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青料是什么
① 什么是青花料
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氧化钴料,也就是钴土矿。青花瓷的釉下花纹是以氧化钴料为着色剂来进行描绘装饰的,大体分为含锰量高含铁量低的国产青花料和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的进口青花料。国产的青花料主要有:珠明料、浙料、石子青、平等青(陂塘青)等。国产料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产地有江西赣州、上高、乐平、上饶等,浙江、广东、云南、福建、广西等都有丰富的钴土矿。进口料主要是来自古代波斯的苏麻离青(也叫苏料)和回青料(产地是现在的新疆地区)。 青花料是青花瓷生产的必需原材料,青花料的质量和呈色控制技术决定了青花瓷的兴衰和发展。
一,苏麻离青 又叫苏尼勃青,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的专用料,用苏麻离青料绘制的青花瓷,蓝色浓艳,有银黑色结晶斑,并会出现晕散现象。(原因是苏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与国产青料有明显的区别。 二,坡塘青又名“平等青 ”,成色淡雅清亮,明成化朝至嘉靖朝中期所用的青花料,产于今江西乐平。明正德朝官窑青花。曾用平等青,但用量较少。 三 ,石子青又名石青,产于瑞洲(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等地)。明代中期民窑青花瓷多用石子青描绘纹饰,《江西省大志》“有回青行,石子青废”的记载。可知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回青之前使用过石子青。 四,回青;进口青花料;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写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下曰佛头青”。从明正德晚期起,官窑青花改用回青。明万历的《明会典》吐鲁番条款中有“嘉靖三十三年进贡回青三百一十八斤八两”的记载。证明嘉靖青花瓷使用回青料,一般于石子青按比例掺和使用,发色纯然一色,蓝中透紫。明隆庆,万历官窑继续使用回青。 五,无名子又名“画烧青”,明中期使用的一种青花色料,产于瑞洲(今江西上高),明正德的《瑞洲府志》中的产“物条”条有“无名子出天则冈,景德镇用此绘画瓷器”的记载。 六,浙料浙江绍兴,金华一代出土的青花料,又叫浙青。国产的青花料中浙为最佳,色重浓艳,轻则淡雅。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品种,其中以元子为最好。明万历中期以后至清朝前期景德镇官窑均用此料。 七 ,明珠料;产于云南宜良,崇明,沾益,曲靖,富源等地,由钴土旷料煅烧而成,烧成后成黑色,为不透明状,清代多用此料。色调青翠明亮。 八 ,韭菜边;清雍正干隆朝,景德镇青花瓷使用的一种色料“韭菜边”之名见于唐英《陶治图说》摙选青料条有,青料摙选有料户专司其事,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仿古,齐青,青花细器用之;虽黑绿而欠润泽,只供粗器;至光色全无者,一切选弃。。。。。。青中有韭菜边一种,独为清楚,入火不散,细器义用之。
② 苏尼麻青料,请问是那个时期的
你这件瓷器的釉料很明显不是苏麻离青的,为国内的釉料,时间不超过100年。
苏麻离青料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含有钴元素的矿石釉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外商带入国内定制烧造的青花制品。主要大规模使用则是在元、明两朝进口,到清代就没有进口了,转而使用国内的青料。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
③ 寻求马来西亚式腌甜酸青辣椒的做法
配料 青辣椒10千克,盐1.4千克,水2.5千克,大料25克,花椒30克,干生姜25克。加工 将青辣椒洗净,晾干,扎眼,装缸。将花椒、大料、生姜装入布袋,投入盐水中煮沸3?D5分钟捞出,待盐水冷却后入缸,每天搅动一次,连续3?D5次,约经30天后即成。成色 色泽绿,味咸辣。
④ 青料是什么意思
亦称“ 青釉料 ”。一种涂在瓷器坯体上的青色涂料。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白瓷》:“凡为碎器与千钟粟与褐色杯等,不用青料。”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 锺广言 注:“无名异是一种含有氧化钴、二氧化锰及其他氧化物的复矿,可作为瓷器的青釉料。”
⑤ 苏麻离青是什么
在瓷器众多品种中,有一种被我们称为“青花”的白底蓝花瓷器。“苏麻离青”就是绘画青花瓷的一种进口青料,是钻土矿的一种,相传由波斯一带传入。据说“苏麻离青”的名称就是波斯语“钻料(苏来曼)”的译音,在一些书中又称“苏泥勃青”或“苏勃泥青”。使用“苏麻离青”的青花发色浓艳青翠,光彩焕发,色性安定;由于铁含量高,往往出现铁锈斑疵。
历史上元、明景德镇青花曾应用过进口青料;明代永乐、宣德二朝是青花生产的黄金时期,其官窑器所用的青料主要为进口的苏麻离青,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宝石蓝的色泽。但也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在青花部分出现黑铁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铁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成功之作。从成化朝开始苏麻离青逐渐被国产平等青和其他钻料所代替。
苏麻离青的传入,对我国的青花瓷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也正因为有它的使用才使永。宣青花瓷弥足珍贵。
