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鸡粉在马来西亚叫什么
㈠ 舌尖上的马来风味槟城炒粉条,你知道怎么做吗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着名的旅游大国,马来西亚的风景十分优美,气候适宜,每年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仅如此,马来西亚还有很多大家都喜爱的小吃,其中槟城有世界各地的美食,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都聚集在那里。还有很多马来西亚华人喜爱的美食,比如虾面、肉骨茶,云吞干捞面、炒粉条等等。你们知道马来西亚风味的槟城炒粉条怎么做吗?接下来就告诉大家制作的方法。
首先如果在炒粉条时火比较大,就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水,这样粉条就比较湿润并且还不粘锅,自己也可以凭借个人爱好来调汤汁。炒粉条时用的蔬菜可以根据季节来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改变。冰城的风味小吃有特别多,不仅仅只有炒粉条还有亚洲四果汤虾菇炒空调和空调汤都是特别有名的菜,并且深受游客们的喜欢。
㈡ 佳隆和家乐鸡精哪一个味道好吃
家乐鸡精味道更好,家乐鸡精的增味效果好,营养元素丰富,更加的鲜味
㈢ 东南亚小吃
泰国菜的特点是酸辣,开胃,让人一吃就上瘾。鱼、虾、蟹都是各餐馆的杀手锏,什么炭烧蟹、炭烧虾、猪颈肉、咖喱蟹等等,尝过了几间泰国餐馆后,好像谁都对这几道菜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料讲究
泰国是一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绿色蔬菜、海鲜、水果极其丰富。因此泰国菜用料主要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泰国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拉(生菜类),用餐顺序没有讲究,随个人喜好。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做成的各式甜点。由于深具得天独厚的优点,因此泰国菜色彩鲜艳,红绿相间,眼观极佳。
调料独特
大凡首次品尝泰国菜的人都会觉得泰国菜的调料很独特,有很多调料是东南亚甚至是泰国特有的,在本国找不着。最常用的几种调料有:
1、泰国柠檬(Kaffir Lime)
泰国柠檬是一种东南亚特有的调味水果,味道和个体都有别于美国柠檬口味的略甜,而泰国柠檬个小、味酸、香味浓郁,往往使闻过它香味的人终身难忘,它可以拿来做柠檬汁饮品,啤酒香剂,最主要的用处是用来做泰国菜的调料,泰国人几乎在每一道菜都会挤上柠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发出浓郁的水果清香,带有典型的东南亚味道。泰国人可以说食无鱼,但不能没有柠檬。
2、鱼露(Fish Sauce)
鱼露是一种典型的泰国南部调料,也有人它叫白酱油,顾名思义它就是象酱油一样的调味品,做法和中国酱油差不多,主是让一些小鱼小虾发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会让有些人不适,因为它带有一股浓浓的臭鱼烂虾的味道。让不习惯吃鱼腥的人大倒味口,掩鼻而逃。
3、泰国朝天椒
据说,泰国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语叫“老鼠屎辣椒”,可见这是一种极小但极辣的辣椒。它广泛应用于泰国人的烹调艺术中,做菜不撒上几颗切碎的朝天椒,就象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样。
4、咖哩酱
以椰乳作为咖哩酱的基本作料,还有许多调味料包括柠檬草、虾酱、鱼酱以及十几种本地种植的香料、辣椒,由温和到极辣的都有,任人挑选。泰国文化深受印度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人说泰国文化的父亲是印度。从泰国菜中咖哩酱的影响便可以感受到。
另外,柠檬叶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国菜常用的配料。
泰国菜做法多样
泰国的饮食深受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甚至葡萄牙的影响,但又参杂着奇怪的风格,独树一帜,吃起来别有风味。它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炒锅大火快炒。这是一种近似广东菜的做法,新鲜的蔬菜,佐以泰式调料,可以炒出一道道口感极其新鲜的菜。主要代表作有:米粉(用虾,猪肉,鸡蛋及甜酸酱合炒的米粉)、泰国咖哩鸡、椰汁鸡(鸡汁加柠檬加椰奶)与牛肉沙拉。
2、YAM.目前尚且找不到可替代的中文。其做法有点象做汤与做凉拌菜的综合。泰国地处热带,因此孕育了许多有名的YAM,比较着名的有一种叫做“SOMTAM”的木瓜沙拉,这种沙拉以木瓜丝、虾米、柠檬汁为主,再伴以鱼酱、大蒜和杂的碎辣椒,口感辛辣。
3、炖。亚热带的气候炎热,孕育了丰富的汤文化。汤对于泰国人来说是维持家庭和睦,增进夫妻感情的润滑剂,因此,到泰国要多喝汤、喝靓汤。泰国的柠檬虾汤口味非同一般,一般人可能难以接受,首先是汤味极辣,而且其中又放有大量的咖哩,因此,只有口味非主流的人才能喜欢。
首先应该品尝河内的螺蛳粉。这种圆粉条略细于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线,使用优质大米,粉质细腻柔韧,白净透明,吃起来很爽口。螺蛳是现挑现吃,用竹针挑出放在粉中,然后加上螺蛳汤、辣椒和其他调味品。一碗二两的螺蛳粉2000越盾,约合人民币1.6元。
河内的鸡粉久负盛名,也可在河内街头摊档上吃到。鸡粉用料讲究,除鸡丝外,还配有肉丝、蛋丝、木耳丝、葱丝、香菜丝。吃鸡粉时,桌上还摆有切开的鲜柠檬,轻轻一挤,几滴柠檬汁落入碗中,原先滚烫鲜美的鸡粉,又添了一缕清香,吃起来更加爽口。
与鸡粉齐名的还有河内的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要用黄牛肉。做法是,将一大块精黄牛肉加上各种佐料后下锅煮熟,然后切成薄薄的小块,将米粉在开水锅中烫后,加入牛肉、牛肉汤和各种调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虾饼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虾饼的做法是将加了调味料的面糊裹上新鲜的大虾,放入油锅炸。
