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杀了多少日本人
‘壹’ 甲午战争清朝阵亡了两万五千人,日军战死了多少呢
甲午战争,是日本策划已久的侵略战争,其矛头主要是对准腐朽落后的清政府。
其实两国厮杀的时间并不长,从1894年7月至1895年3月,仅8个月。
但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有限的反击战,清军在战场上几乎都是被日军压着打。
如1894年7月27日爆发的成欢之战,3500名清军凭借极好的地利优势抵御远道而来的日军旅团,打了还不到两天就被日军赶出了战场,临走还丢下了500多具尸体。
此战日军的伤亡,统计仅有在渡河时遭受清军哨兵袭击而战死的39人。
这一战,清军没有像以往那样避战逃跑,而是先后向日军占领的海城发动了5次攻坚战。
因为之前在鸭绿江作战时丢弃了所有的重武器,清军的攻击多以失败告终。
1895年3月9日,看着清军筋疲力尽,日军遂调集主力与之展开了辽河会战。
在这场战斗中,清军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兵员素质的差距还是抵消了人数优势。
根据文献记载,清军数战之后仅战死者就高达3500人。
算上旅顺攻防战的4500人,威海卫防御战的1000人以及清军在台湾牺牲的1.4万人,整个甲午战争清军一共阵亡了2.5万人。
日军呢?根据《明治二十七八年清战史》从1894年7月至1895年11月对台战事结束,日军一共战死了13488人。
其中,战死及伤亡者计1132人,其余则多是病死以及小部分的失踪者。
‘贰’ 甲午战争清军阵亡4万人,那日军伤亡多少人
在甲午战争当中,日军的总伤亡人数应该是13,488人,但是在这13,488人当中,总共有11,479个人是病死的,也就是说实际这样死的人数是相当少的。实际上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海上军事实力,要比青朝廷的海上军事实力强上很多,所以在当时日本确实是占有很多的优势,那么青朝廷死亡人数多一些,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那可惜双方在交火之时,清朝的海军竟然还使用到了劣质炮弹,正是因为这些劣质炮弹,才让清朝廷的水军慢慢的处于劣势,最终也是输掉了这场战争。当然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始终没有像这些外国列强低头,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够屹立世界不倒。
‘叁’ 清朝(明末到清末)有哪些大型的屠杀!要有时间,人数和地点。
扬州十日
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军进攻南明,兵围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主帅多铎先后五次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清军攻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壮烈牺牲。清军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满洲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繁华都市顿成废墟。八十多万汉族人惨遭杀害。城破时史可法被俘,多铎劝他归降,史可法说:“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义。
嘉定三屠
一六四五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民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严重伤害江南百姓的民族感情,于是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尤为顽强激烈。闰六月十三日,剃发令下,群众开始酝酿反抗。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败来剿清军。人民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清。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屠城,杀两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旋败,再遭清兵屠杀。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败,嘉定第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江阴屠城
一六四五年,满清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在今江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为领袖,坚持“头可断,发决不可剃”,进行反清斗争。满清先后调动二十四万军队攻城,江阴人民浴血奋战,守城八十一天,击毙清三王十八将,清军死伤过十万。但终因力量悬殊,粮食罄尽,守城者全部壮烈牺牲。城破后遭到清军血腥屠杀,死者无数,繁华都市,化为废墟。
满清欠中国人的血债,不仅有满遗竭力抹杀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当时东虏血洗江南、岭南等地,还有广州之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苏州之屠、大同之屠等无数屠城血案,满清甚至勾结荷兰,攻屠思明州(厦门)。义士百姓屠戮殆尽,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你可去翻翻各地的方志),至今人们谈起多尔衮这个欠下我汉人大笔血债的魔头仍切齿不已。南方一带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一个个被血海笼罩,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摧残殆尽,至少六千万人惨死,可能远不止此数,还有很多被掠为农奴,多尔衮实乃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屠夫。
大明忠义之士,不向野蛮人屈膝、投降、剃发、打猪尾,就“按律当屠”。辫子兵们挥刀,砍掉每一个不屈汉人死不瞑目的头颅;满城都是鲜血,满地都是尸首...辫子兵撤离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具,运河之水变红!!!其手段之残忍、屠杀之野蛮、破坏之惨重远远超过日本鬼子之“扫荡”。
17世纪,在通向长城关口的大道上,经常可见数万成群衣衫褴褛的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汉奸兵在挥舞鞭子驱赶。马上的满清兵,用野蛮人的牲口话不断欢呼大叫,狂饮抢来的美酒,盘算着今天“收获”的财宝。这些磕头求饶、保住小命、被迫“谢恩”留活口的汉人,只好去当野蛮人的奴隶,没有价值的老头老太小孩子早已就地杀死。男丁押去庄园做农奴苦工,女的分配给满人奴隶主淫乐...
