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喜欢聊什么好
㈠ 和马来西亚人说话应注意些什么忌讳什么
忌谈猪、狗的话题。
马来西亚禁忌:
1、勿用食指指人,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被认为是对人的辱骂)。
2、在马来西亚,头是被认为最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
3、马来西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4、马来西亚人的禁忌的数字是:0、4、13。
5、忌用黄色,一般不单独使用黑色。
6、马来西亚人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不能用左手为别人传递东西,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1)马来西亚喜欢聊什么好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餐饮礼仪:
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饮食习俗禁酒,喜欢饮用椰子水、红茶、咖啡等,但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马来西亚人一般十分好客,所以他们认为:客人在主人家里若不吃不喝,等于不尊敬主人。
马来西亚人喜欢用手抓食食物,只有在正规的宴请中,马来西亚人才以刀叉进餐。平常用餐时用右手,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禁用其取食物或饮料。
㈡ 马来西亚人交谈一般聊天什么
每个人的交流内容都是不同的,
和平时的习惯以及两个人的关系程度,是相关的。对于马来西亚人也是如此。
㈢ 马来西亚人都用什么聊天工具
几乎全部人都要MSN
很少很少人用YAHOO MESSENGER
就算那个人有用YAHOO MESSENGER,那他也一定会用MSN
极度极度极度极度少数少数用QQ,只为了联络大陆的亲戚,或者是对中国感到好奇,才会用QQ的,1000个大概也不会有1个用QQ
SKYPE也很多人用,用来语音视频
一般每个人都会同时有MSN和SKYPE帐号
楼上的说MIRC
MIRC是什麽啊???
总的来说,几乎全民用MSN
参考资料:我是马来西亚人
㈣ 马来西亚用不用QQ,如果不用QQ,那他们主要用什么聊天软件
我的朋友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在马来西亚一般用MSN和Skype做聊天和联系工具。
㈤ 马来西亚用什么交友软件
.Facebook,
MSN,梦幻家族聊天室和Skype
大多数人都是用Facebook
聊天的
认识了之后再加她们的msn
和Skype来聊天
msn
加好友需要知道他的Hwindow
live
ID,也就是hotmail地址
我在Facebook上就认识几个马来西亚的,一般她们都是这样的说
㈥ 有谁知道和马来西亚人用什么软件聊天
视频聊天或QICQ或邮件写信,腾讯的国际版QQ貌似也行的,自动翻译
㈦ 马来西亚用什么网络聊天工具如果人在马来,是否还支持QQ和国内的人聊天
马来西亚比较盛行MSN这个网络聊天工具。在马来西亚也可以下载qq,用qq和其他国家的人聊天。qq在马来西亚的使用人数还不及用MSN的多。
㈧ 聊一聊东南亚国度之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Malaysia)一个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上的国家,一个既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也同时兼容着多民族文化的国度,使众多的外国游客为之向往。
在中国,如果走旅行团的话,大部分 旅游 公司制定的 旅游 目的地线路都是常提的“新马泰”。这个 旅游 线路在北京被恶搞称之为“新马太”,这也已经算是老梗了,新街口、马甸、太平庄三个北京地名的简称与“新马泰”同音。
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新马泰这条 旅游 线路也算是备受中国旅客喜爱的线路,首先是比较廉价,其次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具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无论是自然景观或者是人文景观。在这三个国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马来西亚。本人也有幸地曾在那边学习生活了半年,那边的自然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主页君就从自然环境、人文 历史 ,教育环境,当前情况等若干方面阐述下我对马来西亚这个东南亚国度的一些看法,并且希望与各位朋友进行看法上的交流,同时也希望给彼此带来或多或少的启发与帮助。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分为东马来西亚及西马来西亚两部分,中间隔着南中国海,其中为我们所周知的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最大城市)就位于西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气候为热带雨林及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夏,较为炎热,且降水充沛。当年本人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坐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航班刚降落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时候,刚出飞机舱门,一股热浪迎面而来,心里想热带气候果真名不虚传啊。但是没多一会就发现马来西亚的热跟我们北京夏天的热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北京夏季7月底到8月初那几天最热的时候,体感温度非常高,会使人非常难受,备受煎熬。但是马来西亚热带气候属于那种干热,只要是降雨天气或者太阳落下后将会非常舒适。
