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打仗是怎么打的
Ⅰ 日本古代是怎样打仗的谢谢!
各个城的大名算是一方诸侯,说白了也就是现在我国的镇长那级别的。然后弱小的从属强大的,天皇分派官名。武官最大的是征夷大将军。文官是关白,也就是内阁总理,首相。而日本的武士是没有正义这一说的,只有效忠于自己的主君。这一点被现在很多漫画动画所曲解了。你可以玩玩太阁立志传或者信长的野望。日本人自己认为唯一可以证明自己国家战争历史的一段战争。织田信长以武力打天下展现了统一的雏形,由于刚愎自用性格暴躁,被手下叛变杀死,自己的一个亲手提拔的大臣给他报仇,用心计手腕拉拢联合打压的手段一统日本,那人叫丰臣秀吉,着名的大阪城就是他铸造的。等他死后,织田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篡权,得到征夷大将军,然后建立江户城,也就是现在的东京。然后世袭600多年,直到明治维新。那会的战争已经用了火枪,大多从葡萄牙进口
Ⅱ 古代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过几次战争
1、唐日白江口之战。唐军灭百济,倭国以倾国之兵支援以扶余丰和鬼室福信为首的百济遗民反唐。后百济方面内斗,扶余丰斩杀鬼室福信,百济反唐势力大衰,双方乃开始攻略与防卫要冲白江。唐军与日军水军在白江口相遇,唐将刘仁轨指挥的水师以火攻大破日军水军,斩杀其将领朴市田来津以下数千人。此战过后,倭人恐惧莫名,举国上下从一致兴奋要与大唐决一死战的愤青状态一变而为面对大唐可能的渡海讨伐的无比恐惧,在九州一带大修工事,据说倭女王齐明天皇因此吓死。当倭国弄清楚唐朝并不准备攻伐他的时候,便由恐惧变成恭顺,开始向大唐派遣唐使,全力学习唐文化,并和其它国家为了在唐的属国中的排位争吵不止。
2、明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倭酋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潜在型精神病发作,开始向朝鲜借道讨伐大明,朝鲜国王李日公直接拒绝,于是丰臣秀吉动员十五万大军开始侵朝。朝军除了李舜臣的水军外一败千里,全国八道几乎尽失,国王准备渡鸭绿江内附。明廷大臣议论,都以为不该援助,万历皇帝力排众议,决定援朝。第一批援军祖承训过江,在平壤中小西行长埋伏,全军覆没,副将史儒,戴朝弃战死。之后明军主力五万余人在李如松带领下攻克平壤,兵锋直达王京,经碧蹄馆之役后由于明军兵力不足,双方开始谈判。不久谈判破裂,重新开战,明军七万人亦重新入朝,虽在蔚山和泗川失败,但日方由于丰臣秀吉的病死而全线退兵,明朝联军追击,在露梁津大败回援顺天小西行长的日本岛津义弘第九军,横尸盈海。朝方名将李舜臣和明朝老将邓子龙都战殁于此役。经此一战,日本数百年不敢再起异心。(或有说明亡时郑成功和朱舜水等请兵于日,据说日本萨摩等诸候十分涌跃,但德川家出于对明抗倭之战的感觉,认为日方不敌大明,大明不敌满清,故满清不可敌,未果。也有称暗地准备出兵或已经出兵,遭遇风暴全军覆没的,由于无史料做证,故不取)。
3、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水军败于刘公岛,陆军只徐邦道尚有决心一战,其余皆败,引发旅顺屠城,马关条约,赔款2亿,割让台湾。这一战是输的比较彻底的。
4、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最终国际公理得胜,日方被盟国击败,中国亦成为战胜国之一。
基本上来说,中日历史4场大战,3胜一负。
其实明军抗倭也是一场大规模战争,明军出动正规军对抗中日联合海盗部队,历时上百年,大小上百战,诞生了戚继光,俞大猷等一批猛人,训练出了戚家军等精锐部队。最终实现了戚继光“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码这么多字不易啊,多少给点分吧。
Ⅲ 我想知道唐朝和日本(东瀛)的战争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双方曾发生过几次直接军事对抗。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今韩国西南部的锦江)海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正是这次战争,影响了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当时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
战火缘起朝鲜半岛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4世纪60年代,日本大和(奈良)朝廷出兵侵略新罗,征服弁韩之地(今韩国庆尚南道),设“日本府”进行统治。百济由此成为日本的朝贡国。4世纪末,随着日本国土统一、国力增强,大和朝廷又多次入侵朝鲜半岛。
公元594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开始向隋朝朝贡。日本也于600年向隋朝派遣使节。622年,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建立册封关系。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同年九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转化。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中日激战白村江
