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了什么时候开始
① 日本什么时候开始侵华战争日本什么时候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侵华战争从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开始,一直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逐步推进侵华,到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由此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到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兹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
② 日本是什么时候开始侵略中国的
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国的时间是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入侵中国,日本从中国掠夺大量书籍、文物、白银等战略资源;
③ 日本的由来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发展的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为了长身不老,要徐福去海外求仙,当时徐福带着3000个男女去,到了最后,只有徐福一人回来,却不见到3000男女,而现在有专家认为,日本人会不会是当年徐福带去的3000男女的后代,日本人会不会是我们的后代,而日本的历史到了公元700年以后就开始的了,那是我们的历史还在唐朝
④ 日本的来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果说的是“日本”这一名词的由来,那就是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从日本的大地升起,自己的国家是日出之国,故名“日本”。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较早见于文献的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海内北经》)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畅。(王充:《论衡·恢国篇》)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自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为倭立传以来,史不绝书,中国人对东方海中倭国的情况,逐渐有了具体而深入的认识,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也益见频繁起来。 我国古代何以最初称日本为“倭”,上引文献均未作说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诗经·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迟。”《说文》释倭:“顺貌,从人,委声。”有人说,倭字从人又从禾、从女,盖由倭人素以稻米为主食,女多男少而来。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无稽之谈,纯属附会。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这个说法,似乎比较有道理。 然而,现在日本语中的“和”、“倭”二字均读为yamato,与“和”、“倭”二字原来的发音迥异,这又作何解释呢? 在日本语中,“倭”读为yamato实始于日本现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记》(公元712年)和《日本书记》(公元720年),二书均为安万侣所着,比我国最早记载日本“邪马台”王国和“卑弥呼”女王的《三国志》晚了400余年。安万侣误以为《三国志》所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就是日本传说中的神功皇后,但神功皇后与卑弥呼的年代不符,于是将神功皇后以及她以下诸皇的年代拉长,以合卑弥呼的生活年代;《三国志》说邪马台王国的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这或许就是安万侣任意拉长的根据。日本古史纪年与中国史籍相符始于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纯属口头传闻,那时既无文字,又无历法,怎么可能有精确的历史纪年呢?所以,日本国内研究日本古史的学者,关于崇峻天皇以前的历史,宁肯相信中国正史的记载,也不轻易引证日本古史中那些传说。 既然安万侣误认为神功皇后就是卑弥呼,而卑弥呼的都城是邪马台,于是神功皇后的都城也变成邪马台了。这样,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历代天皇所居的畿内即“大和”地方,只好与九州岛的邪马台合二而一。而中国原来称“倭”,日本素来名“和”的这两个字,在发音上非读yamato不可了。日本语“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变原来的读音,其奥秘就在这里。至于安万侣这样做究竟出于什么用心,那不是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至唐代,中国始称“倭”为“日本”。在《旧唐书·东夷传》中,“倭”与“日本”分列并叙,《新唐书·东夷传》则单叙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并对改“倭”为“日本”作了如下的说明: 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书》为宋欧阳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说法当有所据。从这段话看,“倭”改国名为“日本”当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后。然而,为什么要改国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缘由,其说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要改“倭”为“日本”呢?说是倭国派到中国的使者略懂“夏音”(汉语)之后,发觉“倭”的含义不好,此后就改称“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国古人称日本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译,本身并无贬义,所以,以其“恶”的说法难以置信。 再是说倭人改国号为“日本”,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这种说法也值得怀疑;因为认为日本“近日”,那只能是中国人的观念———日本在中国东方遥远的海上,从视觉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山海经·海外东经》说:“ 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训》也说:“日出于 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身居日本列岛的人,并不见太阳从本土升起。因此,说日本是“日之所本”这种观念只能产生在中国,后来日本人这样说,也显然是受了中国观念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是倭国附近原有一个小国叫“日本”,为倭所吞并,后来倭国遣唐使者便对中国人冒用“日本”这个名称了。这一说法,当时就很可疑,更不足为据了。 倒是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提供了一条罕为人知的证据,或许有助于解开“日本”国名来源之谜:“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原来,倭国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张守节系玄宗时人,离武后统治时期不远,他的说法当有所据。如果此说确定无误,以上种种疑惑也就不复存在了
⑤ 在日本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
实际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⑥ 现在的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也不知道表达什么的```
明治时代是日本近现代的开始
公元五世纪初,大和国终于统一了全日本。从这时开始,国家的首领不再称为大王,而称作天皇。在此之前,日本与中国朝廷之间一直是臣与君的关系。
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称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⑦ 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集权式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君主制、帝制是在唐朝传入日本的,日本历史上有个有名的“大化改新”就是将唐朝的先进社会制度传到了日本.理论上这个时候日本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日本的天皇却未能做到集权.
