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怎么样
❶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三个儿子名字
纳吉曾经历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为东姑再纳东姑依斯干达(Tengku Puteri Zainah Tengku Eskandar),来自吉兰丹皇室,1976年结婚。育有三名孩子:长子尼查(Mohd Nizar Najib)生于1978年,次子那兹付丁(Mohd Nazifuddin Najib)以及三女儿诺利莎(Puteri Norlisa Najib)。1987年,纳吉以妻子生重病无法履行责任为理由离婚。
第二任妻子,也是现任妻子罗斯玛·曼梳(Rosmah Mansor),是于第一段婚姻结束后同年(1987年)所娶。这是罗斯玛的第三段婚姻,她第一任前夫是国立电视台RTM国际新闻播报员法立(Farid Ismeth Emir),第二任前夫是阿都阿兹(Abl Aziz Nong Chik)。她和纳吉育有两名孩子:四女儿诺丽雅娜(Nooryana Najwa)以及幼子诺阿兹曼(Norashman Razak)。她目前是雪兰莪工业大学(Universiti Instri Selangor)名誉校长。
❷ 马来西亚英雄人物
1956年2月20日,在马六甲,东姑阿都拉曼率领的独立谈判代表团,成员也包括马华的敦李孝式,从英伦凯旋归来,就在马六甲这里,宣布独立谈判成功,宣布马来亚将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殖民地统治。
敦阿都拉萨, 或者敦拉萨 或者阿卜杜拉·拉扎克 (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 ,3月11日, 1922年–1月14日, 1976年)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着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1950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一九五五年,参加我国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重要职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一九七0年九月廿二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汤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拉。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但敦依斯迈医生于1973年8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1976年1月,在探白血病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 2003年, 马哈迪从政治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副首相。
任职: 马来西亚第2任首相
任期: 9月 22, 1970年 -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日期: 3月 11日, 1922年
死亡日期: 1月 14日, 1976年
出生地: 北根, 彭亨
死亡地:点 伦敦, 英国
妻子: 拉哈诺雅
职业 律师
政党: 巫统
副首相:
-依斯迈拉曼 (1970 - 1973)
-胡申翁 (1973 - 1976)
敦依士迈:着名医生
已退休前警方高级助理总监拿督哈芝阿都华合
东姑阿都拉曼与各族群代表联合组成的代表团,准备和英国人谈判独立事宜。左起拿督聂阿末、依斯迈、拿督阿都华合、拿督莫哈末锡、李孝式、拿督阿都哈兹和拿督阿都拉萨(图发不上来)。
陆军首长阿都阿兹,调升国防卫队首长
投稿: KSLim_AW
2007-01-31
(吉隆坡讯)副首相兼国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宣布,原任陆军首长丹斯里阿都阿兹再纳,将从今年2月1日起擢升为国防卫队首长,以填补原任国防卫队首长丹斯里莫哈末安华。
莫哈末安华将于今年1月31日正式退休。
他披露,原任陆军副首长拿督莫哈末伊斯迈,将于2月1日获得擢升为陆军首长职位,填补阿都阿兹所遗留下的空缺。
他在文告中指出,陆军副首长的空位,则由陆军战场首长拿督马索再纳替代。
“原任马六甲区陆军分队第三基地少将拿督祖基菲,则擢升为陆军战场首长一职。”
他说,砂拉越州古晋区分队第一首长拿督莫哈末阿芬迪少将,则擢升为中将,由去年10月24日生效;此外,国防部卫生服务局总监拿督苏莱曼阿都拉,则擢升为中将,由今年1月1日生效。
另一方面,莫哈末安华(57岁)在梳邦再也空军基地一项为他而设的欢送会上建议说,海陆空三军首长的职位任期应该定于3年,即“2+1”共3年的任期。
他个人认为,三军首长可以在首年探讨本身计划落实的目标,第二年便着手实行,接着在第三年加以巩固,从而提升国防卫队的形象和人力资本的发展。
(星洲日报·2007/01/31)
敦陈祯禄(1883-1960)是马华公会的缔造者,创会第一任总会长。
他是饱读诗书的学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献身人群的爱国主志士,始终以身为马来亚人民为荣,坚持自己是马来亚华人,更是马来亚华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位鼓吹与发扬种族和谐合作,以建立一个马来亚人的马来亚国家的政治先知先觉者;与国父东姑合作,领导争取马来亚独立建国,为马来亚各族公认的开国元勋。
