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uitm大学怎么样

马来西亚uitm大学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12-18 05:14:48

‘壹’ 留学马来西亚必看,马来西亚最好的几所大学叫什么名字呢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建于1931年,是马来西亚甚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在校生约3.2数万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总数近1.4数万人来源于世界各国6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六千多人。给予400好几个行业领域的硕士和博士课程培训。

据了解,UKM有12个学院,技术专业十分广泛,有文、理、工、商、医科大学等各种技术专业。该大学拥有一座东南亚较大、图书数最多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场馆设备齐全完善,每一个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电脑操作系统。校内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便利设施。

玛拉工艺大学

玛拉工艺大学(马来西亚语:UniversitiTeknologiMARA)别名马拉工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认证马来西亚公立大学。院校成立时间1956年,玛拉工艺大学主校园坐落于莎阿南,拥有17000位教职工,各种学生人数也达到17万2千余名。

该学校成立时间1956年,该大学包含一个主分校,13个自治区教学区和21个通讯卫星教学区。UiTM拥有17,000名学术研究与非学术研究工作人员,给予从基础到硕士研究生水准的约500个课程内容。那里有大概168,000名土着和国际学生,有全职和兼职方式。课堂教学彻底用英文开展。

玛拉工艺大学内设21个系:由音乐学院、法律系、管理研究与政策研究系、推广与新闻媒体系、文艺范儿与设计系、影片戏剧表演与动画系、教育系、电力工程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药学系、医学系、牙医学系、健康学系、应用理学系、电脑与数学系、建筑规划与测绘系、体育与休闲系、农学系、会计学系、酒店与旅游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商务管理系。给予300好几个学术研究教学项目。

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

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UNIMAS)是马来西亚高教育部培养的20所公立大学之一,都是马来西亚东部地区最大,排名第一的综合型大学,大学宣布成立时间1992年12月,大学拥有30个系院,其下配有8个学院,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程学院、认知科学与人类发展学院、资源科学与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应用与创造性艺术学院、医药与健康科学学院。

其最先在马来西亚招生的人文科学系于资源科技系目前已发展成了马来西亚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遥遥领先的学系,并且在马来西亚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科学研究核心,不断向东南亚及其全球展现大学的教育教学成果。

伴随着马来西亚高教育部的留学政策愈来愈对外开放这一发展趋势,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2009年初次面对中国招收。全部学生们统一采用全英文授课,为填补中国学生们英语听力技巧水平底子薄的遗憾,大学增设英语加强学科,务求在短时间内让更多人学生们快速融入全外文的教育环境,在英语能力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并没有雅思考试或是雅思成绩的同学们还可以国外留学了,并且认同的是亚洲一流大学的教学。

