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铝土矿什么时候能恢复
Ⅰ 年铝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铝资源状况
世界铝土矿资源丰富,资源保证度很高。按目前世界铝土矿产量计算,铝土矿静态保证年限在200年以上。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截至2008年,世界铝土矿资源量为550~750亿吨,分布在非洲(33%)、大洋洲(24%)、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2%)、亚洲(15%)和其他地区(6%)。
2008年世界铝土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0亿吨和380亿吨。几内亚铝土矿储量为7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亚铝土矿储量为58亿吨,排名第二位,上述两国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一半,其他铝土矿储量比较大的国家有越南21亿吨、牙买加20亿吨、巴西19亿吨、印度7.7亿吨、中国7亿吨、圭亚那7亿吨、希腊6亿吨、苏里南5.8亿吨、哈萨克斯坦3.6亿吨、委内瑞拉3.2亿吨、俄罗斯2亿吨,上述14个国家铝土矿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86.8%(表1)。
表1 2008年世界铝资源的储量和储量基础
图2 LME年度现货铝结算平均价格变动(1990~2009年)
(二)氧化铝
2008年,在国内需求减少、国际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下,氧化铝价格更是一蹶不振,震荡走低。但受成本影响,价格走势与生产规模互动。减产、停产与原铝价格的回升使得氧化铝价格继续下调的空间不大,预计未来氧化铝价格将呈现上扬和盘整的态势。
受益于需求回暖,2009年以来国内氧化铝价格从年初的2000元/吨回升至12月初的2650元/吨,涨幅超过30%。同时随着价格的回升,原有的闲置产能快速复产,氧化铝供应持续增加。根据世界铝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氧化铝产量达4994.6万吨,其中中国氧化铝产量达2379万吨,氧化铝市场供应充裕并略有剩余,这抑制了氧化铝价格的继续上涨。2010年在原铝产能持续增加的预期下,氧化铝市场供应将大致平衡或略有剩余,氧化铝价格难以大涨大跌,将维持在2500元/吨上下的水平。
(三)电解铝
电价一直是电解铝生产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欧洲、北美以及中国的电费在电解铝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其他地区略微低一些。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电价调整方案,自2009年11月2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作为国内电解铝大省,河南省销售电价平均提价标准每千瓦时3.45分钱,具体220千伏及以上电解铝等工业企业每度电价0.527元。一般电价提高1分钱,电解铝成本将提高150元/吨,此次电价上调将带动电解铝价格上涨500元/吨。根据目前氧化铝及其他原料价格估算,不考虑人工成本及设备折旧的情况下,我国电解铝生产成本已经高达13000元/吨;如果再加上人工成本及设备折旧,电解铝成本将超过15000元/吨,2010年电解铝生产成本将缓慢提高。
六、结论
(一)世界铝供需趋势
原铝主要消费地区在北美、西欧、俄罗斯和中国。2008年美国和西欧工业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原铝需求下滑。经济危机抑制了全球铝产品的需求。另外,庞大的产能使得铝产品的供应依然十分充足,但由于价格的下跌,减产和停产不断出现,所以整体上进入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市场调节和政策作用使得差距继续缩小。2009年国内外制铝企业先后完成产能重启,全球原铝产量快速回升,但需求量增加速度并没有超过供应增速,所以全球铝市场过剩压力仍没有得到缓解。预计未来短期内国际原铝消费下降幅度将逐步缩小,国际原铝整体上仍将是供大于求,但供需差距会继续缩小。
(二)我国铝供需趋势
中国在全球铝消费中仍然扮演“支柱”角色,并继续支撑着铝行业的基本面。下游消费领域,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国房景气指数从2009年4月份开始快速回升并于8月份突破100,截止到2009年10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00以上。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强劲反弹,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以及施工面积指数全部升至100以上,新开工面积继续增长,房屋竣工面积增速放缓。建筑行业对铝材的消费占据很大比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回暖,后期铝型材消费将不断增长。
(朱欣然)
Ⅱ 红土型铝土矿
