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斋月小孩吃什么
A. 各国小朋友如何过儿童节
儿童节对于儿童来说,是个意义重大的节日,那么各国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儿童节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各国小朋友如何过儿童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但有时学校会在这天放假。香港现时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仍保留与中华民国一致的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中华台北
1931年,孔祥熙发起建立的中华慈幼协济会提议,将4月4日定为中华民国儿童节,此后,中华民国立法机关在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第五条中规定,4月4日儿童节由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举行庆祝活动,不列为国定假日。香港也以此日作为儿童节。
日本
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不过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孩节,从上巳节发展过来,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男儿节悬挂鲤鱼旗是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哥伦比亚:儿童节戴面具、扮小丑
中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巴西:看病打针,健康第一
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儿童节,全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
韩国:缤纷礼物手机受宠
韩国的儿童节是5月5日,每年节日来临之前,韩国的父母们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他们最希望拥有的礼物,各大百货商场也纷纷进行各种促销活动。
尽管父母心目中的最佳礼物一般都是比较实用的东西,如书籍、服装、玩具等,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一些相关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韩国儿童最渴望的儿童节礼物是手机,其次才是游戏机、玩具、宠物、电脑和书籍等。
瑞典:“男孩节”VS“女孩节”
欧洲国家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这一天,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节目。
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罗斯:国际儿童节在这里诞生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印度:特别纪念日作儿童节
印度将独立后的第一任政府总理庄亚鲁的诞辰纪念日11月14日作为儿童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印度的儿童会有各种民族气息浓郁的舞蹈、音乐表演,政府也会出面组织一些庆祝活动。
伊斯兰国家:快乐的“糖果节”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都将斋月后第14天定为“糖果节”,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快乐的儿童节。“糖果节”一般为期三天,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户索要糖果。按照当地民俗,大人们不能拒绝儿童的要求,所以孩子们这一天总是能满载而归,欢天喜地。
非洲国家:持续一月的儿童狂欢节
非洲西部的国家大都有专门的“儿童狂欢节”,而且往往持续一个月。非洲人历来能歌善舞,在“儿童狂欢节”里,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会尽情欢乐,热闹非凡。
B.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开斋节的习俗与由来
开斋节是 *** 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回、 *** 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斯坦、柯尔克孜、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十个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一的民族称开斋节为肉孜节。
开斋节
中国信仰 *** 教的回、 *** 尔、东乡、撒拉、保安、哈萨克、塔吉克斯坦、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宗教节日,在每年回历十月一日。 *** 语称“尔德·菲土尔”,又称“尔德节”、“肉孜节”。节期三天。
