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清凉殿在哪里

日本清凉殿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06 08:25:45

❶ 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人,夏天怎么过

古人度夏不但充分体现了智慧,还十分低碳环保且有情趣。

住——“清凉殿”堪比空调房
“天气这么热我哪里通通不想去,只想躲在家看着我的电视吹冷气。”张学友的一曲《天气这么热》唱出了现代人对空调房的依赖。可是,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怎么办呢?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环境。

看过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观众或许仍记得这样的情节———炎炎盛夏,仆人在一个大瓷缸中放入冰块,再将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间的温度。

这种用冰块降温的方法其实早在先秦就已经有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窟室是一间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和今天人们下班后到冷气十足的夜店喝上两杯十分类似。

到了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据古籍记载,清凉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一般。而汉武帝刘彻身边的红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特权。

唐代,长安城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也都纷纷建起“空调房”———“含凉殿”。含凉殿内有“扇车”,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扇,只不过依靠的不是电能而是水能,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就能形成冷气。据学者考证称,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空调房”是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传来的舶来品,如果考证属实,这种装置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了。

宋朝的“空调房”已经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但凉快,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的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这种“冷柜”后来民间也用上了,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高档家电”。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凉水从屋顶流过,降温效果自然极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势掘井纳凉,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食——南宋冷饮店卖到三更才打烊
夏日饮冰,也并非是现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爱冷饮的古人,早就发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饮冷食。

可是,没有冰箱的古代人,怎么制作冷饮呢?

原来早在周代,人们就开始用冰窖储藏冬天的冰块以备夏用。《诗经》与《左传》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记载,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时节再取出。负责掌管冰块藏取的专职人士被唤作“凌人”。由于冰块在储藏时会融化,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块供夏季使用。

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宽泛,达官贵人们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公开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冰棍。

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

宋代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当时都卖些什么冷饮呢?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

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当时的杭州城里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等,光听名字就够嘴馋的了。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忽必烈很快发现,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据说能养神益脾。

看来,善于发明创新的古人,在酷热难当的夏季,口福也是不浅的。

穿——唐代的“半臂装”既潮又凉快
短袖短裤似乎已成了现代人万变不离其宗的夏季着装标配,可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古代人,夏季怎么受得了呢?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在夏季其实也并不都裹得严严实实。

据考证,魏晋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这种“开裆裤”并不是单穿的,原来,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由于这样的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古人不会轻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在当时相当前卫。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所谓的“爆乳装”,虽然被很多网友诟病过于暴露大胆,但其实其设计灵感就是源于唐朝的袒胸装。

其实,在“富人批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质比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有研究称,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这样看来,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宽宽大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手摇扇子头枕风
扇子可能是最能体现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素有“摇友”“凉友”雅称的扇子,在古代不仅是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工具,还成了一种艺术品———扇面的面积虽然有限,但却给书画家们开辟了一块题诗作画的小天地。

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据考古发现,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像门,这也是为什么“扇”字从“羽”和“户”旁。

到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纨扇。团扇多为“圆如满月”的样式,但也有梅花形、方圆形等样式。

至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已经相当流行。男女都用团扇,在酷热的夏季,几乎人手一扇,富贵人家的扇子则更多,扇面往往装饰精美,有名家山水书法作品。

11世纪,折扇经日本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男人们在正式场合改为使用折扇,团扇成为女性的专用物。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当时都城临安城里已设有专门卖扇子的“周家折叠扇铺”,说明宋代已能够自制自销折扇了。

折扇的盛行却是在明清。其种类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除了扇子,形态各异的瓷枕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据称,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一开始并不是消夏纳凉的,发展到后来却以纳凉之用居多。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一直到明清时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现,瓷枕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看来,“苦夏”之于古人,也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的心态调整。白居易诗云“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份“烦夏莫如赏夏”的超然心境,或许才真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

❷ 日本的成人仪式都要干嘛啊

日本女孩成人仪式

冠礼,是我国古时表示成年的礼仪。男子大约在20岁左右时加冠,从这一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成年。
天武天皇十一年(683年),日本仿照唐冠礼制,制定了结发加冠制度,当时的冠,有漆纱冠和圭冠两种。冠礼又称"元服",颜师古注称:"元,首也;冠者。首之所着,故曰元服。
《续日本记》记载,和铜七年(714年)六月,"皇太子加元服",此处所指皇太子,就是后来的圣武天皇。将元服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是在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858-876年)在位时。
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请贵人为束发。
二、由大宾加冠。由于封建等级地位的不同,加冠时又分为用冠和用"乌帽子"(古代的一种礼帽)两种。平安时代,官职三位以上和四、五位中经特殊允许可以进入清凉殿的人,加冠时方可用冠;六位以下没有上殿资格的人则用乌帽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镰仓幕府时期(1185-1333年),冠礼时,一般用乌帽子而不用冠了,所以成年式又叫"乌帽子祝"。
历史进入16世纪,用乌帽子加冠的仪式只限于贵族上层社会和神职人员,而其他人只剃去额上头发,留下名为"月代"的发式(原来那种剃光前额的发式叫做“月代”),就算成年。
三、着成人服装。近代,在平民百姓中尚出现了以系兜裆布祝贺成年的礼仪。孩子到了13岁左右,母亲的亲属赠其漂白布或红布表示祝贺。
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西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
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中世纪以后,与男子系兜裆布相适应,女子在13至17岁左右,月经初潮时系腰带。初潮也是成年的象征,被称作"初花"、"初出"。系兜裆布和系腰带,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护性器官,代表着性的成熟。
我国旧俗,女子到了15岁左右要"及笄",上头,花蕊夫人《宫词》称:"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日本的结发,相当于我国的及笄,用簪子(笄)来束发,表示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日本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要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官方或民间团体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
日本还有女孩节(偶人节):3月3日。这个节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时代。
如今的庆祝方式是从江户时代传下来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雏人形”),祝愿家中女孩成长与吉祥。

❸ 清凉殿是什么朝代的

汉代
汉代未央宫包含有清凉殿“中夏含霜”,“夏居之则清凉也”。“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
[见注:三辅黄图]。

清凉殿,也在未央宫殿北,皇帝夏居之殿。清凉殿以画石为床,设紫瑶帐,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

❹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4)日本清凉殿在哪里扩展阅读: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汉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前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 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别为上都长安,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为传统建筑之精华。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万象神宫即武则天明堂,于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号“万象神宫”,高300尺(今90余米)。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武太后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贮夹像,颁《亲享明堂制》。后来武则天称帝,万象神宫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和西安市部分重叠。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公元前202,汉高祖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成的长乐宫,是为汉三宫之一,两年之后建成未央宫于是才把汉朝的都城从栎阳迁都长安。长乐宫是西汉的政治中心,其总体上是由四组宫殿组成: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历史上,长乐宫又叫“东宫”。淮阴侯韩信就是被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诱杀在长乐宫的钟室只内。刘邦死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就专供太后居住,遂得名。

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迁朝廷于此,以后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未央宫宫内的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石渠阁等。

大兴宫,是古代传统宫殿建筑,属于隋朝皇宫。隋朝及唐朝初年称为大兴宫,唐睿宗以后称为太极宫,为隋高祖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兴建,开皇三年建成,由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为隋朝皇宫。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改称太极宫。宫城坐落在大兴城中轴线北端、大明宫之西。

唐大明宫初建于公元634年,当时,李世民在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塬上修“永安宫”让其父李渊在那里临时消暑,但还未完工,李渊就死去,于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更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