红土型铝土矿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铝土矿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范围内的南美、西非、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热带雨林地区。
南美北部成矿带:主要分布在圭亚那地盾及圭亚那北部海岸平原、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地盾北部。
西非成矿带:遍布西非板块,主要位于几内亚以及喀麦隆、马里、加纳等国家。
印度成矿带:位于印度半岛东加茨境内。
东南亚成矿带: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
澳大利亚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西部。
以上几个成矿带铝土矿资源储量占红土型铝土矿储量的96%(巴多西,1994)。成矿时代以新生代为主。
红土型铝土矿一般产出于高原台地、圆丘、长形单面山、山岭斜坡、平坦海岸准平原和沉积平地、平坦准平原上的小型洼地等地貌环境下。高原台地最为重要,印度、几内亚、喀麦隆、巴西、圭亚那、澳大利亚、越南、老挝等地的铝土矿产于该地貌环境条件下,这些台地一般是地质历史时期古夷平面的残留。
大部分的红土型铝土矿(储量占红土型铝土矿的95%)位于地表,未被新的沉积物覆盖。其母岩主要为不含石英的岩石及含石英少的岩石,只有少量矿床由含石英量高的花岗岩、流纹岩、砂岩风化形成。
矿体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多数矿区剖面上可以分为四层:顶部的土壤层、铁质硬结层、铝土矿层、残余层。硬结层一般呈鲜艳的红、深红、棕色,结核状、团块状、胶状结构,坚硬,含铁量较高。铝土矿层一般呈黄-褐色,局部红色、红褐色,主要结构有结核状、团块状、豆状等。残余层一般为浅色或杂色,呈松软土状,多保留原岩结构构造。
矿石Al2O3平均质量分数一般40%~45%,SiO2质量分数4%~8%,Fe2O3质量分数一般10%~25%,部分矿区发生脱铁作用含铁量较低。三水铝石是主要矿石矿物,其次是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少见。高岭石是最常见硅酸盐矿物。
老挝占巴色省巴松县铝土矿床为第四纪红土型铝土矿,具有红土型铝土矿的典型地质特征。
矿床位于老挝南部占巴色省波罗芬高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3′36″~106°39′15″,北纬15°00′00″~15°07′48″。属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密布、通行困难,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丰沛。高原表面覆盖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玄武岩,红土型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形成,覆盖于玄武岩之上,局部玄武岩风化殆尽,铝土矿覆盖于中生界砂砾岩上。
矿区范围内地形高差较小,矿区最高处和最低处高差约100m,高地和临近沟谷高差一般小于50m,铝土矿体出现于山脊、山包等较高位置,向两侧矿体厚度变小、品位变低。沟谷之中基岩出露,无矿体出现。
矿区红土风化层从下到上可以划分为四层:底部为杂色粘土层,中部为铝土矿层,上部为铁质层,地表为土壤、腐殖质层。
底部粘土层厚度0~8.13m,平均2.05m,呈黄、红、白等杂色,主要矿物成分有粘土、铁质及少量的铝土矿结核,局部见到残留的玄武岩残块、砂砾岩之上的见石英砂、砾石;中部铝土矿层,厚度0~11.62m,平均4.55m,一般呈黄褐色,局部红褐色,矿石呈大小不等的结核产出于松软红土中。下部为直径1~3cm的管状、片状结构铝土矿,含结核量约为30%~40%;向上出现结核状、豆状、肾状铝土矿,结核直径大者可达15cm,局部相互连接成直径1~2m的块状,含结核量50%~70%。上部铁质层,厚度0.40~6.50m,红褐色、红色铁质结核、团块分布于红土中,含结核量可达60%~80%。矿区的大部分地区,铁质层结核Fe2O3质量分数最高可达60.45%,大部样品达赤铁矿矿石边界品位要求。
矿石为红土型三水铝石矿石,呈黄褐色、红褐色、紫红色等。主要矿物为三水铝石,其次为高岭石、针铁矿、赤铁矿、锐钛矿等。矿石结构构造具有典型胶状成因的结构构造特征。主要有结核状、豆状、片状、管状等结构,为红土中水铝石、赤铁矿、褐铁矿等矿物成分,周期性析出、聚集所形成。结核、豆石出现于矿体上部,局部相互联结形成块状结构,矿体下部出现片状、管状结构铝土矿,结核直径变小,结核数量变少。矿石构造为地表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有似层状、帽状、壳状构造。
铝土矿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SiO2、Fe2O3、TiO2等(表4.8),Al2O3质量分数28.04%~55.79%,算术平均值42.07%;SiO2质量分数为0.94%~20.22%,平均6.31%;Fe2O3质量分数7.75%~45.50%,平均23.55%;TiO2质量分数1.35%~7.98%,平均3.07%。
表4.8 老挝铝土矿岩矿石化学成分特征表 wB/%
