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马来西亚的人是个什么样的
① 请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
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称呼:同家族的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为称呼用途。马来人名字的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两者之间隔着“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时会省略。
见面礼:传统上,马来人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1)想看马来西亚的人是个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饮食习惯:马来西亚人食物一般以米饭、糕点、椰浆、咖喱为主;喜欢带有辣味的菜肴。他们吃中餐的兴趣似乎还要比吃西餐更浓些。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会时,才偶尔用匙和叉。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吃饭一般惯用手抓饭或用勺子取食。
难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注重讲究饭菜量少质精,注重饮食及餐具的洁净卫生。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香辣味道。主食以主饭为主,也爱吃花卷、豆沙包、炒面、什锦饭、锅烙、馄钝等食品。副食喜欢吃牛肉、羊肉、鸡、鸭、鱼等,也爱吃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菜花、薯仔、青椒、菠菜、豆角等。
制法对煎、炒、炸、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菜谱很欣赏咕噜肉、香酥鸡、辣子鸡丁、干烧鳜鱼、番茄里脊、炒肉青椒、鲜蘑菜花、糟熘鱼片等风味菜肴果品最爱吃槟榔果,也喜欢菠萝、洋桃、芒果、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干果爱吃核桃仁、花生米等。
② 我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女孩,看上去怎么样啊
看上去挺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喜欢你的人,你就是他们眼中的西施,也是世上最美的女孩。有的人不喜欢你这种气质的女孩,在他们眼中,你很美然而你不是最漂亮的女孩。在以心里道德美为审美观点的人们眼中,你只不过是众多女孩中的一员,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③ 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马来西亚华人,又称马来西亚华裔或为华裔马来西亚人,简称大马华人、大马华裔及马华,是马来西亚籍的华族,大多自称为华人或唐人,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移民。马来西亚华人古代多自称唐人、华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自称中国人、华人及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始改称华人、华裔,近代自称“中国人”与“华侨”的大马华人已经减少很多。
大部分华人都信仰佛教和道教,其中马来西亚的佛教还有细分,如:小乘(上座部),大乘 (禅宗与净宗为主),金刚乘等等的,除此之外,华人信仰的宗教就以基督教和天主教
为主了,当然还有些信仰伊斯兰教和其它的。
大部分华人所祭拜的神明都是早期南来时从中国带入马来西亚的,如妈祖信仰及观音信仰。其中有些神明与当地神明融合,形成了拿督公信仰。拿督公被认为是当地类似中国土地神的存在。一般在早期金矿地区可以发现。
马来西亚华人是属于非土着身份 (Non-Bumiputra),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等。马来族人及马来西亚土着是Bumiputra,也包括葡萄牙族,印尼族人等等,都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款和马来人至上)。 马来西亚华人可以通过同化的方式获取土着特权,也即是 (Bumiputra) 身份,这必须要与马来族或马来西亚土着通婚,改变信仰伊斯兰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为马来伊斯兰名字, 同化后的子孙就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根据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NEP),由于马来西亚有马来人至上(马来语: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种族主义信条,此信条的用意是要贬低非马来人的身份让他们无法享有马来西亚土着特权,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等级制度,此信条把马来西亚华人和其他非马来人的身份往下推成为‘第二等公民’。(注明:所谓的第二等公民,是因为非土着受到明显不公平的对待,故出现的用词)。
④ 我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女孩,看上去怎么样啊 。
挺漂亮的女孩。个人不是很欣赏你觉得民族服装。你穿着现代服饰。给人的感觉更生动,更显活泼。当然本人并没有对某一民族服装尤其是,单从一个人的穿着和给人的感觉来说。对于能够显露长发的女孩更有好感。
⑤ 马来西亚人是不是又矮又黑又瘦
真正的马来人鼻梁一点也不塌,信奉伊斯兰。比起所谓"马来",更像伊朗。其实现代马来印尼都有很多中东人居住混血并同化了部分土着形成的民族。总的来说,马来人的所谓“马来特征”其实比一般广东土着明显许多。但网上某些被黑的,某种程度来说,“马来特征”比一般马来人更明显,个别特征都倾向其他大人种类型了。因为网上是专门找的长相特异的人,不具有代表性。此外,即使是马来人有与那些“网上被黑的马来”一样程度的“马来特征”,甚至更明显;但马来人还是与那些“网上被黑的马来”长得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东亚人的相貌再怎么“马来”,也很难长成一般马来人的样子。其实马来西亚人是不矮不黑不瘦!女人是庇庇大。
⑥ 请问地道马来西亚人(没有任何华族混血的血统)的长相是怎么样的
比华人肤色深,棕色,眼睛很黑,与华人比,男人很少有秃顶的,男人一般比华人瘦小,但是,女士比华人要胖。
⑦ 马来西亚人华人的性格
马来西亚人基本上有几个特点:
1. 人比较随和,平易近人,比内地的大部分人相对比较单纯些,没什么心机。楼主之所以会对马来西亚人有偏见,主要是因为北方人一般比较客套,不能因为这样就要求他国人和北方人一样,西方人还觉得咱们做作呢
2. 一般在内地上班的马来西亚人一般都是文化修养素质都比较高的,之前在上海遇到很多外企高管都是马来西亚人
3. 语言能力比较强,遇到过几个都是一口标准的英语中文,还会其他国语言
4. 在某种情况下会跟大部分中国人有很大的思想上的冲突
本人遇到过很多马来西亚人都比较好爽,大方,会享受生活,有音乐天赋。跟楼主所说的截然不同,所以说楼主之看到冰山一角,也不需要过于偏激。
⑧ 马来人是个咋样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哲学,宗教或其他深层文化吗
马来人(Malays)
