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队为什么不选择进攻
A.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全力进攻中国
日本当时总共34个师团,1个在本土,1个在朝鲜,8个在东北(伪满洲国),剩下24个全在中国作战,日本空军精锐“木更津”“鹿尾”飞行队在淞沪会战期间被歼灭过半,这还不叫全力?
B. 日本现在为什么不进攻中国
日本现有兵力,30多万人的自卫队,指挥权在美军,空军装备缺乏而老化,海军以反潜反导为核心,陆军之前的海啸期间果断抗命拒绝进入辐射区当了逃兵,不允许拥有进攻性武器,指挥系统与信息通信等完全依赖美军,公务员化军队成了上下班的企业,长期的美国洗脑以及经济萎缩加上严重老龄化征兵标准不断降低,宅男目前是军队热切想要吸引进来的未来主力,在第一岛链内美军都在不断增兵并估计第一岛链内以现有美军力量除非放弃欧洲等地调来部队不然难以抗衡拥有地利的中国,美军表示拥有核武器国家互相开战是脑子有病吗,日军表示我开始就被设计成美军舰队辅助力量,爸爸不上我没有独立进攻能力啊。
C. 1938年日本攻占了武汉后,为什么确定了战区而不再继续进攻
武汉会战乃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波田支队在安庆登陆并很快占领安庆,宣告武汉会战开始,到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三镇全部沦于敌手宣告武汉会战正式结束,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以40万人的伤亡,造成日军近10万人的死伤(另一种说法是20万),不但粉碎了日军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也鼓舞了全国抗战的热情。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少将高参、后曾协助薛岳取得第三次长沙大捷的赵子岳高度评价国民政府在武汉会战的战略决策:“综观武汉会战,我军不在武汉城内弹丸之地作困兽之斗,而在武汉外围的广阔天地进行灵活、坚强的作战,予日军以重创,作战逾4个多月,竟无一个整师被歼灭,这都是由于统帅部正确的战略决策而来的
10月17日,第五战区长官部部署最后撤退阶段的作战任务。与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后期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军队在严密的组织下,以大无畏的勇气和作战胆识,主力全部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历时逾4个多月的武汉大会战,中日双方动用了开战以来最大兵力,日军最终未能歼灭中国100多个师中的哪怕一个师,最终占领的只是一座燃烧了两天的空城。
而在此之后,虽然直到抗战胜利前夕,日军仍有实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此前明显地一边倒的态势不再出现,日军每占领一片土地和一座城池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国军队还在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网络桂南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鄂西会战、雪峰山会战中取得胜利。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更是率先吹响了对日反攻的号角,而中国远征军也于次年春开始滇西大反攻,最终于1945年1月10将日军全部赶出滇西,并于3月将日军全部赶出缅甸,而此后广西战场的形势也相当不错,广西全境在日军宣布投降前就已全部收复。
武汉会战,堪称抗日战争中最伟大的转折点!
