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疫情期间基本经济有什么
⑴ 去马来西亚留学安不安全
马来西亚的治安环境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有很多,比如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还有对钱财的保管,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去马来西亚留学安不安全
去马来西亚留学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大部分学校都在郊区,并不像市中心有很严的安保,出行安全需要同学们自己注意,比如结伴出行,天黑后不要独自出门,温馨提示,大马的“飞车党”情况属实,所以同学们尽量出行靠马路内边走,背可以斜挎的包,注意自我防范。经济的发展基于和谐稳定的社会,国泰则民安,马来西亚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必然严抓社会的安全治理工作。
疫情期间的治安
在疫情期间大马的治安工作也在不断升级变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01
行动管指令(PKP/MCO)
马来西亚从2020.3.18-5.3期间落实行动管制令,在这期间除了基本需求服务外,其余一律都得关闭。当时不允许跨洲,民众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才可外出购买必需品或药物,而且只限一家之主。
纯桥配02
有条件行动管指令(PKPB/CMCO)
马来西亚从5.4-6.9落实有条件行动管制令,大部分商店可开放营业,但很多制定领域,比如电做指影院,理发店,美容院,健身房等等都不被允许开放,学校仍然关闭,民众也不被允许跨洲。
03
复苏式行动管指令(PKPP/RMCO)
马来西亚从6.9-12.31落实复苏式行动管制令,在落实复苏式行动管制令期间,学校恢复上课,民众可以跨州,大部分的商业活动可恢复开放,但还有指定行业,比如夜店等,咱不允许营业。
04
加强式行动管制令(PKPD/EMCO)
这是针对小范围或住宅区(例如一栋公寓内)的行动管制令。此管制令涉及封锁区域,禁止人民离开住家范围。令,除了获取日常用品,外人不得进入。EMCO只在特定地区执行。
05
针对性加强式行动管制令(PKPDB/TEMCO)
这是针对特定地区的行管令,当某个区的确诊病例暴增,成为疫情红区,一般将落实这个行管令。
06
办加强式行动管制令(PKPDS/SEMCO)
可以说是加强式行动管制令的降级版,管制没有那么严格,民众可以在被封锁的范围内自由行走。
马来西亚留学安全问题
1.自我安全
学生除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避免伤害,隔离危险。
尽量避免晚上外出。如果有急事,一定要找人陪,或者至少让其他朋友知道你的行程,并且要保持联系,这样一有情况就可以及时报警。
2.钱
消亩学生落地后,需要尽快将现金存入银行,先开户办卡,然后填写资料,修改密码。切记不要将密码等重要信息透露给他人。
通常,建议外出时少带现金。用银行卡支付其实更方便,还可以享受优惠。
3.证件文件
各种身份证明,如护照、签证、学生证等,都需要大家妥善保管。当然,不要随便借给别人。校园贷款和网商贷款在马来西亚也很常见,只要提供文件,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不慎丢失,需要立即到出具证明的部门报告。
4.社交生活
学校里到处都有安保人员,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对于放学后的其他社交活动,例如联谊和聚会,学生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
⑵ 分析马来西亚经济状况
自2010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仅在2015到2016年有小幅下降,随即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第十一个马来西亚计划,经济又有所回升。
根据世界银行的官方数据和贸易经济学的预测,2019年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价值3700亿美元。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0.31%,且进出口贸易依然是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⑶ 马来疫情导致博世部分芯片八月后“断供”何小鹏发文“喊苦”
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封测生产重镇和被动元件生产国,但在疫情发酵下,部分芯片厂“瘫痪”,将加剧“缺芯”问题。
8月17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在朋友圈写道,由于马来西亚疫情日趋严重,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继之前数周关厂,再度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 8月21日,这将导致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而Muar工厂受波及的员工有3000多人。
据悉,马来西亚目前有超过50家半导体厂在当地设厂,其中不乏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当地封测产能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13%。另一方面,车用MLCC、芯片电阻、固态电容、铝质电容等芯片产能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马来疫情“重创”封测厂
当前,马来西亚正面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形势。
马来西亚6月1日起实施的全面行动管制(MCO 3.0),多数产业中仅有具备高产值优势的半导体产业不受限制。
