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娘惹菜怎么样

马来西亚娘惹菜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3-19 16:47:54

⑴ 留学马来西亚不可不吃的食物

留学马来西亚不可不吃的食物

马来西亚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下面这几种食物可是不可不吃的哦,尤其是对吃货来说更是不能错过。

沙爹

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名菜,是地道的马来西亚风味烤肉美食,也就是炭烤肉串。切成薄片的肉类(多为羊肉、牛肉、鸡肉)经过腌渍处理后,用椰叶枝串好,再用炭火烘烤而成。沙爹配着米糕及含有小黄瓜、菠萝、洋葱的生菜沙拉一起吃,是典型的一种料理,另外趁热蘸上花生酱及肉汁食用也是不错的`搭配。

桑粑

马来西亚的主食之一。桑粑是先将虾发酵并做成虾酱,然后拌上辣椒,放进石臼里捣碎,浇上酸橙汁。在马来西亚,很多人的饭菜是米饭、桑粑、蔬菜三样混合在一起的,缺少了哪样都觉得不完整,若再加上洋葱、大蒜、生姜、香料种、小干鱼等就是比较丰盛的一餐。

椰浆饭

马来西亚食谱中,椰浆饭更是处处抛头露面,名声显赫。椰浆饭,本意是“奶米或香米”,在丰富的椰浆里烹饪而成,米粒与椰浆混融,奶白饱满,奶香四溢。一些厨师还会加入切片生姜或螺旋松叶给米饭添加味道。还可以配上凤尾鱼辣酱、烤花生、小黄瓜丝、水煮蛋食用,是马来人早中晚或两顿之间的食品。

娘惹菜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由她们制作的美食,称为娘惹菜。娘惹美食融合了马来菜与中国餐的烹调美味,采用了大量南阳香料及调味酱,如椰奶、辣椒、虾酱、磨碎的植物根叶级酸甜果实等,味道偏浓,以甜酸、微辣为主。叻沙(LAKSA)是娘惹美食中最具盛名的一种,中国素材的内敛遇上马来料理的奔放,调和出令人难忘的舌尖美味。

葡萄牙美食

正如娘惹菜一样,居住在马六甲的葡萄牙后裔也拥有文明的美食传统。葡萄牙美食中许多佳肴的草本调料和香料和娘惹菜相似,然而也有其不同与独到之处。葡萄牙美食是以各种香料酱、捣碎的草本植物、柠檬草和冬葱等混合体呈现出来的独特风味。另外,在食物里添加了醋、酸橙汁、罗望子汁和酸性的果汁,如凤梨汁和杨桃汁,使得葡萄牙美食口味更加丰富。

印度美食

印度甩饼,是起源于印度但流行于马来西亚的常见食品。饼外形大而薄,经过烙制后香脆可口,食用时蘸用咖喱或特制的酱料,还常常配上拉茶一起吃。甩饼有多种口味,如鸡蛋、奶酪、羊肉、鸡肉、香蕉、牛油、洋葱等。

肉骨茶

长期享誉东南亚的中式早茶。用茶叶、中药材和猪的排骨肉作为主料,配以盐、酱油、胡椒、味精等,在锅里烧煮多时,直到茶叶、药材之味深入排骨肉里,方可完成。烧制肉骨茶,宜选用鲜嫩的猪排骨肉以及包龙、铁观音等中国名茶,枸杞、当归、黄芪、淮山药等中草药,加上配料适宜,烹调得当,吃起来清香而滑嫩,别有一番滋味。

以上是马来西亚精品美食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

⑵ laksa是什么啊

laksa是马来西亚娘惹菜的一种面食料理,叫做叻沙。

叻沙是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存在的峇峇文化(即华人混合)的地道食品,通常用作面条的汤底。材料包括虾米、虾羔、蒜茸、乾葱、辣椒、香茅、南姜及椰汁。

