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春节干什么
① 春节去马来西亚旅游去哪些景点比较好玩
旅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ǚ xíng,意思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春节去马来西亚旅游去哪些景点比较好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六甲
马六甲,马六甲是个要塞,马六甲也有些不可错过的风景区,马六甲也有很多景点,这里有红屋、圣地亚哥城堡、马六甲苏丹故宫、圣保罗教堂、圣约翰山。冬天看这些风景好像都要告诉你一些关于马六甲的故事。点击查询马来西亚旅游产品。
槟城
马拉西亚的滨城是在马来西亚最具怀旧气息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中最有气质的一个城市。也被称为是“东方珍珠”。来到冬天的滨城,感觉时光好像回到了过去,滨城的圣乔治教堂、百鸟公园、斌狼山、槟威大桥、极乐寺都是滨城几个有特点的风景。
吉隆坡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因为这里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冬天的马来西亚会下雪,吉隆坡会有被雪掩藏的建筑,看着建筑的`一角或者大体,感觉吉隆坡是一个有野心的城市。只有当你看到全部吉隆坡的建筑,才懂得这个城市的含义,马来西亚的“娘惹菜”是不得不吃的一种小吃,也是马来西亚比较有特色的小吃。
刁曼岛
刁曼岛(Pulan Tioman)位于马来半岛东南海岸60公里处,长约 38 公里,宽约 19 公里,是彭亨海岸外最大的火山群岛,分别由64个小的火山岛组成。商业开发比较成熟,是马来西亚邻国新加坡人旅游的最爱。刁曼岛以其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态而闻名,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极富挑战性的潜水区。
柔佛
柔佛(马来文:Johor;英文:Johore)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为新山(马来文:Johor Bahru)。位于马来西亚的南部,同时也是亚洲大陆最南端。 柔佛州广阔的土地范围内,含盖了黄梨(凤梨)园、橡胶园、椰子园及油棕园,以及许许多多宁静的村落及幽雅的渔村。柔佛州保留了许多大自然的光辉,这里有无数个黄金沙滩及美丽迷人的岸外岛屿,海水清澈,非常适合潜水。
② 过春节的国家有哪些
如下:
1,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
2,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3,越南: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4,新加坡: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
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5,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6印度尼西亚:印尼华族庆祝春节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一般是全家聚餐,年轻人喜欢在宾馆饭店,但老年人喜欢把儿孙叫到身边,在家里吃年夜饭,叙叙家常、发发红包,其乐融融。在大餐馆和星级酒店的餐厅团聚,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传统的舞龙、舞狮及武术与民族歌舞表演。
6,中国: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 各个国家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巴西:
巴西人在新年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新年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巴基斯坦:
在新年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新年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阿根廷: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新年,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墨西哥:
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保加利亚:
新年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英国:年终之夜人们举杯高唱《辞岁歌》,后来诗人彭斯将歌词改为着名的《友谊地久天长》,苏格人在除夕不敲门直接走进朋友的家去拜访客人:
日本:人们在午夜要敲钟108下,来驱逐恶魔。清晨的时候去神社参拜。到亲友家拜年的还要带一条白毛巾留恋。
加拿大: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吉祥,新年的时候把白雪堆在家的周围,认为可以抵挡妖魔的入侵。
阿根廷:认为水是圣洁的,元旦,全家老小去江河洗澡,在洗澡前把一篮鲜花撒在水面,然后再洗。
希腊:人在新年的时候要做一个大蛋糕,做的时候在里面放一个银币,谁吃到银币,大家就要祝福那个吃到银币的人。
德国:新年比赛爬高,元旦的时候,小伙子们顺着树干比赛爬高,第一名被称为”新年英雄”。这个活动意味着步步高升。
最后再加上我们国家的习俗,希望能帮楼主解决问题,望采纳谢谢~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着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着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④ 马来西亚什么时间过春节
马来西亚有两上代表新年的节日,一个是马来人的春节,叫开斋节。一般是每年9月到11月之间,每年的日期不定。一个便是华人的新年节日春节,其时间与中国农历时间一样。
马来西亚为多元族裔国家,但华人比例高,因此把春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放假2天,每逢此时民间大肆庆祝。与传统春节的差异,他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到农历初七时,会吃“捞生”抢好彩头。
(4)马来西亚春节干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此外,穿新衣也历来被视为辞旧迎新的标志。
吉隆坡的商业区和饭店区会挂上了2-3万盏大红的灯笼,特别是到了晚上,万盏齐明,颇为壮观。吉隆坡的中国城张灯结彩。
⑤ 春节全家人去马来西亚旅游,怎么规划好
春节全家人去马来西亚旅游规划具体如下:
如果人数众多,建议选定一个地点住几天,游览当地景点观光胜地,并感受当地春节气氛。
如果要以上两点的话,可以选择槟城乔治市。一,这里是文化遗产名录胜地。二,这里是个活文化遗产。也就是说你可以看见当地人如何过年。槟城岛不大,有古迹区、小山缆车、寺庙、渡轮、海边等,还有各种东南亚美食。