南京故宫,又称南京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初的皇宫,如今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故宫位于南京城东,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中国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紫禁城,即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参考资料:网络-五都

网络-古代皇宫宫殿

❺ 日本在哪三个时期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全盘摹仿唐朝

首先我们要肯定日本是个很好的学生,自从白江口海战之后,日本就被打痛了,深刻认识到与大唐相比,自己真的不值一提。的确是这样,在大唐的战略布局中,日本丛来就不是战略重点,打赢日本在史书中也是寥寥一笔带过。不过此战后,日本倒是学乖了,跟大唐套近乎,不断派出遣唐使来学习唐朝的几乎一切东西。日本历史学者林干弥就说过:“平安时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几乎全是唐风。”

第二,日本民族不仅善于学习外国文化,而且大胆创新,形成日本新文化。例如平安时代初期,日本已经有不少人学会用汉字作文写诗。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成文字,而是利用汉字创造出一套假名文字,进而形成日本新文化。又如冶铁及制造铁器技术,原来是从唐人学习的。但日本人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己炼出优质钢,并打成“宝刀’。到了宋朝,日本刀大批进入中国,很受宋代人欢迎。

虽然我们不喜欢日本,但他们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国学习的,一个勇于学习的国家是可怕的,尤其是骨子里有侵略基因的民族,更应该令我们提高警惕不能让悲剧重演,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强大自己,不落后任何国家民族,这样才能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❻ 帮我写一段介绍日本大庭院豪宅的描写,本人对日本的建筑不熟悉,只知道门口是两扇帘木,左右为开,具体的

大庭院~豪宅~,哪个时代的?弥生?平安?战国?还是江户?每个时代特征都不同~
国守、云上人、天皇家、将军家、安倍晴明家形制是大不相同的~~
但实用精巧是共通的。
几乎所有的住宅建筑都是底下架空的,有利于避湿气。
拉门应该很熟悉吧,所有拉门、隔扇都可以拆解,整间房可以完全连通起来,也是为了透气。
跪坐、身高原因,屋顶一般较矮,战国时期的天守阁里尤其明显,江户时代垂腿坐兴起,屋顶也开始变高~
幛子纸很特殊,强韧且吸水,糊门窗用,也用来做御币~~
屋外环绕有廊,不像红楼梦里那么复杂,单单围成一圈罢了。
窗是拿小棍撑开的小号隔板,房间内光线不太好,所以平安时代女人都涂白脸摸黑齿,让容貌更加鲜明(样子挺吓人~)
左右不完全对称,与中国的左右对称建筑相比,日本人要求不那么严格~~
房间布置以简约生机为美,可能会给人以空旷感~但在领土狭小的岛国,空旷是难能可贵的~
具体内容推荐查《枕草子》、《今昔物语》、彩图版《日本古代建筑》、樋口老头写的《日本人与日本文化》中建筑一节。
粘一些平安时代的建筑风格在此:
上级贵族的邸宅建筑式样,是在将平安京变为适合居住的规划城市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形成的——这是日本最初的都市型宅。
寝殿造的形成时间,大约应在平安中期(西元10世纪~11世纪初)。但是由于史料的稀缺和大量古迹尚未挖掘,因此很难判断当时建筑式样的具体发展情况。另外,“寝殿造”是对平安时期上级贵族邸宅建筑样式的总称;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安中期(即寝殿造形成时期)和平安后期•镰仓初期的“寝殿造”在建筑式样和庭院布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寝殿造”的建筑特点:
①寝殿、对屋和中门廊以コ的形状包裹着南庭,整体上是一种二重构造;
②寝殿和对屋等主要殿舍由廊和渡殿等相连接;
③以寝殿为中心,左右采用对称的建筑模式——从这裏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④在中门廊和庭院的东西两侧设有门户;
⑤以二栋廊连接寝殿和对殿(通常指侍廊或台盘所廊);
⑥南庭中建有假山和自然名胜的微缩景观。
以上六点,是有关建筑布局的规定,另外,按照用途的不同,一间大型的宫室又可以分隔成数间小室;日常用具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规定,甚至还有专门的“室礼(しつらい)”。

寝殿造的变迁:
平安初期的上级贵族通常都将宅邸分为内、外两部分。
首先,要在庭院四周建起土墙——这一点一直到后世也没有改变。南面的正门称为“八脚门”,这也是寝殿造初期的代表性建筑模式。
其次,内院的北侧也要竖起一道篱笆墙,南面也设一道门。
之后,就可以在内院建筑起主要宫室了。穿过正门,中央位置建有“正殿”,其后为“后殿”、“后后殿”。正殿和后殿之间则建起东西向的“胁殿”。
这裏需要注意的是,正殿、后殿和胁殿本身都是独立的宫室,其间没有相连的侧廊。
到了西元九世纪中期,分割内、外院的篱笆墙渐渐与胁殿一体化;另外,正殿与胁殿之间也开始出现侧廊——因此,也有“这个时期尚处于寝殿造的准备阶段”的说法。

进入平安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寝殿、东西向的对殿以及用侧廊连接寝殿和对殿——这样建筑模式的贵族宅邸,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见的寝殿造式样。
这个时期,取消了南门的设计,改在东或西侧开设出入口。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禁止开设南门;但除了宫城以外,这已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而取消南门与在南庭开辟大面积园林以及当时的婚姻形态(入赘婚•招婿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安中期较为着名的贵族宅邸有源融的流条河原院,藤原道长的土御门京极殿,其子赖道的高阳院,以及藤原实资的小野宫邸等。

到了平安后期以及进入镰仓初期后,寝殿造就变得更加“实在化”了。
首先,对代和对代廊出现并取代了对殿;也有使用“缺失”建筑法(即只建东、西对殿中的一个)建筑对殿的情况。这种建筑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藤原北家的东三条殿。
此外,宅邸规模的缩小和建筑形式的朴素化也反映了对现实使用性的重视。对殿的缩小和简省伴随着“小寝殿”的出现,左右非对称的建筑模式也快速地普及开来。
“小寝殿”集中出现于平安后期(11世纪末~12世纪初),为了体现主人的个性,寝殿渐渐与主要殿舍群分离并改建他处。由于小寝殿充分提供了私人空间,因而后来大内禁中也出现了“小御所”。
再有,随着对殿的消失,代替其机能、位于寝殿北侧东西走向的二栋廊(渡廊)便显得重要起来。另外,渡廊本是女房们的住所,后来渐渐成为公卿们的御所及举行各类礼仪的场所。原来,为了安置新出生的子孙,贵族们经常扩大渡廊的面积;后来,二栋廊和中门廊则渐渐成为举行各种礼仪祭祀活动的场所。
第四,侍廊是仆从及身份较低者的出入口和休息室,此外也是家政机关的中枢办公地点。
最后,原先连接寝殿和对殿的透渡殿则渐渐被简省。
如此,这样的寝殿造便一直延续到室町时代。

寝殿造的构造:
1 面积:
在平安时代,按照官位的不同,所得到的职分田面积也有所差异。按当时的官制,三位以上的官员,给予1町(约14400㎡)的土地;四、五位官员则授予1/2町(约7200㎡);六位以下官则给予1/4町(约3600㎡)。[1町约为纵横各40丈的正方形;按1丈=3尺推算,则一边约长120m]
但是,实际上像东三条殿、闲院、崛川院、土御门京极殿等大型宫室群都是2町左右的面积;高阳院和流条河原院更广达4町。