叻沙大致分为咖喱叻沙及亚三叻沙,亚三叻沙就是用鱼熬出来、略带酸味的浓汤。亚三叻沙的用料包括切碎的鲭鱼鱼丝,黄瓜、葱、红辣椒、菠萝、生菜、一般薄菏、叻沙薄菏。亚三叻沙通常配以米线或米粉上碟。

(2)马来西亚娘惹菜怎么样扩展阅读

娘惹菜的特色:

娘惹菜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南洋香料,看起来和马来菜或印度菜很相似,但味道却有出入。例如亚参鱼,看似咖哩鱼,但味道却偏酸及没有椰浆,还能尝到鱼肉的鲜甜味,符合中餐强调原汁原味的理念。

旧时代的娘惹,多属于家里的大家闺秀。平日足不出户的她们,家里的厨房成了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女儿在家时,在厨房和母亲学习和研究做菜,出嫁后,不管家婆是要试探媳妇的烹饪实力,还是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她,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⑶ 马来西亚有哪些美食呢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马六甲海峡边上,交通便利,多民族聚居,各种文化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这里拥有亚洲种类最多、不同文化与烹饪方式融合的美食。香味浓郁的马来佳肴、热气逼人的中式美食、辛辣的印度料理、独一无二的娘惹菜,都可以在马来西亚找寻,挑动你的味蕾。

肉骨茶不是一种“茶”,它其实是一道排骨汤。相传华人来马创业,因为不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不少人患上风湿病。为了治病驱寒,人们用当归、党参、枸杞、玉竹、甘草、西洋参等多种中药和香料,混合猪肉和猪骨熬煮多时成汤。因为忌讳,而将这道药汤称为“茶”,后人渐渐称为“肉骨茶”。肉骨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升级,口味愈发美味,成为马来西亚当地十分出名的一道美食,并且影响到整个东南亚。

沙爹,是马来西亚着名的美食。因为马来和新加坡接壤,所以在新加坡也能吃到,据说孙燕姿就非常喜欢。炭火烤制的肉串,配上洋葱,黄瓜和甜丝丝的酱料,吃着到很新鲜。但对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常吃咸辣、布满孜然肉串儿的西北人,尝这种甜丝丝的肉串儿,可是一种对味蕾的考验!

⑷ 娘惹与华侨有何区别娘惹菜是怎么回事

2020年新版的《小娘惹》开播,把娘惹这一个词又带到了大家的眼前。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娘惹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与华侨的关系,以及娘惹菜有哪些代表?

事情必需要追溯到明清时候。当时,很多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一带的中国人,为了找生活就下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找生活。这些中国人在这一地带落地生根之后,就选择与当地的马来人或者土着人结婚,结婚生下的混血儿后代,男的叫做“峇峇”,女的则称为“Nyonya”即“娘惹”。

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一道菜是两种文化的互为结合,由于象征中国人与新加坡人的通婚生下女孩儿,就是娘惹,于是就叫做娘惹儿菜。由于华侨很多都是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所以这一道菜都是融合南方的口味,如比较像湖南湘菜的辣,或者江浙一带菜的甜。所以,华侨文化就是娘惹儿菜的风味。

由此也可以看到,娘惹儿菜不仅是一道特色菜,更是文化的融合与结合,象征华侨在南洋一带文化融合。

⑸ 娘惹菜是什么意思啊

娘惹菜系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合并而成的马六甲搜蔽菜肴。


菜世基州品特色:

由于准备一道菜要使用多种不同的香料,臼桩间的准备工功复杂,早期娘惹下厨多为消磨时,所以做菜的时间较长。不过,受速食文化的影响,现今已可以买到调好的配料,或让电动搅拌器帮忙,省却不少功夫。

娘惹菜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南洋香料,看起来和马来菜或印度菜很相似,但味道却有出入。例如亚参鱼,看似咖哩鱼,但味道却偏酸及没有椰浆,还能尝到鱼肉的鲜甜味,符合中餐强调原汁原味的理念。

