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怎么走向民主的

日本怎么走向民主的

发布时间: 2022-04-24 07:12:28

A. 为什么日本是民主国家国会议员大多由政治世家担任

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前是以西边的国家为榜样。但是,后来西边国家裹足不前让日本失去了目标和榜样。造成了欧美列强对日本进行商端口开放,特别是美国。日本发现国家将被瓜分,就开始了向西方国家学习政治,文化,军事。不再将日本列为东方国家,而是西方民主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强国。

B. 二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的内因和外因

1.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美国向日本推荐美式民主。这是外部原因。 2.二战后,日本国内受战争的影响,到处一片废虚,为了重建家园,日本政府采取对内宽松的鼓励性政策,很多方面,搞民意调查,听取民意,提高了日本重建家园的积级性。

C. 美国如何帮助日本和德国成为民主国家

成为民主国家主要是靠国家人民的内在动力, 外在力量只起比较小的作用。
德国本来就是一个中西欧国家,不单接受西方的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 在一次大战之前,德国跟西欧国家在人文上没什么大的差别。在二战后只是重新回归民主国家的成员,谈不上是新加入的成员。 至于日本,确确实实是新加入的成员。 听过福泽谕吉这个名字不? 是日本的思想改革家。提出了脱亚入欧。 日元一万元面额上的那个头像就是他。日本之所以作为唯一一个成功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就于因为这样的一批人提出了要认真学习欧洲文化, 又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支持。 所以才成功的。 如果我们某个领导要提出脱中入美的话, 绝对的要下台,还要被草根阶层骂死。
日本成功进入民主发达国家,正是因为从上层到底层都很虚心地接受西方的文化, 而不是想我们的某些人一样,提出“中学西用”这种半吊子主张。 只想学西方的技术,而不想学他们的文化。其实西方的技术是很容易学的,还可以花钱买, 现在连北韩都可以生产核武器, 文化思想观念这些不要钱的却很难学。
当然,本人认为日本人虽然学得很虚心,但因为文化底蕴还没有完全改过来,所以有些地方也是只学了皮毛,但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 这个从他们在议会里大打出手就可以看出来。

D. 近代日本是如何向西方学习,走上图强之路的

日本是近代以来东亚第一个霸主,也是在亚洲地区被称为列强的国家,日本并不是从开始就如此强大且具有野心。说到根子上,日本的开国其实比清王朝更晚,但是日本却有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废除旧制度,在巩固国内统治以后向西方学习。

当时的日本学者确实对这三者民主的宪法颇有感悟,日本国务大臣的伊藤博文的激烈反对。认为在实际政治生活当中,日本应该效仿普鲁士的宪法思想,而非一味的追求完善。伊藤博文曾说,青年书生读西洋书籍以及理论为万古不移之定论,乃浅薄之论,不过是凭空创造。

后伊藤博文在1882年赴欧洲考察普鲁士的宪政成就。日本国内的民主运动也进一步曲折发展。明治政府所要达到的君民共主,出现了执行和发展上的偏差,民主运动声浪越来越高,引起了政府和伊藤博文的警惕。对于普鲁士的道路,明治政府就显得更为迫切的学习和引进,主张将日本国内民众的个人主体性进行消解,民众参政和选举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而呈现了一种悖论。通过普鲁士的模式,天皇统治最终得以稳固。

E. 日本的民主政治架构,如何运作

其实直接网络应该能网络出来的吧?
孙国父的三民主义是跟日本学的,或者其实你可以查查看三民主义

日本是君主立宪制,最高首领是日本天皇,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是最高权力机关,对众参两院负责。
众参两院议员主要由各政治党派。日本主要政党有自民党(自由民主党)、民主党、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社会民主党)、保守党等。其中自民党大部分时间把持着政权,直到前两年(没太注意有没有两年= =||)由鸠山由纪夫代表的民主党终于改变自民党的垄断地位,不过现在来看民主党下台是肯定的了╮(╯_╰)╭
总理大臣不是直接由人民选出,而是各政党提名,由众参两院选出。所以其实焦点在众参两院议员选举上。另外总理大臣当选之后,内阁成员是由总理大臣直接任命的,不过当然,你也有拒绝的权利
其他的就是三权分立吧?就是立法、司法、行政权利分开....
大概想起来的就这些...别的你再查吧= =||