‘贰’ 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怎么样

建大的话,个人觉得它的建筑管理是不错的,而建筑设计就很一般,课程就两年,砍掉了大部分的综合类课程,课程很单一,你念出来在大马没有太大出路。我是在公立读建筑的,现在两年了,第一年有个马来的女生转去建大,第二年就后悔了,可惜转不回公立了。两年的建筑设计叫人听了也害怕,完全是匆忙训练投入市场,基础很糟糕。马来的PAM(马来西亚建筑学会)认证的院校中是有建大,可是每次PAM搞竞赛和matra建大基本没有名次。不过建大有学分转移项目,据说可以转到同济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名额很有限,而且不是成绩拔尖的就能去,你还要机遇,你现在能力达不到本二到马来也很难脱颖而出。简单介绍一下马来的建筑学,首先必须是PAM认证的,实际上PAM的元老级成员大都出自UTM(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和UITM(玛拉工艺大学),这两所颇有渊源,当然UTM是实践性的教学,并不注重设计感,但是参加比赛和活动很强(但UTM的建筑学院开办最早),玛拉大学前身是大专,但是规模很大,质量一般,学生主要是马来人(进PAM的比例不高,但是人多)。其次是位于槟城的USM(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与之并列的是雪州的UKM(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和吉隆坡的老牌大学UM(马大)。这三所算第二梯队,都是走的实践性路线,但是和中国的几所很好的建筑类院校有很多合作。第三梯队是UPM(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这所大学的建筑学才开办20年不到,是5所研究型公立里最年轻的,个人觉得UPM偏重设计感,但是我看过最后一年的毕业展,他们的东西又太实际了,从第一年的奔放到第四年的拘谨,唉,路漫漫其修远,课程规划兼容性有待改进,这几年老师太多,水分大。但是景观设计(中国叫园林)可以说是马来最好的,前身是农业大学,依托学和林学的基础。(实际上马来西亚没多少大学有景观设计专业)。第四梯队就不讲了。为什么没有提到私立呢?别着急,不是因为歧视私立,喷子别找借口啊!就拿2016年的PAM年会来说,UCSI,也就是斯特雅大学(奇迹般的拿了多个奖项的冠军),公立大学本来是常客,去年被打脸了,打脸的还是自家兄弟PAM,看来公立的建筑学养尊处优的太久了,缺乏深层次的改革,自以为是老大,不过PAM的确是被公立垄断的,现在问题出来了,但是top5没有警觉,我也觉得公立的建筑学模式无法培养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马来的建筑学更像是满足于国内需求的,还有私立的建筑学也没好到天上去,但是有潜力是不可否认的,前提是私立能够提升生源质量,私立出名的几所十年以来一直在以学位换财政,教学投入比较大,但是伴随着很大的浪费,好学校是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私立建筑学只能说才有起色,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在建筑技术/环境以及城市规划这些领域还是空白,但是设计型建筑学(偏艺术类)至少在马来公立垄断的压抑气氛下,是一股小清新。讲到这里,要提醒你一下,这只是基于马来西亚国内的分析,个人感觉虽然和海外合作不断,天天打着国际的标语,实际上并不准确,而且马来西亚的建筑学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世界前列,你需要知道这一点,在考虑是否来马攻读建筑。接着上面提到的国际化,我真的很想说,这国际化不是多极化,是第三世界化,有句话叫“第三世界的难兄难弟”哈哈,当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我们学校有日本韩国来的学生,还有德国的,墨西哥巴西啥的,我们还和英国的着名建筑事务所有合作。我只想问问那哥们,比例有多少,抱歉啦,不只发达国家来的学生比例,还有发展中国家学生比例,特别需要知道来自中国的学生比例。还有合作之类的,也就是找个事务所的员工和你们做做手工,办办活动,参观参观,你就说获益匪浅,连那个事务所的核心建筑师都没见上。合作的背后往往都要money啊!试问那些事务所有那么在乎吗?结束了说些好话呗!话题差不多要收尾了,大马的建筑设计实际上是在未能顺利消化西方主流建筑风格后的“莫名其妙”的本土化,其结果是显而意见的,本土化参杂着所谓的马来历史风格,结果和中国有点相似,新的风格并没有产生,模仿的舶来品反而带有本土局限性思维,传统派趁势崛起抢占话语权,设计方向偏重环境技术类,然而并不那么有技术含量(原创性丧失),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因为这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建筑教育,学生缺乏设计的依据(理论学习啊),以及引导,毕业了就被社会建筑业这潭浑水给侵染了,缺乏反思以及革新精神。还有政治的不良风气也影响了教育,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勇气。老师云里雾里(也是闲散,不乏有优秀的人,但是大气候不允许他们发挥),教学方向判断模糊,只能遵循不变,少有建树,实际上学院的的体系还是照着西方院校走的,但是执行力的差劲使得这个体系效率低下,而且是年久失修。现状如此,三思而行!

‘叁’ 波兰UITM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的心理学硕士怎么样国内承认吗

UITM是波兰和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波兰最大的非国立院校之一(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心理学专业没有查到具体排名,不过学校本身很不错,拥有近30个培养学士水平、超过20个培养硕士水平和多个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学科。其中,航空管理专业排名波兰第一、欧洲第四,信息技术专业排名波兰第三,工商管理专业排名波兰第十。

‘肆’ 马来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那个好

一、玛拉工艺大学

玛拉工艺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TeknologiMARA)又名马拉工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认证的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6年,玛拉工艺大学主校区位于莎阿南,拥有17000位教职员工,各类学生人数也高达17万2千名。该校成立于1956年,该大学包括一个主校区,13个自治州校区和21个卫星校区。UiTM拥有17,000名学术和非学术人员,提供从基础到研究生水平的约500个课程。这里有大约168,000名土着和国际学生,有全职和兼职模式。教学完全用英语进行。

玛拉工艺大学下设21个系:由音乐系、法律系、管理研究与政策研究系、传播与媒体系、文艺与设计系、电影戏剧与动画系、教育系、电力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药学系、医学系、牙医学系、健康学系、应用理学系、电脑与数学系、建筑规划与测绘系、体育与休闲系、农学系、会计学系、酒店与旅游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商务管理系。提供300多个学术教学项目。