敦陈祯禄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
从他的高曾祖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干隆年间,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由于工商业方面的辉煌成就,和在社会上的积极活动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马来亚华人领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员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为太平局绅;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第1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后,由于他在马六甲乡村局委员任内,勤于发言,意见精辟,且积极参与当时有限度的政治活动,因而受到英殖民政的重视,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至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执行委员。任内,他对当时英殖民官员和欧人对华人的种种歧视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抗议。1932年12月23日,他发表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刊登在当时的《英文海峡时报》,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两者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47年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1949年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马华成立后,首要任务是阻止英政府驱逐华人返中国的计划,接着是设法筹款,包括发行18期福利彩票,从盈余中,筹集数百万元(注:当时的数百万元,几乎等于现时的一亿令吉),用来协助那些被集中在新村的同胞,盖搭栖身的木屋,提供粮食、医药和金钱的援助,并为他们争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设施,如食水供应、流动诊疗所和设立华文小学、民众会堂、图书馆等。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同年5月,华巫联盟代表团赴英伦与英谈判,要求举行立法议会自治民选,失败而归。
华巫联盟为此于6月13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杯葛各级议会,所有县、市、州、联合邦的各级华巫议员辞职抗议,也发动游行示威施压。
当时已届71岁高龄的马华总会长敦陈奋不顾身,领导马华与华社参与抗议!
正由于敦陈勇者无惧领导马华,不屈不挠,坚定立场与东姑领导的巫统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马来亚终于在1957年8月31日脱离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也正由于敦陈始终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关怀、合作的理想,运用智慧,不亢不卑,通过与友族领袖理性谈商,终于使百万华人在独立年,取得公民权,确保了华人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地位,并确立华人参与国家的公共决策,共享政权的宪法保障。
敦陈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岁。为了表扬他对国家的贡献,联盟政府给予他国葬的殊荣,全体内阁一齐送殡。国父东姑阿都拉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议院发表哀悼辞指出:“如果没有敦陈当时给我那种巨大的支持,我必须承认,我所领导的争取独立的使命,将无法完成,或者须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价…。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敦陈祯禄是一个杰出的人,他是一个饱学之士,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一个献身社会人群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卓越的爱国主义者。”笼牙皇家陵墓
东姑阿都拉曼,一位亚罗士打的王子及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于1991年逝世。终年87岁。他的遗体葬在吉打州笼牙皇家陵墓,与他的父亲及至亲兄弟一起。
❸ 纳吉布·敦·拉扎克的简介