⑥ 苏泥勃青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一个非常重要的机缘是,在元代景德镇这里出现了一种进口的绘瓷原料,这种原料据说是产自波斯的一个叫雷伊的地方,被称作为"青金兰钴料"。由于伊斯兰文化崇尚兰色,故早在公元前15到14世纪在埃及和西亚地区就有了使用这种"青金兰钴料"作为着色剂制作的器物。然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实是,这种产自波斯的钴料,在当地并没有使它潜在的使用价值得以充分地发挥。据明万历19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瓷器,蓝色浓艳有银黑色结晶斑,经化验,料中含锰量少,产于波斯,与国产含锰量多的青料有明显区别"。"苏泥勃青"又称"苏麻离青",为波斯雷伊地方所产青金蓝钴料。当时外国使臣的贡献及明朝廷的颁赐,使得该时期瓷器器型及纹饰受到西亚风格的影响。 我们现在似乎已难考证这种源自波斯地区的,后来被中国人称为"苏尼勃青"或"苏麻离青"的一种可以用来绘瓷的钴料,是怎样被景德镇的窑工们所认识和使用的。在元代这种钴料是从陆路还是海上被传入景德镇,我们都缺乏详实的资料。关于"苏尼勃青"的原产地,也还需要作更深入一步地研究。例如:该产地的面积有多大,最初开采始于何时,何矿源枯竭,这种钴料在世界其它地区的使用情况等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这种钴料一旦被景德镇的窑工们所使用,这种钴料在中国制造的瓷器上便大放异彩,使它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因景德镇使用了这种青料,故由始确立了它的瓷都地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制瓷风格。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尼勃青"料主要有两个时期,为元末和明初的洪武、永乐、宣德时期。也还有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认为,景德镇使用"苏尼勃青"料究竟始于何时,还有待进一步地考证。从元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元中期应该是社会文化交流的一个发展时期,也很可能在那一时期苏料已被引入到景德镇。只不过这样的说法缺乏有力的实物例证。目前存世的、有确切纪年可考的一件"元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罐"其青花发色青灰,具元早期青花瓷的特色,可见元早期已有青花器传世,那么此类青花器所使用的青料是否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如果这些青花料是国产的就说明,早在苏料进入景德镇之前,景德镇的窑工们已使用过这种兰色的钴料作为瓷绘材料。而至元末引进苏料之后,烧制出成熟的青花器就不足为奇了。但元早期使用的青料如果是国产的又产于何处?却少有记载。然而无论景德镇何时使用了进口的"苏尼勃青"料,但至少到了元末明初,景德镇烧制出了极具美誉价值的带有明显苏料特征的、成熟的、白地和青兰色花纹的瓷器。这种青花瓷从元至今一直是景德镇的主流产品,可见青花瓷的影响之大。 应该说,最能代表苏料呈色特点的是,元末和明永乐、宣德时期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在这三个时间段景德镇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发色明艳、深沉,加之这段时期景德镇的工匠绘画水平较高,充分表现出了苏料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一、呈色绚丽浓艳,色泽深沉,在青料凝聚的色泽处,会出现结晶斑。苏料呈现的绚丽,其后,或者这之前所有的青花料都是较难达到的。这种浓艳色彩的纹饰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尤其使用苏料绘画的龙纹、海水纹、鱼藻纹等,不仅气韵生动、大气华美,成大气象,显得粗重豪放、苍劲有力,尤其宣德期间使用苏料绘画的龙纹,其形状狰狞凶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为历代龙纹绘画之最。宣德龙纹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准,不仅得益于绘工的高超绘画技法,还与苏料凝重深沉的呈色特点不无关系。呈色浓艳,线条纹理中出现乌黑而浓重的,如松烟墨色的结晶斑,这一类呈色形成的结晶斑块,斑块面儿如用放大镜照看,可发现结晶斑块儿表面由细小颗粒组成,并呈干燥状。在结晶斑块儿表面上,可发现点、条成块儿状的,不规则的银色光面。也有人称此为,呈锡铂状的锡光色斑。但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此类锡光斑往往很小,多出现在黑色斑块儿之上。这一类的银色锡光斑,有的较光亮,而有的呈一种虾青色,您细细观察,这些锡光斑都会在光线的照射下,给人一种亮闪闪的感觉。出现这种呈色特点可能是人所共知的,苏料含铁较高,且料质较粗的缘故,所以在高温下,出现了这种铁的晶粒。往往呈色越深,这种结晶斑出现的也越多,锡光色也较明显。 三、色阶。观察由苏泥勃青料绘制瓷画,我们还会发现苏料的另一个区别于其它青料的特点,就是有深浅、浓淡不一的特征。苏泥勃青或苏麻离青料,无论其它呈色如何,或浅或淡、或深或重,但我们总能发现这种色差的存在,这是苏料的一种区别于其它青料的不同色质。这种色质恰恰符合中国画的一种追求笔墨之韵的要求,使画面更具变化,更生动。
⑦ 青花瓷的青花料是什么
青花瓷的青料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⑧ 苏泥麻青是进口青花料吗
苏泥麻青是进口青花料。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苏泥麻青是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⑨ 请问俄料、青料、韩料分别是什么地方的算不算和田玉
俄料、韩料顾名思义,分别是俄罗斯和韩国产的
青料,楼主是说青海料吧 是天山山脉上产的
这几种如果到宝玉石鉴定机械做证书的话 都是和田的证书
因为他们的大致矿物质组成基本一致
⑩ 青料是什么
青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青饲料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田间杂草、菜叶类、水生植物、嫩枝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