其中,半导体封装测试通常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按照产品型号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东南亚地区占全球27%的半导体封测产业份额,而马来西亚全球占比高达13%。随着疫情的加重,部分工厂的关闭对于产能紧张的封测产业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英飞凌在本月初发出预警,受到马来西亚疫情影响,本季车用晶片、工业电力控制晶片产量仍维持在上季水平。英飞凌CEO普洛斯表示:“在供应吃紧的情况下,任何类似马来西亚这样因疫情而追加的限制只会更加打击生产。我们正尽全力提升整体价值链。”
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COO吴玉田也在7月底的财报会议上预计,封测行业最早的供需平衡会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该公司可能会继续提高整个产品线的价格。他透露,很多客户将长期服务协议从 2022 年延长到 2023 年。
安靠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iel Rutten也表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与客户达成的多项协议超出了此前的常规协议,包括预付款等,“客户愿意支持这些不断变化的商业条款并与我们合作。”
Giel Rutten提到,目前在供应链方面遇到挑战,一方面,设备交货时间延期,“我们看到新设备的交货时间从过去六到八个月到现在翻了一番。”另一方面,材料供应,基板和引线框架面临更大挑战。
7月30日,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在2021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世界面临的挑战。在第二季度,在新变种病毒的传播下,该公司位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工厂运营收到影响,并采取暂时关闭位于马来西亚的封装厂。
意法半导体CFO Lorenzo Grandi表示,马来西亚工厂停工将对第三季度收入造成影响,“工厂关闭肯定会对我们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他表示,这也将拉高产品价格。
波及的不止 汽车 产业链
最近两周时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几乎都以日增超 2 万例确诊病例的速度蔓延疫情,这些地区的制造业纷纷瘫痪,进而影响半导体以及 汽车 商品的全球供应。
小鹏 汽车 董事长何小鹏此前在接受第一 财经 采访时表示:“我们跟中国、海外都在合作,一辆车现在有差不多1700颗芯片,需要非常多的芯片,将来小鹏在芯片的合作会做很多的事情。”即使在芯片上有许多合作商,但何小鹏对当前的情况并不持乐观的态度,他在朋友圈中提到,对于 汽车 供应链来说,2021年8月可能是2020年疫情以来最有挑战的一个月,其理由是继电芯、芯片短缺之后,多地疫情又暴发将增加供应链的压力。
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截至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 汽车 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其次是中国,达112.2万辆。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测,全球全年 汽车 产量最终损失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700万辆。
不仅仅是 汽车 产业链,多个行业将会受到马来疫情的持续冲击波,手机等消费电子产业首当其冲。
第三季度,苹果将推出新品,iPhone与Macbook Pro的MLCC主要供应商村田、太阳诱电与京瓷将在第三至第四季逐渐迎来需求高峰,但受到马来西亚政府延长全国行动管制(MCO3.0)影响,全球被动元件(MLCC)市场供货将面临挑战。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目前高端MLCC最为吃紧,主要紧缺品项对应的终端产品包含手机、笔电、网通、服务器及5G基站。在部分MLCC将可能无法顺利出货的压力下,ODM厂后续整机出货恐将受冲击。
从产能来看,包括MLCC日厂太阳诱电 、石英晶体(Crystal)日厂NDK & Epson、电解电容大厂日本松下、芯片电阻(R-Chip)厂华新 科技 等,在当地的生产和货运排程皆持续受阻。尽管太阳诱电于马来西亚的厂房已于6月14日复工,并依当地政府规定调配60%的出勤人力,使其产能稼动率逐渐恢复至80%,然受到七月延长管制影响,整体产能应无法再往上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旺诠在马拉西亚厂的月产能约有150 170亿颗,华新科在该地产能为150 160亿颗,仅仅是这两家台厂位于马来西亚的电阻产能就占据了全球7.5%的份额。
集邦咨询表示,目前六月起各供应商的中、低端MLCC库存已回升至60天的安全水位,然日厂的高端MLCC库存仍低于30天。在马来西亚封城管制持续延长的压力下,其他在日本设厂的业者如村田制所、京瓷与韩厂三星将因此成为此波转单效应中的受惠者。
⑷ 国外疫情期间什么钱好赚
不知不觉,疫情爆发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三年里,全球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年,一些行业进步很快,但更多的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近三年哪些行业发财了?其实屈指可数。综上,大概有几个行业。
一、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医疗产业。
虽然新冠肺炎对很多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与疫情防治相关的行业却迎来了大爆发。
一开始,面具赚了很多钱。当时一个普通的口罩,高峰期能卖到几十块钱。疫情爆发的前几个月,口罩厂商赚了不少钱。有人一个月卖口罩赚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但是目前口罩不值钱。很多口罩才几毛钱,口罩生产企业濒临亏损。
