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娘惹在马来西亚什么族

娘惹在马来西亚什么族

发布时间: 2023-06-01 09:19:54

❶ 小娘惹是哪个国家的文化

小娘惹是马来西亚的文化。

娘惹文化属于马来西亚。早期,旅居东南亚的华人与东南亚土着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男孩被称作峇峇(baba),女孩被称作娘惹(nyonya)。

郑和七下西洋时曾5次到过马六甲,船队每次回朝时都有部分随从留在马六甲,这些留下的官兵和留居海外的商人娶了当地土着及其他民族的女子为妻,生下的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则称“娘惹”。如今,他们在马六甲社会中仍占很大的一部份,统称为土生华人。

相关简介

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虽然他们不会讲中文,但却依然保留华人传统的婚丧嫁娶等风俗和传统礼仪。

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华族与马来族的特色,无论在服饰或是饮食都独树一格。鲜艳的色泽与花纹,以及风情独特的剪裁设计是娘惹服饰(Kebaya)的特色。一般上来说,峇峇的服饰包括中山装与西装,娘惹装则大多启迪自马来传统的沙龙服饰。

❷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娘惹文化属于马来西亚。

早期,旅居东南亚的华人与东南亚土着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男孩被称作峇峇(baba),女孩被称作娘惹。

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早闭稿虽然他们不会讲中文,但却依然保留华人传统的婚丧嫁娶等风俗和传统礼仪。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华族与马来族的特色,无论在服饰或是饮食都独树一格。

鲜艳的色泽与花纹,以及风情独特的剪裁设计是娘惹服饰的特色。一般上来说,峇峇的服饰包括中山装与西装,娘惹装则大多启迪自马来传统的沙龙服饰。



文化:

有些受华文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表示此华人已经数典忘祖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叫作‘三代成峇’。

“娘惹”原本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陆孝,尔后演变成泛指华人与马来人相融的文化,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

这也包态银含饮食在内,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

❸ 什么是娘惹

娘惹,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

娘惹,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onya)。

据说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后裔个个都是烹饪能手,娘惹把中国菜肴烹饪方式与南洋烹饪原料结合,做出的菜肴自成一派叫作“娘惹菜”。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集合两地烹饪特点呈现出一种新的口味。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南洋菜式之一,自成一派。

由来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或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

峇峇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宽册掘唐宋时期定慎核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没有来源证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都是指大明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

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着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着身份。

峇峇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

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有些受华文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表示此华人已经数典忘祖或者不太像华人了。

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叫作‘三代成峇’,根据这句话的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但这句话没有藐视的成分,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的缘故,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为“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

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虽然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专用自称。

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娶了一位马来人为妻,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儿。峇峇娘惹可谓当世产生的特殊民族。(特别注明:马来西亚华人娶或嫁任何一位姿扒马来人就必定要改用阿拉伯姓名,例:某某bin-Abllah和皈依回教。)

娘惹文化既有马来族文化影响(如:膳食、衣饰、语言)也有华人传统(如:信仰、名字、种族认同),形成独有的综合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空姐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娘惹女装的baju-kebaya,脚上穿的嵌珠拖鞋是娘惹女鞋Kasut-Manek。

❹ 小娘惹是哪个国家的文化

小娘惹文化属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
早期的中国移民与当地人的后代被称为峇峇娘惹,是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峇峇娘惹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也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马来西亚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珍贵文帆汪化遗产。
在思想上,峇峇人倾向于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这点与他们仍然保留古老的华人习惯、传统及信慧唯仰,看起来挺矛盾的。实际上,早期的峇峇人属于矛盾的一群,他们脱离华人的态碧仔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所幸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他们开始融入华人社会的体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入华小接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回归族群,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

❺ 娘惹是哪里人/(巴巴族是什么地方的民族)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是居住数百年在马来西亚,印尼
或新加坡的当地华人。这些华人都在指文化上受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所影响的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这些峇峇人,主要是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其并非单纯的福建话,而是使用汉语的语法,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有些受华人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即所有指的华人已数典忘组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三代成峇’,根据这个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这个定义没有藐视的成份,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n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
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n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自称
在精神思想上,峇峇人倾向于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这点与他们仍然保留古老的华人习惯、传统及信仰,看来相当矛盾。
实际上,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们脱离华人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所幸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他们开始加进华人社会的体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进华小接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回归族群。
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在殖民地时代,峇峇人最集中的地区是荷兰街,这里出了一些才华卓越的峇峇,如敦陈祯禄及敦陈修信。
峇峇人的性格耿直,在马六甲的华人社会里,有一句形容他们这种秉性的话:“峇峇直”。顾名思义,可见他们一般上是“直”透了。
峇峇人到底有多少,很难做出统计。不过根据粗略估计,他们约占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百分之五,并不很多。相信随着时代与局势演变,他们的子孙,将会逐渐恢复华人的精神面貌。

❻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娘惹文化属于马来亚、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早期的中国移民与当地人的后代被称为峇峇娘惹,是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峇峇娘惹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也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马来西亚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珍贵文化遗产。

