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为什么不能摸小孩子的头
⑴ 是不是每个国家的小朋友都可以拍拍头
不是的。
缅甸人笃信佛教,参拜寺院宝塔必须脱鞋赤脚进入,表示对佛祖的尊敬。缅甸人视摸头为一件不礼貌的事,因此不要随便摸小孩子的头。越南人禁忌多:不要随意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小孩子。在马来西亚,触摸小孩子的头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泰国,只有国王、高僧和父母才能抚摸小孩的头。
⑵ 东南亚的民俗风情
东南亚 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民族服饰 颜色 说到东南亚的服饰颜色, 只能用色彩缤纷来形容。或许是亚热带与热带气候的影响,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喜欢一些鲜艳的色彩。 比如,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所以马来的服饰给你的感觉总是快乐奔放的,处处显示热带风情。去过马来西亚的人都有生动的回忆。一队队身着五颜六色纱笼的马来妇女宛如一束束春日怒放的鲜花,把马来西亚小城打扮得活色生香。 而柬埔寨人有个古老而美好的穿戴的习惯,他们喜欢用五彩缤粉的服饰色彩来表示日子。星期一喜欢用嫩黄色,星期二爱用紫色,星期三乐于用绿色,星期四用灰色或浅蓝色,星期五红色,星期六是黑色,星期天是红色。上述习惯穿戴方式,在宗教活动中特别盛行,因此被誉为“七彩星期”。 平民从前的服装颜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妇女喜好茶色,中部妇女偏爱紫色,南越妇女多着白色或前面 绣花,但目前几乎没有分别。 特色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相较马来西亚的其他服饰来说,“巴迪”(蜡染)可以说是其最具特色的服饰啦。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设计优美,图案繁多,款式别致,有的编织手法相当细腻,“巴迪”为长袖上衣,图案讲究对称,图案花纹不对称者不算真正的“巴迪”,“巴迪”有的是由蜡染布制成,有的则由丝绸作原料,质地不同,但大多宽而大,薄而凉爽。“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传统的马来妇女服饰分上衣和纱笼(筒裙),衣宽如袍,袖长,衣身长过臂部,纱笼十分宽大,通常长达足踝。马来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头上披着一条薄薄艳丽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她们的服饰习俗忌讳袒胸露臂。马来族服饰造型、设计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情调。 菲律宾有一种男士穿的上衣,名字叫做“巴隆”。“巴隆”样子像敞领衬衫,白色,可以是长袖的,也可以是短袖的。两边腰际开点岔,腰部略窄,前面有两个大口袋,胸前两边各有一条织出来的垂直白色花纹。这是一种菲律宾的礼服,可以穿着参加宴会,或者重要会议。 菲律宾女土们爱穿西式裙子,在会议和宴会上也有穿民族服装的,叫做“马隆”,样子有点像印度的纱丽。“马隆”是一条宽长的布,有十几种穿法。在身上围好以后,布的末端是否搭过肩头,若搭过肩头又如何搭法,可以变化出许多式样来。 菲律宾还有一种叫菠萝服的。这是菲律宾人用菠萝叶制成的衣服。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在枝叶繁茂的菠萝种植园里,菠萝叶喜获丰收,菲律宾人用它制成一种透气性好,不缩水又便于洗涤的布料,然后加工制作男衬衫、短衫和外衣以及台布、门窗帘和餐巾等。但不是所有的菠萝叶都能制作菠萝服,只有在指定种植场栽培出的特殊品种——一种坚硬带刺的菠萝叶才能制作。菲律宾人在喜庆的日子里,都爱穿菠萝服。 服饰变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吸纳外来文化和异族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她才显得宽厚、丰满。变革是必须的,但不是照搬而是完善自己,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脉承关系,都在这个定律中行进着。违背这个定律就会走向灭亡,就只有依赖于人,就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对此在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以我为本,立足于构建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广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才使得本民族文化的特质更具个性,更具有活力,更加能丰富人类社会文明这个大框架。 “奥黛”(aodai)是越南最具传统的民族服饰,多为丝绸制作,其最初的样式借鉴了中国旗袍的特点,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后来,包括法国设计师在内的不少服装专家又对“奥黛”进行了修改。今天我们看到的“奥黛”,大概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最终确定的。 