F. 列举二战后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 否定天皇专制制度, 修改宪法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 是日本国体的核心问题。明治维新后, 天皇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并被“神化”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宗明义地宣布:“大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的” 。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元首; 拥有裁决法律、拟定法律的权力; 军队归天皇统帅, 议会是对天皇负责的附属品; 内阁的组成由天皇决定。可见天皇制是日本政治制度的基础。1946年1月1日, 在美占领当局的监督下, 天皇被迫向全国人民宣布“天皇神格否定宣言” , 第一次把自己降为“人” 。这对日本人民在精神上是一次大的解放。1947 年4 月3 日, 新的《日本宪法》正式施行。从总体上说, 这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 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使日本由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这一民主化改革协调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 缓和了已激化了的阶级矛盾, 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日本的和平发展, 对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 农地改革
战前, 日本农业非常落后, 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明治维新触及到土地问题, 但很不彻底。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大批自耕农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破产, 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集中, 少数地主仍占有大量土地, 使阶级矛盾日益尖税, 经济发展受阻。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摆脱国内的困境, 从而走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化改革中, 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项改革, 始于 1947 年, 结束于 1949 年。农地改革法案规定出租土地一公顷以上者为经营地主及寄生地主, 一公顷以上的租佣土地强行收购, 一公顷以下租佃土地的地租最高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量的20 % , 这一改革使地主被迫交出194 町步地, (占全国耕地的81. 7 %) 这些地主交出的土地大部分转到农民手中。农地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农村的半封建土地所有制, 寄生地主作为一个阶级迅速消灭, 铲除了军阀主义、法西斯主义存在的最主要的土壤, 消灭了农村中的半封建主义的
生产关系,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日本农业迅速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三, 解散财阀和整肃运动
日本的财阀形成和发展有很长的历史, 早在德川幕府时他们就是巨商富贾, 以后在明治政府的扶植下, 成为享有特权的“政商” , 发展到近代垄断资本后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财阀既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也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有力支持者, 战争大大加速了财阀资本的积累和集中, 使他们大发横财。战后, 要使日本经济民主化, 解散财阀势在必行。1945年11月, 盟军总部发出冻结三井、三菱等十五家大财阀资产的命令, 1946 年4 月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强行拍卖、处理财阀及控股公司掌握的股票, 切断资本内部的相互联系, 解散控股公司, 限制持股额,使股权分散。1947年9月解散了三井物特产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在此期间, 还公布了针对财阀的《禁止垄断法》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 。通过此项改革, 打破了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造成了一个竞争、开放的经济环境。整肃运动从1946年1月至1952年4月, 前后历时六年多。它是一场由美占领局发动和领导的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大规模清洗运动, 是战后民主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整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在运动中一大批原来处于较低职位的年轻干部被破格提拔到企业最高领导岗位上来。这些人具有经济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 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 大胆引进美国的先进的技术, 积极采用欧美型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现代化, 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重建作出了贡献。此外, 整肃运动还促进了美国对日本提供经济援助。由于战败, 日本经济空前混乱。美占领当局认为, 要顺利推行占领政策, 必须给予日本最低限度的援助。但由于美国人民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仍有憎恶感, 因而在政府内部, 不同意提供经济援助的人占多数。因此, 要改变美国朝野对日本的印象和态度, 就需要惩处军国主义分子, 铲除与日本军国主义关系密切的旧势力, 起用亲美的、具有西方民主色彩的一代新人, 推行以美国为楷模的民主化改革。美国占领当局一手搞起来的整肃, 正是为开辟美国对日经济援助铺平了道路。而经济援助对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输血打气的作用。
除上述几项主要改革措施外, 日本还进行了“劳动改革” 。在文化领域, 采取了美国“六· 三· 三· 四”的教育制度, 禁止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在军事上, 解散了军队, 规定日本的军费开支必须保持在国民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下, 这使日本节省了大笔的军费开支用于经济发展。所有这些民主化改革, 冲击了日本的旧制度, 使日本从封建法西斯军国主义时代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时代。

