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茶山在哪里
1. 中国的茶山都是在哪里
武荑山
2. 茶山在哪儿
事实上是,我们不得不走4.5个小时的烂路……
,当我们四点钟下山时,那些泥泞的小路根本下不了脚,只好一台土一台土地跳,不管了,下山要紧,顾不得我们全都成狗跳岩了。
其实也算很幸运了。其一,长安车装着十多个人在斜坡上刹不住车,直往后退时,我们虽然吓得要命,但最终还是刹住了……其二,虽然直到下山平安地回到家中,那梦中的向往的茶山一直没看到,但我们总算是拖儿带女的在泥泞中爬行3小时后,到了驴行目标之一田蝶的家。其三,刚好走到她家院子,我突然发现摄像机上的台标没见,我连忙回头找,幸运的是,在附近的小路上找到了,算是免了领导的批评和罚款。其四,虽然四点钟搁了碗儿就下山,一路上学狗跳,把腰都闪痛了,但还是在五点过上了马路,坐上了来接我们的终于能刹住车的长安车。其五,虽然坐着徐哥的车比他们提前四十分钟到外河坝车站,为等他们在冷风中吹得鼻子痛,但我却在那段儿时间里,遇到了一位22年没见面的小学同学。他在对我说第一句话时,我像猎狗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儿时的记忆,当我准确无误地叫出他名字,他也一拍脑袋马上想起是我。(呵呵,不好意思,在对小学同学的名字上,我记忆力实在是超常地好。也许是因为那是我记得的第一批名字。)
冉英穿着高跟鞋,越走越气恼,直抱怨:越走越伤人个,越走越伤人个……她老公笑她,你还行呀,明明是老师,一走就走成了商人。
回到家在妈妈家扒了几口饭,叫女儿一起回家。她说,妈妈,你把鞋擦干净了再走吧,我都不想和你一起走了,太没面子了。
刚开始大家都不知目的地在哪儿,所以走得还人模人样的。到最后,从脚到腿,就没有哪里是干净的,一副熊样儿!
3. 茶山在哪个城市
好多地名都叫茶山 你要问的是哪个呢 下面这些有没你要找的那个?
青岛茶山
茶山(4张) 青岛茶山风景区位于平度市城北20公里,北接大泽,东邻崮山,最高峰海拔680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茶山旅游景区于2004年开始开发,经过5年的努力,茶山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山石、山泉、山花、山寺”是茶山的主题。风景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方向,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目前大体可以分为生态观光、旅游朝圣、动感体验和度假休闲等主要功能区。 茶山原名东山,与大泽山一脉相承,茶山是在元古代前震旦系与中生界白垩系组成基底的古老变质岩层之上,基岩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大理岩、碎屑岩。主要的矿种有石墨、黄金、大理石、滑石、萤石、透辉岩等。茶山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山丘植被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由于开垦和环境的影响原始植被已残存极少,栽培植被已占绝对优势。现在温带常绿针叶林是茶山的主要林木成份,菅草是茶山地表的优势植物,与乔木、灌木和其它草木起着涵水保土的作用,积累着丰富的有机质。茶山有前胡、地柏、苦参、柴胡、茵陈、丹参、黄芩、桔梗、元参、何首乌等野生药材,如果您运气够好,可能在您在登山过程中有特殊的收获。 从茶山风景区入口到般若寺全长2300米左右,游览全程耗时2小时左右,游览过程中我们会陆续经过休闲游览区,自然景观区(野外拓展区),佛教文化区三个游览区。休闲游览区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关帝庙、水上乐园、滴水观音、生态餐厅、心远桥、动物园、茶山广场等,同时我们在这一景区里还可以欣赏到卧佛山、济公醉卧和点将台等自然山体象形景观。自然景观区(野外拓展区)从神茶题字处到上品石景点前,全长900米左右。溪流沿着长长的深山峡谷,弯弯曲曲,时急时缓,时聚时散,奔腾而下。随处可见的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沿路有狮子峰、龟兔赛跑、将军石、犬塔忠魂、大肚弥勒等天然象形石景观。木栈道依山而建,栈道下水流潺潺。木栈道和主干道之间有供拓展用的拓展器材,在这您可以大显身手。佛教文化区从上品石到般若寺,般若寺依山而建,佛是弥勒佛,后有三茶峰。主要的景点有上品石、状元峨冠、状元井、无相谷、金蟾朝圣(望空)、三生石等。
地理位置
茶山旅游区隶属于兰山区人民政府,位于临沂城北25公里处,东、西、南分别与206、205、327国道相连,汶泗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极为便利。该旅游区主要由九鼎莲花山、桃花园、月亮湾三个景观区构成,总占地面积40余平方公里,有九山、八水、十二沟壑之胜景,林木植被覆盖率较高,旅游点主要有天齐庙、李小寨、鹊桥、听涛亭、李小亭、望月楼、皇姑庵、莲花池、三星泉、澄金泉等,景观文化底蕴较为丰厚,并建有莲花山庄、杏花村酒店等旅游住宿设施,是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的胜地,被誉为临沂的“后花园”。
旅游资源
茶山园艺旅游区位于临沂城北25公里处,总占地面积4.6万亩, 其中桃花源景区面积3.5万亩,中华树种集锦园面积2000亩,农业果茶高科技示范园面积600亩,奇树园面积300亩,果园超市面积600亩,另外,占地7000亩的九鼎连花山景区内开发了天齐庙、李小寨、莲花池、月亮湾等游览参观点,使整个旅游区构成了令人留连往返的世外桃源。旅游区于2001被省环保部门列为“省级生态示范保护区”,2002年又被国家环保部门列为兰山区以茶山园艺旅游区为主题的“全国生态示范建设区”。
茶山园艺旅游区现已建设了万亩桃园、中华树种集锦园、农业果茶高科技示范园、奇树园、茗香苑、果园超市等农业旅游观光点,开通了“桃路十八湾”旅游线路,铺衬了“红色盘山路”,园内点缀了艺术盆景,并在不同季节推出了不同旅游项目,如“春桃花、夏绿荫、秋果实、冬雾淞”等观光和果品采摘等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游乐项目,并建设了莲花山庄、杏花村酒店等旅游住宿度假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是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的旅游胜地。2002年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
编辑本段
锦州茶山
地理位置
位于锦州市城北18公里处的凌海市余镇茶山村,风景区内群山环抱,有茶山、石虎山、关山、望城山、幽宫、棋盘山,山下清澈见底的放生湖、茶山湖丽水萦绕,山前夹极河水潺潺流过,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地形地貌
茶山为火山岩地质结构,因海底火山岩爆发,岩浆挤压形成了独特的山势貌,山峰陡峭,山石千姿百态,有金蛇出洞、猛虎咆啸、三猴并立、玉兔望月、猿人怀谷、飞天侠女、熊猫卧顶、鹦鹉登山、双鹿齐奔等憨态殊姿,让人领略到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美。茶山寺主峰陡峭,“茶山寺”、“禅锦州茶山风光(20张)”一些大型摩崖大石刻迎面跃入眼帘。在悬崖峭壁上凿有佛龛,雕刻着如来、弥勒和燃灯佛像,山崖东面有人工开凿的石蹬,迂回到山顶,山上有一口水井,常年不枯。据说,当年茶山寺的和尚吃水就要攀岩到山顶的水井提水。山下有一棵古松,旁边就是茶山寺遗址。