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是马来西亚领先的研究型公立大学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着名大学。UPM提供各个学科的课程,包括工程,医学,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语言和通讯。大学通过17个院系提供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则通过九个研究学院提供。

1971年,马来西亚农学院和马来亚大学农学院合并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1997年更名为马来西亚布特拉大学。2011年,在英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司的世界最佳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布特拉大学排名第358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有16个学院,9个研究院,设置专业有:农学、林学、兽医学、经济管理学、航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与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工程、计算机与通信系统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工艺与食品工程、生物农业工程、教育学、生物、化学、数学、物理、食品科学技术、人类生态学、马来语、英语、外语、传媒、设计与建筑学、医疗卫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生物分子科学等。

三、马来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着名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Raffles)。爱德华七世王学院主要是培养医学人才,莱佛士学院是培养教育方面人才的。拥有超过2,500名教职员工,12,440名本科生和11,428名研究生本地学生和643名本科生(来自52个国家)和2,738名研究生(来自80个国家)国际学生。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

马大目前设有14个学院,4个学术中心以及两所中心、4所研究院。学院与社会学院,商业管理与会计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学院,语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马来研究院,回教研究院,文化中心,环境建筑学院,电脑科学与资讯工艺学院,牙科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体育中心。

‘伍’ 问一下马来西亚留学的好坏处,还有那里的世纪大学好吗

  • 把以前的回答删了,旧的言论总要消亡。一晃2年过去了,心态不同了,偶然看到这篇旧帖,感觉有一些要补充一下,之前高中刚毕业,措辞欠妥,借此机会改进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新的机会,我知道不少中介看了会果断投诉,毕竟动了他们的奶酪(一个模式:信息不对称的暴利),现在贴吧也是中介的。

  • 套用牛校网的创始人老查揶揄俞敏洪的一句话:“俞敏洪卖的是梦想,老查卖的是真相”。别误会,不是打广告,你可以仔细辨别一下,那些说动你来留学的理由,哪个不是包在“真相”里面的“梦想”?

  • 抱歉,没有哪个真相是飘在天上的。

  • 我也是从当地的星洲日报上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3月来马留学的大陆学生达到1万2千人,对比5、6年前的2000人,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当然留学的大气候在这儿,也不奇怪。

  • 算了算2年的帐,4个学期的消费呈梯度式回落(4万,3万6, 3万4, 3万1),感觉花的挺多。和学生中介住过一年,两年中两次因为租房被坑押金(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每学期都在为达到CGPA3.5而分身乏术,没有规律式的熬夜和紧张一直压迫着我的信心,成长一天一天的充实积累。我有3个玩的很好的中国朋友,其中一个是我2年的室友,还有7个同专业的马华和我关系也不错,现在想想,一年级那些难熬的设计项目多亏了他们的热情帮助。关于大学的排名我也不太当回事了,排名只是个心里安慰,今年我上大学的排名和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相当,遇到几个认识的人都表示挺高兴地,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和所谓的排名保持距离,排名是大学的荣誉,能力是自己的资本,靠着排名来了解一所大学难免肤浅片面。

  • 我接触的一些人中,有很渣的(不只是人品),花钱大手大脚,双峰塔的合影年年晒,抽烟泡吧,学习得过且过,朋友圈总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很多时候,风光的背后难免狭隘。当然更多的是沉默,敏感的,这些人和他人总保持着距离,无害但你很难搞清楚他们的想法。有一些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学院每逢期末考试作弊被抓的人不少,记得有一位朋友和我吐槽过那些让他倍感尴尬的同胞。当然,绝对有能力很强的中国留学生,我很佩服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圈子文化”在大部分的留学国家都很普遍,可以理解,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总是和当地的圈子隔得很远,但是不去努力的交流而用各种接口疏远才是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在中国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在大马不去努力了解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画地为牢。

  • 当然我也有幸结识了几个人生级玩家,有的头脑很灵活,善于结交各种年龄的朋友,敢于接触尝试陌生的领域,很大气,有着良好的信誉。有的很善良,但也都敢于抵抗那些不公正的处境而不是低头隐忍。

  • 现在问自己:如果当初决定来大马留学是因为前途渺茫,分数线不够,怯于高考的竞争,抱有侥幸,外加哪些“中介”的忠言,那么请问留学后后你一定会抛开所有的这些缺陷吗?

