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在南海哪里开采石油
① 2020年越南等国还在南海采油吗
从未停止,也没打算停止。
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都有在南海钻井采油,年开采总量可达5000万吨有余。值得一提的是,南海石油开采,竟能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令人唏嘘。
而马来西亚更是在南海钻井百口,南海丰富的石油产出,让马国内95号汽油价格至今都不超过4元。据了解,南海油气藏主要都集中在南沙海域,但中国却没有在那里钻下一口井。
媒体称:当前,在南海钻井采油的有200多家公司,海上钻井平台超1000座,几十年来这些钻井平台,盗取中国南海大量的油气资源。
② 马来西亚的石油开采主要是海上石油还是陆地石油
主要是海上石油。
一、在登嘉楼开采的是海上石油
二、在吉兰丹州开采的也是海上石油
三、在砂拉越美里和民都鲁开采的也是海上石油
四、在沙巴开采的也是海上石油
③ 南海有哪些国家开采油田
参与南海石油开采的有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尼,新加坡
④ 南海占中国油气资源1/3 遭马来西亚等国开采,我们只会嘴巴
实际又能怎么样呢?
南海油气田离中国大陆太远,水深太大没法修输油管道。就算由中国控制开采起来也不如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就近开采经济。拆毁他们的油气平台,不让他们开采,反过来会推高国际油气价格,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吃亏就更大了。想象一下汽油30块一升,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会下降多少?进城的蔬菜可都是要靠汽车的。所以南海问题就是嘴巴上说说的,转移一下国内矛盾。
⑤ 世界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世界第三大岛
加里曼丹岛也叫婆罗洲,地处马来群岛中心,位于北纬7.8度至南纬6度之间,赤道穿过中部,东隔望加锡海峡与苏拉威西岛相望,东北部临苏禄海,北临南海,南隔爪哇海与爪哇岛相望,西隔卡里马塔海峡与苏门答腊岛、勿里洞岛、马来半岛相望。加里曼丹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卡普阿斯山脉、依兰山脉、马勒山脉等山脉,沿海多为平原;位于该岛东北部的海拔4095米的基纳巴卢山是全岛最高山峰。加里曼丹岛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岛上河流众多,河长超过500千米的河流有卡普阿斯河、马坎哈河、巴里托河和拉让江;卡普阿斯河源于中部山地,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印尼西加里曼丹省注入南海,全长1143千米,流域面积9.8万平方千米,是加里曼丹岛最长河流,也是印度尼西亚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长的岛上河流。马哈坎河自中部向东南注入望加锡海峡,全长980千米,是加里曼丹岛第二长河。加里曼丹岛位于亚欧板块的南部,地质稳定,无火山,也鲜有地震。
加里曼丹岛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加里曼丹岛中南部(印尼东加里曼丹省、印尼南加里曼丹省)一带有大量的褐煤、次烟煤矿床,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占印度尼西亚已探明煤炭总储量的60%左右(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十个国家之一)。印度尼西亚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煤炭生产国和主要煤炭出口国,2019年生产了6.1亿吨煤炭(2/3的煤炭产自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生产的煤炭2/3供出口,主要出口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2019年我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1.38亿吨煤炭。加里曼丹岛北部沿海及大陆架、东部沿海马哈坎河三角洲一带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东加里曼丹省是印度尼西亚三大油气区之一(印度尼西亚三大油气区是东加里曼丹油气区、爪哇油气区和苏门达腊油气区),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1/3左右,有着名的巴达克油田等(印度尼西亚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1位、东南亚首位)。加里曼丹岛北部陆地及近海的南海油气区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油气区(马来西亚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5位、东南亚第二位)。文莱的油气资源也极为丰富。