肉粽是越南的传统美食。这种肉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粽粑,是完全用肉来做成的。做法是:将上好的瘦猪肉加入各种香料,放入石臼中舂志糊状,然后用芭蕉叶或荷叶包上裹成粽粑状,放入锅中煮熟。吃前切成块或薄片蒸热,蘸以鱼露和胡椒粉,味道鲜美,不油腻,吃后口齿留香。
越式灌肠也是越南人喜欢的美食。其做法是用猪红调以瘦肉末和各种香菜,灌入猪小肠中,然后煮熟。吃前切成节,蘸上各种调料。
炸春卷。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蝉翼,洁白透明。将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丝鱿鱼、虾仁、葱段等做成的馅,放入油锅中炸至酥黄。吃时,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鱼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腻,十分可口。
越南传统糕点——绿豆糕也是值得品尝的风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绿豆糕选出产于离海防不远的海洋(
地名),且以金龙牌为最佳。越南的绿豆糕选用上等绿豆,磨成十分细腻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来酥软香甜。
在胡志明市您可以品尝富有特色的牛肉火锅。这种火锅最大的特点是锅底用酸醋来做,将切成薄片的精黄牛肉放入翻滚的酸醋中略为一涮,然后蘸上佐料,伴以切成细丝的空心菜、生菜和各种香菜,吃起来回味无穷。
酸汤也是胡志明市的一道特色菜肴,酸汤并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种当地出产的酸子。酸子是一种当地生长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带有酸味。酸汤中除酸子外,还放入斑鱼、豆芽、蕃茄和香菜,煮出来的汤味道极为鲜美。
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摊贩推着小车,沿街兜售烤鱿鱼,这也是胡志明市小吃的一大特色。
东南亚风味小吃DIY
韩国白煮肉
【特点】肉质香烂、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最宜卷着荷叶饼或烧饼食用。
【原料】
去骨猪五花肉、酱油、蒜泥、腌韭菜花、酱豆腐汁、辣椒油。
【制作过程】
将去骨猪肉横切成三、四条,再切成长块,刮洗干净,皮朝上放入锅肉,倒入清水,盖上锅盖,在旺火上烧开,再转微火煮2小时,用筷子一穿即入,捞出晾凉,撕去肉皮,切成薄片,整齐地排在盘内;把酱油、蒜泥、韭菜花、酱豆腐汁和辣椒油等,一起放在小碗内,随同肉片一起上桌。
泰式烤鸡
【特点】
【原料】
鸡半只1斤(1)鱼露2大匙、胡椒1/2小匙、黄姜粉或咖哩粉1/2小匙、椰奶或牛奶1/2杯、蒜,芫荽茎(切碎)各1大匙
【制作过程】
1.鸡拌入(1)料腌3小时.
2.鸡在炭火上边翻面边烤至略焦,肉熟;切块后食用. *如用烤箱,先将烤箱烧热,鸡皮朝上,置烤盘上置,烤箱门略开,以50度烤(火由上往下)烤至表皮呈金黄色,再以400°F烤至鸡熟共烤约50分钟. 黄姜粉是用来加强菜色用.
泰国蟹盒
【特点】
【原料】
(1)蟹肉,虾泥各1/4杯、猪绞肉4两、(2)鱼露1大匙、胡椒1/4小匙、糖1/2小匙、蒜,芫菜茎(切碎)各1大匙、蛋3个、蟹壳2个、炸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1),(2)料及1个蛋用搅拌机或用手搅拌至有粘性, 放入蟹壳内.
2.蒸锅内加水烧开,将蟹盒蒸15分钟取出.
3.炸油烧热,2个蛋打匀,蟹盒沾蛋蒸液以中火炸呈金 黄色(3分钟)捞出.
泰国炸海鲜饼
【特点】
【原料】
(1)虾泥6两、鱿鱼(剁碎)1/4杯、(2)白酱油3/4大匙、胡椒,糖,太白粉各1/2小匙、蛋1个、芫萎茎(切碎)1大匙、苏打粉、1/8小匙、面包粉1杯、炸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1),(2)料用搅拌机或用手搅拌至有粘性,手沾水做成6份虾饼,两面沾裹面包粉.
2.炸油烧热,中火将虾饼炸约5分钟至熟
泰国辣味烤鱼
【特点】
【原料】
鱼肉8两、 (1)蒜,辣椒,芫荽茎(切碎)各1/2大匙、 洋葱末.4大匙、 (2)鱼露.酸子汁各2大匙、 糖.1大匙、高汤4大匙
【制作过程】
1.鱼两面撒少许盐,用炭火或烤箱烤熟,也可用油煎或微波炉煮熟.
2.油2大匙烧热,炒香(1)料,随入(2)料烧开,浇在烤好的鱼肉上即成
牛肉火锅面
【特点】
【原料】
主原料除去面条、牛肉,还有香菇、鲜蘑、金针菇、白菜、大葱、韭菜、鸡蛋、高蒿等二十余种的配料。
【制作过程】
1.把调料放入白面里一起搅拌,加工出面条。
2.把各种蔬菜和原料一起煮开,时间约几小时左右。把肉汤用过滤网过滤,再放入调料重新烧开。
石锅拌饭
【特点】
【原料】
米饭,香油,肉末,鸡蛋,凉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红萝卜丝、炒好的肉末
【制作过程】
1.准备蒸好的白米饭,再准备与之相拌的蔬菜.
2.只煎鸡蛋的一面,使蛋黄完整而表面凝结,使其脱离蛋清而不破裂。准备两个嫩蛋黄。
3.米饭在放入石锅前,在石锅底部及边缘涂抹一层香油,其作用是不使米饭粘锅,同时添加油香味道。
4.准备一小碗佐餐的淡汤,当你觉得饭干时可拌入;准备一小碟辣椒酱,适量拌入后非常提味。
5.石锅放入米饭后,再在表面呈扇状铺上与之相拌的蔬菜、肉末与鸡蛋,加热后当香油兹兹作响时端下,此时,浓香四溢,你可以用筷子搅拌使它们混合,视觉效果五彩斑斓,在它们与石锅热接触中,增加你的味觉快感。
印尼炒饭
【特点】
【原料】
饭360克牛肉80克咖喱粉10克葡萄干5克盐少许胡椒粉少许蘑菇10克色拉油适量
【制作过程】
(l)把牛肉剁成末,蘑菇切片。
(2)在炒锅中加色拉油、牛肉末、蘑菇片炒熟后加入饭翻炒,饭热后加入咖喱粉、盐、胡椒粉、葡萄干再次翻炒匀后即可食用。
泰式蛋包什锦
【特点】
【原料】
绞肉(猪,牛或鸡肉)3两、蒜末1/2小匙、(1)洋葱末,红萝卜丁各1大匙 、芹菜丁2大匙、青豆仁1大匙、小西红柿(切半)3粒、草菇(罐头)6个、(2)鱼露3/4大匙、鲜味露,糖各1小匙、西红柿调味汁1大匙、蛋(打散)2个
【制作过程】
1.油2大匙烧热,炒香蒜末,随入肉炒熟,依序入(1), (2)料拌炒后即铲出.