除了口罩,还有几个行业是真正持续赚大钱的。
1.疫苗行业。
近几年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自2021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接种。根据牛津大学Data中《我们的世界》的统计,截至2022年9月16日,全球共报告新冠肺炎疫苗12672907687剂,接种率为67.89%。
过去一年的疫苗接种可以说是燃眉之急,所以生产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公司也赚了不少钱。有些公司几年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却盈利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
比如玛德纳2021年净利润高达776亿人民币,其他大型疫苗公司利润基本都在百亿以上。
2.核酸检测行业。
继疫苗之后,核酸检测行业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好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对于国内的很多核酸检测行业来说,因为近几年各地反复出现疫情,各地不断进行核酸检测,甚至很多地方进行常规核酸检测。
正因为如此,核酸公司的业务量非常大,营收和利润增长都非常快。
比如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业务相关的部分上市公司业绩。
从部分核酸检测业务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业绩增长非常快,尤其是利润增速惊人。很多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部分公司的净利润增速甚至达到3000%以上。
3.新冠肺炎的治疗药物产业。
全球范围内,截至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总数已达60948.279万例。
这些病例患了新型冠状病毒后,肯定会去医院治疗。而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药物的需求也相对较大,这直接带动了相关新冠肺炎治疗药物行业的增长。
4.其他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行业。
除了上面提到的行业,其实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相关行业在过去几年也有明显的业绩增长,比如体温计、消毒剂、隔离服、绿码检测机器人等等
⑸ 新冠疫情对马来西亚医疗方面的影响
2020年2月4日,马来西亚卫生部长宣布确诊首例本国公民感染新冠病毒病例,该名41岁的男子于1月16日至1月23日赴新加坡参加国际会议,返马后因发烧、咳嗽就诊,于2月2日被建议转往双溪毛糯医院接受隔离,2月3日确诊。
截至北京时间3月4日上午11点,马来西亚累计36名确诊病例,其中有22名已经康复出院,其余14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尚无死亡病例。3月3日新增的7例确诊病例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马来西亚单日公布新增病例最多的一次。这7名病例均与2月29日确诊的第26例确诊病患有密切接触,但具体病例信息尚未公开。
对目前已公开的29名确诊病例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国籍统计:15名中国公民,11名马来西亚公民,另外3名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意大利。
疫情态势
马来西亚的36名确诊病例中大部分为输入型病例。目前马来西亚医疗资源充足,病患接受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等抗病毒治疗,并补充氧气。此外,马来西亚卫生部对被检测者、密切接触确诊病例者和医护等救援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1929名人员检测结果呈阴性,另有142名正在隔离医院等待检测结果。
随着近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向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递交辞呈,马来西亚政坛发生巨震。2月29日,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宣布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同意任命前副总理毛希丁·亚辛为新任总理,但何时组建新内阁尚不清楚,政治变革是否会对应对新冠疫情产生影响仍需观望。
主要疫情防控措施
1.发布新冠疫情管理指南,收紧入境政策
马来西亚卫生部在官方网站上设置新冠病毒专题栏目,公布了《马来西亚新冠病毒管理指南》,涵盖新冠疫情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定期更新根据疫情变化制定的新管理办法,目前共包括21个附件和6个附录文件。
在入境管控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新冠病毒入境口岸管理办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马来西亚并未对所有中国公民采取入境限制,但也制定了若干措施:
1、禁止中国湖北、浙江及江苏籍公民入境。不论国籍,只要曾前往湖北、浙江和江苏地区的人员,在14天内不能入境马来西亚。
2、所有中国旅客及其他国家旅客需在国际入境口处接受体温检测。所有被拒绝入境的旅客将由所搭乘的航空公司安排后续回程事宜。
3、如不属于前述限制入境范围,但出生地为湖北、浙江及江苏的旅客,马来西亚移民局有权进一步询问并查验机票,确认无问题后放行,旅客需准备2~3个月的行程信息及往返机票行程单以备查验。
4、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关口已经对中国公民关闭。
