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观音的坐骑都有什么
1. 观音菩萨的坐骑是什么,金毛吼为什么有太上老君的金项圈
观音菩萨的坐骑就是金毛吼啊,金毛吼的金项圈是观音菩萨给他的,因为当时的金毛吼太过于强大,所以就拿金项圈来降服他,后面因为要制约他,所以就把金项圈给了金毛吼。
而且金毛吼在我们后面的建筑中,也是充当了守门的角色,还有一定的重要性。比如以金毛吼为原型的的石狮子一直都镇守在故宫的前门和后门,督促着君王的朝政,也算是一个有点好的金毛吼了吧。
2. 菩萨的坐骑
文殊菩萨的坐骑为青狮,文殊菩萨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意为智慧利剑斩断烦恼,狮吼威风震魔怨。
青狮象征着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狮吼则能震慑邪魔。
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是大慈悲的象征,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普陀山,《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 唐代以前的观音菩萨以男相居多,但到后来,特别是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以来,观音菩萨的形象越来越女性化,如今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上都是女身,所以也被称为东方女神。
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传说朝天吼是龙王的儿子(也有传说为《封神演义》里的金光 仙,金光 仙是通天教主的弟子,法力高强,与多宝道人、灵牙仙、毗卢仙、乌云仙、金箍仙、虬首仙等是同门师兄弟),据说金毛犼每次对天咆哮,都是在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侍,与左侍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代表了"大德行",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的道场位于峨眉山,《大乘经》中记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
普贤菩萨的坐骑为六牙白象,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六牙则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六牙白象象征着“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如今在峨眉山有一个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峨眉金顶,而洗象池旁的寺院名为洗象寺。
地藏菩萨
《地藏王菩萨十轮经》记载其是"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代表了"大愿望",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地藏菩萨的道场位于九华山,他曾发下宏愿要度尽一切众生,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此,地藏菩萨也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的坐骑为谛听,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
3. 观音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文殊菩萨·青狮
文殊菩萨座下为一头凶猛的青狮。 而此青狮,正是封神榜中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在万仙阵中执掌太极阵的虬首仙。因被文殊广法天尊以盘古幡降服,收为坐骑。
《西游记》中,青狮两次下凡,一次是受如来指令去乌鸡国称王三年;第二次是偷下反间在狮驼岭与白象、大鹏占山为王。
2、普贤菩萨·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一样,为佛陀右胁侍,象征真理。
其坐骑为六牙白象,即封神演义中的灵牙仙,截教八仙之一,镇守两仪阵,后为普贤真人降服。在《西游记》中,白象随青狮偷下凡间,在狮驼岭占山为王,用鼻子轻轻一卷就活捉了猪八戒。
在佛教经典中,释迦佛的前身正是六牙白象,而摩耶夫人正是白天午睡中梦见六牙白象入怀,而后生了释迦摩尼。
3、观音菩萨·金毛犼
观音菩萨以慈悲名世,她的坐骑却是凶狠异常的上古神兽金毛吼。
根据《述异记》记载:犼为龙生九子之一,却常与龙斗。康熙二十五年,平阳县上空三蛟二龙围杀一犼,双方斗了三天三夜,最后犼杀一龙二蛟力竭而死。
在封神中,金毛犼
4. 观音菩萨 坐骑有大象吗
摘要 有的。
5. 求八大菩萨的坐骑分别是什么神兽
1、文殊菩萨·青狮
文殊菩萨座下为一头凶猛的青狮。 而此青狮,正是封神榜中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在万仙阵中执掌太极阵的虬首仙。因被文殊广法天尊以盘古幡降服,收为坐骑。
《西游记》中,青狮两次下凡,一次是受如来指令去乌鸡国称王三年;第二次是偷下反间在狮驼岭与白象、大鹏占山为王。
2、普贤菩萨·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一样,为佛陀右胁侍,象征真理。
其坐骑为六牙白象,即封神演义中的灵牙仙,截教八仙之一,镇守两仪阵,后为普贤真人降服。在《西游记》中,白象随青狮偷下凡间,在狮驼岭占山为王,用鼻子轻轻一卷就活捉了猪八戒。
在佛教经典中,释迦佛的前身正是六牙白象,而摩耶夫人正是白天午睡中梦见六牙白象入怀,而后生了释迦摩尼。
3、观音菩萨·金毛犼
观音菩萨以慈悲名世,她的坐骑却是凶狠异常的上古神兽金毛吼。
根据《述异记》记载:犼为龙生九子之一,却常与龙斗。康熙二十五年,平阳县上空三蛟二龙围杀一犼,双方斗了三天三夜,最后犼杀一龙二蛟力竭而死。