被满清杀害的新建人徐世溥,着有《江变纪略》,仅有抄本传世,该书于干隆四十四年被满清禁毁。最近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了。书中对清兵攻破南昌城的暴行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清兵将妇女抓来“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轮奸的兽性,更是人间地狱。
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三十七载,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
五千一百六十五万零四百五十九人
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
一千九百零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净减三分之二。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着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惨状让三百余年后的我读来仍阵阵心痛。
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顺服的“奴才”,以致有人说中国国民素质的低下就是缘自明清之际。
清军入关,大肆烧杀之后,还竭力抹杀汉族的民族意识。清廷颁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并强令汉族穿着难看至极的满族服饰,使延续千年的汉族衣冠毁于一旦。清廷还大兴“文字狱”,文人动辄以一文一句获罪,使清代全无敢于研究思想与学术的人,有的只是一些翻故纸堆的考据学家。为控制人们的思想,清廷居然还篡改历史,将前朝史书上于金、女真不利的文字大肆删改
日本人攻占南京,屠杀三十余万同胞,这是血海深仇,我们固不能忘;但是清军攻占扬州,屠杀我八十万同胞,知道的人却不多。有人说,这是国内民族间的战争,和中日战争毕竟不一样,也无需大惊小怪。但是,看待历史问题时,最忌带着今天的观点。经过长时间的融合,满族现在已经完全被同化了,但是在明末,那就完完全全是两个国家,两个文化、制度、风俗都完全不相同的国家。至于满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那便是后话了,反正当时的国人绝不会想到。
明儒顾炎武就很明确地把“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区别开。他认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易姓改号,谓之亡国”,如清朝那样使“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还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就是后人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朝的灭亡,就是“亡天下”,就是中国的一次灭亡。其后近三百年,有的只是清朝,并无中国,因为中国已亡。正因为如此,同盟会才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军凡解放一城,则谓之“光复”。
有人认为满族的统治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清代的前期经济是发展的。这种观点我很担心。如果这样残暴的民族压迫,都因为有那么一点儿利益关系,就变得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日本当时侵华时,如果也学着满族在烧杀之余给中国的农民一点儿恩惠,那么日本的统治是不是也可以接受?呵呵,也许过个两三百年的,日本人也会完全被中国人同化亦未可知?
总之,当时的中国是灭亡了。不承认中国当时的灭亡,就像不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样,是十分可悲而危险的。
可悲的是,有些文弱的书生们的抵抗倒比武夫们更坚决。吴三桂、洪承畴等明朝武将充当满清鹰犬,四处镇压人民的反抗,而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即明末清初三大家)却坚强不屈地畴划抵抗。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明成祖入定南京,武将皆已臣服,只有文臣方孝儒虽诛十族亦不肯为篡位者拟诏书。文人们的英勇行为是不能用利益得失来解释的,因为他们心中有儒家忠义的信念。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那些关于心性的空谈,而在于对忠义谦耻的追求。怀有忠义之心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儒家。明清之际的文人,在拼死抵抗失败以后亦不忘着书立说,以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并图唤醒国人。他们那些在剧烈动荡中留下的作品闪着思想的光辉,如《日知录》,《明夷待访录》等。而清代,终其全朝,鲜见有像样的有思想的作品出现。
拒不剃发的人都掉了脑袋,拒不与清廷合作的人也渐渐老死在了山里。后来的人,逐渐为功利所诱,纷纷地去参加了清廷的科举。清廷的科举,表面上看考的也是儒家的东西,但实际上,要参加这样的考试,前提就是要放弃自已的羞恶之心。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松谟记闻》说“女真即古肃慎国也,东汉谓之挹娄、魏晋谓之勿吉、隋唐之末曷,其属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
有的学者解释通古斯人为“善于养猪的民族”。
文献记载挹娄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其身,以御风寒。”典型的“牧猪奴”。
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着称于史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对他们不完全适用,因为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屠戮汉民,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志中有明确记载,连经历了文字狱闹得最厉害的干隆时期的御用文人纪?也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透露了他一家在清军屠刀下的遭遇。
