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商投资马来西亚发展什么行业
‘壹’ 马来西亚将设特别旅游投资区,这对当地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马来西亚建设特别旅游投资区主要是想要打造一个生态旅游区,同时鼓励科技为主的旅游业创新来吸引外资投商,因为旅游业是马来西亚经济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所以他们想要通过复苏旅游业重新使得当地的经济复苏和增长。
正是因为旅游业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所以说现在复苏旅游业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什么马来西亚会重新建立这样一个特别的旅游投资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马来西亚旅游业的损失超过了250亿美元,这样一个损失需要花4年的时间可能才能弥补,所以马来西亚需要尽快的推行政策,让自己的旅游业进行复苏,同时也能够拉动全国经济的增长。
‘贰’ 马来西亚投资优势 为什么投资马来西亚
资金不多,投资国内一线城市或者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地方是不够的;二来,东南亚诸国当中,马来西亚对“一带一路”的大战略配合度是最高的,吉隆坡更是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关键是,不仅“一带一路”会带动吉隆坡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也有着同样的需求。
早在2010年,马来西亚政府就先一步提出了“大吉隆坡计划”。
计划斥资1720亿令吉,打造一个“大吉隆坡”,从硬体设备、人民收入及居住环境这三方面,让吉隆坡在2020年跻身全球20个最宜居的城市,同时成为世界经济成长率最高城市前20名。
按照预期,到2020年吉隆坡地区人口将从现在的600万人增至1000万人。政府还推出了特别奖励,邀请世界上最优秀的100家企业在马来西亚设立总部,用来吸引大量的国外人才。
人口的急剧增长、大量外来人员的就业必然带动大量的住房需求。
吉隆坡一直是人口聚集之地,这些年来房价不断上涨,而随着“大吉隆坡计划”的推进,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聚集大马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届时住房需求还会更大,投资房产前景十分可观!
‘叁’ 马来西亚投资有什么优势
1, 马来西亚的货币叫做林吉特, 一马币也就相当于2.2元人民币, 当地的交通比较的发达, 特别适合那些需要便利交通的行业, 其香蕉, 锡跟椰子的出口历年以来都稳居国际第一,棕榈跟胡椒的产业也居于国际的首位。
2,近几年马来西亚针对于华人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优惠政策, 如果你作为中国人去投资的话, 会受到特别的优待,所以还是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吧。
3,如果你是学生,在马来西亚留学毕业之后选择留在当地发展的话, 那么就是具有当地的学历去经营企业了, 我推荐大家可以选择旅游业或者酒店管理行业, 因为马来西亚风景优美, 能吸引全世界的玩家前来游览观光,因此还是比较有前途的。
‘肆’ 想去外国投资,比较感兴趣马来西亚,不知道有什么比较好的项目
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国境被中国南海分为两部分:位于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半岛(北接泰国,南部与新加坡隔着柔佛海峡)及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南接印度尼西亚,文莱国夹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
1957年8月31日,首席部长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 首都为吉隆坡,联邦政府则位于布城。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统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议会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于普通法。国家对内外的最高代表被称为元首, 而政府首脑是首相。
1961年5月,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马来西亚的建国方案。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
新马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两地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成增加到6成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严重的种族暴乱。“马来人至上”的观念也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的信条。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担心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他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独立出去,以保证马来族的统治。于是,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改宪法,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在其博客撰文说,华人不能担任政府高职,是因为华人握了马来西亚大部分财富。只有在马来人掌控30%的企业股权后,马来人才准备放手对政治的控制权。新闻网独立新闻在线报道,马哈迪在题为“要不要成为种族主义者”的文章中承认,马来人无法正确地利用新经济政策为他们创造的机会,是他们的问题,但马来人的确尚未达到掌控30%企业股权的目标。
马来人的总财富也少过马来西亚人总财富的30%,马来西亚大部分的财富由华人掌控。换句话说,华人掌控了马来西亚的经济。
他说:“在政治领域则由马来人掌控,大部分高职如首相、首席部长都由马来人担任。如果这些职位由华人掌控,那么华人不只掌控了经济,也掌控了政治领域。那么马来人的那一份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让马来人在马来西亚经济中获得其公平的一份。一旦他们成功达到此目标,他们准备放手对政治控制权。由于他们未在经济中获得其公平的一份,因此应该允许他们在政治中获得更大的一份。”
马哈迪也说,回教党对待华人宗教仪式的态度比巫统更有包容性,是因为该党需要华人选票。他也表示,回教党与民主行动党合作是政治伪善,不是真诚的合作关系。
‘伍’ 马来西亚值得投资的领域包括哪些
马来西亚值得投资的领域包括:
1、马来西亚政府欢迎外商投资的领域包含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领域等。
2、外国证券投资者可以在当地的股票交易所自由买卖股票和债券,并可以购买刚上市公司的新股。
3、马来西亚目前在积极地进行私有化改造,外资企业可以参与企业私有化过程,同时可以参与由政府资助的发展项目。
4、外资在商业银行中最多能拥有20%的股份。
经济: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先后提出了“新经济政策”、“2020宏愿”、“国家发展政策”、“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计划。
2007年后,推出马来西亚依斯干达、北部经济走廊、东海岸经济区、沙巴发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发展计划,以刺激经济发展和实现未来经济转型。