D. 二战时,日本为何不对苏联发动进攻
德意日三国1940年9月缔结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 当缔约三国遭到“大国的攻击”,三国将“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支援”。德苏战争开始后,日本没有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没有对苏宣战。所以德军入侵苏联后的第六天,里宾特洛甫即电告德驻日大使欧根·奥特,要求他利用日本人抢占领土和财富的贪欲,尽力促成日本迅速进攻苏联。而且希特勒还指示,只要日本进攻苏联,日本则可同德国签订两国“军队之间沿着横穿西伯利亚铁路的土地契约”〔17〕。1941年7 月10日,里宾特洛甫再次电告奥特,指示他“用一切办法继续要求日本尽早参加对俄国的战争……日本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的目标当然仍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18〕奥特大使虽尽一切努力说服日本早日进攻苏联,但一直没有成效。 那么,日本为什么不对苏联开战呢?主要是由于日本此时已确立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殖民大帝国的国策,决定将主要力量向南扩张。而对苏联采取“如果苏德战场的进程转变得对日本有利时,我们就将使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当条件不具备时,“我们将采取主动的对策,秘密地准备反苏战争的武力”〔19〕。同时, 在日苏之间缔结有为期5年的中立条约,日本还不得不暂时遵守所承担的义务。在日本内阁中对进攻苏联的“障碍很大”,当时的外相松冈是主张立即对苏战争的,但首相近卫却主张先解决日美之间的矛盾,夺取美、英、荷在太平洋和南亚的势力范围,为消除后顾之忧,必须同苏联建立合作关系。 但是,希特勒对日本进攻苏联抱有十足的信心。1941年8月26日, 希特勒对雷德尔说:要“相信日本在兵力一旦集中以后,便将立即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现在所以不动声色,我看是为了便于顺利地集结兵力和突如其来的发起进攻。”〔20〕没隔几天即8月30日, 奥特大使询问日本新任外相丰田:日本有没有参加苏德战争的可能性?丰田回答说:日本现正在准备,还需要一些时间。对于急切要求日本对苏开战的德国来说,这样的回答,实在感到失望。特别是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受挫时,德国更需要日本对苏开战,以牵制苏联远东兵力不致西调,也可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东方,德国则可速败苏联,亦可集中力量对付英国。 1941年10月,日本内阁改组,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希特勒认为这是日本北进的征兆。但是,东条却继承前任“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国策不变〔21〕,并确定12月初为“发动武力之时机”。而且,已进行几个月的日美谈判也破裂,日本的航空母舰特遣队已启航驶向珍珠港,准备对美英开战。此时,日主动向德提出,一旦发生战争,希望德国站在日本一边,两国共渡患难。一直要求日本对苏发动战争的德国,以为时机已到,希特勒便于12月5 日向日本许诺,日参战后德将向其提供援助,并同意日提出的在不与敌单独媾和的条件下,两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的建议〔22〕。但是,日本并没有向苏联进攻,而是对美国宣战了。日本对美开战后的第三天,请求德、意对美开战。德国为换取日本从西伯利亚攻苏,于12月11日对美宣战。 德国对美宣战,除了企图换取日本进攻苏联外,还企图避免英美军队集中起来对付德国,甚至促使英美放弃大西洋的军事行动。但是,德国对美宣战,是一个错误的举措,增加了与之公开战争的敌人,英美联合在西线打击德国,使德国“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23〕。同时,日本也没有对苏联进攻,而是认为进攻苏联,既得不到所需要的石油、橡胶、棉花等战略物资,而且一旦陷入苏德战争,将腹背受敌挨打。所以日本继续遵守日苏中立条约,保持与苏联的合作关系。在日本进攻美国后,希特勒称颂“日本是个好朋友,好盟国”的同时,也不得不哀叹:“自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日本并没有和我们一起同时参加对俄战争。”〔24〕 1942年上半年,希特勒为了在东线发动新的攻势,更迫切地需要日本的支持。并且通过签订新的《德、意、日军事协定》(1942年1 月18日签订),划分作战区域,协调作战行动,瓜分整个世界。希特勒认为,如果日本对苏开战,迫使苏联在远东保留40个师,德国则可在东线获胜。1942年5月15日,里宾特洛甫电告日本, 认为“占领和日本的安全息息相关的西伯利亚沿海各省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合适时机来到了。