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什么成功
① 为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会成功
史学家认为,美国早已获知日军的偷袭计划,珍珠港事变只不过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英、苏、中等国的计划受到擎制,而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轴心国确实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轴心国。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和敌忾,粉碎孤立主义的幻想。——12月8日,罗斯福在国会的参战演讲和战争咨文获得了一致赞同,孤立主义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另据五十年后解密的档案透露,珍珠港事变的前一天,即12月6日,从马来亚哥达巴鲁机场起飞的澳大利亚空军的1架侦察机发现了正向马来亚航行的日军登陆舰队,立即报告上级,并要求加派其他飞机来接替跟踪。但是,盟军驻远东空军司令英国空军上将布鲁克却命令取消跟踪监视。驻澳大利亚的美军代表史密斯上校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要求通报美国。但澳大利亚战时内阁拖延十二小时后才批准史密斯的要求。这份报告实际上直到十七小时后才经夏威夷转到华盛顿,早已失去了价值。布鲁克和澳大利亚战时内阁的这些令人疑惑的举动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处于艰难困苦中的英国,为了使美国早日参战,即使是以马来亚遭偷袭为代价也是值得的。最有力的佐证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珍珠港遭偷袭后的日记里写到:这是一个好消息!
日本吧 自以为是的人太............
② 为什么日本要偷袭珍珠港
说简单点,日本知道美国国力强大!
但是对外战争一定会与美国发生冲突!
与其按部就班,正面作战慢慢耗死!
不如偷袭一把,直接消灭美军主力,取得战场优势!迫使美国谈判。
偷袭珍珠港从战术上取得了完全成功!
但是从战略上使日本步入万劫不复的下场!
③ 为什么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成功,战略上的失误
二战后期,日本准备南下进攻东南亚了。美国和日本的矛盾日益加剧,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从战术上讲基本上是成功的,虽说炸沉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炸毁了188架飞机;此外,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但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损失不大。可这却是彻头彻尾的战略上的失误。第一个方面让自己陷入多线作战,兵力分散。第二个方面是着急忙慌的把美国拉下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对手。
当然了,日本人之所以轰炸珍珠港,主要是为了进攻东南亚,获取战略资源。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我们也知道,这只是陆军在与海军的争夺中失败了而已,使得海军势力抬头,左右了这一切。其实就算占领了东南亚,有美国和英国在,日本能够轻松的获取这些资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在那个时候早已在军国主义的狂热下迷失了自我。
④ 为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会如此成功
1941年的珍珠港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也是美国加入同盟国与轴心国作战的原因,这场偷袭行动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损伤,上百家战机被轰炸,十几艘大型战舰受损,甚至还有2000多人伤亡,而日本只不过是两三架战机的受损,那么日本为何能获得这样的胜利呢?
不管什么愿意,对美国造成了伤害这是真的,但是很可惜的是,结果并不是像日本所想的那样成功,反而给自己招来了大祸
⑤ 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1: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其主力大多以珍珠港为母港,且珍珠港有完善的舰艇维修,补给设施,如果偷袭珍珠港成功,不仅可以消灭太平洋舰队主力,而且可以通过摧毁港口设施使得美国海军丧失在太平洋的长时间作战能力。如果预定目标达成,那么至少两年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是不会有大的作为。但是这个计划出现了意外,美国海军的航母在袭击当天并没有在港内,而且袭击结束后并没有继续搜寻美军航母舰队。最最意外的是,IJN并没有摧毁珍珠港的港口设施,而这使得美国海军依然具有在太平洋持续作战的能力。
:2:歼灭太平洋舰队主力,可以减小东南亚攻略作战的阻力。由于石油禁运,夺取东南亚油田是当时的首要目标,而阻碍这个目标实现的最大阻力既不是英国远东舰队,也不是荷兰海军,也不是澳大利亚海军,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缺乏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支援,临时拼凑的ABDA联合舰队的陈年破船根本就不是风头正劲的帝国海军的对手,失去制海权之后,英国,荷兰在东南亚的溃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3:同时,彻底歼灭太平洋舰队,的确也有可能迫使美国投降或是签订一份有利于日本的和约。由于大西洋舰队还要支援英国来和德国作战,美国海军不可能将大西洋舰队的所有主力调往太平洋继续与日军作战,所以在歼灭太平洋舰队后,美国的确有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在太平洋的作战行动,最后认输。意外的是,偷袭珍珠港并没有彻底达成战役战略目标,既没有完全摧毁珍珠港的港口设施,也没有消灭美国的航母舰队。正是由于没有彻底消灭太平洋舰队,使得美国人手上依然握有好牌(航母舰队),自然不会轻易认输,结果是整个战争被拖入了消耗战,面对巨大的国力差距,已经亮出所有底牌的日本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在日本将战争初期的优势一点点耗尽后,失败的命运已不可避免。