2 殿舍构成:
首先,寝殿位于南面中央位置。在它的两侧建有东西向的东对殿和西对殿——这也是东西两侧的正殿。
按照宫室面积的规模,有的宅邸在寝殿北侧还建有北对殿以及东北对殿和西北对殿。
其次,用渡殿和廊将寝殿和对殿连接起来。其中,连接寝殿与对殿的通路南、北侧各有一处,南侧的通路因为采用回廊的式样修筑,所以又称“透渡殿”或“透廊”,宽度(按横梁长度计算)约为一间[按现在的换算方法,1间=6尺(1.8m);在平安时代,1间则约合10尺(3m)]。庭院中如果有水池,还要修建反桥——这些都是构成初期寝殿造的重要因素。
北侧的二栋廊宽度约为两间,南侧则为一间。此外,北侧的二栋廊从中间隔开,以其中宽为一间的空间作为女房们的房间。
再次,自东西对殿向南庭方向延伸出中门廊。寝殿、东西对殿和中门廊将南庭包裹起来。
中门廊采取单廊形式的式样,面向南庭的一侧不设墙壁,代之以连子窗。此外,在中门廊到南庭的出口中门两侧,还建有钓殿和泉殿这样的小型殿舍。
另外,中门也分为中门北廊和中门南廊。其中,中门北廊是供公卿和殿上人等上级贵族出入宅邸使用的。在中门外南侧,还设有放置牛车的车宿及贴身侍从的休息室随身所。在主要的出入口方向(东或西向)则建有供家中管事等侍从出入对殿的侍廊。
最后,在主宫室群外的宅邸北侧还设有杂侍的住所及防止日常用物的仓库、浴室、谷仓等房屋,统称为杂舍或下屋。

各殿舍的说明:
门:
按照寝殿造的建筑模式,门一般开在北、西、东三个方向。其中,以东、西门中的一个作为本门(亦称“总门”,即今之正门);此外还设有数个被称为“中门”的通用门。
至于为何不在南面设门——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园太历•贞和元年(1345年)一月十五日》条中,载有入京的足利直义回答“建造府邸时宜于在南面设门吗?”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
“在南面开门,的确曾有皇居承明门之旧例;但是除此以外就再无类似的例证了。由于没有成文规定,所以我也不太清楚个中原因。”(承明门位于宫城正南面,乃紫宸殿正门——即相当于寝殿造中的中门。)
如此看来,虽然只有宫城中建有南门,但也并无禁止南向设门的条文。作为后宇多天皇皇居的二条高仓殿就是设门于南的例证之一。
上级贵族的府宅周围,都筑有高高的围墙,因此人们只能从门口窥视院内的景色——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当然,按照社会地位和品阶的不同,各个府邸的门扉式样也是有所差别的。自高向低,其样式可分为:四足门--栋门--唐门--上土门。另外,还有无檐式的土门(又称“土御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门和土门渐渐成为同等级别的门式;后来更合而为一,衍生出“四足唐门”这种新的本门式样来。
这种最高级的正门,只有位居大臣以上的公卿才可以建造。在《大镜》和《富家语谈》等书中,都记载有正在建造栋门或唐门的朝臣突然升任大臣,于是便将新门拆除,更造四足门的逸事。此外,本门的式样只有四足门和唐门;上土门和土门则是通用门的样式。
由于门制象征着户主的身份与等级,所以到了江户时代,各家大名便以己藩石高数的多少来区分门扉式样,并制定了明文法令。

院墙:
在寝殿造中,环绕于庭院周围的墙被称作“筑墙”或“筑地?”。这种院墙内部通常以木柱作为中心支点,柱间以木板加固,再于外部涂上泥土;宫城和寺宇的院墙则以木框作为支架,采用自下而上逐次涂泥加固的“板筑”法——这种建筑方式,直到以石垣为材料的城堡普及开来时还被用来建造土垒。
今天,当我们提到“筑地?”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白灰墙壁以及瓦顶。然而实际上,平安时代的贵族宅邸却是木顶的——在木质屋顶上,还涂有一层称为“上土”的泥土;而白灰也只涂在本门两侧宽约二丈(6m)的“胁壁”部分。

相对于公卿宅邸的木顶,宫城和寺院则可以使用瓦顶——一直到安土桃山时代,瓦片才成为大众型的建筑材料。
同门制相似,院墙也按身份品阶有所差异。《日本纪略》长元三年(1030年)四月二十三日条载有:
六位以下官员修筑院墙时,不得以桧皮葺顶。”
的内容。
此外,在《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中都提到简易的院墙容易破损,这样的人家常惹人笑话的趣闻——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和其他某些因素,有些下级贵族宅邸的院墙即使破损也无法修复,只能任它遭受风吹雨打,那位有名的未摘花小姐恐怕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吧。
院墙除了能够护卫宅邸,有时还能起到观赏和美观的作用。按照《大镜》中的记载,有些府宅的院墙之上,便种植了应和四季的各类花草,主人可以在上悬唐锦的回廊中赏花吟赋,尽享风雅之趣。
有时,院墙之外还修有沟渠。这种情况下,墙与沟间要空出宽约5尺(1.5m)的空地,这称为“犬道”。最后,就让我们用藤原信实的和歌结束这段介绍吧:
“残垣断壁 那破旧院墙下的犬道上 是我孤寂的身影”
——《古今新六帖》

寝殿:
1 由来与用途
在我国古代,“寝殿”有正寝之意,正寝之处即为中心居室。所以日本便以“寝殿”作为正殿。当然,这裏的寝殿并非指睡房;而是“殿舍”。《史记》中有言曰:
“居室皆称寝。”
作为府宅中的中心殿舍,寝殿是举行各种重大仪式和宴会的场所。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渐渐演化成为主人的起居所。
2 室内结构:
在寝殿中,占据主要空间面积的部分称为“母屋”,它是主人的起居所,内中置有“昼御座”,供主人日间使用。此外,在母屋的西或东端,还设有二间×二间的“涂笼”——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家传的宝物和先祖的灵位,所以可说是整个府宅之中的圣坛。当然,有时涂笼也被当作主人的起居住所——从这样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先祖灵魂的敬重。
出于对祖先的重视,涂笼还可作为:婚礼中举行“覆衾仪式”的场所;产房及安放死者尸身的场所。
除了涂笼,母屋的中央还有边长1间、地板高度比母屋略矮的厢房(又称“广缘”、“大床”)。平常,这裏是女房的居所;不过在举行宴会时,则作为上宾的坐席。箦子是指厢房周边面积约一间的空间,其中的地板高度比厢房略低。在它四围,则环绕有勾栏(又称高栏)。箦子最早起通道作用,后来则变成了南庭游宴、仪式中的观礼席和厢房中御廉、几帐的存放处。
以上就是寝殿的基本构成,不过有的府邸也在厢房外再设一处厢房——这间厢房叫做“孙厢”。
在母屋、厢房和箦子间,一般以御廉、壁代、软障、几帐、屏风等相互间隔,划分空间。
3 构造:
屋檐:
如前所述,五位以上贵族使用桧葺入母屋形屋顶,六位以下官员则采板筑。

天花板:
基本的寝殿造建筑是没有天花板的。它的作用是掩饰殿舍顶部建材,所以常用木板进行装饰。在母屋裏,天花板是用组合在一起的细木条制成的。从这种朴素的材料开始,天花板逐渐向华丽的“格天井”方向发展。