相关分析表明,铝土矿中Al2O3质量分数与SiO2质量分数、Fe2O3质量分数、TiO2质量分数均成明显的反比例变化关系,1595个铝土矿样品Al2O3与SiO2相关系数为-0.37,与Fe2O3相关系数为-0.92、与TiO2相关系数为-0.48。和铁矿相比,铝土矿钛率较高,高品位铝土矿具有较高的钛率。
推测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强烈的红土化作用导致了上部铁质层中铝质的迁移,氧化铁在氧化条件下最为稳定,残留下来形成铁质层,铝质向下迁移使铝质层Al2O3质量分数增加。由于TiO2性质稳定,从而显示出铁质层较低的钛率、铝土矿Al2O3与SiO2负相关的特征。
Ⅲ 东南亚铝土矿进口在哪个港
莱州港。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恢复出口后,首船5.5万吨的铝土矿抵达中国莱州港。
Ⅳ 马来西亚的锡矿石
马来西亚锡矿储量100万吨(2005年资料 ),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马来半岛11个州中有9个有锡矿,但以霹雳州和雪兰莪州最多。矿石类型以砂矿为主,主要为冲积砂矿,如世界着名的坚打谷锡矿区和吉隆坡锡矿区,矿石矿物为锡石,伴有独居石、钛铁矿和磷钇矿等,大多来自印支期花岗岩与志留-二叠纪碎屑岩和灰岩内外接触带附近的锡石一石英脉。原生锡矿占次要地位,其成因类型有:(1)热液型矿床。多为锡石一石英脉型矿床,矿石分布在泥质岩层的裂隙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伴生有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黄玉、黄锡矿、闪锌矿、石英和铬铁矿等。有的伴有强烈石英岩化。代表性矿床如双溪林明锡矿。(2)接触交代(矿卡岩)型矿床。其特征是锡石发育在花岗岩体与碳酸岩接触处的矿卡岩带中,锡矿化集中在断裂交叉部位及交汇入,如马樟萨塔洪、武吉伯西等矿体。(3)伟晶岩型矿床。规模一般较小,产于各类伟晶岩中,除锡石外,主要伴生矿物有电气石、白云母、黄玉、萤石和绿柱石等,如柔佛州的巴克里矿床。 马来西亚铁矿 Perwaja Steel Sdn Bhd Perwaja Steel Sdn Bhd 印尼锡矿 印尼锡矿 马来西亚煤炭 马来西亚煤炭 马来西亚金矿 马来西亚金矿 泰国锡矿 泰国锡矿 玻利维亚锡矿 玻利维亚锡矿 马来西亚铝土矿 马来西亚铝土矿 马来西亚锡 马来西亚锡 尼日尔爾利亚锡矿 尼日尔爾利亚锡矿 尼日尔爾尔锡矿 尼日尔爾尔锡矿 马来西亚钛矿 马来西亚钛矿 老挝锡矿 老挝锡矿
Ⅳ 有谁知道铝土矿的用途,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重点讨论的是生产金属铝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至于作耐火粘土用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见非金属矿“耐火粘土”中讨论。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我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结构式和分子式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TiO2、SiO2、Fe2O3、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类质同象混入物。水铝石溶于酸和碱,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强酸或强碱浓度下才能完全分解。一水硬铝石形成于酸性介质,与一水软铝石、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共生。其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刚玉,可被高岭石、黄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等交代。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菱形体、棱面状、棱状、针状、纤维状和六角板状。矿石中的一水软铝石常含Fe2O3、TiO2、Cr2O、Ga2O3等类质同象。一水软铝石可溶于酸和碱。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主要产在沉积铝土矿中,其特征是与菱铁矿共生。它可被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高岭石等交代,脱水可转变成一水硬铝石和α刚玉,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
三水铝石又名水铝氧石、氢氧铝石,结构式Al(OH),分子式为Al2O3·3H2O。单斜晶系,结晶完好者呈六角板状、棱镜状,常有呈细晶状集合体或双晶,矿石中三水铝石多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均含有不同量的TiO2、SiO2、Fe2O3、Nb2O5、Ta2O5、Ga2O3等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三水铝石溶于酸和碱,其粉末加热到100℃经2h即可完全溶解。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在风化壳矿床中三水铝石是原生矿物,也是主要矿石矿物,与高岭石、针铁矿、赤铁矿、伊利石等共生。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α刚玉,可被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交代。