旧时代的娘惹,多属于家里的大家闺秀。平日足不出户的她们,家里的厨房成了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女儿在家时,在厨房和母亲学习和研究做菜,出嫁后,不管家婆是要试探媳妇的烹饪实力,还是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她,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所以,吃着桌上的菜,洋溢着的却是母女或婆媳间的温馨和亲情。

⑹ 马来西亚娘惹菜的来源

娘惹是马来西亚马六甲独有的文化,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没有来源证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娘惹都是指大明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着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着身份。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他们的服饰看起来很象中国装扮, 但又有其特色. 娘惹菜就跟中国菜大相径庭了, 风味独特。

娘惹菜是马来西亚的传统美食之一,口味以甜、酸、辣为主。虽然口味较重,但是少味精,纯靠香料的原味,十分到味,能煮出非常惹味且充满着热带风情口味的佳肴。娘惹美食的酱料都由十种以上的香料调配而成,以南洋风味香料大量揉合,姜、红辣椒、芥末、山佬叶等磨碎的植物根叶、酸甜果食等天然香料,不但健康更是滋味十足。

结合华人与马来人烹饪精髓的娘惹菜,原来在不同地方其风味也各异。如马六甲的较甜而椰浆味较浓;槟城的则偏辣。但无论是那种口味,娘惹菜都深受大众欢迎。

饮食在娘惹文化里占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贵在其用心精心的繁琐准备工夫,娘惹餐多偏辣和甜,非人人能接受。
娘惹佳肴都还蛮多工的,比如说乌达鸡翅膀,师傅必须去掉骨头,然后再将乌达塞进去等。

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娘惹糕”是待嫁娘必须会做的食物,是新媳妇收买家翁家婆欢心的甜点。
因为“一个连娘惹糕都不会做的娘惹,怎能当个好媳妇呢?”

娘惹糕的吸引人之处是:各种糕点的外形鲜艳,层次分明,而且都是采用香草或花瓣等天然色素上色,非常独特醒目。

娘惹糕种类繁多,有:糕明加(Kuih Beng Kang)、九层糕(Kuih Lapis)、木薯糕(Kuih Ubi Kayu)、发糕(Huat Kuih)、菜头糕(Kuih Lobak)、青米糕(Pulut Tartar)、粉糕(Hoon Kuih)、香草糕(Kuih Talam)、娘惹薄饼(poh piah)、ondeh等



红龟果Angku Kuih是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糕点,过节拜祖先时,都会用来拜祭,龟有长寿的意思。

老一辈人在制作“娘惹糕”或“咖椰”时,都非常讳忌有人在旁问东问西,深怕一分神,蒸煮出来的娘惹糕就前功尽弃。”

会煮娘惹菜的后裔已经越来越少了。。。恐怕正统的娘惹菜会消失·

⑺ 世界饮食文化中,马来西亚有哪些饮食文化与禁忌

马来西亚文化如下,他们主要的食物就是米饭、面的也非常的多。他们的美食有桑粑,桑粑就是虾发酵后做成的酱,拌上辣椒吃的,加上葱、姜、小干鱼做成的丰盛菜肴,马来西亚还有一种菜叫沙嗲是游客们最喜欢的一道食物,就是把鸡蛋、牛羊肉、鱼、虾、豌豆放在火上炒,也是每个家庭不可少的一道菜。马来西亚的饮食禁忌有,他们不吃猪肉和狗肉,和伊斯兰教徒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能劝酒,不能点猪肉这道菜。在马来西亚餐厅中。桌子上也会有一个水壶是用来洗手的,因为他们一直都是用右手抓饭吃的,所以吃饭前吃饭后都是要洗手,这也是他们的礼节。马来西亚的味道比较重,多用胡椒和咖喱调的味道。