⑥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1、当时美国的确能破译日本的外交密码,知道日本虽与美国举行政府间解除禁运有关谈判,但日军一直在暗中磨刀霍霍,狗急跳墙时会对美国抢先动手,假想的目标是在东南亚国家或西南太平洋岛链,绝没料到日军吃了豹子胆,居然敢出击6000公里、直捣“龙门”(太平洋舰队母港)。
2、事实上,被偷袭前,美军也在太平洋备战,航母“列克星顿”号三天前(12月5日)刚出海,去给中途岛运送飞机;航母“企业”号在10天前(11月28日)出海为威克岛运送飞机,正在返航途中;航母“萨拉托加”号,则正在美国本土大修。
这三艘航母没挨捧,纯属侥幸!绝不是罗斯福不想把“诱饵”做得太丰厚,有意逃避而为。事实上,珍珠港被偷袭时,“企业号”航母已出现在了珍珠港西南360公里海面上,还派出舰载机侦查并准备直接降落珍珠港。
发现珍珠港硝烟弥漫、是遭空袭不是演习后,手忙脚乱仓促应战,但对日本联合舰队毫无杀伤,还损失11架战机,其中4架被珍珠港地面自家人高射炮击落。这更加证实航母离港不是有准备的躲避行动,否则,“企业号”后发制人,可大显身手。
3、罗斯福施用“苦肉计”,这代价也难以想象,太平洋舰队全部8艘战列舰在港内排队等待“枪毙”,“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猛烈爆炸(像樱花一样盛开)截为两端,千名官兵闷死在沉入海底的船舱内……有这样的诱饵吗?因为罗斯福死在了战时岗位上,美军最后完胜了日本,才没有过后调查追责有关人员。因为,胜利遮百羞,胜利者从来不会被谴责。
(6)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什么成功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
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
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着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⑦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偷袭成功有什么好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轰炸了美国珍珠港,震惊了全世界。日本偷袭珍珠港,对当时的局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几家欢喜几家愁,各有各的小心思。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偷袭成功有什么好处?
然希特勒没想到的是意大利就已经是个二货了,帮不上任何忙,还得让德国处处救火,可日本八竿子打不着,竟然也是糊涂蛋,把美国得罪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英国的丘吉尔了,丘吉尔当时一直在求着美国加入二战,帮助英国,可是罗斯福一直再拖,这样一来,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拖了,否则罗斯福政府将会失去美国百姓的支持。
美国的加入,对轴心国是致命的,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注入新的血液。
⑧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能成功偷袭珍珠港
首先当然是日本人准备的够充分,而且当时的预警技术都不怎么发达,无法发现大规模的海上移动目标;其次就是美国方面对此的不重视,和他们过于良好的优越感,使得他们放松了警惕,从而造就了日本的成功。
⑨ 二战时期美军这么强大,日军偷袭珍珠港为什么能成功
有人说是失误,有人持美国阴谋论。事实怎样不好说,等中情局解密档案吧。
~以下是一种观点转自知乎~
用珍珠港事件的时候航母不在珍珠港来证明珍珠港事件是阴谋论是很可笑的。
航母比战列舰威力大,比战列舰重要,这在现代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确实航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问题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因为从纳尔逊时代的风帆战列舰到日德兰海战,战列舰一直是海战无可置疑的最强主力。在当时看到航母有远大前程的只是少数人。二战前的美国,航母党和战列舰党还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中。甚至战列舰党还有不小的优势。
所以1936年到40年间,美国批准了2条北卡罗来纳级,4条南达科他级,6条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以上12条战列舰中有10条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开工。
而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新开工的航母有多少呢?一条大黄蜂号,五条埃塞克斯级。航母开工数量只有战列舰的一半,总吨位连那12条的战列舰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这是重视航母吗?在当时的美国海军眼中谁才是头等主力?
假如珍珠港事件真是苦肉计,那么应该被牺牲的就不是战列舰而是航母了。
直到珍珠港事件、珊瑚海海战,美国一次次被打疼了,这才恍然大悟,加速航母建造计划,延迟和停止未成战列舰的建造。然而在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国海军面对的是航母数量和吨位都不及日本的窘境。直到42年12月31日,美国海军在苦苦支撑了一年之后,才迎来了大黄蜂号以后的第一条新建的舰队航母埃塞克斯号。而这时他们已经损失了列克星敦、约克城、大黄蜂、胡蜂四条航母。在太平洋只有萨拉托加和企业两条航母能够使用。这就是他们为当初不够重视航母发展付出的惨痛代价。
==============================================
再说池步洲,目前流传池步洲的事迹主要来自吴越的《蒋介石的王牌特工·密电破译天才池步洲》,他所参与的两件大事:珍珠港事件和击杀山本五十六,既缺乏当时国民党中统局的资料也没有美日方面的证据作为佐证。换句话来说属于孤证。
我们姑且假设他预报了珍珠港事件这事是真的,那么他当时是做了什么呢?