2.在干净锅面涂少许油,用中火将蛋液煎成蛋皮. 3.将炒好材料置蛋皮上,对折成半圆形即成.
泰国炸鸡肉饼
【特点】
【原料】
(1)鸡绞肉6两、鱿鱼(剁碎)1/4杯、(2)红咖哩酱1/2大匙、盐1/4小匙、糖,太白粉各1小匙、蛋1个、泰国柠檬叶(切碎)2片、苏打粉 1/8小匙、 四季豆(切碎)3大匙、炸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1),(2)料用搅拌机或用手搅拌至有粘性,随入四季豆拌匀.手沾水做成6个肉饼.
2.炸油烧热,中火将肉饼炸约5分钟至熟.
1。----特点:特色尝鲜
烧乳鸽是粤菜的经典,几乎任何粤菜馆都有,但是在东南亚餐馆吃这道菜还是头一次。当全广州独一无二的东南亚烧乳鸽裹着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时,口味让人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厨师精选七两以上,九两以下肉质最好的乳鸽,用金不换等东南亚香料秘制成的自家汤料浸过后,再用传统的手法烹制,上台后蘸泰式酸辣酱进食。吃起来既将东南亚口味的酸、甜、辣融合在了一起,又保留了传统烧乳鸽的外层香脆,内层肉汁饱满。
用东南亚风味改造粤菜,烧乳鸽是代表作。而用广式风味改造东南菜,就不能不提干炒咸蛋咖喱蟹了。浓香的咖喱与鲜美的蟹肉的天仙配,素来是人们难以抵挡的诱惑。而干炒的做法,较之湿炒,更能增添菜肴的香味。
蔬果风潮
东南亚盛产香料,这间餐馆的厨师们分别来自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自然深谙如何把香料恰到好处地与蔬果巧妙搭配。
菠萝蜜炒大虾、凤梨咖喱虾……看着菜牌上的介绍,可别只顾着流口水,随着上述水果已过时令,要品尝这些鲜果美食就要待到来年夏天。幸好香橙海鲜杯是当下的一种特色鲜果菜。做法是先将香橙挖空,把大虾、鱿鱼、蟹柳放进去,再淋上鲜榨的橙汁和特制的味料一起焗。出炉后的海鲜入口酸甜味美,有一种焕然的清新。
椰浆是马来西亚人最常使用的烹调香料,椰香杂菜就是一道以椰浆为主要调味的名菜。这里的椰香杂菜过人之处在于椰香味特别浓,而且加入了动物脂奶,因此又有浓郁的奶味。用紫椰菜、西兰花、红萝卜等蔬菜来搭配,颜色鲜亮诱人,入口清爽香甜。
2。---做法:http://www.ce.cn/cysc/sp/shipu/200704/28/t20070428_11206032.shtml
这儿有十种小吃
泰式烤鸡(其中的一种)
【特点】
【原料】
鸡半只1斤(1)鱼露2大匙、胡椒1/2小匙、黄姜粉或咖哩粉1/2小匙、椰奶或牛奶1/2杯、蒜,芫荽茎(切碎)各1大匙
【制作过程】
1.鸡拌入(1)料腌3小时.
2.鸡在炭火上边翻面边烤至略焦,肉熟;切块后食用. *如用烤箱,先将烤箱烧热,鸡皮朝上,置烤盘上置,烤箱门略开,以50度烤(火由上往下)烤至表皮呈金黄色,再以400°F烤至鸡熟共烤约50分钟. 黄姜粉是用来加强菜色用.
泰国蟹盒
【特点】
【原料】
(1)蟹肉,虾泥各1/4杯、猪绞肉4两、(2)鱼露1大匙、胡椒1/4小匙、糖1/2小匙、蒜,芫菜茎(切碎)各1大匙、蛋3个、蟹壳2个、炸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将(1),(2)料及1个蛋用搅拌机或用手搅拌至有粘性, 放入蟹壳内.
2.蒸锅内加水烧开,将蟹盒蒸15分钟取出.
3.炸油烧热,2个蛋打匀,蟹盒沾蛋蒸液以中火炸呈金 黄色(3分钟
参考资料:泰式烤鸡
回答者:
[新加坡小吃] 海南鸡饭 [新加坡小吃] 玫瑰苹果 http://www.cnhcl.com/nosh/singapore/list_702_2.html
[新加坡小吃] 海鲜炒饭
[新加坡小吃] 海鲜烧烤
[新加坡小吃] 蚝蛋
[新加坡小吃] 黑糯米和大麦粥
[新加坡小吃] 红豆冰
[新加坡小吃] 红龟糕
[新加坡小吃] 华人罗渣
[新加坡小吃] 煎堆
[新加坡小吃] 咖喱鸡面
[新加坡小吃] 辣椒螃蟹
[新加坡小吃] 螺GONG GONG
[新加坡小吃] 麻糍
[新加坡小吃] 马来椰饭
[新加坡小吃] 马来椰浆饭
[新加坡小吃] 马蹄蛋片
[新加坡小吃] 焖鸡腿饭
[新加坡小吃] 面粉鲨肉
[新加坡小吃] 摩摩嚓嚓
[新加坡小吃] 墨鱼
[新加坡小吃] 牛油螃蟹
[新加坡小吃] 清汤
[新加坡小吃] 清蒸鲨鱼头
[新加坡小吃] 肉骨茶
[新加坡小吃] 肉骨汤
[新加坡小吃] 新加坡美食小结
[新加坡小吃] 新加坡美食大全
[新加坡小吃] 新加坡小吃迷人眼
[新加坡小吃] 美食者的乐园
[新加坡小吃] 苦力肉骨茶
[新加坡小吃] 肉骨茶
[新加坡小吃] 长茶
[新加坡小吃] MEE REBUS
[新加坡小吃] TAUHU GORENG
[新加坡小吃] 白胡椒螃蟹
[新加坡小吃] 冰糖雪蛤
[新加坡小吃] 菜饭
[新加坡小吃] 炒菜头棵
[新加坡小吃] 炒福建面
[新加坡小吃] 炒棵条
[新加坡小吃] 炒啦啦
[新加坡小吃] 钉螺
[新加坡小吃] 豆浆汤圆
[新加坡小吃] 番薯蛋
[新加坡小吃] 福州蚝饼
[新加坡小吃] 腐皮卷
[新加坡小吃] 甘蔗汁
[新加坡小吃] 港式猪肠粉
[新加坡小吃] 贵妃药材醉鸡
㈣ 什么牌子的鸡粉好
一、太太乐
太太乐,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专注于鲜味挑料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化企业。
二、Knorr家乐
Knorr家乐,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创于1838德国,联合利华旗下最大的食品品牌,台湾地区又称康宝,汤粉类知名调味品品牌,其家乐浓汤宝、家乐鸡粉产品享誉市场。
三、Maggi美极
Maggi美极,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创于1884年瑞士,1947年并入雀巢公司旗下,专注于生产鲜味汁为主/鸡粉和汤料为辅的调味品制造企业。
四、豪吉HAOJI
豪吉HAOJI,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川菜的调味品的研发生产的企业,2002年获瑞士雀巢公司注资,主要生产鸡精/味精/藤椒油等系列产品。
五、厨邦
厨邦,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起源于清末民初的香山酱园,专注于酱油、鸡粉等调味品的研究和开发的现代化大型技术企业,国内调味品行业主要品牌企业。
六、大桥DaQiao
大桥DaQiao,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味好美(武汉)食品有限公司,始于1889年,以鲜度高/营养丰富/感醇厚而着称,采用优质鸡肉提取物,由鲜味、鸡味、香辛味等味素组成。
