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峡是什么
1. 马六甲海峡在哪有多大
马六甲海峡是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1)连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峡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泰拟建运河绕开马六甲海峡,可破美国封锁。
2015年05月15日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让这项延宕10年的世纪大工程向正式开工跨出一大步;初步预估,该项目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一旦开通,大陆的“马六甲困局”也将迎刃而解。
“克拉运河”是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运线将不必绕过新加坡、取道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运时间;以10万吨油轮来算,单次能省下35万美元的运费。
2. 马六甲海峡是哪个洲和哪个洲的分界线
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内部,不是大洲分界线。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端口。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战略地位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3. 马六甲海峡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2.8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4. 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中国南海。
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马六甲海峡的历史
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着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5. 马六甲海峡在地理上位于哪儿
马六甲海峡在世界地图的位置如下图: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颤滚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5)连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峡是什么扩展阅读: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着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拆唤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6.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道是马六甲海峡
是的。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手脊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芹陵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还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毕首渗。(注意: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7.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相对位置)和重要意义
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英文: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州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一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重要意义
(1)经济地位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 m3)经过马六甲海峡。
(2)战略意义
1.沿岸国家
马六甲海峡的沿岸国家,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其中印马两国一直反对外部力量介入马六甲海峡,认为这将是对其主权的侵犯。
一直以来,沿海三国对处理马六甲海峡事务遵循三原则:
沿岸国家对附属海域拥有主权和维护安全的义务
承认相关大国在该区域有利益
一切行动必须尊重国家主权和依据国际法。
沿海三国于1971年11月签订了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公约,反对海峡‘国际化’,宣布三国共管海峡事务。
专家认为,沿海三国会有选择性的接受各大国的帮助,但只是提供装备、后援、训练之类的低度、间接帮助,只能间接地提供帮助来加强对海峡的巡逻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海盗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让大国国直接介入马六甲海峡事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运送。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2006年4月20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陈广才在受星报(英文:The Star)中说,由于马六甲海峡频发生的海盗活动,增加了人们对该海峡受到恐怖主义攻击危险的担忧。在陈广才近期造访北京时,马六甲海峡保安是主要谈论课题之一。
中国提出为加强马六甲海峡的保安提供帮助。协助的形式将是交换讯息,以及派送专家来训练马来西亚海事人员。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同意了中国提议的一份两国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政府将在同年4月尾,派一组专家到大马,商谈备忘录细节。
3.美国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地位重要,美国近年来一直渲染马六甲海峡面临着严重的海盗和恐怖主义威胁,以借此介入马六甲海峡。
2005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出席第四届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就多次提及沿岸国海军力量难以应付海盗和恐怖袭击,希望美军能够进驻该地区,并称美国愿意与沿海国家组成联合巡逻队,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但是遭到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拒绝。
有专家认为,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
8. 马六甲海峡位置位于什么和什么之间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8)连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峡是什么扩展阅读: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的着名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因此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
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搁浅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龙目海峡,多航行2000多千米。
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00年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航道疏浚和综合治理是非常艰巨任务。
9. 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州的咽喉简单明了
马六甲海峡长800多公里,除海峡沿岸国两岸享有12海里领海和海峡内小岛至少也享有12海里领海外,其余为专属经济区;海峡沿岸国对海峡领海水域享有主权,对海峡专属经济区水域享有主权。马六甲是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洲地区的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按照统计,每年都有5万艘商船经此到达新加坡,全球每年近一半轮山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
海盗“天堂”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一批华盛顿官员曾于2004年6月与部分亚洲国家高层就马六甲海峡局势展开对策商讨,准备把海军陆战队送到海峡内。
依照美国和新加坡的一份监测研究报告,在每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大约有5万艘商业船只没有能力抵御来自恐怖分子和海盗的联合攻击。
自19世纪初,马六甲885公里狭长的海域就成为海盗的天堂。仅去年一年,马六甲海盗就成功作案189起,占全球海盗事件的40%,使这里成为全球海盗事件的中心。
大国争夺目标
马六甲海峡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一直是国际势力竞争的焦点。目前,马六甲海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但美国、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试图控制这一重要海上通道。
按照美国的全球战略,马六甲海峡作为连接其在东北亚和西南亚两个重要战略地区的中心环节,是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咽喉之一。如果掌握了马六甲海峡,就可以影响和控制有关国家的海上运输航道,确保美国在国际竞争和潜在的国际冲突中的优势地位。
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原料,特别是其90%的石油都要经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
印度对马六甲海峡的神往主要源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印度一旦获得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就能辩敬构筑起一道海上安全屏障。
日本想掌控马六甲海峡
据印尼媒体报道,日本“非常关心”马六甲海峡的安全。
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战略要地,是连通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主要航道。它承担着全球1/3货运量和约50%的石油运输量,也是中日韩三国海上石油进口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海盗在马六甲海峡的活动日益猖獗。
早在2000年,日本海岸警备队就在靠近马六甲海峡的海域参加了一次反海盗联合演习。另据报道,日本开发出了一种叫“虎之门”的系统,可以在海盗登船之前触发警报器;“海上劫持警报与船舶追踪系统”更为先进,它每天6次发送信号,报告船只所处位置等情况;若船只被劫,海盗开始干扰或破坏这套系统,它会通过电子邮件和移动电话及时发出警示。这种对付海盗的技术,引起了东南亚国家的兴趣。专家认为,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无形和有形的影响,慢慢向马六甲海峡“进发”。
马六甲海峡堪称日本的“石油运输命脉”,日本90%的原油运输都要从这里经过。1999年,日本一艘运载价值13亿日元铝块的货船在马六甲海峡被劫持,17名船员全部被绑。日本的商船几乎从未受过海盗的袭击,但就是这一次,日本找到了借口,多次要求派武装舰只赴东南亚打击海盗,想要日本自卫队踏到东南亚。与此同时,日本还以打击海盗为借口,要将军事打击力量覆盖到马六甲。今年,它通过了“有事法制”七法案,假设了“周边地区出现的紧急事态”。这个“周边”不仅包括台湾海峡,也包括马六甲海峡。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是想借防海盗之名发展军力。
专家指出,日本的最终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控制马六甲海峡,保护日本的石油运输线路。二是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推动日本的军事扩张。香港《信报》曾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借海盗之尸还魂》。文章说,日本借打击海盗,扩充军力、复活军国主义等,不是一种偶然行为,它是日本对外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马六甲海峡与中国
自1996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美国兰德公司《携桐慎中国寻求能源安全》研究报告所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石油安全与否仍依赖于美国海军庇护的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又实在是太“拥挤”了,也的确是太不安全了。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每年约需进口的近4.5亿吨原油,都要途经马六甲海峡。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等大宗矿产品运往东亚市场,也要走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也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进口原油运输有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