婆罗洲岛上的居民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73%的土地属于印度尼西亚,26%的陆地属于马来西亚,文莱占有该岛0.9%的土地。加里曼丹岛北部在行政上属马来西亚的两个州——沙巴州和砂拉越州,这里也称东马来西亚(简称东马);加里曼丹岛的中南部在行政上属印度尼西亚的5个省——东加里曼丹省、北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和西加里曼丹省,总称印尼加里曼丹地区。加里曼丹岛现有约200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3人,是人口稀疏地区;其中居住在东马的人口有660万,居住在文莱的人口有43万,居住在印尼加里曼达地区约有1300万。
加里曼丹岛居民以马来族、达雅族、班查族、爪哇族、华裔等民族为主。达雅族是加里曼丹岛的原住民,现有人口800万左右,占全岛总人口的近40%;达雅族也叫达雅克族,主要居住在加里曼丹岛的内陆,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讲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达雅语,原以采集狩猎为生,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红薯、油棕榈、天然橡胶、椰子,村寨周围栽种芒果、木瓜、香蕉,也饲养猪、羊等牲畜,沿海达雅族从事捕鱼、采集燕窝等生产活动;达雅族传统上信奉祖先崇拜,现多数信奉基督教;达雅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每个家庭5~6口人;达雅族的传统民居是高脚长屋,一个长屋可长达200米,每个长屋可居住几十户人家;一个达雅人村寨通常由1~8个长屋组成。达雅族有若干个分支,其中居住在加里曼丹岛西北沿海一带的人是伊班人(也叫海达雅人),讲与马来语十分相似的伊班语,多以海上捕鱼为生,擅长造船、竹编、藤编,多数信奉基督教。
马来族是加里曼丹岛最大的非土着民族,全岛总数在200万以上,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沿海;马来族是文莱达鲁萨兰国的主体民族,占该国人口的2/3;东马来西亚居民中约1/3是马来族。马来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肤色浅棕,头发直长,体毛稀少,眼睛较大,鼻子高而直,身材中等偏低;马来族讲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马来语,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
加里曼丹岛东南沿海低地多是班查族,讲与马来语相似的班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油棕榈、胡椒等作物,兼营渔业,文化上受达雅族、爪哇族影响较大。印尼南加里曼丹省约3/4是班查族。爪哇族是印度尼西亚最大民族,在南加里曼丹省、东加里曼丹省人数较多,占东加里曼丹省总人口的13%,是该省第二大民族。
婆罗洲热带雨林
加里曼丹岛70%以上的地区覆盖着热带原始森林,盛产大叶黄花梨、印茄木、婆罗洲铁木、柚木等优质木材,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印茄木是苏本科印茄本属的高大乔木,俗名铁梨木、南洋木宝,菠萝格,只生长在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马来半岛热带雨林中,最大树高45米、胸径1.7米;木材具有密度大、材质重、防腐防虫的优点,心材红褐色、淡栗褐色,是制作高级家具、地板的优质材料;印茄木被定为马来西亚的“国树”。大叶黄花梨学名“长叶鹊肾”,别名“印尼黄花梨”、“黄金黄花梨”,是一种主要生长在加里曼丹岛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地雨林中的高大乔木,要生长500~800年才能成材;大叶黄花梨木材具有密度高、材质重、纹理绚丽、有轻微木香、入水即沉的优点,是一种可与我国的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的俗称)齐名的世界名贵硬木。加里曼丹岛雨林中生长着如单叶省藤等1000多种藤,这里的藤非常粗壮、饱满,最粗的藤条有6厘米,最长的藤条长达180米,是制作藤家具的优质原料。藤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中的一种棕榈科攀援藤本植物,全球有10000多种;单叶省藤是棕榈科省藤属攀援藤本植物,藤条一般长度在25米左右,直径在3~4厘米,主要生长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藤条生产国、出口国,绝大多数产自加里曼丹岛。