……对苏俄进行一次突然的、成功的袭击,将对三国公约签订国今后的战局十分有利……”〔25〕7月9日,里宾特洛甫还约见日本驻德大使,向他说明日本进攻苏联的有利时机,催促日本立即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至攻占贝加尔湖为止的苏联领土。但是,日本仍然按兵未动,甚至还通告德国,日本维持日苏中立关系不变〔26〕。7月30日, 中岛代表日本政府正式告知里宾特洛甫说:“日本进攻苏联将使自己的力量过于分散,……在目前情况下的作战范围,应只限于南方和中国”〔27〕。可见,日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虽然在苏联边境不断进行挑衅,而且一直向德国提供有关苏联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秘密情报,但至今未打算立即进攻苏联。 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国,由于军事上节节溃败,因而使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危机不断加深,面临瓦解局面。虽然希特勒仍然坚持将东线战争继续下去,直至“把俄国巨人消灭”,但仅仅意大利和其他仆从国的增援,仍难以挽救败局,只得继续唆使日本进攻苏联。希特勒1943 年1月21日、里宾特洛甫2月19日在同日本驻德大使谈话时, 都向大使提出了敦促日本政府出兵苏联的要求。4月18日, 里宾特洛甫再次向大使提出请求。日本鉴于德国在苏德战场屡屡战败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的局面,始终不肯作出对苏战争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得捏造事实,提供假情报,采取欺骗和恐吓的手段,企图把日本拖入反苏战争。里宾特洛甫说什么俄国人正在远东修建大量飞机场,准备派遣轰炸机队轰炸日本,还说什么俄国已将100余万军队从远东调往西线, 等等〔28〕。日本又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拒绝德国的要求。直到11月末,里宾特洛甫在同日本驻德国大使会晤时,还在要求日本用武力入侵苏联。可是,此时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早已垮台,法西斯集团已经瓦解了。即使德日两国决心尽一切力量将战争进行到最后,而等待他们的仍是失败的结局,这种决心只是他们的垂死挣扎罢了。 三、寻求单独媾和与结束战争的出路 正当德军在苏德战场大获胜利之时,希特勒狂叫要打败苏联,逼迫斯大林求和。同时,他也企图集中力量在大西洋海战中击败英国后,同英国媾和〔29〕。不过这是希特勒处于胜利的时刻,想以此实力地位向自己的敌手提出媾和。 但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很快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德军再也没有力量在广大战线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现在已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灭对方,并认识到这种情况将导致和平谈判。”〔30〕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再次遭到惨败,从此一蹶不振。其后,英美军队在意大利登陆,整个法西斯集团的军事危机和政治危机加深,“所有希特勒的伙伴都对轴心国的胜利绝望了……都拼命想通过一种妥协的和平办法,包括某种保证小国权利的欧洲宪章以摆脱战争。”〔31〕不仅法西斯集团的危机日趋加深,而且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中立国家的立场也发生重大变化,德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已处于危机四伏的困境之中。希特勒已经明白,对苏联和对英美在东西两线作战,处于腹背夹击之中,已无法取得胜利。因此,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都在“考虑离间敌人”;希特勒大本营和武装部队中也在谈论和广泛流传“决不能束手待毙”,而“要真心实意去争取,在欧洲能达成一项合理的和平解决方案”〔32〕。 其实,早在莫斯科战役方酣,德军刚刚“陷在泥潭之中动弹不得”的时候,里宾特洛甫于1941年12月30日,“第一次向希特勒提出讨论与俄国停战的可能性”。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也多次提出调停的问题。不过希特勒此时未予肯定的回答。与此同时,日本试图从中调停,牵线搭桥,促使德国和英国之间,在双方都“肯让步”的情况下议和订约〔33〕。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希特勒周围的人同希特勒讨论与敌方之一单独媾和的计划,逐渐热了起来,尤其是里宾特洛甫、戈培尔等人,都想争取希特勒支持他们的考虑。 那么,希特勒对此是作如何考虑呢?