很是别有一番情调。
1990年,有三个学生在牛津市高中的万圣节晚会上穿了KKK党(即我们说的三K党)
那种罩住脸,只剩两只眼睛的尖头白袍。一时舆论哗然。学校处分了这三个学生。于是,
KKK 党号召其党徒到牛津市举行示威游行。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的抑恶煞、奇丑无比的
鬼都可以装扮,而KKK党在美国是一个合法的组织,为什么它的传统服装不能穿?
KKIC党游行示威这天,牛津市是空城一座。大家都出走,让他们自己闹给自己看吧!
结果,附近几所大学来了不少激进的青年,与KKK党徒发生了冲突……
我就是在这段时间,挑起“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争论的。
KKK党的宗旨是白人至上,种族仇视。难道教育工作者竟然不应该教育孩子去认识种族
仇视是错误的?!
当然,像那些有绝对的、甚至淮一答案的,诸如“地球围绕太阳转”,等等,更是
应该要教育孩子去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无法做到”呢?
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宽很宽的,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判断、价值
判断,等等等等。如果我们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首先我们要有判断的标准,
否则无法判定错与对。
但什么是标准呢?以谁的标准为标准呢?能否以老师个人的标准为标准?
由于老师个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等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标准。
共和党认为对的,民主党可能会认为是错的;基督教认为是对的,伊斯兰教可能持相反
的看法;西方文化崇尚的东西,可能又正好是东方文化反对的东西。比如,持进化论观
点的老师,相信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演变而成的。但在美国却有非常多的
老师是相信“创造论”的,他们相信人类是上帝弹指一挥间“造”出来的。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不懂美国的“国情”,我曾试图“教育”我的学生:进化论
才是正确的。但我的学生反驳说:“如果人类是猴子变的,为什么我们是人?猴子还是
猴子?为什么那么多的猴子没有变成人……”
我感到很奇怪,明明我说的就是对的嘛!怎么老师说的东西还不是最终的正确答案
呢?怎么学生还能有他们自己以为正确的答案呢?
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无法教”。
其次,很多东西是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回答的。比如,大家都认为宇宙
是无边无际的。但谁证明了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呢?因为它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是无法
证明的。然而,谁又能证明宇宙是有边有际的呢?如果空间是无垠的,那么时间呢?应
该也是无极的。但如果说时间是无极的,时间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时间没有结束,
还好接受,但时间没有开始,这又怎么说呢?因为,很多东西我们是不能以简单的“对”
或“错”来回答的,因此“无法做到”。
再其次,很多属于价值观、审美观层面上的东西是不能用“对”或“错”来回答的。
例如,一幅画,我们只能说它“美”或“丑”,而不能说它“对”或“错”。更不能以
老师的审美观来作为判断“对”与“错”的标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把“自己认为美
的学生也认为美”就绝对地判断为是对的;老师也不能将“自己认为美的学生认为丑”
就绝对地判断为是错的。所以说“无法做到”。
为什么说不允许呢?