‘陆’ 马来西亚的经济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体。国家透过宏观经济计划,在指引经济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渐下降。为了使经济多样化,并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减少对于出口货物的依赖,政府正推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但它正受到成长中的工业经济所造成的空气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胁。大马已发展成为伊斯兰银行的一处中心,而且该国在伊斯兰银行拥有最多的女性劳工。知识经济服务也正在扩张
上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基本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令吉和600亿令吉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执政后,采取了多项刺激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如今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0年公布了以“经济繁荣与社会公平”为主题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出台“新经济模式”,继续推进经济转型。
国际贸易,促进了航线在相邻的马六甲海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马来西亚是一个农业与自然资源出口国,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马来西亚曾经是锡的最大生产国,橡胶在世界棕榈油。制造业在国家的经济影响很大,虽然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远离它。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在或低于3%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 普腾汽车在国内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钢铁等重工业仍然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 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2013年马来西亚主要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316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53美元通货膨胀率2.1%对外贸易总额4401亿美元外汇储备1349亿美元汇率1美元≈3.2林吉特(表格数据资料参考资料来源于: )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5113亿令吉,增长11.2%,;就业人数108万。马来西亚的工业主要是原料主导型的加工工业,近些年来,在电子,汽车以及钢铁方面发展非常迅猛。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很快,从事工业的就业人数也逐渐增多。如今,马来西亚将出口导向型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将工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子业都取得长足发展。
马来西亚是生产及出口半导体、视听器材、空调、橡胶产品及人造油产品,并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马来西亚工业经过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马来西亚工业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比较发达。国产小汽车在东亚一带享有盛誉。马来西亚也把重点放在推介资讯科技上,它以多媒体超级走廊宏愿计划大举开放通讯市场、网上资讯服务、电子商务、数码广播科技。 马来西亚制造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生产部门,近30年来,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迅速,2010年制造业总产值约为2641.7亿美元,增加值为539.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22.5%。马来西亚制造业以食品制造、电子电器业、木制品业、炼油业、橡胶产品业和非金属矿产品业为主。
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精炼石油产品、化工产品、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和动植物油脂制造(主要指棕油制品)是2010年马来西亚GDP的主要贡献行业。这四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为238.7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4.2%。
电子制造业
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主要涵盖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计算机和周边设备、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2010年,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总产值539.7亿美元,增加值为96.4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7.9%,从业人员31.4万人。其中,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产业总产值为284.1亿美元;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总产值为125.8亿美元;计算机和周边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94.1亿美元;通讯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35.7亿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导体是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装配的,众多的电子供应商、采购商和制造商聚集在槟城,使今日的槟城有“东方硅谷”之称。
汽车产业
在马来西亚,汽车工业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2011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60万辆,位居印度尼西亚、泰国之后,是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马来西亚主要有三个汽车制造商:宝腾(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韩国KIA。其中,宝腾是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的标志,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公司,而派洛多是马来西亚于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发、丰田合作,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民族汽车品牌。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是由马来西亚民族汽车控制着,宝腾和派洛多每年占据该国90%的汽车市场份额,这是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一大特点。此外,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另一特点是乘用车销量远高于商用车,2011年马来西亚乘用车销量达53.5万辆,而商用车仅为6.5万辆。数据显示,2010年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70.3亿美元,其中乘用车总产值为69.7亿美元,商用车总产值为0.6亿美元。 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粮食自给率约为70%。2010年农业总产值为1046亿林吉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3%,就业人口147.5万。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2011年鱼类捕捞量为52.6万吨。