G. 美国是怎样帮助德国和日本成为民主国家的

主要是经济上支持起作用
另外文化上的渲染 政党的扶持 再说德国本来就是那种民主国家 日本天皇一被限制 必然全跟着美国走

H. 从君主立宪走向近代化,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日本是从1876年开始明治维新,建立了像德国一样的君主立宪政体,颁布的宪法是学习德意志帝国宪法,天皇从幕府手中收回了核心权利。天皇拥有召集国会和任免官员的特殊权利,还可以立法,否决立法,天皇大权独揽。进步的一点是日本国民开始有了选举权,民主精神开始贯彻到整个日本。国会就是日本政治近代化的核心体现。明治天皇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角度全方位的学习西方。日本对于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就如同日本在隋唐时期学习我们隋唐的制度一样,有人称日本的文化为终点文化或者叫黑洞文化,什么文化到了日本人手中都可以发挥到极致。


I. 日本政体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天皇是国家元首,是日本帝国的象征;首相是政府首脑,称内阁总理大臣,虽然是选举产生但要经过天皇任命。总之记住,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如皇帝、国王等等就是君主立宪制,像英国、日本、泰国等等;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就是民主共和制,像美国、法国、韩国、中国等 一,议会内阁制
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政体。其特点为议会中心、内阁(首脑)集权、“议”“行”相容、议会内阁互相制约。
1) 议会中心
根据日本内阁制原则,哪个政党执党,取决于其在议会拥有多数议席或能结盟凑足多数。所以政党活动首先而且主要围绕争夺国会议席进行。只有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政党才能组阁,否则就沦为在野党。政党发挥的影响力也取决于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
2) 内阁(首脑)集权
议会是政治舞台的中心,但只议政表态,实际的问题,要政府解决,政府的权力又集中在内阁乃至首相手中。日本首相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集中权力,取决于执政党能否在选举中获得稳定多数及其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相当微妙和复杂。如果首相是党内最大派系的领袖,便可以象英国首相一样大权独揽,甚至在下野后仍可以操纵大权。比如田中角荣控制了自民党内被称为“田中集团”的最大派系,因“洛克希德”案下野后仍控制日本政治多年。20世纪80年代,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是自民党的实权派,首相的当选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所以首相如果没有最大派系为依托,便不可能长期稳定执政,重要决议都要看别人的脸色。
3)“议”“行”相容
日本内阁制政体的形式是“议行合一”,但“议”谁都可以“议”,在“行”上只是由议会极少数人控制。这部分人就是内阁成员,他们既是议员又是行政上层首脑。“议”“行”相容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议和行必须保持最低限度的一致,否则不是议会被解散,就是政府下台。“议”“行”的一致还取决于执政党在议会有无优势(在特定情况下,未获得议会多数的政党也可以组成少数党政府),有多大优势,能否保持这种优势。自民党在93年以后都是和别的小党组成联合政府,如果照顾不到小党的利益,就会产生政府下台的危机,所以自民党不易推行自己的政策。
4)议会内阁相互制约
日本议会对内阁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监督政府的活动,特别是在必要时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当然,内阁反过来也可解散议会。若是前者,议员还可以照当;若是后者,议会和内阁要重新组成。议会要政府下台,政府就要议会解散;所以双方互相制衡,都不能轻举妄动。
二,一极多党的政党制度
战后民主化促进了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战后日本保持了一极多党政党体制。自民党得到美国的支持,是日本最大的保守政党。从1955年成立以来就把持政权,除自民党外,还有社会党(1995年更名为社民党)、公明党、共产党、民社党,在93年后出现了民主党、自由党、保守党。自民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控制政权,是因为它在国会占有多数的席位,每每强行通过法案,如1960年岸信介内阁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92年6月的联合国维持和平法,都是在强行将反对党议员驱逐出会场,或强行中断委员会辩论而进行表决的情况下通过的。1993年,自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导致政党分裂,虽然很快和在野党组阁重新执政,但在议会的议席数一直不能超过半数。因此象以前一样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是不可能了。1996年实行小选区制后,有利于多党两极制的实现但现在尚无这种苗头,所以很可能走向意大利式的不稳定的一极多党制。