加里曼丹岛雨林中还有一种世界最大的花——婆罗洲大王花,它是大花草科大王花属的肉质寄生草本植物(有婆罗洲大王花、马尼拉大王花、壮丽大王花、阿诺德大王花等20多个种);婆罗洲大王花寄生在婆罗洲雨林落叶堆积层的树根上,没有地下茎和叶片,盛开的花由5个多浆汁的花瓣组成,每片花瓣厚5厘米、宽30厘米,整个花冠直径50~90厘米,总重约10千克。马来王猪笼草是只在婆罗洲沙巴州基纳巴卢山海拔1500~2650米一带生长的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的肉食性藤本植物,别名王侯猪笼草、拉贾猪笼草、巨型马来西亚猪笼草,茎通常沿地面生长,叶柄的末端都有笼蔓,笼蔓尖端是一个一般不超过200毫升的捕虫笼,但一些个别的捕虫笼可高达40厘米、容积达3.5升(可装下2.5升的消化液),捕虫笼上有大量的蜜腺,可以诱捕小型脊椎动物甚至小型哺乳动物(主要捕食昆虫),猪笼草属中捕虫笼容积最大的种(全球猪笼草属有马来猪笼草、莱佛士猪笼草、宝特猪笼草、美琳猪笼草等67种);马来王猪笼草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
婆罗洲雨林中栖息着婆罗洲象、婆罗洲猩猩、长鼻猴、马来犀鸟等独有的珍稀动物。婆罗洲象是亚洲象的4个亚种之一(亚洲象有婆罗洲象、印度象、锡兰象和苏门答腊象四个亚种),也叫加里曼丹象、婆罗洲矮象,仅存于婆罗洲的原始雨林中;婆罗洲象的个头比我国西双版纳雨林中的印度象要小,成年雄象身高不过2.5米,尾巴很长几乎陲到地面;野外婆罗洲象的数目估计仅有1500头左右。加里曼丹雨林中还生活着婆罗洲猩猩,它是灵长目猩猩亚科猩猩属的三个种之一(另两个种是苏门答腊猩猩和班达努里猩猩,栖息在婆罗洲海拔800~1500米的低山热带雨林中,体型较大,在灵长目动物中体型仅次于大猩猩,成年雄性体长1.25米,体重75~100千克,因体毛呈暗红褐色也称红毛猩猩,主要吃野生无花果、树叶、蜜果、鸟蛋、昆虫等;婆罗洲猩猩因近年来加里曼丹岛油棕榈种植园的扩张、热带雨林栖息地的大量丧失而数量急剧减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及极危动物。婆罗洲猩猩被马来西亚沙巴州奉为“国兽”。长鼻猴是世界唯一的不属于反刍亚目却能反刍的动物,其鼻子特别大,雄性猴子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大,最后形成象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最长鼻子可长7~8厘米),只栖息在婆罗洲的沿海低地森林中;目前长鼻猴种群数目不足2000只,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马来犀鸟是犀鸟科角犀鸟属的一种鸟类,栖息在婆罗洲、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中,因嘴上有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雄鸟的眼睛呈红色或橙色,雌鸟的眼睛呈白色,成年鸟体长110~127厘米,重2~3公斤,寿命长达35岁;马来犀鸟有三个亚种:马来犀鸟指名亚种、马来犀鸟爪哇亚种和马来犀鸟婆罗洲亚种;马来犀鸟因在马来西亚数量众多、形态优美、色彩艳丽而深受马来西亚人民的喜爱、崇拜,是达雅族的“战神”,被奉为马来西亚的“国鸟”(也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州鸟)。
东南亚土豪小国——文莱
文莱早在中国唐代史书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之为“勃尼”,中国明代的史书中记为“汶莱”,14世纪建起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文莱帝国;文莱帝国在16世纪初达到鼎盛,国土包括加里曼丹岛的大部分、苏禄群岛及棉兰老岛一部分,国都“文莱城”在今斯里加巴湾市;18世纪70年代英国势力侵入,188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20世纪20年代诗里亚地区发现和开采石油,1941——1945年被日本占领,1971年取得内部自治权,1984年脱离英国独立,定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文莱”在马来语中意指“国家”,“达鲁萨兰”的阿拉伯语意为“和平之地、安乐世界”,现为英联邦成员国,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政体。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国土面积仅5765平方千米,国土被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分为东西两部分,现有长30千米的淡武隆跨海大桥联系(无需通过马来西亚)。人口45.95万(2019年),居民居民中马来裔占总人口66%、华裔占11%、原住民占3.4%、印度裔占2.3%;文莱官方语言是马来语;国民中67%是穆斯林。文莱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4亿桶,天然气储量3900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国前三名;文莱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2%,其中80%的森林是热带原始森林。文莱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19年人均GDP27871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国际汇率计),居世界第32位、亚洲第7位(仅次于新加坡、以色列、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韩国和科威特)。