按照 *** 教规,据说 *** 要求成年 *** 在每年回历九月斋戒一个月+斋月期间,每天只许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不得进食,但老弱病残、孕妇、月经期妇女及儿童除外。教徒要克制一切私欲、禁行房事、绝邪念,以示笃信 *** *** ,直到回历十月一日斋戒期满,所以叫做开斋节。节前, *** 人家要清扫卫生,室内、庭院,巷道、厕所、 *** 寺等处全都收拾打扫干净。节日那天,人们都沐浴更衣,听到 *** 寺“唤索俩”后,都聚集到寺坚参加会礼:“索俩”, *** 语,意为“礼拜”、 “唤索俩”,是由几个或十几个“满拉” ( *** 寺学经的学生),集体到屋顶或“邦克楼”( *** 寺最高建筑物)齐声颂念几段提醒礼拜的 *** 诗文+教长站在“米哈拉布”祭坛上领拜,众人均朝圣地麦加方向叩拜。礼拜时,举双手于头两侧,口诵“ *** 至大”;立正,右手置于左手之卜, 门诵《古兰经》首章;鞠躬,双手扶膝,行鞠躬礼;直起身抬起双手,口诵“赞颂主者,主必闻之”;下跪,双手掌触地,叩首至鼻尖接地;跪坐;再次叩首。如此七项动作连续完成,为一拜。礼拜毕,“伊玛目”(教长)为大家讲经布道。然后,各自上坟,诵经悼念亡灵。生活富裕的 *** 家庭依照教规,须“传费土尔”。 *** 语,“费土尔”即“开斋捐”、“丁税”的意思,每人拿一天的生活费(一般为二斤四两小麦,或折为现金)向 *** 寺或孤寡无助的人家施舍。西北地区的回、东乡、撒拉等族的习俗,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炸馓子、油香、课子,准备一些杏仁、杏干、瓜果、茶晶,用来招待客人和馈送亲友。已婚及未婚的女婿要备上礼物到岳父家贺节。青年男女们则聚在一起弹口弦,唱花儿,打木球,掼牛等,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开斋节在 *** 语中为“尔德·菲图尔”,在我国新疆被称作“肉孜节”,是 *** 教的传统节日,与宰牲节齐名。它于回历的十月一日,即约于公历的五月举行,一般历时三天。
按 *** 教法规,回历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所有的 *** 每日自破晓至日落均得禁食、禁欲,以达洗清罪孽、推已及人之目的。
在斋月结束的第二十九天夜晚,当人们看到新月初升,便可开斋恢复正常的饮食起居,翌日(即十月一日)就是快乐的开斋节了,许多 *** 国家或地区为能及时、准确地向人们报告新月初升的喜讯,都设有观测站,并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全国宣告。例如巴基斯坦每年均由知名的 *** 教学者组成“中央新月观察委员会”来负责观察和报告有关新月的消息。一旦消息发出,万民欢腾,举国庆祝。节日里,人们沐浴盛装,举行会礼;合家团圆,共进开斋饭,走亲访友,互致节日问候;彼此馈赠礼品,施舍。
开斋节是 *** 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开斋节前的一个月(即伊历的赖买丹月,也就是伊历的9月)是 *** 的斋戒月。《古兰经》中说:“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这就是“主命斋”,也称为“天命斋”,斋戎期限为一个月。封斋期中,信奉 *** 教的 *** 在日出之后到日落之前禁绝饮食,要克制私欲、禁行房事、杜绝邪念;还要禁止一切不好的言行,如伤人、窃取、说狂言、恶语、谎话、秽词、诽谤、谩骂等;同时要求不斋戒者在斋戒者面前注意礼貌,不当着他们的面饮食或说恶言秽语,以示尊重。 *** 教认为,斋戎可以使人们学会节制、磨炼意志、清心寡欲、防止罪恶,防止罪恶,也是负疚者仟悔和赎罪的一种方式,以示写信 *** *** 的虔诚,也有利于维护安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斋月的最后一天、看见新月的第二天(即伊历10月1日)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可以连续欢庆三天。节日到来之前,要把自家的房屋、院落,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节日的第一天, *** 很早就起床,大净之后换上最新最好的衣服,有的还要撩上点香水,到寺里去参加会礼,听伊玛目诵经、演讲。
然后相互走亲访友、互道“色俩目”(平安、和平、安宁之意, *** 相互祝安问候的词语)、全家聚餐或者和亲朋好友聚餐、全家人或者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到郊外游乐。整个开音节期间充满了喜庆、安乐、祥和的气氛。
*** 开斋节
伊历10月1日是“开斋节”。有的将“开斋节”称“尔德节”是不准确的,因“尔德”本是 *** 语,其意为“节日”,是专指“开斋节”和“宰牲节”,也可以指其他 *** 宗教节日的。
“开斋节”是中国 *** 的盛大节日,一般都要欢庆三天。节前,人们要把 *** 寺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家各户也要清扫院落、巷道等场所;节日的清晨, *** 的成年人要休浴净身,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节日早晨八点以后(以敲响会礼钟声为难),汇集到 *** 寺,当阿旬宣布会礼开始, *** 立即面向麦加礼拜,听阿旬诵经和演讲。礼拜后齐向阿旬道安,互说“色俩月”。开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织等风味食品,同时还要宰羊、宰鸡等,准备节日丰盛的食物;亲戚好友之间互送油香、馓子等,以示祝贺节日。女婿要带上礼品去给岳父母拜节。青年男女还要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开斋节
哈萨克族把“开斋节”也叫做“肉孜节”。哈萨克族同胞过“开斋节”除了按 *** 教的教义教规进行宗教礼仪活动外,还大多都骑着马成群结队地去相互拜节,并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
*** 尔族开斋节
*** 历的10月1日是“肉孜节”,是新疆 *** 尔自治区内 *** 尔民族的传统节日。“肉孜节”也就是“开斋节”。
除了按照教义、教规规定的内容,维族在欢度这个节日时形式上有所不同:在 *** 寺的拱门上有乐师高坐,吹奏着叹呐和打击着手鼓,更显示着节日气氛非常热闹和欢乐。人们还要举行赛马、摔跋、歌舞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南疆还有说新疆评书的活动评书内容多为 *** 教的宗教故事。肉孜节一般也是欢度三天。
保安族开斋节
*** 教历的“赖买丹”月(伊历9月)是 *** 的斋月,一个月的斋戎期满后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据记载,《古兰经》是在斋月里通过先知 *** 传到人间的。斋戒是 *** 的一项主要宗教功课--斋功,通过斋戒以示虔诚。封斋期间,保安族 *** 在日出之前吃封斋饭;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的整个白天,不能吃任何东西和喝水,乎日抽烟的人也应戒烟; *** 在斋月里还应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骂信 *** *** ;小孩儿和老、弱、病者以及孕妇可以不斋戒。到了晚上守斋结束时,人们就可以吃饭和饮水了,邻里亲朋之间也可以交往娱乐了。
一个月的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节日的清晨,保安族 *** 纷纷聚集到 *** 寺举行礼拜,在这之后才开始节日的欢庆活动。