1974年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士学位。1976年当选国会下议员,1978年任能源、电讯和邮电部副部长,是马历史上最年轻的下议员和副部长。此后历任彭亨州州务大臣、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国防部长、教育部长等职。2004年1月起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2004年3月大选后连任。他是巫统资深领袖,曾连续多次当选巫统副主席,2004年1月起任巫统署理主席。2008年3月大选后连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同年9月改兼任财政部长。
2009年3月26日,马来西亚主要执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在吉隆坡宣布,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巫统署理主席纳吉布担任巫统新主席。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在当天举行的第59届巫统代表大会上,现年55岁的纳吉布当选巫统新主席。
4月2日,马来西亚首相巴达维前往位于吉隆坡的国家皇宫,向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米詹·扎因·阿比丁递交辞呈,并请求最高元首批准由副首相纳吉接任总理职务,随后马最高元首同意纳吉担任新首相。
4月3日,纳吉布在国家皇宫从国家最高元首米詹手中接过了任命书,并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六位首相,同时兼任财政部长。 马来西亚卸任总理巴达维和前总理马哈迪以及马来西亚现任政府内阁官员等出席了纳吉的就职仪式。
纳吉曾于1992年、1997年和2005年分别以国防部长、教育部长和副首相兼国防部长身份访华。2009年6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❹ 马来西亚纳吉 现状
❺ 有关马来西亚现任首相纳吉的资料
马来西亚现任首相纳吉
首相之子纳吉
[attachment=9524]
纳吉现年56岁,家世显赫,青年得志,出身在马来半岛东海岸大州彭亨(Pahang)的官僚世家,父亲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TunRazak)。敦拉萨在首相任内的政治规划,至今仍对马国影响深远,故有“发展之父”的美称。敦拉萨曾建立一群青壮团队,包括一手提携激进青年马哈蒂尔;即使是巴达维,也谦称自己是敦拉萨的政治之子。不过敦拉萨在1976年却以54岁的盛年在任内离世,其后政治衣钵就由其子纳吉承袭。
纳吉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工业经济系,从政前曾任职中央银行和国家石油公司,当他的父亲突然病逝后,他回乡参选,取代父亲的国会议席,时年仅22岁,是国会最年轻的议员。随后,他担任过能源通讯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和财政部副部长等二线官职。
1982年,马哈蒂尔出任首相后不久,就安排纳吉回故乡彭亨州担任州务大臣(相等于省长),是年纳吉只有29 岁。由于纳吉家族本为彭亨州的贵族,他与彭亨州苏丹和王室关系良好,加上双方在政治上共享保守立场与主张,这段经历有利于纳吉取得王室的信任,对往后政途大有帮助。
经历大约一届的州务大臣历练后,纳吉在1986年重回中央,不久即当选巫统青年团团长。此职是党内少壮精英通往权力核心的必经之路。纳吉接掌此职,意味着他在巫统青壮代接班团队中,确立了一定的顺位优势。随后,他开始出任内阁部长,包括传统上由巫统青年团团长担任的青年及体育部长,以后出掌政府内其它重要部门的首长,如教育部长和国防部长。在马国的多元种族政治中,教育和国防两大事务,向来负有确保马来裔政治安全感的重任,也是历来巫统精英出任首相之前的必备资历。
在巫统权力政治中,纳吉与安瓦尔、巴达维向来关系微妙,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安瓦尔本为马哈蒂尔爱将,在199 8年以前已具候任首相地位。纳吉是在安瓦尔之后才当选巫统青年团团长的,他甚至曾是安瓦尔派系的一员。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马哈蒂尔与安瓦尔决裂,后者不仅被开除党籍也身陷囹圄,但风暴过后马哈蒂尔却没有授意最具实力的纳吉担任党内第二号人物以及副首相一职,反而意外提拔巴达维接班。一般评论认为,当时马哈蒂尔因党内分裂地位不稳,故宁可选择较弱势的巴达维,而避免把更具野心的纳吉安放在身边。
[attachment=9525]
直到2003年巴达维接任首相后,纳吉才攀上第二把交椅的位子。事实上,马哈蒂尔只将巴达维视为过渡时期的首相人选,他真正属意的是纳吉,因此在巴达维首相任内,马哈蒂尔在政府外不断高姿态发表政治评论,多次尖锐和强烈地批判巴达维的施政。当2008年巴达维在大选中领军失利后,马哈蒂尔更是反巴达维的急先锋,其最终用意是力推纳吉早日取得党政大权。纳吉曾对逼宫略感犹疑,而一度激怒了马哈蒂尔对他的不满和质疑。
社会对纳吉拜相的疑虑
论资历、历练和基层实力,纳吉无疑是巫统党内最有条件的接班人选。除此,纳吉在财经领域、军方和王室成员中,也有深厚渊源,对国家机关有高度的驾驭和操作能力。可是,由于马哈蒂尔的幕后加持,国内外观察家和公民社会成员多对纳吉的强势接班表示疑虑和保留。马来西亚国内有网民更发起网络联署,要求国家元首拒绝任命纳吉组阁。他们担心纳吉上台后会强硬压制国内的民权自由和反对运动,使政治民主化蒙上阴影。
社会对纳吉拜相的疑虑,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政治强硬立场、丑闻缠身、缺乏政策理念,以及马哈蒂尔阴影重现。