作为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的希特勒,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抢占他国领土、夺取“生存空间”,他至死都要将这场战争打到底,消灭“俄国巨人”和所有的犹太人,以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但是,当战争进行到对他不利和无可挽回的失败时,他被迫也不得不寻找单独媾和、结束战争,以保全自己统治地位的出路。不过他采取了:1.坚持自己的实力地位,即在打败敌方的有利时机逼迫对方媾和;2.采取制造谎言的手法,用“布尔什维主义获胜统治全欧洲”的说教来吓唬西方,使之单独媾和;3.他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发生分裂,抓住一切机会离间敌方,使之一方单独媾和。 至于希特勒是同苏联单独媾和还是同西方单独媾和,他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也许是见机行事,哪方有利和可能,则同哪方媾和。据希特勒的副官尼·冯·贝洛回忆,1943年秋天希特勒还“认为同西方各国媾和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丘吉尔是决不会罢休的,他宁愿失去世界帝国的地位,也要把德国消灭掉。至于同布尔什维克媾和,他还下不了决心,因为布尔什维克仍然是德国的敌人。……希特勒1943年秋天对单独媾和的考虑是矛盾的,但……希特勒并不绝对拒绝这种考虑”。希特勒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而且是朝令夕改。1943年9月10日, 戈培尔同希特勒讨论媾和问题时,戈培尔问希特勒是否可以同斯大林打交道,希特勒说暂时还不行。因为希特勒认为同英国人打交道比同苏联人容易些,英美会害怕苏军席卷欧洲,终于会同德国联合起来保卫旧大陆,使之免受布尔什维主义的统治。英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有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欧洲,他们会对我们表示出愿意和解的意向。丘吉尔是反对布尔什维克老手,他同莫斯科合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34〕。9月23日, 戈培尔又同希特勒进行了一次长谈,发现希特勒改变了上述观点。希特勒已“不相信同丘吉尔谈判会取得任何结果,因为他太坚持他的敌对看法”。他宁愿和斯大林谈判,只要在东方取得决定性胜利,谈判会有成功〔35〕。 1942年下半年以后,希特勒集团寻求单独媾和的活动,已是极其频繁地进行,而且这种活动构成了当时德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 1943年2月, 党卫队的高级军官霍亨洛亲王同美国设在日内瓦的情报机构负责人艾伦·杜勒斯进行了接触。通过谈判,杜勒斯同意德方提出的承认德国所侵占领土的合法性的要求,承认德国主宰欧洲的地位。希姆莱也通过瑞典人,向美国人探询“无条件投降”的有关问题,但未得到答复〔36〕。就在同时,德国驻瑞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同美国工商界有广泛联系的“北德意志人”公司的代表林德曼及邓尼茨的亲戚舒尔策·格维尔尼茨等,都为单独媾和而积极活动〔37〕。 与此同时,轴心国的成员国和其他仆从国家或者向希特勒力陈谋求单独媾和,或者背着德国与敌方之一秘密谈判。如墨索里尼和齐亚诺在与希特勒会谈时,都直接向希特勒提出了同苏联媾和的主张。墨索里尼认为,在东线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只有同苏媾和,将轴心国的兵力集中对付英美,为再同英美议和创造有利条件,为同西方大国进行重分世界的谈判打下基础。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统治当局,早就背着希特勒同英、美秘密谈判,以寻求摆脱战争的出路。 经过1944年苏军在东线、英美法联军在西线的共同打击,德国彻底失败已成定局。德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极端恶化,抵抗运动迅速发展,希特勒集团内部反希特勒的力量也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摆脱战争?是同苏媾和还是同英美媾和?又产生了分歧。希特勒仍然希望反法西斯联盟国发生分裂,并利用恐吓、威胁、离间、制假等手段,拉拢一方与之媾和谈判。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发表广播演说宣称, 这场战争只有一个胜利者,不是德国,就是苏联。德国的胜利意味着欧洲的保全,苏联的胜利意味着欧洲的毁灭〔38〕。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前,希特勒在东线顽强抵抗的同时,一直同英美代表在幕后秘密接触,企图达成单独协议。希特勒的外交官在西班牙、瑞士、梵蒂冈,同英美代表频繁会晤,讨论结束战争,以求双方可以接受的战争结局〔39〕。对纳粹头目的这些活动,斯大林1944年2月23 日在发布的《苏联全军最高总司令命令》中作了深刻揭露。他说:“法西斯头子们拼命想在反希特勒同盟中制造纠纷,从而拖延战争。希特勒的外交官们奔走于中立国之间,力图同亲希特勒分子相勾结,暗示有可能或者同我国,或者同我们的盟国单独媾和。