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广义上的马来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马来人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浪潮持续数千年之久。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分为两种: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各地马来人在其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伊富高人、马达加斯加人等。
------------------------------------------------------------------------------------
马来族
马来族(马来语:Melayu)又称巫族,习惯上也称为马来人,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 马来人是东南亚的土着之一。于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马来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民族。
马来人信奉回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汶莱、泰国南部等。另外非洲的南非也有马来人。
马来人名称由来
Melayu这名称,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可能来自苏门答腊岛上一个约1500年前由印度人所建立的古国--末罗瑜(马来文亦是Melayu[1])。末罗瑜遗址位于现苏门答腊岛上一条河[2]上游的支流Sungai Melayu[3]附近。后来末罗瑜被苏门答腊岛上的另一个着名古国三佛齐所并吞。
另一种说法是Melayu这名词来自印度的梵文中一读音为Malaya[4]的词。这梵文词的意思为山或高处。
马来人的起源
马来人自何处来,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但主要有二种说法,来自中国云南或就起源于马来群岛。
云南起源说
云南起源说主要的支持者有R.H Geldern, J.H.C Kern, J.R Foster, J.R Logen, Slametmuljana 和Asmah Haji Omar等。
云南起源说的依据如下:
①在马来群岛发现的古老斧头,与中亚的某些地区类似,说明有中亚居民移民马来群岛。
②马来族的风俗与Assam地区类似(Assam是印度与缅甸之间的地区)。
③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而柬埔寨人又被认为来自于云南,当年他们沿着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云南起源说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马来西亚的中学历史课本中都介绍马来人起源于云南。依此学说,马来人的祖先分二批在不同年代从云南迁移到马来群岛。这二批马来人的祖先分别称为原始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Proto〕及混血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Deutro)。
原始马来人及混血马来人又合称南岛人(马来文:Indonesian[5]),二者的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南岛人其实是最后移入马来群岛的人群。之前迁入的有澳洲种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亚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对二批移民做出介绍:
原始马来人
根据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马来人就居住在马来群岛。他们有农耕技术。
混血马来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于马来群岛,他们多生活在海边,渔业发达。
马来群岛起源说
马来群岛起源说的支持有J.Crawfurd, K.Himly, Sutan Takdir Alisjahbana和Gorys Keraf等。
以下是马来群岛起源说的论据
马来人和爪哇人在19世纪都有很高的文化。能达到这种成就只有不断发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达到。以此说名马来人并非来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长。
K.Himly 不同意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认为二语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没有足够理据。
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6](马来文:Homo Soloinensis)和维杰人[7](马来文:Homo Wajakensis)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
马来群岛各族的语言与中亚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异。
马来群岛起源论在马来西亚只得到极少数人的支持。
马来西亚人与马来人二名词的分别
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
马来西亚人简称为大马人,(Malaysian,马来西亚简称为大马)指的是拥有马来西亚国籍的人士,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别为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数族群。各族群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同时也尊重其他种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
注释
^ 末罗瑜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官方中文译名,为了区分二个不同意思的Melayu而如此译。
^ 河流名称马来文Sungai Batang Hari,找不到华文译名。
^ Sungai Melayu 无中文译名,Sungai马来文即河,Sungai Melayu或可译为“末罗瑜河”。
^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梵文是Himalaya。Hima是雪、寒冷的意思;Malaya是山、山脉,Himalaya在梵文中乃雪山之意。
^ 马来文Indonesian亦是现代印尼人的称呼,而南岛人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官方中文译名。以区别二不同之Indonesian而如此译。
^ 梭罗猿人的化石于爪哇岛上梭罗河(马来文:Sungai Solo〕附近发现,因而得名。梭罗猿人直立,但没脱离猿人阶段。
^ 维杰人的化石于爪哇岛南岸维杰(马来文:Wajak〕地方发现。是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真人化石。约生存于一万二千年前。
⑨ 马来西亚人是什么样的
马来西亚是由许多种族(族群)组成,基本上包括了马来人,华人(华裔),印度人,这三族群为主要人口组成。基本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互相尊重。至于关系网上没有像中国比较复杂的关系。由于之前曾经受英国统治,人际关系比较西式化。
“故乡情结”基本上是漂流在国外子民的普遍会产生的一种思想情绪,理所当然,马来西亚人也不例外啦。。
关于心眼这个问题,其实“一百种米养一百种人”,所以每个地方都会有好人和坏人,但是由于马来西亚环境竞争压力相对中国而言比较底,所以情况也相对比较好!