  • 是与否全在自己,对环境啥的没什么关系。所以私立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其实,有很多人同我讲过相同的话“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费用都是家庭来承担,不必为基本的温饱而发愁,但总有一天,你将不再是学生,你会告别你现在的日子,你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苦苦奔波,你会看到比家乡,比马来西亚复杂百倍的世界,生活如同洪水般席卷着你那本就脆弱的土坝,哪些年轻的诳语都将消逝,等你惊醒时却已深陷其中,那将不仅仅是现象中的阵痛,只怕是,到头来世间一场大梦。

  • 说回我以前的观点,选择马来西亚的大都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人,有的真的是很严重。毕业了还算好的,有的2年不到就转学退学了。大浪淘沙,在哪里都躲不过竞争,自然规律,可总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 讲一个近期实习的感受,建筑专业加我一共就2个人,实习目的地定在上海、广州和杭州,我第一轮投了20家事务所,一周过去,全部石沉大海,又投了67家,终于回了4家,然而只有4家,最后定在上海。我同学投了70家,也只回了4家,最后去了北京。失落常有,然而这次申请对我们的打击还是很大的,至少让我们清醒一些,早点知道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很有必要。(反观,想应聘实习生这个最低薪资的职位都如此的不易,危机感能不大吗?)去了事务所我才了解到,我的学历根本不值一提,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英美澳,德意荷,UCLA,米兰理工,英皇家艺术学院,卡耐基梅隆,AA,代尔夫特理工,巴斯。剩下国内打拼出来的也是,同济、武大、华中科技、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然而,他们是谦逊,热情的,实习的目的性很强,项目计划的完成很有效率。现在想想,文凭这种东西,能被用作敲门砖,是幸运的,不是说你进了多么好的公司,而是给你第二次看清自己的机遇。

  • 父亲常泼我冷水,总说我这个文凭回来什么也不是,别把自己当回事,不是说放低自己,而是本来就不高。2年前我可能还会不服气的拿那些马来毕业考取美澳的人说事,现在我回过头来思考,在这个海归泛滥的时代,马来也好,中国也罢,我们将何去何从?

  • 插句题外话,我一直以来有关注过3个留学生开设的qq群,其中一位从大三从马大转学去了世纪,具体原因可想而知,不过群里的留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新加群的小白们都喊她“老师”,一开始很佩服她靠谱的办事态度,收费还算透明,后来她貌似回到国内了,做起了英语培训外加(新/澳/马/英)的申请,毕竟靠近国内的“市场”,感觉这人在朋友圈张扬了些,什么月入8-10万之类的。

  • 另外一位是在公立大学土木系,貌似已经毕业了,在工程院工作吧,建了个群,挺有号召力,答疑解惑甚是慷慨,不过偶尔会有中介混进去打广告(其实中介里也有学生,不过不是本校的,每个群多少都有些爪牙对那些“新人”觊觎着)不过此群群风还是蛮正的,也算是清流啦。

  • 最后一位仁兄貌似搞了N个“某某大学官方群”,每次想加这个群都要被某个管理员私聊一会儿,好不容易加了说了几句话就被踢了,感觉这位仁兄是很有组织头脑的中介,注册了个公司,贴吧,词条经常造访(巡视信息健康---挡其财路者,X),说来也有意思,中介团体内部的权力斗争,貌似是这位仁兄稳坐钓鱼台了,私立申请不收费,公立申请8000(貌似现在下降到5000),对那些犹豫的客户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貌似这个中介内部的成员大都来自私立(想知道是哪几所私立?网络搜索“马来西亚留学”,看看右边的相关院校下面做作的简介你就明白了PS:他们也真是什么辞藻都敢放,高中有没有好好上?)有的家长真的是操之过急反而将主动权拱手相让,还有现在的申请者太缺乏主动性了,恨不得一劳永逸,有现成的绳子就抓,决心做一个文凭养得者。

  •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3位的经历,而是一个现象---即有的海归回来靠帮助你成为“海归”而盈利。 同样的属性在不断“继承”,这种现象应该在大家决定去哪所大学前指出来,然后自己思考吧!

  • 但,年轻的人啊,不必悲观,人生路远,高考不会是挥之不去的落魄,敢于审视自己的懦弱的过去,倘若你胸膛里还有那团火,那就从现在起重拾自信,相信未来!