很多人都觉得“奥黛”和中国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实“奥黛”是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一种服饰,它最能体现越南男子淳朴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娘惹服饰,马来西亚华人引以为傲的精致与奢华。娘惹服饰是娘惹文化的另一个代表。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马来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就是娘惹服饰。娘惹服装多为轻纱制作,典型的热带风格。其颜色,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大红粉红,还有马来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绿。服装上点缀装饰的图案,则是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龙凤呈祥。 印度尼西亚以其绚丽多彩的染织文化而为世所周知。尤其表现在服装上,传统文化与殖民地文化交织在一起,逾发显得多姿多彩。本民族固有文化与100年前品顿族文化重叠交叉,完美的体现在一幅布料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旗袍也出现在印尼。经过改编,印尼人将它吸收到当地的传统服饰中。至今,印尼服饰在染织图案和刺绣手法上,还能明显看出其受中国文化之显着影响。印尼的服饰文化,在本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受地域性文化(如“品顿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及西洋文化的错综交叉影响,在其众多岛屿上遍地开花。今天,以多样化民族文化为主旋律的印尼流行服饰,正以其独特的设计,向国际化发展。印尼人将各种文化,成功的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形成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或许也就是印尼时装今日能立足于国际的缘故吧 风情 缅甸人笃信佛教,参拜寺院宝塔必须脱鞋赤脚进入,表示对佛祖的尊敬。缅甸人视摸头为一件不礼貌的事,因此不要随便摸小孩子的头。 越南是一个重视独立与自主的国家,正致力于发展经济。虽然目前仍然物质较为匮乏,但人与人之间还是以同志般的平等地位对待,即便是饭店的服务生,也要以礼相待,切不可摆出鄙视的态度,引起当地人的不满。 泰国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家,法律中有许多保障宗教的条文,故而不要对佛像不敬。由于僧侣必须严格遵守小乘佛教教义,绝对禁止接触女性或被女性触摸,所以女性游客在公共场合应避免碰触僧侣。 回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在傍晚的回教徒祈祷时间内不要打扰他们。另外,用食指指人在马来西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最好以拇指代替;触摸小孩子的头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建筑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10个东南亚国家集体惊艳亮相,无疑是世博园里一大看点。从金碧辉煌的宫殿式传统建筑、缤纷绚丽的民族服饰,到风情万种的民族歌舞、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独特而神秘的风情。 东南亚馆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自然、健康、休闲的特色。泰国馆呈现给游客一座古典泰式建筑,从任何角度看都夺目的泰式尖塔。缅甸馆亭台风格和神庙建筑,展示了缅甸建筑艺术的魅力。柬埔寨馆展示文明古国的瑰宝“吴哥古迹”,有吴哥寺庙的女神浮雕和大吴哥的南门楼,让游客领略其建筑文化、历史遗产及辉煌灿烂的文明。越南馆波浪形的竹子外墙和用竹子搭成的宫殿,吸引游人的眼球。东帝汶洛斯帕洛斯风格的屋顶、刻有雕像的木门,构成了与众不同的城市风貌。 “泰国色彩”——泰国国家馆。泰国传统的服饰,鲜艳的妆容,优美的舞姿,泰式的大餐,无不让游客着迷。来自哈尔滨的吴先生说,泰国传统舞蹈很美,不仅是服饰上的美,舞姿上也很美,用舞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让人感觉很神秘。 东南亚馆的民族服饰只能用色彩缤纷来形容。马来西亚馆入口处,展现代表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该国其他民族的服饰。印尼多个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也在展馆中充分的体现。文莱的年轻男女身着传统的纯手工马来族结婚礼服,在长者带领下进入婚典舞台,举行一系列马来族传统祝福仪式。 东南亚馆的亚热带风光景色旖旎。马尔代夫是世界最美岛国之一,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浪漫天堂,盛产金枪鱼、鲤鱼、鲛鱼、龙虾、海参、石斑鱼、鲨鱼、贝壳、海龟和玳瑁等。马尔代夫馆布景和各式展品充满岛国风情,呈现阳光海域,馆内多种海产品展现了当地发达的渔业资源。印尼馆“海底世界”,展示海洋、沙滩、河流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千岛之国的万种风情。 