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石油天然气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40%,石油天然气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90%;液化天然气产量居全球第四位、东南亚第三位,是全球第四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20年世界人类发展报告》,文莱的人类发展指数是0.838,居世界第47位、亚洲第9位(在新加坡、以色列、日本、韩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之后),属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文莱法律规定国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实行医疗保健和各级教育免费制度;公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识字率95%以上,男性识字率近98%;目前文莱的人均寿命大77.3岁,是东南亚人均寿命仅次于新加坡的国家。
文莱最大的城市及首都是斯里加巴湾市,坐落在婆罗洲岛北岸的文莱湾,原名“文莱城”,1970年改为现名,现有人口20万(2019年);斯里加巴湾市是“和平的市镇”之意。斯里加巴湾市是文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橡胶加工、炼油、天然气液化等工业;斯里加巴湾市也是文莱的航运中心,斯里加巴湾文莱国际机场是东南亚重要机场之一,年旅客吞吐量在1500万人次,可直飞吉隆坡、雅加达、新加坡、上海、香港、奥克兰、墨尔本、胡志明市、伦敦、曼谷、迪拜等城市。斯里加巴湾市也是东南亚着名的 旅游 城市,着名景点有努洛伊曼皇宫、苏丹纪念馆、东南亚最大的游乐园之一的水晶公园、文莱最大的皇家清真寺——博而基亚清真寺等。苏丹纪念馆于1992年为纪念文莱苏丹登基25周年建造,内有2200个房间,包括清真寺、直升机停机坪、3千米的地下道等,整个皇宫可居住2000位客人,馆内收集的纪念品包括镶有钻石的王冠、华丽的传统御用战车。
沙巴州和砂拉越州
加里曼丹岛北部属马来西亚领土,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州(面积7.45万平方千米,人口385万)和砂拉越州(12.45万平方千米,人口277万)两个州(马来西亚的一级行政区包括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沙巴州、砂拉越州 历史 上与文莱一起被称为“北婆罗洲”,在1881年以前是文莱王国的领地,1881年至1963年被英国人统治,1963年后成为马来西亚的两个州。东马总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占马来西亚总陆地面积的57%;东马人口660多万(2017年),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1/5。东马主要城市有古晋、哥打基纳巴卢、斗湖、山打根、民都鲁等。古晋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有人口80万,也是东马地区最大的城市;古晋位于加里曼丹岛西部、砂拉越河下游,距海岸约35千米,建有马来西亚最大的炼锑厂,商贸发达;古晋国际机场是马来西亚第三繁忙的国际机场,可直飞新加坡、吉隆坡、广州、香港、斯里加巴湾市、雅加达等城市。哥打基纳巴卢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南海沿岸,有人口50多万,是沙巴州首府及东马第二大城市,是进入马来西亚的“东方之门”;郊区的哥打基纳国际机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机场,为4F级国际机场,可直飞香港、马尼拉、雅加达、汉城等地。东马地区着名的城市还有民都鲁,位于沙拉越州北部沿海(南海),建有马来西亚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加工厂,民都鲁港还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输出港之一,民都鲁还以“民都鲁国际风筝节”而闻名于世。山打根市也译仙纳港,位于沙巴州东部苏禄海沿岸,曾是英属婆罗洲的首府,有人口近50万,因华裔占该市人口的2/3而有“小香港”之称;山打根还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木材出口港和主要渔港。
