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
A.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文化有什么异同
一、马来西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点:
1、家庭观念不同。
马来人一般早婚,男人的结婚年龄在二十二至二十五岁之间,女人的结婚年龄在十八至二十二岁之间。中国人的结婚年龄较晚。此外,在法律上,马来人允许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而华人在法律上只允许一夫一妻制,
2、饮食习惯不同。
虽然两个族群的主食都是米饭,但是和米饭配搭的菜肴口味就大相径庭。马来人喜欢吃咖哩,中国人的饮食口味变化较多,有咸的,有辣的,也有酸甜的。
3、用餐习惯不同。
马来人用餐时仅用手抓取食物,而且只能用右手,用餐时也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席上备有"水盂",以便用餐时随时洗涮手指;中国人则使用筷子。
4、穿戴打扮不同。
马来妇女一定要裹头巾,不能露出手臂和大腿,不能穿无袖上衣、短裤和短裙,平日一般穿传统服装和可巴雅;中国人人平日很少穿旗袍等传统服装,一般只会在新年或寿宴等吉庆场合穿,可以穿无袖上衣、短裤和短裙,服饰的选择较多。
5、对颜色的喜好不同。
马来人普遍喜爱绿色,并视绿色为吉祥之色;中国人则喜爱红色,一般送礼的包装和居家装饰都会以红色为主。
二、马来西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同点:
中国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扎根与传承始于近代,中华文化通过华文刊物、华文学校、古典小说、中华戏曲等途径在马来西亚传播和发扬。
1、华文教育:
为了华人接受华文教育的权利,董总和教总在1977年开始推动独中复兴运动。现今在马来西亚有1200余所国民型华文小学、60所独立中学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专院校。是目前两岸三地以外中文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2、华文报刊:
早期的华文报刊内容多以中国新闻为主。但在独立后,马来亚政府开放让侨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的诞生,华文报刊也慢慢地转变编辑方针,同时加强华人社群与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讯息交流,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B. 马来西亚华人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尴尬独立悲壮
于是,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有意识地运用校内的这种影响力,让大家更好地认识马来西亚华人这个群体。当然,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只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我的朋友,请帮忙转载,当帮我一个忙;大马同胞,也请帮忙转载;不认识的朋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稍有可取之处,也请帮忙转载~谢谢大家啊!
先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背景来做开场白。
1840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期。一方面,好些中国人想往外逃窜;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想捉苦力到东南亚地区为他们服务。于是,大量的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就散布到东南亚各个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尴尬的存在
从迁居到马来西亚,我们的先贤就特别重视中文的教育,通过私塾、宗祠等单位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材,后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改革。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出钱出力、着名的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集美大学。。。。。。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后来,随着居住马来西亚日久,我们的命运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从马来西亚(大马)方面来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马的政治,与马来族、印度族联手争取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从中国方面来看,周恩来总理提出:华侨应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在中国人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总理主动地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于是目前多数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许多东南亚国家才掀起了汉语热。唯一的例外是马来西亚,因为我们的先贤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民族文化出发。
那么,难道马来西亚就没有遭遇当地政府的阻挠吗?有!而且很大!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淡米尔语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灭。60年代,大马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这时,我们的先贤,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保留了下来,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我们基本上就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好多人被大马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独立中学。
当我来到北大的图书馆文学图书时,看着满目的美国文学、印度文学。。。。。。当我看到新加坡文学,而没看到马来西亚文学时,我更感到十分凄凉,以至于讽刺。我们浴血抗战,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有完整的马华文学,而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第二、独立的存在
独立的存在,另一个说法是孤立的存在。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中国朋友最大的误会~囧);我们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于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和文化产生了,独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跟其他马来西亚人(例如马来人、印度人)的差别很明显,黄皮肤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额外显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马来人其实真的是很好相处的,什么种族冲突全是政府搞出来的-------整个群体都受到马来族极大的影响,这就铸成了我们好多的共同点,而与他们的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和中国人的相异之处。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口头表达。首先是口音,我朋友总说:看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外国人,但你一说话我们就马上知道了。在辩论赛场上时,我的一口马来腔更是显得极为突兀。所谓马来西亚口音,大概就是广东腔+福建腔,翘舌少、轻声较少(个人认为)、没有儿化、语调趋平。其次是词汇,以中文词汇为主体,再加上各种方言、马来语、英语的词汇,各种语气词啦、咯、哄层出不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络打马来西亚VS中国,马上就能找到许多具体的例子。
但是,我以为:更深层的差距不在嘴巴,而在脑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艺峰师兄领着我们留学生辩论队讨论一个辩题,他最感叹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国学生讨论,第三个衡量标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看看中国同学的课就知道,什么思修、毛概、邓小平思想、军事理论,这些似乎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家就决定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同样都继承了中华文化,两地的继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无神论。但是,我们那里好多人都还信仰观十八罗汉、观音娘娘、关公、济公、齐天大圣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庙,我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宗祠、会馆,并且还在华人社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惊讶,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中国风气的开放。校内校外,情侣相拥亲吻的情况无所不在,这还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中国。当然,我们那里也有很开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上要比中国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乡相比)。