⑩ 马来西亚华人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尴尬独立悲壮
于是,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有意识地运用校内的这种影响力,让大家更好地认识马来西亚华人这个群体。当然,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只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我的朋友,请帮忙转载,当帮我一个忙;大马同胞,也请帮忙转载;不认识的朋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稍有可取之处,也请帮忙转载~谢谢大家啊!
先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背景来做开场白。
1840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期。一方面,好些中国人想往外逃窜;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想捉苦力到东南亚地区为他们服务。于是,大量的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就散布到东南亚各个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尴尬的存在
从迁居到马来西亚,我们的先贤就特别重视中文的教育,通过私塾、宗祠等单位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材,后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改革。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出钱出力、着名的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集美大学。。。。。。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后来,随着居住马来西亚日久,我们的命运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从马来西亚(大马)方面来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马的政治,与马来族、印度族联手争取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从中国方面来看,周恩来总理提出:华侨应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在中国人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总理主动地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于是目前多数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许多东南亚国家才掀起了汉语热。唯一的例外是马来西亚,因为我们的先贤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民族文化出发。
那么,难道马来西亚就没有遭遇当地政府的阻挠吗?有!而且很大!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淡米尔语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灭。60年代,大马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这时,我们的先贤,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保留了下来,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我们基本上就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好多人被大马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独立中学。
当我来到北大的图书馆文学图书时,看着满目的美国文学、印度文学。。。。。。当我看到新加坡文学,而没看到马来西亚文学时,我更感到十分凄凉,以至于讽刺。我们浴血抗战,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有完整的马华文学,而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第二、独立的存在
独立的存在,另一个说法是孤立的存在。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中国朋友最大的误会~囧);我们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于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和文化产生了,独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跟其他马来西亚人(例如马来人、印度人)的差别很明显,黄皮肤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额外显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马来人其实真的是很好相处的,什么种族冲突全是政府搞出来的-------整个群体都受到马来族极大的影响,这就铸成了我们好多的共同点,而与他们的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和中国人的相异之处。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口头表达。首先是口音,我朋友总说:看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外国人,但你一说话我们就马上知道了。在辩论赛场上时,我的一口马来腔更是显得极为突兀。所谓马来西亚口音,大概就是广东腔+福建腔,翘舌少、轻声较少(个人认为)、没有儿化、语调趋平。其次是词汇,以中文词汇为主体,再加上各种方言、马来语、英语的词汇,各种语气词啦、咯、哄层出不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络打马来西亚VS中国,马上就能找到许多具体的例子。
但是,我以为:更深层的差距不在嘴巴,而在脑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艺峰师兄领着我们留学生辩论队讨论一个辩题,他最感叹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国学生讨论,第三个衡量标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看看中国同学的课就知道,什么思修、毛概、邓小平思想、军事理论,这些似乎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家就决定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同样都继承了中华文化,两地的继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无神论。但是,我们那里好多人都还信仰观十八罗汉、观音娘娘、关公、济公、齐天大圣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庙,我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宗祠、会馆,并且还在华人社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惊讶,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中国风气的开放。校内校外,情侣相拥亲吻的情况无所不在,这还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中国。当然,我们那里也有很开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上要比中国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乡相比)。
此外,许多大马华人一致公认的是:中国学生真的很多学术牛人,大体上比我们那儿的人要勤劳的多。中国人多竞争大,我所认识的每位同学一个个都是从高考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英雄豪杰,他们那股永不言倦的冲劲着实让我们折服。相较而言,马来西亚人则比较慵懒,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玩起来比较放浪形骸,比较不顾形象,大声吵、大声笑、大声闹。
既不是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仿佛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混血儿,所以或许我们有点孤单。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既