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军守不住马来西亚
❶ 马来战役中英军有多水,为何十三万人被俘虏了呢
马来战役爆发了。在马来战役中,英军被日军打败,逃到了新加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是英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堡垒。在新加坡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中,英国花费了大量资金修建了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当时被称为东方最坚固的海上堡垒。当时,有13万英军藏匿在新加坡,但面对4万日军的袭击,英军居然迅速投降了,这不得不令人惊讶。
回顾马来之战,就英国而言,它不应该输得如此惨烈。然而,日本军队选择的袭击时间确实让英国感到尴尬。当时,法国战败,美国没有参加战争。英国被强大的德国军队打败了。主力集中在欧洲战场,因此没有力量加强马来亚的防御。而且士兵都是殖民地的人,战斗力不强,这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❷ 为什么说马来亚战役是二战英军最耻辱的一战呢
由山下奉文率领的日军第25集团军、第5师、警卫师和第18师,总兵力约为7万人,对马来亚半岛的英国殖民地发动了进攻。当时,驻扎在马来亚的英军有三个师、四个旅,约9万人。加上后来的增援,共有13.5万人。换句话说,英国防卫者的数量几乎是日本的两倍。一般来说,要打赢这场登陆战,军队的数量必须是原来驻军的两到三倍。结果英军输了,还是在有优势的情况下输得,这不得不让英军感到羞耻,但这场战争也是输得情有可原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虽然英国的人数是日本军队的两倍,但英国军队此时就像一支维持秩序的警察部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相对陈旧。英国军队的主力都在欧洲战场上抵抗德国和其他法西斯国家,没有多余的部队支援。此外,马来亚一直生活在英国殖民地的压迫之下。此时,日本军队以拯救马来亚人民为借口。当地的马来亚居民对日军忠心耿耿,仿佛他们看到了救世主,不断地将英国情报带给日军,这实际上增加了日军的力量。当英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不如日军时。在这样的战斗中,英国军队的失败是可以理解的。
❸ 哪位大师谁给详解下二战马来亚陆上战况
你问的是“马来亚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2月15日)吧?
日军负责占领马来半岛为陆军中将山下奉文,他选择采用参谋辻政信的建言在雨季中进行攻击行动,因为辻政信认为西方英国人那些士兵不愿意在下雨、夜晚作战,大日本帝国陆军军部原本凝派给山下奉文4个师进行侵攻任务,但是山下奉文却只要2个师团(约5万余人)就足够了,因为他认为马来半岛的丛林地形会使得后勤补给非常不易,军队人数太多会对后勤补给造成极大负担。
——马来亚战役示意图
这里还有一个“普及版”的连环画,可以看一下:
http://bbs.tiexue.net/post_5489589_1.html
❹ 驻守马来西亚的英军司令帕西瓦尔将军为什么率部向日军投降
日军陆军只有3万人从数千里外奔袭过来,疲惫不堪——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当时先后投入作战的有3个甲种师团,也就是第5,第18,近卫,这三个都是日军的精锐师团,你说的三万人应该是先期登陆的的第五师团,后来另外两个师团也相继登陆,这样总人数可达10万人。当时越南已经被割让给日本,泰国已经和日本结盟充当日军的后勤补给基地,所以日军并不是从数千里外奔袭过来,日本有很近的补给基地。
马来西亚、新加坡共有英军13万人,养精蓄锐,装备精良——这个说法也有待推敲,英军在一战之后军费就非常紧张,陆军的换装也不及时,英军在东南亚的部队主要是是用来镇压当地华人和马来人起义用的,当时欧洲已经开战,所以精锐部队都在欧洲,所谓英军,装备精良我觉得谈不上,当然,远东英军虽然换装落后于欧洲,但是装备应该不比日军差,但是绝对不像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对日军的绝对装备优势那么大。至于养精蓄锐,我看养和蓄是都有了,但未必有精锐,英国人一战之后厌战情绪严重,只会越养越懒散,越蓄越懦弱,13万人懒散懦弱的英军对10万人在中国战场上屡经血战的精锐日军,并不占优势。
第三,英军的准备不足,日军突然登陆,英军一下子就被打傻了,连续失去很多战略要地,最后龟缩在新加坡,新加坡的粮食饮水都不能自给,海战失利后被从陆地海上两面封锁后,头上飞机轰炸,地上一百多万军民没水没吃的,尤其是布基帖马高地被攻占后,新加坡就失去了制高点和城市内的水源地,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是情有可原的。
❺ 请问二战新加坡战役和马来西亚战役为什么日军伤亡只有几千人
一是日本的海军运送的是甲级师团,是日本战斗力最猛师团种类,日本的海军当时世界第三,还有英军本土当时风雨飘摇,根本不能进行有力的支援,远征军就那么点,士气也不高,殖民地军人就别指望了(袁腾飞笑谈吧,菲律宾军人只会站着开枪,美国人没教过怎么趴着开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守军能把日本打死打伤几千人,很不错了。
❻ 二战时日军是如何突破英军在马来西亚中部的防线的
日军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后,后续部队不断上陆,主力越过克拉地峡,进入吉打州,沿西海岸的铁路和公路向南推进。1941年12月9日12日,佐伯联队一举突破英军重兵防守的马来亚北部主要防线——日得拉防线。13日,占领吉打州首府亚劳。同一天,伦美支队攻占爪拉丁加奴机场。
日军的登陆战役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12月17日,日军在亚罗士修改作战计划,决定以第5师和近卫师沿西海岸向吉隆坡、金马士方向推进,以利于主力部队作战;另以第18师在宋卡待命,伺机在马来东南沿岸的丰盛港附近登陆,迅速向居銮和新山推进,切断英军主力的退路。这样在新山州以北、吉隆坡以南地区将英军主力同新加坡分割开来,各个击破。
12月19日,日军占领马来半岛西海岸槟榔屿上的维多利亚空军基地,切断了英国空军从印度、缅甸向新加坡、马来亚机动的空中航路。至此,日军夺取了马来半岛北部的所有机场。