东南亚馆的民族歌舞表演多姿多彩。马来西亚馆由全国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构成的歌舞表演,在世博会期里每天都会表演两常泰国馆由中音木琴、洋琴、响板等传统乐器合奏民俗音乐,民间舞蹈有北部指甲舞、东北部手网舞、中部祝福舞和南部扇舞。柬埔寨呈现民族音乐的一大特色——滑音表演,在亚洲广场伴着曼妙舞姿上演。菲律宾有高山部落民族的古老曲调,也有棉兰老岛婚礼上的穆斯林舞蹈。 饮食 泰国 泰国人的饮食习惯与我国南方大同小异。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面粉,东北部人多习惯吃糯米,饭后喜欢水果和甜食。泰国素以酸辣着名,且一般较肥腻,因此,能吃辣的人吃泰国菜是不用担心的。菜肴上也没有太多禁忌,只是在南部穆斯林地区都吃清真菜,与我国回族人一样。泰国菜所用调料很丰富,有辣椒、虾酱、鱼露、酱油、醋等。泰国华人较多,在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地区,都有华人开设的中餐厅,南北风味齐全。 到泰国旅游,品尝海鲜也是重要活动项目之一。泰国南部两面是海,渔业十分发达,热带海鲜品种丰富,物美价廉,而且有些海鲜在我国是少见的。但是吃海鲜不能贪食,特别是吃烤虾、烤鱼和生鱼片、生蚝时要特别小心,一定要用按泰人习惯配制的调料吃,吃海鲜最好能喝点酒、多吃点蒜,以防拉肚子。 地道的泰国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通常选用新鲜的食品原料,菜的味道以辛辣为主,但也有些菜与中国南方菜(如粤菜、潮州菜)的味道相似。主要菜肴有烹饪海鲜、野味、蔬菜和凉拌菜,多有辣味。因菜肴中有一种调料叫"香茅草",有股异味,一般人不能接受,若能吃习惯了,也会喜欢其独特的味道。泰菜中有一道名菜,泰语叫"冬洋宫",中文意为、酸辣虾汤",由鲜虾加上香茅草、野茄子、辣椒、鲜蘑菇等调味品煮制而成,很具泰国菜特色。另一美味菜肴――咖喱海鲜也值得一尝,如咖喱虾、咖喱蟹等,其味与"冬洋宫"不同,每个人都能接受。此外,凉拌菜品种也很多,但它多为生冷菜肴,且有异味,初时可能不习惯,因此,在吃自助餐选择凉拌菜时可先尝后取食。 泰国小吃很多,且物美价廉,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较普遍的有盖浇饭、各式包子、各种汤类、甜品等。其中,以中餐馆的小吃最具特色,类似我国广东、香港的早茶食品。泰国的烧烤食品别具风味,如烤鱿鱼香脆可口,越嚼越香;炸香蕉味道独特,香蕉去皮后油炸成咖啡色软条,吃时感到甜中带酸。香竹糯米饭更是芳香清甜,不可不尝。此外还有烤牛肉片、烤鸡胸肉、烤大虾、烤鸡翅,以及鱼、香蕉干、芒果条、榴莲糕等水果、风味小吃等。 泰国人的饮料,一般为咖啡、凉开水或矿泉水,多数还要加冰块,热茶不多。因此到泰国旅行时,不习惯喝凉开水或冰水的游客,可自带茶叶、茶杯,用酒店准备的电热水壶烧水冲茶,如旅馆没有,可请导游设法解决。 到泰国品尝新鲜水果也是乐事,并可以果代水,因泰国盛产水果,一年到头供应的水果十分丰富,其价格比我国香港便宜。泰国较有名的四季水果有:榴莲、山竺、红毛丹、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木瓜等,其中榴莲、山竺、红毛丹最有特色。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饮食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饮食相比,口味更加浓重一些,喜欢放咖喱和辣椒。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体排汗会感到爽快些。由于信奉伊斯兰教,所以马来人不吸烟,不吃猪肉、自死物或动物血液。马来人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餐前必把手洗干净,用餐时十分卫生和礼节。 越南饮食 越南料理通常可以分为三个菜系。越南北部是越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很多着名的菜肴(如越南河粉和越南粉卷)都源自北部地区。越南北部的菜肴更传统并在对调料和原料的选择上更严格。 越南南部菜肴在历史上收到中国南方移民和法国殖民者的影响。越南南方人喜欢带甜味的菜肴,作为一个更具多样性的地区,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种类的香草。 越南中部的饮食与南部和北部的相比差异明显,越南中部料理使用更多的小配菜,也更具辣味。 外来的肉类,如蛇肉、软壳龟(soft-shell turtle)肉,狗肉和羊肉多在饮酒时才使用,它们并不被视为日常菜肴。 鸭仔蛋,将孵了15至18天,快孵化成雏鸭的鸭蛋用开水煮熟,敲开蛋壳,加入盐等调味,以小匙羹挖来吃。它通常与鲜鲜蔬菜如:越南香菜、食盐、胡椒、青柠汁一起被食用。
⑶ 请问马来西亚印度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
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
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⑷ 在印度尼西亚为什么不能摸小孩的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可爱点小孩子,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采取摸他们头的方式。因为摸小孩子头,不仅体现出了对小孩子的喜欢和宠爱,也表达了希望小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美好祝愿。