相比安瓦尔,乃至巴达维,纳吉从来就未曾以自由和温和主张来争取认同,其言论与行动也体现不出对民主和开放的服膺。他在巫统青年团团长任上,曾因族群之间的语文课题争议,竟高调宣称“要以华人的鲜血染红马来人的短剑”,言辞极端,使人骇异。同样地,纳吉没有真正表达要检讨违反人权自由的内部安全法令和大专学生法令。
事实上,他可能最心仪的是效法其父亲敦拉萨,在巫统危急存亡之际重建马来裔的政治支配权。敦拉萨是在1969 年全国大选后接掌政权的,当年执政联盟在选举中遭重挫,几日之后吉隆坡即发生族群暴动,全国戒严,议会民主中断了20 个月,敦拉萨趁机重组政治联盟,同时强化马来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主导与控制。如今纳吉接掌的巫统,处境也类似其父亲当年面临的局面,差别在于巫统当今最大的挑战力量并非来自华人,而是马来人政治反对势力的兴起。
有舆论相信,纳吉很可能采取强硬和威权手段重建巫统政治优势。例如在今年2月,在纳吉强势运作中,巫统结合王室和军警势力,不顾宪政规范强行以贿赂和挖角手法,从反对党手中重夺霹雳州(Perak)政权,使该州至今仍陷入宪政危机。媒体圈人士也感受到,纳吉上台后必会收紧新闻自由和互联网空间,包括压制反对党的媒体。
但是,更令纳吉的道德与正当形象严重受损的,是他近年来涉嫌的一宗谋杀丑闻。纳吉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涉及与法国当局的军购,由于金钱回扣和利益分配,导致一名有利益关系的蒙古女性翻译,被纳吉身边的保安特警杀害,尸体并被强力炸药炸得粉碎。这宗丑闻涉及情色、军购、金钱,在法国已被记者调查揭露,成为纳吉最难回避的议题。在4月即将举行的 3场补选中,选举委员会罕见地阻止反对党在竞选中议论此案件,就被视为有偏袒纳吉之嫌。
除了形象与道德遭非议外,纳吉作为一位倾向实力主义的权力人物,也因缺乏明确理念和政策主张,而使人对其执政能力存疑。过往的马哈蒂尔,就是以创意泉涌,论述不断翻新而着称,安瓦尔则以其回教和人文素养而获支持者拥护,但纳吉却似乎欠缺理念建构的能力,也很少表现出对人文价值的关怀。他长期在政府高层服务,资历堪称完备,却没有提出任何重大的政策倡议,反而在国防部长任内牵涉数宗军备采购弊案,并因此饱受反对党质疑。
[attachment=9527]
然而,最令马国民众疑惧的是,纳吉上台后,恐将摆脱不了强人马哈蒂尔的阴影。巴达维虽然软弱无力,缺乏改革气魄,但他相对容忍的气度至少为马国政治带来一定的自由开放,公民社会也活跃勃兴,这是巴达维令人称许和怀念的一面。可是,如今巫统强硬派随着纳吉登场而重回主流,不只令党内温和改革力量转趋下风,在野和民间势力也必定面临更严峻压力。当然,人们也担心未来两三年内,已经80多岁高龄的马哈蒂尔依然退而不休,热衷指点江山影响政治,最终令马哈蒂尔主义胜利回潮。这显然不是马国普遍民意所乐见的。
❻ 马来西亚的首相
马来西亚的首相
国父东姑阿都拉曼。
出生日期 1903年2月8日
出生地区
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吉打州阿罗士打
逝世日期 1990年12月6日
逝世地区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吉隆坡
妻子
第三任妻子诺扎克·巴拉克巴哈
马来西亚首相
任
第一任首相
首相任期 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16日
马来西亚联邦首相
任
第一任首相
首相任期 1963年9月16日 - 1970年
东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 (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 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
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劝告,辞去政府法律部门的职位,出任巫统全国主席,接下领导巫统的重任。
1954年, 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独立前,东姑阿都拉曼在已故陈祯禄及敦李孝式合作下,提出“联盟”的理想,即是巫
统、马华及印度国大党的合作协约。
那时起,东姑开始竭力为争取马来亚独立而奋斗,之后东姑率领我国独立代表团赴英国,与英国政府谈商马来亚独立问题,经过谈判后,双方达致协议,马来亚
终于在不流1滴血的情况下,取得独立。
领导独立成功的东姑阿都拉曼,从此成为马来西亚国父,并且出任我国第1任首相。国父于1990年在吉隆坡中央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
东姑阿都拉曼在位13年期间,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的政策,促进各族和谐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的大马子民爱戴与尊敬。他在1970年时辞职。
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
任职: 马来西亚第2任首相
任期:1970年9月22日 - 1976年1月14日
出生日期: 1922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 1976年1月14日
出生地点: 北根, 彭亨
逝世地点: 伦敦, 英国
妻子:拉哈诺雅
职业:律师
政党:巫统