七、佳隆
佳隆,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鸡精/鸡粉为主营,集食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八、凤球唛
凤球唛,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与一体的企业,涵盖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鲍鱼汁/鸡精/鸡粉/胡椒粉等系列调味品。
九、海天
海天,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55年,专业的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
十、王守义-十三香
王守义-十三香,鸡粉十大品牌,隶属于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始于1984年,沿袭北宋兴隆堂独特的原料配方,系列香辛料调味品(清真)大型生产企业。
中国品牌网小编知识拓展
鸡精应该如何选购?
鸡粉
1、看颜色
则需观察颜色。如果颜色过黄,则一般是添加色素的缘故。
2、闻香味
真正的鸡精加热后香味持久,晾凉后也仍有香味。
3、看沉淀
将鸡精放在玻璃杯中,加入开水。优质鸡精的溶液比较浓厚,沉淀物较少。
4、价格
不要图便宜,符合行业标准的鸡精产品成本平均要比假冒伪劣的鸡精高出50%以上。鉴于不同鸡精品牌投入鸡原料不同,成本不同,消费者应根据“性价比”选购鸡精。
5、外包装
还应该留意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有详细的主要成分,认准行业GCB标志。
6、标签
注意产品标签是否按法律规定标出主要原料的配料表,看原料成分是否按比重顺序排列,看鸡原料多少来鉴别品质。
㈤ 鸡精与鸡粉的区别
味精、鸡精、鸡粉都是化学工业品?网友:爱吃吃不吃拉倒
豆妈爱美食
05-08 20:08美食达人
关注
曾经作为厨房调味料最受追捧的味精,现在人们提名色变。这些年对味精的非议众多,不少人说这味精要少吃,原因就在于味精放入食物中,当加热到120度高温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的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而后引起科学界关注,经过各种各样的实验只有,发现这种物质让味精背了黑锅。
在我们中国人的厨房里,除了味精、鸡精、还有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鸡粉,有些人认为鸡粉就是比鸡精高级一点的味精,一般我们做饭都讲究色香味俱全,鸡粉的使用则是让我们的食物吃起来更香。那么鸡粉、鸡精、味精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说下味精,这味精是从什么里提取出来的呢?原来早在1907年,最先发明味精的是一个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人,主要是用于汤菜里面。后来咱们中国化学家吴蕴初神助推,研发出了低廉高效的味精提取法。后来这位科学家和当时上海酱业大王张云逸合作,成立了天厨味精厂。此后申请了国际专利,事业随之也就开挂了。
小时候我们家最常用的就是999牌味精,妈妈炒菜放盐太多,加入一点冲淡咸味的。现在家里很少见了。味精很早以前就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出来的天然食品,而现在有些黑心厂家为了利益,做化工合成的味精,再加上针对味精的谣言四起,调味料用味精的人少之又少了。
说起鸡精,很多人会想到太太乐鸡精,自1986年一篇题为《食后不口渴的味精将进入千家万户》的消息发布后,鸡精正是上市了。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很多人误以为鸡精就是鸡粉了。
研究初期,这两样的主原料都是鸡肉没错,但是流通到市面就不一定是鸡粉,而是鸡精了。而现在鸡精包装袋上都会有鸡的标志,但实际山没有鸡肉的成分,大部分都是以食用盐和味精为主的原料,确切的说鸡精是一种人工合成并非天然的调味品。
鸡粉没有遭骂过,但是用它的家庭并不多。目前市面上鸡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鸡精冒充鸡粉,一类是各种古法鸡粉,但都没有味精鸡精提鲜效果好。
最后,吃了那么多年的味精鸡精,就因为一篇谣言就选择不吃了,恐怕错过的是更美味的食物咯。其实我们在放鸡精和味精的时候,尽量在饭菜炒熟之后关火,在放鸡精和味精,这样就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了,因此正确使用鸡精味精,对身体是不会产生危害的
㈥ 马来西亚美食资料
肉骨茶Bak-Kut-Teh (福建语) 是马来西亚的美食之一,是一道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底,其独特的风味享誉全马,甚至扬名海外,深受各地游客喜爱。其中,就以巴生肉骨茶最为闻名。肉骨茶分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较重药材味。
提起马来西亚菜,首先就会想到肉骨茶(Bak Kut Teh)。说“肉骨茶”,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种茶品名称,其实,此“茶”非彼“茶”,虽然肉骨茶名为“茶”,不过,却是一道猪肉药材汤,汤料却完全没有茶叶的成份,反而是以猪肉和猪骨,混合中药及香料,如当归、枸杞、玉竹、党参、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参、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熬煮多个小时的浓汤。“肉骨”是采用猪的肋排(俗称排骨);而“茶”则是一道排骨药材汤。
[肉骨茶]
肉骨茶
这是一道在新加坡家喻户晓的排骨药材汤。