  • PS:本人15年回答的网络知道就不要看啦,我那时的想法还是欠缺考量。留学,90%就是一层窗户纸,可窗里窗外的人很少这样想过,总喜欢绕一个大圈只为获得那稀少的有效信息,问题在哪里?时间不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距离浪潮退去还有一段时期,谁也不想成为风口上的猪。我留学的发轫是因为高二读了薛永先生的几本书,很有启发,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很盲目,一家之言不足信,只有自己尽全力去接触多样的信息来源,才能有走下去的方向。我最深的感触是:困难其实不可怕,因为没有退路,逃不掉的,困难生来就是要被解决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怕事惰性,自以为是,变相的封闭自己的感官,漠视侥幸。我很清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并无建树,文末那段话算是结语,送给读完这篇冗长文章的你,期望你能给马来留学带来新的气象!

  • 不喊口号,现在,立刻,马上!

  • 最后说明一下,我只是给了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引子,讲了一些事情,真实,但我相信并不全面。

  • ---------------------------------------------------------------------------------

  • 画个分隔线,19年年初看回自己一年前的观点,稚气很多啊!想想还是不做任何修改了。现在按期毕业也算是功德圆满。6个学期的课程修满120个学分实感不易,专业学制比国内少了3个学期,很少有喘气的机会,上海实习半年后就回大马,第一次离家整1年,7、8月又在当地的建筑公司实习,期末期间参加了2个竞赛,1月8号毕设结束,马不停蹄的准备去别国的研究生申请,1月30号递交完最后一轮,2月1号终于踏上回家的航班。

  • 很多事等待去做,有些事情总要放下,希望终究是走在认识自我的路上吧!

  • 这里解释一下本校的的建筑专业,比较特别,专业课程学习2年后必须经过半年的实习,随后完成为期1年的课程。其实比较适合有3年diploma的基础的人,班上有四分之一的diploma学位持有者,年龄普遍大我3~4岁,本科毕业后必须读完2年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参加马来西亚注册建筑师的考试,目前只有马大(UM)、理科(USM)、博大(UPM)、玛拉工大(UITM)以及国民(UKM)有PAM和LAM的Part2认证,去年理工(UTM)因为一些原因没能通过考核。需要申请建筑硕士的可以考虑前面的5所。大部分的大学建筑学是3年制没有专门的实习学期。

‘陆’ 玛拉工艺大学的qs世界排名怎么样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玛拉工艺大学的qs世界排名怎么样?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柒’ 马来西亚院校大学排名情况如何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榜上有名吗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多所大学上榜,马来西亚大学排名依然是马来亚大学,排名全球第70。虽然排名较2022年排名有所下降,但马来亚大学仍是马来西亚唯一的百强大学,其他公立大学的排名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马来西亚的博特拉大学也从2022年的143名上升到了今年的123名!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是马来西亚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08年9月,马来西亚科技大学被马来西亚教育部列为唯一的顶尖大学。APEX(迈向卓越)的目标是推动理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马来西亚诗雅大学(Sitya University):诗雅大学(Sitya University)成立于1986年,是经马来西亚教育部、中国教育部批准,全球认可的海外普通高等学府。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的三所私立大学之一,并于2003年成为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开设医学课程的私立大学。

‘捌’ 如何在uitm查看自己的录取信息

在玛拉工艺大学官网查看自己的录取信息可以在官网的招生公告里面查看。
UITM(UNIVERSITITEKNOLOGIMARA)玛拉工艺大学,正式成立于1956年,最早由马来西亚农材和工业发展局即马来西亚工业部发起创办的一所专门以改善农村社区经济为目的的学校。2017 年 2 月 14 日,由贸易和工业部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博士正式宣布学校的建立,并邀请伦敦商会,澳大利业特许书记、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和英国管理机构负责部分课程,1964年第一批50名毕业生获得学位并由马来西亚副总理纳吉布颁发证书。

‘玖’ 谁对马来西亚的大学有了解 有知道KIM或KUIM的吗

找到一些马来西亚的大学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立大学学院逐步增加之际,私立学院也“竞相”争取升格为大学学院,往积极的角度出发,大众看到的事实,是私立学院终于拥有颁发本科学位的自主权,学子深造的机会也大量增加,惟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大学学院量与质是否相行并重!