敦拉萨于1970年9月22日从国父兼第1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手中接棒,成为我国第2任首相,但于1976年1月14日病逝。
敦拉萨在位时,宣布实行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不分种族提高人民收入及增加就业机会,尤其是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素质,并且极力通过联络土地发展计划( FELDA)及他惠民计划,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发展国家经济,因此被喻为“发展之父”。
在国民团结及稳定政治方面,敦拉萨也功不可没;在外交方面,敦拉萨的努力令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冒起”。
1972年,敦拉萨改变大马的外交政策,开始与共产国家接触,并致力促进东南亚成为和平
、自由及中立区域。1974年5月,敦拉萨访问中国,促使马中邦交关系一直持续至今。
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敦胡申翁
马来西亚第3任首相
任期
1976年1月15日– 1986年7月16日
出生 1922年2月12日
马来西亚柔佛
逝世 1990年5月29日
美国旧金山
政党
巫统
专业领域
律师
敦胡申翁于1976年出任我国第3任首任,直到1981年7月16日以健康为理由卸下首相一职,将这重要棒交给敦马哈迪。
敦胡申翁上任后,除了继续完成敦拉萨生前未完成发展我国的一些重大计划,同时也采取多项措施,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繁荣。
敦胡申翁较着重国民团结,他认为,人民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因此,当敦胡申翁在位时的国庆日主题,总离不开“团结”,如1977年的“团结进步”主题、1979年的“团结守纪”主题等。
在敦胡申翁领导期间,马来西亚的经济与政治更加成熟;尽管不同种族和多元文化,全民与敦胡申翁达致共识,共同朝向团结道路。
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
敦马哈迪于1925年12月20日,在吉打州亚罗士打诞生,50年后,他成为我国第4任首相,并领导大马迈向先进国,成为备受尊祟的政治家。
1981年以前,很多外国人并不认识马来西亚。然而,自马哈迪于1981年出任首相后,马来西亚广为全球注目。
如今,大马不仅在经济的杰出表现,更因为成功克服种族的障碍,成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国家的典范。
1991年2月28日,马哈迪提出了划时代的宏愿∶马来西亚将在2020年成为先进工业国。
1970至1990年的“新经济政策”结束后,马哈迪在国家经济展现蓬勃力量时,提出在2020年先进工业国宏愿,拟定了国家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
这个宏愿以实际条件为基础,而且是1项超越种族、政治和宗教的国家发展大计划。
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
我国第5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昵称Pak’lah),亲民形象深入民间。
阿都拉深受父亲的影响,生长在1个政治世家,由于父亲的关系,年轻时的阿都拉对宗教及政治产生浓厚兴趣,为日后政治旅程的辉煌成,奠下稳固基础。
阿都拉性格冷静、温和及亲民形象,深受人民爱戴,无论在外交平台及平时出席民间活动,都显露其领导人的风采,人民坚信他能发挥所长,带领马来西亚迈向另一高峰。
上任后,阿都拉马上采取肃贪行动,他曾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努力(肃贪),因为没有人要和1个贪污的国家接触
。”赢得全国人民的喝彩。
❼ 当年震惊全世界的马来西亚“炸尸案”是怎么一回事
2007年,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夜晚,两个保镖把
一个美丽的模特强行带到了一处偏僻的山林,将她的衣服扒光后,绑在了一棵树上,并且将她全身绑上炸药,欣赏完之后按下爆炸开关,美女被炸得粉身碎骨,没留一点肉渣。
案情内幕这个美女是来自蒙古国的阿旦杜亚。她曾经有过两次婚姻,但都不欢而散,可是有两个孩子跟着她。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她把孩子留给母亲照顾,自己则出去闯荡。
2004年,阿旦杜亚来到了马来西亚。在这里,她相识了一个名叫巴金达的军火商。这个巴金达是时任马来西亚副首相纳吉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很有钱的人,由于他开始时舍得为美人花钱,于是阿旦杜亚很快就跟他建立情人关系。
不过,纳吉是坚决否认此事的,并宣称这是一场政治阴谋,自己是遭到了陷害。
❽ 去马来西亚免签吗
问题一:马来西亚对中国免签了吗? 中国游客须满足7项限制条件才能获得免签,其中包括: 至少2人以组团方式到马来西亚观光,且报名的旅行社是在马旅游和文化部登记的旅行社;每次到马来西亚旅游逗留时间不超过15天;必须搭乘中国直飞马来西亚的班机;不能申请其他类型签证;若游客在马来西亚失踪,相关旅行社将负责,每失踪一名游客罚款1500马币(约合2274元人民币);游客必须备有现金或信用卡以证明资金充足;游客必须拥有回程机票、酒店住宿及旅行活动等资料。
问题二:请问马来西亚是免签吗? 2015年12月开始: 中国游客来马来西亚可以落地签!