⑻ 马来西亚小娘惹是什么意思

马来西亚小娘惹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据说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后裔个个都是烹饪能手,娘惹把中国菜肴烹饪方式与南洋烹饪原料结合,做出的菜肴自成一派叫做娘惹菜。
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集合两地烹饪特点呈现出一种新的口味。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南洋菜式之一,自成一派。娘惹菜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结合而成的马六甲菜肴,也是绝对的母权体制,传女不传男。它融会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口味浓重,所用的酱料由十种以上香料调配而成。除了马六甲地区,娘惹菜还流传到了槟榔屿、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等地,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口感品味。

⑼ 马来西亚槟城游记1:娘惹菜

马来西亚槟城是中华、马来、印度、英格兰、葡萄牙等多元文化交汇之地,美食文化也是如此。槟城居民以马来人、华人居多,其次印度人。

这里的华人拥有槟城大部分的财富,基本居住在我们住的民宿附近以及其他富人区,马来人因为得到本国更多福利保障居中,印度人普遍从事比较倾向体力劳动的工作。

文化多元,美食自然也丰富多彩,还有比较特别的娘惹菜。娘惹菜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新加坡也很风行,尤喜使用各种香料、酱料,这点就体现兼合中餐和东南亚菜系的风格。

比如我们打卡的“妈妈的娘惹餐厅”,味道微甜酸或者微辣,炒野菜、茄子、大虾都是下饭神器,豆蔻汁类似我们国内喝的凉草茶。我们后来在当地超市有看到专门的凉茶品牌,应该是消暑降温的首选。

槟城的娘惹菜还有不少,各种价位和装修风格的都有,我们的行程里有娘惹博物馆,就没有太在意内饰装修的部分。

娘惹菜还有一家逼格非常高的“七间古厝”,保留古厝、古餐具特色,灯光非常绚烂,只接受邮件预订,想要邮件地址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一人位加服务费268左右。我们原本订了四人位,后来一个闺蜜生病没有成行,我们一致同意留到下次,就发邮件退订了。

⑽ 《小娘惹》中的娘惹菜

娘惹菜
“娘惹”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类菜的通称,也叫“爸爸娘娘”。来自马来人和土生华人通婚的后代之手,综合了甜、酸、香、辛辣等多种风味,自成一派,成为马来西亚最特别、最精致的佳肴之一。在马来西亚,你可以找到很多有娘惹标记的餐馆。无论蔬菜还是水果,放上姜、红辣椒、盐、米醋、酱油、芥末等经妙手调理,就变成与众不同的娘惹腌菜。代表菜有蟹肉丸子汤、咸菜鸭汤、甲必丹鸡、拉沙以及掺有酸辣汤汁的马来炒米粉。马来西亚很多餐厅都不提供猪肉,但娘惹菜中的一些可以让你尝到家乡的味道,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着呢。
喳喳
南洋还有好多让人琢磨不定的东西,加多加多可以解释为类似中国的凉拌菜,但喳喳是什么,问过好多人,都没有得到答案。喳喳是马来当地民间菜,不知具体来历。它可热可冷,但从口感上感觉它不应该属于通常的热菜或凉菜。么么喳喳的汤汁通常是充满了浓浓的椰浆味道,里面的材料有芋头、甜番薯等淀粉类的食物,煮出来的味道是比较香甜的,加上其糯软细腻的口感,通常被人们当作饭后的甜点。也可以随便添进去一些水果和清爽的碎冰,再淋上浓浓的炼乳和椰浆,作为冰点,这样的喳喳被叫做水果喳喳。例如以新鲜的芒果做主要材料的芒果喳喳,就是由香纯浓稠的芒果冰沙和新鲜的芒果切块,加上波霸珍珠共同组成的。在品尽了南洋的诸多美味之后,吸一口炼乳似的浓汤,吃一块入口即化的香芋,可以慢慢回味这次旅行的美妙滋味。