实际上,上述“无法做到”的理由,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不允许”的道理。举
个例子,如果老师以个人的标准为标准去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信仰伊
斯兰教的学生在信仰基督教的老师的课堂里,就会“一错百错”。
“无法做到”是教育工作者从自己主观的角度看问题;而“不允许”是客观的外在
政策所限制。
既然不允许,为什么又有意无意地在做呢?这里有概念混淆的原因,也有教育工作
者们“身不由己”的原因。
首先谈概念混淆的原因。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育”这个概念下的定义,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培
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
的过程”。另一个是“用道理说服人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实际上,第一个含义可以看作“教育”的广义概念,第二个是狭义的概念。
当我们在讨论“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争论时,我们所说的
“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概念。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
对、什么是错?”的现实工作中,往往用的是狭义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讨论教育工作者“身不由己”的原因。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生活在尘世间的凡人,其个人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宗教信
仰、政治理念等背景因素或基础因素必然顽强地通过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审美观等等方面折射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性”
是相对的一样,教育工作者的“客观性”也是相对的。
老师个人的观点或观念总是要顽强地表现出来的。
要不然,矿矿怎么会有“对于这场争论,老师只是欣赏我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但基本观点可能与对方相似”这个感觉呢?尽管老师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意见和看
法没有表达过哪怕只言片语。但老师的表情、眼神,甚至肢体语言都在传达着一定的信
息。
令矿矿一伙同伴们佩服的是,这位英语老师既没有利用她的特殊地位来干预辩论,
也没有企图影响其他小朋友的观点。
当然,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
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
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
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是很难避免不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的,甚至也很
难避免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个人的观点来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比如,老师在
评判学生的演讲或辩论时,除了评价演讲或辩论的技巧以外,很难说老师不会下意识地,
或者甚至是有意地用自己的观点来评判学生演讲或辩论的内容和观点。
另外,尽管老师可以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并不影响学生作出自己的判
断……”,但只要表明是老师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学生的年
龄成反比:学生的年龄愈小,这种影响愈大。
所以说,尽管学校规定不能这样做,但老师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在教育孩子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总之,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方面。
所谓“真”就是真实的事实,或者是能够被加以证实的科学知识;所谓“善”就是
道德观念中那些善良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所谓“美”就是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中那些
值得人们去追求或去欣赏的东西。
关于“真”的内容,诸如水的分子式、勾股定理、叶绿素的作用等等,这些可以通
过一定手段反复证实的东西,老师应该教育孩子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至于“善”和“美”的内容,老师应该尽量客观地去传授给学生,学生怎么会理解
和接受这些“善”和“美”,那是学生的内因怎么起作用的问题。比如,中国文化的
“敬老”属于道德观念,这是不是“善”?或者关于审美观念,中国山水国画是不是
“美”?老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地把有关内容和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应带着偏
见去介绍这些内容。甚至老师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但不能以此作为“对”或“错”
的评判标准。
关于“真”方面的内容,因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去反复证实的,因此怎么
去教学生,不存在争辩的余地。
关键是“善”与“美”的内容,由于没有客观的统一评判标准,老师又不允许以自
己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作为评判“对”或“错”的标准,因此最难处理,但也最容易体现