5、沙巴州自2月8日起,禁止所有在过去14天内到过中国大陆的外国公民入境,所有从中国大陆出发或经过中国大陆的过境旅客均不得进入沙巴。沙巴州永久居民和持有工作证、学生证、长期访问许可等长期居住许可者,如在过去14天内到过中国大陆,入境后须强制在家隔离观察14天。沙巴州政府可为目前在沙巴的中国公民办理一次最长7天的签证延期。
6、沙捞越州禁止所有中国公民以及过去14天内到访过中国的外籍人员进入沙捞越,解禁日期另行通知。持工作签证、留学签证以及长期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员除外,但必须强制居家隔离14天。
除入境检查外,马来西亚海关向所有从中国入境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发放健康警示卡,要求这些人员在回到马来西亚的14天内保留此卡片并检测体温。如若出现发烧(>38℃)、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即刻去往临近诊所或医院就医。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愈发表现出蔓延趋势,马来西亚新冠病毒技术工作委员会于2月28日更新了入境限制措施:
① 临时禁止14天内到访过韩国大邱市和庆北清道郡的韩国和外国公民入境,包括从马来西亚过境的旅客。
② 14天内到访过韩国大邱市和庆北清道郡的马来西亚公民、永久居民和持有工作证、学生证、长期访问许可等长期居住许可者必须接受卫生部的健康检查。
③ 为韩国、日本、意大利和伊朗来马旅客设置专门的入境检查柜台。
2.与新加坡成立联合委员会,加强合作对抗疫情
由于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人员来往频繁,日均人流量达30万人次以上。为此,两国卫生部长在2月11日举行视频会议后,宣布共同设立联合委员会,加强合作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委员会将由双方卫生部副部长任主席,将在公共卫生、医药和信息分享等方面展开合作,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委员会还将合作进行两国间跨国案例的筛查和管理,并统一对病患的诊治方案。
2月26日,联合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在技术层面上交流了两国疫情情况,共享现有筛查程序,并讨论了边境合作机制。联合委员会同意继续在两国开展入境检查,交换确诊患者临床管理信息,开通现场流行病培训网络,共享监测数据。第二次会议计划于2020年3月择日举行。
3.及时开展撤侨行动,有序安置滞留旅客
2月3日,马来西亚启动首批武汉撤侨计划,共有107名马来西亚公民及其配偶、子女撤回,还有6名马来西亚驻京官员随机回返。所有人员需先在机场接受健康检查,确认未感染才能登机。2月18日,首批撤侨人员完成回国后隔离检疫程序,获准离开尼莱的检测中心。
2月26日,马来西亚第二批撤侨行动专机搭载66名马来西亚公民及家属从武汉回国。原定有75人随此次撤侨行动回国,但有9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登机,其中,6人基于健康因素无法通过机场健康检测导致无法登机,1人因为健康原因退出撤侨行动,1人因为工作关系,1人因为交通因素无法离开武汉。所有回返马来西亚的乘客、官员和机组人员都必须通过吉隆坡国际机场的航空灾难单位(ADU)的健康检测。通过健康检测的人员被送往森美兰州芙蓉市汝来镇高等教育领袖学院的隔离中心,进行14天隔离观察。若在隔离时出现症状或健康问题,会直接被带往指定医院。
此外,由于吉隆坡、槟城等地往返中国大陆城市的航班数量有所减少,导致部分短期在马中国公民行程受到影响,无法按期回国。考虑到中国公民的实际困难以及签证(eNTRI或eVISA)等原则上不能延期,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积极与马来西亚移民局沟通,制定了滞留旅客安置措施,于2月20日发布《关于马移民局临时允许短期在马中国公民延长停留期的通知》,为满足特定条件的短期在马中国公民(仅限西马)延长停留期,颁发相应特殊通行证(Special Pass)。
4.印发多种语言宣传卡片,及时公布最新疫情信息
马来西亚是一个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2019年数据,马来西亚全国总人口3258.14万,其中马来人及原住民共2036.71万(62.51%)、马来西亚华人共669.57万(20.55%)、马来西亚印度裔共201.45万(6.18%)。为此,马来西亚卫生部分别用马来语、印度语、英语和中文共4种语言制作新冠病毒疫情宣传卡片,涵盖冠状病毒传播方式和临床特点、马来西亚热扫描仪数量及分布、如何正确洗手、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具备病毒检测能力的医院列表和已经被辟谣的消息清单等民众关心的内容。卫生部新闻中心每日更新确诊病例的详细情况。
疫情对马来西亚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根据马来西亚兴业银行研究所的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马来西亚2020财年的GDP增长率将从4.3%下降至4%。如果疫情可以在未来几周内得到控制,马来西亚央行会维持隔夜政策利率,等待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并观察近1月降息的影响。如果疫情恶化,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央行将采取相应行动。除几乎不被波及的物流、媒体、油气、电信和公用事业行业外,其他行业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汽车、建筑行业受影响较小
如果疫情持续恶化,消费者可支出金额受限,汽车销售行业将受到冲击。与中国有大量配件业务往来的汽车公司,可能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走软会增加汽车销售成本,压缩利润率。
对中国工人的入境限制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但目前影响不大,处于可控状态。疫情过后恢复的项目将面临审批延迟等问题,拖慢建设进度,短期内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
2.消费、博彩行业压力较大