希特勒分子的这一切诡计注定要破产……”〔40〕但同时,希特勒也没有放弃与苏媾和的机会。1944年三四月间,希特勒特别加强东线攻势,企图把苏军打得“筋疲力竭”后同苏媾和。3月30 日,希特勒的陆军元帅克莱施特力劝希特勒与斯大林媾和。已不受希特勒信任的里宾特洛甫,此时仍鼓足勇气向希特勒建议同斯大林媾和,而且表示要“尽一切可能把斯大林再次引诱到会议桌上来”〔41〕。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日本,此时又提出德苏停战问题,并于1944年4 月提出派一个代表团到莫斯科,居间建立德苏之间的和平,以避免德国在战争中失败。8月下旬从日本传出一条消息,说“斯大林不愿摧毁德国”, “斯大林显然愿意和阿道夫·希特勒统治下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达成协议”〔42〕。日本的这些活动,有利于德国离间反法西斯联盟,不惜一切守住东西两线阵地,等待形势的好转,避免在战争中失败。 战争最后阶段,反法西斯联盟军从东、西、南三方面向德国发起进攻,苏军进入德国本土,英美军队也攻进德国腹地,德国已完全处于孤立,唯一的盟友只是日本了,到1945年3月,有近50 个国家宣布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希特勒仍负隅顽抗,企图争取战争形势朝有利于德国方面转变,并宣称有“奇异武器”,能够“最后一分钟改变命运”。但同时他又采取伪造文件、捏造事实的手段,煽起西方国家的反苏情绪,使其改变立场,同德国媾和。所以,在希特勒自杀身亡之前,在希特勒“小心谨慎的同意”下,与西方国家的单独媾和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43〕。 1945年2月10日,德国帝国保安总局表示, 如能在西方实现单独媾和,可以把德国掌握的有关日本的全部重要情报,提供给美国情报部门,德国不惜出卖盟友的利益。美国情报机构欧洲分机构的负责人艾伦·杜勒斯,于是也通过意大利和瑞士的中间人,设法同德军司令部接触。3月8日,德国驻意大利的党卫队指挥官、党卫队副总指挥沃尔夫,在瑞士与艾伦·杜勒斯会见。两人会谈中,沃尔夫提出的协议条款,是要争取在整个南线媾和,就德国不可避免的投降问题进行谈判。此后,沃尔夫又同反法西斯联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哈·亚历山大参谋部的官员进行了几次谈判〔44〕。4月20日, 希姆莱在卢卑克的瑞典大使馆会见瑞典红十字会主席伯纳多特,请他转告艾森豪威尔,德军愿在西线投降,结束西线的战争,而东线的战争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西方国家军队同苏军交战为止〔45〕。在这些秘密谈判活动正紧张进行时,隆隆的炮声,已是在柏林上空不绝于耳,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 单独媾和的一切活动宣告破产。
http://cache..com/c?word=%C8%D5%B1%BE%3B%CE%AA%BA%CE%3B%B2%BB%B6%D4%3B%CB%D5%C1%AA%3B%B7%A2%B6%AF%3B%BD%F8%B9%A5&url=http%3A//www%2Ert%2Dmart%2Enet/obicn/paper/show%2Easp%3Fid%3D149450&b=0&a=25&user=
E. 日本为什么不全部的兵力进攻中国
因为如果使用全部兵力,日本国内就没有兵力了,当时日本与美国关系不好,(袭击珍珠港),容易被趁虚而入。另外,出兵力后,可能打不过,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恢复兵力的时间,也是为国着想。再有,中国当时资源未被发掘,日本瞧不上。想用更大兵力在太平洋跟美国大战,占领资源丰富的南,北美洲。获得更好发展。
F. 抗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不攻占重庆
日本没有进攻重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首先,远东苏军部队一直保持了上百万的庞大兵力,这样日军就有所顾忌不敢进入关内作战。日本在作出决定之前,对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各个方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研究出了山地作战的一些要求。
想要在山地作战,他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兵部队,还要很多关于道路、铁路建设部队以及渡河的一些器材。同时还要增加各个独立炮弹部队的人数,还要给这些部队配备一些便于攀崖的器材。
2、日军制定了一个五号作战计划,日军强调加快汽车行进的速度,也制作了关于四川一带的汽车详细路线图。同时还组织许多工兵展开了舟桥架设的相关演习,步兵就进行重新编组,训练士兵的攀爬能力并消灭了一些隐蔽的火力点,还开展了其他的很多演练。
但是想要彻底掌控西部地区,日本还需要新增23万士兵加入作战,同时还要生产大量的作战使用到的器材。后来日本因为中途岛战争、所罗门航空战以及瓜岛战役被牵扯了大量兵力,所以不得不放弃五号计划的实施。
