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花石斑在哪里
㈠ 苏眉和石斑哪好哪贵
1、苏眉比石斑鱼从价值看要贵很多,苏眉鱼和石斑鱼都属于珍稀物种。
2、苏眉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成年后通体铁蓝色并长出突出的嘴唇。苏眉鱼主要产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珊瑚礁中,其身长可超过两米,体重可达190公斤,寿命超过30岁。苏眉鱼分两种,一种是深海苏眉鱼,一种是养殖的淡水苏眉鱼。深海苏眉鱼体内可能含有雪卡毒素。苏眉鱼的主要消费地和产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布亚和新几内亚)。
3、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石斑鱼属于辐鳍鱼纲,身体肥厚,口部大,并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不过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
㈡ 请问这是什么石斑鱼是野生的吗谢谢
是否野生不好判断,此类的确有养殖(一般个体大小相当基本上就是养殖的)
鮨科 Serranidae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鱼类
下图为 玳瑁石斑鱼 Epinephelus quoyanus ,称 花龟斑、格子鱼、花狗斑、花【鱼会】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红海、南非,东至斐济,北至日本,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等。
㈢ 在马来西亚旅游时吃过一种海鱼,味道很美味,上图求鱼名。
如图 , 应为
石鲈科 Haemulidae 胡椒鲷属 Plectorhinchus 鱼类
下图为 斑胡椒鲷 Plectorhinchus chaetodonoides ,俗称 厚唇石鲈、小丑石鲈、燕子花旦、花旦新娘,朱古力
热带地区近岸生活于珊瑚礁区的海水鱼类。斑胡椒鲷分布于印太海域马尔代夫至印度尼西亚海域,幼年时期色彩独特美丽,可作为观赏鱼,成年后肉味鲜美,为高级食用鱼类。
㈣ 马来西亚的石斑鱼能否带回上海吗
不能。所有食物进口必须做三检 要是水果什么的还有可能混混,活鱼不可能
㈤ 花椒石斑鱼的做法
1 将石斑鱼洗净,加入盐、料酒、姜丝、花椒腌制一小时左右,葱姜蒜切丝待用
2 锅内放适量油,烧至九成热滑入石斑鱼
3 文火煎烧
4 两面煎烧至微黄色
5 放入干花椒、干红辣椒、葱姜蒜、糖、香醋、生抽酱油、胡椒粉
6 烧煮一会入味,再加入清水中火焖烧待收汤时放少许盐
7 装盘,撒上青红椒丝即可 [1]
1. 石斑鱼片两面撒少许盐和白酒,轻轻按摩鱼肉,再在表面涂一层玉米胚芽油,腌10-15分钟。
2. 取平底锅放一小块黄油烧七成热,放入腌好的鱼片,中小火,慢慢煎,大概煎3分钟,如油不够可以中间补放点黄油。煎好一面,再煎另一面。
3. 用黑胡椒研磨器研磨细颗粒胡椒均匀撒在鱼表面,装盘。
4. 油浸番茄切条,稍煎一下,装盘。
1. 将石斑鱼处理干净后两面打十字花刀,用盐,料酒,胡椒粉打底味,碗中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酱油、白糖、醋、葱花、蒜片、姜片、大料兑成汁
2. 石斑鱼用水淀粉挂薄糊,入8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定型后取出,原锅留少许底油,烹入碗汁,加适量的水,烧开后放入鱼,转中火烧至鱼肉入味后转大火挂汁
3. 待汁浓后将鱼取出放入盘中,原汁加热点少许醋浇在鱼身上,上面撒葱碎即可
㈥ 石斑产自哪里
石斑鱼,系鲈形目,鳍科,因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主要产地在象山渔山岛周围海域,是宁波着名特产,也是驰名中外的名贵鱼种。
石斑鱼,俗称岩头鱼,品种很多,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纵带石斑鱼等等,渔山岛一带所产以赤点石斑鱼居多。
石斑鱼生活习性很怪。从不跟其他鱼类混游在一起,喜欢单独地生活在数十米深、水质清澈的海底暗礁丛中,难以用网捕捞,只能用钩钓。生性凶猛,喜吞食鱼类和虾类。捕捞期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这段期间为旺季。
石斑鱼因常年生活在深海中,钓上以后,由于海面和海底气压相差极大,鱼鳔内外气压一旦失去平衡,轻则白肚朝天,重则五脏六肺全都挤出鱼嘴,不久即死,降低了经济价值。渔民经过摸索,待上钩的石斑鱼一离开海面,立即用细针从肛门刺入鱼镖放出气体、放入活水舱中,待返岸后放养于水池或网箱内,以供活鱼出口。由于产量有限,年产量高时有5吨,少时仅2吨左右,主要出口日本和港澳地区。1987年,象山县采用人工试养石斑鱼并获得成功,石斑鱼的产量有所提高。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
㈦ 石斑的种类
石斑鱼的种类丰富,较为常见的有东星斑、花龙斑、杉虎斑、老虎斑、青斑、海红斑、珍珠龙胆斑、麻斑、星斑,泰星斑,豹星斑,老鼠斑,金钱斑,杉斑,苏鼠斑、红瓜子斑等等。东星斑被列为保护鱼类
㈧ 石斑鱼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哪些品种呢
石斑鱼体型相当大,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100公斤是它们的通病。2004年3月,一名商人在广东湛江澎湖湾捕获一条长2.35米、重313公斤的野生石斑鱼,打破了此前中国巨型石斑鱼的体重纪录。这条鱼也被制成标本,陈列在上海科技馆的展厅里。当地渔民在南沙群岛捕获了一条长2.65米、重342公斤的巨型石斑鱼,再次打破了此前的纪录。这条鱼最终被一家以石斑鱼为特色的主题餐厅买下。已知这种石斑鱼舌长30cm,腹重15kg,故称“王牌石斑鱼”。海中石斑鱼有160余种,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湾和南沙群岛有67种。不同种类的石斑鱼,个体大小和性情差异很大:有的性情温和,有的凶猛残忍。但大部分石斑鱼喜欢单独进食,通常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底部的海域。