条件是: 最少2人行, 须有向大马旅游部注册的旅游社购买配套.
./...5
问题三:预计马来西亚什么时候对中国免签 马来西亚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表示出极大的支持。从3月1日起对中国赴马来西亚游客实行免签。目前每年有130万人次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游,马来西亚 *** 高层官员称,马来西亚希望在未来5年内每年吸引800万中国游客,并带来221亿马币(约合346亿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面马来西亚房地产网contactmalaysia为您解析马来西亚对赴马中国游客实行免签。
与新加坡直线距离2公里的碧桂园森林城市,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被广东省列为参与“一带一路”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森林城市投资额将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计划打造成汇聚八大产业、拥有多项优惠政策的智慧生态之城。
今年3月6日,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在碧桂园森林城市全球开放盛典上宣布森林城市成为免税区,纳吉预料,到2035年,森林城市将在金融和电子商务领域为马来西亚人创造22万个就业机会。森林城市将配套有专属海关。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可获得税费减免。望采纳,谢谢。
问题四:马来西亚签证可以免签吗 不免,前往马来西亚必须持有有效签证。但是如果你持中国护照从新加坡或泰国坐飞机进入马来西亚,可以申请落地签。费用比提前办签证贵得多,提前国内办马签只200元,落地签330马币等于六百多块。
2014落地签政策
为了配合2014马来西亚旅游年的到来,通过第三国入境马来西亚的中国和印度游客,可在指定的入境口岸申请落地签证。
详细签证政策如下:
1. 落地签仅适用于中国和印度公民,仅适用从新加坡和泰国(第三国)入境马来西亚的游客。
2. 马来西亚境内可办理落地签的口岸为:
1)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
2)吉隆坡廉价航空机场(LCCT)
3)槟城国际机场
4)柔佛(新山)Senai国际机场
5)沙巴州亚庇国际机场
6)砂捞越州古晋国际机场
3. 落地签优先对家庭游客,团队游客,商务客和投资客开放。
4. 落地签证的费用为马币330元(美金100元)。
5. 每次落地签的有效期为7天。
6. 必须出示确认的回程机票。
7. 随身必须携带美金1000元以上的现金或相关的证明。
此举措已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行。
问题五:2016去马来西亚自由行免签吗 不免签。
第一种是申请EVISA电子签证,在网站上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文件、付费,通过后打印EVISA就可出境,无入境口岸限制。一般24小时出证,30天有效期,费用是25美元。
第二种是网上申请ENTRI,最快可以即时确认通过,15天有效期,费用20美元。但仅使用指定的6个机场入境,包括吉隆坡、兰卡威、哥打京那巴鲁等,基本覆盖了几个主流目的地。
第三种是自行或通过旅行社办理个人旅游签证,120元签证中心费用。办签时间为4~6个工作日。
问题六:中国护照去马来西亚签证免签吗 如果你的护照印有马来西亚签证,那你过境签!