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着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着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

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6)娘惹在马来西亚什么族扩展阅读

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这也包含饮食在内,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嚼头儿足着呢。

由于英国殖民统治马来亚,故当年大多数土生华人接受英语教育,懂得三种语言能够同时接触中国人,马来人和英国人,也因为他们懂得三种语言的缘故,在英政府统治期间有大部分土生华人从事国家行政和公务员职位。由于长期和英国人交往,有很多土生华人皈依基督教。渐渐地土生华人也就成为了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响力的一个团体,并也被称为“King's Chinese” (国王的华人)同时也效忠英女王。

由于土生华人“土生土长”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经属于富裕,故把后期到来的华人和华工区分为新客。

❼ 娘惹属于什么民族

娘惹不属于哪个民族。

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女性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着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

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峇峇”,女性称为团漏Nyonya“娘惹”。

这些峇峇娘惹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小娘惹是真实存在的吗?

小娘惹是真实存在的。娘惹指的是中国人和马来人所生的后代,基本上生活在马六甲和新加坡,而且娘塌芹烂惹文化属于马来西亚,这里所说的娘惹是对女性的尊称。

据悉明朝时期,有大陆人移民到马六甲,繁衍了许多后代,既接受了当地文首局化熏陶,也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满清入关后,这些人散居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方,男性被尊称为峇峇,女性被尊称娘惹,而且娘惹在南洋的地位颇高。

❽ 娘惹是什么意思

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也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新加坡都比较多。

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他们生下的男性后代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有人称他们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

峇峇娘惹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他们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差磨携、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几百年过去,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讲的是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

娘惹的文化认同:

一般具有较强烈中华意识的人士经常批评峇峇娘惹“数典忘祖”,然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政党)的创始人陈祯禄本身是诞生于马六甲的土生峇峇华人,但他也曾经有如下想法:

“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失掉自己虚伏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陈祯禄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1960/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

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为了避免其他种族质疑效忠程度已采用公元纪年。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也证实峇峇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华意识。

马六甲三保山墓地达二十五公顷,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这一墓碑受不少学者在马六甲研究上引用。

对于中国籍先祖留下来的礼仪,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虽不懂涵义却保留下来,让三保山成为中华风格浓厚游帆的地方。

❾ 娘惹是什么意思,这是哪个国家的词

很多人认为“娘惹糕和娘惹菜肴是娘惹文化的精髓。

娘惹糕是南洋特产。糕点晶莹剔透、碧绿清翠,同时也有着嚼劲十足、香味浓郁的口感,是娘惹菜中最富盛名的甜品。

△娘惹祖屋会客厅

娘惹文化百年传承不忘中华祖根

其实峇峇娘惹们对中华文化是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感。曾经一位土生土长的峇峇说过这样一番话: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马来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

对于峇峇娘惹这个群体来说,有种无法断掉的牵扯,那就是文化的认同感。

回溯百年,他们的祖根在中国。

了解这么多“娘惹文化”后想不想一起回望,那段战火纷飞的南洋往事?三个华人家族的兴衰浮沉

一段大时代的烽火儿女情等你开启,还能感受“舌尖上的娘惹”哦~。

关于“娘惹”的科普,很多时候其实并非大家真的不了解,而是有些新的名词大家从来都没有听过,现在大家对于“娘惹”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❿ 娘惹是哪里人/(巴巴族是什么地方的民族)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是居住数百年在马来西亚,印尼 或新加坡的当地华人。这些华人都在指文化上受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所影响的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这些峇峇人,主要是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峇峇人讲的语言称为峇峇话,其并非单纯的福建话,而是使用汉语的语法,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有些受华人教育的华人也称那些从小受英式教育的华人为“峇峇”,这个用法有藐视的意思,即所有指的华人已数典忘组或者不太像华人了。此外,当地的闽南人亦有句成语:‘三代成峇’,根据这个定义,所有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也都成了峇峇,这个定义没有藐视的成份,意味到了第三代华人,由于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其文化难免带有当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峇峇”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n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峇峇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
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nkan”一词已成为“峇峇人”的自称
在精神思想上,峇峇人倾向于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子女多受英文教育。这点与他们仍然保留古老的华人习惯、传统及信仰,看来相当矛盾。
实际上,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们脱离华人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所幸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他们开始加进华人社会的体系,一些峇峇人的子女,也被送进华小接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回归族群。
马六甲峇峇散居各地。在殖民地时代,峇峇人最集中的地区是荷兰街,这里出了一些才华卓越的峇峇,如敦陈祯禄及敦陈修信。
峇峇人的性格耿直,在马六甲的华人社会里,有一句形容他们这种秉性的话:“峇峇直”。顾名思义,可见他们一般上是“直”透了。
峇峇人到底有多少,很难做出统计。不过根据粗略估计,他们约占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百分之五,并不很多。相信随着时代与局势演变,他们的子孙,将会逐渐恢复华人的精神面貌。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8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29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5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0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5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0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6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6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8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