661年正月(农历,下同),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但齐明女皇因旅途劳顿,于当年七月病死,出征计划被迫推迟。八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九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同年五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五六月间,百济君臣之间发生严重内讧,实力锐减。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八月十三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一战决定东亚格局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白村江战败后,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然而,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白村江的战败,也加深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群众对沉重的战争负担深为不满,守旧势力趁机向革新派施加压力。在守旧势力的攻势下,天智天皇一方面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另一方面颁布法典,编制户籍,积极致力于内治,为奈良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政策。于是,日本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过4次遣唐使。但史实证明,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使团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最具典型意义的第7次至第10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团规模较大,一般为4条船,五六百人,约是战前的两三倍。这一时期中日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也最为兴盛,彪炳史册者很多。遣唐使作为日本朝廷派遣的国使,政治上发展与唐朝的睦邻关系,经济上交换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文化上积极吸取唐代丰富的典章制度,他们推动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日本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失败———积极向对手学习———实现自身的重大飞跃。白村江战役后的古代日本,在吸收唐朝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很快发展成为东亚强国。近代日本同样是在欧美列强的炮舰下开放国门,不断西化,在极短时间内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掀起了学习美国的热潮,不到25年便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工业国。这种现象正是日本民族双重性格的体现。岛国的闭塞性、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其落后、自卑,而靠近大陆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开放性、吸收性又使其能适应潮流、赶超先进、产生优越感。双重的性格、气质是力量的源泉,有时也会成为与其他民族对抗的根源。日本民族只有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才能保持发展活力,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满意否?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古代日本战争指挥军队前进是击鼓吗
不是,日本古代战争用钟鼓为战斗信号。日本古代作冲锋号使用的,是法螺贝(所谓大吹法螺是也),另外钟的形制类似于锣,鼓全称是“背负太鼓”,一人背负,一人敲响。军配和采配恐怕是日本独有的道具了。军配全名为“军配团扇”,是用皮或薄铁制成的团扇,最早上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是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将所持,而且似乎除了扇凉别无特殊用途。采配是木柄,柄头密缀纸条或布条,挥动时可互相摩擦发出响声,一般物头以上才可使用指挥战斗。
Ⅳ 古代日本军队打仗,为什么士兵背后插个旗子
在影视作品中,古代日本军队打仗的时候,总有士兵背上绑着旗子,令观众费解。其实,日本士兵是在背后插旗子:背后有个布制的空筒,套住旗杆缝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日本人打仗时,士兵的背后要不厌其烦地插着一杆旗子?要知道,虽然行军冲锋时万旗飘飘,看上去很拉风的样子,但背后插着硕大一面旗子,士兵跑起来顶着风,增加了阻力,岂不是更加辛苦?日本人为什么固执地不肯拔下这个累赘?