吃肉骨茶,不是上高档酒楼,而是在当街的大排挡。在吉隆坡的一些街衢里巷,这种肉骨茶的排档总是很火爆,磨得光光的石桌石凳很少有空出的时候。肉骨茶排档晚上是不开的,所以吃“茶”的时候,阳光便会在篷靠的两侧编织着束束光网。就在这暖洋洋的氛围中,品味马来西亚的名吃,怎是一个“惬意”了得!吃得虽然简单,却程序整饬。在马来西亚,无论是高档酒店、时髦熟菜店,还是设计特别的路边小吃,用餐形式都非常考究。比如,吃串烧,摆桌时会附加上一碟花生辣椒酱、方块饭团、青瓜和洋葱……吃肉骨茶亦然。先上一壶茶,你可以用茶水把杯子和餐具里里外外冲一遍,将套装的调料、蒜米、树椒油和辣椒丝倒入餐碟中,以备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然后,在品茶间,一砂锅热气腾腾冒着芬芳药香的肉骨茶便端上来了。其汤极其香浓,有种独特的味道,肉骨也很细嫩,再加些蘑菇或冬菇,就是地道的吉隆坡式肉骨茶了。当然,还可以配上一碗切成寸段的油条,泡在汤里,这种方式吃油条,别有一番滋味。偶尔,摊主会向食客透露汤的秘诀,在于香料的精选和材料的新鲜。而他们每天凌晨5点,便会到摊口来用慢火熬汤,往往要用上三个小时。
马来西亚巴生中华总商会11月22日晚在巴生市举办首届肉骨茶嘉年华会,推出了世界最大碗肉骨茶。这碗最大的肉骨茶高将近1米,碗的直径将近2米,用了500公斤的肉和450升汤,当归、党参等香料用了50公斤
吉隆坡因多元种族的缘故,而使餐饮的种类迥异多样。这里有马来餐、中餐、西餐、美国餐、印度餐、葡萄牙餐、越泰餐等等,但被马来人认定的主要开胃菜只有肉骨茶。由土俗饮食上升为美食的肉骨茶,是一代代人不断在探索中创建规范,经过严格的重新选择和调理,并
肉骨茶
不断接受着大众的检验。肉骨茶的特色,首先是口感佳,美味;同时有关材料证实,“此汤具生血、旺血、补气之功效,甚为滋补养颜,可谓男女皆宜的补品。”因而,它的食客绝不会限制在某一个范畴。肉骨茶质感而不低俗,但就其特点而言,更适宜存留于大排挡,人们亦已习惯在此气氛中吃肉骨茶。
凡是想起肉骨茶,大家都必然地想到巴生。在巴生,逾400家大大小小的肉骨茶档,汤的、干的、瓦煲的、海鲜的、鸡肉、羊肉…多得数不清的各种口味的肉骨茶任君选择,让大家肉骨茶吃透透,乐透透!
肉骨茶是巴生华人的典型早点,男女老幼常会以肉骨茶来替代其他类型的早餐,如面食、点心等,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一辈,对肉骨茶更是情有独钟,有些人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肉骨茶,风雨不改呢!
在周末及假日,肉骨茶档更是处处可见人潮,是一家大小或三五好友知己相聚的好地方。平日,大家都忙于工作,许多人因此会趁着假日,一块儿品尝美味的肉骨茶,再喝上几杯功夫茶,聊个天南地北,联络、联络彼此感情。
名称由来
第一种说法
:
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生活条件很差,由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风湿病。为了治病趋寒,先贤用了各种药材,包括当归、杞、党参等来煮药,但是,因忌讳而将药称为“茶”。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将猪骨放入了“茶汤”里,没想到这“茶汤”喝起来十分香浓美味,风味独特. 后来,人们特地调整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地改进,就成为了本地着名的美食之一。
第二种说法:
这是最有代表性的“苦力”论,这可说是流传最广也影响
[肉骨茶]
肉骨茶
许多人将肉骨茶定位成庶民饮食的脚本。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多把南洋与卖猪仔划上等号;惯性思考的结果,这些被卖来南洋当苦力的先辈们,很自然便成了肉骨茶的创始者,或是参与其中以突显早期华人艰辛岁月的时代角色。有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巴生,有说在狮城新加坡,反正场景不外是港口就是码头,据说在清末时期,那时的华人为了离开动荡不安的国家,到来南洋谋生计。 那个时候,马来西亚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马来西亚搜刮了许许多多的资源,需要运送回英国,于是便在巴生(距离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码头。当时,不少华人因为知识水平不高,来到马来亚也只能以劳力换取薪酬,如当三轮车夫、在码头做苦力或采挖钖米,因此需要有很好的体力。
为了长时间维持体力和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而需要进补。但是,他们并不舍得购买昂贵的中药食材。当时的中医师便把闽南及潮汕一带的饮茶加以改良,并且使用当地出产的胡椒,加上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让他们在早上出门工作前,炖煮排骨及配上白米饭或油饭,来增加体力,应付工作,在那个时候,肉骨茶属于穷人家的食物。
由于用药材和猪肉煲煮的汤底除了非常美味可口之外,且营养丰富和抗风湿,并且提供了苦力们所需的能量,所以从此广传开来,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良,便成了现在新马华人社会的特色佳肴。而另一个名称由来就是,据老巴生回忆,战前在巴生南区一带已经有好几位永春老乡在街头巷尾摆卖家乡小食,如蚝干咸饭,肉羹汤以及后来演变成肉骨茶的炖肉骨,只是当时没肉骨茶一词,都说是“吃肉骨”吧了。
战后有个名叫李文地的人,曾经在这些食摊当过伙计,后来在后街经营起自己的生意,他只卖家乡炖肉骨,并以猪油炒饭取代蚝干咸饭,由于他在肉骨中加进中药配方,大受食客欢迎。当时,由于其药材成分能强身健体,肉骨茶因而大受劳动工人的欢迎,渐渐地肉骨茶获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
后来,人们更以李文地烹制材料(肉、骨)和他的名字(地)福建音译命名, “肉骨地”,就有如卖猪肉的阿荣被称为“猪肉荣”一样,再加上吃肉配茶原是永春的食俗,李文地就干脆挂起招牌写上宝号“德地肉骨茶”!于是“肉骨茶”一名正式诞生;同时,坊间也称李文
[肉骨茶]
肉骨茶
地为“肉骨茶之父”。据李文地后代说,当初包括李文地在内,就只有区区七人售卖这道美食;目前,李氏肉骨茶已传到第四代,烹煮肉骨茶的秘方不外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地人在品尝这汤底时,都喜欢喝上一、两杯功夫茶来去油腻,所以自此就名为“肉骨茶”了。
无论“ 肉骨茶”名称从何来,肉骨茶从食材到服务皆不停获得改进,已从最初属于“穷人食物”,发展成为今日贫富及男女老幼都喜爱的着名美食之一,是巴生华人最具特色的早餐,更是招待客人的最佳选择。由于巴生肉骨茶的名气响当当,因此,许多外地业者都以“巴生肉骨茶”为名,在外坡做起肉骨茶生意;甚至远至邻国新加坡,都不难找到“巴生肉骨茶”。有人说没去过茨厂街,便不算到过吉隆坡;来到巴生未吃过道地美食肉骨茶,岂能算来过肉骨茶之乡─巴生呢!
