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可可是什么意思
⑴ 贸易题:马来西亚橡胶出口为何成功加纳可可出口为何失败.
一、概况
18世纪早期,可可树从菲律宾传入马来西亚的沙巴州,1778年马来西亚开始广泛种植可可,1853年开始商业化种植。可可是马来西亚仅次于棕榈油和橡胶的出口农产品。1990年,其可可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0%,之后便开始逐年下降。
据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MCB)统计,到2002年底,可可的种植面积为51,124公顷,其中私人种植园占62%。目前,马来西亚有10万个私人种植户,并雇工1.4万人,而间接带动的相关产业(如贸易、加工等)从业人员数量庞大。
近年来,由于可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下降,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可可种植、加工的技术改造,以维持可可的价格,保护农户的利益。1992年,可可的价格开始回升,到了1997年9月,由于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马币的贬值,马来西亚的可可价格甚至超过了国际市场的价格,达到5463马币/吨(同期英国1057英镑/吨,美国1594美元/吨)。
二、可可业的管理
马来西亚政府比较重视可可业的发展,初级产品部总体负责可可业的发展规划,并且专门设立了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Malaysia Cocoa Board ,MCB),负责对该国可可业的管理,包括可可豆出口和买卖执照的核发、对出口可可的分级和认证、加工和购买湿可可核发许可证等。另外,马来西亚公布了《1988年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法律》和《1991年可可业核发执照和分级条例》。
三、马来西亚可可的产量
由于可可价格的持续走低打击了种植者的积极性,加之劳动力费用的不断提高,气候因素,以及棕榈油的利润率比可可高,马来西亚的可可种植面积从1994年的271,339公顷下降到1998年的133,689公顷,下降幅度达50.73%,1994年至2002年,种植面积平均每年下降18.58%,2002年底,可可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为51,124公顷。
与此相对应的是马来西亚的可可豆产量也持续下降,从1994年—2002年,平均每年产量下降14.95%,1994年的可可豆产量为177,172吨,而2002年的产量则为47,661吨,马来西亚的可可豆产量从世界第三位滑落至世界第七位。
在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的情况下,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MCB)大力推进高科技种植技术,提高可可豆的单产量,1993年产量为653公斤/公顷,1998年为697公斤/公顷,至2002年,单产量更是较1998年提高33.72%,达到932公斤/公顷。
四、马来西亚可可的出口
马来西亚的可可豆、可可半制成品和可可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1998年可可及其制品出口94,832吨,出口收入为7.71亿马币,2002年出口115,650吨,比2001年下降3.72%,出口收入为9.06亿马币,比2001年增长37.27%。1993年以前,可可豆一直是马来西亚农产品出口创收的主要来源。由于可可产量的下降,到1998年,可可豆的出口量下降到16,136吨,较上一年度下降了47.9%。之后有所回升,2001年为16284吨,2002年为21109吨。尽管中国和西欧有着大量的需求,但是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可可量减少了。对此,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可可下游产品(包括巧克力、可可粉、可可油、可可膏等)的生产加工,经过努力,可可下游产品的出口有了显着的增长,超过了可可豆的出口量。从1993年—1998年,可可下游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7%,从1993年的3.68亿马币,增长到1998年的6.75亿马币,到2002年达到7.79亿马币。
(数据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截至2002年底,可可油出口30多个国家,美国、荷兰、澳大利亚三国占其总出口的59%;可可粉(以不含糖可可粉为主)主要出口中东国家、澳大利亚和荷兰,比例分别为21.72%、13.10%和6.17%;巧克力主要出口到东盟国家、印度和香港,比例分别为48.86%、5.80%和5.37%。
(数据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五、马来西亚可可的进口