男人一般在当天就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节了;妇女们则要在随后的几天再去。节日期问,信奉 *** 教的少数民族 *** 还要举行开斋节的会礼活动,会礼时,大家互相祝福、畅谈,热闹极了。
阿曼开斋节
阿曼人欢度“开斋节”的形式,除了 *** 都具有的欢庆形式和方法外,还有一个讨吉利的习俗。就是当开斋节到来时,有三个一帮或五个一伙儿身穿白色长袍的孩子们,去挨门逐户地拜年,敲开一家的门后就说一声“色俩日”,这家的主人马上拿出一些钱来给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就到下一家去了。如果遇到了不借这一习俗的外籍u,不会拿出钱来给孩子们,孩子们还可说一句“能给点钱吗”?其实,孩子们要钱只是象征性的,阿曼人认为这是在讨吉利,讨和顺,讨如意。
巴基斯坦开斋节
巴基斯坦“斋月”的开始日期是 *** 教历的8月29日或30日,这还要取决于哪一天能够看见新月出来。“斋月”是指伊历的9月(即赖买丹月)。按照 *** 的教义来说,“斋月”是吉祥、喜庆、尊贵和伟大的月份。《古兰经》对此也有记载, *** 的使者 *** 也说过:“拉马丹(即赖买丹)是 *** 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因为 *** 教历每年只有355天,与公历相差10天,所以,“斋月”在公历中没有固定的日子,总是一年一年的往后锗。
巴基斯坦的 *** 对望月是有讲究的,要有三个以上忠诚可靠的 *** 亲眼看到才算数。因此,在卡拉奇的最高建筑物--哈比L银行大楼的顶端没有一个望月台。如果由于连续阴雨,在地面上看不见新月,还可以乘飞机到高空去看。斋月期间,男满17岁,女满15岁的 *** 都必须守斋。白天不许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能抽烟。为了使人们注意,各报都在第一版刊登当天日落和次日日出的时间。小孩和老弱病人,虽可不必守斋,也要尽量节制饮食。总统下令所有饭馆、餐厅,白天都不得营业。日出前的封斋饭必须吃饱喝足。
为什么要守斋,说法很多。据说是为了使 *** 更加虔敬 *** *** ,让富人尝到穷人受饥饿的滋味,唤起同情心和不任意挥霍的自觉性。
守斋是一种严格的宗教意识的锻炼。在盛夏酷暑,每天缩短两个小时工作时间的,只有 *** 和机关的工作人员。那些在烈日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每到下午其饥褐之状不难想象。据说,由于宗教意识特别强,斋月中打起仗来, *** 士兵的斗志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加旺盛。
守斋禁食了一个月的人们,自然盼望轻松一下,所以,“开斋节”就成了非常热闹的节囚了。“斋月”结束的一天,并看到了新月的出现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里,男女老少都打扮一新,第一天去 *** 寺礼拜,接着就是亲友邻居互相祝贺,请客送礼。许多青年还特地选在这时举行婚礼,热闹的景象颇似我国的春节。
斋月是 *** 国家购买力最高的一个月,特别是到了后半月,商店里摆满了各种货物,任由顾客挑选,巴基斯坦有的地方甚至是挤得水泄不适。各地还临时增设了一些专门的开斋节市场,供 *** 自由购物。
马来西亚开斋节
马来西亚人把 *** 教奉为国教,因此,“开斋节”是马来人最隆重的节日。
*** 教教徒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斋戒期,在这一个月的斋戒期内,白天都不得饮食。“破戒”者要道众人唾骂,重者还可被控于宗教法庭,判学牛啃草。斋戒期满新月升起的时候即可开斋,也就是开斋节到来了。为了欢度开斋节,马来人的家家户户连夜煎炸糕点。第二天,男女老少穿起五彩统纷的“纱笼”(马来人的民族服装),都打扮得珠光宝气,相互拜贺送礼。年轻人奏着“甘奏兰”(马来人的民族乐器),跳起了“弄迎舞”(马来人的一种民族舞蹈),往往是通宵达旦,欢乐的情景非同一般。男女青年也趁跳舞之机,窃窃地交谈,倾吐他们之间相互的爱慕之情。
沙特 *** 开斋节
*** 教历每年的赖买丹月为“斋月”。“斋月”中,每日从黎明到日落,禁止一切饮食、娱乐等。只能等到太阳落山,沙特 *** *** 寺的宣札塔上宣读“ *** 平,艾克拜尔”( *** 至大)后才能开始进饮食。在斋月里,沙特 *** 人招夜晚当作白天,他们上街购买东西,走亲访友。夜晚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刻。斋月对 *** 来说,是考验他们的意志和毅力的时刻;也还含有闭门思过的意思。沙特 *** 人视“开斋节”为新年,这一天要休浴、礼拜、相互祝贺。
文莱开斋节
开斋节在文莱具有自己的特色。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马来人都信奉 *** 教。文莱园的苏丹常常告诫人们说, *** 教的真诺是爱好和平,讲究奉献。所以,在文莱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之间的友善情意。在这个国家里看不到打架、斗殴,连吵架闹事的也见不着,人们都说文莱是“和平之乡”。
开门迎宾是最能表达文莱人的真诚和友好的,特别是在欢度他们最隆重的开斋节的时候,早在三天之前,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大门,以便谁想进来谁都可以进来,进家来的都是客人,都要招待吃喝,临走时还要赠以礼品;小孩子进来还要给个红包。不但民间是这样,在开斋节期间,皇宫也对平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排队进去和国家元首(苏丹)握握手,受到款待,离去时还都给一份礼物。
在倍奉 *** 教的文莱国度里,真如“世外桃源”和“大同世界”一般。
新加坡开斋节
开斋节 (Hari Raya Puasa,意为 “欢庆的日子” ) ,又叫肉孜节 (肉孜是波斯语“斋戒” 的意思) ,标志着斋戒月 (Ramadan) 的结束,是 *** 非常重要的节日。
*** 教历九月 (即斋戒月) 是一年之中最为吉祥尊贵的月份,教规中规定所有健康成年的 *** 应全月封斋,每日从拂晓至日落,禁绝饮食,封斋29天,第29天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再把斋1天,次日为开斋节。
开斋节为 *** 教历十月 (Shawwal,音译为 “闪瓦鲁” ,意为 “猎月” ) 一日,被称为 *** 的 “小年” ,要欢庆三日,家家宰牛烹羊,做炸馓子、油果子等食品。