此外,许多大马华人一致公认的是:中国学生真的很多学术牛人,大体上比我们那儿的人要勤劳的多。中国人多竞争大,我所认识的每位同学一个个都是从高考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英雄豪杰,他们那股永不言倦的冲劲着实让我们折服。相较而言,马来西亚人则比较慵懒,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玩起来比较放浪形骸,比较不顾形象,大声吵、大声笑、大声闹。
既不是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仿佛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混血儿,所以或许我们有点孤单。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既
C. 马来西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人名字,和中国人名字一样
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共存的国家。而其中主要的民族有马来族,华族以及印族。马来族是最大的民族,占了总人口的六成左右,而华族则是第二大民族,占了总人口大概百分之二十四、五左右。印族则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而马来西亚国民登记姓名的时候,只能够以马来语拼音的方法来登记,但不限制名字的格式,也就是说如果是华人的话,孩子取名“林大大”,那名字登记上就写上“LIN DA DA”就可以了。并不想印尼政府一样,强制所有种族都必须取个印尼名字。所以到现在,马来西亚几乎所有的华人都还是在使用中文名字。而且说到底,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怕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了。所以,别以为中国人才是中国人,文化意义上,马来西亚华人也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
D.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民族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建国于1957年,在1963年邀请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和汶莱加入组成马来西亚,后来汶莱临时退出。然后1965年新加坡也退出。
因为受英国殖民地统治,所以大量带进中国人和印度人在那里工作,进而定居。马来西亚成立以后,加上沙捞越的伊班族和沙巴的卡达山族,加上马六甲的葡萄牙跟当地人混血儿后裔及跟泰国边境地区的泰裔,造成马来西亚拥有多元民族的存在,也造成当地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文景观。
不过按照人口的比率,马来人占国家总人口约六成五,华人二成六、印度人不到一成加上其他少数民族。
因此马来民族占主导地位。不过按照人种学的角度,其实并没有“马来族”的存在。
马来族是东南亚一个大族群的总称,当中包括爪哇族、亚齐族、武吉斯族等。所以马来西亚宪法规定,只要是说马来语、日常生活奉行马来民俗及信奉伊斯兰教者,经国家登记局的认定,就是马来人。
华人主要是中国人的后裔,祖先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南方的省份如福建、广东、海南等。因为马来西亚的法律规定娶嫁穆斯林者皆强制入教,因此鲜少有异族通婚现象。当地华人自力更生建设了华文教育,尤其是华文小学,得到政府部分的资助,其他都是华社自身赞助。
印度人主要是来自印度南方省份的泰米尔人。不过他们之间也有种姓之分而没有华人社会那么团结。至今大部分印度人属于马来西亚社会中贫困阶级。
E.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好象华人与马来人还有印度人关系很微妙
华人老是被欺负。
马来人最没水准,但地位最高。
印度人稍微没水准,中等地位。
华人水准最高,地位最低。
所以在马来西亚水准高低跟社会地位成反比。
F. 马来西亚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马来西亚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而文莱国则位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G. 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马来西亚华人,又称马来西亚华裔或为华裔马来西亚人,简称大马华人、大马华裔及马华,是马来西亚籍的华族,大多自称为华人或唐人,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移民。马来西亚华人古代多自称唐人、华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自称中国人、华人及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始改称华人、华裔,近代自称“中国人”与“华侨”的大马华人已经减少很多。
大部分华人都信仰佛教和道教,其中马来西亚的佛教还有细分,如:小乘(上座部),大乘 (禅宗与净宗为主),金刚乘等等的,除此之外,华人信仰的宗教就以基督教和天主教
为主了,当然还有些信仰伊斯兰教和其它的。
大部分华人所祭拜的神明都是早期南来时从中国带入马来西亚的,如妈祖信仰及观音信仰。其中有些神明与当地神明融合,形成了拿督公信仰。拿督公被认为是当地类似中国土地神的存在。一般在早期金矿地区可以发现。
马来西亚华人是属于非土着身份 (Non-Bumiputra),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等。马来族人及马来西亚土着是Bumiputra,也包括葡萄牙族,印尼族人等等,都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款和马来人至上)。 马来西亚华人可以通过同化的方式获取土着特权,也即是 (Bumiputra) 身份,这必须要与马来族或马来西亚土着通婚,改变信仰伊斯兰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为马来伊斯兰名字, 同化后的子孙就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根据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NEP),由于马来西亚有马来人至上(马来语: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种族主义信条,此信条的用意是要贬低非马来人的身份让他们无法享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等级制度,此信条把马来西亚华人和其他非马来人的身份往下推成为‘第二等公民’。(注明:所谓的第二等公民,是因为非土着受到明显不公平的对待,故出现的用词)。
H. 马来西亚是属于是中国吗
不属于。马来西亚是选举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民主制并存的联邦制国家。
马来西亚(马来语:Malaysia;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由前马来亚联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于1963年9月16日所组成的联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新加坡后来在1965年8月9日从联邦中被除名,并独立建国。
全国有十三个州,包括马来半岛十一州及位于婆罗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两州,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及纳闽),全国面积共330,345平方公里。马来西亚隔南中国海分为东西两大部分,间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于马来半岛,常称为“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连接;
东半部常被称为“东马”,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纳闽、沙巴和砂拉越之间,人口较不密集。由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气候属于亚洲热带型雨林气候。首都位于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密集和最繁荣的地区,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西马的人口密集度比东马高许多,也是首都和联邦政府所在地。
(8)中国的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导着马来西亚,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输入该国。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国、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从7世纪到14世纪,三佛齐的影响力也延伸至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直到14-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10世纪传入的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马六甲王国。
马六甲王国覆灭后,末位苏丹儿子建立了柔佛王国。当时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小国家,包括亚齐、文莱、柔佛、霹雳、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以后,欧洲商人在马来西亚发现发现了不同的资源,如锡矿、胡椒和金矿等,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各苏丹国国势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杀了柔佛末位马六甲血统苏丹,控制了柔佛和雪兰莪,
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并建立了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霹雳成为苏丹国中的领导者。暹罗的大城王国将北部的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
I. 请权威人士详细回答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和美中关系怎么样整个国家对中美是什么样的态
英联邦国家,肯定亲欧美,还有这也是个世袭王国组成的联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