东马有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巫鲁国家公园和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巫鲁国家公园位于砂拉越州北部靠近文莱边境处,占地52800公顷,有婆罗洲岛第二高峰——巫鲁山(海拔2377米),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洞及全球罕见的“刀石林”,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巫鲁山国家公园因其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地貌而闻名,仅维管束植物就有3500多种,棕榈树种异常丰富,已知的就有20属109种;公园内已开放的山洞至少总长在295千米,洞中景观壮丽并栖息着上百万只蝙蝠,公园内的砂拉越洞穴长600米、宽415米、高80米,是已知世界最大的洞穴。基纳巴卢国家公园(也译京那巴鲁国家公园)位于沙巴州东北部,距哥打基纳巴卢80多千米,公园占地745平方千米,因公园内的基纳巴卢山被马来西亚称为“神山”而俗称“神山公园”,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此评价:基纳巴卢国家公园植被丰富,从热带低地雨林到高山森林、亚高山森林和更高处的灌木应有尽有,有5000~6000中植物、300多种鸟类和超过100种哺乳动物,有许多着名的食虫植物及多种兰花,特别是马来西亚猪笼草(马来王猪笼草)。
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地区
加里曼丹岛南部属印度尼西亚,称为“印尼加里曼丹地区”,总面积53.95万平方千米,约占印度尼西亚总土地面积的1/3,行政上为东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北加里曼丹省、和南加里曼丹省五省(印度尼西亚的一级行政区是31个省和3个地方特区)。中加里曼丹省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面积最大的省,经济以农业为主,也是印度尼西亚经济最落后的省之一,首府是帕朗卡拉亚(人口不足20万)。北加里曼丹省是印度尼西亚最年轻的一级行政区,设于2012年,首府是丹戎施乐。西加里曼丹省有人口450多万(2018年),首府及最大城市是位于卡普阿斯河下游的坤甸市,人口60多万,也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第四大城市;坤甸市因地处赤道而有“赤道之城”的别名;坤甸市也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华裔最多的城市,华裔占全市人口的31%。东加里曼丹省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经济最强的省,油气开采、炼油等工业较发达,首府三马林达坐落在马坎哈河下游,人口75万,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仅次于巴厘巴板的第二大城市。南加里曼丹省首府马辰(又名班贾尔马辛)位于婆罗洲岛南部巴里托河及马塔普拉河交汇的三角洲上,因河网密布而有“河城”之称,人口70多万,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仅次于巴厘巴板、三马林达的第三大城市;马辰始建于16世纪,18世纪后期成为荷兰的保护地,长期是荷属婆罗洲的首府,有橡胶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郊区有马辰沙姆斯丁努尔国际机场,年旅客处理能力在1000万人次;马辰港面临爪哇海,是印度尼西亚主要海港之一,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煤炭、橡胶、棕榈油、木材、藤条、胡椒输出港。
印尼加里曼丹地区最大的城市是三马林达以南120千米处的海港城市巴厘巴板,有人口85万(2019年),也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最大的工业和金融中心,近海有大型油气田,有炼油、木材加工、造船等工业。巴厘巴板与三马林达之间建有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印尼加里曼丹地区唯一高速公路),这是巴厘巴板郊区有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最大的国际机场——巴厘巴板苏丹阿吉穆罕默德苏莱曼国际机场,可直飞雅加达、万隆、坤甸、马辰、新加坡等城市,年旅客处理能力在1000万人次;巴厘巴板港濒临望加锡海峡,可泊3.5万吨的海轮,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木材输出港。
⑥ 什么是南海战略
【中国的南海战略】:
中国南海局势十分严重,武力收复显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坐视领土、领海被他国抢占,目前最好的战略应是占、挤、威、建。
占:我国南海目前是谁占谁得,谁也不愿意开第一枪。1980年我国最大的失误就是国防军工下马,让道所谓的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短视使我国错失占领南沙群岛的大好良机。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已经占有的岛屿要牢牢站住,没有占有的要先机占有,如中沙群岛上的黄岩岛。在占有的岛屿上迅速设立政权,安置居民、驻扎部队和民兵。政权组织、居民人口必须是常驻的,而不是临时的,至于补贴可以是大额的。现在不占,更待何时?