马来族群是新加坡最大的 *** 群体。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马来族群占新加坡 *** 总数的83.5%,其余信众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 *** 人以及部分华人、 印度人。新加坡马来人绝大多数信仰 *** 教, 大多数为逊尼派 *** 。事实上, *** 教已成为确定一个人能否被划分为马来人的主要标准之一。对以马来族群为主体的新加坡 *** 而言,斋戒月是投身敬拜、行善与分享的神圣之月。为净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白天禁止进餐喝水。日落后,家庭成员汇聚一起,进行黄昏晚祷并一同用餐。
开斋节当天,马来人黎明前就起床为节日活动做准备。男性 *** 先去 *** 寺祈祷谢神,然后向长辈们请求原谅。这是马来人最为重视的传统习俗文化。
他们认为,年轻一辈向长辈请求宽恕是必要的。早祈祷后斋月就正式结束了,人们开始饮食,然后合家出门团拜,与亲友互相拥抱问候,互致 “Selamat Hari Raya! ” (开斋节快乐) 。a通常先去拜访祖父祖母,然后再拜访其他亲戚朋友。这一天新加坡的 *** 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男士身着被称为 “马来装” 的宽松衣裤,女士则着经典亮丽的马来套装,而且一家人的衣服常常是同一色系,可以很容易辨识出来。
在芽笼士乃的马来文化村和昔日马来皇族居住的甘榜格南这两大马来族群聚居地,斋月时每天晚上入夜以后开始热闹起来,街头摊档也会一直营业至深夜。从手工缝制的传统马来服装和精致坐垫,到物美价廉的波斯地毯和插花摆设,一切过节所需物品应有尽有。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开斋节市集上的马来美食。在开斋节的三天节庆活动中,广受各族喜爱的香甜黄梨挞、椰蓉蒸制并配上黑甜椰糖的碟蒸糕等传统马来糕点最受欢迎。开斋节的正餐也很丰盛,类似华人的年夜饭,各式经典传统菜肴如辣焖牛肉 (Beef Rendang) 、咖喱杂菜 (SayurLodeh) 、马来米粽 (Ketupat) 等充分满足了持斋一月的信徒们营养需求和口舌之欲。新加坡开斋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引人人胜,是深入体验马来文化传统的最佳时刻。
开斋节的由来
*** 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是全世界 *** 盛大的节日之一。开斋节又叫肉孜节,“肉孜”即“减食”的意思。 据传,早在公元624年, *** 教的创始人 *** 在传教前,为纪念他受 *** *** 之命为“使者”和《古兰经》首次下降,规定每逢 *** 教的九月为“斋月”。按照 *** 教规定,这个月内,除病人、旅行者、孕妇、乳婴和作战士兵外,全世界的 *** 都必须“戒斋”,俗称“把斋”。每天从破晓到日落间,戒除饮食、娱乐和房事。 *** 认为,斋戒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使富者“感到饥饿者的愿望,尝到别人的痛苦。”只有夜间才可以吃些简单的饭食。到29日斋月期满时,由阿訇登楼望月,见到月牙即开斋,如果见不到月,则封满30日,次日为开斋节,恢复正常饮食。早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就要粉刷房屋、打扫庭院、理发、洗澡等,不仅要为节日准备吃的,还要忙于赶缝节日的服装。商店里储备了大量的节日货品。一到开斋节,人们一大早就起床作祷告,男女老少沐浴换装,探亲访友。
C. 马来西亚开斋节有何特别的风俗和习惯
马来西亚开斋节举行前,全国穆斯林(主要是马来人)都要实行长达一个月的白天禁食(即斋戒月),然后恢复正常的生活习惯。斋月过后的第一天即为开斋节。
节日前夕,穆斯林都要进行捐赠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刚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为了伊斯兰教而欠债的人等。同时,在外地的人都纷纷赶回家乡和亲人团聚。开斋节的早晨,穆斯林们都前往清真寺,进行隆重的祷告仪式。
仪式过后,人们互相热烈祝贺,表示把过去的恩恩怨怨全都忘记,一切从头做起。在亲切和睦的气氛中,人们还要相互登门拜访。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富的糕点招待来访的客人。好客的马来人还特别喜欢其他民族人士前来拜访,把他们的来访看作是十分荣幸的事情。
(3)马来西亚斋月小孩吃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的其他节日习俗:
1、圣纪节: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日,是伊斯兰教徒的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首都数十万伊斯兰教徒在国家元首的率领下,前往清真寺举行隆重的祷告仪式,然后举行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
2、卫塞节:农历四月十五,是佛历最重要的日子,象征着佛陀的出生、启蒙及涅磐。佛教信徒们竞相焚香,顶礼膜拜,并聚集在各地寺庙,将鸽子放生并祈求平安。同时,这天也是僧侣们布施的日子。到夜晚,家家户户食素食,点油灯,因此卫塞节又叫“灯节”。
3、最高元首诞辰:这一天,首都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免费看电影和欣赏文艺节目,国家王宫向公众开放参观。最高国家元首向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勋衔和奖章。当天,全国的清真寺还将举行特别的祈祷仪式。
D. 去马来西亚要注意哪些礼仪习俗
除了一般的公众礼仪外,在马来人大部分是穆斯林,一般以遵守穆斯林礼仪为主。例如,在进入清真寺时要注意公布的参观时间、男生女生均不可裸露胳膊和大腿(一般现场可租用长袍),女生还需遮盖头发。穆斯林以左手为不净,因此不可用左手指点或待人接物,在吃马来本地餐时一般也不用左手。不要用手触摸穆斯林小孩的头部,男性不可触碰穆斯林女性。在穆斯林聚居区不要食用非穆斯林食品,尊重当地饮食习惯。由于穆斯林每日定时祈祷,祈祷时不要打扰和围观。不要在穆斯林斋月期间冒然邀请穆斯林在白天进食。