编辑本段做法
做法一: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肉骨”是采用猪的肋排,将之斩成单骨约一指长的段状,飞水之后再过冷后,去除表面的杂质。然后,取一些去了“衣”的蒜肉,先用油炸至金黄色,再飞水去掉油分,加入一些淮山药、杞子、桂圆等药材,再加入陈皮、白胡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水用文火熬约3-4小时,调入盐等味料,即可成为一道极具异国风味的“肉骨茶”了。通常会配搭一碟“指天椒酱油”,供以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不喜食辣者亦可配以普通酱油。
做法二:
材料: 香料 (用纱布袋包好),桂皮棒1根,丁香4-5粒,白胡椒粒1茶匙,枸杞子1大匙,八角2粒
猪排骨 500克 (1 磅),蒜头(无须去皮) 2 大粒,黑酱油 1大匙,
[肉骨茶]
肉骨茶
水6-7杯,盐1大匙,生菜 1-2片(洗净, 分开)做法:
将肉骨,香料包和蒜头放入一个大锅内。把水倒入锅内后将它煮开。撇去汤表面的渣滓,加入酱油和盐后改用小火煮至肉软。 先把生菜放进碗内垫底,再把肉骨和汤兜入碗里。配上白饭和沾有酱油的切片红辣椒一起吃。
香料包不只可用于调味这道美味可口的福建式汤头,它同时也可充当其它道菜菜肴的调味料, 配与香料如: 八角、桂皮棒、丁香、芫荽 (香菜)、小茴香和大茴香。肉骨茶也有潮州式的煮法,其汤头清淡、材料简单,只须蒜头、胡椒和酱青(生抽).
做法三:
材料(5人份):少脂肪的排骨2公斤,蒜头半公斤,胡椒粒200克,肉骨茶调料2包
做法:
用大锅盛水10碗,排骨烫水去臊后置入,同时也把剥皮后的蒜头、调料包置入。胡椒略为捣碎置入,开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当嗅到香味渐浓,再把火稍为收一些,但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时才以盐、糖调味。
喜欢“吉隆坡式肉骨茶”的,可以加蘑菇或一点冬菇,这其实也可以使肉骨茶更香。吃的时候别忘记辣椒和晒油,那才精彩。
编辑本段评价
感受奇绝美味
恰巧去新加坡的前几天,在马来西亚稍作停留,也在蔡澜力荐的吉隆坡美食街——阿罗街上吃过肉骨茶。两下比较起来,觉得新加坡的肉骨茶味道更是奇绝,想来可能是因为朋友带我们去的那家肉骨茶餐厅,是新加坡名气最大的一家——“发起人肉骨茶餐厅”。走进这家餐厅,但见陈设极其平常,甚至到了破旧的程度,然而桌桌爆满、座座有人。再看两边的墙壁,贴满了店主(一位老者,名叫蔡水发,我们吃饭时他一直在厨房里佝偻着脊背闷头忙活)和光顾这里的明星们的合影;“莅临指导”的明星人数之多,令人无法细数,其中既有已经故去的演艺圈昔日“大佬”,又有如S.H.E.、潘玮柏等新锐偶像。据新加坡的朋友介绍,曾有一位初到新加坡的游客,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肉骨茶,由朋友带领到这家毫不起眼的餐厅时,看到店名居然吓了一跳,因为她把店名念成了“发起‘人肉’骨茶”。
在饭桌前听完这个小小的插曲之后,热腾腾的肉骨茶就上桌了。只见一个普通的瓷碗,内置三根白嫩的肋排,啤酒般颜色的汤水冒着蒸腾的热气———没有鲜艳的色泽,只有扑鼻的清香。先尝了一口汤,鲜美之中又带着药材的提神劲道,还有一股胡椒的味道,据说这是“发起人”的特色,顿时觉得一股暖流穿过脾胃,说不出的舒服。而且这鲜美的汤料是免费无限量续的。朋友说他曾经带一个重庆来的游客尝试这里的肉骨茶,结果那位重庆游客一下子爱上了这肉骨茶的汤料,结果连喝六七碗,直喝得浑身大汗。其实喝汤的时候,我已经对肉骨审视了好几次,以我这样一个奇爱吃肉的人的经验来看,这粉嫩粉嫩的颜色,一定蕴涵着超级鲜嫩鲜嫩的口感。一试之下,果然验证了事先的想象;再
[肉骨茶]
肉骨茶
配上稍微有那么一点辣蓬蓬的酱油,这味道真是世间少有。肉骨茶的铁杆配菜,居然是一盘冷掉的油条,蘸着滚烫的肉骨茶汤来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衍生肴同样出色
为了让初访新加坡的我更全面地了解肉骨茶这一美馔,当地的朋友还专门多点了两样肉骨茶的衍生产品———用同样的汤料烹制的猪肝和猪腰。由于是用滚烫的热水氽熟,这猪肝的鲜嫩自是不必说了,但我想重点推荐的是猪腰。在国内吃过不少饭店的不同风味的猪腰,要么是为了避免腥臊把猪腰处理得跟人工合成似的,要么就是既保留了原有风味又保留了那股怪味。但是这里的猪腰不一样,一口咬下去,齿缝立即便被鲜美的肉汁填满了,而且一点都没有怪味道,真不知道店主老蔡是怎么料理的。薄薄几片猪腰,瞬间就被我们全部消灭,只能再点一份。
吃肉骨茶是一件热力十足的事情,因此一杯冰镇的饮料必不可少。在此强烈推荐薏米汁,清淡凉爽,香甜宜人,准保你喝了还想喝。
开车送我们到餐馆的司机大哥,深谙当地的美食。他说,新加坡的海南鸡饭可以天天吃、顿顿吃,但是肉骨茶只能一个礼拜吃一次。他也没有具体解释这是为什么,不过到了晚上我就体会到了。因为中午吃了一顿那么好吃的肉骨茶,而且还添了好几次菜,晚饭根本就吃不下。
听朋友说,“发起人”还不能算是新加坡最好吃的肉骨茶,只是名气
[肉骨茶]
肉骨茶
特别响一点。在同一条街上,相隔大概有个几百米的样子,有一家“早市肉骨茶”,据说味道还要精妙。但是朋友又介绍说,“早市”的店主是个很有性格的人,心情好的时候,肉骨茶的味道没得说,心情差的时候,肉骨茶的味道令人觉得恐怖。摸着饱饱的肚子,我想,还是下次有机会再去品尝吧,但愿店主到时有个好心情。
编辑本段潮州肉骨茶
肉骨茶其实是道道地地的本地潮州小吃,它源自亚陵姆拉街巴刹
——俗称新巴刹,也是潮州人的巴刹。(亚陵姆拉街是ellenborough