受疫情影响,赴马来西亚旅游的游客数量骤减,本地人也更多选择居家,导致零售商店客流量下降。考虑到商铺运营成本和销售额,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非典(SARS)时期,马来西亚休闲和酒店业第二季度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4%,云顶马来西亚赌场(GenM)和云顶赌场(GenT)的收入分别下跌22%和23%。此次新冠疫情会对马拉西亚博彩业造成影响。
3.医疗保健、橡胶行业利好
疫情蔓延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制药公司也从中受益,或导致可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销量上升。对橡胶手套的需求激增,使得橡胶制品行业短期利好。
应对疫情经济影响的政策措施
1.推出经济刺激举措,提振国家经济
2月27日,马来西亚过渡总理马哈蒂尔宣布,将推出有效期持续至今年底的经济刺激举措,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马来西亚带来的影响,提振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给马来西亚经济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游客下降,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行业及零售业都受到波及。针对这一状况,当天公布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 通过对相关企业减免税收、提供补助等方式来改进企业的现金流;
② 对受影响从业者提供津贴、培训补贴等协助;
③ 通过减税、提供优惠券等方式刺激马来西亚国内旅游。
马哈蒂尔表示,仅将公积金缴纳率从11%降到7%这一项举措,预期即可为相关企业带来100亿林吉特(约合166.4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全部经济刺激措施的总价值预计将达到200亿林吉特(约合332.9亿人民币)。马哈蒂尔同时在发布会上预测,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马来西亚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预期的4.8%下调到3.2%~4.2%之间,期待通过刺激措施,能令经济增长率达到“预测范围内的最高点”。
2.央行划拨专款扶持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
2月27日,马来西亚央行从中小企业基金项目中抽出33亿林吉特(约合54.9亿人民币)的融资额度,协助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流动资金保障业务正常运行,鼓励国内投资。有意愿的中小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伊斯兰银行和马来西亚央行监管的发展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共有3种融资方式可以选择:
1、特殊救助融资,拨款20亿林吉特(约合33.3亿人民币),帮助中小型企业缓解受疫情影响造成的短期现金流问题。符合资格的中小型企业可获得高达100万林吉特(约合166.4万人民币)的融资,期限长达5.5年,包括6个月的宽限期。融资利率上限为每年3.75%。申请日期为2020年3月6日至2020年12月31日。
2、农业粮食类融资,拨款10亿林吉特(约合16.6亿人民币),旨在提高马来西亚粮食产量和出口量。符合资格的中小型企业可获得高达500万林吉特(约合832.2万人民币)的融资,期限长达8年。融资利率上限为每年3.75%。2020年3月6日之后开始申请。
3、中小企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融资,拨款3亿林吉特(约合5亿人民币),激励中小企业实现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运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符合资格的中小型企业可获得高达300万林吉特(约合499.3万人民币)的融资,期限长达10年。每年的融资率为4.00%。申请日期为2020年3月6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作者范唯唯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战略与政策论坛”系列报道 ●
● 美国目前备战新型冠状病毒大范围社区传播的行动举措
● 伊朗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及应对措施
● 欧盟协调区域合作应对新冠病毒疫情
● 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及应对措施
● 新加坡防控新冠病毒的新措施及扶持政策
● 美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动向及对其可能影响的分析
● 韩国防范新冠病毒疫情升级及经济产业影响的对策
● 印度目前对新冠病毒的主要应对措施及蔓延风险和产业影响
● 澳大利亚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应对措施
● 新加坡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应对措施
● 美国科技社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主要措施
● 日本加强措施力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及其产业影响
● 泰国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应对
⑹ 疫情期间的经济状况
—农业生产基本平稳,春耕袭掘备耕全面展开
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基本稳定,长势总体较好。