同样施行议院内阁制的英国政党体制为两极多党政党制,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另外还有11个小党如绿党等。在小选区制下,小的政党一直无法与两大政党竞争。
三,多级单轨的司法系统
日本不同于欧美的双轨制组织方式,采用单轨制。日本在全国只有一个单独统一的法院系统,只是根据审级的需要划分为三至五个层级,在较低的审级根据地域设置若干同级法院。日本的法院系统分为四级:简易裁判所,地方裁判所和家庭裁判所、高等裁判所、最高裁判所;真正按法律程序审理诉讼案件的只有后面三级裁判所。而同是议院内阁制的英国,以上院为最高审级,以下便分为民事法院(包括郡法院,高等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包括治安法院,刑事法院)两套系统,而美国拥有联邦和州两套司法系统,各州的实体法和诉讼程序都是不同的。
二.小选区制的实施
显然,90年代开始的经济萧条打击了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日本存在一种使统治者阶层利益最大化的产权结构,而非社会总产值最大化的产权结构。比如日本的金融业一直在政府的保护下,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受到政府行政命令的控制。日本银行的储蓄金是受政府全额保护的,同时业务也受大藏省的管理,在这种机制下,银行的股东没有风险意识,存款人也没有风险意识,所以银行职员的工作脱离风险控制机制,这成为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起因。而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可以使自民党议员索要政治献金和其他好处。在中选区制下,对金融的管理也成为自民党议员分配选票的手段,并由此产生了金融族议员,金融规制和其他经济规制符合自民党议员和日本富有者的最大利益。但显然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对不良债权的处理需要政府缓和规制,国内的阶级矛盾也需要调整。在这个背景下,小选区制得以出台。
1993年国会决议改革选举制度,实行小选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 1996年10月首次在新选举制度下选举产生了国会。在小选区实行多数当选制,获得有效票数最多者当选,但必须获得总票数的六分之一以上。在比例代表区被重复推荐者的候选人若同时当选,则以小选区为先;具体操作是把全国分为300个小选区,每个选区选举一名众议员,余下的200个议席按人口比例分配给北海道、东北、北关东、南关东等11个比例区。2000年,自民党通过方案把众议院比例代表区议员减少20名,在比例代表区以选区为单位政党提交候选人名薄,并以选区为单位计算选票,各政党根据得票率分配议席,确定各党的议席总数。具体人选由各政党在选举前所排定的名单顺序确定。
1996年日本实行小选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后,废除了在一个选区必须选举多个议员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每个政党的候选人只有一人当选,在同党候选人之间不必分配选票。候选人以政策作为竞争的手段。只有提出中间政策的候选人才可以当选。所以,城市中产阶级的政策取向可以反映到政治决策过程中。但问题是每个候选人为了当选而提出靠向中间位置的政策公约,使每个候选人的政策基本相同,选民无法有别的选择。这时只有靠候选人自身的经济实力、守信、人品来决定谁当选。这样,当地的名门望族就会更容易当选。当前的日本政坛甚至出现了电视、电影界明星当选议员的情况,日本电视台也哀叹说日本的议员是先当选后学习。同时这种选举制度使大的政党处于有利地位。在选举中采用的多数规则要求选票多数就可以当选,存在几个候选人时可能20%-30%的得票就可以当选。这样,议员不能真正代表当地选民的利益。
冷战结束后,日本反共势力和国际反共势力相勾结,开始了新一轮的右倾运动。小泽一郎等人努力推进小选区制。在小选区制,选举采用赢者通吃的方式,自民党是大型政党所以占尽优势。同时,右翼小政党面临联合组建大政党与自民党竞争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占社会支持率30%上下的左翼就会土崩瓦解。要麽作为一个小政党出现,要麽和右翼政党联合,可能还有执政的机会。日本政党制的两极化也是推进小选区制的势力希望看到的。自民党一党独裁造成日本政坛腐败丑闻屡屡发生,连带关系左右自民党人事。所以,财界也希望日本政权交替,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节 一极多党与自民党的组织结构
2,政党结构
在日本政党的组织中,有明显的国会中心主义,党的组织以国会选举和制定法案为中心。日本的内阁制政体决定了政党在组织上要有全面的控制,党大会下一般由总裁控制党的内部事务,这有东方的集权主义倾向。集权主义的政治体制就需要集权主义的组织,只有这样的组织才会在日本生存下去。在2001年的竞选中,电视广告和各政党总裁的招贴画引人注目,在小选区制的今天,集权性的政党组织依然需要,但不能说议员会被迫服从党的领导,也不能用日本的共同体文化来解释。议员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才组成政党的。议员们为了在日本的中选区、小选区、议院内阁制等环境下赢得竞选,必须组织强大的政党。而强大的政党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人,议员们必须把自己的一定利益贡献出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团,由党的中央干部管理和协调各议员的利益。但如果认为议员在政党中和政府中没有发言权是不对的。日本议员委托党的干部处理日常的事物,在强大的政党下,议员权力被削弱,但日本议员的权利比美国议员权利要大,因为多数党会控制政府并对司法机构有强大的影响力。而美国是议会、总统分立。正是议会、行政和司法的密切关系,反而使日本的议员要放弃一些权利以取得政党的胜利。在日本的政党结构中委托—代理 的一些问题是明显的。议员在委托一些执政和管理党务的干部时首先面临逆向选择问题,选哪一个总裁、干事长才符合党全体议员的利益,在干部当选后,又如何防止道德风险,防止干部滥用职权,也是必须考虑的。在讨论党的中央集团之前,党的派阀组织作为更小的结构也常影响政党的政策决定,影响政党的前途。
