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高铁是什么车
Ⅰ 马来西亚丛林铁路马来西亚丛林铁路选择米轨火车的原因是
摘要 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铁路基本是米轨(1000mm)。目前已经完成的中国涉及东南亚铁路的项目是中车株机出口马来西亚的160km/h动车组项目。显然,这是针对马来西亚既有线(米轨)铁路提速所设计的。
Ⅱ 马来西亚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马来西亚的拖车是什么样子的,日本的
马来西亚的火车是轻快铁(LRT)轻轨交通又被称为轻快铁(LightRailTransit)在马来西亚简称“LRT”,这是一种兼具电车和地铁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市内首选的交通工具。
Ⅲ 高铁和火车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车是动车还是机车
火车的主要类型: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内燃机车就是靠柴油燃烧运行的,因此不需要架电线,而电力机车顾名思义就是电力提供动力,所以需要架电线。
进入90年代,中国逐渐普及电力机车,架电线被称为轨道的电气化。普通电力机车时速120—160公里,只有车头有动力。而动车组其实也是电力机车,但是不仅是车头,其他的车厢也有动力。动力加强了,时速就可以超过200公里。列车时速提高以后,对轨道,受电弓,转向架,信号,电线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满足时速250公里以上列车通行的铁路就叫高速铁路。在中国,2007年3月份既有线通过改造开行通行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叫D字头。后来,满足时速200——250公里的铁路新线比如福厦铁路上开行的列车也叫D字头。2008年,以京津城际为代表,铁路新线时速可达350公里,开行的列车也就是高速动车叫G字头。
D字头和G字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划分,其实时速250公里以上的新线和满足时速200公里以上的既有线都可以叫高铁。不过因为有中国特色,把时速250公里以下的动车组称为D字头,把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称为G字头。D字头又叫普通动车,G字头又叫高速动车,G字头票价比D字头高50%。通常说的动车就是D字头,高铁就是G字头
Ⅳ 中国马来西亚旅游有没有高铁
木有高铁~~据说什么一带一路的规划有高铁,估计十年内能见到就不错了~
去马来西亚踏踏实实做飞机好了~
Ⅳ 马来西亚有地铁,有火车轻轨高铁吗
没有的,马来西亚都是用牛拉车,长途的话就是马车,九头马车,实在没有马就步行。
Ⅵ 动车组的批量出口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EDIRail公司签署EDI双层轨道客车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最大的出口项目,也标志着中国的机车车辆将首次进入发达国家。
据预测,2010年中国动车组列车将达700组。
2010年5月27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380A首辆车在中国南车集团青岛四方公司竣工下线。继350公里时速高铁之后,中国铁路再一次刷新了世界铁路的最高运行时速。
2009年3月16日,中国铁道部与中国北车签署了研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合同。此前,北车集团曾先后制造出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在一年后完成了新一代高铁首辆车的研制。
“和谐号”380A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将超过400公里,这也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产品。按照中国南车集团与铁道部的合同,这款车将先研制100列。 2011年7月7日,昨天,记者从中国南车集团获悉,228辆最高时速140公里的动车将出口马来西亚,成为首都吉隆坡中心的城际线运营主力。
这笔订单是中国迄今数量最大的电动车组出口订单,2011年首列车已在南车株机公司竣工下线。列车按照马来西亚1米轨距设计,相比国际同类车型,列车体重轻3吨,每年可省电2万度。另外刹车时动能转换电能回馈率95%以上,这意味着每次停车可产生40度电回馈电网。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全国交通枢纽,也是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最高的大都市。针对吉隆坡城际线站间距短的特点,列车具有高启动加速度功能,50秒内可迅速加速到时速100公里。该项目动车组全部投入运营后,吉隆坡城际列车发车间隔将由30分钟缩短为7.5分钟,为当地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另外,列车车门采用飞机舱门锁闭技术,能在大客流情况下确保乘客安全。
南车株机公司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项目创造了全球最快的订单响应速度,从订单签订到首列车下线仅用12个月时间,两年内228辆车将全部交付。 2015年7月7日上午,中国首列出口欧洲的动车组在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竣工下线。这是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第一个动车组项目,也是中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要求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
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马其顿动车组总设计师陈喜红透露,该项目实现了中国动车组产品的多个首次:首次采用低地板设计技术、首次采用铰接式转向架,首次在出口动车组产品上按照欧洲标准采用三级防撞设计。
同时,该动车组采用三级碰撞能量吸收系统,能在两列车以时速36公里相撞、或一列车以时速36公里撞击80吨货车、或一列车以时速50公里撞击15吨可变形障碍物等工况下,通过车体的能量吸收系统,确保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中国中车副总裁楼齐良表示,这是中国中车成立后第一个下线出口项目,也是中国中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体现。
马其顿动车组交付后,将在该国北起与塞尔维亚接壤的塔巴诺夫采,南至与希腊接壤的盖夫盖利亚,途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全长约215公里的线路上运行。该线路为泛欧铁路10号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马其顿国内80%的铁路运力。 1.“东风”摩托化列车组
2.“轻快稳”列车组
3.广深无名动车组
4.160kmh内燃摆式动车组
5.KTT电动车组
6.北海号NYJ1型内燃动车组
7.北亚号
8.春城号昆明电动车组
9.大白鲨高速电动车组
10.和谐长城号动车组
11.金轮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12.晋龙号
13.蓝箭号
14.庐山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15.普天号内燃摆式动车组
16.神州号
17.先锋号
18.新时速X2000号动车组
19.新曙光号
20.动车组技术