2006年9月,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总收入1348亿令吉,总支出1594亿令吉,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债总额512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马外汇储备为873亿美元,是短期外债的9.1倍,可支付进口8.1个月。 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而女士则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称为马来西亚语,一种标准化的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虽然在1969年种族骚乱后,马来语成为主要语言。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领域,英语依然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英语也广泛使用在企业,并使用大马式英语(Manglish),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政府不鼓励错误使用马来语,并对那些混合马来语和英语的公共标示牌处以罚款。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捍卫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与国民中学华文课程,并有华文报纸与媒体,以及华社组织的支持(华教、华文媒体、会党合称大马华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汉语交谈。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场合下,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惯用混合各种方言、英语与马来语的“罗惹式华语”。在华文学校、广播电视、公开正式场合或演说,则使用标准华语。而一些粤语等方言电台如988,MyFM等则会在某些时段说方言,避免各籍贯的华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华人迁居马来西亚数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种方言,也随着祖先南来,且在马来西亚继续流传。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方言,依据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闽清话、兴化话、闽南语、客家语、潮州话、粤语、海南话、广西粤语等等。在乡村地区,同一方言群聚居较多,会有较单一的方言。在市镇地区,虽有一到两种强势方言,但人们中多通晓各种方言,能够快速转换对答。
为规范华语使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根据马财政部统计,截至2003年8月,马个人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58%,年增长率6%。根据马能源、通讯和多媒体部统计,截至2004年6月,固定电话用户454.7万人;移动电话用户1240.8万人,城市和乡村中的固定电话拥有率为23%和12%,移动电话拥有率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马电脑用户420万人,互联网使用人数占40%。
马来西亚房价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却是第9位,相对于新加坡高昂的开销,马来西亚不仅地理位置理想还有众多优惠政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以其较低的门槛、较简易的程序和较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人士到马来西亚置业定居、购房投资。2011年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每月4025令吉。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32979名医生,137所医院。1986年马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马共发现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1.9岁,女性为77岁,婴儿死亡率6.8‰。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统计,2003年,全国平均每1377人1名医生,共有病床34089张。2006年人均寿命74.1岁。 马来西亚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马来前锋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星洲日报》《光华日报》《南洋商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
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公共无线电视频道(国营电视台)TV1、TV2,无线电视TV1使用马来语播放节目,而TV2则使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各个族群的观众服务。另外还拥有四家私营无线电视台的首要媒体集团。旗下包括使用华语和英语的八度空间电视台(8TV)、国民电视(NTV7)、以及使用马来语的TV3与TV9。首要媒体集团和马来西亚电视台并没有开辟以中文节目为主的免费电视频道,马来西亚现有的6个免付费电视频道所播出的节目都需要和马来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马来西亚也在1996年开办了Astro集团,该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务于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费电视服务,电台广播服务等等。 马来西亚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2007年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1.9%,入学率71.5%。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小学学校分为三种。第一是以马来文为主的国民小学;然后还有以华文或淡米文为主的国民型小学。而中学则分为两种,既是国民中学5年制和以华文为教育体系的华文独立中学6年制。国民中学普遍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学预备班与大学先修班。等级分为初和高中。初中时报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为理,商和文科,高中报考SPM,国民大学先修班则分为两种即中六和Matric预科班。中六报考STPM,预科班以学期鉴定。大马现有61所独中,每所独中皆分为高、初中等级,并于初中三及高中三报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初中及高中统一考试初中学生统一课程,而高中则分学科班级上课。学科班级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条件的独中也开办技职教育班。从中学至大学,可通过不同途径即私立学院所开办的A-Level,大学基础班,专业文凭。