street的旧称,今称爱伦波街。)
早期的肉骨茶档也全都集中在新巴刹内,最少也有四五档之多。
新巴刹被拆之后,这些摊位才转移到同济医院前的哇燕街,还有皇家
山脚,以及奥云路等地方。
补充体力的早餐
那时候会到亚陵姆拉街巴刹吃肉骨茶的都是普罗大众,小贩、人
力车夫、苦力、工人为主。因为劳动阶层每日的工作量,体力消耗非
常大,早上就必须依靠这肉骨汤和白米饭来为一天的体力耗损作准备
。
那时代,吃肉骨茶哪有现今悠哉闲悠地坐着,慢慢品茶,或者自
己带来名茶这般的享受,大家都是蹲在档前的长条凳上,匆匆扒完一
两碗米饭,加上一小碗肉骨汤。至于“肉骨茶”的“茶”,只有在吃
完肉骨米饭之后,档主才送上几小杯潮州工夫茶解腻。喝了茶快快还
钱就赶着干活去。
到了后来,应该是从“皇家山脚”和“水廊头”(里峇峇利路靠
近摩哈默苏丹路一带)那时候起,才有路边或咖啡店内的肉骨茶摊档
出现,这些就设有座位,还有水壶给客人自己泡茶,自品茗茶。
自此,肉骨茶才慢慢传到福建人聚居的厦门街等处,才有浓郁的
福建肉骨茶的出现。
至于新加坡的肉骨茶,是由马来西亚传到新加坡,
然后才有巴生肉骨茶的推陈出新,多了很多不同的材料,以及砂煲肉
骨茶。现在更有鲍鱼肉骨茶!
小时候卖肉骨茶
小时候我在奉教街(纽马吉路)同济医院后门帮忙父亲卖肉骨茶
时,经常到下午三点钟左右,邻居就拿了锅子来讨剩余的肉骨茶汤,
拿回家加些苦瓜去煮,就是一家大小晚餐的精美汤料。
打从六七岁起,我因为家住纽马吉路,靠近亚陵姆拉街巴刹,父
亲常一大清早就上巴刹买菜,顺便带我到巴刹内的肉骨茶档吃肉骨茶
,那是60年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前,那些肉骨茶档到底已经营多长时
间,大概不容易考究了,看来少说也有七八十年历史吧。
我12岁时,曾经和乡亲到他在巴生的杂货店,顺便探访在吉隆坡
开杂货店的姑妈。那时候好像没听说有什么肉骨茶,倒是在秋杰路吃
了不少福建炒黑色大条面。
十六七岁时,因为到吉隆坡姑妈的杂货店半工半读,才开始接触
到吉隆坡两种不同口味的肉骨茶。福建人所经营的肉骨茶比较接近新
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多数集中在中南区和秋杰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
另一种是广东人经营的肉骨茶,汤有很浓的当归味,色泽比较接近新
加坡福建肉骨茶的浓黑。
潮州肉骨茶汤色金黄
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原原本本汤色并不浓黑,也不是现今的越
煮越“美白”的。潮州人最讲究汤色要金黄,汤面还要浮着油珠,端
出来时要有肉骨香味。这种香味是出自龙骨与排骨二者熬煮出来的香
味。
煮潮州肉骨茶是很考究的,肉骨要洗净生煮,煮滚时要边煮边捞
去浮上汤面的血水泡沫。汤不加酱油,只用鱼露提鲜。黑酱更加讲究
,当年只选用淘大同的金标酱油吊色,求其色泽金黄。下调料的时间
也很讲究,时间掌握不好,汤味就全然不同。
早期的潮州肉骨茶档,除了肉骨汤之外,还有猪内脏和猪尾,猪
尾汤就是真正的“白美”见人。除此之外,还有香滑的卤猪脚和咸菜
尾(咸菜切细用卤猪所捞出之油汤熬煮而成)。这就是潮州肉骨茶的
特色。
更值一提的是,光顾潮州肉骨茶档,肉骨茶汤第一碗是原汤,如
果你要求加汤时,档主只给你二汤(龙骨汤)。肉骨茶汤就如上所说
,是龙骨与排骨熬成,非常讲究,多少龙骨加多少排骨配多少水作汤
,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汤供应。
煮肉骨茶的锅其实也很讲究,只选生锅——双耳的白生铁锅加木
盖。一锅的肉骨有多少斤是一定的,因此以小锅式一锅锅煮,保证品
质。
每一锅热腾腾的肉骨汤上来,要马上端给顾客享用,所以有时顾
客得等下一锅的肉骨汤,这时,就是客人品茶的时刻。待你茶过三巡
,一碗碗肉骨汤端上来时,你先尝一口冒烟滚烫的热汤,刚刚的茶甘
还在口中,加上香浓的肉骨汤混于口中,才算是真正享受到正宗潮州
肉骨茶的香醇美味。[1]
㈦ 鸡粉跟鸡精有什么区别
鸡粉与鸡精的区别:
1、成分不同
鸡精:鸡精虽然叫鸡精,但是和鸡真没有多大关系,其主要成分是食用盐,麦芽糊精,食品添加剂,淀粉,鸡肉粉,白砂糖,精制鸡油,植物油,酵母抽提,白胡椒粉。
鸡粉:鸡粉和鸡精的成分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鸡粉中真正添加了大量鸡肉成分。
2、用法不同
鸡精:鸡精是增鲜调味品,其主要是用来增加肉类的香味,并且鸡精还含有其他香料,可用于蔬菜类调味。
鸡粉:鸡粉中含有最多的鸡肉粉,其用法和鸡精差不多,但是主要是在素菜调味上,鸡肉的味道更加的浓郁自然,而给其他肉类使用的话很容易引起肉类的原味改变。
鸡粉选用鲜鸡为原料,配以多种复合调味料,经生物酶分解、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等高新技术工艺精制而成。鸡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粉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
(7)中国鸡粉在马来西亚叫什么扩展阅读
鸡粉是鸡肉与鸡蛋复合生产的,既有鸡的鲜味又有其香味;其化学成分是将核甘酸与谷氨酸钠复合,且鲜度上乘,实现了增鲜调味的二合一;鲜度与味精相比是味精的1.5~2倍,是营养成分更高的健康食品。
鸡精属于复合鲜味剂,标准规定,总氮含量低于3%,谷氨酸钠含量少于35%的调味料不能称为"鸡精",氮是鸡精里显示鸡肉含量的重要指标,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是衡量鸡精鲜度的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三者含量越大,鸡精的品质就越好。
