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有汉字
A. 为什么日语里有那么多汉字
日语里有中文字是因为日语来源于汉字。
在古代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 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 变成假名。
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日语基本信息
一、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由中国东北的渤海国和朝鲜等地被传入日本。
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其近代化及工业化进程,大量的欧美词汇随着工业革命成果及启蒙运动思想一同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此外亦有德文和法文)。
又由日本人重新组合成大量现代日语词汇并被传到邻近的中韩两国,因此被汉语采用,如电话、干部、共产党、社会主义、机器、生产、经济、教育、军事、列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英语、航空母舰等等。
二、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
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
B. 日本字为什么有这么多和中国汉字一样
因为汉字在古代传入日本,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从公元前后开始,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文明,以强大的辐射力量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
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一样,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的象征符号。此后日本在仿制铜镜时,也开始仿制汉字铭文。
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着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
(2)日本为什么有汉字扩展阅读:
在古代,汉字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并制定了日本新字体;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文化圈——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C. 日本文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字
因为日本文字是汉字传入于日本的。
历史:
汉字传入于日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弥生时代中期后半)。考古学家在当时的墓葬中发掘出西汉时制造的直径为7.4厘米的连弧文镜,上有铭文“久不相见,长毋相忘”,同时还发现了王莽新政时传入的“货泉”、“货布”等刻有汉字的货币。
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隋书》中记载倭国“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确认了这一观点。汉字是随佛教经朝鲜半岛正式传入日本的。虽然具体传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汉籍最早在五世纪初流入日本。
汉字并非由中国本土直接进入日本的,而是通过日本所谓渡来人或称归化人(即朝鲜与中国来到日本的侨民)带入的。应神十五年(404年)百济国(朝鲜半岛一国家)派阿直岐赴倭教太子菟道稚郎子汉文,次年王仁来日本,成为太子师傅。这说明当时社会上层已注重汉字、汉文的学习。
(3)日本为什么有汉字扩展阅读
日本文字的演变:
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着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而后者则系外来传入之音。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
日本自海禁开放与欧美交通往来后,日本语言中复混有许多外来语(日人称为“舶来语”),早在公元1866年则有前岛密(日本邮政制度创始人),其人发表所谓“废止汉字意见书”,倡导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汉字,其后彼自由民权论大师福泽谕吉亦在1873年发表“文字之教”一文,主张不用生僻的汉字把常用汉字限制为两三千字,为政府当局所采用。
迨及昭和五年(1930年)前后时,富有急进的教育家高唱“禁用汉文,废止汉字”,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有主张“废止汉字,改用罗马字”,如盟军总司令部(CHQ )所聘请的教育使节团亦曾建议日本政府限制汉字之使用,俾能使有更多时间以学习其它分野的事物,以提升教育效果。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议,规定在国民义务教育期间的教育汉字为八百五十字。
现有状况:
自前岛密逾1866年提倡废止汉字到今年将近130 年,百余年来汉字仍未在日文中废掉,后来鉴于 850字的教育汉字无法用以表达日常的文章,日本政府遂发表“常用汉字表”,规定常用汉字1850字,但日本的国语审议会后来又建议改为常用汉字1945字,由此可见汉字目前在日本还有其根深蒂固的力量。
D. 为什么日本的文字里面会有中文
原因:汉字传入日本
从公元前后开始,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文明,以强大的辐射力量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
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一样,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的象征符号。
据日本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等载,应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论语》、《千字文》等汉文书籍传入日本。尤其是在公元世纪,有大批懂汉文的朝鲜人渡海到达日本,大大推动了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日本历史上,由于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据统计,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由于汉字在日本的长期使用及其深远影响,即使假名创制以后,日文中仍无法排斥汉字,假借汉字仍与假名混合使用。
(4)日本为什么有汉字扩展阅读:
关于汉字何时传入日本,当在正史记载汉字之传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记载汉字汉学之正式传入日本者,当为应神天皇之世(约当公元三世纪末叶,即二四八年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
自汉字输入日本后,历经岁月,迨至八世纪中叶,日人始用汉字楷书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为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当时称汉字为男文字,而称假名为女文字。日本学者有谓吉备真备作片假名,弘法大师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凭信,充其量或由他们两人集其大成而已。
E. 日本为什么保留了汉字
我第一次来日本时,花了几个小时研究带假名的假名,假名是日本的本地语音字母。我认为这将使我能够阅读标志,地图和其他重要的旅行证件。最后,我无法阅读任何东西。
汉字可以说是日语书写系统中最突出的部分。优雅的人物,最初是从中国的改编,弥补了大多数,你会看到写在书籍和杂志日本,对标志,并用手。为了充分理解日语和文化,了解汉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指南可帮助您入门。
我们将介绍汉字的历史,汉字如何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特征。最后,了解日本人如何学习汉字,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什么是汉字字母?