加多加多
在印尼餐馆的菜单上还有一道爽口悦目的冷菜,被称做“加多加多”。这是印尼语言,意思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拌菜”。大拌菜的内容是什么,没有确定,各家有各家的拌法,各店有各店的拌法。它通常是由各种蔬菜搭配组成,但也要调和花生酱食用。最常见的材料是将圆白菜切丝,长豆角切段,豆腐切小块,水煮鸡蛋切片与黄瓜片共同搭配垫底,里面还通常添加印尼的炸薯仔片,与我们吃的薯片不同,这种薯仔片炸得不干、不焦,有点像烤出来的,香而不涩。大家簇成一盘,十分丰盛。旁边还有一小篮印尼特产龙虾片或者苦果片,你可以用这些材料来蘸酱吃,也可以把酱一股脑地倒进盘中搅拌食用,更爽快些。花生酱是甜辣的,里面有印尼特产的虾膏、蒜头、椰奶、花生碎以及一点点椰糖,很香的。禁不住只顾吃酱,忘了吃菜,这类事情对于馋嘴的人也是十分可能。

沙嗲
有人说,没吃过沙嗲就等于没去过东南亚。去任何一家印尼或马来西亚餐厅,服务生大多会向你推荐他们的招牌菜——沙嗲。最早认识沙嗲是从南方产的小食品的包装袋上,还以为是广东话,也不明白那到底是什么,只知道味道辛辣,有点咖喱的感觉。当几个肉串和一个燃着炭火的小炉子端到眼前,还在问沙嗲到底在哪儿?服务生善意地笑笑,不就在这儿摆着么!这才明白原来沙嗲就是烤肉串。别看它模样和咱这儿街头巷尾的烤羊肉串差不多,味道却大不相同。沙嗲的主材是牛、羊、鸡肉和大虾,也是要先将其腌过并穿成串儿,但其肉块儿比较大,且不能烤得焦硬,要烤成鲜嫩的,吃时要蘸上一层厚厚的沙嗲酱。沙嗲酱由幼虾、食盐和菜油等制成的,里面添了花生碎,甚是香辣过瘾。一般都是烤熟了之后再服务上桌,但餐厅也为客人准备炭火以便加热。另外,沙嗲还讲究配搭黄瓜、洋葱和米粉粽子,这些都可以使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椰浆饭

把米饭用椰浆蒸煮,佐以咖喱鸡、牛肉或鱿鱼,搭配黄瓜、炒江鱼籽和辣椒酱,再放在香蕉叶里用勺舀着吃或干脆用手抓着吃的一种传统小吃。

鱼汤面
面条的汤是用鲜鱼小火熬成的,配上切得细细的葱丝、黄瓜丝、黄梨丝、辣椒丝,清凉透明。
咖喱鱼头 整整1公斤半的鱼头腌后,加上咖喱、椰浆、姜末,经过几十分钟的炖煮,鲜香浓烈。
马来风光 用当地特产的马来酱和葱油炒的空心菜,清脆香甜,虾香浓郁。

家常酿豆腐
馅料是大地鱼干或鱼胶,陪辣椒酱吃。

椰子海鲜盅
椰子汁炖的红辣椒丝、咖喱、虾仁、鱿鱼,酸甜香辣。

印度鲜嫩烧烤
一整只抹了蒜泥、加上辣椒粉、肉桂粉、丁香、月桂等香料烤透的羊腿。

碳多拉烤嫩鸡
去外皮后的嫩鸡腿放在奶酪里,加入番红花、豆蔻、熟茴香等香料,再以蒜泥、盐、姜末等调味品腌几小时后经过烤炉炭烤。

马来沙拉
用花生酱、椰奶、辣椒、虾膏、香料等调成的特制酱汁,拌蔬菜水果。

巴厘式香炸鸡
鸡肉去除了大骨,切得大小合适,外焦里嫩,一点儿没有油腻感,上面覆着点点椰丝,口重的人也可以蘸酱吃。

印尼蕉叶包窝打鱼饼
几只竹节似的绿色芭蕉包整齐地码放在盘内,烤过的芭蕉叶飘着清香,剥开之后,里面是白色的鱼饼,嫩得像少女的肌肤。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