分封式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封王建制,在日本称为“幕府”,其实际领袖是日本的“征夷大将军”,由日本的武将源赖朝建立的,就是日本历史上的镰仓幕府,时间大概是在宋末元初年间.这种政权纯粹是军人政权.镰仓幕府其后为室町(足利)幕府,再后为江户(德川)幕府,最后进入幕末维新时代.
德川幕府建立于17世纪初,其时国内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但持续闭关锁国.封建制度开始逐步衰退.这个时期日本出了很多大商人,这些商人家族在以后的倒幕运动以及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政权的建设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赫赫有名的三井财团.这个例子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⑧ 日本在哪个历史时期开始侵略中国
日本侵略中国是1931年9月18日开始侵略中国的。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全面侵华时间是:1937-1945,共8年。
⑨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又以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中方的拒绝。
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就此打响。
(9)在日本的了什么时候开始扩展阅读:
日本对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右翼势力连续策动兵变和政变,导致日本内阁更迭频繁,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
1936年2月26日政变上台的广田内阁,进一步实现了军部法西斯势力对政府的控制,他们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进程,加紧了以征服中国和称霸亚洲为主要目标的扩军备战,加快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步伐。
1936年4月,经天皇批准,日本驻中国屯军扩大了编制,兵力增加了近三倍,形成了一个有5700多人的多兵种军事集团。
9月,日军强占北平西南门户丰台,严重威胁当地中国驻军,加剧了华北的紧张局势。同时,日本军部制定了1937年度大规模侵略中国的作战计划:在华北,拟用八个师团占领以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华北五省;
在华中,拟用五个师团,一部进攻上海,一部从杭州湾登陆,两军策应向南京作战;在华南,拟用一个师团占领广州地区。
同时以海军控制中国沿海及长江水域,协助陆军占领各战略要地。按此计划,日军准备用于侵华的兵力,由1936年的9个师团增加到了14个。
为了保证这一侵略计划的顺利执行,日本1937年度的国家预算支出比上年度增加30%,总数达30.4亿日元,其中军费预算占整个预算的近一半。
维持这样巨大支出的主要手段是大量发行公债和增加税收,这就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暴涨。加上1937年开始的新一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的所谓准战时经济体制面临困境。
日本人民深受扩军备战所带来的痛苦,对受军部操纵的政府表示不满。这种不满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有反映。1937年1月,广田内阁因军部同政党官僚之间的矛盾激化,被迫总辞职。
这时,日本统治集团感到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又看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趋向合作而联合尚未牢固,英、法、美给予蒋介石政府一定的援助但态度并不积极。
于是,便急于乘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此来缓和国内矛盾、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加强同英、法、美等国及苏联对抗的地位。
从1937年7月7日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日战争。直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月,中国战区接受了日本政府和日军代表的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
⑩ 日本的历史最早什么时候