柱:
在古代日本,贵族宅邸一般选用圆形白木立柱。今天,立柱只建于殿舍四角(称“角柱”);平安时期,在孙厢和箦子之间及屋顶的延长部分也建有立柱(称“支柱”)。此外,神社中的立柱是不涂朱丹的。

地板:
一般以木板铺就,不过如有必要的话,也会加衬草席等物。为了使板与板间不至露有间隔,常以草席铺在木板之下。当然,母屋、厢房和箦子中的地板高度是不同的。铊们之间的段差被称为“下长押”、“切目长押”。

壁:
壁位于柱与柱之间,将竹木格棂(称为“小舞”)涂上粘土、灰泥加以固定而成。不过除了涂笼,寝殿造中是几乎没有壁的。

楼梯:
在寝殿的中央设有被称为“阶”的木制楼梯,一般高为五级。另外,在楼梯的两侧环有高栏,后面还有隐阶。

分割道具:
在寝殿造建筑中,用来划分室内、外范围的物具有:格子、蔀、妻户和遣户;用来分隔室内空间的物具则是障子。

格子和蔀设于厢房、箦子的立柱之间;除了南面用一重格子,其他地方都使用二重格子——即半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以金属固定格子的下端,其上端则向外吊起。如果只有一重格子,则其上端向内吊起。

妻户是木制的两开式门扉,在寝殿东西两侧、厢房南北两端各设两扇,是出入寝殿的正门。此外,在北厢的中央也设有一道妻户。
遣户是木制的拉门,是北对殿和杂舍的出入口;有时也作为室内分隔道具使用。
平安时代的障子是屏风和袄障子的总称,一般是指袄障子。幛子是在母屋与厢房间使用的分隔道具,当时的“立障子”可以移动,而现在的“明障子”则是固定的。

对殿:
1 由来与用途
对殿是宅邸中寝殿之外的主要殿舍,又叫做“对屋”。一般而言,以寝殿为中心,左右两侧建有相互对称的“西对殿”和“东对殿”;此外,寝殿北侧还建有“北对殿”。(在大型府宅中,还可能建有“东北对殿”和“西北对殿”。)其中,东、西对殿又可称为“胁殿”;如果设有北对殿,则宅邸中也应建有后殿和后后殿。
考察“对”的语源,可看作是“与寝殿相对应构成宫室”的意思;另外,其也有“搭配之殿舍”的含义。
初期的寝殿造建筑一般都建有东、西对殿;但后来随着使用频率的下降,便渐渐取消了对殿的设置。平安前期的对殿一般都是供主人家族起居使用的;后来则渐渐转变为仪式和宴会的举办场所。
2 室内的空间构成和构造:
东、西对殿的空间构成与寝殿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但其构造则有若干不同之处:
•与寝殿以南为正相对,东对殿以西为正,西对殿则以东为正面;
•对殿的地板比寝殿低;
•对殿的屋顶采用“切妻”和“缒破风”型(不过,有的对殿也用入母屋型屋顶);
•对殿的楼梯一般为三级,朝向为南庭方向,专供尊贵的客人出入使用。
不过,北对殿的建筑构造则分为与寝殿相同及长屋形式两种。

渡殿:
1 用途
渡殿是连接寝殿和对殿、以及其他一些主要殿舍的走廊,大致分为透渡殿和壁渡殿两种类型。连接寝殿和对殿的渡殿,北、南侧各设一处,北侧的是壁渡殿,而南侧的则为透渡殿。此外,若透渡殿下有水渠经过的话,还要修造反桥,因此又称为反渡殿。
2 构造
透渡殿是一种由地板和屋顶构成的半露天式走廊,宽约1间(3m),朝向寝殿外侧的一面环有高栏。不过,连接寝殿和对殿的透渡殿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不再为人使用。
壁渡殿则是一种封闭式的走廊。它比透渡殿宽一倍(2间),其中的一间作为通道,另外的一般则是女房的住所。在建材的选择上,壁渡殿的屋顶由两根栋木制成,所以又称其为“二栋廊”。随着时代的变迁,壁渡殿渐渐由女房居所变为主人寝室和上宾的房间;之后更成为专供殿上人以上宾客起居的场所(称为“公卿座”)。

中门廊:
1 用途
中门廊是由东、西对殿向南庭延伸的走廊。
自寝殿进入南庭,需要穿越中门。此门以北设有中门北廊,以南设有中门南廊。在寝殿造建筑中,中门廊还是寝殿和对殿的出入口,相当于今天的玄关(因此,在中门北廊的南端专门有供人们脱鞋的场所)。不过,中门廊是专供公卿和殿上人等贵族使用的门户;其他的下人则经由侍廊出入府邸。
2 构造
中门廊采单廊构造,面向南庭的一侧,挂有起遮挡作用的连子窗,并建有门扉;而内侧则是开放式的。廊顶以桧皮、栋瓦修葺;中门处的廊顶要比走廊高一些——所以又称“上中门”。至于中门的式样,最早使用四足门,后来则改为栋门。此外,由于北廊是公卿及殿上人出入的走廊,因此其地板高度与对殿相同;而南廊则不设地板、只铺土石。

侍廊:
1 用途
自本门(即大门)至中门,于庭院北侧筑起的细长殿舍称为“侍廊”。它是:
①府宅管事及下人们工作的地方;
②低级官员(诸大夫以下者)的出入门户和接待室。
在东三条殿裏,寝殿东北方还建有称为“台盘所廊”、用于管理女房的走廊。此外,一般来说,低级官吏是不能进入中门廊裏的内侧殿舍的,所以宅邸的主人需要在侍廊内接见这些访客。如果在侍廊北侧的小中庭内修建一处二栋廊,主人便可以在其中对管事及低级官员发布指示了。
2 构造
完成于十四世纪前期(镰仓后期•室町前期)的《后押小路内府抄》中对侍廊的构造有如下记载:
“侍屋通宽五间。其间以障子相隔。上二间为诸大夫[四、五位,不能进入清凉殿的官员]坐席,下三间为青衣侍者[六位]坐席。侍者之席,置台盘(朱漆、四尺一脚、八尺一脚);塌塌米以紫布包边,障子亦饰紫缘。此乃大夫之礼也。”
除此之外,侍廊前面,还必须筑有土墙。

❼ 日本的着名寺庙(附图)

安乐寺(Anrakuji)
建于1681年,是法然念佛的道场。后鸟羽上皇的妃子松虫和铃虫被法然的弟子住莲和安乐的传教感化而私自出家,上皇闻后大怒,将两位僧人定罪,法然也受诛连遭到䞤流放。为吊慰两位僧人的亡灵于1681年创建了该寺。寺中陈列着住莲和安乐,松虫和铃虫的木像和石塔,使他们的悲剧故事得以流传。春秋两季特别开放。7月25日举办的以驱除中风病为目的的南瓜供养活动颇享盛名。

化野念佛寺(Adashinonenbutuji)
化野当地以往采行风葬,荒野四处散乱无名尸,1100年前空海(宏法大师)见此于心不忍,遂建如来寺加以供养,即为其起源。其后法然大师以此作为修行道场改为现名念佛寺,成为净土教派之佛寺。正殿是由寂道上人于1712年重建。寺院内的8,000座石佛和石塔群即是埋葬在化野一带的墓群,毎年8月23・24日千灯祭在寺内点上长明灯供养,幽玄千灯令人感到人世之无常。(参加千灯祭祀活动须预约,毎年自6月15日起以明信片报名,按先后顺序额满为止。)建于平安时代。