私立学院能够开办本身的学位或文凭课程固然是好事,不过所办的学位是否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同,我们可以从官家言论探出端倪。

教育部高等教育局主任哈山赛益博士说,私立大学学院所提供的课程,一概经过国家学术鉴定局(LAN)审核,再提呈给教育部评估及认证委员会批准。

与外国大学素质评委合作

他说,国家学术鉴定局一向与纽西兰、澳洲、英国的外国大学素质评估委员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年来双方已建立一定的信心基础。

他指出,国内专业学术团体,例如大马专业会计师协会、大马工程师协会等亦扮演着监督的角色。由于这些团体都是备受学术界肯定的组织,所以凡是受到本地专业学术团体认可的课程,也必定会获得外国大学承认。

至于国立大学学院,由于属官方机构,学术水平保有一定的口碑,所以受外国大学承认的问题并不存在。

哈山赛益博士说,况且国立大学学院拥有属于本身的学术品质保证机构,所有课程都经过教育部高等教育局、大学评议院及校外监考单位监督,素质毋庸质疑。

“此外,公共服务局亦会对课程的实用性进行评估,过后再提呈给教育部评估及认证委员会检查。”

他强调,国立与私立大学学院成立的目的是有差别的。前者成立的宗旨是配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注重栽培科技专才,所以课程以工程为主。

至于把学院升级为大学学院,则象征一个过渡安排,目的是为将来晋级大学作准备, 从中观察有关学院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晋升大学。

“这也是为什么私立大学学院提供广泛的课程选项,国立大学学院则注重特定科系的缘故。”

他说,由于国立大学学院课程以工程、科学及工艺为主,因此分外注重实践与管理能力的训练。正因为如此,教学只能以小班制进行,同时需要足够的设备。

有鉴于此,国立大学学院的学生顶限是1万名。至于刚成立的大学学院,所录取的学生不会超过300人,过后才逐年增加。

学生表现获取公众信心

提到如何建立公众对大学学院的信心,他说,每所大学初成立5年内,总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去改善,公众人士对大学的信心源自于学生毕业后的表现,所以学生优越的工作表现将是最好的证明。

哈山赛益博士重申,大学学院与大学两者间并无差别,如果经济市场需要某种专科人才,大学学院亦会顺应时势需求,一旦科系及学生人数符合标准,国立大学学院自然会晋升为大学。

另一方面,资深教育工作者蔡维衍博士说,政府审核大学学院申请书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学院必须呈上如何获取工商界、外国大学认可的计划书, 作为通过的条件之一。

他指出,严格审核大学学院申请程序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确保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符合学术水平。无论如何,本地文凭要在外国大学或是工商界建立学术威信,还是取决于学院及学生的表现。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独中统考文凭,统考之所以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主要是因为统考生在外国有卓越的成绩表现,久而久之外界自然对它建立起信心。”

大学学院增高教机会

教育是建国之本,马来西亚为了在2020年达到先进国的宏愿,政府从90年代开始增建多所高等教育学府,以增加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步入2000年,政府更陆续增设6所大学学院。

目前我国共有11所国立大学及6所国立大学学院,除了玛拉工艺大学(UiTM)及马来西亚回教大学学院(KUIM)只限土着申请,其余的都是公开给各种族申请。

对我国学生来说,大学学院的诞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高等学府数量增加,意味着学生就读大学的机会大大提高。

下列6所国立大学学院网址供参考:

●马六甲国家技术大学学院(KUTKM)(www.kutkm.e.my)

●柔佛敦胡先翁工艺大学学院(KUiTTHO)(www.kuittho.e.my)

●丁加奴科学及工艺大学学院(KUSTEM)(www.kustem.e.my)

●关丹马来西亚工程及工艺大学学院(KUKTEM)(www.kuktem.e.my)

●玻璃市马来西亚北方工程大学学院(KUKUM)(www.kukum.e.my)

●马来西亚回教大学学院(KUIM)(www.kuim.e.my)

高等教育会生金蛋 大马力创品牌学位

古时候,办教育的目的纯粹是传授知识,随着时代转变,大学除了是撷取知识的殿堂,其实也是“一只会生金蛋的鹅”!