马来西亚本国有三大民族,分别是马来人族群(主体民族)、华人族群、印度人族群。马来人属于当地土着,占马来西亚国民总数的多半。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运转着国家机器,所以马来西亚政府无论是高层还是地方政府大部分官员出身都是马来人族群。
华人族群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仅次于当地土着马来人,大概占国家总人口数的22% ,绝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下南洋的劳工及经商而定居的人,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华人族群。华人靠着勤奋与聪明的头脑牢牢控制着马来西亚工商业,当地很多知名企业家都是华人。当然也有知名的 体育 明星及 娱乐 圈明星比如着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着名歌手梁静茹,光良等。当年我到了马来西亚,发现华人很多,在很多闹市区华人几乎随处可见,所以不存在语言交流问题。通过与当地华人族群的深入接触,发现了几点有意思的细节。首先马来西亚华人相当一部分都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有一种深深的亲切感与向往感,换言之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想割裂与中国的联系,内心深处还住在一颗中华之心,尽管国籍是马来西亚。大部分华人都能讲汉语普通话,当然还可以讲粤语,闽南语等。当地华人可以说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见过一个华人小伙会讲普通话、粤语、闽南语、马来语、英语、日语、德语等八种语言。可以说华人在语言方面是神一般的存在啊。而且不但能说还能用简体汉字及繁体汉字进行书写,走在马来西亚街边随处可见中文汉字的广告招牌与标识。这主要归结于当地华人较为抱团,对中国文化认同感强,华人族群都把自己子女送到由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赞助的华校接受教育。所以说这些马来西亚华人从小接受的是中文背景的系统教育,用的语文, 历史 ,乃至数理化的教材都是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综上所述造就了马来西亚定居下来的华人族群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甚至不逊于中国。其次感觉有意思的细节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不愿意甚至很反感外国人叫他们马来人,我当时初来乍到,称呼马来西亚华人朋友为马来人,这令他们很无语面露不快,因为当时我闹不清马来人与马来西亚人的概念,混淆一起了。其实他们逻辑关系就是马来人肯定是马来西亚人,但是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国籍)不一定只有马来人,因为马来西亚有三大族群。但是从马来西亚华人不愿意被外国人称他们为马来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些细节来,比如说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人(马来西亚主体民族&统治阶级)始终心存芥蒂,源于马来人对华人的种种压迫及区别对待政策。华人从政为本族群争取权益是非常困难的,马来人给华人设置了一个“种族隔离天花板”,几乎断绝了华人走向政坛的可能性。甚至华人考马来西亚顶级的国立大学也被设置了阻碍,可以说马来西亚华人虽然很多人从事商业,但是政治地位低,没有什么话语权,在他们口中经常将“二等公民”挂在口中,也的确透露出他们的无奈委屈和愤恨吧。再说说当地华人族群的特色 美食 吧。因为当地华人大部分都是从广东福建迁移来的,所以当地 美食 好多都以粤菜,闽菜为主,偏爱吃鱼。我比较喜欢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鱼丸粉,云吞面等。
马来西亚除了马来人族群,华人族群还有就是少量的印度人族群了。在马来西亚街边可以看到那些穿着印度民族服饰,皮肤黝黑的印度人,印度族群与华人关系还算融洽,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华人开的餐厅吃饭,也可以看到华人在印度餐厅熟练的用手吃着咖喱。这一切都像是一种无声的磨合,两个文化不同的族群都能够适应并融入到彼此不同的文化与饮食习惯中。
聊完了马来西亚的自然气候与人文饮食,下面再聊聊马来西亚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东南亚地区最大城市之一。身处热带地区,降雨充沛,绿化环境较好,标准的热带地区城市。下面推荐几个我自己认为不错的 旅游 景点。
高大耸立的双子塔矗立于吉隆坡市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的马来西亚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双子塔也于那时候成为了吉隆坡乃至整个马来西亚坐标性建筑,成为一张马来西亚对外宣传的明信片。双子塔无论是白天游览还是晚上游览都十分瑰丽,尤其是晚上伴随城市灯光。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发展,吉隆坡城市发展很快,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但是吉隆坡老式建筑风格也得到了保留,与新建起的现代化建筑遥相呼应。 历史 感与现代 时尚 感衬托着吉隆坡乃至马来西亚的独特魅力。位于吉隆坡老城区的茨厂街也称吉隆坡唐人街,面积虽不大,但十分热闹繁华,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尤其是晚上,更像是过节一般,是当地着名的夜市。在茨厂街可以吃到各种特色小吃,比如说肠粉,卤鸭,云吞面等此外还有就是随处可见的中餐厅。对路边摊情有独钟的朋友来这里保准你可以大饱口福。除了 美食 在茨厂街还可以看到各种中式牌楼,各种中式楼宇,中式风格的沿街售货摊。这里的店铺基本上由马来西亚华人所开,挂着醒目的用繁体汉字书写的中文招牌及广告。置身于其中,让人沉醉于独特的 历史 文化氛围中。茨厂街也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不但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工艺品,特色的文化创意品还能在特色华文书店买一些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着作,文学类,时事评论类的都很不错,当地有一个流派就叫“马华文学”。