由于马来西亚可可种植面积的逐渐减少,可可豆产量的降低,其进口可可豆及其制品的数量迅速增长。1994年可可豆及其制品的进口总额为7,700万马币,到2002年进口总额为6.46亿马币,增幅达835%。从1993年开始,马来西亚进口可可豆首次超过巧克力制品,成为该国最大的可可类进口商品。其次是巧克力、可可粉、可可油、未脱脂可可膏。1993年可可豆进口2,341吨,2002年可可豆进口12.95万吨,年均增幅543%。印度尼西亚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可可豆出口国,2000年马来西亚从印尼进口的可可豆占该国进口可可豆总额的84.86%,2001年占91.54%,2002年为66.77%。但是2002年,瓦努阿图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可可豆占马进口额的26.78%。
(数据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六、可可的价格水平
1992年6月,受到世界可可市场连续7年生产过剩的影响,可可的世界存储量达到140万吨,可可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伦敦可可Terminal交易所和美国纽约可可交易所价格分别为562英镑/吨、911美元/吨。马来西亚的可可平均价格为1781马币/吨。这以后,伴随着可可产量的下降和可可消费量的强劲增长,可可的价格止跌回升。1998年,伦敦可可Terminal交易所可可价格上涨58%,1057英镑/吨,美国纽约可可交易所可可价格上涨52%,1594美元/吨,马来西亚可可的平均价格上涨153%,达到5463马币/吨。
2002年马来西亚可可的平均出口价格为5222马币/吨,,比2001年增长了48.57%。
七、我国可可的进出口情况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统计,中马可可及其制品的贸易不够活跃,数量较少,直到2002年中马可可贸易额仅为1,250万马币,占中马贸易总额的0.11%。
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可可豆及可可膏、可可油、巧克力。2000年以前,中国以进口可可豆和可可油为主。1998年从该国进口可可豆和可可油1854万马币,占从该国进口可可及其制品的94.51%,1999年为1827万马币,占88.12%,2000年以后,我国基本没有进口可可豆。而相应地,可可粉的进口有所增加,从1998年的27万马币增长到2002 年的768万马币,平均年增553%。
中国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可可产品品种少,仅有可可粉和巧克力;数量少,2002年出口可可粉146吨、巧克力58吨;价格低,2002年可可粉出口6493马币/吨、而进口7628马币/吨。(来源:商务部
⑵ 马来西亚语言
Kopi susu 是马来文,在马来西亚,我们称马来文为国文。
Kopi 的意思是 “咖啡”
Susu 的意思是 “奶"
所以 kopi susu 就是加了奶的咖啡,这奶是指牛奶。在国文的 “牛奶” 是 :susu lembu 。
lembu 是牛。
Susu + lembu 就是牛奶,因为国文和华文的语法不同,所以字的排法不一样。
⑶ 可可是一种什么饮品
可可饮料是一种无酒精饮料,有刺激兴奋的作用,非洲是世界的最大的可可生产区,多销往西欧和美国。可可的种子为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
可可、咖啡、茶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可可是原产美洲热带的常绿乔木,梧桐科,果实可做饮料和巧克力糖,营养丰富,味醇且香。可可树树干坚实,高可至12米,其椭圆形呈皮革状之叶长至0.3米,伸展如伞盖。
(3)马来西亚可可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可可豆的产地主要是分布于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域。因为气候炎热、多雨的环境,是最适合可可豆生长的环境。可可树需要年平均温度18-28℃之间,需要高湿度,年降水量不少于1000毫米,海拔在30-300米之间。
可可树喜富钾盐的厚层重壤土或轻粘土,特别是火山土以及花岗岩、闪长岩、页岩和片麻岩的破坏产物上形成的土壤。
现今可可豆主要的产地主要有中南美洲、西非及东南亚等三地。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尔爾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爾尔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
可可豆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味,有的会带点果香、有的则是有烟熏的风味。可可豆中富含多酚、类黄酮等活性成分, 是影响可可苦味和涩味的主要风味物质。
⑷ 为什么马来西亚人称同事-"kelik"
发音呢就是 可立K 就是可以马上立刻K的意思
马来西亚人呢比较开放 同事之间经常ONE NIGHT
所以kelik的直接意思就是“可以立刻就K(干炮)”的意思
⑸ 马来西亚可可粉如题 谢谢了
一般品牌是Majulah Koko, 福可,我想实体店里很难买到吧,可以在网上在海外代购那买到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