老师的水平。
问题是能不能因为“善”与“美”的多元化,学生就可以为所欲为呢?学生能做什
么,不能做什么,是不是有规定呢?
规定是有的,而且很严格。有些事情,只能动“口”不能动“手”,有些方面,连
“口”都不能动。
什么衣服美?什么衣服不美?可以争论。但什么衣服可以穿来学校?什么不可以?
不能因为审美观点的多元化,而允许孩子们穿任意一种他们认为美的衣服来学校。比如,
矿矿的学校就规定:有洞洞的衣服不能穿来学校。当然,KKK党的白施更是不能穿来的。
这是动口不动手。
种族诋毁,人格侮辱,等等,这是连“口”都不能动的。
归根结底,“真”方面的内容,没有争论余地;校规也没有争论余地。其余的,老
师要客观、公正地教给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作为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的校园里,没有观点的对错,只有观点的不同,于是’;才有
师生间平等的争论。“没商厦”的“天条”
尽管在美国的校园里,允许五花八门的观点存在,但是,学生每天必须宣誓,而且
人手一册校规。这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没商量”的“天条”。
了解美国学生的誓词,了解美国学校的校规,对读者来说,将是非常有趣,也是非
常有意义的。因此,我把他们摘要翻译并加以适当评点,以飨读者:
誓词的大意:
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以及在上帝护佑下的,不可分割的,给所有人
带来自由和正义的共和国。(这个誓词是很庄严的。每一天,中、小学学生都进行宣誓,
而且不管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什么国籍,都得宣誓,哪怕只是前南自语。但大学生不用
宣誓。据说是因为中、小学生就读的公立学校的费用是来自纳税人的钱,所以必须宣誓
忠于国家。这个理由似乎有点勉强。)
下面是节译的矿矿学校的校规:
出勤
根据州的法律,没有获得到家长或监护人批准的合法的理由,学生需按要求到校。
过多的缺席可能会妨害功课的圆满完成。
如学生缺勤,家长或监护人应在上午7:30一10:00之间给学校挂电话。(允许先
斩后奏。)
学生在上课后两小时才到校,或提前两小时离校,均算缺勤半天,并必须要得到家
长的同意。缺勤少于两小时的,也将记录备案。
学生因任何理由需提前离校的,必须在第一节课前呈交家长的注明提前离校的理由
和时间的字条到校办公室,并必须得到校长助理的批准。离校前,担负此责任的大人必
须到校办公室签字,才能领走孩子。(缺勤可以电话通知,但提前离校则必须要写条子,
而且大人要到办公室“面试”,因为孩子是从学校走的,学校怕负“丢失孩子”的责
任。)
补作业和补考
有合法理由缺勤的学生,每缺一天课可以有一天时间补做作业或补考。如果在缺勤
前已宣布的作业、小考、或测验,学生在返校后有责任补做。因无故旷课而耽误的作业
或考试,将不能补做,成绩为F。
如果学生需离校外出(有的家长自己出差,也带上孩子旅游),必须依下列步骤进
行:
1.缺勤前三天,必须将有家长签字和注明请假天数的请假条交到校办公室。
2.学生有责任去拿到作业,并在缺勤期间完成。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在归校那天
呈交作业。如果学生在离校时不能提前拿到作业,该学生每缺一天课可以有一天时间补
做。
未完成的作业或考试成绩将记录在期中或期末的成绩报告单上。补做或补考必须在
学年结束前两周内完成。未完成的作业或考试成绩将不会在学年结束时评分。
迟到
罚早到校或罚晚离校
老师可以有各种理由罚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不完成作业,未带来课堂需要的
材料,迟到,或违背校规,等等,都可成为被罚的理由。另外,学生可以被罚在早上7:
30到校,或者星期六上午9:00一12:oo到校学习。交通工具由家长自理。(此节的标
题是英文单词Detention,但由于中国没有罚早到校的情况,故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
只好把标题弄得很长。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实际上是惩罚家长,因为家长不但得自己
开车提前送孩子到校,或到校接孩子回家;而且如果要4:co到校接孩子,还得向自己
单位的老板请假于3:oo或3:3o提前离开工作岗位。家长有压力,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
压力了。美国学校星期六不上课,罚星期六上午上课,恐怕是许多美国孩子感到最痛苦
的事。)
自助餐厅
自助餐厅每天提供调配良好的热午餐。(调配良好的营养。热量分配、口味调换
等。)每个学生必须买午餐或从家里自带午餐来学校,另加的食品需付很少的钱。所有
的食品或小吃只能在自助餐厅里吃。玻璃器皿不允许带来学校。(担心成为打架的武
器。)从饭店购买的食物和饮料是不允许的。(这条的理由不明确。)
老师在规定的时间把学生带到自助餐厅,并在30分钟后把他们带回教室。在自助餐
厅里用午餐时,学生必须保持坐的姿势。学生需有良好的举止并保持自助餐厅的清洁。
在午餐期间,所有的学生——不管你吃还是不吃午餐,都得到自助餐厅去,并一直
要待到午餐的时间结束。
(中、小学的自助餐厅,一般只在品种上可“自助”,在数量上却是由餐厅工人控
制的。但大学的自助餐厅却是完全“自助”的。主要是怕中、小学生浪费。有句话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里,家庭年收入低于两万美元的,可以申请免费午餐。)
嚼泡泡糖
在学校的建筑物内嚼泡泡糖,会带来不少问题,因此学生被要求不在校车上或学校
建筑物内嚼泡泡糖。理由如下:
1.需要许多时间去清理地板上和教学用具上的泡泡糖。
2.许多衣物因坐在或靠在泡泡糖上而被毁坏。
3.粘在课桌上或椅子上的泡泡糖很容易传播病菌。
4.很容易造成课堂上的精力不集中。
(我在国内读小学时,看到有人曾将俗称“巴麻油”的沥青搓成若干小小珠粒扔到
一位男同学的头上,结果第二天,该男同学来校时,成了个光头。家长告到学校来,说
是头发全粗了,洗不得、流不得。教导主任来班上追查,没有人承认。我想,好在没扔
到女同学头上……鉴于此,上述理由似还应加上一条:“可破坏同学的美发。”嚼泡泡
糖看似小事,为了服众,学校才不厌其烦地列了不少理由。据说,新加坡全国都禁嚼泡
泡糖。)
糖果
糖果和小吃只能在午餐的30分钟时间内在自助餐厅里吃。学生不允许带糖果或小吃
来学校出售。(平时是有不少小朋友在人多聚会的场合出售糖果和小吃。其实,在学校
里,“地下工作者”私底下出售恐怕也还是有的,如果没有卖的,何来禁卖一说呢?)