汉字是与日语一起使用的汉字。实际上,汉字这个字面意思是“汉字”。
尽管有普遍的看法,但汉字不仅仅是单词的图片。它们代表语素,音节,它们包含含义,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单词。结果,即使发音和词源完全不同,它们也可以轻松地在日语中用于相同的单词。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学校这个词。在中文中,这个单词是xuéxiào,上面写着字符学校。“学”(Xué)是指学习的语素,而“校”(xiào)是指“学校”的语素。日语和中文没有任何关系,日语中的“学校”一词完全不同:gakkō。但是,在汉字中,gakkō与xuéxiào的中文写法完全相同:学校。
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示例。基本名词很容易用汉字音译,但是动词,质点和其他语法概念变得更加复杂。尤其如此,因为中文是一种分析能力很强的语言,这意味着它在语法上不是很复杂。另一方面,日语很复杂。例如,日语有动词变位,而中文没有。
因此,日语无法完全用汉字表达自己。日语还使用日本独有的假名假名假名。从理论上讲,所有日语单词都可以完全不用假名用假名书写。但是,日文汉字的悠久传统使其成为主要的书写系统。假名只是对它的补充,可以为尚不知道汉字的孩子写日语的某些语法方面,新单词或课本。
日本人为什么采用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书写系统。由于日本处于远古时代的影响范围之内,因此采用汉字形式的汉字是有道理的。
有证据表明,日本进口的商品最早在公元一世纪就刻有汉字,但他们可能根本听不懂。用汉字写的日文文本可以追溯到5世纪,但是即使那样,它们也很可能是由官员用中文双语写成的,而不是用汉字写成的日语。
看来中国人终于在7世纪被日本人使用。这也是日语注音假名发展为中文字符的简化形式的时候。
日本人如何学习汉字?
日本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汉字。这涉及学习读写复杂字符。尽管他们从拼音字母假名开始,但最终他们开始学习所有具有其知识水平的字符的科目。通常,当孩子第一次开始学习汉字时,他们可能会与假名语音字符和汉字并排学习文本以查看音译。
到六年级时,日本政府要求学生知道1,026个字符的列表,称为kyōiku汉字。课程通常按年份细分,一年级约80个,二年级160个,三年级200个,第四年200个,第五年185个,第六年181个。
在任何年龄学习汉字都主要涉及背诵。有时,字符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可能会帮助人们记忆。例如,水(mizu)的字符是水,冰(kōri)的字符是冰。如您所见,它们非常相似,反映了冰与水之间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情境学习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并且在日本学校中大量使用。尽管学生确实使用抽认卡来死记硬背角色,但在虚构故事或科学书籍等其他文本中查看其上下文也同样重要。
您需要学习日文汉字吗?
