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是怎么统一的
㈠ 马来西亚巫统是什么
"马来西亚巫统"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UMNO]>, 简称巫统, 是马来西亚马来族单一民族政党的名称.巫统与其他种族的政党(如华人单一民族政党, 马华公会; 印度人单一民族政党, 印度国大党等14个政党...)成立执政联盟“国民阵线".
*本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是想用<马统>, 但因为与<马桶>同音, 所以改用<巫统>! 0(n_n)0
㈡ 马来西亚 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马来西亚 (Malaysia) ;
独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
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
自然地理: 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500多万(2005年12月)。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华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组图: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经济: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后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 27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货币:林吉特。
㈢ 殖民统治时期,马来西亚分别受到哪几个国家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阻断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陆路贸易路线,而且与印度及东南亚的贸易受到阿拉伯商人所垄断,迫使欧洲国家寻找一条通向印度的海路。1498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派出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绕过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海路。1511年7月1日,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4]:285。阿方索·迪·阿不奎(Afonso de Albuquerque)带领远征舰队来到马来亚,经过一个月围攻,于同年占领马六甲。马六甲成为葡萄牙在东方活动的核心据点。
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逃到马来半岛南端的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柔佛苏丹王朝。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和霹雳。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葡萄牙控制对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贸易。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在伊斯干达.穆达(Iskandar Muda)统治下,这个苏丹国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他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他所向披靡的舰队在1629年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依据葡萄牙史书记载,当时葡萄牙与柔佛的联军设法摧毁他的所有船舰,杀掉19,000名战士。然而,亚齐的军力并未被摧毁,因为在同一年亚齐征服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这位苏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在Iskandar Thani统治期间,亚齐专注于巩固内部及宗教上的统一。
在17世纪初,荷兰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英文: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荷兰文: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一开始建立在摩鹿加群岛的贸易,他们很快就占据爪哇岛上较弱的苏丹国,1619年建立巴达维亚为他们的首府。他们从巴达维亚扩展势力到马来群岛,与柔佛结盟来对付他们的主要敌人: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强大的亚齐苏丹国。在数次尝试后,荷兰与柔佛的联军终于在1641攻占马六甲。葡萄牙人统治马六甲达130年,1641年荷兰人入侵,抢夺葡萄牙主权,一直占领到1795年[14]:285。葡萄牙仅剩下葡属帝汶。在荷兰支持下,柔佛在马来亚各个苏丹国之间,获得一个松散的霸权地位,只有霹雳例外,它能够周旋于柔佛和暹罗之间,并保持其独立。
这段期间,马来亚各苏丹国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布吉人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雪兰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一个权力真空。暹罗的大城王国部分填补这个空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柔佛覆灭也让霹雳成为马来亚苏丹国之中的领导者。
18世纪马来亚对欧洲的经济重要性快速成长。尤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茶贸易,增加对马来亚的高质量的锡的需求,锡用在茶叶箱的内衬,具防潮作用。马来亚的胡椒在欧洲也享有盛誉,而且在吉兰丹和彭亨有金矿。锡矿和金矿及其附属工业的发展,导致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人的世界,一开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后来则是华人。华人定居在城镇并很快掌控经济活动。这建立往后200年马来亚社会的典型模式:乡居的马来人逐渐受到富裕的城镇移民社群所控制,就连苏丹也无法抵挡这些城镇移民的力量。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商人就现身于马来亚水域,但直到18世纪中期,以英属印度为基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才开始对马来亚事务真正感兴趣。由于与中国贸易增加,它需要在马来亚地区设立基地。虽然曾使用不同岛屿为基地,但直到1786年8月,向吉打苏丹租借槟城,英国才拥有第一个长久基地。此后英国又在槟城对岸的大陆上租借一大片土地(称为威省)。1795年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人唯恐荷属马六甲为法国舰队所利用,乃加以接管,到1815年才交还荷兰。英国总督斯坦福·莱佛士寻找一个替代基地。1819年2月,他从柔佛苏丹手中获得新加坡。1824年荷伦条约签订后,荷人同意以马六甲跟英国人交给换苏门答腊的明古连岛(Ben Coolen)。[14]:285槟城和新加坡这两个基地,加上荷兰没落,造就英国支配马来亚。随着马来亚畏惧暹罗扩张,英国影响与日俱增。19世纪,马来苏丹成为大英帝国忠实盟友。
日军进犯马来亚吉隆坡
日本人将马来人看作是一群从英国殖民统治被解放的殖民人群,并且树立有限的马来民族主义,这使得日本人在马来管理机构和知识分子中赢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大多数苏丹也主动与日本人合作,虽然日本后来战败。日本为了配合大东亚共荣圈的政策,答应战后让马来亚独立,并且协助训练马来人成立武装部队与政府部门菁英。
因此总的来说,1945年英国人回到马来亚时,最高兴就属马来人。但时局并未如停留在英国人战前情况,而且一股追求独立的渴望正在增长[18]。英国本土破产,新的英国工党政府主张尽快撤出东方。殖民地自治和最终独立成为英国新政策。横扫亚洲各地的殖民地民族主义浪潮很快到马来亚。但当时大多数马来人更关心抵抗主要由华人组成的马来亚共产党,而不是从英国独立。事实上他们希望英国不要撤出马来亚,而是协助他们对抗马来亚共产党,当时马来亚最大的武装力量。在二战最后一年,马来亚共产党与马来人为首的部队发生冲突,许多马来人遭到装备精良的华人共产党人所杀害。战后回到马来亚的英国人,发现这个地方处于内战边缘。马共原是合法政党,并在二战当中做出很大的贡献,英人回马后,因担心共产党势力的扩大,最终将马共列为非法政党,马共在发现和平的争取方式无效后,决定改以武力斗争争取。