自然资源
茶山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爽口宜人,含有18种以上微量元素,有润肤容颜,延年益寿这功效。茶山以盛产茶叶而得名,主要有金桂茶、绿叶茶、虎皮茶、肾心茶、扶手茶等,按民间传说方法烤制出来的茶叶,用茶山矿泉水浸泡,茶水清香浓郁,健脾益脑,补肾治病,堪称东北一绝。
编辑本段
温州茶山
地理位置
茶山位浙江温州瓯海区,在金丽温与甬台高速的出口,交通十分便利,温州乐园坐落于此,温州高教园区,包括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医学院.
自然资源
茶山好山好水,因本地盛产杨梅,故又有杨梅之乡的美誉.
五美景区也是个不错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温州茶山五美景园
茶山风景区占据大罗山西北,隔三垟水网与温州主城区相望,温州高教园区正位于茶山西麓,景区包括五美园、卧龙、山重楼、香山、花果山五个亚景区。其中五美园、香山寺等景点初具规模,结合秋季的杨梅节、柑橘节,每年吸引来自温州以及外地游客数十万人。
茶山景区是大罗山内花岗岩地貌景观最为典型与集中的地区,岩石造型奇特,洞府景观幽深、奥妙,卧龙溪峡谷、瀑布景观壮美、险峻,香山寺是大罗山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是整个景区宗教旅游的代表景点。
五美百鸟景园,座落于茶山五美园景区内,总占地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园内不但有古长城、峰火台、大前门、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名家楹联书画长廊、亭台楼阁、牌坊水榭、茶馆酒楼等一大批仿古建筑和欧式风格的逍遥别墅群,还有锷鱼潭、百鸟园、广场鸽、熊园、蛇岛、水上乐园、天然游泳池、大戏台、鼓词场、民族村、野营烧烤、民族歌舞表演、美食街、桂花林、杨梅林,以及雄狮、猛虎、金牛、恐龙、嫦娥奔月等巨型雕塑,是一个集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胜地。景园二期工程占地141亩即将开发。
97年被市政府列为小康镇,98年经省政府批准茶山大罗山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温州市高等教育园区选址在茶山境内,其中新温州大学已于2000年4月1日率先举行开工典礼,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大学城将在茶山崛起。同时,温州乐园也筑落在这个美丽的地主。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农工贸高度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旅游城镇——茶山镇将在浙南大地冉冉升起。茶山人民谒诚迎候八方嘉宾来茶山观光,更盼望喜爱茶山之诸君,群策群力,携手将茶山建设得更为绚丽多姿。
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茶山镇建立瓯海区茶山街道
编辑本段
茶垢的一种雅称
宜兴有种紫砂壶,用的时间长了,壶中所积淀的陈年茶垢(茶渍、茶锈),爱壶人称之为茶山,是一种雅称。这样的壶不放茶叶只注入清水也会带有淡淡的茶香味。
编辑本段
东莞茶山
东莞市茶山镇位于东江支流的寒溪河畔,东莞市中北部的埔田地区,广深铁路贯穿全镇,道路交通方便。全镇总面积56.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5万人,外来人口10.92万人。茶山镇历史悠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南社村古建筑群,建于明清时代,艺术水平较高,具有浓厚的珠江三角洲水乡情调,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茶山镇积极推动外向经济带动的战略,新建成了占地5000亩的茶山工业园,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343家,形成了以服装、玩具、食品、五金、塑料、电子为主的工业布局。同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产值比例逐步增加,成为茶山镇的经济支柱。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94亿元,出口总额2.0453亿美元。
茶山镇为发展城郊型农业,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堤围的防洪抗洪能力。同时,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建立蔬菜、水果、水产、畜牧几大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大力抓好蔬菜生产,现有蔬菜面积4000亩,种植市场畅销的品种。抓好荔枝、龙眼为重点的水果生产,积极发展“三月红”、“妃子笑”等优良荔枝品种,引进无核荔枝,推广老龄荔枝矮化嫁接等技术。把发展畜禽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2年全镇生猪上市量18万头,三鸟上市100万只,种鸽12万对,肉鸽80万对。大力发展水产业,鱼塘面积3231亩,推广优良品种,实行鱼畜结合,抓好鱼塘的整治改造,提高了塘鱼的质量和产量。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4503万元。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为茶山镇向城市化迈进作出了贡献。
骏马奔腾——茶山大道口的奔马标志,正是茶山镇发展的写照。
编辑本段
信宜市茶山
茶山镇位于信宜市北部,居云开大山南麓,北接贵子镇,西与怀乡罗马及朱砂深塘接壤,南连洪冠镇。面积101平方公里,海拔500-1298米。镇内资源丰富,矿产有铁、锡、磷、莹石、瓷土、滑石、花岗岩等20多种;有松、杉、竹等用材林10多万亩;经济作物有三华李、生姜、粉蕉、砂仁、八角、龙眼、黑榄等;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木薯为主。野生动物有山猪、穿山甲、果狸、石蛤、黄猄等30多种。
茶山1992年撤乡建镇,现辖白木、平田、渤垌、渤上、渤中、榕垌、周埇、茶山、丰垌、丰垌口、滩垌等11个行政村,镇政府离市区46公里。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25658人。
茶山镇交通便利,向南连接洪冠镇、向西连接怀乡、朱砂镇的出口公路已实现硬底化。北出口茶贵公路连通省道369线。
茶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镇内奇石高耸、古树参天,主要景点有旗尾石、饭甑石、瓦鹰石、渤中旺水古松等。此外,春天李花竞雪、仲夏果实累累是季节旅游好去处,现已发展成为着名的李花观赏圣地。
4. 雅安市茶山在哪