马来西亚社会层次较分明,在马来西亚的上流社会(例如高档酒店),仍以西式礼仪为主。
E. 马来西亚的习俗有什么禁忌
一、生活习惯
马来西亚穆斯林较虔诚,每天祈祷五次,到麦加朝圣过的人倍受尊敬。回历九月是斋月,马来人通常情况下均昼禁夜食,只有年老体弱多病、孕妇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马来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讳
马来人忌食猪肉;马来男士不主动与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动握手;左手被马来人认为是肮脏的,因此在接、递物品时应用右手。
马来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翘二郎腿,不得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马来人禁酒,也忌讳在物品上印有动物或人像的图案。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
(5)马来西亚斋月小孩吃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习惯:
马来男女服饰五彩缤纷。马来人有其传统的服饰,称礼服。正式场合和隆重节日均着礼服。较流行的服饰是“巴迪”(蜡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
传统的马来妇女服饰分上衣和纱笼(筒裙),衣宽如袍,袖长,衣身长过臂部,纱笼十分宽大,通常长达足踝。马来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头上披着一条薄薄艳丽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
F. 开斋节来历
开斋节来历
开斋节来历是什么?开斋节来源于阿拉伯人对恶劣自然气候的斗争。如下为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开斋节来历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东方发白前,吃饱喝足,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斋戒是伊斯兰教规定的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枣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枣清真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会礼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犹如一片银河。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作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有许多回族青年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更增添节日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节日参加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喜欢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仓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唱花儿、摔跤、扳手腕、拔腰、拧手指头、打扑克;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开斋节怎么过?
开斋节,顾名思义,就是解除斋戒,可以吃喝了。开斋节作为一年中两个最重要的伊斯兰教节日之一(另一个为宰牲节,即古尔邦节),庆祝的准备与持续时间很长,放假天数就至少有三天。
从开斋节这天起穆斯林们不再过日夜颠倒的生活,恢复了白天吃喝的习惯。节日期间穆斯林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庆祝他们完成了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义务之一的“斋”。
开斋节期间埃及街头售卖的庆祝灯笼
穆斯林在开斋节期间会早起,在伊玛目(阿拉伯语,意为领拜人,相当于基督教中的牧师)领导下进行集体礼拜。
随后由伊玛目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之后走亲访友、互赠礼物、恭贺节日。为了欢度节日,人们还要沐浴更衣,小孩子这时就能得到新衣服。
在开斋节的的第一天与第二天,已婚和已订婚的女婿都会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穆斯林青年男女还选择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此外穆斯林还会向当地清真寺缴纳“费土尔”,作为“天课”用以维持清真寺与慈善事业的运作。富裕者还会向贫苦者施舍。
各地开斋节的不同风俗
既然是开斋节,就要放开了吃,穆斯林会准备不同种类的美食来享用。
开斋时普遍先吃水果,椰枣自然是最受阿拉伯人欢迎的选择,若无水果则喝清水或盖碗茶,随后正式开始享用美餐,穆斯林同时还要宰羊杀鸡,并做凉粉与烩菜等来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与伊斯兰教的传播进入了不同的地区,与当地原有的文化相交融而产生了不同的开斋节习俗。
下面我局就放眼伊斯兰世界,看看各地有何独具特色的开斋节风俗。
沙特阿拉伯
作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给予了开斋节极高的重视。
沙特人会借此良机极力地展现他们的慷慨好客,邀请亲戚与邻居到家里来做客吃饭。
要不要细数一下都叫什么?
他们通常在街区里的空旷地上铺上大地毯,摆上食物分享,邻里与亲戚其乐融融。
而此时小孩子们在成年亲戚面前排好队,挨个领取长辈们给他们的糖果、零钱与礼物。这些礼物通常装在装饰华美的袋子里,很有伊斯兰特色。
每年开斋节期间,沙特首都利雅得都有烟火表演
沙特的许多店主会在开斋节期间为每位顾客赠送免费的礼物,如巧克力店会赠予每位买了糖的顾客一份玻璃糖果碗。
沙特人还会竭尽所能向贫苦者施舍,随机地在大街上帮助陌生人,儿童甚至会收到完全陌生的人的玩具与礼物。
突然拿到很多糖果...