3、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军队的主力并没有被消耗很多,还是保持得非常完整。而反观日本,他们一直都没能建立起一支规模强大的作战部队,所以只对我国的主力部队造不成任何的威胁。
(6)日本队为什么不选择进攻扩展阅读:
石牌镇保卫战,阻止了日本占领重庆的脚步。
石牌是个不足百户的古镇,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距离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长江天险,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道可以称作“天险”的门户。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军的水陆空配合下,重庆将无险可守,中国将无险可守。
中日双方都看到了这里的重要性,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安装大炮共10尊,配备漂雷队、烟幕队和100余名官兵,用于封锁长江。果然,1941年3月上旬,日军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之曹家畈。
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我守军的严重打击,惨败而归。吸取教训的日军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于是,1943年5月,日军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自然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地给六战区陈诚、江防军吴奇伟拍来电报,强调确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蒋介石又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师长胡琏,一位国军的名将。
G. 请问为什么当年日本不选择在北洋军阀时期对中国发起全面进攻
因为当时日本政客的方针不是直接侵略而是培养扶持中国的军阀来当自己的代言人
H. 二战日军听到苏德开战,积极对苏备战,日军为何又放弃进攻苏联
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苏联确实从远东吸引了一些军队来对抗德国军队。但是远东地区的大部分苏联军队,仍然留在原地防御可能的日本攻击。如果日本人同意德国攻打苏联的要求,即使日本人占领了远东,伤亡也是巨大的。因此,日本很可能在中国战场上兵力不足。对日本来说,南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如石油实行禁运。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齐心协力。作为反制裁措施,日本还冻结了美国和英国在中国占领区的资产。战略物资禁运对缺乏资源的日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埃斯佩克
I. 日本在二战中为何没有进攻苏联呀
近年来,日本部分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参加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他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战争爆发后不久的1941年7月2日,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制定的对苏政策为,日本对待苏德战争的态度将根据三个协约国的精神,但日本暂时不会介入这场战争中,日本将秘密加强对苏战争的军事准备工作,保持独立的立场。此时日本将进行预防性的外交谈判,如果苏德战争向有利于德国的发现发展,那么日本将对苏联诉诸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保障北部边境的安全。根据这一决定,日本参谋本部便开始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实施进攻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1941年7月11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关东军和驻扎在中国北方的日军下达了专门的506号命令。命令明确指出,在远东的日军应做好入侵苏联的准备。日本参谋本部还制定了一个进攻苏联的战役——战略计划,这一计划被命名为 “关东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日军拟在预定方向对苏联军队实施一系列打击,击溃在滨海边区、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占领主要交通线、军工企业和后勤供给基地,摧毁苏联军队的抵抗,迫使苏联军投降。日军计划在6个月内推进到贝加尔地区并结束战斗。为此,7月5日日军最高指挥部发布首次动员令,并决定将关东军扩编为2个师团(第51、57师团)。7月7日日本天皇核准秘密征招50万人并征用80万吨的船只用于向伪满州国运送军用物资。动员工作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是以集训登记和内部例行征集的名义进行。1941年7月25日,德国驻日大使向柏林报告日本动员情况时指出:日本已经征招了90万名24 ——45岁预备役人员,并向日军派出了懂俄语的人员。