西明寺(Saimyouji)
天长年间(824〜834)由空海的弟子智泉开创。又称平等心王院。现在的寺院于1700年因桂昌院的归依而重建。主佛释加如来像(重要文化财产)高51公分,据说是高山寺明惠上人的造显。佛像体内印有1047年的墨书铭。侧面安放的千手观音像(重要文化财产)是一座立像,雕刻于平安时代,精细的面部雕琢,栩栩如生。属于真言宗派。亦为赏枫名胜地。

醍醐寺(Daigoji)
真言宗醍醐派的总院。始于贞观年间(859-77)圣宝在山上结庵,建立和安放准胝、如意轮两观音像(上醍醐)。926年,开发下醍醐,建立金堂、五重塔等。由于应仁、文明之乱的战火,除了五重塔外,堂塔伽蓝全被焚毁。1598年,借丰臣秀吉赏花之际重建。这裏是本门派修炼的道场基地。创建时的五重塔、桃山时代移建的金堂,以及上醍醐的药师堂均为国宝。绘画方面,收藏有绢本着色五大尊像(国宝)等许多文物。2月23日的“五大力士”,4月第2个星期日的丰太阁赏花伫列很有名。1997年,根据《世界遗产条约》,作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于平安时代。

大报恩寺(Daihouonji)
由藤原秀衡之孙义空上人创建,是真言宗智山派名寺。本堂仍维持着1277年创建时的原貌,是京都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宝。除了本尊释迦如来的坐像(重要文化财)外,灵宝殿还常年展览以快庆的作品--十大弟子像为代表的,六观音像等诸多文化遗产(须收费)。毎逢2月的“龟节”以及12月7、8日的“烧萝卜活动”,寺内香客攘攘,竞相祈_龟神的祝福及百病消除。
该寺始建于1227年12月26日,即本殿堂上梁日。

禅林寺(Zenrinji)
建于平安初期,正式名称应为禅林寺。是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院。853年空海徒弟真绍继承了藤原关雄的山庄后,将佛像安放其中,并开始将之作为真言宗的道场。
1077-1081年第7代永观出家。把该寺改为净土宗的念佛道场。寺中有侧脸阿弥陀如来象,并以该‘回头观望的阿弥陀’而闻名。寺内收藏着国宝级的绢本画册阿弥陀图(镰仓时期)等诸多宝物。毎年自11月1日至30日举办寺内宝物展览活动。为观赏红叶的名胜地。

行愿寺(Gyouganji)
正确的称呼应是“行愿寺”。属于天台宗派。西国三十三所第19处灵地。身为俗人时曾射杀鹿的行圆起了佛心,于1004年创建,并雕刻和安放了千手观音像。由于身着皮衣,因此被称为“皮圣”,寺院也被称为“革堂”。创建当初于现在的上京区,在多次移建遭焚毁后,迁于现址。

法然院(Hounenin)
建于1681年5月。原为法然和其弟子住莲,安乐一起勤修佛法,积攒功业之地。1680年,知恩院第38代门主万无上人使其复兴。属于净土宗派单立寺院。方丈的屏风彩绘(重要文化财)出自狩野光信亲笔。院内有池泉和白砂,泉内善气水涌动。墓地裏有谷崎润一郎,河上肇等名人达士的墓碑。(平时不对外公开。春秋特憋公开)

寂光寺(围棋本因坊寺)
建于1578年11月,属显本法华宗派,由日渊在出水室町创建。日渊的第2代子孙日海是围棋高手,曾担任过信长、秀吉及家康的围棋指导。死后,其弟子继承了该寺别院之名--本因坊,本因坊一族从此在江戸诞生。寺内有本因坊前5代继承人的墓碑。

观音寺(Kannonji)
平安时代,嵯峨天皇下诏,弘法大师创建。主佛是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作为西国三十三所第十五处灵地,以避邪开运而闻名,尤其是作为治头痛、长智慧、免痴呆等受到广泛信仰。寺院内的山上四季披绿,非常美丽。春天的梅花、樱花,秋天的红叶,让来访的游客心旷神怡。创建于825年(平安时代)。

鹿宛寺(金阁寺(通称))
建于1937年,属临济宗相国寺派,是1397年足利义满经营的山庄改建而成。金阁是元宝形三层建筑,1950年焚毁于大火中,1955年予以重建。属池泉迂回式庭院。茶室夕佳亭以荻草交错的篱笆架和缠绕着南天的床柱闻名与迩。1994年作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清水寺(Kiyomizudera)
“清水寺”建于音羽山上,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总院,相传延镇上人于778年在此开山后,由大将军坡上田村麻吕于798年兴建。在羽音山山腰建有近30座寺院和佛塔,现存的主要建筑物为德川家光于1633年所重建。被列为国宝的本堂正殿以“清水舞台”而闻名,屋顶采用四坡式结构,以桧木皮重层铺建而成,其宫殿造型优美,令人观叹,殿内供奉着十一面千手观音像。本堂的下方有着名的“音羽瀑布”,与祈求分娩顺利的“子安塔”,后者被列为重要文化遗产。此外,境内的重要文物建筑鳞次栉比,包括仁王门,钟楼,西门,三重塔,释迦堂,阿弥陀堂等。1994年12月,清水寺作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产”,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金地院(Konchiin)
建于1626年,是南禅寺别院。应永年间(1394-1428),由足利义持创建于北山,后又于1605年经崇传移建至现址。方丈是重要文化财,狩野派的屏风绘画也十分有名。茶室八窗席(重要文化财)和鹤龟庭(特别名胜)、枯山水庭园均为小掘远州名作(茶室参观须以来回明信片申请)。东照宫(重要文化财)创建于1628年,是本殿、石间、拜殿连在一起的权现式建筑,供奉有_川家康的发冢以及念经佛像。拜殿天井的龙鸣图出自狩野探幽之笔,36歌仙则为土佐光起之作。此外,八窗席茶室的屏风绘画“猿猴捉月图”和“老松”十分有名。

高台寺(Koudaiji)
1606年,丰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为了祈祷秀吉的冥福而创建本寺。属于临济宗建仁寺派。移建了伏见城楼的一部分,极为宏伟壮观,但却不幸遭遇火灾,现在只保存了正门、开山堂、灵屋和茶室伞亭‧时雨亭(均为重要文化财产)。灵屋内部安放秀吉和北政所坐像的须弥坛等处绘制的泥金画图案作为“高台寺泥金画”非常有名。茶室伞亭的顶棚用圆木和竹子编成,表现出油纸伞的形状,非常罕见,与时雨亭一样,是桃山时代茶室建筑的代表作。池泉回游式庭园属于史古迹、名胜。

金戒光明寺(Konkaikoumyouji)
1175年从比睿山下山的法然上人首次建立的念佛道场。为净土宗四总院之一。数度遭遇火灾,于灾后重建。阿弥陀堂是1605年由丰臣秀赖重建。而文珠塔的主佛像文殊菩萨像相传是名佛像雕刻家运庆的作品,为日本三文殊像之一。收藏有绢本墨彩山越阿弥陀佛图(重要文化财产)。