㈧ 家乐鸡粉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呀
家乐1994年在中国推出家乐鸡粉,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调味品品牌之一。家乐是华南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60%,深受广大消费者推崇,也是专业厨师的首选产品。全新配方的家乐鸡粉,精选上等鲜鸡制成,鸡香更浓郁,用于各式菜肴,都更鲜香味美,一口就能尝出不同。
㈨ 鸡粉是什么
鸡粉选用鲜鸡为原料,配以多种复合调味料,经生物酶分解、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等高新技术工艺精制而成。鸡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粉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有80%左右的消费者选用鸡粉作为调味品。两类产品虽同属鲜味料,但在配料和生产工艺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 营养分析 鸡粉具有很好的鲜味,故可增进人的食欲。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做法指导 投入鸡粉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投放应在勾芡之前。适合腌肉,蒸菜,做凉拌菜以及炒菜各色菜式。 下面为您介绍一种比较好的鸡粉,詹王鸡粉。 詹王鸡粉是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劲霸饮食文化传传播中心缅怀中华厨师福星詹王,传承詹王美德,发扬詹王精神而创制出来的调味料之一。笔者及其师朋道友,所带弟子们使用后,深感其魅力所在。 在筵席中多种菜点有序的围绕着一个主题,风味形成的多样化,起伏宕感,像是多少名曲亦像是多篇佳作,有序曲,有高潮,有结尾,高低交错,干湿相调,脆软相恰,浓淡相结,红绿相映,给人以和谐之感。然而至关重要的还是味,它赋予了菜品的灵魂,时而酸甜爽心,时而麻辣鲜香,时而咸鲜清怡,时而酱香诱人。这些都离不开詹王鸡粉的梦幻调味:它只增鲜,不增咸,煲汤炒菜自由调味,挥洒自如;它清雅浓鲜,原汁原味口感纯正,留香悠长;它含多肽易于消化,促进人体健康,食之不口干,唇齿留香。难得众多名厨也为之倾倒,神来之笔,调出菜品新口味,厨师调味好帮手等等如春风吹来,也把笔者融进了这朝阳之中,顿感爽心之至。 据了解,詹王鸡粉是根据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杂味使之除的烹饪原理,结合现代饮食风味科学提炼而成,完全保留原有的鲜香味和营养成份,并添加多肽和少量食盐,在菜品调味中梦幻夺人之口味,正如所说:詹王鸡粉是职业厨师敬仰福星之贡品,创导美味之佳品。 当今烹调领域,中国佳肴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吃中国饭菜是吃味,实际上从厨之人在调味上必须注重五味调和,鲜味至关重要。而起初最先调味是味精,它是日本池田菊苗1908年从海带的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出了谷氨酸纳,具有浓烈鲜味,经世界上生产后,风靡世界,1923年传入我国,在烹调菜肴中起增鲜作用,然而美中不足,正如糖精一样虽然甜美,放多了却苦而不甜了,菜肴中加入味精过多,也会产生似涩非涩微咸的怪味,有害而无益,用味精摄入量少了对菜肴又起不了提鲜作用。而鸡精问世后,弥补了味精不足,大到高中档酒店,小到各家各户,随处可见鲜爽的身影,得到了人们的钟爱。詹王鸡粉更是取众家之长,精心为我们打造了调味料又一精品,其价格合理,味型迥异。梦幻调味真让厨师们信心百倍,让家庭主妇心境爽怡。此时笔者对鸡粉也难舍难分,情有独钟,欣然提笔赞颂。 詹王鸡粉四大突破--低盐、清香、浓鲜、营养 1、低盐:只增鲜,煲汤炒菜自由调味;不增咸,煎炒焖炖挥洒自如。 世界饮食潮流趋向于低糖、低脂、低盐。詹王鸡粉是低盐型鸡粉,含盐量为25%左右,可谓只增鲜,煲汤炒菜自由调味;不增咸,煎炒焖炖挥洒自如。 2、清香:鸡肉香,香味浓郁留香悠长;清雅味,食不口干唇齿留香。 詹王鸡粉独特清雅的鸡肉香源于其采用的独特原料。科技人员利用蛋白质、糖和氨基酸经烘烤加热,产生特殊醇厚的鸡肉香,这种鸡肉香因为本身是烘烤工艺生成的自然香气,所以香味幽长醇厚,耐蒸煮性强。 3、浓鲜:炖鸡鲜,鲜味均衡回味无穷;老鸡汤,原汁原味口感纯正。 詹王鸡粉纯正的鸡肉鲜源于酶解型鸡肉粉和天然酵母抽提物。酶解型鸡肉粉是以鸡肉为原料,加入现代生物技术的结晶生物酶,将鸡肉充分酶解为呈味氨基酸,使詹王鸡粉的营养更加丰富,鲜味更柔和、润喉,呈现出圆润浓郁的复合鲜味,鲜美自然。天然酵母抽提物,使食物离开舌头和口腔之后仍产生醇厚之余味,食后不口干,回味无穷。 詹王鸡粉含丰富的鸡骨油,鸡骨油香味清雅持久,且营养丰富,富含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须氨基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同时詹王鸡粉天然鸡肉粉的含量丰富,含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