1942年1月7日,日军攻占士林河桥,完全切断了北部防区印度第11师的退路,该师遂告瓦解。1月11日,吉隆坡失守,英军在马来亚中部的防线被突破。
❼ 英国殖民马来西亚的利与弊
以榨取利益为中心的单一制产品政策,使得马来亚产业门类严重失衡,并带来一系列的病态后果。首先,英属马来亚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发展滞后。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马来亚被塑造成一个以橡胶和锡出口为主的单一产品制国家,制造业发展极其缓慢。除一些与橡胶和锡有关的加工业外,其他产业门类的发展几乎停滞,甚至连马来人穿的传统服装——沙笼,也是英国货。其次,外贸依存度高,经济脆弱。由于马来亚过分依赖橡胶出口,其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价格紧紧绑在一起,抗风险能力极弱。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马来亚橡胶出口额由4.4亿元锐减至8000万元,蒙受重大损失。最后,殖民者的长期经营,使马来亚在生产关系方面逐渐形成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出口部门和以封建制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体制,严重阻碍其经济的全面发展。
殖民者人为“催熟”的畸形繁荣,不仅没能让马来亚发展出健康均衡的近代经济体系,也没能让马来亚走上真正的“近代化”道路。殖民者带来的所谓“近代化”,带有严重的不均衡性。为了适应掠夺原料的需要,英国人设立的交通、金融、医疗、学校等近代设施基本围绕矿山和橡胶种植区域,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仍然贫穷落后。
橡胶种植园的疯狂扩张,使得马来亚粮食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以致粮食不能自给。1895年以前,马来亚的稻米生产不仅能自给,甚至可供出口;此后,由于橡胶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严重挤压了粮食种植面积,使得马来亚粮食产量日益萎缩,乃至靠进口大米满足国内需求。
英属马来亚“橡胶王国”的畸形繁荣和所谓“近代化”进程,从未让马来亚获得真正的经济和社会红利。英国殖民者通过对马来亚橡胶产业的掠夺式经营,最大限度地攫取了经济利润,而这种病态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发展滞后、粮食产量匮乏、区域间发展失衡等恶果,却由殖民地人民承担,甚至在马来亚独立之后,这些因素仍然制约其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❽ 马来亚战役,14万的英军为何会被7万日军完全击溃
马来亚战役,14万英联邦军队被7万日军轻易击溃,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日本士兵拥有丰富战斗经验、加上对丛林战有相当完善的准备以及机动作战能力较好。2.英联邦军队的士兵训练不足、指挥官指挥不力。
下面来举几个例子:
1.山下奉文进攻马来半岛时,只有2个师团(约5万余人)。但是他们却携带了高达1万2千余辆的自行车。带自行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日军的士兵负重能力。在配备自行车之后,每个日本士兵能带10公斤干粮及6公斤白米,再加上武器弹药等装备,总负重为34公斤。这样的负重程度,是当时只能靠步行行动的英军士兵负重的两倍以上(16公斤)。这些装备干粮都被日军士兵放到自行车上运输,这就使得日军士兵负重虽然较大,但依靠自行车还能在丛林小径上快速移动,进行脚踏车闪击战。
2.在马来半岛,英军参谋认为坦克这种装备,并不适合在丛林地形做做,因此英军在马来半岛,没有装备一辆坦克。但是日军却装备了型号较旧的轻型坦克,用它们来快速突破驻守在丛林内的英军散兵坑组成的防线。
3.山下奉文在对付英联邦军队时,使用了一种钳击战术。钳击战术大概是这样:先派一支部队正面攻击英军,再派另一部队潜入丛林绕到英军背后进行夹击。由于马来半岛上的英军从未碰过这种战术,因此他们被日军杀死、被俘、或是奔逃到丛林深处。
另外,盟军在马来半岛的空军部队也存在很多问题。1.战斗机中队所配备的水牛战斗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性能不佳、零件供应不足、整备人员不足等。2.机场对空防御较为薄弱。3.缺乏清楚及协调一致的指挥结构。4.皇家空军及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人员之间有一定的问题(隔阂,有点互相敌对)。5.飞行员没有经验,同时缺乏适当训练。
空军部队除了存在各种问题外,还出现过间谍。当时,日本军事情报部门收买了一名英国上校军官,名叫佰翠汉南。这名中校是空军联络官。当他开始提供情报后,日军在三天内摧毁了所有在马来半岛北部的盟军空军基地。
❾ 马来战役中英军有多水,为何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呢
毫无疑问,英国军队在马来战役中表现得非常水。因为参加马来战役的英军不是一支英国本土部队,而是一支由当地原住民和其他英联邦地区军队组成的杂军。虽然这些部队人数众多,有9万人,但训练和装备都很差,根本没有战斗力。为了防止他们发生暴乱,这些部队大多没有配备重型火力。只有堡垒和一些白人军队有重型武器。驻马来的英军战斗力低,装备差,士气低落。可以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让装备精良备战充分的日本人来打他们简直是小意思。
在马来亚战役中,日军之所以能够击败英军,一方面是因为英军在装备和武器方面没有优势。并且驻扎在马来亚的部队属于英军的二流和三流部队,而他们面对的是日军的精锐部队。双方的实力存在差距。
❿ 马来西亚怎么从,英国手里独立的
独立是大势所趋,英国因为打了二战已经没有能力统治那么多殖民地了,另一方面,马来西亚二战的时候被日本占领,英国人无暇东顾帮助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民族实力得到发展。之后就一个省宣布独立,英国镇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