二,自民党的派阀
自民党的组织构造是日本政党中的典型,而派阀在自民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适应选举制度和内阁制,自民党必须建立强大的党组织,这些议员组成派阀,团结在派阀领袖周围,为自己的利益而形成一定的组织。在一个强大的政党里,权力是必须集中的,而对权力的争夺,使议员们团结起来,在争夺权力时,可能会损害党的利益。但派阀之间存在凝聚力,这种力量就是为了控制议会、控制政府对议员的压力。所以,自民党的派阀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党的力量。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两个问题也可以解决。比如,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就是对谁能胜任某个工作不能了解,从而损害了集团的利益。派阀的相互竞争使议员们各展其能,对议员的选拔和培养也由派阀担任,同时,派阀间的竞争反映了各方的利益,使双方的信息传达到党中央,派阀在中选举区的分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派阀在小选举区下会渐渐消失,因为在小选区制下,派阀对分票没有作用,但内阁制的存在为派阀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只要权力必须集中在几个议员手中,派阀就不会消失,日本式的自由竞争就必不可少。
2,派阀机能
派阀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挖掘新人,在党内的派阀竞争中派阀的领袖为了巩固在党内的地盘,会寻找在选举中最有可能获胜的候选人。在选举时要获得党的公认,派阀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在党干部的公认名单中,一般优先派阀成员。选举中派阀领袖向候选人提供资金援助。
制造反乱的自民党议员一般也交由派阀领袖惩罚。不遵守党的决议会成为政治生涯的障碍。无视这种纪律的议员会受到惩罚。比如,1987年对营业税投票中鸠山邦夫投了反对票。他所属的派阀领袖竹下登推迟了他担任政务次官一年。
自民党议员在各阶段的获胜都依赖于所属派阀在选举、阀务、资金面的支持。派阀干部们把党的竞选资金掌握在自己手中,支付给中选举区中的候选人。最重要的是在中选举区中互相竞争的候选人加入到不同的派阀组织中去,成为重要的分票手段。派阀作为日本政治的特殊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依然存在各种封建的残余,存在落后的方面,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
派阀在自民党内是中间组织,在选举区是基本竞争单位。派阀的存在是中选区分散党中央政权的方法,由于党内候选人的竞争,党中央不能保持过于强大的力量,否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当选的前提--党的公认、财政支援、人事管理等,一般由派阀领袖提供。作为回报派阀所属议员帮助领袖竞选党首。中选区下,派阀竞争使自民党维持了在议会过半数的地位。
派阀的存在也产生相当的弊害。向自民党献金的企业必须支付更多的金钱。为了自民党取得选举的成功,支持者团体付出了巨大的财富。
三.自民党的中央组织
各个政党都有一定的党纲,在党纲中规定了党的组织形态,一般分为党的中央机构和党的地方机构。在党的中央机构中一般分为政策制定机构、地方机构的管理机构、国会对策机构、议员总会、党纪委员会等。

J. 日本是如何走向强国之路的明治维新序章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启示: 日本民族的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创造了经济奇迹。 3,日本民族确实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而又不囿于外来文化的束缚,敢于创新和突破。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8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4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5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5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4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7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