问题七:新加坡签证可以免签去马来西亚么 新加坡护照在国际上享有170国家的免签证,当然包括和他一水相隔的邻国马来西亚,网友应该不是不是本土新加坡人,不熟悉新马两地向来交往历史情况。
问题八:马来西亚旅游签证已经免签了吗? 10分 1. 中国公民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签证进入马来西亚停留30天,持公务普通护照及因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应行前需办妥签证。
2. 中国公民赴马应提前在马境外办妥签证,且只能在机场入境。
3. 中国游客经马来西亚新山口岸和吉隆坡机场入境,可以申请落地签证。
4. 从中国来访的旅行团可以申办口岸团体签证, 前提是马接待旅行社具有移民总局授权资格并已报备。经第三国抵达彭亨州刁曼岛的旅客, 如能出示有效回程机票可以申请落地签证。
5. 欲入境马来西亚的旅客都必须持有有效的护照或认可的旅游证件,其证件有效期不得少于6个月,且至少有1页空白签证页。
6. 马来西亚签证种类主要分为:
1) 普通签证:发给到马旅游、探亲访友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国公民。普通签证不能延期,但如因健康原因、航班问题而不能及时回国,可凭有关医院和航空公司出具证明函到移民局办理延期。
2) 工作和学生签证。
3) 探亲签证。
问题九:马来西亚可以落地签吗? 对中国公民来说,马来西亚是最容易获得签证的国家之一。30天单次往返个人旅行签证不需要任何附加证明材料,随到随签,三天取证。
签证材料:剩余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1张2寸照片。
签证费用:80元。
签证时间:周一至周四(9:00-12:00;14:00-16:00);周五(9:00-12:00;14:30-16:00)。上午送签,下午取回。
特别提示:游客可以通过旅行社代办,签证费用大约在150元左右/人,也可以自行办理旅行签证。自行办理需要本人亲自送签,多人同行必须全部到场,而不可以由一人代表。
落地签:中国游客进入马来西亚可以办理落地签证,但必须有第三方签证方可出中国国境,且落地签证费用高达330元马币,因此不建议落地签。
鉴于旅游落地签证管理混乱的现象日益严重,马来西亚 *** 决定停止向外国旅游者发放落地签证,这一措施将在8月15日正式生效。
政策实施以后,所有国家的游客前往马来西亚旅游均须提前申请签证。另外,一般情况下,“落地签”需要第三国签证,典型的是尼泊尔,接受有第三国签证的护照办理落地签。从旅行社的出境部了解到,这个政策的出台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价格便宜了,而且在国内办好之后,可以省去不少在马来西亚当地的麻烦,缺点也很明显,去马来西亚就不会那么方便了,必须持护照提前几天申请签证。
过境签:中国游客经过马来西亚前往第三国(例如由中国出发,途经马来西亚前往新加坡),且在马来西亚境内停留不超过120小时,可以申请过境签。需要出示离境机票。如果抵达和离境为同一国家(例如由新加坡出发前往马来西亚,然后返回新加坡),则不可以申请过境签证。过境签目前免费,但有消息说未来可能收取30元马币签证费。
马来西亚驻华使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北街2号
电话:010-65322531/32/33
马来西亚驻上海领事馆: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栋9楼01-04室
电话:021-60900390
马来西亚驻广州领事馆
地址: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商业大楼1915-1918室
电话:020- 87395660
马来西亚驻昆明领事馆:
地址:东风东路29号樱花酒店401-405
电话:0871-3165888
附:持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颁发护照进入马来西亚的签证规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个月。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4天或1个月。
中国台湾颁发的护照,必须办理签证,停留期为2个月(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为2个月。
伊拉克、巴勒斯坦、索马里、叙利亚、利比亚、塞拉里昂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4天。
也门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4天或1个月。
伊朗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5天。
萨摩亚群岛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2个月。
以下国家颁发的护照,可以免签进入马来西亚,停留期为1个月:
安提瓜岛和百慕大群岛、亚美尼亚、巴哈马群岛、巴巴多斯、贝宁、保加利亚、乍得、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爱沙尼亚、加蓬、格鲁吉亚、希腊、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牙买加、约旦、肯尼亚、基里巴斯、拉托维亚、莱索托、马其顿、马拉维、摩尔多瓦、毛里塔尼亚、墨西、蒙古、缅甸(外交/公务护照)、瑙鲁、朝鲜民主共和国(北朝鲜)、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塞舌尔、新加坡、斯洛文尼亚、尼维群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
问题十:马来西亚对中国免签,是可以直接去玩吗 对中国免签意味带护照买机票即可直接入境去旅游,但是会有一定的期限,比如持第三国签证(欧美)可免通行证入境香港最多7天。所以马来西亚肯定会有天数限制的
❾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马来西亚历届首相最会做戏的首相,而且他在任期间,马来西亚的的贪污和国债最为严重的
❿ 马来西亚历代首相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第一任:
东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同时亦被视为“马来西亚国父”。
1954年,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马来亚在 8月31日,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他成为了马来亚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时辞职,阿都拉萨就成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岁。
第二任:
敦阿都拉萨,或敦拉萨或阿卜杜拉·拉扎克(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着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1950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年出任巫统副主席。1955年,参加马来西亚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之重要职位。
1969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1970年9月22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经济政策,俾在20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挫,损失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7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154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135个席位。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360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215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荡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位。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但敦依斯迈医生于1973年8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1976年1月,在治疗白血病时在伦敦逝世,终年54岁。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2003年,马哈迪从政坛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副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