曼殊院(Manshuin)
建于1656年,是天台宗的皇家寺院,属五座皇家寺院之一。原建于比睿山的一堂,良尚法亲王时期,被迁移到现址。明治初期前还兼管北野天满宫。院内的大书院、小书院、八窗轩茶室,库裏都是重要文化财。采枯山水式的庭院构建方式。国宝级的不动明王(黄不动)是三大不动王之一。内部的屏风彩绘主要出自狩野探幽之笔,其他尚有出自狩野永德之笔的竹虎图(重要文化财)等。

妙圆寺(Myouenji)
建于佌1616年3月15日。位于以妙法送火闻名的松崎山“法”字山下。日英上人创寺之际,还在另外一栋殿堂裏供奉了法华经的守护神“大黑”。人们从全国各地涌来,参拜“松崎的大黑”,属日莲宗。1969年幸免于当时的大火,因此也被称为“火中显灵的大黑天”。毎60天举行一次甲子日活动。能祈祷心想事成,也能请到保佑长寿幸福的硬币,护身符和护身牌,是京都七福神之一。

劝修寺
言宗山阶派的总寺院。醍醐天皇下诏建造的寺院,为天皇的生母藤原胤子祈祷冥福而建。由承俊律师创建。1470年(文明2年)被战火焚毁,在德川氏和皇室的援助下得以复兴。世代法亲王均入寺修行,作为由皇族贵族出家当住持的寺院一直拥有很高的地位。宸殿、书院(重点文物)是将明正天皇原来的御殿移建而来。国宝释加如来说法图(现为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刺绣也称作劝修寺刺绣帐幕,是本寺传寺之宝。庭院采用以冰窖的水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形式建成。书院前庭有据说是水戸光圀捐赠的石灯笼,作为劝修寺式灯笼而出名。建立于900年(平安时代)左右。

辨财天长建寺(岛弁天)
建于1600年间,属真言宗醍醐派。1699年伏见奉行建部的工匠头政宇在开拓中书岛时,从深草大龟谷的即成就院中分离出其别院多闻院,而创建本寺。其裸体弁财天像,甚为珍贵。7月有(第4个星期日)弁天祭。京都主佛供奉弁才天仅有此寺。
为樱花名胜地,四季百花争妍斗艳。
御守及神签闻名。

教王护国寺(东寺)
教王护国寺是平安京建都之际,作为镇护国家而建立的官庙之一。在弘仁14年(823年)空海大师下赐为“真言密教”的道场,成为了真正的一家寺院。南北方有南大门,金堂,讲堂,食堂,和北大门。东南方有五重塔,西南方有灌顶院。体现了佛教建筑物的特色。
金堂(本堂)是庆长8年(1603年)再建的。这座建筑代表着代表桃山时代的豪壮雄大。五重塔虽然在宽永21年(1644年)再次修建的,但这座新建的建筑物上融化着工匠的心血。五重塔是现存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塔,是京都的象征。除此之外,作为弘法大师的住宿而盖造的大师堂是,康历元年(1379年)被火烧却之后重新修建的。明德元年(1390年)又增加修建了朝拜大师像的礼堂和走廊,体现了古代日本卧室的优美。

清水寺
清水寺的由来是宝龟9年(778年),从僧延镇在音羽的瀑布上参拜观音而开始的。到了延历17年(798年),坂上田村麻吕改建为佛殿,从此成为恒武天皇的敕愿寺。现在的清水寺东西方有西门,三重塔,经堂,开山堂,轰门,朝仓堂,本堂,阿弥陀堂。周围的建筑有仁王门,马驻,钟楼,北总门,(Ia嫔忍茫�轮�海�影蔡茫�蚴靥煤驼蚴厣绲牡刂魃裆缟竦睢U庑┙ㄖ�锏拇蟛糠炙淙辉?(B17世纪初修建的。但是这样的景观是早在13世纪已经形成。
寺庙中心的本堂是宽永10年(1633年)修建的建筑物,名为清水的舞台。展现出它雄大壮丽的姿态。
除了这些建筑物之外,境界内的东边设有引用江户时代初期的技法来修建完成的成就院庭院。

延历寺
延历寺的历史是从最澄(在日本传播天台宗的高僧)为了镇护平安京的鬼门而建立比督山寺开始的。后来法然,荣西,亲鸾,道元,日莲等日本佛教的高僧在此修行而闻名天下。
10世纪后期以东塔,西塔,横川等三个地方为中心,修建了堂舍。之后,这座名寺经过了无数次的火灾。特别是元龟2年(1571年)寺庙的一大半被战争的烽火烧去了一大半。作为总本堂的根本中堂是宽永17年(1640年)再建的。它拥有正面11间,侧面6间的庞大规模。它的构造是正面的外部和最中心部为木头板,背面的4间内间为石板,设有3座宫殿。
除此之外,延历寺还保存着17世纪的堂舍,体现了当时的佛教思想和佛教建筑的特色。
高僧辈出的日本佛教母山
设立年代:8世纪末,17世纪再兴。

醍醐寺
醍醐寺的寺院分别建设在山上和西麓的平地。山上寺院是贞观16年(874年),平地寺院是延喜4年(904年)盖建的。
山上的寺院药师堂是保安5年(951年)再建的建筑物。它体现着平安时代初期的佛堂独特的规模和样式。镇守社清龙宫拜殿是永亨6年1434年再建的建筑物。它的形状如同日本古代的民间房子。
平地寺院上建立的五重塔(天历5年·951年创建)是京都现存的最古老的佛塔。佛塔的最上面画有曼陀罗,体现了密教寺院的特色。金堂是庆长5年(1600年)从纪州满愿寺移筑的金堂,残留着平安时代末期的风格。三宝院的表书院是在庆长3年(1598年)在丰臣秀吉的建议下修建的。寺院是卧室型构造。三宝院的庭院也是在丰臣秀吉的建议下盖造的庭院之一。里面有喷泉和假山,是一座非常豪华的庭院。
京都最古老的建筑物,从五重塔到桃山时代的庭院
设立年代:9世纪末

仁和寺
仁和寺是仁和4年888年宇多天皇下令盖造了勅愿寺开始的。当时很多皇子,皇孙都在这里办公过,因此仁和寺成了门迹寺院的领头羊,他名为御室御所。糱r>虽然应仁之乱的火花烧却了整座寺院,但是宽永18年至正保3年的短短的5年,把原在皇宫的紫宸殿和常御殿移筑到仁和寺,又用清凉殿的木材盖造了御影堂。并且,又加建了二王门,中门,五重塔等建筑。经过这一系列的修建,仁和寺再次展现出了它的庄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寺院就是这时候修建的。
金堂是正面7间,侧面5间,带有庞大规模的建筑物,屋顶是从丝柏树葺改为本瓦葺。体现了桃山时代皇宫建筑的风格。
有着平安王朝文化醇香的皇室皇宫
设立年代:9世纪末,17世纪中期再兴

平等院
平等院原本是藤原道长的别墅。到永承7年1052年被他的儿子西白赖通该修为寺院的。第二年天喜元年修建了安置了阿弥陀如来的阿弥陀堂现在的凤凰堂。12世纪初又盖造了法华堂,五大堂等诸寺院。但是建武3年1336年一场战火烧却了寺院的一大半,现在只留下凤凰堂和镰仓时代再建的观音堂和锺楼。
凤凰堂是以中堂为中心,左右有翼廊。展现了轻快而优美的姿势。它的背面有尾廊。中堂的屋顶的两端装饰着凤凰,内部是耀眼的二层宝盖,装饰了宝相华文和螺钿。并且还装饰了云中供养菩萨,墙壁画等。凤凰堂的前面是庭院,它表现的是西方的极乐世界。融化了大自然景观的这座庭院被称作为净土庭院,是后来以阿弥陀堂为中心创建的各寺院庭院的起源。
体现了极乐净土的建筑和庭院
设立年代:11世纪中期1052