多尔衮进关之初,为了取得汉族官绅的支持曾经一度有所收敛。从顺治二年四月遣兵南下开始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熟知。此外像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总兵姜?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充分暴露了满洲贵族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
顺治六年正月,多尔衮道貌岸然地说:“君,父也;民,子也。父残其子,情理之所必无。况诛戮所以惩有罪,岂有无故杀人之理?自元年以来洗民谣言无时不有,今将六年矣,无故而屠戮者为谁?民肯从此回想,疑心必然冰释。”几天之后,他就“谕大同城内官吏兵民人等曰:姜?自造叛逆大罪,摇惑众人,诱陷无辜,尔等被围城中,无所逃避。止因姜?一人作恶,遂致无罪众人同陷死地。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同年二月,“兵部以总兵官任珍阵获伪官兵四十九名,俱抚养不杀奏闻。得旨:凡平定地方降者抚之以示恩,抗者杀之以示惩。如此则人皆感恩畏死求生而来归矣。今平西王等将阵获之人抚而不杀,……此事甚不合理。尔部其移咨平西王吴三桂、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知”。
古语云:“杀降不祥。”清军往往以“恶其反侧”等借口将来降军民屠戮一空。顺治八年福临亲政以后,把各地屠戮无辜的责任全部推到多尔衮身上,说:“本朝开创之初,睿王摄政,攻下江、浙、闽、广等处,有来降者,多被诛戮。以致遐方士民,疑畏窜匿。”实际上,清兵的滥杀无辜根源于满洲贵族的迷信武力和民族歧视,多尔衮不过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罢了。在清廷上同多尔衮争夺权利的“辅政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统师出征时表现出同样的野蛮,就是一个证据。只是因为这种疯狂的屠杀政策不仅没有吓倒汉族人民,反而激起更加顽强的抵抗,清廷在屡遭覆师失将之后,才被迫在政策上作出部分调整。
‘肆’ 满清大屠杀屠杀的人口多,还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口多
当然是满清大屠杀屠杀的人口多,满清入关豫亲王多铎搞的扬州十日死亡八十多万汉族人,满清汉奸李成栋搞的嘉定三屠死亡十多万汉族人,满清统帅博洛和尼堪搞的江阴屠杀城内城外共死亡二十多万汉族人,还不算其他大屠杀。日本南京大屠杀死亡三十多万中国人。
‘伍’ 现代历史为什么对满清入关时候的血腥屠杀一笔带过
其实历朝历代,只要有战争和争抢,屠杀这样的事情就免不了。历史是由人记录的,但具体怎么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却要看统治者的意思。满清入关和元朝入侵一样,都是外族人攻入中原等地,为了统治,他们需要杀掉那些不服从的人,为了稳定和好名声,他们需要在历史记录上做些手脚。更何况,现在讲究的是民族团结。
嘉定三屠和那个剃发令有关,这次反抗影响了江南的很多地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江南是水乡,人也都比较温柔,但他们这次的反抗意志却特别坚强。除此之外,清军和荷兰等外国势力也勾结过,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容易和稳固。不管我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多少,这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真实存在过的。
‘陆’ 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损失3万多人,日军损失多少人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往往都是遭受后人的谩骂,因为正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可以说一直都是沉浸在自己是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从而成功的错过了当时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大大的不如世界上其它国家,而造成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国门被外国列强用大炮所轰开,可以说在这期间清朝与外国是发生了多次大小不同的各种战役,其中一场战役更是关乎到清朝的存亡,那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了,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清朝损失了将士有三万多人,但对此清朝的对手日军却只损失了1000多人,真的是三十多个清军换一个日军,这样的战斗力只能说清朝的灭亡着实是应该的。
当时的清政府可以说是坐拥着百万军队,但是却奈何综合实力比较低,完全就比不过日军,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战损完全就是超乎想象的,基本上需要死三十个清军才能消灭一个日军,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比例当时清军死亡了三万多人,而日军才有一千多,所以在当时清朝可谓是割地赔款,而西方列强看到日军拿到这么多好处,于是个个都想来分一杯羹,所以才会有八国侵华的结果。
‘柒’ 是清军残忍还是日军残忍
日军残忍,日本进行了丧尽天良的南京大屠杀。