一。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都是世界着名的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他们拥有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经过艰苦努力,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些技术的转让引进,使中国铁路装备技术一下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二. 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核心技术已为我所有。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总成、车体、转向架、主变压器、网络控制、主变流器、驱动装置、牵引电机、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柴油机、主辅发电机、交流传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以及大量的配套技术,我们已经掌握。运用这些技术生产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国产化率可达到70%以上。
三。实现了低成本引进。我们引进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得多,动车组比西班牙低14%、比韩国低20%,6轴大功率机车比欧洲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低44%。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高的性价比,主要是我们充分利用了中国铁路巨大的市场优势,以及在铁道部主导下国内各企业的组合优势,再加上采取了灵活的谈判策略,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四. 加快了中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在这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内共有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外围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相关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在这些重点制造企业中,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已经制造生产出了CRH5型动车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制造生产CRH2型动车组;青岛BSP公司受让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唐山机车车辆厂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大连机车车辆公司受让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EMD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3型大功率电力机车与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D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Z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受让美国GE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永济电机厂、株洲机车车辆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业,也受让了先进的牵引电机、牵引和辅助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
五。是再创新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动车组方面,正在全力推进大编组动车组、卧铺动车组等自主创新工作,同时在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平台上,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即将下线,将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客运专线上投用,成为未来中国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大功率机车方面,在6轴总功率7200千瓦的技术平台上,正在组织实施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车体、转向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机车总功率可提高到9600千瓦,成为未来牵引货物列车的主力机型。
1、市场换技术,引进4 套高速列车技术体系
2004 年4 月1 日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明确“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基本原则,确定重点扶持国内几家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以市场换技术”,中国引进4 套高速列车技术体系。2004 年及2005 年中国铁道部展开二次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德国西门子分别签订协议,向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的旗下的厂商全面转让关键技术。
通过吸收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国产化,成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研发。
自引入动车组技术以来,从政府到整车制造商就一致孜孜不倦地追求国产化率的提升,一方面是国家提升国内核心技术水平,独立自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外产品高昂的价格以及受制于距离、成本因素导致的较差的售后维护体验也迫使整车制造商不得不积极进行动车组各种组件和技术的国产化。
二、消化吸收,研发制造自主知识产权动车组
经过9 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动车组产业发展迅速:全面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9 项高铁核心技术。
建立了时速200-250 公里和时速300-350 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技术平台,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中国城际动车组全新技术平台Cinova,并研制出首个车型CRH6。
Ⅶ 动车什么时候有的
二十世纪,欧洲一些大城市内部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铁路网,火车不但承担城市、城乡之间的运输,也开始承担市郊、市内甚至下水道里(英国最早的地铁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通勤任务。
1906年最早出现在美国。这辆动车装用一台150千瓦汽油机,是通过电力传动装置驱动的。车内有91个座席,还有行李间。
20年代美国拥有汽油动车数量已超过 700辆。1913年瑞典制成55千瓦电力传动柴油动车,后来又制出功率为185千瓦同类型的动车,还能挂3~4节附挂车。
2007年,动车组开进了北京站、兴城站。