挤:就是扩展实力,利用各种时机,将占有者逐步挤出这些岛屿,收复我国领土和领海。最终实现全面收复我国南海的全部领土和领海。
威:就是要扬威我国南海,在中国南海派驻最先进的核潜艇、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战斗机以及陆战部队、民兵。逐步增强我国南海实力,威慑入侵者。以经济合作、利益诱惑,软硬兼施,利用其国内问题,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建:即在占有的岛屿上修建军用机场、码头、守岛工事,使之成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其次修建民用商店、住房等设施,安营扎寨;再次加快建设油田、天然气以及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以经济养岛、护岛,繁荣国土。与台湾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等岛屿。
【中国南海地理介绍】: 中国南海共有中国的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不仅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毗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现在以及以后中美俄日韩东盟角力的地方,未来的世界大战导火索不是出在中东便是出在中国南海。
西沙群岛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 10多个暗礁暗滩。
其中,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美军支持下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军逐步在越南撤军。1974年1 月17日南越军队又不识时务地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毛泽东决策,中国军队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南越军队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现西沙群岛完全由我国控制。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环礁),南卫滩(暗礁)和北卫滩(暗礁)所组成,附近海区还有不少暗沙和暗礁。属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位处国际航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名义上归广东省汕尾市管辖,实际上由我国台湾省控制。
中沙群岛除了黄岩岛外,大部分只是一群没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目前,中沙群岛没有驻军,我国、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主权。
南沙群岛共有51个岛礁,目前我国控制的岛屿7个,有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我国台湾当局控制的岛屿2个,有太平岛、中洲岛,其中太平岛最大;越南控制的岛屿29个,有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马来西亚控制的岛屿5个,有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菲律宾控制的岛屿8个,有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草沙岛、司令礁。
大量的史料和丰富的证据表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的,也是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中国人至迟在明初就已经开发经营南沙群岛,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并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然而,就目前而论,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对南海主权的纷争却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复杂的历史变迁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在南海行使主权的表示,当时南海周边的其他国家并没有提出过异议。1951年,为了防止中国大陆从中得利,美国在主持草拟、制定、召集《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西沙和南沙群岛问题,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但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而南越在法国的支持下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二)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因此,南海被誉为“第二波斯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在石油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且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越南声称在南沙“决不放弃一寸土地”、“不惜与中国一战”,态度十分强硬。菲律宾根据所谓的“邻近原则”、“时效原则”、“安全原则”,“以‘民间探险’为呼,以‘政府介入’为应,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马来西亚则在南海大肆开采石油,鼓吹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增加与中国的谈判筹码。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法的实施为确立新的海洋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必须限制在“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更重要的是,在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就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根据这一条,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四)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乘机侵入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对大陆而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中国所有。但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实力比较弱小,海洋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力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更谈不上在南海巡航。从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如此,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
(一)南海问题日益复杂