铝土矿的化学成分主要为Al2O3、SiO2、Fe2O3、TiO2、H2O+,五者总量占成分的95%以上,一般>98%,次要成分有S、CaO、MgO、K2O、Na2O、CO2、MnO2、有机质、碳质等,微量成分有Ga、Ge、Nb、Ta、TR、Co、Zr、V、P、Cr、Ni等。Al2O3主要赋存于铝矿物——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中,其次赋存于硅矿物中(主要是高岭石类矿物)。
在内生条件下,由于有二氧化硅的广泛存在,Al2O3与SiO2常紧密结合成各类铝硅酸矿物,这些矿物一般铝硅比小于1,而工业上对铝矿石一般要求Al2O3≥40%,Al/Si>1.8~2.6,因此内生条件下很少形成工业铝矿床。
目前,已知的国内外工业铝土矿多是在表生条件下形成的。在表生条件下铝土矿的生成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风化-残积(余)成矿(红土成矿)和风化-搬运-沉积成矿或风化-改造-再沉积成矿(沉积成矿)。风化-残积(余)成矿是含铝母岩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具排泄良好的有利地形(如残丘、低山和台地),由于水、CO2和生物等的风化分解作用,母岩中易溶物质K、Na、Ca、Mg和SiO2被淋失排出,活动性小的物质Al、Fe、Ti残留原地形成红土型铝土矿。风化-搬运-沉积成矿是含铝岩石、红土风化壳或已形成的红土矿床,在重力、水和自然酸(硫酸、碳酸、有机酸)等作用下,经机械的或化学的风化、剥蚀、搬运等物理、化学改造作用,于山坡凹地、谷地、近海湖盆地或滨海潟湖、局限海盆内形成铝土矿,在水介质环境中形成沉积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含有镓、钒、铌、钽、钛、铈及放射性元素等有用组分,这些有价值的伴生组分可综合回收。而矿石中的硫、CO2、MgO、P2O5则是有害组分,不利于铝的冶炼回收。
铝土矿矿石根据其所含的主要含铝矿物分为:三水铝石型、一水软铝石型和一水硬铝石型。国外铝土矿矿石主要是三水铝石型,次为一水软铝石型,而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极少。但我国则主要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三水铝石型铝土矿极少。
国外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具高铝、低硅、高铁的特点,矿石质量好,适合耗能低的拜耳法处理。我国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总体特征是高铝、高硅、低硫低铁、中低铝硅比,矿石质量差,加工难度大,氧化铝生产多用耗能高的联合法。
二、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
铝土矿矿石用途多样,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铝工业中提炼金属铝、作耐火材料和研磨材料,以及用作高铝水泥原料。矿石用途不同,其质量要求各异。表3.9.1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4年发布的铝土矿石的行业标准(YS/T78-94)。按照该标准将铝土矿分成沉积型一水硬铝石、堆积型一水硬铝石及红土型三水铝石三大类型,并按化学成分分为LK12-70、LK8-65、LK5-60、LK3-53、LK15-60、LK11-55、LK8-50、LK7-50、LK3-40等九个牌号。该标准除了对铝土矿的化学成分作出了规定外,还要求沉积型一水硬铝石的水分不得大于7%,堆积型一水硬铝石和红土型三水铝石的水分不得大于8%。此外要求铝土矿石的粒度不得大于150mm。铝土矿石不得混入泥土、石灰岩等杂物。
工业上提取金属铝是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然后氧化铝经电解成为金属铝。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经验,不同氧化铝生产方法对矿石质量的要求还有所不同,其一般要求是:
1)烧结法:适于处理含硅较高的低品级矿石,要求Al2O3/SiO2为3~5(或3.5左右),Fe2O3<10%。
2)拜耳法:适于处理含Al2O3高、SiO2低的富矿,一般要求Al2O3>65%,Al2O3/SiO2>7。氧化铁在拜耳法流程中不与碱起反应,只是铁高赤泥量大,赤泥洗涤复杂,易造成碱和氧化铝的机械损失,但不宜有铝针铁矿。
3)联合法:适于处理中等品位的铝土矿,我国主要用混联法,即在拜耳法的赤泥中添加部分低品级矿石提高烧结法的铝硅比,一般要求Al2O3>60%,Al2O3/SiO2为5~7,Fe2O3<10%。对氧化铝生产而言,硫是很有害的杂质,均不宜采用高硫矿石。
用作研磨材料的铝土矿,要求含Al2O3高、铁和钛低,一般要求Al2O3≥70%,Fe2O3≤5%,TiO2≤4.5%,CaO+MgO≤1.0%,Al2O3/SiO2≥12。
作高铝水泥原料的铝土矿石必须:Fe2O3<2.5%,TiO2<3.5%,R2O(一价金属氧化物)<1.0%,MgO<1.0%。
三、矿业简史
铝元素是在1825年由丹麦物理学家H.C.奥尔斯德(H.C.Oersted)使用钾汞齐与氯化铝交互作用获得铝汞齐,然后用蒸馏法除去汞,第一次制得金属铝而发现的。