中国的动车技术时速上升很快,株洲南车集团动车组技术仅用了不到4年就从时速160公里起步到2008年实现时速300公里的大飞跃,后来的试验时速接连突破一个个台阶。
2015年8月它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的米轨铁路动车组创下了时速176公里的米轨铁路世界速度之最 。种类发展多,如研制高寒型、城际型如2013年中国首列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下线并准备时速下延以覆盖更多速度带。
Ⅷ 动车的国产动车
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2007年12月22日上午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中国也由此成为继日本、法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CRH2-300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于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国产化率超过70%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其国产化率超过70%。”
相对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这种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
一流先进技术
动车2008年3月交付首批列车
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竣工下线后,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将迅速转入批量生产,2008年3月份交付用户首批10列动车组。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于奥运会召开前、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南车四方公司已全面掌握了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成功搭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这意味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已经跨入世界高速技术的最前沿。”
“从时速16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的巨大飞跃,南车集团仅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小刚说。
CRH2-300亮点
全球同类车中重量最轻
动车新下线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CRH2-300,采用流线型气动外形,外观酷似中国已经运行的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整列车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全部为座位车,其中7号车为一等车厢。
列车采用了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节车厢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具有优越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吧台液晶进车厢
为进一步适应国人的旅行习惯,CRH2-300设有新型通风换气系统、多媒体影视系统、真空集便卫生系统、个性化服务餐饮区等,凸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设计特征。
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明显不同的是,新车在5号车的餐车部分增加了两个小的吧台,在7号车则增加了双面可视的液晶屏幕,便于乘客在列车上休闲娱乐。
高速行驶
更平稳CRH2-300在每节车厢之间都装有“车间减震器”,能减轻列车间纵向的冲动和车体本身的摆动。
此外,列车设有半主动悬挂系统等装置,进一步提升动车组在高速状态下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 2014年11月30日,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2015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远期计划从新山到巴东勿刹900多公里的线上运营。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介绍,列车车头采用“子弹头”模式设计,在马来西亚米轨铁路上以时速160公里奔驰,是目前世界上米轨动车组运营的最高速度。据了解,我国轨道采用标准轨,国内其他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生产的都是标准轨道的动车组,而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依托为马来西亚研制城际动车组的经验,创新设计了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出口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动车开发部部长林文君介绍说,单就列车的长度设计,项目人员反复论证就不下15次。因为要考虑减小风阻等系列因素,就必须对司机室布置、司机视野、各区域重量平衡等5个方面作整体统筹。而类似对这种重要部位的论证,整列车还有10处之多。
周清和介绍,此次下线的列车(共10列)合同签于2013年9月,能在短时间下线,展现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基于系统集成优势的快速研制能力。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已与马来西亚签订5个项目共98辆列车订单,成为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最大的推动者之一。
Ⅸ 高铁是什么车
高铁不叫什么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
一、动车指的是车,高铁指的是线路
动车是指采用动力分散原理运行的列车,指的是列车车型;而高铁指的是铁路采用高标准技术修建的,指的是线路类型。
二、字母简称不同
高铁,通常是以G打头,全称“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高铁”;动车,通常是以D打头,全称“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为“动车”。
三、运行速度不同
高铁动车与普通列车最大的区别就是速度上的差距。动车的速度在200到250公里,高铁的运行速度在300到350公里。
四、运行的轨道不同
动车运动的轨道是在有砟轨道上,就是上面铺有石子的轨道,而高铁使用的则是无砟轨道,所以它的平稳性较好。不同的车走不同的路,这也是许多城市要新建高铁站的原因。G字头在列车运行图中等级最高,会车时动车需避让高铁。
五、高铁票价比动车贵
高铁二等座,票价约0.48元/公里;动车二等座,票价约0.31/公里,但是如果时速200km/h线路上都有G和D在跑,它们的二等座票价一样。
六、设置的座次不同
动车一般只有一等座、二等座,高铁绝大部分列车除了设有一等座,还有商务座,特等座,环境更好。而通常高铁内部设备要好一些,更先进,比如“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基本上都是“G”字头。
Ⅹ 马来西亚丛林铁路选择米轨火车的原因
摘要 1、地形:马来西亚呈狭长状,其境内山脉也是南北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