语言是交流的首要手段。人类早在发展成单词之前就使用语言,直到最近,大多数人还从未学会过读写方法。就是说,不学习汉字就可以学习日语,就像不学习字母就可以学习英语一样。
但是,任何想全面了解日语的人都需要花费时间,至少要对基本的汉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方面,中文词汇,onyomi和kunyomi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意味着,如果您知道与之相伴的汉字,则可以更轻松地理解词汇及其上下文的用法。
不过,更重要的是,与日本社会的任何重大互动都需要汉字。日本的英语很少,因此能够阅读日文对于四处走走,阅读标志和指示是必不可少的。读日语意味着读汉字。因此,拿出您的抽认卡,然后开始工作。
F. 为什么日本也有那么多和他们中文一样的字
很早以前,日本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国家。据我国《汉书》记载,公元
前57年后汉光武帝赐给倭国(现在的日本)的奴国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字样的金印,
从那时起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制铁技术等传到日本,汉字也随之传入了日本。到我国的
隋唐时代(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时期)即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日本先后派出了22次
遣隋史和遣唐史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这些遣隋史和遣唐史,汉字大量地传入日本。
最初他们是把汉字作为音符来使用的,即用汉字来注音,如:当时日语中代表“我”
意义的词为四个音,他们就用发音相近的四个汉字来表达,即为“和多久志”,(当时传
到日本的汉字的读音为各地方言),就是说当时日本人如果要把代表“我”意义的词用文
字表达出来,就必须记住“和多久志”四个汉字。因为汉字写法非常复杂,使用起来相当
不便,公元9世纪(中国北宋初期),日本人采用简化的办法,模仿汉字草体创造了平假
名,切取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
G. 日本为什么有汉字
三国时代,汉字传入日本,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在唐朝的时候,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由中国东北的渤海国和朝鲜等地被传入日本。
(7)日本为什么有汉字扩展阅读:
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
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同样敬语发达的语言还有藏语、朝鲜语、蒙古语等。
日语和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受汉语影响很大,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因此使日语的语言学归属变得十分复杂。语言学家对于日语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见。
H. 为什么有些日本人的名字是中文
日本人名字基本都是用汉字写的.现在也有夹杂平假名的.格式为姓+名,姓一般是一至五个字,名没有固定规定,所以日本人名字字数都很多,名字一般都发训读,就是说,这个字的意思用日本本民族语言的词语发音,所以根本听不出和汉语音有什么相同
韩国人名字基本都是用韩文书写,在正规场合才用汉字.格式为姓+名,姓一般都为一个字,也有少数复姓存在,名为一到两个字,很汉族人的习惯一样,发音都是按音读,也就是按照汉语音发音.所以和汉语几乎相同,原因是韩国人起名字的时候都是找懂汉语的人来起,名字即用汉字的意思又用汉字的音也有相对应的汉字.但是现代韩国要求民族文化独立,所以取消了汉字写法,都用韩字代替,所以你是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字的.
例:日本人:织田信长(ODA NOBUNAGA)丰臣秀吉(TOYOTOMI HITEYOXI)和汉语音差异很大,而且一般音节数也多
韩国人:安在旭(AN TSE UK)苏志燮(SO JI OB)等,有些汉语音和现在不大一样,但是是用的古代汉语音,所以还是音读的
日本人名字翻译一般就是直译把汉字写法拿过来,所以一般你知道的日本人在日语里还是那么写的,除了变成日本繁体字.而你知道的韩国人名字却不一定正确,因为翻译韩国人名字的时候是按汉语音翻译的,而和他起名字时候的本字不一定相同,本字只有他自己知道,除非他透露,否则翻译只能音译,大多数知名的人都是本字翻译过来的,比如韩国总统:金大中,李承晚.而有些艺人比如:李贞贤就有人翻译为李在显,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I. 为什么日本字中还有简体字
日本文字 是“中国草书”的 演变,
草书 即 “繁体字”的 简写 方式。
日本古代并没有自己的文字,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汉字通过朝鲜传人日本,并被接受作为记录日语的文字。尽管后来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假名,有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汉字在日本文字中仍占主导地位。进入明治时代前后,日本人有感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他们要急起直追。日本的一些文学家在研究了西方文字以后,认为日本文字有很多的缺点,特别是汉字难学难记有必要加以改革。从此,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现在,各种意见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全废汉字论,现限制汉字论,拥护汉字论。日本政府便开始实行限制汉字的国语政策。但是奇怪的是日语中的汉字并没有因此而逐渐衰退`消亡,相反还在逐渐地增加`复活。