1946年英国宣布一个组织马来亚联邦的计划,这将原先属于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的苏丹国,加上槟城和马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合组一个英国海外领地,并在数年后独立。这个计画遭到马来人强力反对,因为它削弱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将公民权赋予马来亚华人与少数民族。[19]。一开始苏丹们支持这个计划,但后来又转为反对这个计划,并让自己领导这股反对力量。同年3月,在柔佛首席部长翁惹化的领导下,马来人组织成立巫人联合统一机构。巫统支持马来亚独立,条件是这个新国家完全由马来人掌管。面临马来人的强烈反对,英国放弃平等公民权的计画。因此,马来亚联邦在1946年6月宣布成立,在1948年解散。代之以在1948年2月1日协议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在英国保护下,马来苏丹国各统治者恢复自治权。
与此同时,共产党则在积极准备暴动。1945年12月抗日游击队解散,马来亚共产党成为一个合法政党,但游击队武器却被谨慎收藏起来,以备未来之用。马共的政策是立刻独立,并且所有民族平等。这意味着它极难招募到马来人党员,主要支持者来自华人主导的商会,尤其在新加坡;以及华人学校,其中的教师大多来自中国,将中国共产党看作中华民族重生的领导者。1947年3月,随着冷战的开始和共产国际的左倾,马来亚共产党的总书记莱特被杀,原游击队首领陈平任总书记,陈平要求共产党立刻行动。共产党发动游击队行动,期望迫使英国势力撤离马来亚。7月,在一连串庄园主遭到暗杀后,英国殖民政府展开反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马来亚共产党被禁,数百战士被捕。共产党退入森林,组织马来亚人民解放军,这支军队约有13,000名男性,其中第十支队主要由马来人组成。[20]
这段被称为马来亚紧急状态从1948年延续到1960年,残酷战斗蔓延整个马来半岛。英国战略相当有效,通过对华人做出经济和政治的让步,并将散居乡间的华人集中到位于马共势力范围外的“白区”的“新村”。有效动员马来人来对抗马来亚共产党,也是英国一个重要策略。从1949年起,马共失去抗争动机,招募游击队人数锐减。1951年马来亚共产党谋杀英国高级专员亨利·葛尼,但是这种转向“恐怖份子”的策略,使得马来亚共产党失去许多温和派的华人支持。1952年杰拉尔德·邓普勒被任命为马来亚英军指挥官,他带来紧急状态的结束。邓普勒在马来亚发明反游击战的战术,无情地剿灭马共。虽然游击队被击溃,但英国军队因着冷战背景而留下来。[21]依靠这个背景,大英国协一员的马来亚于1957年8月31日独立。
*我这是复制与粘贴
㈣ 马来西亚有几年历史
马来西亚有两千年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拉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迫使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
㈤ 马来西亚是怎样成立的
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导着马来西亚,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输入该国。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国、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从7世纪到14世纪,三佛齐的影响力也延伸至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直到14-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10世纪传入的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马六甲王国。
马六甲王国覆灭后,末位苏丹儿子建立了柔佛王国。当时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小国家,包括亚齐、文莱、柔佛、霹雳、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以后,欧洲商人在马来西亚发现发现了不同的资源,如锡矿、胡椒和金矿等,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各苏丹国国势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杀了柔佛末位马六甲血统苏丹,控制了柔佛和雪兰莪,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并建立了森美兰。
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霹雳成为苏丹国中的领导者。暹罗的大城王国将北部的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
18世纪,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西亚,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华人。
1942年至1945年,马来亚被日本占领,激起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西亚共产党在英军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军,进行抗日游击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共开始转为进行反英殖民活动,进行罢工、罢课,与英殖民政府关系日益紧张。
1948年6月,霹雳和丰有三名欧洲籍的园丘主管被杀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马共等多个左冀政党为非法组织并展开取缔,马共从和平斗争转为武装斗争,再次走进森林展开游击战,全马进入紧急状态。
1949年,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后改名马来亚人民解放军)成立,游击战一直坚持到1960年代,之后渐渐退守于马泰边境的森林之中。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加上中国停止输出革命,断绝一切对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粮食支援。失去了中国的援助之后,马共相继放下武器向东南亚各国政府投降。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1959年6月3日,英属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属砂拉越和英属北婆罗洲(沙巴州)也相继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时期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所掌管,但并未从法律上获得正式独立。
经多次争论对抗,马来半岛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终于于1963年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
(5)马来西亚是怎么统一的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历史
18世纪,英国势力虽然进入马来半岛, 但英国采取不干预政策, 对其他马来土邦基本上不闻不问。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后, 英国开始改变政策,趁着各马来土邦的政治纷争, 将其影响力渗透至霹雳、雪兰义、森美兰和彭亨, 派驻参政司(Resident)协助管理。
1893年,霹雳参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议把四州组成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 以划一行政, 节省费用, 并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经济资源来解救彭亨的财政困难。 1896年,马来联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为首府, 俗称“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于1942年1月11日占领吉隆坡。尽管战斗损伤极少,但在日军仅在占领吉隆坡几周内的时间,屠杀了超过五千名华人,并将数千名印度人当做苦力强制去修缅甸铁路,造成大量人员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军将领板垣征四郎向英军投降,吉隆坡结束了44个月的日占时期。
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总理东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宣读独立宣言。
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来西亚
㈥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马来西亚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被任何国家所殖民。