沙特男性则有另一项传统,他们会在开斋节期间买上一大袋大米或是别的主食,匿名地留在那些贫苦人家的.门口。
感觉够吃很久的
土耳其
在土耳其,最期待开斋节的就是小孩子。
在节日期间,他们会在社区内走街串巷,敲开每家人家的门,祝每个人节日快乐。借此他们可获得奖励的糖果、巧克力以及传统糕点如果仁蜜饼与土耳其软糖,这点和美国的万圣节非常相似。
不同种类的果仁蜜饼,在土耳其尤受欢迎
货架上的土耳其软糖
另外土耳其全国各地的市政府还会在开斋节期间举行公益慈善活动,以音乐会、歌剧或是Karag?z与Hacivat(土耳其的传统皮影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等形式来筹款资助贫穷者。
Karag?z与Hacivat在土耳其传统皮影戏中的形象
埃及
在埃及,人们在开斋节期间偏好去电影院、公园、剧院或海滩度过美好时光。
儿童则会骑着装饰精美的自行车环游城市。埃及人也会乘尼罗河上的游轮兜风,或是去沙姆沙伊赫这一红海边的热门旅游城市度假。
苏丹
在埃及的邻居苏丹,女性喜好用曼海蒂(也叫海娜)来纹身,装饰自己,甚至还会用它来装饰自家房子。
手部的曼海蒂(也叫海娜)纹身
在东南亚,开斋节的庆祝的中心是美食。由于物产比较丰富,东南亚的开斋节食品让人不由得食指大动。
印度尼西亚
在印度尼西亚,马来粽、椰奶煨鸡(马来语:Opor ayam)、椰奶菜汤(马来语:Sayur lodeh)与巴东牛肉都是开斋宴的常客。
马来粽
一个印度尼西亚家庭正在享用开斋宴
一碗色彩缤纷的粿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儿童们喜欢点燃装满了水与碳化钙(两者反应后生成乙炔)或是加热过的煤油的竹炮(马来语:Meriam buluh)来庆祝开斋节。
这些竹炮口径50到100毫米,身管长4到7米,体积巨大,射起来很刺激,也很危险。(是不是有点疯狂?)
一排正在开火的竹炮
此外人们在晚间还会点燃一排排挂起来的油灯(马来语:Pelita)来照亮自家与街道。
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市的一处油灯架
我国
而在我国国内,我国穆斯林在庆祝开斋节时则有更多更美味的美食可供选择。
麻油馓子与油香刚出锅时的的香味令人口水忍不住地往下流,而这香味还被赋予了祭奠亡者的含义。另外凉皮、凉粉与牛肉面等西北美食则让人流连忘返。
金灿灿的馓子、油香与麻花极为诱人
这种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开斋节来源于阿拉伯人对恶劣自然气候的斗争。这种原本没有宗教意义的节庆在与伊斯兰教相结合后,以伊斯兰文化的形式进入了诸多国家。
文化交流带来了节日形态的改变,最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开斋节文化。在这个文化间互相交流&吸收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如今世界的多样文化。
共同的节日,不同的庆祝方式。共同的地球,不同的文化习俗,共同的人生追求。
;G. 关于世界各国的儿童节目日
1925年8月,来自不同国家的54位“爱护儿童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呼吁关注儿童精神享受、儿童谋生、贫苦儿童救济和避免儿童从事危险工作等问题,同时为了引起社会对儿童问题的重视,此次大会呼吁世界各国建立“儿童节”。
这个倡议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赞同和响应,中国的儿童节是在1931年3月7日的中华慈幼学会呼吁下,选定4月4日为儿童节。儿童节定在4月4号的原因是因为春季气候温和,又与植树节相近,寓含树木树人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和苏联特别友好。苏联当时采用六月一日作儿童节,中国采纳之。由于中国使用,苏联和当时一些与苏联友好的若干国家也使用六月一日,中国便把六月一日称作“国际儿童节”。公道来说,六月一日并非全世界通用的国际儿童节。
其实,国际儿童节的日子相当混乱,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节,但采纳这个日子的国家不多。
1、中国——6月1日、4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并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1931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中国第一个儿童节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4月4日。民国二十年(1931年),“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发起建议,希望政府规定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随后,教育部制定了儿童节纪念办法,并于隔年的4月4日实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间在约定俗成下,儿童节的日期保留为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台湾地区也仍以4月4日为每年的儿童节。
2、日本——3月3日“女孩节”;5月5日“男孩节”;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1)男孩节。日本的儿童节,叫做“儿童的日”(日语:こどもの日),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二战前,这个节日被称为“端午节”(日语:端午の节句),并且只是男孩的节日。1948年,当这个节日成为公众假日的时候,便成了庆祝所有儿童幸福和福利的节日。在节日当天,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2)女孩节。每年的3月3日则是女孩节。日语中又把此节称为“雏祭”、“桃花节”(因为过去女孩节是在旧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开之时,由此得名)。在家中摆设偶人架是女孩节的传统庆祝活动。这天,凡是有女孩子的家庭都会在客厅里设置一个阶梯状的偶人架,在上面摆放各种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偶人(玩具娃娃),以庆祝女孩健康成长。这些小偶人,有自己制作的,也有买的。日本人家只要有女孩降生,父母、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就都会送她一套精致漂亮的小偶人。一套偶人,一般为15个,有皇帝和皇后,3位宫廷贵妇人,5名乐师,2位大臣和3个卫兵。这些小偶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今天的日本女孩,平时是不穿和服(日本的传统服装)的。但在女孩节这天,她们却都会穿起漂亮的和服,并且邀来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大家围坐在偶人架前,尽情地说笑、玩耍,愉快地欢度节日。
(3)“七五三”儿童节。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儿童节。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3、韩国——5月5日
韩国的儿童节(朝鲜语:어린이날)开始于1975年,是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这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长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或者其他游乐设施,让孩子开心地度过假日。
4、印度——11月14日
在印度,儿童节的日子就是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印度的儿童会有各种民族气息浓郁的舞蹈、音乐表演,政府也会出面组织一些庆祝活动。
5、土耳其——4月23日