高山寺
高山寺是宝龟5年(774年)开创的,到了13世纪初得以明惠上人的修建之后改名为高山寺的。修建的时候高山寺拥有金堂,阿弥陀堂,十三重塔,东西藏经阁等建筑物。但随着中世的战乱而荒废,进入到江户时代宽永11年(1634年)再次得到修建的。
石水院是明惠上人时***始流传下来的唯一的遗迹。它是建立在13世纪前半期的建筑。从看得出镰仓时代的特色。石水院是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的建筑,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是代表日本文化的庭院。
除此之外,寺院的中心还设有宝箧印塔和如法经塔。
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的建筑
设立年代:13世纪初(1206年)

西芳寺(苔寺)
西芳寺是天平年间(729~749年)被僧行基所创建的。之后的历应2年(1339年)得以梦窗疏石的修建改名为禅宗寺。修建之初是以建立在平地上的两层楼阁的琉璃殿为首,修建了庭院和池庭。西芳寺的山腹是山水庭院和坐禅堂指洞庵,山顶是缩远亭。山顶的缩远亭可以眺望到远处的风景。
文明元年(1469年),战争的战火烧却了这座古老的寺院。梦窗疏石修建的庭院被一层厚厚的苔得到保持。荒废后的庭院被评价为名园。现在残留下来的湘南亭(茶亭)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所修建的。
这座寺院是建筑物和庭院成为一体化的。用精确的手法去铺在地上的石组和眺望台等融入了在前代无法看到的形式,给后世的庭院带来巨大的影响,成为日本庭院史上的一个奇迹。
给后世的庭院建筑带来巨大影响的名园
设立年代:14世纪中期(1339年)

天龙寺
天龙寺是以风山为背景在建长7年(1255年)盖造的离宫为基础,历应2年(1339年)被改成为禅寺。当初的禅宗寺院是三门,佛殿,法堂,方丈成为直线型的典型的寺院。方丈的后面是利用高坡来作出山形的庭院。天龙寺修建之后虽然在战火中失去了主要的寺院。但是庭院至今好保存的完整无缺。庭院的池子虽然修改了好多次,但依稀保存着当时的风景。
龙门瀑布,石桥,岩岛等石群体现出大胆而又细腻的池庭布置,给室町时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山水庭院和和石组布置带来巨大的影响。
禅宗大寺院的鉴赏本位的庭院
设立年代:14世纪中期(1339年

鹿苑寺(金阁寺)
鹿苑寺是足利义满在应永4年(1397年)接过镰仓时代建立的贵族的别墅之后,竭尽全力去修建成为别府北山殿的。义满死后的应永29年(1422年),梦窗疏石作为开山祖师修建成了禅寺。之后金阁寺在有一段时期走向荒废,但是到了江户时代金阁寺和庭院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庭院以衣笠山为背景,在水池里安设了各种各样的名石。并面对水池建立了舍利子殿金阁,在山上设置了眺望台。金阁的屋顶的第一层是木屑葺,第二,三层是金箔,是代表北山文化的华丽的建筑物。体现出义满当时的权威和对王朝的憧憬。虽然金阁寺在昭和25年(1950年)被一场大火给烧却,但昭和30年(1955年)得到了复原和再建。
权力者对王朝文化的憧憬,金阁
设立年代:14世纪末(1397年

丛徽寺(银阁寺)
丛徽寺是把足利义政在文明14年(1482年)在东山山角上营造的东山别墅改成禅寺的。东山殿是模仿西芳寺而建立的。寺院以水池为中心设有观音堂银阁,持佛堂东求堂等建筑物。广受当时读书人的爱戴。虽然荒废过一段时间,但是17世纪的中期开始又恢复到了昔日的风光。银阁是长享3年(1489年)建设的二层楼阁,下层是东洋式书院,上层是禅宗的佛堂。
东求堂是祭祀守护神的持佛堂和书房并兼的建筑物。是文明17年(1485年)修建的。位居在东侧的面积为4帖半的同仁书房设有最古老的付书院和远架子。
丛徽寺的庭院虽然在战国时代荒废过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元和元年(1615年)复兴时得到了修建。以水池为中心的名石,树木和石组上凝聚着工匠的心血。
东山文化的象征,淡泊而玄奥的美
设立年代:19世纪后期(1482年)

龙安寺
龙安寺是宝德2年(1450年)把贵族的别墅改修为禅寺的。长享2年(1488年)本堂复兴之后修建了诸堂。之后的宽政9年(1797年)因为被一场大火烧却,现在的本堂是庆长11年(1606年)把西源院本堂移筑过来的。
本堂南侧的本堂庭院是15世纪中期修建的。用土墙来围住东,西,南面的石庭里铺上了白沙。白沙的上面摆置了5群共15个石组。这座庭院布置抽象化的表现出大自然,它的美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
白沙和石群组成的抽象造形,山水庭院的代表
设立年代:15世纪中期复兴(1450年)

本愿寺(西本愿寺)
本愿寺是宗祖亲�圣人所创立的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祖山,当初建立在京都东山,之后迁移到全国各地。到了天正19年(1591年)被丰臣秀吉迁移到现在的本愿寺。寺院迁移到京都之后被修建,宽永10年(1633年)修建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物。
元和4年(1618年)修建的书院被分为公开接见场所的对面所(鸿之间)和秘密接见场所的白书院,继承了书院的豪壮。位居在这间书院东侧的是被称作为虎溪之庭的山水庭院。山水庭院的构造代表了瀑布,溪水和大海。虽然它的构造是单纯明快,但是带有颜色的石头和苏铁艳丽而又大方的体现出桃山时代的豪华。
面向滴翠园(水池)的飞云阁是三层楼阁建筑物,它的外观奇特旨趣,体现出了工匠的卓越的才能
代表华丽而豪壮的桃山文化的精髓
设立年代16世纪后期再兴(1591年)

灯火的寺院

真如堂的红叶,还漂亮。

长(久)印象堂

长(久)印象堂的灯火,11月8日5点30分开始

在南禅寺天与草庵灯火开始了

平安神宫背后

真如堂

真如堂

清水寺

清水寺

醍醐寺

平安神宫

平安神宫

知恩院,桜花の季节

知恩院,桜花の季节

胜持寺

平等院--藤原文化の结集

天龙寺

仁和寺

仁和寺

金戒光明寺

毘沙门堂

毘沙门堂

长冈天満宫

教王护国寺

大谷本庙

❽ 日本建筑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日式建筑也有较久的历史,早期的日式建筑大量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随后也渐渐发展出属于日本的独特风格。

风格:以木材为主,紧凑布局,多元化。

特点:传统的日式家具以其清新自然、简洁的独特品味,形成了独特的家具风格,对于活在都市森林中的我们来说,日式家居环境所营造的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也许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领略不俗风采 典雅又富有禅意的日式家居风格在我国可谓是大行其道,异域风格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的喜爱,又能领略到其中的不俗。

日式风格装修的特点是淡雅、简洁, 它一般采用清晰的线条,使居室的布置带给人以清洁,有较强的几何立体感。

拓展资料

和风源于中国的唐朝。

盛唐时鉴真大师东渡,无论文字、服饰、饮食、还是文化、宗教、起居、建筑物的结构、制式、日本与中国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比如,日本人对禅宗的顶礼膜拜,就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和风的特点也大多以碎花典雅的色调为主