但是,在印度尼西亚这种举动代表的是另一个方面的意思,这是万万不能做的。印度尼西亚人比较信仰佛教,在佛教中是有说明不能摸小孩子头顶的。
不过,在印度尼西亚中,他们表达赞同的方式并不是用点头。就我个人看来,这大概也是跟印度尼西亚人信仰佛教有关吧。
⑸ 老人摸孩子的头一般表示对孩子的喜爱,为何在文莱摸孩子的头会被家长骂呢
用手触摸头部,会被文莱人认为可以带来灾祸,所以在文莱,千万不要用手摸孩子的头部,很容易惹来家长的怒骂。
文莱有很多禁忌,除了摸头会给别人带来灾祸被禁忌之外,文莱人还不能饮酒,不能抽烟,指路的时候不能直接用食指等等。和很多伊斯兰教国家一样,文莱人也认为左手是不洁的,所以在接送物品时总是用右手。
虽然在我们国家,老人摸孩子的头表示的是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对于文莱人来说,还是不要做这样的动作为好,毕竟即便是被人尊敬的老人,也没有给孩子带来灾祸的权利。
⑹ 马来西亚各民族文化习俗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得体,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
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
(6)马来西亚为什么不能摸小孩子的头扩展阅读:
其他:
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伊斯兰律法的约束。
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⑺ 在印尼旅游,为什么说不要去摸小孩子的头呢
因为印尼的人觉得头是人身体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最神圣最高贵的一个部分。所以, 在印尼,他们是不会允许被人摸头的,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不允许被人摸头。如果你摸了 小孩子的头,他们会觉得你侮辱这个孩子。
除了不能摸头的习俗,印尼还有其它的习俗。
还有,在印尼不能和女性握手,会被视为骚扰!印尼人忌讳使用左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右手去做,否则会被误会不礼貌。也不要随意吹口哨,印尼的人觉得吹口哨是一种下流的行为。
印尼人不吃猪肉,去印尼的饭店吃饭的时候,不要去点猪肉。否则很有可能被人打的哦。总之,去印尼旅游,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
⑻ 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拍拍头哪个国家有禁忌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因拥有吉隆坡、马六甲、槟城、热浪岛等景点,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马来西亚旅游业一直红红火火。
一是不可穿短裤、短裙进入寺院。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二是马来西亚人忌讳摸头,认为摸头是对人的一种侵犯和侮辱。
三是同马来西亚人握手、打招呼或馈赠礼品时,千万不可用左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四是在和马来西亚人交谈时,不要把双手贴在臀部上,因为这种方式表示发怒五是马来西亚人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食。
⑼ 去印尼导游告诉我,千万不能摸小孩子的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印尼摸小孩头会被人认为是对他的不尊重,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为印尼人们普遍认为小孩的头顶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他们觉得那是高贵不可侵犯的。如果随便对小孩“摸头杀”是会被人认为那是一种侮辱,因此大家要记住这个禁忌。
在印尼还有一个吃饭的习俗,那就是他们都是用右手抓饭吃,他们使用右手将饭捏成小团再送进嘴里。旁边还放一碗水时不时沾下水防止米饭粘手上。要是在印尼吃手抓饭的千万别用左手,毕竟左手在印尼是上厕所专用的。总之在印尼也是有很多的风俗禁忌,大家要是到那里去旅游的话,最好先做好功课以免到了当地会闹出笑话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⑽ 东南亚国家社会文化的禁忌
东南亚国家社会文化的禁忌:
1.菲律宾
菲律宾人喜欢在登门拜访时赠送一些礼品。工艺品、酒类、糖果、水果等等。接受礼品时,菲律宾人通常是不会当场打开包装。菲律宾人认为,“ 13 ”这一数字是厄运、灾难的象征,因此对它讳莫如深。他们还认为,人的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不可以之接触他人。拜访菲律宾人时,进门前脱鞋,不要窥视主人的卧室和厨房。
2.韩国
需要向韩国人馈赠礼品时,宜选择鲜花、酒类或工艺品。但是,最好不要送日本货。在接受礼品时,韩国人大都不习惯于当场打开包装。 韩国民间仍讲究“男尊女卑”。男女一同就座时,女人应自动坐在下座,并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女子不得在男子面前高声谈笑等。
3.马来西亚