金属铝的生产,初期是化学法。即1854年法国科学家H.仙克列尔戴维里(H.Sainte Claire Diwill)创立的钠法化学法和1865年俄国物理化学家H.H.别凯托夫(Н.Н.Бекетов)创立的镁法化学法。法国于1855年采用化学法开始工业生产,是世界最早生产铝的国家。
铝土矿的发现(1821年)早于铝元素,当时误认为是一种新矿物。从铝土矿生产铝,首先需制取氧化铝,然后再电解制取铝。铝土矿的开采始于1873年的法国,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始于1894年,采用的是拜耳法,生产规模仅每日1t多。
到了1900年,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有少量铝土矿开采,年产量才不过9万t。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铝作为金属和合金应用到航空和军事工业,随后又扩大到民用工业,从此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1950年,全世界金属铝产量已经达到了151万t,1996年增至2092万t,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
我国铝土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最早始于1924年,当时由日本人板本峻雄等对辽宁省辽阳、山东省烟台地区的矾土页岩进行了地质调查。此后,日本人小贯义男等人,以及我国学者王竹泉、谢家荣、陈鸿程等先后对山东淄博地区、河北唐山和开滦地区,山西太原、西山和阳泉地区,辽宁本溪和复州湾地区的铝土矿和矾土页岩进行了专门的地质调查。我国南方铝土矿的调查始于1940年,首先是边兆祥对云南昆明板桥镇附近的铝土矿进行了调查。随后,1942~1945年,彭琪瑞、谢家荣、乐森王寻等人,先后对云、贵、川等地铝土矿、高铝粘土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工作。总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作多属一般性的踏勘和调查研究性质。
铝土矿真正的地质勘探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53~1955年间,冶金部和地质部的地质队伍先后对山东淄博铝土矿、河南巩县小关一带铝土矿(如竹林沟、茶店、水头及钟岭等矿区)、贵州黔中一带铝土矿(如林夕、小山坝、燕垅等矿区)、山西阳泉白家庄矿区,等等,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但是,当时由于缺少铝土矿的勘探经验,没有结合中国铝土矿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原苏联的铝土矿规范,致使1960~1962年复审时,大部分地质勘探报告都被降了级,储量也一下减少了许多。1958年以后,我国对铝土矿的勘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大搞铜铝普查的基础上,又发现和勘探了不少矿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南张窑院、广西平果、山西孝义克俄、福建漳浦、海南蓬莱,等等铝土矿矿区。
我国铝土矿的开采最早始于1911年,当时日本人首先对我国辽宁省复州湾铝矾土矿进行开采,随后1925~1941年又对我国辽宁省辽阳、山东烟台矿区A、G两层铝土矿进行开采,以上开采多用作耐火材料。1941~1943年日本人对我国山东省淄博铝土矿湖田和沣水矿区的田庄、红土坡矿段进行了开采,矿石作为炼铝原料。后来台湾铝业公司也曾进行过小规模开采供炼铝用。
我国铝土矿大规模开发利用是从新中国以后开始的。1954年首先恢复以前日本人曾小规模开采过的山东沣水矿山。1958年以后在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先后建设了501、502、503三大铝厂,为了满足这三大铝厂对铝土矿的需求,在山东、河南、山西、贵州等省建成了张店铝矿、小关铝矿、洛阳铝矿、修文铝矿、清镇铝矿、阳泉铝矿等铝矿原料基地。
进入80年代,特别是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以后,我国铝土矿的地质勘探和铝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建和扩建了以山西铝厂、中州铝厂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铝厂,使我国原铝产量由1954年的不足2000t,发展到了现在的187万t。建立了从地质、矿山到冶炼加工一整套完整的铝工业体系,铝金属及其加工产品基本可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Ⅵ 马来西亚的主要矿产
锡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马来西亚的锡储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锡矿。其锡矿主要分布在西马。在西马,除槟榔屿州外,其他各州都蕴藏着大量的锡矿。在西马,锡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霹雳州的近打河谷地带和首都吉隆坡地区。但由于长年开采,这两地的锡矿资源已日趋减少,马来西亚矿业部门正转向开采其他地区的锡矿。