7 月22日,日军开始在苏联边境地区集结。日军通过朝鲜境内各集结点每昼夜向伪满洲国派出约1万名官兵,3.5万辆马车。按照计划,日军将集结的629支部队组建了三个方面军(东部、西部和北部方面军),其总数量达到了20个师团。此外,日军最高指挥部还计划在伪满洲国再增加5个师团的兵力,部队主要从中日南部前线调集。日本实施第二阶段动员后,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了85万部队,再加上北海道的军队第七师团和在南萨哈林的日军1个混成旅,在1941年夏天,日军已经集结了近100万准备进攻苏联的部队。在集结部队的同时,日军还在满州和朝鲜各地储备大量弹药、燃料和食品以及2——3个月的战备物资。
准备实施阶段
“关东计划”,伪满州国和内蒙古的伪军也将参加对苏战争,并将他们置于关东军的指挥之下。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日军开始在当地征召预备役人员,1940 年伪满州国就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在日本统治下的蒙古军队则被编入在内蒙古的日军,组建了蒙古联合志愿军。另外,从1938年起,根据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在伪满州国就组建了一支白匪部队,他们也将被编入入侵苏联的日军中。他们的任务是进入苏联境内进行破坏铁路和交通线、对苏联军后勤供应基地实施打击、侦察、破坏和进行反苏宣传。在接到“关东计划”后,日本关东军还组建了一支白俄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对苏联境内实施破坏活动。
另外,日本陆军的行动还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海军将帮助陆军在堪察加和北萨哈林实施登陆作战,占领苏联远东良港符拉迪奥斯托克市,摧毁苏联舰队。7月25日日本海军司令部又下达命令,组建专门用于对苏作战的第五舰队。
日本为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对苏作战,计划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34个师团的兵力。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在伪满州国和朝鲜,日本只部署了14个师团。日军计划从各殖民地向关东军调集6个师团,再从中国战场调集14个师团。但由于战事紧张,这一计划未能完成。
但日军指挥部认为,进攻苏联至少需要25个师团。在日本实施动员后,在伪满州国和朝鲜两地日军共集结了85万人,这一数量相当于日军58——59个步兵师团。而此时,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共部署有30个师的兵力,因此,日军计划在兵力上保持对苏联2倍的优势。
到8月初,日军进攻苏联的所有军事部署已经完成,并将8月10日定为发动进攻的日期。真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到7月下半月,当日本基本做好了入侵苏联的军事准备时,日军将领中首次出现了对德国“闪击战“战果的怀疑。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对二战战场的局势进行评估后写道:“苏德战线没有出现积极的成果,战场局势发展无法确定。”此时,日本的战略开始取决于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前景。
随着预定对苏发动进攻的日子来临,日本领导人试图向德国政府了解其结束苏德战争的日期。7月底和8月初的战场局势表明,德军在苏联的进攻速度明显慢下来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预定的期限内并没有攻下。德军进攻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不足,因此进攻推迟了3周时间。在这种局势下,为了迅速消灭苏联,希特勒要求日本尽快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但日本一直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为理由推迟行动,实际上日本是担心过早发动对苏战争对自己不利。7月 29日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写道:苏德前线局势仍然没有变化,在年内能否对苏发动战争将是个问题,希特勒是否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今后10天的战争将决定历史。