权利和义务
学生的义务:
一注重校规,尊重校规。
一接受和承认校长、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领导和权威。
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
一准时到课堂上课。(因实行走课制,没有固定班级,更需自觉纪律。)
一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中。
一有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
一完成作业。
一尊重他人和他人的财产,赔偿损坏或偷盗他人财产导致的损失。
一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
学生的权利:
一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
一作为一个个人而得到公平的对待。
一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一如果有违犯纪律的问题,应被事先警告通知。(也就是说,只能处理再犯,不能
处理初犯。)
一参加课外活动。
(在标题里先提权利,再到义务,但在列出实际内容时,却先提义务,再列权利。
而且,义务多于权利。虽然,权利才列了五条,但在法制社会长大的孩子却很会充分利
用他们的权利。我在“要不要惩罚孩子”一章里,提到矿矿不服自然科学课的老师的处
罚,其中一条理由就是,校规里规定的学生的权利的第4条,“如果有违犯纪律的问题,
应被事先警告通知。”老师没有警告就给他处罚,他认为是老师违反了校规,因而敢闹
到校长助理那里。)
体育
(略)
校车
校车是提供给所有学生的,每位司机都要负责管理车上学生的行为。如学生行为失
当,将会失掉乘车的权利。
由于学校附近交通繁忙危险,只有在得到家长或监护人的文字允许后,才能步行来
校。
校车安全规章
1.学生需要在校车规定的到达时间之前至少5分钟到指定的地点等车。他们必须在
离开车辆行驶的安全之处,及校车停车的10英尺外等车。
2.学生在等车的地点要互相尊重,要相互爱护各自的财产,要爱护等车点周围的
财产。(为了有效地接送孩子,邻里数家的孩子要到某一地点去等校车。为了避免孩子
们你弄我家的围栏,我搞你家的草地,故有“相互爱护各自的财产”此条。)
3.学生必须按次序上车并径直走到安排好的位子。他们必须坐在座位上,脸朝前,
并保持过道的清洁。
4.学生必须遵守校规,尊重和服从司机。
5.在整个行车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安静。
6.除了医疗原因以外,学生在校车上不允许吃东西、喝东西或嚼泡泡糖。
7.学生禁止在车内丢东西或往下扔东西,并必须保持整个身体在车内。(伸手、
伸头出窗外都是违章的。)
8.学生只允许带适当的、安全的,并能放于两腿间的东西上车。
9.学生只能在指定的地点上下车,除非得到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批准,否则就
会错过指定的校车。学生下车后必须直接走到自己住家的那边街道去。(校车一停下并
亮出“停车牌”,所有车辆包括对面来车都得停下,直到校车司机看到下车的孩子已走
到安全地带,收回“停车牌”,其他车辆才能开动。若有急事或上班,那是最怕跟着校
车的啦,走不到三五家又停一停,那真能急死人!如果校车司机认为任何其他车辆行驶
不规矩,只要记下车牌号,一个电话到警察局,准挨抓。)
违犯上述规定的学生,将根据校规给以惩罚,包括让他暂停使用校车。
电话
办公室的电话只能用于公务,学生只有在得到办公室人员的允许后才能使用。在大
厅上的付款电话是给学生课后用的。
课本
所有课本均由教育董事会提供,学生不需付任何费用。但学生将要担负过度损坏书
本的责任。丢失新书,罚款100%;丢失已用一年的课本,罚款70%;至于用了三、四
或五年的书,罚款50%。
倘若需要教科书的辅助练习册的话,学生需承担费用,这些教科书的辅助练习册就
成为学生自己的财物了。
(美国没有全国统编教材,各家出版社自行印发,由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