蜻蜓是海洋中罕见的美食。野生种的体重一般在30-40公斤以上,人工养殖的石斑鱼一般只有1-5公斤。野生蜥脚类动物大多隐藏在珊瑚礁中,不易出现,生长缓慢。60多厘米大小,蜥脚类动物在海里生活了20多年,充满灵性,非常难抓。其药理作用良好,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龙墩肉质上乘,营养丰富,口感比石斑鱼好,能烹制多种海鲜菜肴。货源稀缺,价格昂贵。在广州市场,每公斤批发价高达190元,餐厅卖200多元,但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㈨ 石斑鱼里的桂花斑学名叫什么
石斑鱼,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中文学名:石斑鱼
拉丁学名:Epinephelussp
别称:石斑、鲙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石斑鱼体形特征,大同小异,一般体中长,侧扁,色彩艳丽,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有条纹和斑点,口大,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背鳍和臀鳍硬棘,很是发达,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栖息环境
石斑鱼多栖息于热带及温带海洋,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
生活习性
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石斑鱼喜静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浊。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带,经常多见。个体小的,活跃在浅水域,好动,易钓。个体大的,喜静卧,深居简出,经常呆在洞穴里或深水域。
繁殖方式
石斑鱼
石斑鱼为雌雄同体,具有性别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
鲑点石斑鱼是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在同一个卵巢中具有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即使在已成熟、产卵Ⅴ期的卵巢中也存在较多第3~4时相的卵母细胞,且未呈现退化迹象,说明卵母细胞的发育是异步性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卵母细胞仍能发育至成熟,在一个繁殖周期内,卵子能分批成熟产出。赤点石斑鱼是属于一次产卵类型,但在生殖季节,个体的性成熟和生殖则有先后之分,先成熟的个体早生殖,后成熟的个体晚生殖。然而,观察到赤点石斑鱼整个产卵周期可持续2~3个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期都进行连续多次产卵,中期为产卵盛期,所产之卵占总卵数的一半以上。石斑鱼个体总产卵量在7万~100多万粒不等,大型种类有1000万粒。
种群现状
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各种石斑鱼类均遭到持续的滥捕,多种石斑鱼类面对绝种危机。
单是2009年,全球就有超过27.5万吨的石斑鱼被人吃掉。以平均每条3公斤推算,数量相当于9000万条。香港大学更指出,实际数量可能更多。因为香港和印尼的数据显示,大部分被出售的石斑鱼,重量只有1公斤。
根据报告,过度的捕捞、缺乏监管和欠佳的保育工作,是石斑鱼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据悉,每年全球的石斑鱼销售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渔民不分大小的捕捞,一方面杜绝了成年的雄鱼,另一方面令小鱼无法生存至成年,扼杀石斑鱼的繁殖机会。
所有石斑鱼,包括常见的红斑、星斑、鼠斑和龙趸,它们出生的时候都是雌性,成年后才会转为雄性。然而,石斑鱼要10年才到成年,许多幼鱼未及成长即被人捕获,令成功繁殖的机会锐减,鱼的数量大幅下跌。
由于数量下跌,需求却不断上升,渔民不惜使用稀释的山埃补鱼,虽然能捕捉一定数量的大小石斑,却把鱼苗(俗称鱼毛)毒杀。一些品种被赶尽杀绝,再没有鱼苗聚集。另外,即使是人工养殖业,也会补捞鱼苗。
在亚洲,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客人又愿意付款,即使价格上升,他们仍会点选石斑菜式。另外,亚洲区餐馆把活鱼养在鱼缸的招客手法,成功的吸引大量客人。由于运费及关税等问题,进一步推高石斑鱼在中国的售价,许多中国游客专诚到香港的餐馆用膳。全球的石斑渔获,有8成在亚洲水域捕获。
研究海洋和淡水生物的学者薛绮雯(Yvonne Sadovy)指出,香港与中国大陆为邻,是环球石斑贸易的一个主要中心,在管理海产进口和销售方面的条例已经过时,因此未能遵守国际公约和协定。从事渔业的香港人士指出,香港红斑(Hong Kong Grouper)原本常见于福建沿岸,但因中国需求大,在近20年遭到过度捕捞,十之八九已被人捕获。
有香港食家得知石斑鱼面临绝种,表示会考虑不再吃,又称还有许多海鲜可以代替石斑,而且同样好吃。
2015年7月,美国的山姆·格尔森(Sam Gerson)与同伴们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出海时捕获一只重达300磅(约136千克)的巨大石斑鱼,合照留念后将其放生。
2016年1月1日上午,海南省琼海博鳌镇一渔民在博
㈩ 石斑鱼与斑鱼有什么区别
石斑鱼与斑鱼的主要区别是:
一、形态特征
石斑鱼:体一般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侧扁;头长大于体高;背鳍鳍棘部强大,与鳍条部相连,背鳍鳍棘7~11根,鳍条10~21根;臀鳍鳍棘3根,一般第2根最为强大,臀鳍鳍条数7~13根;胸鳍宽大,位低,一般呈圆形;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口大,两颌齿内行齿倾倒;体被小栉鳞;侧线达尾鳍基部;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型。
斑鱼:斑鱼的形态特征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顶各有2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
腹鳍短小,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尾鳍圆形,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2行鳞片,位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