在封神中,金毛犼即截教随侍七仙中的金光仙。而据野史记载:四大僵尸王中的犼与女娲、伏羲、昊天并列为上古四神,犼为僵尸的终极形态,四大僵尸王中的后卿为犼三分之一的灵魂所化,赢勾、旱魃是犼的低级阶段。
4、金刚手菩萨·大白猪
金刚手菩萨手持金刚杵,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常侍卫佛前。有人说金刚手菩萨的坐骑是蛇,却没有相关出处。金刚手菩萨在藏传佛教中是重要的雨神,他是大势至菩萨的愤怒像,大势至菩萨的坐骑是大白猪。
5、虚空藏菩萨·狮子、象、马、孔雀与金翅鸟
虚空藏菩萨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他一化为五,分别是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乘坐狮子、象、马、孔雀与迦楼罗。
6、地藏王菩萨·谛听
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经案下伏着的灵兽,能通过听觉辨别万物,尤其善听人心,它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西游记》中记载他辨别出真假美猴王,只是惹不起假猴王,足见其灵性比众菩萨水平还高,达到佛的级别。
7、弥勒菩萨·狮子
弥勒菩萨是释迦佛钦定的接班人,作为贤劫千佛的第五尊佛,在信众眼中,弥勒菩萨自然要继承释迦佛的一切,而佛降服过的最强坐骑自然是在雪山修行时吞噬佛陀的金色大孔雀王,也就是后来的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故误以为弥勒佛的坐骑是孔雀,甚至是孔雀明王。
狮子与弥勒有同修之谊,乃弥勒菩萨的坐骑。
8、除盖障菩萨·莲花
除盖障是真正的女菩萨,且是修行最高,最接近佛的女人。她是文殊菩萨的老师,原名离意。 《大日经》中说她:左手执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手作施无畏手印。
所有除盖障菩萨像,所坐皆为莲花。
(5)马来西亚观音的坐骑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在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里,菩萨坐骑屡屡出现,下凡作恶,为祸人间。
观音菩萨的坐骑就曾出现过,在唐僧师徒四人,到朱紫国时,碰到一个手持铃铛的“妖怪”。虽然法力不是很高强,被孙悟空略施小计就搞定了,但最后“观音菩萨”现身将其带走。
在《西游记》中六牙白象,也就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出现过一次,在狮驼岭和青狮、大鹏结为兄弟,三妖是狮驼岭的大王,而白象,也是二大王。跟他大哥,青狮带领十万妖怪,在狮驼岭可是无恶不作。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一只青色的狮子,在《西游记》中,文殊菩萨的青毛狮曾经两次下界:一次是做了乌鸡国的国师,进而将国王沉入井中,自己做了国王;第二次是做了狮驼岭三兄弟的老大,吃人干坏事,无恶不作。两次下凡,可谓是凡心不死。
地藏王的坐骑,在《西游记》中算是最靠谱的一位。在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因谛听天生技能,被的地藏王菩萨叫去分辨,谁是真“大圣”谁是假“大圣”,出场过一次,在知道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时候还不敢说出来,也是一直陪在地藏王菩萨身边的坐骑。
6. 佛教四大菩萨,他们坐骑都是什么
说起菩萨,我们都会想到观音菩萨,其实佛教中有四大菩萨。为了能够解救世间众生的苦难,菩萨以各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间,随时随地解救人们的危难,最终修行成佛的。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地藏菩萨,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为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也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7. 请问马来西亚的观音菩萨为什么他的头是大象头
大家都知道,在佛像中,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大象,一般人也是根据菩萨的坐骑来判断佛名的。这种判断一般不错,但并不绝对,因为,其中一个大家容易混淆的是,观音也骑狮子,也骑大象。在观音的坐骑中,除了吼,还有狮子和白象。观音的坐骑是一种叫“吼”的动物,吼为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由于人们都没有见过它,就以狮子为原形,在其头上加上两个角,作为吼,观音骑于其上,称作“骑吼观音”(图二)。观音的另一个与狮子有关的造像是“狮吼观音”。如上所述,由于人们没有见过吼,所以很多时候便将吼直接造成狮子,而通过狮子大吼的形态,来表现吼。(图一)骑吼观音或狮吼观音表现的都是同一个主题,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分身之一。除了骑吼和狮外,观音还有一种造型是骑象的,叫作“骑象观音”。骑象观音源于一个典故,说当时观音还是妙善公主,出家后赴须弥山求道,途经金轮山时遇难,得一白象将其负下山。此象甚灵,救下妙善公主后不肯回山,要与妙善于公主一同去求正果,于是成为妙善公主的坐骑,此后一路历尽千辛万险,将公主负到雪莲峰,终成正果。这样,文殊、普贤的坐骑就容易与观音混淆,要区分起来有时觉得很困难,但真的说起来也很简单,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菩萨的头冠上是否有化佛,头饰化佛的就是观音,没有的就是文殊或普贤。另外,有些观音并不顶化佛,就要看有没有持净瓶、莲枝、如意、柳条这类标明观音身份的法器了。而文殊的标志也很明显,一种是右手持剑,左手握经箧;另一种是左肩置经箧,右肩顶宝剑。以上仅为个人见解,说得不对的地方请专家及各位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