至于国外,背后插旗、马鞍上插旗,在古代战争中都是司空见惯。
Ⅵ 古代朝代和日本战争是怎么回事
中日战争主要指近代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的两场大规模战争: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清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以日方胜利告终。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二战期间中华民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在美国等其他同盟国的协助下以中方胜利告终。
关于此次战争开始的时间,有的历史学家从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有的则从发生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算起,但战争结束均以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为止。
此外,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之间还发生过以下的战争或军事冲突,但一般很少被称为“中日战争”:
白江口之战(663年):唐朝、新罗联军与日本、百济联军的一场战争,最终日本与百济被唐朝、新罗联军打败而全军覆灭而结束,日本改派遣唐使与唐朝交好。中国(唐朝)、新罗一方胜利告终。
元日战争(1274年、1281年):元朝皇帝忽必烈两次东征侵略日本,以日方胜利告终。
朝鲜之役(1592年-159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对朝鲜王朝的侵略,明朝派军救援朝鲜,结果明朝与朝鲜成功阻止丰臣秀吉假道朝鲜入侵中国的野心,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撤退回日本。中国(明朝)、朝鲜一方胜利告终。
Ⅶ 日本战国时代前期的战争怎么都是“村长斗殴”的规模
有种观点认为:被日本人大肆吹捧的日本战国时代不过是“村长斗殴”而已。这种观点出现后便引发了巨大争议,至今都能在相关内容下看到类似的争论(撕逼)。而本鬼认为这种观点算是正确而又不正确。
不过到了战国时代后期,日本很多地区实现了区域统一,出现了很多控制人口在数十万乃至百万的战国大名。到了安土桃山时代,作为统一核心的织田信长和后继者丰臣秀吉治下的人口更是接近了千万人。
Ⅷ 其实古代打仗是这样的,根本和电视剧不一样,懂历史的来
非常错误的。冷兵器战斗,团体的稳定应对才是核心,你说的一对一二对二那是百人以下的情况,其余全部是大规模协调作战,基础战法是:以弓弩在前,刀盾矛兵在后,骑兵两翼保护,最后是主帅与督战队稳定阵线。
多都是以切割包抄,围困歼灭为主
很多战斗,弓弩手打下来根本不和敌人近身。刀盾矛手也是前列交锋为主,比如你在队伍中间,你想去砍对方中间的敌人,不让前面人列开,怎么可能能打到对方中间的敌人?
你说的就是十几个人的对战情况。
Ⅸ 关于日本古代的战争问题
重兵器主要是重甲兵配置,但要形成一定规模才能有杀伤力。最关键的是连重甲都不能配齐(皮甲请无视),而且由于士兵人数多(其实也不多),很多都是自备武器(浪人)。在某方面武士刀跟中国宝剑都是精神意义大些,镰仓和室町时代,日本的主战武器是刀和弓箭,而到了战国时代,则转变为枪、弓箭和铁炮。弓箭和铁炮作为远程攻击武器,当然只是起辅助作用,长枪在战争用武器中居于首要位置。随着制铠技术的提高和铠甲的轻量化,大量下级家臣也可以穿戴铠甲,对此,刀的杀伤力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了,而一点突刺、洞穿敌铠的长枪,其优势大大强化。。。。其实中国的重武器兵种也不多,大多是长枪(这也是重兵器,注不是红缨枪,日本的枪有点特别,较细,是 日本 的重兵器)。巨斧是比较冷门的(不要受小说电影影响,古人用战斧但不是巨斧,投抛的),有战锤的攻坚队伍但性价比不高人很少(培养这个要钱多)。
http://ke..com/view/683917.htm
Ⅹ 网友是如何评论古代日本战争规模有多大的呢
中国古代的战争动不动就以几十万大军为单位,那么古代日本的战争规模有多大呢?网友说:“就是街头混混打群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日本没有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面积也没有中国那么大,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虽然地小,人口密度却是长期位居世界第二。古代日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口自然也渐渐变多了,所以战争规模也渐渐变大了。如丰臣秀吉进攻朝鲜的文禄之役,也达到了十四万兵力。
由此可见,如果说街头混混打群架,这句话只适用于早期的古代日本。而后期的古代日本,随着人数的增长和科技的发展,发起的战争规模放在古代中国也是不容小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