南海周边有关国家不仅提出了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和利益主张,而且,借助东盟这一政治平台获得了“多对一”的战略优势。美日印等大国洞察到南海问题已经形成了“多对一”格局,这无形中使他们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多了一张政治筹码。鉴于此,近年来,美日印等大国都有伺机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同时,南海周边有关国家感觉与中国进行较量的底气不足,他们都企图借大国介入实现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政治利益,这一战略安排恰好与大国遏制中国的政治企图不谋而合。故此,在南海,目前形成了三种力量:第一种力量是以单独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大陆的力量;第二种力量是以东盟为平台、以“越马菲”为首的力量群;第三种力量是以大国联合的方式形成了以“美日印”为首的力量群。在这三种力量中,第二种力量有政治上的优势,第三种力量有军事上的优势。目前,第二种力量大有和第三种力量联合的趋势。这突出表现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在也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邀请大国介入南海事务,吸引其他国家参与南海油气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在不同场合为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提供政治舆论。例如,这些国家不断强调,一旦南海落入中国手中,必然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航行自由等。为此,尽管美国并没有正面反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但就美国自身而言,南海航行自由的确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所以美国以航行自由作为由头介入南海问题有其必然性因素,这也是美国近年来在南海政策上正在不断地调整的根本原因。本来,美国对南海的基本政策是“中立”、“不介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美国对南海的政策开始由“不介入”转向“介入但不陷入”。美国从“即使南沙发生冲突也无义务直接卷入战争”到“愿意帮助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战略调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究其原因,南海问题既可以作为美国与东盟国家实现利益分享、进行战略对接的一个基点,也可以作为遏制中国的一个施压手段和谈判筹码。很明显,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美国在南海的利益极有可能引发美中冲突。
⑦ 中国南海油气开采历史有多久
我国对南海中南部的油气资源调查始于1987年,到2002年完成地震测线86714.92千米,重力测线65360.56千米,磁力测线70134.94千米,航空磁测112058.52千米。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也多次进行综合考察。目前,曾母盆地、北康盆地和万安盆地是我国勘探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盆地,而西北巴拉望和文莱—沙巴盆地几乎是我国油气勘查的空白区。中建南、南薇西、笔架南、南沙海槽、安渡北、南薇东、九章和永暑这些盆地的国内外勘探开发程度都非常低,目前尚无钻井(表18-2)。
图18-1亚太地区原油产量变化图
1981—2002年,越南更是从南沙海域的油田中开采了1亿吨石油、15亿多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250亿美元,南海南部石油已成为越南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对中国而言,在南沙海域的开发则完全是空白。有能源分析家认为,从表面上看,这是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的贯彻走样,而从实质上看,则是对海洋利用缺乏一个长期战略规划。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南部各方行为宣言》,2005年3月14日,中国海油、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越南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了为期3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定》。按照协定,3家公司将在一个总面积为14.3万平方千米的协议区内研究评估石油资源状况。一名能源观察家认为:该协议的签署,对启动南海南部的规模勘探开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仅仅是勘探方面的合作。勘探到开发还有几年的时间,到时怎么开发怎么分配,还需要进行艰苦的谈判,这需要各参与国的领导人具有更开明的政治态度。“这不是企业所能决定的事情。”企业不能决定的范围还包括:与海洋有关的能源战略规划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外交问题、军事问题、海权问题、国家安全、法理问题等。这些问题涉及的政府部门很多,包括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海关、国家安全部门、国防、商务部、外交部、交通部等以及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两大公司。如果要在这些部门与海洋开发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机制,不是不能,但缺一个海上的“大管家”。如果这个“大管家”建立起来,可以预想的逻辑是:国家能源战略、南海南部油气开发、企业利益、相邻的国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就可以在大框架内建立起一种通盘系统的协调运作机制。
2010年和2011年,南海问题被许多国家复杂化,甚至在与其不相关的场合谈南海问题,表面的关心隐藏着油气资源及运输通道的储多利益。
⑧ 马来西亚的主要矿产
锡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马来西亚的锡储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锡矿。其锡矿主要分布在西马。在西马,除槟榔屿州外,其他各州都蕴藏着大量的锡矿。在西马,锡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霹雳州的近打河谷地带和首都吉隆坡地区。但由于长年开采,这两地的锡矿资源已日趋减少,马来西亚矿业部门正转向开采其他地区的锡矿。
铁是马来西亚仅次于锡的另一重要矿产。其铁矿储量超过1亿吨,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砖红壤铁矿。其铁矿品位也较高,铁含量超过50%。铁矿主要分布在彭亨、丁加奴、柔佛三州。
石油和天然气在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近海地区。原油为轻质油,含硫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马近海地区。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马沙巴州的基纳巴卢山南坡的马穆。铜矿石储量近2亿吨。
金矿在东马、西马一些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西马的吉兰丹州蕴藏为丰。
除以上几种外,马来亚的矿产资源还有锑、锰、铝土、铬及钛、铀、钴等稀有金属矿
⑨ 他国在中国南海建了多少口油井,谁有统计数
1380口钻井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南海周边国家,已经与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大庆油田4000万吨的年产量。
其中,越南在南海的青龙、白虎和大熊是最主要的3个油田,年产量都在500万吨以上。
马来西亚则是在我南海开采油气资源最多的国家。目前,该国在南海的石油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天然气近1.5亿立方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