其一,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其二,不要在其面前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其三,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这一动作在马来西亚人来看是十分下流的。其四,与其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其五,不要当众打哈欠。
4.日本
日本人的禁忌:如高声说话,定睛凝视他人,手插在衣袋里以及用手指指人,都会被认为是对人不恭敬。在交换名片时忌讳从屁股后兜里掏出或装入,这是对人极不尊敬的举动。忌三人并排合影,那是因为站在人间的人有受制于人之嫌。寄信时忌倒贴邮票,因为它暗示着断交。到日本人家作客应预约在先,非请莫进,非情莫坐,忌讳窥视卧室,不得翻弄除书报以外的东西。忌讳在众人面前接吻、拥抱。朋友在一起时不单独一个人吃口香糖之类的东西。
5.印度尼西亚
到印尼人家里作客,主人如硬留你吃饭,也不要一再推辞,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或对他存有戒心而不高兴。印尼人敬烟时,总是将烟盒先磕一下,使几支烟露出烟盒,然后再递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烟时,一般先将露出烟盒最长的那支烟按进烟盒,然后取露出烟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谦虚。从烟盒中取一支递给客人,或远抛给客人被认为是对人不敬。印尼人讲究礼节,伊斯兰教徒之间一般使用阿拉伯语问候,并双手合十至前额表示诚意和衷心祝福。男土对女伊斯兰教徒(一般戴面纱者)不要主动伸手要求握手。印尼人忌讳别人摸他的头部,认为头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印尼人忌讳别人用左手给他速东西。这是因为印尼人习惯便后用左手撩水冲洗,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如用左手递东西,对方会觉得不尊重他。如你实在腾不开右手而不得不用左手递时,你一定要说声"对不起",以示谦意。印尼人在叫人、招呼人时忌讳随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认为那是对人的不敬。
6.新加坡
交谈忌讳 在社交性的谈话中,切忌议论政治得失、种族磨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况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经验,也可谈论所到过的国家的各种见闻。好的交谈话题是当地的风味食品、餐馆、受有欢迎的旅游地区和主人一方的商业成就。在新加坡,公开表露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笑料都能为人们所欣赏,因此在不太了解别人之前,最好少开玩笑。新加坡严忌说“恭喜发财”,他们将“财”理解为“不义之财”或“为富不仁”,说“恭喜发财”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和嘲骂。用食指指人,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头,把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双手不要随便叉腰,因为那是生气的表示。数字禁忌 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他们偏爱红色,视红色为庄严、热烈、刺激、兴奋、勇敢和宽宏之象征。他们也欢迎蓝色和绿色。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如来佛的图像,也不准使用宗教用语。忌讳猪、乌龟的图案。
7.泰国
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泰国法律有对王室不敬罪的处罚条例,即使外国人也不可触犯。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泰国人视头部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如果你无意中碰及他人的头部,应立即诚恳地道歉。特别忌讳外人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小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泰国人认为左手和脚都不干净。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脚部是卑贱的,不能用脚踢门和用脚指点东西。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入座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对妇女的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缺乏教养。与人谈话时不得戴墨镜,手势要适度,不得用手指着对方说话。从别人面前走过时(不管对方是坐着或站着),必须躬着身子,表示不得已而为之的歉意。妇女从他人面前走过时,更应如此。学生从老师面前走过时,必须合什躬身。通常泰国女性都是比较保守的,不要在未经她们同意的情况下触摸她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