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咖啡杯上是什么图案
‘壹’ 舌尖上的大马 | 回味无穷的马来西亚国民早餐
回国半年多,我对马来西亚的早餐始终念念不忘,其中最常忆起的便是工作日清早起床赶巴士,途径巴刹吃的回味无穷的极品早餐——Kaya黄油面包+半生熟蛋+咖啡。
与北京的豆浆油条一样,吐司+半生熟蛋+咖啡组合,成为马来西亚随处可见的国民早餐,潜移默化的融入本地人的生活。
据说南洋早期的海南移民“跑洋船”,在船上当侍应生,有些则在洋人和西化的峇峇家庭当厨师。他们将西式的饮食料理南洋化,通过海南咖啡店将洋人的早餐转型为中式料理,加以普及化。
这些海南咖啡店起源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单身男人常去吃早餐的地方。二战结束后,好些咖啡店业主放弃业务回家乡,才逐渐由福州人取代。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电视还不普及,这些传统咖啡店成为平民大众聚会交际,边吃早餐边互通资讯的休闲场所。一路延续下来,成为今天南洋独特风味的国民早餐。
Kaya 是一种以椰浆、椰汁、鸡蛋、砂糖、牛油、panda leaf (在东南亚常见的一种香叶,用来煮咖哩、糕饼等,为食物添加一种特别的香浓鲜甜味, 中文模乎宴翻译作班兰叶) 做成甜甜的酱料,新马人喜用来涂面包吃。
在马来西亚,面包早餐有蒸或烤面包的选择。也有只涂Kaya, 或鸳鸯 (即Kaya 加牛油 ) 的选择。
烤得酥脆的吐司,浓郁的咖椰酱,加上黄油带来的顺滑口感,轻轻咬一口就能感觉到咖椰的香甜和黄油的香味迅速在口腔中融化、四散。在嘴里融化后的是咬碎的土司屑所带来的无尽回味~
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端上桌的鸡蛋都会手足旦银无措:这半熟的鸡蛋怎么吃啊?
老实说,我第一次尝试这道早餐时也因半熟鸡蛋略带抗拒和不适应,并没有细细品尝。但不久后我便沉迷其中,深深的爱上了这个鸡蛋顺滑的口感。
通常鸡蛋端上来的时候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师傅已经帮你敲开了的,一种则需要自己用勺子把鸡蛋敲破,再用勺子把鸡蛋里半固态的蛋清和蛋黄挖出来倒在碗里或者杯子里。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适合直接入口。最地道的做法就是根据自己喜好在鸡蛋里加入胡椒粉和黑酱油,然后搅拌,可以直接顷斗吃,也可以拿着烤好的吐司面包沾着鸡蛋吃,风味各异。
半生熟蛋的独特之处在于是用“喝”而非用“咬”,而且味道同时混合了蛋白、蛋黄、酱油和胡椒粉,四者所产生的美味化学反应绝对让你没齿难忘!
在南洋,喝咖啡和品茶一样,器具也是有讲究的,须用新马一带特有的陶瓷咖啡杯。这是一种白底绿花的瓷杯,沉甸甸的,和口中的白咖啡一样厚重有分量。瓷杯上的绿花是大红花图样。大红花也叫木槿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
初来马来西亚时,第一次听到“大红花”这个名字,立刻联想起上小学时胸前的那朵荣耀,不禁哑然失笑,真的见到了,大红花之艳丽顿时令我明白自己见识浅陋,汗颜不已。
马来西亚传统咖啡会加入炼乳和淡奶,有点类似港式奶茶,所以咖啡豆也需要更深度的烘焙,带有焦香的咖啡豆做出来的南洋老咖啡,才不会被炼乳和淡奶的浓香气息盖住咖啡独有的香味。
有别于国内的西式快餐咖啡店,不插电的纯人力作品,因为相信手工的温度,要醇过机器的汲取。
在马来西亚点咖啡其实是一门学问,我也是用了好久才分清以下名称:
—咖啡加奶:Kopi。
—咖啡加糖: Kopi-O(O就是乌,福建话)。
—浓咖啡加糖:Kopi-O-Gao(Gao就是厚,福建话)。
—咖啡加少量的糖: Kopi-O-Xiu-Dai(Xiu-Dai就是少糖,源自广东话“少底”)。
—咖啡加淡奶:Kopi-C(C就是Carnation Milk,老字号“三花淡奶”)。
用杂糅了方言和马来语的独特方式点咖啡,已经成为咖啡店里不成文的规矩,也是测试一个人有多了解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的好方法。这足以证明传统咖啡在南洋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集合着kaya和黄油香气的吐司,娇嫩欲滴的半生熟鸡蛋,飘香整个马来西亚的南洋咖啡……搭配在一起显得分外和谐,相得益彰。
回忆南洋早餐,它不仅仅满足了我的饥饿需求,更承载了我近三年异乡生活的情感变化。它的背后是人情的牵挂、时间的流转、绵密悠长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