首先,是纵剖面的研究,即从事历史方面的探索。拒史籍接着记载的材料分析,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基础文字,日本是从交通方便的古代朝鲜和中国引进汉字的,并利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方法,利用汉字创造了万叶假名和假名,使汉字成了不同语言体系的日语的载体。
其次,是横切面的研究,即理论学说方面的探索。我们以汉语中的古音为标准,对现代日语汉字音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得出的结论是:一,日语汉字音主要吴音与汉音两种,吴音的母胎音是隋唐时期的汉字音。二,形成吴音与汉音两种体系的原因主要是,吴音是伴随着佛教文化传人日本的,是在佛教界人士的坚持下,得以保存和坚持下来的。汉音是伴随着儒教文化传入日本的,它得到日本朝廷的大力提倡,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了吴`汉两音并存的独特现象。三,吴音和汉音无论是在声母系统还是韵母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日本在引进汉字音时,是根据日语音韵的特点,有所取舍,有所改造的。我们通过对日本国字这一现象的观察,认为日本人的祖先不但接受了汉字作为本国的文字,而且为了能适应记录日语的需要,创造了汉字体文字——日本国字,由于这些字的造字方法深受中国会意造字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的日本国字是会意,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的国字有的消亡了,有的保留了下来。同时,日本还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主要采用限制汉字数量的方法,以假名代替汉字,从而达到限制汉字数量的目的,是日本整理与规范汉字的最大特色。
第三,从实用范围考察。日本从1923年开始实行限制汉字的政策,至今,汉字在日本现代社会中使用的状况究竟如何?得出的结论是在明治与大正时期,用汉字记录的新词语约占80%以上,占压倒多数,进入昭和时期,汉字记录的新词语约占50%,用假名记录的新词语约占40%,发生这种逆转,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在专业用语方面,汉字的占有率也是相当高的,其中汉字占有率最高的是逻辑学占88%,最低是化学占48.2%,化学在23个学科中是唯一的汉字占有率低于一半的学科。我们考察了日本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日本的人名`地名的饿主要的物质材料,用汉字书写的人名`地名占95%以上。依靠汉字,日本的人名`地名在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运载`传播的工具和角色,向后人传递着日本各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通过日本人名的用字,我们还可以看到中日两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事实。还有通过对日本的报纸`杂志`公用文`书信使用汉字的现状的考察,我们得出如报纸和公用文在限制汉字方面比较坚决,用字较规范,而杂志和书信在用字方面却比较灵活,个人色彩比较浓重。再如,在同样的字数内,报纸的汉字占有率比杂志高,这是因为报纸的版面少,而汉字能反映较大的信息量等第。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分析和考察,我们得出结论是只要日本的政治`经济态势不发生根本转变,那么汉字在日本就不会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汉字在日本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是用汉字载录的,废弃汉字,等于切断历史,使日本人与他们的传统文化隔绝。再说,汉字跟儒教有关,跟忠君爱国有关,废了汉字可以动摇日本的国体。二,日语中的同音词太多,据统计,日语的同音词约占日语词汇的36.4%,同样的读音,往往可以理解成为几十个不同的意思。如果不用汉字书写,就会混淆不清,就会发生误会。三,汉字市是具有音`形`义的表意文字,它在日语中作为表意文字使用起来,极为简洁精密,有时只从字形或字义就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它是汉字文化的精华。四,汉字在创造新词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性,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作为日语词汇的构词成份,据统计,在现代日语中,汉语词汇约占47.5%,几乎达到日语总词汇的一半。五,汉字一旦熟识以后,脑神经马上会起闪电式的反射作用而得其意义,拼音文字因为不能形义结合,必须经大脑转驳而生反应作用,才能知其意义。如日本交通部曾一度废弃汉字而改用拼音地名,后来经常出错,在不得已之下又恢复了汉字地名,这就是现实生活中证明汉字不可废弃的例子。