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国家主权及儿童日”。这个节日来自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1920年土耳其国民大会的召开日期。1929年,根据儿童保护组织的建议,这一天被定为儿童节。从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开始在4月23日庆祝国际儿童节。
6、泰国——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泰国的儿童节在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7、新加坡——10月1日
8、印度尼西亚——7月23日
7月23日是印度尼西亚的儿童节,家境好的儿童上游乐场、逛商城;贫苦的孩子却依然要帮助家里打工挣钱。印尼目前有1170万适龄儿童失学。
9、德国——9月20日
在冷战期间,东西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东德(民主德国)定在6月1日,西德(联邦德国)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东德称作“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称为“世界儿童节”(“Weltkindertag”)。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
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例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
随着1990年德国统一,西德地区的儿童节日期和名称成为全德国官方的统一标准。然而在东德的许多地区,人们仍然无法改变旧有的习惯和称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许多家长仍然会和孩子一起庆祝儿童节的到来。
10、瑞典——8月7日“男孩节”;12月13日“女孩节”
欧洲国家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这一天,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节目。
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11、英国——7月14日
12、俄罗斯——6月1日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壹基金之家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13、美国——10月31日(一说5月1日)
在10月31日这一天,美国儿童们要参加学校、家庭及社区为他们组织的节目晚会及娱乐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夜。
14、哥伦比亚——7月4日
中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15、巴西——8月15日、10月12日
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儿童节,全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
16、古巴——7月6日
17、伊斯兰国家——斋月后第14天“糖果节”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都将斋月后第14天定为“糖果节”,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快乐的儿童节。“糖果节”一般为期三天,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户索要糖果。按照当地民俗,大人们不能拒绝儿童的要求,所以孩子们这一天总是能满载而归,欢天喜地。
18、非洲国家——持续一月的儿童狂欢节
非洲西部的马里等国家以伊斯兰教斋月为“儿童狂欢节”,持续1个月的活动是儿童最欢乐的时刻。非洲人历来能歌善舞,他们在狂欢节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或做各种游戏。在跳舞时,非洲孩子特别喜欢戴上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尽情欢乐,热闹非凡。他们不管相识与否,都态度友好,宛如一家。
H. 穆斯林斋月一个月都不吃饭吗
穆斯林斋月不是一个月都不吃饭。
在斋月期间,穆斯林教徒从日出到日落期间是不吃不喝的,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牺牲。这期间,穆斯林教徒戒斋、祈祷、阅读《古兰经》。
穆斯林在这期间只有日落之后,才能饮茶进餐。在斋月里,除了患病者、孕妇、哺乳妇、产妇、作战的士兵以及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进行任何不洁净或是罪恶的活动,不吃不喝,不吸烟、不行房事、不说脏话、不聊八卦等,只做善事。
直到太阳落山,人们开始用餐或是拜亲访友,就如同国内过年一般。
2018年入斋的时间:2018年5月16日,农历二零一八年四月初二,星期三;2018年开斋的时间:2018年6月15日,农历二零一八年五月初二,星期五。
伊斯兰教关于斋月最早的正式规定,始于公元623年。《古兰经》第二章第183、184、185、187节等对此都有记述。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说:“拉马丹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
I. 马来西亚美食资料
马来西亚是个多种族国家这里汇集了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 他们的食物偏爱酸辣 和咖喱。 华人的小食方面有酿豆腐、虾面、炒猓条、加厘面、清汤粉、薄饼、海南鸡饭、瓦煲鸡饭、馄饨面、香港点心、肉骨茶、槟城辣沙等,种类繁多。 马来人的食物以酸辣为主,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香喷喷的沙爹(鸡肉、牛肉及羊肉串)、马来糕点、竹筒饭、黄姜饭等。 印度人的食物也以辣,咖喱为主味,最普遍的莫过于其拉茶及各类煎饼。其他印度食物还有查巴迪(capati)、打拜(tapai)、多屑(tosei)等。印度人的香蕉饭也是有名的。
马来西亚的饮食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饮食相比,口味更加浓重一些,喜欢放咖喱和辣椒。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体排汗会感到爽快些。由于信奉伊斯兰教,所以马来人不吸烟,不吃猪肉、自死物或运动血液。马来人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餐前必把手洗干净,用餐时十分讲究卫生和礼节。 马来西亚民族众多,多元文化丰富了马来西亚的饮食传统。马来西亚的美食极为多样。有人这样形容,您可以每天更换一种佳肴,长达一年之久而不觉厌烦。总体来说,马来西亚的马来菜肴和印度菜肴比中国菜口味辛辣。同时您也会在这里发现有少数民族的美食及不同口味的国际美食。
马来西亚咖喱清新平和 马来西亚的咖喱都爱用椰浆去减低辛辣和提升香味,所以味道都是比较平和。他们运用了多种香料,如罗望子、月桂叶,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中带点清润,充满南洋风味。
马来西亚虾面
食材:大虾、鱼饼、鱼丸、油面、豆芽、鸡蛋、空心菜调料:马来Laska酱 椰奶1罐制作:先将剥好的虾壳和辣椒干放入锅中炒,拿点油下去,炒到虾壳红了放入水猪颈肉下去煮,放猪颈肉下去汤的味道会好点,倒入椰奶,放点盐,味,糖,开文火大概煮2小时左右,在把Laska酱 放进锅中用小火炒后放进汤中煮在放入辣椒油,把鸡蛋放进蒸炉去蒸熟后把鸡蛋切一半,2小时后把煮好的虾壳和猪肉拿掉,在把大虾、鱼饼、鱼丸、油面、豆芽、鸡蛋、空心菜这写放去水煮滚后捞起来淋上以煮好的虾汁进去,这时香味扑鼻,吃起来味道鲜美,带点辣辣的,真的很好吃哦!