——工业生产此禅则下滑,重要物资生产保持增长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
——服务业生产下降,新兴服务业持续发展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
——市场销售减少,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继续增长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
——固定资产投资降低,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降幅低于平均水平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森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势分化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
——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
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
——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1238亿元,同比下降9.6%。
⑺ 从“滴滴”转型“支付宝”,Grab这只东南亚独角兽数字化之路
京东数科编译自theedgemarkets.com
现在我们国内有打车软件滴滴,那么在东南亚用什么打车呢?那就是东南亚版滴滴-Grab。Grab总部设在新加坡,它的主要业务是打车服务,业务遍及整个东南亚。在疫情期间,由于马来西亚政府加大了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Grab 抓住机遇,利用数字化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从提供打车服务扩展到移动支付,外卖和送货服务,迅速占领了马来西亚市场,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GrabPay:移动支付引马来西亚向无现金 社会 转变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了一项举措(现称为e-Tunai Rakyat计划),旨在提高马来西亚的电子钱包和数字支付使用率。在这项计划的支持下,Grab将业务拓展,从提供打车服务,到开发电子支付功能-GrabPay,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支付宝。因此,在 “e-Tunai Rakyat”计划倡导下,马来西亚人使用数字支付的人数激增。人们在餐厅,影院等这些地方都可以用GrabPay支付,这样人们可以在安全的社交距离内进行消费。据Grab的数据显示,在疫情封锁期间,用户增加了60%,这是马来西亚正在慢慢向无现金 社会 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根据战略咨询公司YCP固化7月份的一项新研究,该国的数字经济价值估计超过2700亿马币,约占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到年底,这个数字有望达到20%。据Visa的一项研究显示,近70%的马来西亚人将继续使用数字支付。
Grab:外卖和配送功能让传统业务焕发生机
利用其各种数字平台和服务,Grab正把目光投向传统业务,如 美食 街和菜市场,以确保它们也能紧跟时代潮流。其中有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使用该数字平台。市场供应商通过使用GrabMart来销售他们新鲜的农产品,并进行配送服务。在这上面不仅仅能买菜,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此外,Grab不仅开发配送功能,而且进一步开发了外卖服务。由于受疫情冲击,马来西亚很多餐饮店难以维持,而Grab软件开发的外卖功能,既能满足商家需求,也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随着政府推出“马来西亚网店”活动和ePenjana计划,马来西亚民众为经济发展贡献了超过1.3亿马币,这其中当然少不了Grab的功劳。
Grab:深入强化手段,不断完善服务
Grab为了能让商家和合作伙伴在数字经济中能够继续繁荣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
1.继续推广GrabPay,商家通过数字平台进行销售,利用GraPay进行交易。
2.推动GrabMart与当地的菜市场签约,目前包括巴生谷、槟城和哥打基纳巴卢的11个菜市场,可以提供配送服务,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3.通过与地方议会的合作实现斋月集市的数字化。
4. 将GrabMart扩展到全国更多地点,并引入即时零售,帮助马来西亚零售商在家中就可以为更多客户提供安全、即时的送货服务。
由于以上这些举措,在此期间,Grab平台迎来了8000多家新商户,通过GrabPay的支持,商户的销售额增长了15%。
需求是所有创新之母。毫无疑问,此次疫情激发了马来西亚人们网上交易的迫切需求,而Grab能够顺时而动,站在数字经济的前沿,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业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撬动了疫情之下马来西亚经济的复苏。
⑻ 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持续贬值,创该国24年来新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马来西亚货币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马来西亚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并且疫情的泛滥也影响了马来西亚货币的价值,除此之外,也是由于马来西亚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非常严重。