在日本社会中,知道汉字,尤其是清楚古代`近代汉字的人,
日本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也有日本人自造的汉字,但为数甚少(如 働“はたらく”、峠“とうげ”等)。自1945年以后,繁难汉字逐渐被淘汰。
中日两国汉字字型,一向大致相同。20世纪以后各自向简体转化,产生一些差异。但也有自然地采用相同简体字的情况.例如:
字型相同的:"虫" "号" "壮" "声" "乱" "国" "回" "尽" "旧" "体"等等
字型不同的:<日本>単 帰 难 鉄 図 桜
<中国> 单 归 难 铁 图 樱
等等
J. 日本为何用中文字!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文字种类
和语---日本传统的语言。
日本长期生活在海中的岛屿上, 与大陆的来往比较困难,所以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个时期形成和使用 的语言称之谓“和语”。在5世纪前后,开始有汉字由中国传入。初期把日语全用汉字记录, 但由于实在不方便,就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把原有的和语与汉字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和语文字”。
如把“海水”、“河水”的“水”叫作“みず”,就把“水”字读 作“みず”,意思就是水。汉字的这样的读法叫“训読み(くんよみ)”。一般情况下,当 见到单个汉字时都读训读。如“间ーーあいだ”、“类ーーたぐい”、“女ーーおんな”等 等。在两个以上汉字组合在一起时,情况就很复杂,以后再谈这个问题。
汉语---从中国传去的语言。
在上述情况的同时,由于中国话把 水”读作“shui”,也在日语中新组织的词汇中读作“すい”,如“水蒸気(すいじょうき)”、 “断水(だんすい)”等等。
从中国传去了文字后,日本的词汇就极为丰富起来,现在汉语词汇在日语中是基础词汇。后来也有一些又传回了中国。借用中国读音和意思形成的词汇,其读法叫 作“音読み(おんよみ)”,我们听起来又像又不像,有的让我们联想到广东话或者福建话。和中国话最像的是“图书馆”,日语说成“としょかん”(toshokan)。当然还有差别比较大的, 如“学校”日语说成“がっこう”;“文化”日语说成“ぶんか”。但是总有点相近的地方。
外来语---从西方传去的语言。
在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后半期,西方文化 也开始传入日本。初期,他们把每个词汇都翻译成日语,但由于数量很多,就渐渐感到来不及翻 译了。于是直接把其声音用日本人能接受的声音改变后,用片假名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外来语。 如“绿色”这个词,英语是“green”,日语外来语说成“グリーン”。因此,很多情况下,一个 意思可用多种词汇表示,就“绿色”来说,和语--“みどり”,汉语--“りょくしょく”,外来 语--“グリーン”。特别是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在日本的渗透,以及世界科学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外来语占领了日本的语言世界。
现在如果不懂日本外来语,可以说在日本听不懂、看不懂, 寸步难行。在学习日语时,外来语词典成为必备的工具书;如果从事某些专业,那么该专业的外 来语工具书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国话中有一部分食品名称,是以外来语形式传到日本的。如: “饺子--ギョウザ”、“烧卖--シューマイ”、“馄饨--ワンタン”、“叉烧--チャーシュー”、 “皮蛋--ピータン”等等,从声音上还保留着中国话的特点。当然入乡随俗,有的食品和中国传统 的有了些变化,如他们说的“ギョウザ”,就单指“煎饺子--锅贴”,中国人一般吃的水饺就很难 看到的。
创造语--外来的词汇经加工后的语言。
首先创造了一些中国没有的汉字, 这是和他们的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如:“田”字在中国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地块。由于在日本主 要是种植稻米,在日本“田”就代表了水田。于是为了表示区别于水田的旱田,创造了“畠”和?畑?, 读作“はたけ”。再则,日本丘陵地带很多,除了海边以外,到什么地方都得翻越山岭。于是把山路 上最高的地方叫作“とうげ”,创造了汉字?峠?。看这个字,有“山”、“上”、“下”。把翻一道 山岭的辛苦全表现在字上了。其他还有“辻(つじ)”是“十字路口”的意思,“込む(こむ)”是“拥挤”的意思。 在应用外来语方面也有很大发展。首先简化词汇。如“高楼”英语是“building”,日语 称“ビルディング”,但一般只称“ビル”,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其次,在简化后再组合。 如:“文字处理机”英语是“word processor”,日语一般称为“ワープロ”,是把两个单词的前2 个音组合在一起了。这样的例子还有“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称作“パソコン”, “空调”(air conditioner)称作“エアコン”等等。再次,在外来语的后面加“する、る”构成动词, 加上“だ、な”构成形容动词等,也丰富了词汇。如:“サボる”是“怠工、偷懒”之意,是由法 语“sabotage”(怠工)“サボタージュ”变化而来。“ユニーク”是英语“unique”(独特)变化而 来,但在使用时经常是“ユニークな”“ユニークだ”用来表示有个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