雅安市茶山是蒙顶山,“蒙山顶上春来早,扬子江心水位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这是出自元代文人李德载所写的《喜春来·赠茶肆》十首小令中的一首,很多人对这首小令都不熟,却也表达了文人雅士们对饮茶的喜爱。不过,说到它的简化版“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那么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这“扬子江中水”并非是扬子江的江水,而指的是今镇江市石弹山中冷泉,因其在唐代时位于扬子江故道的江心处而得名,被唐代书法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水”,而这“蒙顶山上茶”却顾名思义,就是指蒙顶山上出产的茶叶。
5. 这是在茶山哪里,急求
这不是茶山
6. 茶山镇南社古村落在哪里
东莞市
7. 六大茶山师哪六大分别在哪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或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8. “六大茶山”是哪六座,都在哪儿呀,请高手指点一下
茶山清干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六大茶山-云南六大茶山
地图清干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于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束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个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跌到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攸乐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 莽枝古茶山 蛮砖古茶山 慢撒古茶山 六大茶山-攸乐古茶山
茶具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攸乐山(基诺山)古茶树 采古茶树上春茶。 六大茶山-革登古茶山
茶山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六大茶山-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 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干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竞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芜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
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 (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 “年解贡茶20担”。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着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于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织布、柒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昔日的盛景。蛮砖古茶山
六大茶山-蛮砖茶古茶山
晒茶梯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干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干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 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干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干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关于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束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个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跌到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六大茶山-攸乐山
茶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
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干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竞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芜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 (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 “年解贡茶20担”。 六大茶山-倚邦古茶山
茶 (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着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于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
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织布、柒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昔日的盛景。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干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六大茶山-慢撒茶山
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干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 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干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干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9. 茶山在哪个城市
浙江温洲
10. 普洱茶八大茶山是哪些山在哪里
“六大茶山”概况
清干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于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确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于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