最后再聊聊马来西亚的教育吧。马来西亚教育质量在发展中国家里算比较高质量的,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里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他们的高等教育。感觉马来西亚教育体系挺适合咱们中国一部分学生前去发展的。如果中考时候感觉考不上中国的高中又不想去读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的话可以考虑在自己15,16岁这个阶段就前往马来西亚,可以先选择读那边华人经营的独立中学。独立中学是中文授课,教授的科目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中国及世界 历史 等,当然也有英语课程及马来语课程。可以通过在独立中学学习的契机,便于申请马来西亚当地的大学,无论是国立大学或私立大学,教育质量都是不错的。高三阶段的中国学生可以直接去申请马来西亚的大学,部分大学是需要英语雅思成绩的,一部分不需要雅思成绩,需要先去读语言学习班也就是相当于预科班。好处就是减轻了部分学习压力,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可以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去马来西亚留学读大学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当地大学为跳板去申请澳洲及英国的高等学府,因为他们同属英联邦教育体系,关系密切。同等成绩下去申请英国或澳洲的硕士研究生,以马来西亚大学毕业生身份去申请拿到offer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是跟在中国本地去申请相比。
各位朋友,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聊到这里,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
㈨ 马来西亚近来正流行甚麽呀
您好。
电影:现在流行的电影是《twilight》、《童眼》、《step up 3》等等
电视:青少年都喜欢看偶像剧。较流行的有《爱无限》、《海派甜心》、《下一站幸福》等等。港剧和新加波戏也挺流行。
音乐:这里的人都喜欢王力宏、周杰伦、SHE、梁静茹、孙燕姿、严爵,还有很多韩国歌手,比如sj等等。海外的有lady gaga, taylor swift,owl city, backstreet boy, alicia keys等等。总之音乐占了马来西亚人大部分娱乐。
服饰:青少年女生喜欢穿短裤(牛仔裤),背心。男生流行不长不短的裤子,衣服就流行紧身衣。服装风格是格子。这里流行框黑色和粗粗的眼镜。
发型:青少年女性现在喜欢剪短头发,有点像败犬女王的杨谨华。女生也喜欢把刘海用夹子夹起,但是不是夹完全部。 男生都喜欢把头发弄到翘翘。
电话:这里最流行索爱,诺基亚。再来就是samsung, lg。其他的比如motorlola比较少见。
网络:facebook, 微博,twitter
游戏:这里流行facebook的游戏,比如country story, restaurant city等等。男生也喜欢玩maple, dota。
食物:没有什么流行的食物,但是台湾的炸鸡排满流行的,还有很多。
书籍:这里流行红蜻蜓出版社的小说。比如《十月》、《七天》等等。也流行弯弯的作品。再来漫画就是本地的《哥妹俩》、《平旦》、《Oka》,也挺流行家喻户晓的《多拉A梦》、《柯南》。杂志就流行《epop》和《young》等等。
流行用语:“给你炸到”、“很废的咯”、“很fish(愚,同音于鱼)”。总之喜欢在后面加“的咯”、“啦”、“吖”
年青人文化:大多喜欢在星期六或日一大班出去看电影,购物之类。也喜欢传简讯、在msn或fb聊天。也很喜欢打情骂俏。
夜生活:(不确定)
男女关系:现在流行搞姐弟恋,校园情侣也很多。男生被喜欢的原因是帅、高大、有安全感。女生被喜欢的原因是美和可爱。
旅游:这里人旅游大部分到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英国、法国等。鲜少到印度、菲律宾、非洲、俄罗斯、蒙古、伊朗等。
城市的小孩子都忙于上课,所以天天都要补习,学才艺等等。小孩子的娱乐除了上网玩facebook,就是看电视,听歌,看电影。小男生比较不玩facebook,比较喜欢玩maple,dota,还有那些游戏卡。小女生就流行facebook,连续剧。一二三年级的小女生就比较也喜欢玩芭比娃娃,家家酒那些。一二三年级的小男生就喜欢玩游戏卡,还有很多手势的游戏。
至于比较乡下的小孩就只是上课,没有什么补习班才艺班,生活比城市小孩轻松多了,也不流行什么东西。
至于家庭方面,就要看父母受教育本身。有的父母本身受西化影响,所以可能会选择同居不结婚。有些父母比较保守老套,就可能不让自己的子女同居不结婚。不过现在这个年代,也越来越多父母比较“开通”了,即多数会让自己女儿同居不结婚。
马来西亚传统游戏包括了:congkak,wau,Teng teng等等。
不过这些游戏华人小孩子都很少接触到了。在马来文化比较浓郁的吉兰丹州和登家奴州比较常见。您可以上以上网址去查看有关马来西亚传统文化的消息。http://www.promotemalaysia.com.tw/hot_1.aspx?Hot_Activity_Class_id=11
以上的资料都是针对华人而回答的,并非马来人。
若您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希望你满意我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