从1931年到1945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战斗中击败在南京,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后12月13日,1937年,中国中部的远征军司令松井和6部门主管众所周知塔方向,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及周边地区长达六周的组织、计划和预谋的大屠杀血腥暴力和强奸,纵火,抢劫等。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众多暴行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它公然违反了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
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都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报道。
(7)清朝杀了多少日本人扩展阅读:
南京大屠杀的背景:
1、松湖战役失败
1937年7月7日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发动了战争。在战役开始时,日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占领上海,但他们从侧翼进攻。
2、南京战役
中国最高统帅部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于17日和18日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南京的防御问题。大多数参加会议的将军认为军队需要休息,南京无法在军事上进行防御,因此他们只提出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盛之坚持占领南京,理由是南京是国都和孙中山的坟墓,以及国际观察和军队撤退。
3、日本人进攻南京
日本人曾打算消灭上海附近的大部分中国军队,迫使中国国民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兵在松湖战场上奋战了三个月,损失惨重,日本决策层在是否要直接攻打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由于担心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日本陆军参谋长多田俊等人主张“不扩大”战争。
4、南京沦陷
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南京城外的前线防御阵地,并开始进攻周边阵地。11日晚,蒋介石通过顾志通发电报给唐盛志说:“如果时局不长,你们可以照相撤退,准备反攻。”12日,日本第六师团的一个师团闯进了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剩余的城墙阵地仍在中国军队的手中。
‘捌’ 满清和日本屠杀哪个多洪承畴和皇协军有什么区别
从历史记载来看,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都有名的。满清入关,汉差点灭族。而据说明朝有1亿左右。
而日本的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轰炸重庆。在抗战期间,中国损失人口3000到4000万。
由于数据都是估算。但可以看到清和日本都杀了千万级的人。
洪承畴虽然有些美化他的观点。
但在本质上和皇协军一样,是汉奸,是侵略者的工具。
要说区别,表面上满清给洪承畴的地位略高一点,部份参与满清政策的制订。而皇协军仅是执行。
‘玖’ 甲午战争中伤亡多少日军,有哪些历史依据呢
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自汉朝以来放眼全世界,能和中国相比的国家寥寥无几,而因为国力强盛,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纷纷附属中国,寻求庇护,天朝观念由此形成。但是随着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作为清朝附属国的日本,通过改革也远远赶超清朝。
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彻底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悍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当时全世界都以为清政府能够胜利,但是最终的结局出乎所有人意料,从此日本一跃跻身强国行列。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派出了24万人,清政府则调动了63万兵力迎敌,在巨大的优势之下,清政府大败。这还不算什么,更加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场战争清军总共伤亡4万人,日军伤亡1.2万人,而且大部分是身患脚气病和水土不服病死的,真正被清军杀死的只有1412人。
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割地赔款,洋务运用就此宣告失败。最主要的是让西方列强和日本知道了清朝的真正水平,从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清政府因为无能,只能一个劲的割地赔款。
‘拾’ 遥想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其中最卖力杀人的是哪国
日本人杀的最多:
其中日本出兵21634人,战死349人;
俄国出兵15570人,战死160人;
英国出兵10653人,战死64人;
法国出兵7080人,战死50人;德国出兵8401人,战死60人;
美国出兵5608人,战死48人;奥地利出兵429人,战死8人;
意大利出兵2545人,战死18人。
这个数字已经是我见到的日军比例最低的啦。
但是还有一个部分人被屠杀很少被提到,就是义和团在北京也屠杀了很多外国人和亲近外国和基督教的中国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八国联军的侵略之所以能促成也正因为西方世界里神职人员是绝对要受到保护的,我们的这种行为不说对错但至少帮助西方国家说服他们的国民向我们进攻和妖魔化我们的形象,而且很多当时的老百姓不过就是为了得到教会的一些医疗和其他的救济而接近外国教会的。
并不想做什么批评,只希望不望外侮的同时正式我们自己的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