8 月初,日本对苏侦察机构向日军事领导人提供的《当前苏联评估局势报告》指出:如果年内苏联红军仍坚守莫斯科,那么苏联就不会失败,德国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今后战场局势将向对德国不利的方向发展。这一文件使日政府更加冷静地评估苏德战争的前景和日本是否应该加入这场战争。但此时日军仍在积极准备实施“关东计划”。日军事领导人仍认为,苏德战争最有可能以德国胜利而告终。苏联将很难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不应放弃这一天赐良机,应同德国一起使苏联垮台,并消灭他们。
计划流产
日军指挥部认为,发动对苏战争的基本条件是先削弱苏军在远东的军力,以便在实施军事行动时不会遇到苏军强大的抵抗,这就是日军“成熟柿子”的理论。日军参谋总部认为,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是在苏联将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作战师从30个减少至15个左右时,而航空兵、装甲兵和炮兵及其他部队减少三分之二。但 1941年夏苏联并没有向欧洲战场大规模调动军队。文学|虚拟文学|武侠奇幻|历史文化|休闲
在苏德战争开始后3周内,苏联仅将17%的远东军队调往欧洲战场,而机械化部队只占1/3,部队缺额则在当地居民中征召补充。另外苏军主要调动的是后贝加尔军区的部队,其他部队基本未动。而苏联在远东地区仍保持强大的空军力量,到7月中旬苏联只向欧洲战场调动了30个空军大队。最令日本不安的是苏联在东部地区仍有大量的轰炸机部队,如果对苏开战,日本本土都有可能遭到苏联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1941年苏联在远东共部署有60架重型轰炸机、450架战斗机、60架攻击机、80架远程轰炸机和330架轻型轰炸机、2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此时如果同苏联发生战争,日本本土每昼夜将遭到数十次轰炸,东京将会是一片瓦砾。另外,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仍保持强大的军力,她有能力反击日军的入侵。
1939年9月日军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哈勒欣河东段领教了苏联红军的厉害,在那场较量中,日满军队伤亡、被俘达6.1万人,损失飞机660架。最令日军忌讳的是:1、苏联红军有可能对其本土实施毁灭性打击;2、同苏联红军这样的现代化正规军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不大。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看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日本根本不敢实施入侵苏联的计划。9月3日,日军指挥部决定,在明年2月份前不应在远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行动。根据1918——1922年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战斗经验,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复杂气候条件下,日军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避免冬季在苏联作战,所有的战斗行动都应推迟到明年春天。
9月14日,苏联间谍左尔格向苏联政府报告:根据可靠情报,日本政府在年内不会发动对苏侵略战争,但其军队将留在伪满州国,计划于明年春天再作打算。日本准备已久的“关东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并不是因为日本遵守苏日签定的中立条约,而主要是由于苏联在欧洲战场的伟大胜利以及苏联在远东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日本在远东重兵的威胁,苏联无法将远东的大批军力调往苏德战场,日本法西斯此举还是大大帮了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匪帮的忙。
J. 为什么二战时候日本没有进攻苏联
首先,日本没有进攻苏联是出于自身的考虑,早在1939年,苏联就和日本干过一次,在蒙古的诺门坎地区,苏联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彻底粉碎了日本的进攻。从那时起日本就觉得和苏联打是找死。
而1941年,苏联被德国入侵,日本为何还不进攻?这是因为,日本已经陷入了多线作战的困境:中国战场要对抗国民党和共产党;南亚地区还要打败印度和英国远征军;太平洋地区还要防备美国,为突袭珍珠港做准备。即使日本在中国东北驻扎着战斗力强大的关东军,但苏军在远东地区还有一支庞大的预备队,日本在等待机会。
然而,局势却并非日本人所想的那样顺利,中国宁死不屈的顽抗精神在损耗日军的精锐兵力,而南亚地区的停滞不前也让日军损失惨重,被珍珠港事件激怒的美国人发动的一系列战役挫败了日本的海上势力。日本这时候没有多余的兵力进攻苏联,于是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意图,直到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