当然春节的话很多业者也休假,不过一些美食中心和购物中心应该也是有有营业的。如果不喜欢城市和古迹,可以选择兰卡威海边度假村或者金马伦高原,不过这些地方在春节都人满为患,因为也算是当地人出游的首选。
吉隆坡的话,春节两天是公假,大部分公共场所可能关门,购物中心还是会营业,但部分餐厅可能休假,要做好准备。但,身为吉隆坡人,个人最喜欢春节期间吉隆坡通畅无阻的交通情况。
一般吉隆坡人都会在家或去亲朋戚友家拜年。不然就到电影院看贺岁片。享受无事可做的佳节气氛。
⑥ 马来西亚人过新年有哪些习俗、活动
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开斋节是马来人新年,是全国最重要的节日。开斋节前一个月,全国穆斯林都要实行白天斋戒禁食,斋月后第一天就是开斋节。节日前夕
穆斯林要进行慈善捐赠活动。节日清晨,穆斯林们在教堂举行隆重的祷告仪式,之后互相祝贺。节日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里,同亲人团聚,亲朋好友互相拜访
祝贺佳节。
⑦ 马来西亚过年穿什么
在一般情况下,马来西亚人讲究穿着以天然织物做成的服装。最具代表性的马来西亚人的服装,是被称为国服的一种叫作巴迪的长袖上衣,它多以蜡染的花布做成,即使在很正式的交际场合,穿这种衣服也不为失礼。 马来人还习惯穿民族的传统服装。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上穿巴汝,即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外衣。下身则围以一大块布,叫作沙笼。他们的头上,还非要戴上顶无沿小帽不可。女子的传统服装是: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她们的头上,必须围以头巾。 在社交场合,马来西亚人穿着西装或套裙。但在正规的场合里,绝对不允许人们露出胳膊和腿部来,所以,在马来西亚背心、短裤、短裙往往是忌穿的。 马来人有佩戴短剑的习惯,他们认为短剑象征着力量、勇敢与智慧。去马来西亚人家里作客,进门前必须首先脱下鞋子,并且摘下墨镜。参观清真寺时,更要切记这一点。
⑧ 海外春节的中国游客都会如何庆祝春节
1、马来西亚
大马华人称春节为农历新年,本地各族则称华人过年为“Chinese New Year”和马来文的“Tahun Baharu Cina”,意即华人新年。
在福建裔人口为主的槟城,每年拜天公的庆典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人齐聚姓周桥,大家一起摆长桌“团拜”迎接天公诞,场面蔚然壮观。如今的天公诞不仅由福建裔庆祝,其他方言群体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传统。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赏灯猜灯谜之外,马来西亚还有“抛柑接蕉”的习俗。单身男女汇聚一堂,女生将联系方式写在柑上边,然后抛入河中或湖中,男生则捞取,趁机结识有缘人。
2、美国
除中国以外,与世界各国城市相比较,美国纽约的唐人街春节活动可谓阵势最大。每到华人春节的时候,纽约唐人街里都会举行隆重的花车巡游活动,可以吸引20万以上的华人和外国游客前往围观,如今这已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招牌文化景观。
自2005年起,中国的农历新年已被定为纽约州的法定节日,也是该州公共节日里仅有的一个华人节日。
从20年前开始,每年中国农历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会连续两晚彻夜亮起红黄双色彩灯,传递喜庆与吉祥,向全体全球华人拜年,此时的帝国大厦也是游客们争相拍照合影的一大风景。
3、加拿大
2016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把农历新年命名为“春节”(Spring Festival)。之后,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加拿大总理都会发表新春贺词,祝福华人朋友们新年快乐。
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有该国规模最大的唐人街。每到中国农历春节期间,多伦多唐人街比平日更加热闹。春节期间,加拿大唐人街的美食氛围也更加明显,饭馆餐厅鳞次栉比,供应味道最正宗的典型中国菜。用当地华人的话说,吃美食,也是中国人庆祝春节的传统方式。
4、新加坡
牛车水(China town)是指新加坡的唐人街。新年期间的牛车水,所有街道都张灯结彩,与灯火辉煌的夜市和流光溢彩的装饰品相映成趣,成为新加坡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的焦点。而牛车水街市亮灯活动期间则是体验牛车水狂热气氛的最佳时机。
新加坡妆艺大游行是农历新年期间举行的传统游行活动,近年来已发展成盛大的街头游行,汇集舞蹈、街头彩车、杂耍、打击乐、舞狮和舞龙、小丑和杂技等众多精彩表演。
5、泰国
春节期间,远在东南亚的泰国依然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儿,随处可见的中国红:中国结、红灯笼、红对联、烟花爆竹。
在曼谷,最热闹,年味最浓的地儿当属唐人街了,到处人潮涌动,张灯结彩。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春节庙会活动,国王、公主和明星都会现身。在活动中,会有中国文化习俗的展览,也会有舞龙舞狮和明星登台表演。
⑨ 新年习俗也太不同了,马来西亚人捞生买万字,中国都没有
全世界人都知道,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其实春节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圈子以及华人圈子影响到的地方,都会过这个节日。马来西亚人口的多数都是华人,所以自然也会遵循华人的传统过春节了。马来西亚的华人,大部分都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带,所以受当地的习俗影响,过年的习俗可能会何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所不同。那么马来西亚过年,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呢?
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形式看上去非常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⑩ 马来西亚人过年是什么时候
农历新年就是春节。
马来西亚农历新年必吃年糕,因为有“年年高升”的意思。传统的年糕是用糯米和白糖制成的,放在香蕉叶里蒸煮长达12-36小时。年糕的种类繁多,在马来西亚最常见的年糕与广东及香港的年糕相似,是橙红色年糕,属甜味,由糯米和白砂糖制成,通常切片用慢火将年糕煎软才食用。
春节习俗:
农历新年期间,长辈会给予晚辈红包,以红色信封包着,称“压岁钱”,统称为“红包”(粤语作“利市”)。红包通常由已婚夫妇给予家庭中未婚的年轻子女。出于礼貌和习俗,晚辈会祝愿长辈在来年幸福、健康和好运。
马来西亚“粿加必”是类似鸡蛋卷,原是马来人和娘惹的传统饼食,后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华人家庭,成为华人新年必备的应节食品。“粿加必”是用传统长柄圆形饼模,倒上薄薄一层的鸡蛋面煳在饼模后赶紧合起来,慢慢用炭炉烘烤并不时翻转以便两边都被烘烤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