我们从主要的教育“输出国”如澳洲、英国、美国、纽西兰等, 每年定期在我国举办教育展招生,就能看出教育是一个具高度经济效益的工业。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历史不长,迄今还未有可以与外国名牌大学如牛津、剑桥、普林斯顿或耶鲁等大学相比拟的大学,然而秉持促进大专教育普及化的宗旨,政府开放门户,致力鼓励私立学院与外国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这些年来,双方不仅在本地联办外国课程,让马来西亚成为外国课程的转运站,另外,私立学院也积极到海外招生,吸引外国学生到本地进修双联、学分转移、3+0课程等。

基于我国生活水平较西方国家低廉,这项开放政策也为我国私立教育闯出一个春天,然而,长期依靠外国大学供给毕竟是“拾人牙慧”,要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的路程还很长。

为了求取突破,政府近年逐步把学院提升成为大学学院,让它们创造属于自己品牌的学位课程。为了确保学院达到国际学术水平,政府采取了非常严谨的审查措施。

教育部高等私立教育事务局副总监拿督哈山哈欣披露,政府在批准学院升格为大学学院,可说是经过了重重程序,严格审查才批准。(参考申请程序)

“如此国民才会对我国的教育有信心,有效的发展高等教育。”

在现阶段,国民似乎仍对大学学院的信心不足,他说,其实一些学生对本地大学也持有类似的观念,认为只有马来亚大学(UM)才是名牌大学,对其它大学“嗤之以鼻”,其实这是错误的,大家应该用开放的观念去接受大学学院。

他解释,大学与大学学院的差别只是在于地位上的不同,这个程序其实就像幼稚园-小学-中学-学院-大学。

“简单来说,大学学院可被归类为小型大学,课程素质与大学相比几乎相同,都是经由国家学术鉴定局(LAN)鉴定。”

他指出,要成立大学学院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雄厚的资金,有能力建设属于自己的院校,同时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他说,私立高等教育局会优先考虑那些在策略性地点办学的学院,以确保大学学院拥有足够的学生群。如果学院本身有开办适合本地及外国学生需求的课程,也比较占优势。

他表示,该局并不会限定私立大学学院开办特定课程或专科,大学学院可以开办任何有市场价值的课程,一切胥视学院的师资及设备而定。

他披露,目前国内已有两间私立学院升格为大学学院(林国荣创意工艺大学学院及大马工艺管理大学学院,KUTPM),至于其它提出申请的学院,有者仍处于初期的评审阶段,有者则已进入最后审核。

课题背景

追溯历史,大学学院(U?鄄niversity College)是在1971年大学及大学学院法令第20项条文下成立,真正落实则是在2000年度财政预算案拨给教育界186亿零吉之后。

当时教育部宣布率先在马六甲、关丹、�都巴辖、瓜拉丁加奴建立“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后来陆续在玻璃市及吉隆坡再设另两所大学学院,目的是配合建立先进国的目标,栽培更多科学与技术专才。

根据教育部长丹斯里慕沙莫哈末的诠释,大学学院基本上属于“小规模的大学”。它开办和颁发本身(专业或特定领域)的学位。

此外,大学学院开办的学位课程和文凭课程,比例是70% : 30%,学生人数介于1万名。它与大学不同之处,是大学偏重学术理论,大学学院则注重实用价值(60% 实践 : 40% 理论 )。

私立学院申请大学学院

程序

向教育部高等私立教育事务局提呈计划书

该局满意计划书

向该局汇报

获得该局认同

向教育部提呈计划书

教育部官员前往学院巡视

再次向教育部汇报

教育部满意汇报成果

邀请学院提呈大学学院申请书

提呈申请书

教育部开会通过

发出批准信。

‘拾’ 马来西亚的玛拉工艺大学的音乐专业怎么样

马拉理工大学音乐专业隶属于马拉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隶属于艺术设计学院。它是马来西亚第一所提供音乐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马拉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博士、音乐硕士、音乐教育硕士三个学位课程。开设的课程是经过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的,是中国涉外监管信息网认可的正规大学。


马拉技术大学简介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UiTM提供广泛的教学基础设施,有一个主校区和13个自治校区。UiTM提供500门优质课程,从大学预科到研究生博士课程。UiTM拥有大约150,000名本地和国际学生,是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高等教育目的地之一。

马拉理工大学拥有全马来西亚所有大学中最优美的环境,几乎涵盖了马来西亚所有的自然风光。此外,马拉理工大学的教授们是你的良师益友,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最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你完成学业。学校包括100多个辅助学习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重力实验室、广播室等。同时还有电脑室、图书馆和咖啡吧、健身中心、医疗中心等。,让你的生活变得方便又刺激。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