池步洲工作时年仅30岁,经验尚无。但是他通过统计发现收到的日军密电,基本是英文字母、数字、日文的混合体,字符与字符紧密连接,多为(MY、HL、GI……)。池步洲作了进一步的统计,发现这样的英文双字组正好有十组,极可能代表着0-9的10个数字。根据这一发现,池步洲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他将这十组假设的数字代码使用频率最高的MY定为“1”,把频率最低的GI定为“9”。另外,日军密电中的数字,很可能表示的是当时交战军队中的部队番号和兵员数目等数字。于是池步洲到部队进行核对,由此他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他并结合密码中的许多隐语,如“西风紧”表示与美国关系紧张,“北方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顺藤摸瓜,他最终破译出一份份日本军部大本营发出的密电。
书中声称他破译了日本军部大本营发出的密电,然而其中所说的这种密码甚至不能称其为密码,也就是以前报纸里面的填字游戏的升级版而已。军用加密不会用这种简单替换,最低级的军用密码至少也会弄一个动态对应。
日本海军当时用的紫色密码,是恩尼格玛的改进版本。这是一种高级机械密码,特点是每一次密码都是变化的,需要先能复制出密码机或知道密码机的原理,然后每次都能破解密码钥匙,再用密码钥匙结合密码机破解密码。池步洲的那一套,在紫色密码面前和小孩子过家家没两样。
中途岛海战之前,美国海军情报处能够破解紫色密码,首先是拥有了类似的密码机,这个英国人给了恩尼格玛。其次要拥有巨大的人力物力,比如机械式计算机或者成百上千的精算师,因为计算的工作量非常大。这样才能保证在接到电报后2~3天破译电文。中途岛海战的情报战胜利就是这么来的。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一切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中国既得不到恩尼格玛,也没有机械式计算机或者那么多精算师。
但另外一方面,日本的外交密码难度不算高,20年代就被美国黑室破译过,最着名的例子就是华盛顿海军谈判期间,由于密码被破译,导致日方的谈判底线被美国全部掌握。
1938年至1940年美国黑室的创始人雅礼德在失业状态下受国民政府邀请在重庆创建了中国黑室,也就是军事委员会技术室,培训过国民政府的密码破译人员。池步洲破译日本外交密码的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通过破译截获的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
1 立即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2 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3 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断然行动。
根据当时情况池步洲判断,这是“东风,雨”(即日美开战)的先兆。结合此前译出日本搜集到有关美国檀香山海军基地的情报,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 一、开战时间在星期天; 二、地点在檀香山珍珠港海军基地。
收集当地军事情报是使领馆常做的事情,当时日美关系紧张也不是新闻。池步洲从没破译过日本的军用密码,破译的只是级别不高的外交密码,这次的内容仅仅是指示日本驻外使馆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原书中也根本没交代清楚他是怎么凭借外交电文推断出袭击就在这个周日,并且是珍珠港而不是更近的菲律宾?
这样言之凿凿但缺乏足够佐证的情报罗斯福一天能收几十份,你让他相信哪个?
最后说个小笑话,对岸的抗战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里面大肆赞扬国军情报部门的工作,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说因为破译了日本密电,蒋介石比罗斯福早几个小时知道日本投降,这是非常有面子的云云。
然而问题是,日本投降前四个月,罗斯福他就已经死了。。。
原文传送门
⑩ 美国海军一直都很强,为何会被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
第一种猜测是美国是真的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天正值周末是所有人都没有提防的时候,而且因为他没有参与战争,所以也没有进行太大的军事防备。所以这个时候日本就趁其不备向美国抛出了自己的原子弹。
在日本轰炸珍珠港以前,美国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军事调动,在袭击前美军将一些战斗机分散到偏远的小机场,而留在主机场的飞机则空着机库不用,整齐的摆放在跑道上,给人一种所有飞机都在的样子。这一切好像都是在给日本制造一种来打我的假象。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才使得美国能够名正言顺地参与到战场之中。仅仅损失了几小的利益,而换得几十年的霸主地位,我相信这种事美国是非常乐意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