但历史上马来西亚或现有的领土的一部分曾被几个国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兰
1785年:英国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国
1957年:马来亚(西马)(马来半岛)独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加入马来亚,并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马来西亚(马来语、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1]。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人口3268万,[1]其中马来人69.1%,华人23%。[1]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1]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1]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1]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官方宗教为伊斯兰教。马来西亚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实施马来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
㈦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议会内阁制。君主,即最高元首,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名义上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
议会是马来西亚的最高立法机构,但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涉及统治者身份、特权和地位,以及马来语作为国语地位等方面的立法权受到一定限制。
马来西亚议会由三部分组成,即最高元首、上议院和下议院。议会在最高元首的召集下举行会议。通常,会议召开的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半年。
(7)马来西亚是怎么统一的扩展阅读:
君主是马来西亚的权力的形象,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但这些仅是象征意义。马来西亚联邦君主由统治者议会轮流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
统治者议会是由马来西亚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州、登嘉楼、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州世袭苏丹或拉惹,还有马六甲、槟城、砂拉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虽然是世袭,但是由于是联邦制,所以轮流做东,非常特殊。这有点像瑞士的联邦委员会制度,只不过联邦委员会成员并不是世袭。
㈧ 马来西亚的历史沿革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从7世纪到14世纪,在苏门答腊的三佛齐文明达到高峰,其影响力延伸至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
伊斯兰教早在10世纪传至马来西亚,但直到14世纪和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马六甲苏丹王朝。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同时它也受到马来民族的影响。 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逃到马来半岛南端的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柔佛苏丹王朝。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和霹雳。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葡萄牙控制了对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贸易。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在伊斯干达.穆达(Iskandar Muda)统治下,这个苏丹国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他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他所向披靡的舰队在1629年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依据葡萄牙史书记载,当时葡萄牙与柔佛的联军设法摧毁他的所有船舰,杀掉19,000名战士。然而,亚齐的军力并未被摧毁,因为在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这位苏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在Iskandar Thani统治期间,亚齐专注于巩固内部及宗教上的统一。
这段期间,马来亚各苏丹国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布吉人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了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兰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暹罗的大城王国部分填补了这个空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柔佛覆灭也让霹雳成为马来亚苏丹国之中的领导者。
18世纪马来亚对欧洲的经济重要性快速成长。尤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茶贸易,增加了对马来亚的高质量的锡的需求,锡用在茶叶箱的内衬,具防潮作用。马来亚的胡椒在欧洲也享有盛誉,而且在吉兰丹和彭亨有金矿。锡矿和金矿及其附属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人的世界,一开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后来则是华人。华人定居在城镇并很快掌控了经济活动。这建立了往后200年的马来亚。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马来亚被日本占领。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惧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以及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沙巴)宣告独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独立,并与马来亚联邦以同等伙伴身份(即国家身份)于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联邦。随着以华人为主导的新加坡的加盟,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当时华族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和马来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后来“马来人至上”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马来族是马来西亚或马来亚的主人或特权者,华人和印度裔被认为是承蒙马来族的恩惠。马来族精英也开始惧怕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会削弱他们占多数的人口比例,并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
1965年8月8日,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执政联盟利用其国会优势通过决议,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独立建国。 政府的目标是“2020宏愿”,让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家。然而,这留下了未解的问题,究竟马来西亚会在何时且如何充分实现第一世界的政治体系(多党民主制、自由的媒体、独立的司法审判,并恢复公民与政治自由),以齐头赶上它的经济成熟。
㈨ 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㈩ 马来西亚曾经是中国的吗
没有的事,下面是马来西亚的简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