从距今8000多年前的日本绳文文化时期至公元6世纪前后的古坟文化时期,是日本列岛的无文字时期(史前时代)其中的绳文文化时期距今7000~8000年前一直发展到至公元前2世纪为止,在绳文文化晚期,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的经济生活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一直过着穴居生活,以渔猎为生的人民,一举跨入发达的农业社会,从使用的劳动工具看,在短短地几个世纪内,日本大地上先后经历打磨石器、木器、青铜器几个时代的更替,而后更是一举跨入了铁器时代,真是发展得太快了(这是日吉玩帝国时代的常用语)。从这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3世纪,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弥生文化时代。而后的公元3世纪到7世纪,是日本无文字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以考古出土的大量古坟为特征,故被称为古坟文化时期。上海正在展出的日本古文物里有很大一部分就出于这一时期。 很久从前的中国秦始皇时代,一个叫徐福的,带着数百童男童女出海,他们坐着船漂啊漂啊,最后登上了日本列岛并定居下来。后来,他们在岛上耕作,繁衍……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大和民族。这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看来中国人民太想做小日本的祖宗了)但事实上除了这个故事以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大和民族就是咱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这传说只是一厢情愿罢…… 事实上,对于日本民族的起源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最早开始于从幕府统治的末期,当时一位来自荷兰的医生提出了一种假说,他认为原始日本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阿伊奴人,属突厥人的分支……蒙古人种,而现代日本人的祖先则是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迁居到日本群岛上的外来种族(这点倒跟中国民间说法有点相似)与此类似的说法还有美国人E.S茂斯的“前·阿伊奴人说”,平井正五郎的“克罗波科尔说”,以及其徒弟鸟居龙藏提出的“固有日本人说”(他们俩的说法被统称为“人种交替说”)。 到了明治维新时代,大量西方学者来日本从事科学开发(开放了嘛!)。结果,德国学者贝勒兹在考察中发现日本人的人体形态特征明显由两种不同类型构成!即萨摩型和长州型。萨摩型的特征是宽脸,大睑裂,双眼皮,宽鼻梁;嘴唇和耳垂肥大,身材矮小。长州型特征表现为长脸,小睑裂,单眼皮,窄鼻梁;嘴唇和耳垂瘦小,身材细高。(注意!如此特征与您自己有所雷同,纯属巧合!)据他分析,萨摩型人数较多,社会地位处于下层,长州型人数较少,社会地位处于上层。另外贝勒兹还指出,从遗传特征上看,阿伊奴人和琉球人(冲绳岛人)同起源于一个祖先。这个新的发现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于是“阿伊奴人说”就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抵制,并对此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前文提到过的“克罗波科尔说”就是在这场争论中产生的,所以说争论也不一定是坏事啊!所以咱们战国联盟……不好意思,跑题了……嘿嘿(擦汗)。 后来,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学术界为了迎合不断滋张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思潮,在这种背景下,“纯血论”产生了(说法很多,但都大同小异)无非是通过XX“考据”得出结论:日本人的祖先是单一人种。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二战失败后,“日本民族纯血论”逐渐失去了生命力,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民族起源的研究工作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随着日本国民经济的不断腾飞,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也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其中以江上波夫提出的“骑马民族征服说”最具说服性,震动了当时的整个日本史学界。 “骑马民族征服说”是基于古坟文化前后期所表现出的异质性提出的,江上波夫认为:(1)前期古坟文化与后期古坟文化有本质区别;(2)其转变是骤然发生的 (3)一般来说,农耕民族(倭人)习惯于执着地固守自身的传统文化;(4)后期古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骑马民族的特征,同北亚大陆以及朝鲜半岛上的文化属于同一系统;(5)古坟文化后期,日本列岛上的马匹突然大量增加;(6)后期古坟文化时期明显具有贵族特征;(7)后期古坟大都位于山岗等军事要地;(8)从骑马民族自身的特点来看,它们会一直将势力范围扩大到海上(如蒙古,阿拉伯,日耳曼等民族都是这样)。 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有关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有向复杂转变的趋势。从研究成果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有恒原和郎的日本民族二重结构说,川喜田二郎的“水界民说”,田名部雄一的关于日本犬祖系源流(参见机器猫大长篇之《大魔境》)研究等。不过,有关日本列岛上的民族是怎样起源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未到下结论的时候,就此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