肉骨茶是闽南及闽粤毗邻的城乡人民的一种独特饮茶风俗,并由老辈华侨传到海外,成了现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风味小吃。 肉骨茶,就是边吃猪排骨边饮茶。肉骨选用上等的包着厚厚瘦肉的新鲜排骨,然后加入各种佐料,炖得烂熟,有的还加进滋补身体的名贵药材。茶客入座,店主便端上热气腾腾的大碗鲜汤,碗中有五、六块排骨,加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有一盘切成寸把长的油条,茶客根据各自口味,可加入胡椒粉、醋、盐等调味品。然后,边吃肉骨边饮茶,而且茶类多是福建名茶铁观音、乌龙茶,滋味浓醇,馨香入肺,既是饮料,又是食品。
肉骨茶做法
材料: 香料 (用纱布袋包好) : 桂皮棒 1 根 丁香 4 - 5 粒 白胡椒粒 1茶匙 枸杞子 1大匙 八角 2 粒 猪排骨 500克 (1 磅) 蒜头(无须去皮) 2 大粒 黑酱油 1大匙 水 6 -7 杯 盐 1大匙 生菜 1 - 2 片 (洗净, 分开) 将肉骨,香料包和蒜头放入一个大锅内。把水倒入锅内后将它煮开。撇去汤表面的渣滓,加入酱油和盐后改用小火煮至肉软。 先把生菜放进碗内垫底,再把肉骨和汤兜入碗里。配上白饭和沾有酱油的切片红辣椒一起吃。 p/s:香料包不只可用于调味这道美味可口的福建式汤头,它同时也可充当其它道菜菜肴的调味料, 配与香料如: 八角、桂皮棒、丁香、芫荽 (香菜)、小茴香和大茴香。肉骨茶也有潮州式的煮法,其汤头清淡、材料简单,只须蒜头、胡椒和酱青(生抽).
白胡椒煲猪肚汤原料:白胡椒,性味辛、温。入胃、大肠经。含胡椒碱、胡椒脂碱和挥发油等。功能温中散寒,醒脾开胃
做法:购买猪肚一只,反复用水冲洗净。把约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J. 马来西亚人早餐吃什么
我去过马来西亚很多次,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海南鸡饭
在各式各样的鸡饭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是海南鸡饭。香嫩多汁的鸡肉配上用鸡汤烹调过的米饭,大蒜辣椒酱、再加上小黄瓜丝及香料叶。味道极为诱人。
肉骨茶
吉隆坡有一味长久享誉东南亚的中式早茶 ―― 肉骨茶。肉骨茶用猪的排骨肉、茶叶、人参作主料,配以盐、酱油、胡椒、味精佐料,烧煮多时,茶叶、药材之味便可渗入排骨。吃起来香而滑嫩,真正美味。
印度煎饼
印度煎饼是印度饼的一种。肉馅是以碎肉馅、沙丁鱼、洋葱及蛋混合而成。以咖哩调味。
炒面
炒面的面条与用面粉做出来的面条类似,但此种面条是用米磨成的粉制成的,有各种不同口味的炒面,例如马来口味、中国口味、印度口味及素食口味。
咖哩叻沙
咖哩叻沙是用面条浇上咖哩酱,配上鸡肉块、豆腐及豆芽一起享用。 辣得过瘾
酸辣咖哩饭
酸辣咖哩饭是通常在斋月所吃的食物,但在吉兰丹及丁加奴,随时可以吃到。
云吞面
是以猪肉及虾肉云吞所煮成的面,味道很不错,不妨尝一下
炒果条
炒果条是用平板米条与切碎的大蒜一起搅拌后,再加上新鲜的明虾、豆芽及鸡蛋,以酱油及辣椒酱调味。
马来煎饼
这是在马来西亚随时都能吃到的早点。是由小麦面团,加上鸡蛋及碎洋葱所做成的香脆馅饼。
椰浆饭
椰浆饭是用加了椰奶的米饭,配上小鱼干、水煮蛋、烤花生及小黄瓜丝,是一道很受欢迎的早餐。
福建面
福建面用黄面条搭配明虾、乌贼、豆牙、以口味很重的酱油膏调味。是华人的传统佳肴。
马来辣沙拉
马来辣沙拉是由凤梨、小黄瓜、豆腐、切碎的明虾肉及煮蛋所组成的沙拉,以花生酱调味。
印度糕
印度糕是用米磨成的粉制成的清爽糕点,馅内含有马铃薯及各种蔬菜。印度糕搭配椰子及扁豆咖哩一起享用 。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我是纯手工打字,很辛苦,麻烦请及时采纳喔~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