铁是马来西亚仅次于锡的另一重要矿产。其铁矿储量超过1亿吨,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砖红壤铁矿。其铁矿品位也较高,铁含量超过50%。铁矿主要分布在彭亨、丁加奴、柔佛三州。
石油和天然气在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近海地区。原油为轻质油,含硫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马近海地区。
铜矿主要分布在东马沙巴州的基纳巴卢山南坡的马穆。铜矿石储量近2亿吨。
金矿在东马、西马一些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西马的吉兰丹州蕴藏为丰。
除以上几种外,马来亚的矿产资源还有锑、锰、铝土、铬及钛、铀、钴等稀有金属矿
Ⅶ 马来西亚铝土矿每年出口多少到中国
HS编码26060000:铝矿砂及其精矿
2016年1-12月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数量为:7416208.217吨
2015年1-12月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数量为:23989095.731吨,进口金额排名第一。
Ⅷ 1.马来西亚的矿产资源有什么
(1)锡 :锡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马来西亚的锡储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锡矿。其锡矿主要分布在西马。在西马,除槟榔屿州外,其他各州都蕴藏着大量的锡矿。适合用来做装饰品。
(2)铁:铁是马来西亚仅次于锡的另一重要矿产。其铁矿储量超过1亿吨,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砖红壤铁矿。其铁矿品位也较高,铁含量超过50%。铁矿主要分布在彭亨、丁加奴、柔佛三州。
(3)金:金矿在东马、西马一些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西马的吉兰丹州蕴藏为丰
(4)煤
(5)石油:石油在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近海地区。原油为轻质油,含硫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马近海地区。
(6)天然气:天然气在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近海地区。原油为轻质油,含硫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马近海地区。
(7) 铜:铜矿主要分布在东马沙巴州的基纳巴卢山南坡的马穆。铜矿石储量近2亿吨。
(8) 除以上几种外,马来亚的矿产资源还有锑、锰、铝土、铬及钛、铀、钴等稀有金属矿。
Ⅸ 铝土矿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铝土矿基础储量少,开发难度大
根据《201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47.1亿吨,2016年铝土矿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7亿吨。而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铝土矿基础储量为10.10亿吨。2017年,我国铝土矿基础储量为10.12吨。
全球铝土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南美及东南亚。从国家分布来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越南、印度尼西亚,其中几内亚(储量74亿吨)、澳大利亚(储量62亿吨)和巴西(储量26亿吨)、牙买加(储量20亿吨),四国铝土矿储量约占全球铝土矿总储量280亿吨的65%。
而我国不属于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不仅远低于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即便在亚洲也低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再者,中国铝土矿整体质量较差,98%以上为加工困难、耗能高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加工成本高,而且适合露采的矿床仅占34%;在同等条件下,我国企业更倾向于进口国外高品位的矿石。
二、下游需求带动下,我国铝土矿产量全球第二
最近10年,我国铝行业快速发展,以最近5年为例,全国氧化铝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54%,成为全球产出氧化铝最多的国家。2017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6901.7万吨,同比增长13.32%。
在下游需求带动下,我国铝土矿产量水涨船高。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铝土矿产量为6500万吨,仅次于澳大利亚铝土矿产量为83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二。