1997 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了《私立教育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马来西亚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学,4 所外国大学分校,652 所私立学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学院提供 3 + 0.2 + 1 等双联课程) .私立教育机构每年招收的学生有几十万名,为了保障质量,马来西亚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国家学术鉴定局 (LAN),对私立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学费以及师资水平进行监督和调控。马来西亚着名公立大学有马来亚大学,2013QS亚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2013QS亚州大学前100强,五所马来西亚高校列于其中。 马来西亚羽毛球项目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强国之一(丹麦、中国大陆、韩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历代皆有人才出,李宗伟,华裔,男子单打选手。从1998年开始代表马来西亚出外参加比赛,在2003年在大马卫星羽球赛赢得首个冠军。常被拿来与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麦的皮特·盖德并列为四大天王。李宗伟如今仍然是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的有力对手。
马来西亚至今未获得过奥运金牌,羽毛球是大马唯一赢过奥运奖牌的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拉昔夫与耶莱尼兄弟夺得男双铜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谢顺吉与叶锦福赢得男双银牌,拉锡德摘取男单铜牌。李宗伟与林丹,两人在2008年与2012年连续2届奥运会双双闯入男单决赛,李宗伟连续2次都遗憾获得银牌。
马来西亚选手曾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夺得8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都创造了该国代表团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上述8枚金牌分别来自保龄球(3枚)、羽毛球(1枚)、武术(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马来西亚足球协会在2004年正式推展马来西亚超级足球联赛,并希望能够借助有关的足球联赛提高马来西亚的足球水平。 马来西亚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有飞机110余架,开辟有航线113条,其中80条为国际航线。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全国共有机场37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浮罗交怡、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 马来西亚共有118座机场,其中38座铺设硬面跑道。大马的国家航空公司是马来西亚航空,提供国际与国内航班,此外有两家马来西亚籍的航空公司飞航。
‘柒’ 马来西亚有什么行业人才紧缺
马来西亚哪些行业人才紧缺?之前,留学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所以目前很多马来西亚的大学也是对国际学生开放的,学生不用担心择校的问题。至于专业的选择,选择一个更好就业的专业也更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目前法律、会计、药学、营养学、计算机等专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热门专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就业前景广阔!
法律专业
很多人认为学法律只能当律师,没有流利的口才是不能胜任的。这是一个大错误。其实学法律的途径很多,涉及的行业也很广泛。除了做诉讼律师、法官,还可以选择非诉讼律师在企业做法律顾问、商务律师,主要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处理商务合同。
‘捌’ 马来西亚主要业务是什么
南洋置业专业团队为您解答:
马来西亚只要是以旅游与也为主,是一个旅游国家。
国家计划:大马第四任首相马哈蒂尔提出了2020国家宏愿的计划。马来西亚要在2020年发展为先进国,他希望人民们都能同心协力,不分种族的达成这宏愿。一个马来西亚的标志:“一个马来西亚”是纳吉首相上任之后所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旨在团结国民,把马来西亚的各大民族团结在一起,以合为贵,且以民为先。在“一个马来西亚”概念里总共有八大价值观。第一项价值观——卓越文化第二项价值观——毅力第三项价值观——谦卑第四项价值观——认同第五项价值观——忠诚第六项价值观——绩效管理第七项价值观——教育第八项价值观——诚信
体制:上世纪70年代前,以农业经济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下滑。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马货币令吉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曾达46%,股市综合指数下挫过半。1998年,马经济出现13年来首次负增长(-7.5%),失业率和通膨率上升。1999年2月,马政府以征收撤资税取代对短期外资的管制,外资开始回流。1991年马哈迪在位期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
总量:国内生产总值:2,379.59亿美元(2010年,世界排名37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23美元(2010年,世界排名65位,此数据真实,词条名片数据为PPP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9%。货币名称:令吉(Ringgit)。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2004年锡产量为3500吨。截至2005年1月1日,马来西亚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为194.9亿桶,可供分别开采19年和33年。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农业:上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一度下滑,后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等措施,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近年来,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取得较快增长。巴达维上任后,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着力控制财政赤字,取消了一批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将重点转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带动乡村发展。积极推动消费和投资,把私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支柱。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事业,实现经济多元化。2006年4月,马政府第九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获得国会通过,其主题是“共同迈向卓越、辉煌和昌盛”,施政重点是降低财政赤字,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农业投入,扶持中小企业,推动旅游业发展。