在马来西亚货币创造24年来的新低后,很多网友也在关注马来西亚的情况,因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给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马来西亚货币持续贬值,是因为马来西亚的经济非常糟糕。
虽然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的经济表现相当不错,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后,马来西亚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不好的情况下,马来西亚货币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马来西亚曾创造了很多的经济成就,但是从目前来看马来西亚也已经深陷经济泥潭,如果不想办法实现自救,那么马来西亚就有可能会出现经济上的崩盘。
⑼ 马来西亚疫情加剧,芯片断供,何小鹏直呼:愁
“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
8月17日,小鹏 汽车 的创始人何小鹏在某社交平台上如是感慨。
想必很多人注意到了,何小鹏的配图是一张朋友圈截图,头像名字都被何小鹏马赛克处理掉了,但神通广大的网友还是找到这条朋友圈的主人——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
如上截图中徐大全所说,马来西亚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且呈现非常严重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近30天以来,马来西亚单日新增确诊新冠患者均超过了10000人。8月16日和17两天,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更是逼近了2万人。
新冠疫情对当地的制造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徐大全提到,某芯片供应商在马来西亚的Muar工厂,3000多名员工已经有上百人感染,且因感染致死的患者高达20多名,当地政府为控制疫情,对Muar工厂继续实行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不排除后面会把全部生产线停工。
其实,Muar工厂只是马来西亚半导体芯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马来西亚被外界称之为“半导体封测重镇”, 其占据全球半导体封装市场近13%的份额。全球约有50家跨国半导体制造巨头在马来西亚设立封测厂,包括AMD、英特尔、英飞凌、美光、意法、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上文所提及的Muar工厂正属于意法半导体,因此对于整个芯片制造行业而言,马来西亚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对于马来西亚自身而言,它是亚洲最重要的半导体出口市场之一,仅次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因此半导体芯片等电子产品及相关零部件,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外贸收入来源,其这几年占据了该国外贸年出口近40%的份额。而疫情的反复,导致这些半导体企业和周边的零部件厂商停工停产,对马来西亚的外贸经济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马来西亚半导体芯片封测产业的停产,直接波及到了整个 汽车 产业链的上下游,进一步加剧全球“缺芯”的现状。正如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所说:“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这对于全球的车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大众、戴姆勒、宝马、丰田、本田、福特等等在内的全球20多家车企,因不同程度的缺芯而出现减产,甚至部分工厂停产。特别是以大众集团为首的德国 汽车 行业,正在面临着30年来最严重的芯片供应短缺危机。
持续性的“缺芯”,也给中国的 汽车 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以长城 汽车 为例,由于芯片供应不足,ESP和四驱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长城 汽车 旗下的部分车型订单等待周期被不同程度的拉长,目前预估在4-5个月的周期左右。另外,奥迪在刚刚被传出国产A4、A6、Q5L或将因“缺芯”停产。
体现在整个市场终端的,是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 汽车 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缺芯”问题将会继续影响整个 汽车 行业的运转,有专家预测,该影响或将持续到2022年。
⑽ 在疫情下的马来西亚,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全球的油价也因为疫情的缘故暴跌、美国400多家大型企业宣布破产。而马来西亚也不例外,多数马来西亚企业对于2020年马来的经济状况持有较为悲观的态度,不过很多的马来企业对于明年的马来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乐观。不过现在马来西亚经济可能会面临再次的冲击,因为在全球针对新冠病毒的益苗还在持续研制的时候,马来西亚确诊了四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病例,这无疑对马来西亚复工状况有所影响,马来西亚民众可能为了保证生命安全而继续减少出门消费的次数。虽然相比于美国马来西亚的疫情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马来西亚经济GDP大跌超过了很多周边国家。这跟其主经济很依赖贸易有关,而且马来西亚复工时间也相对晚一些,所以大部分马来企业并不看好2020年的国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