对于氧化铝厂而言,随着国内高品位铝土矿资源的日渐消耗,国产矿氧化铝厂新增产能的投放势必受到影响,特别是在环保督查严格化、常态化的情况下,未来铝土矿的供应极可能成为国产矿氧化铝厂产能增加的瓶颈。
结合来看,中国正在以不足全球3%的储量生产着全球25%左右的铝土矿,静态可采年限仅为14年,远远低于世界102年的平均水平,挖掘国内潜力和加快掌握海外铝土矿资源成为中国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大
随着氧化铝产能的增加,国产铝土矿资源逐步短缺,进口铝土矿激增。我国铝行业对进口铝土矿的依存度一度高达60%,资源供应能力面临较大压力。更为重要的是,铝土矿定价权和运输订舱权由国外公司主导,国外铝土矿价格连续上涨,国际铝土矿商、贸易商肆意抬高价格,主要铝土矿生产大国印度尼西亚先后多次出台政策,从限制出口到禁止出口再到恢复出口,我国许多企业面临资源供应风险系数加大的问题。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受印尼矿产出口禁令影响,2014中国年铝土矿进口量从2013年的7161万吨锐减至3620万吨,同比减少50%左右。2017年我国共进口6855万吨铝土矿,同比增长32.55%,接近2013年7161万吨的历史高点。
从进口来源国看,2013年以前,国内进口的铝土矿主要来自印尼和澳大利亚,其中从印尼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例为70%左右,澳大利亚占比20%;2014年之后,马来西亚和印度转而成为国内的重要的铝土矿供应国;2017年几内亚对华出口铝土矿2763万吨,继续保持我国铝土矿进口最大来源国的地位。在国内铝需求保持稳步增长的预期下,未来随着与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的铝土矿贸易的活跃,国内的铝土矿进口量将重回高增长的轨道,铝土矿对外的依存度也将越来越大。
Ⅹ 铝土矿的矿业简史
中国铝土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最早始于1924年,当时由日本人板本峻雄等对辽宁省辽阳、山东省烟台地区的矾土页岩进行了地质调查。此后,日本人小贯义男等人,以及中国学者王竹泉、谢家荣、陈鸿程等先后对山东淄博地区、河北唐山和开滦地区,山西太原、西山和阳泉地区,辽宁本溪和复州湾地区的铝土矿和矾土页岩进行了专门的地质调查。中国南方铝土矿的调查始于1940年,首先是边兆祥对云南昆明板桥镇附近的铝土矿进行了调查。随后,1942~1945年,彭琪瑞、谢家荣、乐森王寻等人,先后对云、贵、川等地铝土矿、高铝粘土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工作。总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作多属一般性的踏勘和调查研究性质。
铝土矿真正的地质勘探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53~1955年间,冶金部和地质部的地质队伍先后对山东淄博铝土矿、河南巩县小关一带铝土矿(如竹林沟、茶店、水头及钟岭等矿区)、贵州黔一带铝土矿(如林夕、小山坝、燕垅等矿区)、山西阳泉白家庄矿区,等等,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但是,由于缺少铝土矿的勘探经验,没有结合中国铝土矿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原苏联的铝土矿规范,致使1960~1962年复审时,大部分地质勘探报告都被降了级,储量也一下减少了许多。1958年以后,中国对铝土矿的勘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大搞铜铝普查的基础上,又发现和勘探了不少矿区,其比较重要的有:河南张窑院、广西平果、山西孝义克俄、福建漳浦、海南蓬莱等等铝土矿矿区。
中国铝土矿的开采最早始于1911年,当时日本人首先对中国辽宁省复州湾铝矾土矿进行开采,随后1925~1941年又对辽宁省辽阳、山东烟台矿区A、G两层铝土矿进行开采,以上开采多用作耐火材料。1941~1943年日本人对山东省淄博铝土矿湖田和沣水矿区的田庄、红土坡矿段进行了开采,矿石作为炼铝原料。后来台湾铝业公司也曾进行过小规模开采供炼铝用。
中国铝土矿大规模开发利用是从新国以后开始的。1954年首先恢复以前日本人曾小规模开采过的山东沣水矿山。1958年以后在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先后建设了501、502、503三大铝厂,为了满足这三大铝厂对铝土矿的需求,在山东、河南、山西、贵州等省建成了张店铝矿、小关铝矿、洛阳铝矿、修文铝矿、清镇铝矿、阳泉铝矿等铝矿原料基地。
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3年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以后,中国铝土矿的地质勘探和铝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建和扩建了以山西铝厂、贵州铝厂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铝厂,使原铝产量由1954年的不足2000吨,发展到了90年代的187万吨。建立了从地质、矿山到冶炼加工一整套完整的铝工业体系,铝金属及其加工产品基本可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