农牧渔林业: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60%。2005年农、牧、渔、林业总产值为221.42亿林吉特,增长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5%。近几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200420052006*棕油1345.01496.071588橡胶116.87112.6126水稻226.4224原木(千立方米)220392211921180*为估计数字。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2001年水产产量估计为122.58万吨,2002年同比减产1.7%。
工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5113亿林吉特,增长11.2%,;就业人数108万。
矿业: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2005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176.32亿林吉特,增长0.8%。近几年矿产品产量如下:200420052006石油(万桶/日)76.2370.470液化天然气(万吨)2072.92194.82300锡(万吨)0.270.29
服务业: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2005年服务业增长6.5%,就业人数约535.3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0.76%,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自1996年设立“多媒体超级走廊”以来,创造了超过4万个就业机会。截至2006年7月,多媒体超级走廊内1552家注册公司销售收入约60亿令吉。近几年服务业产值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如下:200320042005产值(亿令吉)1335.311415.341511.44占国内生产总值57.6%57.1%57.7%
交通运输: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亦较发达。公路:2003年全国公路总长75893公里。截至2005年底,注册交通工具1480万辆。铁路:2003年总长2267公里,主要贯穿马来半岛。水运:内河运输不发达,海运80%以上依赖外航。共有各类船只1008艘,其中100吨位以上的注册商船508艘,注册总吨位175.5万吨;远洋船只50艘。共有19个港口。近年来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槟城、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空运: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有飞机110余架,辟有航线113条,其中80条为国际航线。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全国共有机场37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浮罗交怡、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
财政金融:2006年9月,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总收入1348亿林吉特,总支出1594亿林吉特,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近几年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令吉):200420052006收入993.971058.561184支出1193.111245.41368盈余-199.14-186.84184截至2006年底,外债总额512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马外汇储备为873亿美元,是短期外债的9.1倍,可支付进口8.1个月。
‘玖’ 马来西亚经济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文化的小国家,是一个多元而丰富多彩的国度。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国家居住着来自各个民族的人才,我们一起建立了马来西亚活跃的经济环境。
马来西亚
气候:热带
人口:
2004年总人口 2550万
男性人口 1300万
女性人口 1250万
种族:
马来人和其他土着人 58%
华人 27%
印度人 8%
其他 7%
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锡克教、道教
语言:
官方语言:马来语、英语、华语
2005年马来西亚经济前景展望
200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十分看好,GDP预计约为6%。依赖于强健的国内需求和普遍增长的情形,较强的整体经济基础和弹性将会继续刺激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已经发布了能够支持国内经济活动和营造有益投资环境的货币政策。财政状况将会继续巩固。银行同业折息率和零售价格将继续保持较低的水平。马来西亚的人均年收入将会提高3.7%,达到4080美元,失业率会下降3.4%,而劳动力也同样会以3.4%的速度增长。目前马来西亚的劳动力极度缺乏。
马来西亚的主要经济指标
2003 2004
GDP 603亿美元 636亿美元
GDP增长率 5.3% 7%
人均年收入 3774美元 3935美元
通货膨胀率 1.2% 1.5%
劳动力 1050万 1080万
失业率 3.5% 3.4%
印刷、出版和包装工业的统计和概况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的印刷、出版和包装行业。据马来西亚家庭事务部透露,在2004年1~9月期间,该部共颁发了2244份印刷经营许可证。其中85%是注册基金不到658000美元,雇员少于75人的中、小型企业。
在2004年,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总价值约12.4亿美元的纸张、印刷和出版领域的新项目,其中大约70%是国内投资项目。
印刷、出版和相关行业在2003年的产品销售额是10.3亿美元,2004年的产品销售额总计是1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大约13%。
马来西亚造纸和纸浆行业的概况
我在此很高兴地告诉各位,马来西亚有大约49家造纸和纸浆企业,生产各种类型的纸张,比如瓦楞纸、仿箱板纸浆、印刷/书写纸、新闻用纸、纸巾和祭祀用纸等。其中60%的产品用于国内消费。
大部分工厂的纸纤维的主要来源是废纸的循环利用。每年共有680000吨废纸被循环利用。
2004年,该行业的销售额达到7.85亿美元,比2003的6.56亿美元大幅增长了20%。
因为对循环利用的废纸的需求量很大,马来西亚政府限制废纸出口。
纸张制品(RM' 000)
年份
纸浆、纸张和纸板
容器和纸箱
纸浆、纸张和纸板制品
Total
逐年增长百分比
1994
426,060
740,224
518,697
1,684,981
NA
1995
603,123
996,490
633,632
2,233,245
32.5
1996
649,494
1,137,029
605,137
2,391,660
7.1
1997
702,069
1,291,655
653,446
2,647,170
10.7
1998
729,337
1,175,154
694,281
2,598,772
(1.8)
1999
889,011
1,419,443
802,414
3,110,868
19.7
2000
1,007,357
1,880,519
806,410
3,694,286
18.8
2001
893,442
1,829,456
788,920
3,511,818
(4.9)
2002
962,124
1,865,139
869,102
3,696,365
5.3
2003
1,465,981
2,011,285
1,025,876
4,503,142
21.8
2004
1,843,633
2,105,999
1,140,733
5,090,365
13
数据来源:统计局的制造业月度统计资料
这些数字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998年经济危机和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