日式室内设计中色彩多偏重于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颜色,形成朴素的自然风格。

列如:和风传统节日用品日式鲤鱼旗、和风御守、日式招财猫、江户风铃、等都是和风式物品。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

传统的日式家居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居室的装修、装饰中,以节制、禅意为境界。

❾ 日本京都景点都有哪些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日本京都旅游攻略京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现在, 京都在传统区域的划分上仍以“洛”字按东西南北中分为“洛西、洛中、洛北、洛东和洛南”。 ●洛中 洛中最显京都街道的棋盘式布局,这里是古朴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 [东本愿寺——世界级巨大木造建筑] 东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大本营,是京都的必游之地。寺庙周围环绕水渠,东西的山门是大师堂正门,非常壮丽。公元1602年,经德川家康将军之令,从西本愿寺独立后创立。寺内占地面积广大,排列着巨大的伽蓝,位于中心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级木结构建筑物。 [京都御所——前年古都千年皇宫] 它是日本的旧皇宫,也称故宫。现在的御所是1855年建造的,虽不豪华,但是朴素优雅,其中最值得游览的部分是紫宸殿、清凉殿和小御所。 ●洛西 洛西聚集了世界闻名的寺庙。从7世纪起到12世纪,这里一直是上级武士钟爱的兼具山庄别墅、娱乐休闲功能的寺院。 [金阁寺——金色阁楼映镜湖] 在外国人眼中,金阁寺与富士山、艺妓并列为日本三大典型印象之一。金阁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名为鹿苑寺。它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观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金阁寺被指定为国家级特别史迹和特别名胜。因独特的棚厦和南天床柱而闻名的茶室夕佳亭也值得一看。 ●洛东 说到京都就不得不提洛东,因为这里的风景常出现在明信片上,让人叹为观止。以散步的方式走访洛东最适合不过。 [清水寺——清水舞台樱灿枫红] 青水寺建于公元一六三三年德川家康时代,寺的山上有一条音羽瀑布,日本人相信饮过来自音羽山的清水,便能治百病,清水寺亦因而得名。春季的樱花、秋季的枫叶,在清水舞台上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风景上演。 [二年坂、三年坂——京都人气景点] 去清水寺一定要经过二年坂、三年坂。虽然是上坡路,但两边满是古朴的建筑和小点,出售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当地特色食品。 [祗园——百分之百原汁原味京都] 祗园是京都的一条商业街。过去这里是风月场所,艺妓舞妓出没,高级料理亭聚集。逛祗园要掌握三个重点。 吃:无论小吃还是盛宴,这里的味道都是最地道的。京都特有的蒸寿司、精致爽口的腌菜……买:京都的小饰物如发饰、布包等,还有各种日本传统的手工艺在这里都能买得到。 ● 洛南 位于京都和奈良之间的洛南市寺庙、神社之城,更是酒和茶的故乡。 [泉涌寺——美人祈愿] 泉涌寺最有特色的是观音堂。这座观音堂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因此这里也成为了祈求青春美丽的庙宇。交通: 市营巴士, 一般的巴士是淡绿色的,车身上有深绿色的条纹,也有色彩缤纷的巴士。游客从后门上车,从设有整理券的箱子里领取整理券。下车时提前按铃,通知司机。市内等价区间内的车费是200日元。如在等价区间以外,则把上车时领取的整理券番号与巴士正面所表示的金钱数额,与整理券一起放在司机旁的收费箱内,从前面的车门下车。注意要提前换好硬币。12岁以下的儿童半价,一个成人可以带两名6岁以下的儿童。 地铁和电车,市内有南北运行的乌丸线、东西运行的东西线二条地铁,有京福电车、京阪电车、阪急电车等六种电车。车内严禁吸烟。在自动购买机购买车票时,放入硬币或钞票,再按下目的地的按钮。使用Prepaid(预付)磁卡可以直接通过车站的剪票口剪票。在通过自动剪票机时,先把车票或磁卡放进去,取出来后切记收好,到目的地还要用来剪票回收。 住宿: 想在秋季去京都观光,第一件事就是预定房间。因为这是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宾馆爆满。推荐入住新间之町通和新高仓通一带的町家。推荐怀古庵住宿。这里环境清幽,整洁,共有五间房,每间房都分上下两层,下层设有客厅、小庭园、厨房、浴间等,上层则是睡房和书房。旅馆保持了昔日町家的设计和摆设,如洋式挂墙钟、怀旧收音机等。地址:京都市左京区孙桥通新高仓上法皇寺町(本山要法寺西门前) 收费: 15,000日元/(约1000元人民币),一间可供三至九人居住。 电话:(81) 075 751 1005 美食:京都料理是由皇宫料理、寺院的精进料理、怀石料理发展而来的,具有独特的风味。京都料理采用的原料主要是野菜、鲜鱼等,水分丰富,鲜味浓郁。京都有很多的特色餐厅供游客们选择,想吃寿司的可以去“一次重”寿司品尝鲭鱼寿司。都路里的绿茶芭菲也不错。游客们千万不要错过着名的甜品世家——祗园小石的点心。吃夜宵最好的去处要算木屋町了,传统风味一定会让人垂涎欲滴。 购物: 从锦小路通的寺町通到高仓通之间有一条东西长400米,宽4米的小路,共有150家食品店在此开张营业,称为锦市场,号称“京都的厨房”。京都市民和专程购物的外地居民接踵而来,每天都热闹异常。京都手工艺中心是由京都的传统手工艺品行业共同创设的服务中心。馆内经销京偶人、扇子、陶器、染织工艺品、象嵌等传统工艺品,还有传统艺人当场表演。此外,还设有版画、木纹偶人的体验教室以及为外宾服务的免税店。 娱乐: 京都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在花见小路上有大大小小的酒吧、居酒屋和夜总会。有的餐厅也有歌舞伎表演,收费大约在600日元以上。着名的祗园艺场也在花见小路上,是专门为游客表演的场地。主要有花道、茶道、琴、雅乐、狂言、京舞、京乐等表演。游客可以领略浓浓的京都风情。 喜欢听摇滚、爵士的游客也可以在各种酒吧里找到乐趣。有一点要提醒游客,京都的一些酒吧、居酒屋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价格都很贵。在京都普通的电影院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最新的好莱坞电影。在位于皇家广场以南的Asahi Kaikan,懂日语的游客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日剧。日本大楼8楼的Yasuda Kasai Bldg有对外国游客免费的日本经典名着表演。要是还不够详细,上全游网看看吧。

❿ 中国故宫的太和殿在日本和韩国分别叫什么

韩国汉城(首尔)景福宫的"勤政殿", 相当于太和殿, 是朝鲜国王召见百官的地方,勤政殿后面是思政殿,但跟中和殿不是对应关系,倒是跟故宫乾清宫有点对应关系,是办公的......朝鲜王宫小,没那么多殿.

日本也一样,皇宫也不大,京都的古代宫殿叫"京都御所",里面的大殿叫紫宸殿(照抄中国唐朝大殿之一的名称),相当于太和殿. 后面的"清凉殿"也不能说跟中和殿有对应关系,也相当于乾清宫吧. 现在东京的皇宫叫"皇居",正殿又叫"松之阁",相当于太和殿吧. 日本的皇宫,更像中国的颐和园,像花园.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2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8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9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7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8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2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